中学生毕业心得及感想汇集(精选8篇)
过去的时光仿佛还停留在昨日,现实却早已过了两年。初一的羞涩和内向被时光冲刷,沉淀在了记忆的深处,取代的,是一张充满自信、洋溢青春的面庞。两年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便结束了。
有时候,觉得一个人的记忆力不好,其实是一个好处。因为这样,回忆少了,幸福感多了。不像现在,看到一个相似的场景,就勾起了记忆,回忆完总会发笑,笑那时的天真,笑那时的幼稚,笑完之后却又深深地怀念,怀念那张阳光明媚的笑脸,怀念那些放荡不羁的笑声。
初中生活的确比小学生活更过的丰富多彩,参加合唱团、参加信息竞赛、参加征文比赛……一切一切的活动将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但还是少了一些东西。初中同学,只有三年的友谊,而小学同学,却有六年。初中,少了三年,少了1095天,少了26280个小时,少了1576800分钟……这些数字,压得人落泪,压得人沉重。
有时候,我多希望我有一个多啦A梦,他能带我回到过去。回去看看,这是我心中一直响起的声音。可我,却没有勇气,我害怕去回忆,害怕回忆后的那些无助和悲伤,害怕那些悲伤占据我的生活。所以我只有努力地学习,用学习上的忙碌来填补那些我独自一人的时光。
人们总说要向前看,向前看。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呢?那些赚人热泪的回忆在你寂寞的时候,总会见缝插针地浮现。熟悉的脸庞,看得见,却摸不着。有时想到小学的同学,能记起名字,可脑海里那些往日熟悉的面孔,却觉得很陌生,很模糊。
QQ签名上,每个人都不定时地更新自己的签名。有的悲伤,有的经典,有的搞笑……这些不过统统只是为了让关心自己的人能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现状,有时看到回复,会很高兴,会认为还是有人关心自己的。这种心情,很复杂,很矛盾,也很寂寞。原来我总弄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叫我给他们的空间留言,现在明白了。只不过是为了让众人看见自己还没有被人忘记,还是有很多人挂念。
过去的时光,在现在看来,仿佛是一个伤疤,一个永远好不了的伤疤,去触碰时总会引起疼痛。可就算它是一个伤疤,一段不能触及的过往,它还是存在于那个时空,还是牵扯着人去思念,让人不能抑制地疼痛,情不自禁地去怀念……
3年前我怯生生的来到这里,用3年来融入你,当我开始渐渐熟悉你,我们分别了。让我再看你一眼,谢谢。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心也在默默流泪。亲爱的17班,你是否也在悲伤?3年里的件件事,在我心中如此沉重,你,可知道?
在中考前一天,你说,我们合影吧。你那么地诚恳,让我们无法拒绝。可是,当你们欢乐的笑着,快乐的跳着,我选择了默默离开。看着你们快乐就好。不想在众人面前哭泣,因为我要做强者!
又想起了你H君,不知道为什么,坚强的我,想起你,总会难过。是因为没有按你说的未来看齐,还是我一次次让你失望。你从不相信我也可以成为你。你说我倔强,我肤浅,我任性。你总是没有耐心听我解释。张嘴就训我。我总是大笑,你从不理解,你可曾知道,笑点低的我总在夜里大哭。
还有那个不知道名字的代课老师,你是那么温柔,你的笑容总让我想起阳光。是不是17的热情吓到了你,让你不知所措,离开了我们。以后的日子,总在校园里看到你,你与我擦肩而过,我却没有勇气跟你打过一次招呼。我,你曾经的课代表,你是否还记得我。我总在不知不觉的说起你,可,没有人理解我,没有人喜欢你。每当我提起你,就有人嘲笑我思维奇怪。
还有F君,我经常讨厌你,你做作。Y说,世界很大,我们很渺小。你看透别人的虚伪,你生气,为什么这样的人总是得逞,可别人却快乐着,不要为别人生气,或许,是你的情感过于激烈。要用公平的心看世界。谢谢你们。点醒我。
毕业了,才想起说谢谢,是不是太晚?窗外的阳光照在我窗前,仿佛在说:青春不散场,我们不悲伤。让爱和祝福做前进路上的明灯,指引我们向前去。
《艾青诗选》用了两天时间就翻完了,抄录了几首诗。整体感觉他的诗歌本身与人们对他的评价(或者说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二者之间是十分不相称的,他的大多数诗歌都不是十分出色,仅有少数的一些还不错。说他不应当在诗歌史上占那么高的地位,是因为他的诗歌的个人特色不够鲜明,他的诗的风格是那种十分多见、一般的诗,他没有为中国的新诗供给多少新的东西,所以贡献也就有限。
我看完穆旦的诗后说他的诗与杜甫的相类似,能够说是“诗史”,那么与艾青的诗比较起来,艾青的诗更应当享有“诗史”这个名词,他的诗的特色之能够说是题材十分广泛,但相对又集中,概括起来能够说是写出了那个年代贫穷落后中国土地上的欢乐与痛苦,他从国统区到大后方,从农村至前线,从树林到旷野,一一都在他的笔下得到展现,所以说他记录下了那样一个时代是可是分的。但遗憾的是他的记录缺少个性,或者说诗性还不太足,至少在许多诗歌那里是如此,所以这些诗的认识价值、历史价值是不低的,但诗的价值却相对较低。即使是他的《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等有名的长诗,在我看来也并非异常出色。
艾青的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喜欢用程度副词,“那么”、“十分”等,而在对事物进行描绘时,声、色、形俱全,从各个方面进行描绘,列举东西时同样如此,所以这就造成他的诗歌的第三个特点,铺张。他喜用排比句,有时甚至是六七个相同的句式,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可是他的描绘、比喻有个缺点,就是新颖的不多,常常采用的是一些大家经常很熟悉的东西,这样就使得他的诗缺少个人的东西,但这也许正是他的诗广泛传播的原因,因为这样的诗是大众化的,不是贵族的,更容易为大众理解、欣赏,也更容易得到官方的认可。
不可否认,艾青的有些诗是十分优秀的,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写道,“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礁石》,“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多么动人的形象!
艾青的诗质朴、流畅,但不怎样讲究技巧,不注重表达方式的变化,这些也影响了它的审美质量。
这个暑假,九年级的要走了,七年级的终于要在浪荡一年后开始了奋斗,六年级的正伤感着离别,却又无比憧憬着初中的美好……又到一年毕业季,很多年以前,我从幼儿园毕业了。也许这很幼稚,但的确是我人生中的第……
这个暑假,九年级的要走了,七年级的终于要在浪荡一年后开始了奋斗,六年级的正伤感着离别,却又无比憧憬着初中的美好……
又到一年毕业季,很多年以前,我从幼儿园毕业了。也许这很幼稚,但的确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分别。当我穿着湖蓝色的泡泡公主裙,手捧一大堆奖状、书本回家时,便这样草草离别了。
当时的不惋惜,是因为什么都不懂。
一年前,我从小学毕业了。想起期末考试前一天的那个中午,同座很多同学都纷纷转过头去,吞咽着小学时最后一次正式的午餐。我们一如既往地恶搞,吃完后把纸巾、瓜皮扔到后桌同学的餐盘中,一如既往地在有着两扇大玻璃窗的厕所中吃加餐……那次午休,全班没有一位同学是真正睡着的,几乎从中午闹到了下课。课间,许多熟悉的,要好的,珍惜的同学,纷纷聚在一起,用u盘玩着“真心话大冒险”,仿佛想把这积累了太久太久的话,都一吐而净。领毕业证那天,心中也偶尔闪过一丝忧伤,但望向同学们的笑脸,又将这负情绪收了回去。
当时的不惋惜,是因为不想让同伴伤心。
现在,又到了一年毕业季,再过两年,我们也将要像此刻初三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面对着中考,走向命运的岔路口。可我的心中,并没有丝毫的仿徨和迷茫。经历了离别,才知道,其实毕业真的没什么。踏实地奋斗,努力地学习,会让你觉得,毕业,并不是一种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我想,现在的初三同学们,一定是从容而淡定的吧。
现在的不惋惜,是因为明白,只要努力了,奋斗过了,离别就成了华丽的开端。
又到一年毕业季,一些感想,一点收获,愿它能让我成长一步,成熟些许……
考场中的我正提笔纵横语文试卷上……
最后一堂考试了,作文题:毕业了真——,似乎并未多想,笔尖顺着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借着试卷留下了初中三年来最难忘的点点滴滴。
走出考场,久违的轻松的感觉自心底油然而生,整整三年的努力在这一刻已然得到见证。
一分钟前递交试卷的那刻,已经宣告我们即将迈入高中,难道这不值得高兴么?
漫步在林荫小道旁,去倾听每一株小草均匀的呼吸声,去欣赏每一朵花儿在风中婆娑摇曳的姿态,仿佛在向我轻轻地挥手致意。去感受空气中弥漫着的满是母校动人气息的缕缕清香,似乎能觉察到每一个分子都在跳跃,带有一种轻微的只能用心感受的人性化的情绪波动……你们也在不舍,对么?我鼻尖不由地一酸。
三年前,还只是一群小不点的我们,满带着一种好奇步入了中学的殿堂。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沉浸于课余的欢乐。这,是初一。
到了初二,大家进入了这个号称最叛逆的年龄段。然而,无论在家中,在师长前多么不可一世的人,在我们这些同龄人之间也能处得融融恰恰。我们并非兄弟姐妹,但三年的同窗之谊却也在我们心中烙下了不灭的印记。
初三,这也算是教室里最安静的一年了吧。平日的欢笑声在这初中的最后一年里却很少听见了。确实,在这个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上,我们谁也不敢疏忽。整日可见的不再是打闹的场面,而当时也未曾想到真的到了毕业时会如此难分难舍吧!
老班发布了最后一项集合指令,出奇地没有一人拖拉。细细地端详周遭的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却如打翻了五味瓶。三年来,有苦有乐。到了真当离别的时候,就算是平时再怎么可恶的人,看起来都那么可爱可亲……
与几个死党简单地做了道别,我便独自向校外走去,我一直都不算太坚强,再待会儿就该在他们面前落泪了吧……抬头望天,那片阴霾即将散去,我终究还是迈出了那一步,离开了这所学校,带着深深的留恋,离开了这所待了三年的初中校园。
转眼间,已经开学快一个星期了,我的暑假也过完了。我的暑假生活,其实和大家都差不多,但我在暑假的生活中,却有了很大的收获。
我的暑假生活,是“酸”的。期末考试的成绩一发下来,我就难过极了。从一百名以内直线下滑到了两百多名,我的心里便很不是滋味。回到了家,父母皱成一团的眉头,告诉我他们很是不满意。我的心里“酸酸”的,干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晚上我在做作业,妈妈进屋和我说:“最主要的是要把压力化为动力”。我心想确是如此,难过是改变不了现实,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赶上去。我的暑假生活,是“苦”的。为了赶上名次,我每天都完成很多作业,也报了许多补习班。
作业是很多,但在计划下,还算是很吃力地一天天完成了。虽然累得手有些疼,但看自己完成了“任务”,还是笑了。
应该说,每天上补习班是最“痛苦”的事了。每天上下午的时间全部都排满,晚上忙着写老师给的题,早上就顶着劲儿去补习班。刚开始我也很不满,很抵触,觉得放假了自己还搞得那么累。但是,后来我渐渐发现,自己的英语、数学都有所提高,物理、化学也听明白了,就很开心,自己苦点累点,但在放假期间还学到了许多知识,还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这个道理呀!
我的暑假生活,是“甜”的。补习班生活顺利度过,妈妈准备奖励一下我,用仅剩的几天假期带我出去玩一趟。
我们的目的地是山东的东平湖。一下车,清爽的风便迎面扑来,心情非常的舒畅。我们去坐船,看那一片片高高的芦苇,一群群水鸟,还有澄清干净的湖水,用手一拨,一圈圈的水纹就出现了。
我们的晚餐是香喷喷的湖鱼、湖虾、湖蟹。我感觉,我的这一个暑假,是充实的,也是“甜”的。
我的暑假生活,是“酸”的,是“苦”的,是“甜”的。在这个假期里,我有了向上的动力,有了新的文化知识,领略了自然的美丽。这个暑假,我的收获,是很大的。
张爱玲曾经说过,有些东西记下来便成了时髦的散文。我记下来了,但不知到底算不算呢?
孤独的秋千
刚上初中时,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熟悉校园的地形,因为周遭的植物和空气将是倾听我三年孤寂的见证。
在那个时候我就找到了这个地方。
高高的铁架,低垂的铁链,坚硬的木板,组成这个老式而简单的秋千,在角落里显得孤独而寂寞。
我赤脚坐在上面,轻轻地摇动,风从耳边呼呼地吹过,时起时落,带给我阵阵的晕眩,却有一种神经质的快乐,使我乐此不疲。
落日红的木棉
让我永生难忘的,是木棉花开的季节。校园里花草无数,我却独爱那株苍老的木棉。
课余时间总喜欢靠在木棉树的树干上,抬起头去数那数不尽的花苞,感受罅隙间支离破碎的阳光,体会因为归照在脸上的慵懒的快乐。或是就那样单纯地站着,伸出手去抚摸树干上斑驳的突起。
成熟的木棉一颗颗地坠落,就像傍晚的落日划过蓝天,划过校园,划过所有的学生,然后重重地落在厚实的土地上,啪,啪,啪。看见木棉花的日落红就那样重重老去,真切得仿佛落日一般,让美丽的心情高高悬挂,美丽却摇摇欲坠。
凋零的百合
绿叶硬朗青翠,花瓣洁白芬芳。青翠的花苞结实饱满,本乃爱花之人,心血来潮从花农手中买回几株盛放的百合。不知如何相待,只用清水灌溉摆在宿舍的窗台上。睡去醒来之时,都忍不住驻足欣赏,左右看着满心欢喜。
可越是美,死便越显惨淡,发黄萎谢,如同废纸。不甘愿被折离枝端失去灵魂,不能做坚韧的行尸走肉。宁愿自毁至形容狰狞,被人丢弃。
如此,这短而无救的美才深入骨髓,令人留恋。
初三了,我即将离开,离开倾听了我三年的孤寂的一草一木。秋千因我的学业繁忙而习惯了孤独;木棉花期已经过去;百合也已凋零。我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
本以为我可以潇洒地离开,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已习惯了这时的生活,不管是秋千还是木棉。以及我未曾提及的其它,是我最终要遗忘的。明知会分享,极想要逃避,终于发现,我害怕离别……
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一段有骨气的光阴,都在艾青的笔下挥洒的淋漓尽致。
慈母深深情,乳儿记心怀——《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是一首感人的抒情诗,这首诗描绘了大堰河为作者付出的辛勤及自己一生的悲惨命运。结合作者的背景看,大堰河更像是一位亲生母亲,每天洗衣做饭,晒谷,打扫,干着做不完的农活。在作者受伤时给予抚慰,替作者医治包扎。可他并没有喊过累叫过苦,只因她深爱着自己的乳儿,默默地为他付出。她一生都含着笑,直到坠入死亡的深渊,她流泪了,却只是因为乳儿不在身旁。作者把大堰河比作大地的母亲,对大堰河深切的思念淋漓尽现。读艾青的诗,我感受到拳拳的真情与深深的思念。
士兵的生命是属于战争的——《他死在第二次》。这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士兵抗战受伤后再次奔赴战场,把生命交给战争的全过程。这首诗歌的字字句句都是对祖国的满腔热情,其中有一句话:“一个士兵是必须在战争中受伤,伤好了,必须再去参加战争。”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个死循环,并不公平。可我却认为这是一种面对战争毫不畏惧的勇气、一种为国家做贡献的途径。其中两个必须,是下了多大的决心,生死不过在一念之间,又是什么?能让这个士兵养好伤后又重赴前线,战死也无悔呢?是被迫?不,这是一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边山”的信仰!读艾青的诗,我感受到拳拳赤子之心。
读艾青的诗,悟出许多道理,更贴切的了解旧中国,让人的灵魂,不,连肺腑也受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