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学习心得优秀6篇

小学教师心得体会 篇1

学校长期来关注着新教师的成长,想让新教师的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能独立进行教育教学的好老师是学校的一个工作重点,新老教师“结对子”既是我校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学校培养新教师的重要方法之一。

新学期学校的“师徒帮带”活动中,学校安排孙凤英老师做我的指导教师,让我们俩搭起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通过一个学年的共同学习与探讨,我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总结如下:

一、在教学思想方面的提高

通过孙老师的帮带,精心指导,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她知道我,只要肯钻研,肯动脑,有上进心,一个问题把它“吃透”,这了这样的钻研精神,什么事情都会迎刃而解。我在孙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有了一定的提升。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在教学上,我认真对待每一项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认真开展好日常工作。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让自己得到及时的充电。

二、在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提高

在自我提高上,我按照师徒约定,认真听课,积极反思;抓紧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并学用于实践。一学期来,我常写反思和读书记录,并不耻下问。主动听课,并和师傅共同反思,总结。通过孙老师的指导,和我的努力,我的自身素质提升了更高层次。

三、师傅在帮带活动中的收获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尽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我。首先她认真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备好课、上好课。虽然孙老师有很多年的教学经验,但她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严格按照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备课、上课要求来对照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查。

在自我提高上,我更是加倍努力。因为我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我还是一名刚走上信息教育岗位的老师,岂敢稍有放松。因此我挤出一定时间在书上学,在网上学,向同行学,随时和孙老师交流、探索,并尝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我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随笔、反思,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而且自己在师徒帮带活动的推动下,我的教育教学各方面了有进一步提升。 今后,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新的机会和挑战。

小学老师实习心得 篇2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很荣幸能到小学参加教师实习,这次安排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让我收获了非常多的知识,都是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是一次珍贵的实习机会。

小学教师实习期间,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有幸去听了指导老师的数学课,老师用游戏的方式导入,整节课又有不同的游戏穿插其中。分别使用了纸条、气球、粉笔、小圆片等做媒介。顺利的、成功的将个位数的减法教给这些可爱的小宝贝们。一年级的孩子刚走进正式的课堂,如何让他们安静下来,实属不易。指导老师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导入,吸引孩子的有意注意力。这正是对小孩子心理的正确判断,这样就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上来,以便教学的顺利进行。通过反复创设不同的情景,反复的练习减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反复是个不错的选择,熟能生巧。蒙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也是很强的,能根据学生、课堂的发展趋势灵活的进行教学,很值得我借鉴。

小孩子天真的童音感染着每一个听课的老师,我很想用手摸一摸这些小宝贝的脸蛋,又怕别把小孩吓着。看到他们,所有的烦恼都风消云散了。在纯真面前我们的虚伪总是伤的体无完肤。今年的一年级小孩子特别胆大,面对着全班30多位同学和10几位听课的老师一点都不畏缩,老师让唱歌,一人起头,其他会唱的都回去认真的去附和。至今那首歌还萦绕在我的耳边。

实习期间我发现,和孩子们沟通是一件很快乐,很开心的事情,有许多事情如果能说开,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猜测和误会,对小学生也是如此,要对他们敞开心扉。我告诫自己要试着和孩子们多沟通交流,我说了要“拼”一下,我做了,我收到了我想的结果,我的小学教师实习越来越好了,我也会将它一点一点的完善。

在实习期间我发现自己在很多时候,总是那么的胆小,因为胆小,我失去了很多很多,不能再失去了。我告诫自己要勇敢,要自信,要对得起教师这个行业,对得起小学实习教师的身份,在实习生活中好好表现,把理论知识充分的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到化。

小学教师心得体会 篇3

记得来学校正式报道之前,原工作单位孝义四中赵主任以及高阳镇中心校刘校长等带着我来到高阳小学,和高阳小学校长对我的工作和住宿进行了交流和了解,让我很受鼓舞,也让我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与此同时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好教师,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位学生。

高阳小学作为高阳镇的规模最大的小学,学生人数不算少,一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平均有40个学生,我被安排担任三到六年级的英语老师。由于年级跨度大,所以上课备课有些难度,而且各个年级英语掌握的水平不同,每个年级都要根据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上课方式。比如三年级刚刚开始接触英语,所以英语字母发音等基础要打好,同时要培养孩子们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了解英语对英语感兴趣从而学好英语,而六年级同学已经有几年英语基础,所以注重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开口放声朗读英语,不要最后学成哑巴英语,即学生会在本上书写,但不敢开口说英语。总之,各个年级有各自的教学方法,但又有相似之处也就是都要要求学生背诵单词句子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并拓展到课外学习英语。

来到高阳小学教学已有半个多月了,这半个月充分体会到现在农村教育师资力量的缺乏以及学生频繁换老师后对知识衔接方面的不足,比如五六年级同学英语基础并不扎实,以前三四年级时学过的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导致教学进行的有些难度,本应该一节课完成的内容往往完成不了。三年级同学过于活泼好动,课堂秩序有些混乱也导致耽误教学进度。

但是尽管困难是有的,但作为老师,面对学生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会想尽办法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认真努力,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努力扎实工作,不辜负领导家长和学生对我的期望,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在自己的身后传播希望的火种。

小学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4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认识到成功的教学一定要以课标为指导,在教学中多思多想,提高教学技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我们教学要以“知识技能”为基础和载体,逐渐实现多层目标的整体达成。新课标明确提出:“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

我觉得“以知识技能为载体”是在告诉我们要重视“四基”的教学。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等等的关键。这就决定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把“四基”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备基础内容时要重视学生过程的体验,知识的全面掌握,备课要精要细要关注全体学生来备,要重视课堂检测及生成;要务实,要关注全体学生。

二、以“教学活动”为主体和主线,通过“再创作”建构起学生自己的“数学现实”。 新课标 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说明了“数学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这一条中主要再一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就与“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实现了统一。教学过程要体现这一理念,就要建立一定的。课程模型,如: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模式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要求我们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活动,如更多地设计观察、操作、演算,以及归纳、猜测、简单推理等活动,从而获得对对象的认知。除此以外,观察、实验、抽象、探索等活动也是课堂上的重要教学形式。

三、转变观念,注意教学中教师要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苏霍姆利斯基说:“我千真万确地深信: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首先是用来获取新的知识)。”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新的课标的提出为我们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发我们对教学新的思考,使我们能够提高教学能力。

小学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3月17日我们有幸到临沂九小参加了临沂市教研室组织的第五次骨干教师集体学习研讨活动。为期两天的学习讨论,我们虽然仅仅是列席,没有参与发言,但是我们每时每刻都感觉自己沐浴着知识的春风,在明媚的春风里,成长拔节。聆听着一节节情趣横溢的作文课,感受着一次次睿智精当的评课议课,我禁不住畅想自己能否在若干年后也成为他们的一员,和更多行业精英们彼此悉心交流实践所得,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那该是怎样的幸福场景!一个成功的教师生涯也不过如此。

说到此次活动,集体研讨的主题是作文教学。不同于阅读课,作文课的教学向来是块难啃的骨头,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进而写的好,是语文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其实想一想,用自己的母语进行写作,只要是会说话,就无非是把想说的东西诉诸笔端,用我手写我心,可是在我们的现实教学活动中,作文课却成了大多数学生最讨厌的课。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就流行这样一句话:“前怕狼后怕虎,小学生最怕星期五”,因为星期五要写作文,直到现在,这种情况似乎仍未改观。

为了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来自四个县区的老师分别为我们呈现了四节作文教学,内容涉及到:读后感的写法,父母的爱,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以及写身边的一个人这四个专题。听了这几节课之后,我感觉自己虽然从未教过作文课,也很久没上过作文课,但是对于作文该怎么教差不多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他们的教法不同于我上小学时的那种授课流程,而是更加关注学生,更注重方法的传授与点拨,真正秉承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道,让学生在大框架下写出自己的小个性,张扬起自己的小风格。下面我将就此次学习,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首先,牛纪英老师在《轻叩作文教学大门》的报告中说道,我们应当透视作文教学的现状,准确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具体说来,就是让“低年级乐于写作,中年级不拘形式,高年级富有个性”,我本人觉得这句话说的特别好。其实这才是我们作文教学应当遵循的步骤,而我们现如今的作文教学一直存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弊病。在此,最重要的莫过于低年段写作兴趣的培养。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我们一定要在此学段充分调动他写作的积极性,毕竟兴趣是作文的动力,强扭的瓜不甜。我们老师的工作就是让孩子有欲望把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写下来,喜欢拿起笔在纸上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并由此享受到表达的快感,觉得自己做的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这样就足够了,哪怕只是零星的几个词语,哪怕没有什么文采,但这就是他想说的,想表达的,是用心书写出来的东西,而不是挤出的牙膏,不是你让我写我才写,为了你高兴我才写,而是我自己高兴我才写,我自己悲伤我才写。想一想还有什么比这种自然地抒发更可贵!其实,我们作为教师根本不用操之过急,希望孩子不仅字迹工整,用词准确,而且才思飞扬,这无异于白日梦般可笑,这种熟能生巧的事怎是一日之功?况且,一旦孩子燃起了写作的欲望,张开了写作的翅膀,不用老师教,他们都会自己主动去追索把语言说流畅,把词语用精当,把句子写美妙的方法,这是学生主动迈出的步伐,绝非赶鸭子上架。而中年段的不拘形式更是要我们教师放开手,让孩子们用学到的写作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我手写我心。到了高年级,应当更上一层楼,提倡富有个性的写作。经过了小学四五年的沉淀,我们要学生追求并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的写作、语言都能有属于自己的标签,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其实写作同阅读一样,是非常个体化的行为,倘若不能张扬出自我,千人一面,无情无感,真是味同嚼蜡,索然无趣。

其次,我想谈的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角色如何扮演,如何把握“导”的度。在这四节课例中,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每节课上,授课教师都在学生作文前用了一篇依照本次写作主题的例文,让学生读,从分析这篇例文是怎样写的,用了哪些手法,分那几个部分,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怎样结尾,到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这次写作的方法,注意的事项。这种方法在我看来,在其有效性方面是有突出的优点的,学生有了一个比照的范本,知道这次要写什么,要怎样写了。但是这还只是一个最低端的成果,而且如果把握不好引到的“度”,就容易把学生引入八股文写作的泥淖之中,失去个性。大家都学着例文前后呼应去了,都在开头就把感受点表达出来了,试想这样的作课对于我们童趣未泯的孩子而言是否有些太循规蹈矩,太残忍了些?

再次,通过老师们的作文讲评课,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用两个字概括就是“衔接”。就如同陈科长所说,我发现在这几位老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都有点把讲评课和之前的指导课搞脱节的现象。比如在作文指导课上出示的写作要求,在作文讲评修改中并未紧扣那些训练重点,而是有些偏离主干道,走到羊肠小径上去了。其中就有一位老师在讲评课上花了一大把的时间来修改学生的第一自然段,涉及到标点使用不当,错字,病句。当时我就在想,这并不是一节语法课,而是一节作文课,这些作文元素固然重要,但是本次的训练重点并非如此,那就要求我们教师选取学生习作中的典型段落,能反应学生此次训练的薄弱点的段落,能代表班级大部分学生水平的段落进行重点展示,剖析。只有这样,我们本次写作训练的达成度才高,才能实现此次教学目标。而且,我觉得作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与本单元阅读教学的衔接,在教材编排时,编者也是有意让本单元的习作重点与本单元的阅读课文的写作特色师承一脉,这无疑是方便了教师的讲解,减少了训练难度,可是这种衔接性在这几位老师的课上表现的都不是十分明显,使得作文教学有点单打独斗,形单影只的凄凉。

最后,我在此次学习中听到最多有关如何写好作文的秘诀还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是一个出镜频率最高的词。阅读已然成为了通往写作成功的不二法门。在阅读中我们就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写作中我们也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的多了,语文自然也就学好了。没有一个作家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无非都是自己多读多写多感悟,日久沉淀。所以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想让学生在写作方面有所专长和突破,还是要让他们走进阅读,用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表达,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小学教师心得体会 篇6

去到新学校已经一个月了,这个月过得充实而迷茫。充实是因为见识了很多新的教学资源,新的教学理念,感觉大脑被快速填充。迷茫的是在这所学校里,努力敬业的老师太多太多,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异类,不像他们一样热爱这个行业,不够充分地去奉献自己,于是会觉得方向把握不准。

在湛江很多家长都是冲着某位老师某个班级而选择A学校,虽然看过全市的中考成绩,对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了解,可是当我真正进入这间学校的时候,我才找到其学生优秀的原因在哪里。

首先当然是学生资源的优先选择上。A校有6个双语班,其学生都是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进入,绝对不允许有通过关系进入的学生,于是在生源上保证了质优。

其次,也是我认为是最关键的因素,即是教学理念和学校管理上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A学校对老师的要求比较严格,每个学期的期末都会组织全体教师考试,其题型是高考题。而且学校给教师灌输的是不要害怕创新的理念。

我现在所在的班级是初一级,初一级的一个大目标就是新课改,而且是强制性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实行新课改,进行高效课堂

这些年国家一直提倡新课改,可是很多时候这个课改改到一半便没有继续进行下去。包括我,在这三年内的教学当中也没有完全按照新课改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我发觉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譬如语文课对语言表达要求严格,教师的语言表达其实会对学生表达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初一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不能够达到要求,会不会一堂课下来他们带给学生的会是更糟糕的东西?

其次,进度问题。高效课堂要求将更多的时间教给学生,那么学生必须是训练有素才能很好地把握住课堂的节奏。然而对课堂的把握能力连已经教了一两年的教师都不一定具备,何况是学生,那便意味着课堂上将有大部分的时间会被浪费掉。那不是和高效相违背了吗?譬如我的第一堂课《春》,原本只需要两节半的课时,我却用了五节,而其他老师也是五到六节的课时。

再次,我们发现高效课堂,我们教师自身都不清楚是要整堂课都采用还是个别环节上采用,我们该如何去将这个高效实施到实际操作上,这也我们教师需要长时间学习实践才能摸索得出来。即我们教师本身也很迷茫。

于是我们将所有的问题都抛给级长,幸好级长给出了让我们满意的答案。他提醒了我们,所有的改革创新都是一个不能着急的过程,初一的学生你不能只是着急地只想把他培养成考试的机器,初一就是给时间你培养的,不要害怕将时间浪费在培训上。其次,我们很庆幸,提倡课改的校长和级长都是课改的先锋人物,他们对高效课堂的理念流程操作已经十分熟悉,他们可以提供我们新教师课堂观摩的机会。于是,我便边摸索边听课学习,希望自己能够先了解清楚高效课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更让我放心的是,级长和我们说,一条路总有人走得快,走得慢,在新课改的路上只要我们起步了,走得慢一些是无所谓的。

于是我便安心地在我的两个班级开始了新课改的操作。

我第一个实施的班级是一个典型的平行班。这个班级学生的特点是基础不大好,但是很听老师的话,愿意配合老师的课改,而且对课改抱有很大的兴趣。

我的第一次高效课堂选择了一节语文课,将4篇中等的作文打印出来,八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一篇,组员之间拿到作文课下进行讨论,然后第二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展示并评价修改作文。当然那一堂课总体上来说很糟糕,表现好的小组并没有多少,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逻辑能力都很糟糕,唯一值得高兴的是在引导的过程中他们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表现不好,并知道下次该如何改进。

两堂课下来我发现有些小组合作分工清楚的,组员之间进行过讨论合作的,进步的速度会很快,而一些分工合作不明显的,组员之间不愿意交流的,整组的表现会差很多。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混乱呢?其实就是领导人的原因,一个组的领导人很重要,能不能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就看这个组里面有没有核心的人物,核心人物的交际以及协调能力很重要。高效课堂分组原本就要求学生按照高、中、低每两名的标准进行小组搭配,所以在一个小组里是具备成绩优秀的学生的。

然而我又发现了,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领导能力上并不行,他根本无法将组员组织起来,反而是成绩中等或者稍差一点的学生进取心更强,所以在高效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我开始意识到在小组内培养核心人物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成绩以及能力不一定匹配的事实。如果持续使用高效课堂你会很明显的看到学生的能力,也能很清楚看到这个组的成长。如果一个小组能将高效课堂组织好,那么团结、进取、协作这些能力也会培养起来了。

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高效课堂的评价机制很重要,一开始我是忽略了这一环节,后来发现如果教师能很好地使用高效课堂的评价机制是可以引导学生做得更好的。教师不用出现在课堂上,不用在课堂上长篇大论,但是学生的表现能力就可以看出老师的教学和综合能力。

这个高效课堂对我来说很新鲜,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好坏都可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