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自信心培养之实验报告

本文是一篇关于小班幼儿自信培养方面的研究报告。文中主要阐述了在小班阶段开展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针对实验前提出的两个假设性目标一是:如何培养自信心;二是:探索自信心建立与促进幼儿能力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关系,运用科学理论分步骤、有重点地加以实验。

文中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小结与分析,得出:在小班阶段开展本实验不但切实可行,而且在促进个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其能力的发展。本实验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现实意义,并且将在中、大班作进一步地研究。

关键词 自信心 健全人格 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在21世纪里,科技迅猛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人才的竞争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素质方面的竞争。“拥有自信,就等于拥有成功的一半。”遵照邓提出的“三个面向”指示,我们的教育必须体现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因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幼儿期开始重视人的自信心方面培养,为更能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基于上述认识,我在小班第一学期的开学阶段,开展了关于“小班自信心”方面的问卷调查,从统计数据情况中反映出,小班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普遍缺乏自信,在游戏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更多的采取逃避态度,缺乏一种大胆表现自我的勇气和自信心。

可见,在小班阶段,把幼儿“自信心培养”作为课题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通过本课题“关于小班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实验研究,目的在于:

1、探索如何教学和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自信心;

2、探索自信心的建立与促进幼儿能力发展以及健全幼儿人格间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本课题运用的主要教育科学理论有:桑代克关于“联结主义学习论”、归因理论。

a)规因理论:代表人物(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并且,他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影响。

b)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并且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

三、对象、时间、方法:

a)实验对象:以小一班30名幼儿(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为试验组。以小二班30名幼儿(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为对照组。

b)实验时间:20xx.9――20xx.6

c)实验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记录法、游戏法、对比法。

四、实验过程:

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具体实验,实验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9――20xx.10):通过观察、分析、设计、使用问卷调查了解小班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自信心的表现(见附页)

内容主要涉及幼儿在吃饭、穿脱衣裤鞋子等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以及在游戏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自我等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①小班阶段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和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普遍缺乏自信,或以逃避了之或以依赖父母的包办;②导致幼儿缺乏自信的原因在于:a 大部分家庭在教育观念上存在重智轻德、重知识机能的传授,轻心理素质的培养的现象,导致孩子在家长失去了自己主动尝试生活机能训练,从中锻炼自我能力的机会;更谈不上体验成功和失败的滋味、b由于平时父母对自己孩子过高期望,不给孩子面子,横向比较以及消极评价,诸如:“你这么介笨?”“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乖,你总是……”等花语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是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和自负心理,自信心的培养更何从谈起?

第二阶段:(20xx.10――20xx.4)

着重在某些学科、游戏及生活等环节开展自信心的培养,在选定的样本中进行跟踪观察、记录,通过列表、数据统计、分析对比,反映自信心建立情况。

(一)从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入手,注重家园密切配合,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使幼儿逐渐体验到:“我能行”、“我真棒。”具体为:

1、自己穿脱衣裤、鞋子;

2、自己洗手、洗脸;

3、独自进餐;

4、整理玩具、衣物。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幼儿尤其如此。因此,我们采用桑代克的联结主义中学习律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方式结合形象生动的故事、儿歌,帮助幼儿反复练习,掌握初步的生活机能,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信心。如儿歌《吃饭时,坐坐好》、《穿衣服》、《穿鞋子》的儿歌:

吃饭时,坐坐好,爬爬爬,爬爬爬,拉着裤腰儿,

手拿勺,碗扶牢。捏住袖子往上爬。穿进裤腿儿;

细细嚼来慢慢咽,先把小手伸出来,伸出脚丫子,

一口一口全吃掉。最后钻出脑袋瓜,自己穿裤子、

真是乖孩子。

在陈鹤琴老先生的生活教学思想指导下,我们大胆着手开展的系列教学活动有:“自己吃饭真能干”、“我会穿套衫”、“不露小肚皮”、“小火车穿山洞——穿裤子”等,在 平凡而又反复的每日生活环节中,孩子们逐渐树立了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识,从中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注重家园密切配合,对于日托幼儿来说,更是切实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在自我努力中体验到成功和获得征服失败的信心和力量的关键。马克思指出,意识控制行为。我们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帮助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重视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实现研究目标的前提条件。于是,我们以家长会、家园专递、家访、个别交流等形式,多角度地向家长宣传介绍有关自信心对促进幼儿成长关系的理论,家教文章有:《应重视幼儿心理素质教育》、《满足幼儿对积极情感体验的需要》等。让他们关注“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更是一个值得大家共同关注和操作的课题。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通过我们共同的沟通,取得了家长的积极配合。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努力让自己做到:

①把理解和尊重幼儿放在首位,努力给孩子营造充满民主、快乐的成长环境,抓住生活中一切有利时机,让孩子大胆的探索。通过尝试,家长们反映:孩子虽小,却有巨大的学习与发展潜力,孩子们变得独立了,自信了,经常能听到“我自己来!”“让我来试试吧?”“我来帮助你。”等话语。

②注重孩子自身的纵向发展,能努力做到客观、正确地评价孩子的行为,家长们体会到:孩子们在父母经常性的赞扬、肯定下,则其行为表现就显得积极、果敢,而且情绪稳定,有很强的自信心。

③孩子想做的事,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如孩子主动帮妈妈擦地板、扫地、取牛奶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或孩子提出自己想做一件从未尝试过且有挑战性的事情,家长就予以支持、鼓励其向更困难挑战,直到享受到征服困难后的喜悦。

在家园同步配合下,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有显著提高,家长的教养态度,从包办代替中解脱出来,孩子们在亲自尝试中真正体验到了成功和自信。

(二)在形式多样、富有童趣的体育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我们小班幼儿对体游特感兴趣。让幼儿在走、跑、跳、爬等形式多样的游戏中,体验到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和大胆表现自我的信心,在实验中,主要开展的系列体育游戏有:小熊走独木桥、小刺猬背果子、穿木珠、捡豆豆、踩高跷、踏小车、小兔跳等。教师在“面向全体,兼顾个体”这一原则指导下,采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如“你能行”、“你真棒”、“你一定会成功!”、“不要怕、学做小小解放军!”等语言支持孩子的行为,尤其是那些平时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幼儿更予以关注;渐渐地,我班孩子在参与体育游戏中不在热衷于动作机能的掌握,对他们更有吸引力的是这个游戏是否富有挑战性,而且遇到困难,他们会冷静地思考,勇敢地去面对,甚至要非达到成功不可。

(三)以“我”为主题,在班级内设立“我的作品”、“我的心情”、“我的小脚丫”、“能干的值日生”等栏目,积极为每个孩子营造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成长氛围,教师为孩子合作伙伴、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长变化,让每个孩子去主动地关心、了解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概述。这样在强调优点而不是缺点的氛围中,逐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如以“我的心情角”为例,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宣泄内心情感,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和敢于主动与人交流的环境。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幼儿活泼大胆,乐于与人交往,善于表达自我的个性。具体操作办法是:每个幼儿就是花瓶中一朵朵小花,他们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把我的小花朵插到相应的花瓶中去。(每个花瓶分别画商高兴、生气、伤心、平静的娃娃脸谱)从中来表达当天内心的感受。而教师总是主动地和幼儿交谈,“为什么今天你这么开心呀?”、“什么事情使你这么高兴呢?能告诉老师吗?”等。两个学期下来,我班大部分孩子能形成用正确的方式与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当某同伴不高兴时能主动地去接近他、关心他,孩子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当某同伴不高兴时能主动地去接近他、关心他,孩子对自己也有一定的正确认识,不会因为一时的难过情绪而影响到对活动的参与,并且还会勉励自己,“下次再努力一些,我肯定能得第一”;还有的说“我以后把饭吃得快,老师肯定会给我加小红花”;“明天我早点到幼儿园来,我肯定能当上值日生。”等。

第三阶段:(20xx.5――20xx.6)结果与分析:(见附表)

通过第一、第二阶段的计划和落实,在选定的样本中,根据观察记录,再进行后测,对比分析所得出的数据中,得出有关假设性的论证。

分析表一:

1、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坚持自己来”方面由实验前20.7% 72.4%,上升了51.7%;而对照班由26.8% 51.0%,上升了24.2%;“根本不愿自己来”方面,由15.2% 1.4%,减少了13.8%,而对照班由15.2% 7.6%,减少了7.6%,可见实验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班,在孩子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的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较快发展。

2、子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导致家长过度溺爱,包办代替的教育态度大为削弱,并转化为积极地为孩子创设自主锻炼、主动发展的机会,从而有利于自信心的良好建立,这里实验班情况明显由于对照班。

分析表二:实验班幼儿主动克服困难由31.0% 71.3%,上升了40.3%;而对照班由32.2% 58.6%,下降了26.4%;在完全依赖父母帮助由46.0% 28.7%,下降了17.3%,可见实验班幼儿明显由于对照班。

分析表三:实验班幼儿在大胆表现自我方面:由实验前16.7% 63.3%,上升了13.4%;在胆小、羞于表现方面由23.3% 6.7%,下降了16.6%,而对照班由23.3% 10.1%,下降了13.3%,说明实验班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班。

五、 结与讨论

a) 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小班幼儿的个性变得活泼大胆、乐于在集体或他人面前表现自我,为健全幼儿人格奠定良好基础。

b)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表明:在小班阶段开展幼儿自信心培养是切实可行的,而且也促进了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c) 注重开展幼儿自信心方面的研究,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全体实施素质教育确实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将在中、大班作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六、 参考文献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陈琦、刘儒德1997年4月第一版《健全人格及其塑造》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 高玉祥著 1997年12月第一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