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育人申报材料2篇

“三育人”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范文

某某,中共党员,1992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在某中学工作至今。20年来,她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本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甘于奉献,以敬业爱生为经,以严谨治学为纬,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摸爬滚打,为学生个性成长和终身发展,打造出一片碧水蓝天。

一、潜心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在教学工作中,某某同志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仔细钻研考试大纲,根据学生特点,合理规划教学目标,融合有效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讲究教学艺术,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热爱。

为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要点,在教学过程中,她积极采用“小台阶、勤迈步”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给学生以细致的教导。高三总复习阶段,她反复研究大纲、考纲,研究历届高考试题,阅读数学杂志,了解高考信息,把握命题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积极分析高考题的难度系数,立足双基,把握复习进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数学成绩,在、xx年秋季高考中所教的两个理班平均分超同类学校,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均居年级之首。“三育人”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范文由百范文网提供!

除了做好教学工作,某某同志还积极参与教研教改,使自己由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变,以教研促教学。她教育教学经验刊印成册,在全校推广使用;是市级课题《问题教学模式探讨》组主要成员,发表《几何图形的旋转举例》、《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举例》等多篇论文并获一、二等奖。

二、细致管理,做到点面结合

在担任班主任、年级长期间,她严格细致,从学生的衣食起居到坐姿、站姿,从如何听讲到怎样记笔记等都全面跟踪,做好反馈,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她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去,以一颗母亲的心,和学生谈心、唠家常,拉近了师生距离。进入高三后期,面对学生思想压力大、学业负担重的现实,她一头扎进工作里,关心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每天早来晚走,工作时间长达14小时以上,常常是晚上十点多回家,早晨六点半已到校。她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在脖子上挂上了家的钥匙,自己上下学,周立兵同志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独立精神”。

对离异家庭的孩子,周立兵同志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她和班主任一起,对这些孩子,从生活上关怀、学习上关心、心理上关注。孩子生病了,带上药或水果去探视,平时吃不好,亲自买饭送到孩子宿舍,定期和孩子交流,邀请孩子到自己家里,过年过节,打电话询问。用个人满腔的柔情,给这些孩子以更多的关照和爱,钱之杰、黄智舒等众多这样的孩子,在她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年级组工作,她事无巨细,不留遗漏。每周定期召开年级会议,及时总结成绩,分析解决问题,规划下一阶段任务;结成师徒帮扶对子,指导工作方法和管理艺术,帮助青年班主任迅速成长,堪当重任。辛勤的汲水终会流成汤汤大河,所有的付出都在高考中呈现精彩,高考上线人数、上线率达学校历史最好,为学校再次获得市高中工作先进校称号做出了贡献。

三、深自砥砺,塑树德育新风

作为教导主任,她言笑晏晏,先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再耐心细致的分析不足。为了给每一个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她亲量圭尺,躬察仪漏,本着一颗朴实的教育良心,真正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扎扎实实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强化常规,注重学生习惯养成

常规管理抓得实,抓得细,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从新生军训开始,以队列训练、各种规章制度讲座、学法指导、歌咏比赛、内务竞技、“五星级教室”及“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勇争先进的团体精神;组织学生对《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德育手册》等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动,内化为素质,进而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礼仪习惯。

创新升旗讲话模式,以“展现风貌、塑造优秀”为目标,遴选优秀学生代表,开展昂扬情志、奋发学习、爱校荣国、学会感恩、我塑我行等主题讲话,用学生的现身说法,开展自我教育,使其深晓学习大义,规范自身言行,洞彻人生真理,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情操和学习志趣。

以家校联系卡的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管理网络,深入开展“百千万”活动,带领老师们深入家访,并成为惯例,每年深入家访达50余次,走访家庭300余个,并对家访中反应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工作,加强了家校沟通,形成了教育合力,促进了学生成长。

2、率先垂范,关爱外来务工子女

学校地处繁商区,进入某校,是许多外来务工子女的就读首选。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不同,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历来就是一个难题。但某某同志,勇挑重担,不畏艰难,从学业上帮扶、生活上关心、行为上引导、心理上呵护,使这些学生很快融入这个大家庭,共同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业上,她带领教师们认真摸底,分层教学,包干到生,楼道里、办公室经常看到她给学困生补课的身影;她积极行动,在学生之间成立“帮扶小组”,建立“优秀学生培带制度”,每班优秀的学生帮扶1-2名“学困”同学,手拉手共进步,来自黑龙江的高梁地、秦皇岛的唐庭田、安徽的成宝穆等许多外来务工子女的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

生活上,从入学初,即对外籍生思想状况、家庭状况进行全方位了解,建立详细档案,进行成长跟踪,时时家访,并汇编《唐山十一中农民工子女家访报告》;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主动帮助解决,带头帮扶贫困农民工子女,每年两次为贫困学生捐赠衣物、捐助爱心助学金,保障了农民工子女能安心就读。

行为上,她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活动育人为载体,德育和心育并重,实现了管理精细化、活动品牌化、教育人性化的“三化”目标,为农民工子女行为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心理上,针对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存在自卑心理、不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等现象,她定期组织“班主任论坛”;充分利用心语室,开好心理咨询课程,开辟心语信箱,聘请专业心理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创建“阳光班级”,评选“阳光中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克服自卑、逆反、不求上进等心理倾向;定期召开“亲情、友情、爱情”座谈会及家长座谈会、听证会等,积极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帮助农民工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3、活动育人,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以校庆年为契机,结合建党九十周年,先后组织学生开展“红色五月,创先争优”、“深情九月,教师节”、“回首90,校庆纪念”、“坚守文明、创城迎检”等20余次大型活动,既给学生以良好的团队教育,又锤炼了学生品质, 提高了实践能力。

适时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农展馆、博物馆增长科学知识,走进幸福园慰问退伍军人,聆听老革命讲故事;组织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使学生在参观、交流中培养起责任感、使命感。

“三育人”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某某,中共党员,1992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在某中学工作至今。20年来,她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本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甘于奉献,以敬业爱生为经,以严谨治学为纬,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摸爬滚打,为学生个性成长和终身发展,打造出一片碧水蓝天。

一、潜心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在教学工作中,某某同志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仔细钻研考试大纲,根据学生特点,合理规划教学目标,融合有效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讲究教学艺术,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热爱。

为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要点,在教学过程中,她积极采用“小台阶、勤迈步”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给学生以细致的教导。高三总复习阶段,她反复研究大纲、考纲,研究历届高考试题,阅读数学杂志,了解高考信息,把握命题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积极分析高考题的难度系数,立足双基,把握复习进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数学成绩,在、XX年秋季高考中所教的两个理班平均分超同类学校,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均居年级之首。

除了做好教学工作,某某同志还积极参与教研教改,使自己由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变,以教研促教学。她教育教学经验刊印成册,在全校推广使用;是市级课题《问题教学模式探讨》组主要成员,发表《几何图形的旋转举例》、《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举例》等多篇论文并获一、二等奖。

二、细致管理,做到点面结合

在担任班主任、年级长期间,她严格细致,从学生的衣食起居到坐姿、站姿,从如何听讲到怎样记笔记等都全面跟踪,做好反馈,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她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去,以一颗母亲的心,和学生谈心、唠家常,拉近了师生距离。进入高三后期,面对学生思想压力大、学业负担重的现实,她一头扎进工作里,关心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每天早来晚走,工作时间长达14小时以上,常常是晚上十点多回家,早晨六点半已到校。她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在脖子上挂上了家的钥匙,自己上下学,周立兵同志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独立精神”。

对离异家庭的孩子,周立兵同志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她和班主任一起,对这些孩子,从生活上关怀、学习上关心、心理上关注。孩子生病了,带上药或水果去探视,平时吃不好,亲自买饭送到孩子宿舍,定期和孩子交流,邀请孩子到自己家里,过年过节,打电话询问。用个人满腔的柔情,给这些孩子以更多的关照和爱,钱之杰、黄智舒等众多这样的孩子,在她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年级组工作,她事无巨细,不留遗漏。每周定期召开年级会议,及时总结成绩,分析解决问题,规划下一阶段任务;结成师徒帮扶对子,指导工作方法和管理艺术,帮助青年班主任迅速成长,堪当重任。辛勤的汲水终会流成汤汤大河,所有的付出都在高考中呈现精彩,高考上线人数、上线率达学校历史最好,为学校再次获得市高中工作先进校称号做出了贡献。

三、深自砥砺,塑树德育新风

作为教导主任,她言笑晏晏,先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再耐心细致的分析不足。为了给每一个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她亲量圭尺,躬察仪漏,本着一颗朴实的教育良心,真正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扎扎实实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强化常规,注重学生习惯养成

常规管理抓得实,抓得细,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从新生军训开始,以队列训练、各种规章制度讲座、学法指导、歌咏比赛、内务竞技、“五星级教室”及“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勇争先进的团体精神;组织学生对《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德育手册》等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动,内化为素质,进而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礼仪习惯。

创新升旗讲话模式,以“展现风貌、塑造优秀”为目标,遴选优秀学生代表,开展昂扬情志、奋发学习、爱校荣国、学会感恩、我塑我行等主题讲话,用学生的现身说法,开展自我教育,使其深晓学习大义,规范自身言行,洞彻人生真理,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情操和学习志趣。

以家校联系卡的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管理网络,深入开展“百千万”活动,带领老师们深入家访,并成为惯例,每年深入家访达50余次,走访家庭300余个,并对家访中反应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工作,加强了家校沟通,形成了教育合力,促进了学生成长。

2、率先垂范,关爱外来务工子女

学校地处繁商区,进入某校,是许多外来务工子女的就读首选。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不同,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历来就是一个难题。但某某同志,勇挑重担,不畏艰难,从学业上帮扶、生活上关心、行为上引导、心理上呵护,使这些学生很快融入这个大家庭,共同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业上,她带领教师们认真摸底,分层教学,包干到生,楼道里、办公室经常看到她给学困生补课的身影;她积极行动,在学生之间成立“帮扶小组”,建立“优秀学生培带制度”,每班优秀的学生帮扶1-2名“学困”同学,手拉手共进步,来自黑龙江的高梁地、秦皇岛的唐庭田、安徽的成宝穆等许多外来务工子女的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

生活上,从入学初,即对外籍生思想状况、家庭状况进行全方位了解,建立详细档案,进行成长跟踪,时时家访,并汇编《唐山十一中农民工子女家访报告》;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主动帮助解决,带头帮扶贫困农民工子女,每年两次为贫困学生捐赠衣物、捐助爱心助学金,保障了农民工子女能安心就读。

行为上,她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活动育人为载体,德育和心育并重,实现了管理精细化、活动品牌化、教育人性化的“三化”目标,为农民工子女行为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心理上,针对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存在自卑心理、不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等现象,她定期组织“班主任论坛”;充分利用心语室,开好心理咨询课程,开辟心语信箱,聘请专业心理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创建“阳光班级”,评选“阳光中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克服自卑、逆反、不求上进等心理倾向;定期召开“亲情、友情、爱情”座谈会及家长座谈会、听证会等,积极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帮助农民工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3、活动育人,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以校庆年为契机,结合建党九十周年,先后组织学生开展“红色五月,创先争优”、“深情九月,教师节”、“回首90,校庆纪念”、“坚守文明、创城迎检”等20余次大型活动,既给学生以良好的团队教育,又锤炼了学生品质, 提高了实践能力。

适时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农展馆、博物馆增长科学知识,走进幸福园慰问退伍军人,聆听老革命讲故事;组织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使学生在参观、交流中培养起责任感、使命感。

开展主题班会、誓师大会观摩活动,激发学生荣校爱家的情怀;每月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在习惯礼仪、安全法制、环境卫生、情感教育等方面,邀请友好学校、共建单位的同志作专题报告;通过十八岁成人仪式、高三毕业典礼、励志远足、争创文明班级体、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发掘学生潜力,发挥个性特长,大力进行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建设,成功举办唐山十一中“第一届宿舍艺术文化节”,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学生编排节目到常记敬老院慰问演出,潜使学生学会感恩;以“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为指导,以艺术节和体育节为平台,深入开展“三育人”服务和“千分赛”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建兴趣小组,开展画京剧脸谱、做泥塑、陶瓷制作等活动,和参加俏夕阳的奶奶学唐山传统剧目皮影舞,既陶冶了学生情操,又传承了民族文化。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