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材编辑的一封信(五篇)

给教材编辑的一封信(精选5篇)

给教材编辑的一封信 篇1

编辑先生:

您好!

我是湖南的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今年教高一,第一次使用人教新版教材。在使用中,遇到一些疑问,敬请解答。

1、 必修二第四课《〈诗经〉两首》中选了《采薇》,第四章前两句为“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两个相同的句式,前面标的是逗号,而后者却标了问号。我查了其他的一些版本,都是一问一答,请问教材上的标点是否有误?

2、 现在我们学生使用的书都是捆绑磁带销售的,据我了解英语教材也是这样。而目前实际的情况是,高中生很少有人使用卡式录音机,一般用的是MP3或电子学习机,所以每人一套的磁带一般都没有人真正使用过。而且即使学生需要磁带,也不需要人手一套。现在语文书定价比较高,必修一含磁带为22.22元,必修二含磁带为21.63元。磁带捆绑销售既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增加了学生经济负担。我想问的是:这是你们编教材时就这样设计的,还是地方新华书店捆绑销售的?

此致

敬礼!

卢圈圈

给教材编辑的一封信 篇2

语文出版社编辑老师:

我是一名读着您编辑的语文书长大的学生,在您编辑的课本里,我承继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吸纳着世界文化的精华,每读到一篇好文章,就像交到了一个好朋友。经常与这些朋友打交道,我感觉自己在不断成长进步。

课本的思想内容是无可能挑剔的,但是,语文的性质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除思想内容外,我们还应该学到很多“语”的东西。然而在有的课后练习中,我感到“语”的成分太弱。

以《给儿子的一封信》为例:

本课设计了[思考与练习]和[字词积累]两个课后栏目,第一个栏目的三个题中,第一题要求谈谈“肯定了儿子的的'哪些优点,又提出哪些希望”,这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题谈谈感受和第三题“谈谈你自己应怎样培养博大的胸怀”都是读课文以后谈思想教育的。第二个栏目就是积累了7个词语,显然,这里突出的是思想教育,“语”的成分太少,甚至会给我们一个误会:语文课本几乎等同于思想政治课本。

我认为,思想教育方面的,有第一栏目中的第一题和第三题就足够了,而应该加上诸如“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或者什么艺术手段达到思想教育目的的”这样的题目。如信中以正面教育为主,即使是批评,语气也很委婉,信中所讲的道理,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如“贫民思想是现代化和现代政治最重要的灵魂”,“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先做自己,再做别人”,“聪明是一种财富,意志是更大的财富”,等等,这些人生经验的宝贵结晶,正是对我们教育最快捷而又容易被我们接受的,远远胜过耳提面命般的说教。这些正是我们要学会而又难以学会的精妙“语文”。

不知当否,请多多指教。

祝您编辑出更多更好的教材

您的学生

给教材编辑的一封信 篇3

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一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这次写信是因为我对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道习题有一点不太成熟的看法,特向你们请教。题目如下:

这是教材97也练习十九的第1题,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多边形的面积”,练习十九是“整理和复习”后的本单元最后一个练习。在前面的课中,已经探究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较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按照题目要求,通过测量计算,我们能发现:

长 方 形:长和宽分别是1.6cm、2cm,面积=1.6×2=3.2cm; 平行四边形:底和高分别是1.6cm、2cm,面积=1.6×2=3.2cm; 三 角 形:底和高分别是3.2cm、2cm,面积=3.2×2÷2=3.2cm。

发现的规律为:三个图形的面积都相等,这是因为它们的高都相等(在同一组平行线之间);三个图形上、下底边的和也相等(三角形没有上底,就只算下面的底边)。

于是,我大胆猜测:第三个图形梯形与其他三个图形也是同高,如果它的上下底之和也与其他三个图形相等,也是3.2cm,那么梯形的面积也将与其他三个图形面积相等,也是3.2cm。这样,四个图形的面积就都相等了,四个图形的相同点就更多了,规律就更好表达,也更有价值意义了。

但不知我想的对不对,是不是把问题想得太“巧妙”化了,有点钻牛角尖了,或者说教学中根本不用引导学生把思维水平及对这道题目的认识上升到这一层次。

我的这种猜测、想法,几年前第一次教这册教材时就曾有过,今年又第二次教五年级,对这个问题思考论证后,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可又不知可否这样认识。所以才写信向你们请教。

盼望早点得到回复。

祝你们:工作顺利!

新年快乐!

河北省涉县关防乡关防小学

任基伟

给教材编辑的一封信 篇4

敬爱的编辑部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谢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空闲来阅读我这封信。我是一名八年级学生,在下半学期中,我阅读了语文书中许多篇精美的文章。在众多的作品中,我比较喜欢普希金所写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我》。

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比较喜欢诗,而更多的是,当我读完这首诗后,似乎处在黑暗的角落,霎时间光芒四射,比人有了生的斗志。(从知觉写起。)正如我所读过的《理想》中的一句话: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当我读这首诗句时,铁一般的意志强烈地撞击我的心扉,不停地在向我倾诉:似乎在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念,正是理想,才是打开理想之锁的金钥匙。(对思想的启迪作用。)

一也许这首诗并没有《伤仲永》的诲人不倦,道理深奥;也没有《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含蓄缠绵,令人荡气回肠,但它独特的语句给人以生的向往。就是那平和亲切的语气中透出的坚定和刚强,就是那浅近却又深邃的哲理思辨。(比较,更能突出本诗的特色和对自己的影响。)

虽然始终无一具体的事物、想象,但却表达出了所想要表达的思想。这也正是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对诗的评价与自己的理想结合在一起。)我喜欢这类诗文,一个与墨守成规不同的创意,一曲打开心扉的歌。

从这首诗中我认识到了其实诗并非每篇都有具体的事物,只需要思想或者照亮思想的灯光。这首诗不仅使我的诗文修养有所提高,对于诗也有了新的认识。总之我更加喜欢诗了。

再次感谢叔叔、阿姨们抽空阅读这一封信,希望你们能选择更精美的文章编入教材,我会永远期盼着,用我全部的热情。(附带提出希望。)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胡长燕

20xx年xx月xx日

给教材编辑的一封信 篇5

《山东教育》编辑部: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关心、关注咱们山东的教育,愿意为咱们的山东教育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贡献自己的智慧。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下,互联网+时代中的教育也应该更开放,教育是引领社会思想发展的,更是推动社会生活向前的重要力量。作为传播山东先进教育理念和推广山东教育先进典型的《山东教育》,个人觉得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更具有前瞻眼光,更站在时代潮流的前沿,积极宣传和推动山东教育向前发展,推动山东教育从教育大省走向教育强省,走在全国前列。这应该是齐鲁父老的共同期盼,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为此,个人觉得《山东教育》编辑部是不是也应该建立一个读编QQ群或者微信群,方便读编往来,加强读编往来,及时沟通信息。这样也显得读编之间没有缝隙。

不情之请,请考虑!不当之处,请批评!

祝《山东教育》编辑部的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于保东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

20xx-3-21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