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5篇)
来到力天面试,就觉得力天是一个特别注重培训的公司,特别注重员工综合素质的公司。正式由于这点,我从毕业开始就来到公司,参加过公司大大小小的培训,每个类型的培训都让我们收获丰富,也丰富了自己成长道路上的足迹。施工经验、主材知识、设计案例,都是我们要加强学习的。本次主材课程的培训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在平时洽谈客户实践中有很大的帮助。
我参加了主材培训班,共上了三门课,对瓷砖、地板和电器都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在选择主材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业主说明白选择哪个材料更加适合自己家的空间,在瓷砖种类上,每个种类的瓷砖都是什么价位的,有什么样的硬度、防滑度、耐磨度等,拼花的裁砖尺寸、收费标准,包括计算方法都让我们在洽谈客户的时候得心应手,特别是一个很独特的拼花会给业主眼前一亮的感觉。我之前签单的一个客户也是因为对整体的设计造型,和地面设计十分满意而最终达成了合作的。很多年长的业主、有过装修经验的业主,在洽谈时经常会问一些施工工艺上的问题,瓷砖课上完后,我对瓷砖怎么铺贴,水泥砂浆的占比都有了很深刻的了解,水泥是什么型号的,为什么在施工的时候水泥的比例要比沙子多,这些都是客户在交谈的时候经常问到的问题。一次从容的解答也给自己的专业度打上一个很高的分数。也为了自己的签单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地板的培训中,我也收获颇多,特别在一些工艺上、如何保养上得到了很深刻的体会。地板的厚度、材质、坚硬程度,这些都是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有了这些细节上的保障,再遇到各种各样的客户的时候,都能灵活应对。
电器课刚刚培训完,这几天就把课上学到的的内容运用到了谈单中。客户对公司的材料是非常认可的,但是客户要去《三佳购物》上去比较价格,《三佳购物》是电视台的栏目,也是比较正规的节目,价格和赠品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最后还是输在了价格问题上,不过对电器知识的了解还是增加了自己的自身信心程度,在讲解的时候要比之前专业多了。今后还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谈单中,更专业的为客户解答,多多为客户推荐合适的电器,多多创造产值。
有幸聆听了骆秦俐老师的讲座,难得的学习机遇,开拓了我的视野,提升了师德水平,让我终身受益。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要感谢进修的领导和老师。骆老师渊博的知识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深深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次培训中,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我的教学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逐渐体会到了为人师者的真正价值所在。下面是我这次学习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学习交流,感觉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呢?
一、要有崇高的理想,以仰望星空的心境去化解职业的倦怠,看淡社会的种种不公,淡泊名利,树立终身从教的信念。
二、要有好的师德,即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用无私的奉献去感召学生,用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
三、要有好的技能,即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及一定的教育理论研究能力,用渊博的学识去培养学生,不断的研究教学,总结教学经验。
四、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主体,育人为先,去发现学生闪光点,激励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培训是短暂的,但学习和工作并没有结束,我们的教育事业还任重道远。我一贯坚守“低调做人,高效做事”的原则,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之中!
通过本次培训和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美术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首先,新课程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新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层次的核心目标。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新课程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在美术教学中要选择造型优美、色彩协调、明快而富有意义的实物作为教材,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追求。还要帮助学生创造一个审美世界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教育,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极有利于开阔学生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我力求改变把自己审美感受直接灌输给学生的简单做法。而是让学生经过完整的审美过程,积极地进行艺术思维的锻炼与发展。现代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要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才能的发展。美术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特定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的成就有深远的影响。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所有创造性活动中,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联系实际引起联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出想象中的形象,培养创造才能,而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具体形象的内容。美术教育要求通过对具体形象的观察,进行分析、比较、用提炼、概括的艺术手段加以表达,运用形象思维进行美术创作。美术教学对于发展形象思维促进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在本次新课程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
一、收获
1、观念得到了更新,明白了梦想课堂是怎样的课堂,知道了梦想课程的基本理念。
2、提高了设计“梦想课程”教学方案的能力,增强了开发校本课程的信心。
3、丰富了梦想课堂,变单一为丰富。(单一是指读书、讲故事等活动。丰富是指“梦想30课程”。“梦想30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满时代气息。缩短大社会和小课堂的距离。“梦想课程”个性化、生活化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团结协作、沟通的能力,能成为完善学生人格的课程。)
二、担心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已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改革安排。“梦想课程”的开发任务艰巨,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像藏族唐卡画的学习展示与美术学科密不可分;酒歌、锅庄的传承离不开音乐学科。因此,我认为一个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责任,而不应该由一位老师全权负责,多彩的梦想应该由大家编织。
三、愿望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帮助愿意自助之人”,我作为一线的“梦想中心”管理老师,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
通过参加昨年和今年的两次培训,亲自参与了我校“梦想中心”建设的全部过程,我真切地感受到基金会的真心、真意、真爱,所以在此我就大胆地说出我的愿望。
1、为了更好地发挥梦想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我迫切希望基金会能把余杭优质梦想教学方案和此次学员们的梦想教学方案整理成册,或公布在“梦想中心”网站供我们学习借鉴。
2、为了更好地开发“梦想课程”,收集资料,为了更多的记录学生的成长,保存成长袋(拍摄卓克基官寨、唐卡画作品、学生活动等等)。我希望基金会为各校配备一台照相机或者是摄像机。
由于时间仓促,我将我现在所能考虑到的和盘托出,肯定有不妥之处,请谅解。
忙碌了一个学期的老师们想必都在好好享受着假期,无论是选择休闲娱乐,还是继续充电,或者是为下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准备。作为老师,我是幸运的!假期我有了一个这样的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就我个人学习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提升师德修养
师生关系的新注解,对话与理解、爱与平等。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老”问题必须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师生关系的正确处理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新课程要求师生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压迫走
向平等,教师角色从传统的课堂主宰转变为教学的促进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只有在新型师生关系下,学生的素质、教师的智能、新课程的优势才可得到充分的发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曾用这句话来高度概括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通过些次学习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用自己一颗挚热的爱心去了解学生,公平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关心、爱护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去开启每一个学生心灵的窗户。让教师的爱心成为孩子学习、生活成功的原动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在不断的付出自己对学生的爱心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每名学生的良师益友,使自己的教学环境自然的形成民主、合谐、平等、愉乐的教学氛围,成为培养孩子们创造性的思维的主阵地。
二、提升教学理念
新课改的春风吹拂教育界好多年,我心中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提升中,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一个更清楚更系统的认识。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教师的支持,任何教育改革都无法进行。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力图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而此次学习我对这一功能有了简单的体会:
教学目的的新构想,教学的目的应是为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天分,培养其独特的个性,教学活动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构筑基石的材料。多元化的发展、多元化的素质,。新课程所强调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正是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应将每一个学生都视为一片有待开发的资源和财富,并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我们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目的理念,认识到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诸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意志品质,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力求达成的目标。
三、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
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主材知识对于一名设计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促进签单的工具,同时也可以对自身知识进行补充。想让客户信任自己并完成签单,就要让自己变得更专业,让客户更认可。
这次主材的培训从瓷砖到集成灶、地板、家电,每一节课都让我收获颇深。其中瓷砖与地板的培训对我帮助最大。在瓷砖课上,我学到了瓷砖的种类分为抛光砖、全抛釉、微晶石、仿古砖、瓷片;不同种类瓷砖的价位、规格;瓷砖的铺贴工艺、铺贴流程;还有铺贴后所能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这些在我为客户讲解时都有很大的帮助。有一次在大会上遇到一位做建筑的客户,客户的问题很专业,问到公司所用的水泥标号,正好是当时瓷砖课上讲过的:公司粘贴厨卫瓷砖采用的是425号水泥,水泥沙子的混合比例不能大于1:3,水泥含量过重的话,会因为水泥的膨胀系数高而导致瓷砖的开裂,减少瓷砖的使用寿命。
对于地板的培训更是贴近设计生活,而且能提升设计师的签单单值。通过地板课我学到了:地板主要分为强化复合地板、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多层实木地板;每种地板的优缺点;地板的铺贴、规格;地板的后期保养。主材展厅设计师的主推地板主要集中在298和398套餐里,其中地板是两个套餐里区别最大主材,298中地板品牌都是强化复合地板,398中地板大多数是实木复合及多层实木地板。地板的欧标环保系数是E0级和E1级,以及地板内甲醛的检测方法。
主材课的开设相信是对所有设计师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非常感谢这段时间李老师的辛苦准备及耐心讲解,希望在以后的课程开设中能有幸继续参加培训,我也会及时应用和传递,争取最大限度的运用到工作中。
通过近一月来的网上《新课程培训—教师成长》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我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如何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发了我深刻地思考。以前总是强调教师成长的三个因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本教研。但是对于三者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体现得不很明显,对成长的促进作用,体会不是很深。通过学习印证了三者的作用。通过这次学习鼓舞了大家,要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精彩的生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学围绕教转。本是“双边活动”的教与学,都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习了。因而也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当务之急,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培养出适合新世纪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针对此种情况,新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适合的教学情景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
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学生成绩不良、有过错、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还特别要尊重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学生,又赞赏他,学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通过这次远程教育培训,我深刻地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获得知识,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能力,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也很有吸引力。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 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碍于面子怕难为情,应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要能够承以自己的不足和失误,留给学生课外思维的空间,同时也给自己留下创新思维的机会,这样的课堂肯定活力焕发,学生也能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好一名教师却是不易的,我在深深地问自己,我做到了没有?我们的老师做到了没有?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教师要适应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为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适应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地位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教师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评价方式与方法要多种手段并存,殊途同归
让评价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将自我评价当成是一种知识的沉淀、反思,将他人的评价当成是对自己的肯定。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他们更加认真地投入与探究,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出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如何,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正确的,都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我们的数学课却处处存在多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现象,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无论学生在问题解答中是错是对,只要他具有要探究解决问题的愿望,我们就应提倡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当然也并不是要学生天马行空,任意思维,而是鼓励他们在一定范围内,从多方面考虑问题的全部,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最后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作为数学课教师应在评价方式与方法上采用多种手段,以达到学习的最优化。
三、理论学习与观念转变,是走进新课程的必然起点
理论学习与扎根课堂并不矛盾。有不少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高高在上,距离课堂实际太遥远,对课堂教学起不到具体的指导作用,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一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往往受他的意识理念所支配。新课程理念,相对一线教师是陌生的,实施新课程,必须进行理念翻新,并且入心研究,深刻领会其内涵精要。观念不变,理念不明,根本无法走进新课程。没有教育观念上的彻底转变,即使用上新教材新教法,新理念也只是停留在表层,甚至发生曲解,如果遭遇坎坷,还会拿出老一套来拯救。所以有效地搞好理论学习,是进入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四、研究新课标与新教材,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
研究新课标与新教材必须和比照旧大纲旧教材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地方是更新的,哪些地方是保留的,哪些地方是舍弃的,才能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实施方向。我个人观点是:在聆听专家进行新课程新教材的解析之后,组织教师将本学科新旧课标与教材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列出,进行比较研究。查阅网络、杂志等有关资料,吸收其他实验区新旧教材探索的成果,和本校的研究结果汇总一起,形成文字,记录下最初始的探索,为今后的正式实施准备宝贵的参照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教师的研究视野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
五、激活内因,让进修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
教师是课改培训的主体,无论何种方式的培训,只有深入教师心灵,激活教师的内在需求,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新课程“以人为本”,也包含着尊重教师自身的人格生命,所以在培训中,帮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课改的实施将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外在的培训也会内化为教师进修学习的需要。
总之,施教为学,全凭教师的敬业精神、学识水平和教学技艺。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和释放出来,学生才算真正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也才算真正实现的了教学目标,真正解放了自己。
持续几天的“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及远程培训”,我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本次参加远程教育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这两句话对一个教师来说,就更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我们教师仍然死守着传统的教学方法、理念,不愿意学习新知识,那么势必跟不上时代发展。所以,新课程远程培训教育再学习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网上一度流传“最受学生喜欢的十种老师”。那么,我们又属于哪种老师呢?是不是该自问?是像父亲还是像母亲?是帅哥还是美女?我想作为老师最根本的要求是:要有宽容心、充满爱心、风趣幽默感、更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并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远程教育培训是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它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
通过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这次培训对于我将会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开展教学工作中的影响。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明确了对于现代教育工作者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吃透”教材、“补充”教材和“更新”教材。中国的教师一直被称为“教学工作者”,这是对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是一个懂得“调整教材”、“补充教材”和“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充分利用教师的“课程智慧”(即“备课”智慧、“教学”智慧和“上课”智慧)向学生“传道”、“授业”,引起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
三、管理智慧的关键要素是“民主”。一个教师如果有课程智慧和教学智慧,他(她)基本上就可以“上好一堂课”。但更不能缺乏基本的管理智慧。“教师威信”则可以视为“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民主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商量,遇有学生某些事情不能“独裁”。当然,管理技巧也是一门学问,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术”或“技巧”,这是一个常识。
四、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是构成“学生最喜欢的教师”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除了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之外,尚有基本的专业人格,比如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快乐情绪。与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一起,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是构成“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基本要求。选择了做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生活方式。
五、要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教师”,除了具备以上几方面的基本要素外,我们还要通过行动研究的途径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行动研究具体包括教师学习教师研究与教师发表三个要素)。教师学习是基础,教师研究是动力,教师发表时成效,三个要素犹如滚雪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才能更好的发表。
总之,通过这次非学历远程教育培训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教师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学习我永远坚信这句话“It’s never t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
开学之初,在叶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初识微课程,带着好奇与迷惑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学习,我们学习了解到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的发展研究过程、微课程的作用与特点、微课程的分类以及制作。并且通过我们班级组织的团日活动“青春教师梦,微课展翅飞”,我们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微课程的了解与学习,在一步一步的揭开微课程神秘面纱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逐步感受到她那“短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着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而且有欣喜有发现有学习,当然也有迷茫有气馁,但微课程似乎有一种魔力让我们无法将她放弃,而是吸引着我们逐步的了解她最终喜欢上她而且能熟练地运用制作。
通过微课程的学习,我感觉收获颇丰。不仅学习到新知识,也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奠下良好的基础,我个人最喜欢微课程的短小且有针对性的特点,这对学生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另外,我们注意到微课是没有学生上课的情况下录制的,但录制的过程中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上好课。
微课程有一个简单的开始,但有不简单的未来。
从微信、微电影到微课堂,对于“微”字并不陌生,初听到“微课堂”这个名词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得是大学时候的“微格教学”,在简单的对微课堂了解之后,知道它是类似于微格教学却又不同于大学里的微格教学。
微课堂的特点是微,即短而精,以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重点的突破,不追求全面的诠释,不追求内容的完备,而在于突出一个点,从某个点出发,阐述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既能帮助教师加强专业的素养,又能帮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堂把传统的教学场地从课堂拓展到了电脑,手机,Ipad等;教学时间从课堂上拓展到了学生的可能空余时间;知识传授方式由课堂上一师对多生改为一师一生。现在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各异,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比较好的适应了不同的个体需求。 微课堂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们能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大胆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保持良好坐姿(读书姿势、写字姿势)的习惯,边读边思边勾画批注的习惯等的培养。不仅如此,微课堂更有助于学生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能随机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如生字的掌握,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学生提出的疑问等,教师能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教学的针对性强。
微课堂体现的是“先学后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如当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有关语句来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悟。教师在其中起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真正的是教师进课堂是组织学生学,而不在是去讲。教学过程完全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自得的过程。
根据专家的讲解,使我懂得了“微课”的制作并不是很难,明白了“微课”是怎么回事,我认为这种教学其主要的优点有两个:
一、从教育者教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分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易错点时,实际上是对教材的深挖掘、细加工,把传统的宏观课堂设计,转变为“微观”知识点的剖析,对教师准确、深度把握教材和教师的自身成长都有很大的益处;
二、从受教育者学生的角度来看,可重复的知识点分析,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解决了传统课堂不可重复性的问题,如果利用的好,对于学困生的转变,消除两极分化,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微课”的利用必将带来课堂的革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能不能保障学生在家的有效利用,我想这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所能操控的,家长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信息设备不完备、没有学习终端的农村学校,“微课”的推行必然会受到严重的限制,所以,“微课”还得从城市到农村慢慢发展,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课堂改革的有效保证。
再说说“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微课”,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从表面上看,我感觉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翻转了时间,学生下课提前学习第二天的内容,上课时讨论解决预习过程中的问题。用专家的话讲就是从传统的“课上学新知,课下内化知识”翻转为“课下学新知,课上内化知识”。但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其实这种教学模式翻转的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重要的还有我们的观念和习惯:有“我教、你学”到“你学、互教”课堂上更多的是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可以说翻转课堂打乱了原有的组织模式,用一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适应孩子需求的方式组织了课堂,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重新组织,那么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原有的课堂讲授多,翻转课堂更加像一对一课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步调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在教室巡回,回答问题、监控实验、探讨更深的内容,并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有选择的学习、作业。翻转后的课堂能更好的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有同学和教师一起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也不是视频取代教师;更不是在线课程;不是学生在孤立、无序学习;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它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学生即使课堂缺席,也不会被甩在后面;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通过对“翻转课堂的理解,我感觉到“翻转课堂”实现了三大转变:
一、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二、教师由传递知识转变为答疑解惑,这样的教学更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三、让家长进入课堂,实现了家校两种学习环境的融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再分割,家长更能有效的掌握孩子的学习进程。
在对“翻转课堂”的憧憬和赞叹之余,本人还有几多的疑惑和几丝的担忧,诸如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学习环境网络的安全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性,不是一两个教师就能做到的,我们更需要团队的合作,更需要教育大环境的硬件支撑。
总之,“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彻底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翻转课堂”的实施,得益最大的是学生,挑战最大的是教师。在“翻转课堂”里,教师除了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有科学深透的把握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对教学内容作二次处理,要因材施教,为学生作选择,为学生作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简洁性。我不知道实施“翻转课堂”距离我们还有多远的路,但我想我们能否先翻转一下自己的思想,学会放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及合作精神,让学生感受尊严和满足!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高亮丽的风景线。师生情感关系,从整体上说,目前的状况仍难以另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的源泉。
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二、上好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总之,新课程就是从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求得每一个学发展的角度来对学校文化进行重建的,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结构上开设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从而实现个性发展。
通过近段时间网上学习《新课程培训—教师成长》,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对我在山区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教师的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招数,也因此认识了许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管理智让我校钦佩不已。如何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发了我深刻地思考。我曾在网上听过一些教育教学的.权威人士的讲座,回过头来,又因缺乏指导、和有效的解决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生成的问题,一些好的做法无法实施。通过这次学习鼓舞了了我要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精彩的生活。
提高技能强基础。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高素质,而且要有较强地课程驾驭能力,要尽量做到“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地用教材教;还要有较强的资源意识,正如《教师成长》中提到的“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一半”。从中看到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高素养抓业务。通过学习,我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课堂操作能力,个人基本素养等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实效、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恰当、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提问等,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请教其他老师,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作充分的准备。
更新观念实技能。通过参与此次远程培训活动,使我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我们一直提倡教师学习的多样性,寻找适合教师提升的校本培训模式,但是我们很少有机会进行系统地分析与学习。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所有的教师都在教育教学理论上得以提升。培训中,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与专家、学员的在线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也让老师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开阔视野强效能。现在网络资源丰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师德教育等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内容丰富新颖,很多到书店都买不到的书,这里应有尽有,教师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一专题中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原来在教学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让我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许多教师都表示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通过培训,加强自身科学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每位老师的共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乃至源源不断的溪水,这样才能有准备地给学生一杯水。青年教师更是受益匪浅,他们重新认识到了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的道理。青年教师开阔了视野,进一步更新了观念,并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使教师的个人修养个人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总之,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通过网络培训,真切的感受到了观念在更新,能力在提高,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一、收获
1、观念得到了更新,明白了梦想课堂是怎样的课堂,知道了梦想课程的基本理念。
2、提高了设计“梦想课程”教学方案的能力,增强了开发校本课程的信心。
3、丰富了梦想课堂,变单一为丰富。
二、担心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已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改革安排。“梦想课程”的开发任务艰巨,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像藏族唐卡画的学习展示与美术学科密不可分;酒歌、锅庄的传承离不开音乐学科。因此,我认为一个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责任,而不应该由一位老师全权负责,多彩的梦想应该由大家编织。
三、愿望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帮助愿意自助之人”,我作为一线的“梦想中心”管理老师,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
通过参加昨年和今年的两次培训,亲自参与了我校“梦想中心”建设的全部过程,我真切地感受到基金会的真心、真意、真爱,所以在此我就大胆地说出我的愿望。
1、为了更好地发挥梦想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我迫切希望基金会能把余杭优质梦想教学方案和此次学员们的梦想教学方案整理成册,或公布在“梦想中心”网站供我们学习借鉴。
2、为了更好地开发“梦想课程”,收集资料,为了更多的记录学生的成长,保存成长袋。我希望基金会为各校配备一台照相机或者是摄像机。
由于时间仓促,我将我现在所能考虑到的和盘托出,肯定有不妥之处,请谅解。
xx月xx日,今天郑老师冒着寒冷的天气,又对我们进行了创新思维课程的入园培训,这次培训的流程还是和上次一样,首先每个级部出一节示范课,然后看完课在对课程进行评课,以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大班郑老师《阿德的朋友》这节课主要是让幼儿观察动物的影子的特征,根据动物的特征,判断动物的名称,通过故事情境的方式让孩子学会记忆的.方法,,培训的老师给出的意见是:应该出示大图来让孩子观察,并让孩子说出那张不认识,并让孩子们一起探讨,最后得出结论,要注意方法的提炼。在孩子操作时候,教师不要过多的语言去干扰孩子的思考问题的空间。
小小班《小猪分水果》,这节课主要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但是老师的目标注重于认识颜色,在提炼经验方面缺少了目标性。少点问孩子选择性的问题。
小班《树林画家》让孩子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孩子们都达到了目标,但是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要多点给孩子信心。
这次的培训中。老师们又学到很多在上课的过程要注意的问题,相信今天的培训能让我们的以后的教学更加完美。
八月份,新课程改革培训在网上展开,经过学习,使我受益非浅。在专家的讲解以及课改区教师的现身说法中,我第一次感受的了自我对课改的渴望,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份来自未来的压力,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资料和具体要求。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日,没有知识和本事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推动社会不断提高,应从基础作起,从学生的教育做起,从课改作起。课改不改课就行!
经过网络上一些教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当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必须的学习要领,构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经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数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仅能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的主要脉络,并且能够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应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仅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经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资料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当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
一、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进取性:
应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贴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本事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创造性,为学生供给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灵活使用挖掘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二、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对于课堂教学,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资料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我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我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要有不一样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一样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供给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总之,21世纪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数学教师除了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规律外,还应更深入进行体育教学实践,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才能成为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重新型的教师。
近期,我认真系统的学习了总部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及招标、询价条款指引,感触很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但可见它的含义又是显而易见的。制度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如果在工作中我们不了解制度不按制度执行,那就会导致既定的工作停歇,也会阻碍公司的正常经营,同时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只有公司员工都自觉地遵守了公司规章制度,公司营运工作才能做到合理化、规划化、制度化,公司才能够做大做强。下面根据学习情况,结合个人实际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由于我们平时工作繁忙,只抱着遵守纪律、兢兢业业干好工作的态度,而疏于学习,对规章制度学习并不深,理解不够全面,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等觉得与己关系不大的可学可不学,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久而久之,就会萌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就有可能给公司造成损失。通过这次对公司的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学习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的有关条文,不熟悉招标、询价条款指引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采购员。
二、通过学习使我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采购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我今后的工作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做为一个小小的采购员,我掌握公司生产所需的包装物等物资的供货,检查购进物资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及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成本意识的增强,企业的采购工作越来越被经营管理者所重
视,甚至把采购工作作为降低成本的中心环节,因而采购员的工作不仅仅是从事简单的购进活动,而更多的是在从事成本控制、信息收集以及参与到产品的开发、设计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上来。
从事采购工作已将近一年,通过岗位调整,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采购品种,在市场考察时、与不同的供应厂家的洽谈中学到了很多谈判技巧,丰富了采购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业务水平,也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有效的业务沟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果断的审事夺度、自信心的欠缺等等很多的不足还有待我继续提高,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懂得了如何才能提高,性格并不是工作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工作方法、沟通能力、思维方式的改变,才是提高业务能力的根本出发点,“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品德是修出来的”。
三、在以后工作中,我想通过以下几点改进和完善:
1、进一步学习公司总部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及招标、询价条款指引,及相关采购制度,职责明确,按章办事。制度清楚,操作有据可查。
2、坚持以“成本为中心、以价格为导向”,采购应依托技术、财务等部门做好产品价格与成本的综合分析。采购过程节约成本,不仅要考虑到价格因素,还要了解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操作,避免一味只选择最低价格的供应商,而忽视提高产品附加值与产品质量,从而增加日后返工、维修、更新的成本。
3、做好供应商评价,加强采购风险管理,正确考查、评估、认证和选择适当的供应商,是采购工作成功的关键。“采购是最怕找错
供应商”。不管价格如何便宜,如果供应商选择不当,可能会大大增加日后返工、维修、更新等成本。因此需要对所有供应商从经营状况、企业资信、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品质性能、售后服务等指标按优存劣汰进行评价、筛选、增删、调整。其次,采购价格降低的直接有效途径就是与厂家合作,将采购成本降至最低。
4、要持续对订单的跟踪:工作要有责任心,要严谨,要主动出击,不要寄希望于供应商肯定没有问题,要及时做好跟催工作,要分析供应商的每一次看似合理的理由,是否隐藏着丝丝供货风险或其它东西。要做好记录,便于查询和统计,及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工作。
5、问题处理:反应要快,汇报要及时、处理问题要敏捷果断,要有自己较好的处理建议提供,并能与供应商做个合适的谈判结论。
6、要让自己有一个好的职业习惯,有成本概念,有利润思维,有风险意识、有统筹能力、有交流沟通好习惯。这些都有助于自己向一个更优秀的采购员靠近,做一名真正优秀的采购员。
我相信只要立足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摆正是在为自己能力提高而工作的态度,奉行公司企业精神,一定可以克服困难,从普通到优秀,最终成为一名卓越的采购员,为公司的发展添一份力。
我们学校开展微课的学习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对于微课我经历了一个困惑、尝试、了解、应用的过程。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微课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程”可以称之为典型的“课例片段”。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程”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称为“微型课堂”。 “微课程”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所以微课的鲜明特点就是短小精悍、简洁明了、问题集中,主题突出,
3、“微课”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程”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
二、使用PPT的自制微课程
行的一次尝试。
首先选定知识点:“抓住特点写景物”;制作PPT,自动播放;用手机录制微课。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出现了不少错误:
1、上传电脑后,格式打不开,转换格式才打开。
2、选择内容偏多,有8分多钟。
3、拿着手机录制,图像晃动。可以说第一次失败了。
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反思原因,找出不足,利用电脑上的录课软件进行了第二次制作。终于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通过参与微课制作活动,感到做微课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自己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有恰当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固化经验、传播方法,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第一次制作微课,是刚刚了解了微课这一新生事物,带着好奇的心里独自进微课以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点呈现,分享在微信、QQ上,学生不懂可以反复播放,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利于学生落实重难点知识。避免了往日课堂学习之后学生似懂非懂吃夹生饭的问题,有利于扶优抚差的落实。
虽然尝试了微课的初步制作,但只是简单地操作,做到绘声绘色、动静交融,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究。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使微课正真成为突破重难点,传播知识点的有效手段之一。
有幸听了中央教育教学研究所韩立福老师的讲座,从而感觉受益匪浅,也使我有了深深的思索,让我对有效教学,创建卓越课堂也有了深深的认识。对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如何在以后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堂的高效,我认为:
1、转变观念,追求有效意识。
不能再用传统的老模式,采用“满堂灌”、“满堂问”“磨时间”等一些旧的思想观念。新时代的老师应该追求一些新的教学意识:是学生由等待被动学习走向勤奋学习,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现在的老师应该教授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该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不在老师教授的情况下就能做到自主学习。
2、转变思维,提高有效教学
教师课前都要备课,以前都备知识,自己备自己的,很少去交流。所以思想就比较闭塞,教授方法也比较单调。但是大家互相交流分享的话,备课就比较全面,所涉及到的问题考虑也会周全,这有助于设计方案的科学化,使其课堂能够更加有效,提高其课堂质量。
3、转变方式,用心经营课堂
教学生学习方法,更要用心去钻研,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学生,所以一节课不在于你交多少知识。韩老师的查着工具读,划着重点读,写着感想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思着问题读着实让我思维顿时开阔。语言精练,却内容概括全面。为我在具体实践上起到了指导作用。走进有效教学,创建卓越课堂,这需要我们用心的去钻研,去实践。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不断去学习,不断去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师能,使课堂更加和谐。
新课程改革呼唤智慧型课堂。智慧型课堂需要我们教师智慧型的设计和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应植根于既让学生收获知识,又让学生收获能力和享受。
建构智慧课堂需要诸多元素,根据收集的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一、智慧
“智慧”的内涵非常丰富,在我国的文化中,智慧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在西方,智慧源于“智慧之神”——赫尔墨斯。照《辞海》中的解释:智慧是指对事物的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智慧实际上涵盖了个体多方面的素质,它融合了个体已有的经历。个体所经历的一节都有可能转化为智慧,“这种智慧和机智表达了我们整个身心的存在”。
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悉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因此,教育在人的智慧发展特别是人的早期智慧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然发生的,智慧的发展只能在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好的教育有利于智慧的发展,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
二、教育智慧
如同智慧之于个体一样,教育智慧之于教育,同样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从大的方面讲,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作为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教育智慧是应当渗透、内化于包括师生教育活动及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在内的教育的一切方面的。
由于教师是教育目的、意义、价值、任务的直接体现者、承载者和实践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来体现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以智慧型教师作为对教师的整体境界、专业发展的总要求,将从客观上对教师的理论学养和综合实践素质提出更加全面的要赤诚。提倡智慧型教师,一定程度上会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协调、完整和全面。
三、智慧型教师
智慧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童真、天性,时代需要我们作为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
对于智慧型教师,我们的前辈早已作了很好的阐述。叶谰先生在论述智慧型教师的特征时认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林崇德先生认为,智慧型教师需要四种知识,其中包括文化知识,一要丰富渊博,二要自成一家;实践知识,教师的人生经历的领悟和提炼,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生成。
智慧型教师就是具有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师。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智慧型教师与研究型教师有诸多共同之处,如都执着于教育规律的探索,现实问题的研究,对理论学习抱有很高的热情,将研究视为重要的成长基础等。但从二者的内涵和目标指向来看,智慧型教师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目标指向,它对现代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和更高的发展境界——在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中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水平。
作为专业素养的智慧型教师之智慧可以用“一体三维”来概括。所谓“一体”,指智慧型教师是具有智慧人格的生命主体。所谓“三维”,是充实和具体体现“智慧型教师”生命主体和智慧人格的三个方面,分属心理学三分法的知、情、意领域。从“知”方面讲,智慧型教师是具有理性观念之智慧的教师。“智慧型教师”成熟和完善的理性观念,主要表现为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制度、方法等有正确而又深刻的理论洞察,这里边既包括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学习,更包含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反思。教师在理性观念方面的智慧,是这两者相互作用而“转识成智”的结晶。从“情”方面讲,智慧型教师是具有“人本取向”之智慧的教师。从“意”方面讲,智慧型教师是具有执著精神之智慧的教师。
智慧型教师的素养建构应是多元的,广泛的。
首先,智慧型教师必须有教育智慧。掌握教育好学生的科学方法和艺术,特别是在转变后进生和问题儿童方面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和能力。能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触及其灵魂,挖掘其潜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指最佳教育效益。
其次,智慧型教师要有教学智慧。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不但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对答自如,而且在学生的批评建议中从容不迫,显示出高度的教学智慧。
其三,智慧型教师必须有科研智慧。要掌握较高的科研理论,要有较浓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特别是选择确定科研课题、设计课题实验方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等能力,还要有科研课题流程管理的水平。
其四,智慧型教师要有管理智慧。不但要有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的智慧,而且还要有管理学校、管理校园的智慧,并在管理中不断显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其五,智慧型教师还要有创新智慧。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提出新观点,总结新经验,取得新成果。能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走出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另外,从微观角度讲,智慧型教师还应具有语言智慧、写作智慧、计算智慧、演讲智慧、科技智慧、艺术智慧等等。
四、智慧课堂
课堂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以达成一定的学科素养为目标,以相关的学科学习材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对主要方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孩子智慧发展的场。
智慧的课堂要求有温馨的物质环境。包括桌椅的配备和放置,设施及教学具等的选择、摆放和操作,环境的美化和布置,光亮、声音、温度等的适度控制,课堂师生的组合方式,教师的形象打扮、言行举止都应该是温馨的。
智慧的课堂要求有活泼的制度环境。学生课堂规范的设置,要松紧有度。学生各种良好学习习惯,要形成风尚。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少一点生硬的制度压制,多一点动情的人文关怀。例如:在课堂上不允许学生“插嘴”是压制学生的苛求,但课堂上学生“不善于倾听别人发言”是不良的学风,课堂上“学生无意义的随意自主”,更是散漫的表现。
智慧的课堂要求有和谐的人际环境。课堂上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老师对学生应该真诚地表扬,热情地激励,公正地评价,善意地批评,诚恳地指点;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友善地相处,平等地交流;学生对老师应该地坦诚地尊重,但不盲目地迷信。课堂人际之间应该讲诚信,讲民主,讲互动。
智慧的课堂,要求我们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让课堂呈现创新的活力。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但也要防止“盲目的创新”“一味的生发”“随意的自主”和“形式的整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不要严密的控制,也不能自流地放纵;既不要按部就班地被预设束缚,也不能依随意的生成而随波逐流,还美其名曰“无法预约的精彩”;既不要为传统的逻辑体系而固步自封,也不要天女散花地没有主次。
在智慧的课堂中,老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策计,灵活诱导和推波助澜。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应该是探索者、实践者和发现者,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和本领,而且学会学习。
智慧的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也就是说,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要重视“层次性”和“生成性”;在教学资源的遴选上,要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要注重“合作性”和“开放性”。老师在设计教学程序时,要尽可能地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智慧的课堂,应该追求教学的真质量,追求课堂的真效益。它应该包括学生完善的人格成长,差异的知识建构和创新的智慧发展。
五、建构智慧的数学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善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就拥有了智慧;学生在学习中不盲从书本或权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常规,能独立思考,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就拥有了智慧;学习中关于主动探究,能大胆猜测、大胆想像、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就拥有了智慧;学习中善于与人交流与沟通,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就拥有了智慧;能认识并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在面临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时,能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就拥有了智慧;能以富有个性的眼光、独特的思维、科学和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去观察、审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和物,并根据已有的事实进行数学猜测、推断和解释,就拥有了智慧。总之,有智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以及生活中能表现出良好的数学素养——有“数学头脑”,思维灵活,思路开阔,善于变通,充满灵气。
1、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空气和阳光”,让学生的心灵快乐成长,让学生的情感尽情流淌,让学生的个性自由飞扬,让学生的智慧自然生成。多彩的世界,缘于丰富的物种;多彩的课堂,缘于丰富的个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因为生活阅历、学习经验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
要使学生的思维创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学起来,必须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空间。而这种空间只有建立起平等、信任、理解、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学生有了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感真正实现心理表达的自由和开放。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和思考养成一种以创新的意识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师观,教师与学生平等,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 ;理解学生异想天开的甚至无理的想法和做法;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学生的一切努力;宽容学生的幼稚甚至是胡思乱想,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平易近人的,和蔼可亲的,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另外,教师要善于用幽默的语言技巧。事实上,幽默的语言技巧比强硬的吆喝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幽默的语言常使课堂上充满笑声,在这种气氛中,学生乐于学习,学习的自主性也大大提高。
有幸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一节小学数学课《估算》。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吴正宪老师上课,听后感触很深。我觉得这是一堂真实的数学课,让我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数学课堂的思想,数学课堂的文化氛围。课上的很有感染力、很精彩,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老师全身心融入学生的感人场面。吴老师上课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她有很强的感染力。整堂课下来,学生也是个个快乐开心极了。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记得吴老师在上课开始时,为了拉近同学生的距离,还特意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喜欢玩还是喜欢上课?吴老师本想同学们会回答“喜欢玩”,可以在玩中开始新课,可大部分同学回答“不喜欢玩”。引起了全礼堂的一片轰动。可见我们老师在平时向同学们灌输的是什么思想,在老师的心中“爱学习”才是好学生。殊不知,爱玩才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老师即要孩子学好,当然也得让孩子玩好,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才能真正搞好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每种估算方法的理解给这种估算的方法取个名字。例如:小估、中估、大估、大小估、四舍五入估?。学生可能会想,自己能想出一个估算方法名字,自己是很了不起的,会增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兴趣。她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没有刻意追求形式与热闹,而是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精心组织教学素材,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巧妙预设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吴老师的带领下,真正的步入到数学的思维中。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非常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她的课上有疑问,有赞许,有笑声。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终于获得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了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深远的。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她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强迫学生去认同。她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了孩子们,贴近了孩子们的心。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教是为学服务的。在吴老师的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而深远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外显而巨大的。她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
教学结束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大家都没有一丝倦怠,反而有种“意犹末尽”的感觉。一节好的数学课,要有个性,有思想,不盲从,不渲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学会思考,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这正是体现了吴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
可以说:和谐的课堂正如优美的交响乐,是在主旋律下多种旋律的和谐共鸣。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想法,让不同的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再通过师生建设性的对话,使认识得以深化,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到发展。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情境创设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课堂学习情境令学生备感兴奋。但是一些看似热闹、牵强附会、缺少数学思考的学习情境也很令人不安和担忧。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要创设情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情境?怎样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创设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数学以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与生活保持着一定距离,创设情境要沟通两者的联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受浓浓的“数学味”。创设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使数学活动有效促进学生的思考。数学内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十分自然地找到现实原型,并且现实原型的引入确实能有效地增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此时的生活情境就是合适的、有价值的;如果数学内容本身没有明确的现实原型,并且从数学知识本身引入反而会更直接、更清晰,此时,直接从数学旧知开门见山地引入,同样能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应该善于为学生创设思维冲突,引发深刻思考。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些都是学生智慧的火花与创造的灵感。一个智慧型的教师,会抓住时机,进行渲染、鼓励、挖掘,使这“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又一个平台。总之,我认为数学情境的创设要立足数学学科本质,讲求数学思维的含量,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把握。
3、智慧的教
首先,应该注意清晰授课。一个人在认知清晰和口头呈现的清晰性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的课堂语方或讲话方式就会影响教学内容呈现的清晰度。一些公开课之所以很成功,给学生及听课的老师以一种享受,对教学语言的精心设计,在这中间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次,要能顺势把握生成。“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面对“生成”,教师不但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把握很重要。首先,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读懂生成性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课堂上,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提出具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资源,引发学生探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使生成的问题成为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预设,为可能在学习中自然生成的资源搭设生成的平台,给生成资源以“着陆”之机。一节课只有40分钟,哪些生成的新问题要渲染放大?哪些问题能引发有价值的再思考讨论,有可能进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做出理性的判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机智地筛选,巧妙地运用。与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并能触动学生交流欲望、思考兴趣的生成资源必须用好;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相连并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生成资源必须用好;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的问题,只要有价值的都要用好。教师要用心、用情、小心翼翼地呵护那些可贵的“与众不同”、稍纵即逝的偶发性资源,真正发挥它们的价值。我们应精心地预设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性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让课堂在动态生成中充满智慧与活力。
再次,要能随机巧妙点评。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往往能够随时把握学情进行精彩的点评。教师适时、适度的点评,是师生心灵的对话,是思维火花的碰撞,也是更高层次的智慧引领。
同时,智慧的数学课堂要对学生的精神方面有感染力,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中数学存在的价值,以及数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艺术享受。智慧的数学课堂也应该有创生力、再生力。学生可以利用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达到学以至用。
国际未来学研究所儒佛内尔博士说过:“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智慧是力量的源泉,智慧是创造的源泉。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和学生一起从思想上亲近智慧,行动上实践智慧,不断地生成智慧,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之旅。
新学期伊始,我有幸参加了肇庆市新教师岗前网络培训课程,利用高科技聆听教育界专家的谆谆教诲,通过网络与全市各校的新教师进行对话交流,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三十多天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使我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师德的理解有了新的感悟,对新课程改革和新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因为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所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下面就我的培训感受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教学理念的提升。
面对当今的形势,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在这次学习中,我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培训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内涵。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原来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令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回归素质教育的根本点。“理念有多高,行动就会有多远。”这句话将鞭策着我不断努力、前进。
第二,教育理论的革新。
通过培训,不仅使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使我在教学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培训期间,名师进行精心讲课,学员进行发帖跟帖,积极探讨,扬长补短,共同进步。不同的思维方式就有不同的思考、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结果,转变思维方式就会别有洞天。教师要有求真意识、创新意识、批判意识、主体意识。通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解读、自学,我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作为一名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从优质教学提升至有效教学,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是关键,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并有效实施反思性教学,在反思中感知学生的学,在反思中修正自己的教,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已有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过:“一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很有可能成为名师。”想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为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我和申玉虹老师很荣幸参加了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协办“微课设计及制作培训”,培训时间为20xx年7月14日至7月18日,历时5天。收获很大,受益多多,现总结如下:
这次培训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基础理论课程讲座,二是技术实践课。在几个专家的基础理论课讲座中,我了解到了信息化基础理论、未来课堂、微课的设计流程、类型以及发展等。使我对微课程的制作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我们更好的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在技术实践课的学习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做出一个微课录制需要的PPT,以及PPT中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和技巧。如何利用Camtasiastudio进行视频和音频录制,如何利用edius进行视音频的编辑,如何利用AfterEffects进行微课片头制作。我们小组的成员精诚团结,通力合作。从微课案例内容的选择到课程设计,素材准备与提取到编辑、制作、剪辑、合成。针对微课程录制过程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引领;参训学员按要求、分步骤进行实践操作,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并进行反复地交流探讨,直到弄懂、掌握为止。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们小组录制了一节“箍筋绑扎”的微课作品。在微课作品汇报展示中,我们小组的作品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在观看其他小组的微课作品中我感觉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判断、推理、鉴别、欣赏、评价、应用等;即使是单纯的语言的表达,也饱含了施教者的情绪、爱好、兴趣、激情、信念、承诺等情感价值观的东西,最终一起通过施教者的身体活动呈现出来,与纯粹的知识一起影响、感染受教育者,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听取专家的建议中我归纳了微课录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
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3、尽量控制在5-10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9、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
10、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11、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例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重听)。
12、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
13、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这个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
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14、开始时,要介绍主讲老师本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教师。
15、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的类似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6、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17、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很多时候,细节往往影响了微课程的使用效果):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都要删除;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此次培训,学员们很好地掌握了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要领,都能独立完成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任务,并能承担本校的培训任务,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促进了我校的教师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工作的发展。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转变教师角色,关注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改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合作,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在培训中,我不仅认识了许多音乐教育的同行,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为我在以后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课改教学工作展开以来,新的理念使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和重新审视。要积极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懂得“爱学”与“如何学?”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及高尚的情操。
二:如何上好音乐课;
如何上好音乐课?怎样才能把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到音乐课堂中去?音乐课堂该注意哪些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真的还不少,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能够放在学习者的视角,围绕本课的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音乐审美符合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从头到尾贯穿着浓郁的教学情境,清晰的展示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体现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发展的特征。同时注重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对教材人文教育的内化和发扬。
首先,这次我们音乐教师的培训对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从理论知识水平上,方法与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如罗文忠老师讲的电脑多媒体制作软件。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层面,借用这句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学生了,对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我更加清楚了音乐课应该怎样教。我们以往的照本宣科确实很重要,但是要看到教材提供的内容与方法;要正确把握学生唱会与唱好的关系,唱会是目标,唱好则是过程;对于音乐作品,我们音乐老师要做出艺术化的设计与诠释;我们音乐教师要强化示范作用,音乐教学部需要捉迷藏;在对音乐的表现,往往教师的一手势更胜过于教师的说教;对于一首歌曲来说,旋律永远比歌词更重要;而我们平时的检测,不仅只在于期末进行;我们音乐老师一定要要教会学生聆听歌曲的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以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三、重视音乐实践,深化学生体验
《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音乐教师应该认真地贯彻上述原则,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全体学生提供接触、表现音乐的机会。通过培训发现,音乐课若仅依靠每一节课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是很难达到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合唱团、舞蹈队只能使部分学生得到锻炼,校级歌咏比赛、艺术节虽然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时间较短,仍属短期性活动,不能满足多数学生对艺术的强烈需求。课堂教学,仅仅是引起学生喜欢,亲近音乐的动机,使此动机更积极地加以升华。而有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更应该让音乐走出教室,增加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促成更多的音乐氛围环境,寓教于乐。在课堂上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灵活而自然地发挥学生的无限潜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爱乐风,增加爱乐人口。让音乐走进各班教室。走进每个家庭。甚至走进社会。与生活结合,从而进入每个人的心灵。在教学上,能引导学生更多。更大的思考创作的空间,并赋予更多更大的弹性,让学生在自由生活中自我成长,懂得关怀自己。包容别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今天参加新一轮高中数学课改培训,看了视频中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新教材的详细说明,使得自己对新一轮高中课程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更加走近了新课程。下面是我参加今天培训的一些体会:
1、对新课程的认识: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数学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内容,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1)、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
(2)、更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材的设计更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研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潜能与创造性。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多种原因会造成,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差异,表现出学习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现象是切实存在的,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每个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3)、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
2、听到了一种声音:
在培训期间,我们无论是在这看视频中,还是在茶余饭后,我们都能听到另外一种声音,感受到合弦的美。数学课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显然不是只凭热情和勇气就能一蹴而就的冒险之旅。" 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而,在积极参与课程的同时,我们也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中国的传统一定不要轻易否定与抛弃。比如说,"双基"教学是中国的特色与传统,继承的同时要理解与吃透它的内涵。我们应正视所存在的问题。其中,有的是在过去就已暴露出来而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更多地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暴露出来的诸多弊端。因此,总结好的传统,认清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我们应抱着"扬弃"的观点辨证对待传统教学,不要盲目继承,更不要全盘否定,正视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改正,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走一条自己的路。
3、体会到了课改的艰辛:
我在学习之余,与各地的教师私下也做了交流,深感课程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难与阻力也不容忽视。高中与初中的课程衔接问题,高考的问题;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问题;市场上量充斥的滥编滥印的教辅教材问题;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对课程的认识以及培训的一些问题……几天的学习紧张而有序,研修使我们了解了课程的理念,了解了数学教育的方向,了解了教材的设计思路,了解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也体会到了课程的艰辛。
4、增加了新的思考:
我觉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担子都不轻,因为进行新课程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比较充分的理论准备,必须要有教育观念的更新。为了课程的成功,为了下一代人的数学教育,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都应思考,都应行动,都应付出,都应探索。为了课程的成功,为了数学教育的美好明天,让我貌同努力,在新课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让我貌同努力迎接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直面新课程,为全国的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
关于20xx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新教材远程培训,10月27日至开始日如火如荼的进行了。我也很荣幸的参加本次培训,通过几天的培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更准确的理解新课标和解读新修订的教材。
本次培训主要分为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学习研究新修订的教材和对新教材教学案例分析、讨论、交流与展评三部分。
如何理解和实施好《义教课标》?
王老师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义教课标》和《实验课标》的区别以及如何实施《义教课标》等内容。重点给我们讲解了新课标修订的指导思想、修订原则及具体修订内容。
一、《新课标》理念及修订重点
首先《义教课标》的实行是以《规划纲要》科学发展为依据为背景,强调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属性的为指导思想。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一是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三是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四是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五是优化评价方式,本次课标修订有五大重点。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英语课程中的渗透;二是确立人文性与工具性;三是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化;四是坚持语言运用的核心理念;五是要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课标在哪些方面做了修订?
在二级和五级的语言知识的学习标准中,分别明确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与20xx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新版《课程标准》更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刻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深入理解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性质,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现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价值、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帮助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修订后的20xx年版新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的一些要求有所降低。从教学内容上降低了难度,体现减负增效;提倡采用重在语言运用的'多种教学模式。旧版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导致一些教师忽视使用其他多种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无疑是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各种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增加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10年课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案例,在这次课标修订稿中,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教授、专家们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庖丁解牛一般将庞杂的英语新课标解读得清晰明了。他们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实德实践经验,为我们呈现了一场高品质的学生盛宴。
三、如何把课标精神贯彻在课堂教学中?
作为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为了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加有声有色,为了能充分贯彻新课程标准,使学生学到真正的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我认真研读了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及相关资料.通过不断地钻研和探索,再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我总结出如下结论:想要真正在课堂中落实新课标的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手段和方法。那么,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究竟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至于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呢?目前的情况常常是这样的,在课堂上,教师总是会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去教授学生知识,学生也会学得很认真,很辛苦,但却总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知识掌握得并不扎实,运用得也不熟练。我想,我们还是应该从最基本的备课、上课、课后辅导等环节层层深入开来,由细节到整体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新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课上通过信息转换、配对活动、小组活动等,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引导他们自己找出和总结问题。
总之,本次学习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一线老师是一场及时的“春雨”,课程改革的道路是长远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创新,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一起去学习探索。
通过几个月的培训,我感到耳目一新,收获很大。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使我得以从理论的高度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
对新课改由陌生变得逐渐熟悉,了解了一些新变化,学习了一些新理论,但对具体教学,还是首次,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因为这毕竟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关系到学生的前程,关系到三年后的高考,也关系到我校的发展新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但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领下,在千军万马争度独木桥的背景下,怎样平衡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怎样在新课改教学中,既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提高三年后高考升学率,这都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观念的的转变。
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重新认识高中政治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教师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
二、角色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只是习题的研究者和考试的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学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一直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间。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往往被教师占领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整节课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欠佳。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现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主人。
1、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理应受到重视。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架设学习桥梁,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把教材加工成可以让学生感受或接受的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把现在教学中花在多余的分析、谈话、提问的时间省下来,还给学生支配,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专注地、饶有
2趣味地读,在读中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并进行相关内容的读写训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3、使课堂形成最佳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热点新闻,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而且还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了,培训过程中认真观看了视频,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也感受到很大得收获。
我们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如果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三维目标,则三维目标的定位会非常准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相信围绕其设计的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这次参加《文学概论》课程培训,虽然来自非中文专业的教师不乏其人,但来自教育学院的全国好象就我一个,虽然与王、陈老师以及各位“同学”只是网上相逢,但与会者阵容之庞大、课堂讨论气氛之热烈以及授课老师话语之机锋,还有一些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与相似的因应之道让我这个“游兵散勇”倍感文艺学大家庭的亲切与温暖,这一切对于促进我对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课程建设的思考,也必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下面就对会议中在老师们的启发下的一些心得体会做一个简单的记录。
一、回到作品解读
这次会议,见识了老师们对作品解读的重视,也充分感受了他们解读作品的功力。比如王老师对牛汉《夜》的细读就非常精彩,而王老师转述的胡经之先生的说法“做理论的关键是把例子讲透”对我以后更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事实上,我学习文学理论的初衷不就是迫于解读作品的压力吗。当初因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乃至于外国文学一样都不能割舍,所以转而投向文学理论,想一把抓,结果学得有些晕头转向,而且作品也没有心思去读了,与文学好象渐行渐远,颇有背道而驰之感,也许只有在作品解读中我才能找到一种对文学的感觉。而且,我觉得在课堂拿理论的话题与学生互动也显得勉为其难,对于我们中文类的学科越来越边缘化的小学教育专业来说,想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积累从而与我们对话多少是一种奢望。但是作品解读就不同了。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例子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后所带来活跃的课堂氛围是很令人欢欣鼓舞的。因为对于作品,学生就容易切入,而且每个人的接受角度都有一定的价值,对话也就显得有意义,而且在讨论中,我们还往往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总之,在围绕作品展开的对话中,学生不但可以感受到教师的艺术敏感力,还可能和教师形成审美共识,更会体会到相关理论高屋建瓴的穿透力。
二、关于学以致用
如果说作品解读,可以使学生感受理论的用武之地,从而产生对理论内在的兴趣的话;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文学理论与专业方向的结合点应该可以带来他们外在的学习动力。这是我一点粗浅的想法。中文专业的文学概论教学也许可以“我”为中心,从学理上展开;但小教专业也许只能以“他”为中心。由于我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小教专业,在讲授基本理论之余,我尝试把接受论与中小学的阅读教学相联系,创作论和中小学作文教学相联系。就实际效果来说,针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误区,联系相应的文学理论探讨教学改革的措施,还是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当然我们文学概论课没有必要追求面面俱到,因为有些问题不是文学概论这门基础课所能解决的。比如叙事文学的解读,我们也许可以根据叙述学的相关理论举例讲得头头是道,但让学生学以致用,却是勉为其难的。
三、关于教材处理与作业
王老师认为在教材的使用上,大的框架宜以教材为主,具体的知识点则要发挥个人的心得体会。王老师和陈老师的示范课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确实,我们一方面要从学理的角度吃透教材,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从教学的角度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我曾经根据课本的说法把典型形象的审美特征整合为五个统一,特别是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那一部分也整合为“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统一”,感觉还不错。我又曾经在文学本质论(陈老师称之为属性论,这点我很赞同)中把文学解释为:“文学是以对生活的体验为基础的作者与读者围绕语言作品进行的一种审美活动;又是以这种审美活动为中心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人类精神探索的文化载体,商品社会的一种文化产业。”前者是围绕文学活动四要素提出来的关于文学的“最小公约数”,据此来探讨文学的体验特性、审美特性、语言特性、交往特性;后三者是根据当代文学三大版块(即官方文学、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提出来的,因为都符合一定的文学惯例,都融入了文学大家庭。当然,我这个说法还有一些问题未整合好,而且我怀疑是不是走得太远了,希望看到文章的老师同学批评。
关于作业,王老师确实有一套,利用网络平台,以作业促进大家一起交流、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乐趣,真是哈贝马斯所谓的理想语境。这让我收益匪浅,接下来就要依葫芦画瓢,着手折腾一个网络平台,好好地促进一下下学期的教学。
四、其他
两位老师的示范课,让我们从学理到教法全方位地感受文艺学重镇北师大的教学风范,受用不尽。有些地方和我的想法暗合,使人倍感亲切,比如用赵丽华诗歌来说明文学惯例。有些地方讲解引人入胜,比如牛汉的《夜》,我第一印象并不怎么样,但经过王老师层层深入的细读,终于茅塞顿开。不过,也许是诗无达诂,个别作品的理解我有点自己的看法,敬请批评指正。比如对韩东诗歌《你见过大海》的理解,王老师在说明这首诗消解了大海神话、大海形象的同时,还指出“这首诗表明了亲见的大海的可靠性和想象的大海的虚幻性。”(见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P61)这是不是一种过度解读呢?在我看来,这首诗和《有关大雁塔》一样,它的意义就在于解构。这些诗歌是韩东早期的作品,作为一个哲学系的大学生,他当时能做这样的解构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事实上,在所谓“打倒北岛,PASS舒婷”的第三代诗歌运动中这两首诗歌就是以它们的标志性意味而被当代文学史一再引用的。正如韩东的那首《聚会》,正如苏轼那首《琴诗》,只是观念的传达,而非形象的塑造,从诗歌的审美角度来说,我感觉这首诗还是比较粗糙的。“人人都这样”那句话尤其粗暴。《有关大雁塔》我感觉好些,除了下面的句子:“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这些调侃的话显得有点粗俗,删掉也不影响整体意思。韩东我一直印象挺好,不过昨天再翻翻他早期的作品,感觉他有些诗歌特别是表达观念的诗还是比较粗糙,相对来讲,有些比较感性的诗句就写得不错了,比如《逝去的诗人》,比如《明月降临》。
同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话是不是悖论呢?我觉得从总体上把握这首诗语境中的反讽和悖论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复原生活画面,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解释为悖论性的语句,——事实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情景只是想象之辞啊。这些年轻的诗人,他们的诗思未必那么缜密、那么理性化,毕竟他们和“无一字无来历”的杜甫不同。呵呵,我老是用我的小人之心,怀疑学者们作过度解读。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了。
最后,感谢王老师、陈老师!感谢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感谢在论坛上交流的各位同学!我将好好地消化这次培训的内容,并以这次培训作为契机,努力进取!
首先感谢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学院给我们奉献的这次培训,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不用出门就可以受到充电,这次培训的费用都由省里专项经费支出了,我们参训没有旅途的劳累,没有外出吃饭住宿差旅的额外负担,坐在家中就能实现暑期培训,我们可以乐在其中尽情学习,我们平时忙于工作,外出交流的机会少,交流能知长短,继而见贤思齐,交流能产生创新的火花,为我们解决有关问题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再次感谢福建教育学院提供了这个平台,让我们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上继续前进。
每年的高中高级教师远程培训内容都很丰富,切合实际,像今年的“课堂观察、课堂评价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概念图”、“课堂教学评价”,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指导作用很显著,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必有很大收获。我的做法是:
1、选定课程,先看作业题目(这既是考核的依据,也是培训目标的体现)和讨论题目;
2、上网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看看这些理论目前的发展情况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3、带着问题听专家讲座、看名师网上授课;
4、根据培训的内容及上网学习的内容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认真做好有关作业、参加有关研讨。
培训结束后实际上是一个新的开端,培训成果应用于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指导并促进教育教学实践才是真正的目的。每上一届高中数学,每次新一轮备课、下班、改作,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对教材的驾驭、对知识点的理解,都会有新的认识,不仅因为面对的学生群体在变化,师生交流对丰富课程资源的影响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思促进教学,师生共同进步。衷心感谢这次暑假远程培训!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数学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经过三天的材料力学精品课程培训,通过张少实教授等的讲座与在线交流,使我对材料力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索,对在材料力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观点和解决的思路。下面根据我这三天的培训所得总结如下。
经过与张少实教授等多名国家级材料力学精品课程骨干教师的交流和学习,我深深地感到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知识教育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转型。在这一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体现教育思想都要通过教学方法来实现,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育人要求,因此在材料力学理论教学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以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与经验已显得十分迫切。通常,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主要包括三个过程:同化过程,顺应过程和平衡过程。同化过程是学习者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顺应过程是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知识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平衡过程是指学习者通过自我调节使其认知活动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并不断地发展和提升。材料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对知识主动性地建构自己的材料力学知识体系。因此,材料力学是一门特性鲜明的专业课程。
通过三天来对专家报告的聆听及与同行的交流,我对材料力学教学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根据材料力学科的特点,我感到我们在新形势下,必须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个年轻的学科及其发展趋势。
材料力学作为主干课程,长期以来其教学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强调认识的反映特性,也就是客观性,而对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则没有足够地重视和深入地揭示。教师的教学过程一般为“阐述概念、定义、原则,揭示相关理论,提供有关策略与方法,实际运用”。学生的接受过程也基本如此。总的来说,这种方法对于传授知识和信息的效率是比较高,而且逻辑严密,系统性强,对于奠定坚实的材料力学理论基础无疑是有效的。但这与材料力学的实践活动却是基本矛盾的。但是,相当一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将知识的传授定型为注入式,并且忽视了学生已经积累的知识经验和心理感受。另外,在材料力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有将知识过于简化的趋势。然而,材料力学活动本身是一个系统的、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影响因素往往呈现多元化并具有层次性。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理论上的典型化相当困难。
针对这种学科特点,结合我多年来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与建构理念,以下提出我对材料力学课程建设的一点新思路。
(一)通过互动教学,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深入理解
这里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在材料力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应该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还是帮助学生达到目标?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教学思想。如果以素质教育为基本思想,那么教学的重点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应以后者为主。
(二)通过设定环境进行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设定环境进行教学主张的是应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学习,学习的效果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评估。这种教学突出的是课堂教育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沟通。理论与实际间的距离,更多地表现为教学的内容、过程与真实世界之间割裂。人们是通过在环境中的各种活动而获取经验和知识的。实践表明这对于强化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有较好的效用,其中很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教学法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应用就很有效。
(三)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实践环节是材料力学的关键性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最难以有效实现的环节,因此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来强化理论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张老师在交流中的思想,结合我们学院的特点觉得,实践中应强调本学院材料力学课程建设的特色,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集中资源将关键性的材料力学实践活动做好,比分散资金按部就班地分散各个实习要好得多。
我认为精品课程建设及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都需要系统地研究和实践。在材料力学课程建设和改革中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才会有所建树。培训中,专家的思想、同行的交流都使得这次培训让我受益良多。以上是我在这次材料力学精品课程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时间很短,我还有许多东西需要进一步总结。
这是我参加关于教育方面培训中感受最深的一次。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想读书,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听长辈的话?为什么书越来越不好教?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常常在反思这些东西。这次赴成都培训,我心里赫然开朗。这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老师、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三堂梦想课程,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知识,在操作、表演中学技能。老师把课堂教给了学生,自己走下圣坛,课堂让学生快乐,让学生充实,更获得了对未来的梦想和信念!想想我的课堂,全部是牵着学生走,讲了定理做练习,说了知识说技术,没有让学生体验,更没有在学生心灵里播种梦想的种子!其实,我也是爱学生的,表达爱的方式学生不喜欢,爱得越深,学生就伤害得越深。看了专家的课堂,我的观念要改改了,交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交给孩子充裕的时间,学生就一定能创造神奇!
图画书教学是多么新颖的课题,我原来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些?通过母语团队的深刻论述和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我深深的被图画书的美丽和教育作用吸引住了,梦想中心只所以配备那么多的'绘本,是在向我们昭示:“阅读——从心底开始”!谢谢梦想中心专业团队给教育带来的一点光亮,至少已经照耀到我身上!我将利用我的权力传播下去。
这次培训,我感到非常快乐,一点儿也不乏味。所开展的游戏教学培训,不仅活跃气氛、集中了注意力、启迪了思维、锻炼能力,而且更多让每位参与者都得到心灵的解放,把我们这些深沉的大人带回到儿童的世界里,快乐并享受着。教学里,为什么不多用游戏教学呢,大人都能得到幸福和快乐,何况小孩!学生本是纯洁的,是我们成人的思维扼杀了孩子的快乐和创造天赋!
我非常非常佩服那些给我们上示范课的老师,特别是有一位展示讲述的老师,她貌不惊人,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绘声绘色,把我们带到一个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里。金牛区阅读教学的报告、石笋小学的语文教学团队的工作,让我感受到他们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与之想比,我们农村教师做得多么的不够啊!如果不在次走一遭,我们还可能夜郎自大!
我是老师,我也吟诵:既然上路了,就好好走,总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我非常高兴现在能有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去接触房地产策划师这个行业,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行业我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也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行业,所有的一切必须从头学起。昨天初读房地产策划师基础知识,让我感受大不同真是受益匪浅,觉得房地产策划师是一个综合素质很高的人才。并且对这个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认为策划师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要想做出一个完整的策划方案需要多元化的知识来辅助,不仅要懂得经济管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
很多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尊重自己的岗位的职责,对自己岗位勤奋有加,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则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通过学习,认识到房地产策划是一门实战性强,知识不断更新的专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根本前提。对于刚步入职场的我来说,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努力向优秀的房地产策划人看齐。
今天全乡教师集中在我校举行卓越教学二传手培训,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深。特别听了朱凡老师的讲座更使我感动不已。他从教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左相平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听到几位老师的讲座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戏曲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难点。首先在学生方面,学生接触国粹京剧太少,生活中基本听不到京剧。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喜爱的是流行音乐,对周杰伦等歌星无人不知。而谈到戏曲,特别是京剧,就一无所知。我认为这也是学生唱不出戏韵的主要原因。
其次来自教师方面,据我对本地小学教师的了解,能识简谱的老师不过十之一、二,大部分教师连常规的唱歌教学都难以完成,何况戏曲教学。
再者,对教学戏曲的认识不足。我也是在《国培计划》的学习之后,才解除心中的疑惑,才懂得教材编排戏曲教学的意义。戏曲,尤其是京剧,它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京剧艺术是形象思维高度发展的精品。学唱京剧,不仅可以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而且它通过“形于美,动于情、达于礼、至于和”来“泄导人情”,达到平衡各种人心理与疏导情绪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起到稳定社会的功能。
在我之前仅有的几次戏曲教学中,有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说出来,请老师批评指正。由于水平有限,还望谅解。
一、解读作品。要唱好一段戏,首先应读懂作品内涵。这就要了解戏曲所讲述的故事,抓住人物特点,剖析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情感。比如,在教学《甘洒热血写春秋》这一课时,我先讲述它的'故事情节大意,然后讲点专业知识,如《甘洒热血写春秋》属于老生行当的唱腔,西皮快二六等。最后把重点放在唱法上,该唱段表现了侦察排长杨子荣胆大心细、足智多谋的形象,以及他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以语气一定要唱得坚定自信,气势磅礴。
去年,在小学生元旦文艺汇演中,我选了黄梅戏唱段《到底人间欢乐多》。在教这段戏时,我先讲了《牛郎织女》的故事梗概,然后把它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唱山河景色,节奏较慢,唱腔温柔委婉,略带隐忧。它表现织女热爱山川美景,向往人间生活,却又害怕无情天条天规的复杂心情;第二段唱家人,唱腔较为舒展,满怀深情;第三段,唱腔欢快流畅,达到高潮。表现出织女抛却顾忌,尽享人伦的喜悦心情。
二、先慢后快。在教学快节奏的、音节较复杂的唱词时,若以原有的节奏进行教学,学生往往难以接受。这时如果把节奏降下来,以慢节奏教唱,学生则较易掌握,再回到原有节奏,这样可以事半功倍。我们还拿《甘洒热血写春秋》为例,“今日痛饮庆功酒”中的“日”字,在以原速教唱时,很多同学把3532唱成35或35,还有“壮志未酬”中的“志”和“未”,也是同样的情况。我把节奏一变慢,每个音就显得非常清晰,他们一两遍就会了。
三、分解教学。在教学音节复杂、时值较长的拖音时,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犹显棘手。这时把原本较长的唱腔进行分解,如“甘洒热血写春秋”中的“秋”,我把它分为三句,第一句唱,第二句唱,最后唱.61,分开来教,待学生唱准唱熟后,再连接起来,一气“呵”成。虽然也有一定难度,但还是可以完成教学的。
虽然可以完成教学,学生唱得也很熟练,但最大的遗憾是:学生们唱不出戏的韵味。像《甘洒热血写春秋》这段戏,唱前三句略好一点点,最后一句怎么唱怎么象唱歌。这也是我在教学中最大的困惑。另外,我在教唱《到底人间欢乐多》时,因为唱腔曲折委婉,音节较为复杂,我差不多是一小节一小节地教,所以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试问,在教学中有没有更好的教法?
20xx年3月27日,县教育局教研室为进一步提升我县中学数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教程的理解,掌握新教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举行了中学数学新课程的培训,组织我们学习了七年级数学新教材,有幸听了从北京来的老师对新教材的解读与评析,受益匪浅。经过对教材的疏理,让我对七年级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下面就这次新教材培训,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新时期的教育需要的是一支自身素质高,技能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
1、百年计,教育为本;教育计,教师为本。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因素在于人才,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使得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我们作为一支培养人才的教师队伍,必须具备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的本领。
2、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知识素养,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讲座老师广博的知识,精深的研究,到的见解,最新的科技信息,打开了教师们封闭的天地,使家耳目一新,精神振作。有的教师听了讲座后说:“不听不知道,一听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学的`东西太少了。”
二,对人芥的中学数学教材有了更详细和深刻的理解。
通过讲座老师对教材的详细讲解,使我对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用途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前我总是埋怨课本的练习太少了,以致于没有练习题给学生训练。听了老师的讲解以后,才知道教材的编本是有要求的,甚至对教材的重量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提出了课本的练习题够用,好的教师要根据原来的练习题变通去猜练习,比如: + =5改为 或 + =5或 - =5。
三,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常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应用题新课不要讲过多的内容,一节新课两道题足够。在教学过程中,要两线并行:建模(阅读分析找量);练习(学案)。要给学生足够的建模时间,可以通过检查学案给学生立思考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方式也很重要,盖高楼瘦身,不要越讲,内容越多。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我不管是从教材的把握,还是从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收获很:首先改变了自我认识,了解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材的要点,了解到课任教师所肩负的责任。而且在与各位老师共同学习中,我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我相信,通过这次新教材培训,我一定会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已的教学技能,因为只有真正掌握了教学真谛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才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也才是一个对学生助很的老师。
Copyright (C) 记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