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1

通过此次观摩学习活动,让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外面的课堂真的很精彩;同时也认识到推进课堂改革、创建高效课堂已势在必行。

一、感悟

观摩了昌乐二中的课堂,令人无法相信那就是课堂。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节课前,科代表把教学任务分配给每个组的组长,展示时“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讲解,全班学生围成一团,看着很乱,其实徒弟都是主动跟着师傅走动的,目的是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远多于接受性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同学讲解、老师点拨等环节,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大量板演来暴露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了活动,不断生成许多精彩的东西,师生的思维通过不断的碰幢,产生智慧的火花。

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描述旧中国的教育: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现在,我们绝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就等着老师“灌知识”。通过这次对山东昌乐二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观摩和学习,山东昌乐二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昌乐二中教学的最大特色。

他们彻底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他们通过“271模式”实现了学生的“破笼而出”。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我个人认为,改革无论用哪种模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学到新知,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对于“271”模式,不能急于求成,要有一个过程,把271模式渐进式地、有选择地同化到我的教学中来。在课堂模式的改革中,我们同样需要“变”,没有人能给我们提供现成的教学模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时段,设计导学案。就是把271较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机高效地溶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去,不是照本宣科的全盘吸收,而是要有地放失、灵活的吸收。那么,怎样的课堂才称得上高效课堂呢?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的发展。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高效课堂改变了老师的教法和孩子的学法。传统课堂上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老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老师的言语不可置疑,而孩子却是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敢提,更不用说上台去展示了,但高效课堂却打破了这一现象,孩子的主导地位得到体现,老师的辅导地位得以明确,孩子改变观念以后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再次体会到: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说话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我想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后让学生自己燃烧!

快乐是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人文是内涵:物理课和其它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具备“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应该通过物理课堂让学生学习物理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物理知识,更要通过物理的学习来接受物理精神,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二、反思

这次会议所见所闻,确实让我们震撼,他们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校园文化建设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昌乐二中原来也是身处乡镇的落后学校,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创建了很有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实现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成为享誉全国的名校。我们现有的条件,远比他们当年好,不能再坐以待毙。反思我们所谓的课改,要真正落到实处,该是清醒的时候了,不能再犹豫了,赶快行动起,急起直追,投入到有效课堂改革之中,创造我们教育美好的明天。

三、建议

结合我校多数教师的教学实际,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尝试:1.大幅度减少教师讲的时间,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尽量多地增加学生动笔时间,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2.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认真学习反思,不断吸收借鉴优越的教学理念;3.认真备课,尤其要认真备学生,认真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4.各班教室配备多媒体设施,方便师生教学;5.适当缓解大班学生授课的问题,有利于因材施教。

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2

11月2日,我参加了在二中举行的为期一天的高二数学新课程教研工作。入会的.有全县各中学选派的老师,共同听了四名教师的示范课,以及各备课组的点评。

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高中数学课程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是对于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我对这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1、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2、应用数学的意识

现在的数学注重实际应用。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3、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4、备好课,做好教学反思

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课,有人说“七分备课,三分讲”,就是这个道理。在上完一节课后,教学反思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但可以总结出本节课的得失,而且对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更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成熟老师。

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3

在今年的新课程培训中,我们观看了两节全国优秀地理教师的比赛课,两节课同课异构,均讲的是新课程必修二中的一节课,但风格迥异,一节是典型的传统教法,一节课则充分的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带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冲击。是啊,新课程,如果没有新的教学理念做支撑,必将落得和上一轮的课程改革一样,没有多少变化,国家的课程改革又将流于形式。

听了张海晨校长的报告,我更加坚定了上面的想法,也坚定了课改的决心。特别是张校长展示的那两幅关于“学生对所教内容两周以后记住的平均率”的塔形图的对比,更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此时还不积极投身于课改,那怎么对得起国家、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呢?

在我们学校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实践中,我也存在很多的困惑,有的时候在课堂上我也会觉得彷徨,许多的地方在实际的操作中感觉不够流畅,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这些都让我难以平静安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时间不够用,室展、簇展的关系未能很好协调,存在重复低效的现象,还有就是学生参与展示的积极性不高、或展示权老是集中在少数学生中的问题等。而在张校长的报告中,我受到了许多的启发。

首先是簇展和室展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了簇展在一节课成败中的关键性作用,只有簇展进行的充分,才能保证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大多数同学中得到落实,保证新课堂的高效。而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往往我们的簇展、室展内容一致,导致许多同学对簇展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在簇展中常常置身事外,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站在一起。同时,簇展、室展的重复也是我们课堂时间紧张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其中也暴露了我们教师还不够相信学生,还不敢放手,总是担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不够到位,必须在室展中亲自把关才行。听了张校长的报告,我认为我们必须提高室展的针对性,使簇展、室展更灵活一些。室展我们应该展示的是学生簇展中普遍不能解决的问题,方式上可以是向我们以往的集中展示,也可以像李校长提到的真正放开、实施超市式的方式,即以黑板为载体,打破学簇的单位,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自选位置参与展示交流,由每簇确定一位题长来负责重点展示和组织展示。而如果簇展能够把问题都解决了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不进行室展;又或者簇展困难重重,没有明显效果话,我们则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室展,在室展的基础上,再利用簇展的形式进行课堂检测,深化学生的理解。

第二,是关于学情调查。张校长在报告中提到,每节课的实施中有三次学情调查,我认为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今后在课堂实践中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张校长介绍到的三查,一是在独学阶段,对学生自主探究结果的调查了解,二是在小展示环节,即我校的簇展环节,对学簇合作探究的结果的调查了解,三是在大展示即我校的室展环节之后的课堂检测中,具体把握每位同学对当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我们学校的课改中,也有对学情调查的要求,但是没有张校长介绍的那样理性、具体。三次学情调查,时间不同,我认为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在具体的实施中一定要灵活、高效。比如第三查,张校长介绍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簇的力量,以学簇为单位对每位同学当堂存在的问题记录整理,这样的方式既节约时间,同时又将教学效果落实到每一位具体的对象,我觉得的就很好,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