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培训个人心得感言与收获总结(精选3篇)
仲秋九月,我们迎来了市局在__税务培训中心举办的为期6天的税收业务培训班,作为一名一线税收工作者,我有幸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扬州税务培训中心的老师们用他们专业的知识、生动的案例、精彩的语言介绍了税收业务的热点、重点和难点,让我在知识上有收获,认识上有提高,也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
随着税收工作职能及模式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资本交易事项日益成为社会热点,同时也成为征管稽查工作一个重点与难点,辛连珠老师的《资本交易事项检查方法与案例分析》课程,重点给我们介绍了资本交易事项概念、检查方法等,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从中受到很大启发。申山宏老师的《纳税评估案头分析方法与技巧》,用真实的房地产企业的案例进行教学,直接与业务工作相关,聆听讲课,受益非浅。其他老师的讲课也都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听了老师们的讲课,使我认识到做好税收征管工作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对日常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逐步积累的实践经验。
当下,纳税人越来越重视自己权利,他们学习税收政策热情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税务人员,如何维护国家税收防线,如何维护自己作为一名税务工作者的责任?自然提高能力与素质是首要任务。参加了这次在扬州的税收业务培训学习,不仅仅使我获得很多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税务工作人员,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时刻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既注重针对我市税源管理特点的业务学习,更要较为全面的学习业务知识。税收虽然有国家法律作保障,但是要收好税,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不忘地税部门神圣职责,进一步学好看家本领,精通业务,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增强责任感,不辜负税收职业赋予我的神圣使命。
20_年12月9号至12月11号,我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北京市西城区经科大举办的20_年西城区社工工作者培训,经过这次培训,让我端正了思想态度,从新理解了社工的定义。重新对社工工作有了新的看法和解析。下面我简单谈谈几点心得体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最多的是教授们将我们以往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梳理,系统地将知识分块整理后传授给我们。
第一天,张辉军教授讲的社会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讲解了社会工作是指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张辉军教授讲课非常棒,生动有趣。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社会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社会公共服务室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例如根据介入方法分为小组与个案两个专题,又根据服务对象分专题讨论。这种“专题”式的授课模式让我们更专注于各个不同领所域呈现出来的问题及针对的技巧,在归纳与分析中加深了对不同技巧的认识与运用,可谓是“温故”。同时,在课堂上通过分小组讨论让同学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念,是让同学们积极投身到知识创新与分享上来的一种良好方式,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增加了与老师的互动,可谓是“知新”、一举多得。我本人非常喜欢课堂上这种讨论的环节,觉得在讨论过程中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能听取其他人的观念与思想是互相促进与提升的一种良好方式。并且在
展示小组成果时,展示的是智慧也是分享的喜悦。我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应该在内心构建起社区工作者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其有两方面:即从社区使命看,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求为己任,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区公平正义。从专业使命看,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区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所谓“自助”是通过社区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区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
下午夏建中教授讲的社区建设的理论实践。近年来,社区工作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工作领域的扩大从传统的弱势群体到各种有需要的人士,从对弱势人群的服务到关注公共问题;工作思路的拓展-从救济、救助到发展性的服务,从治疗到预防;工作方法的发展-直接社区工作方法-个案、小组、社区,间接社区工作方法-社区行政、社区工作研究;助人价值观的变化-从施舍到服务,从帮助到协助,从自上而下到平等合作,专业主义与文化敏感性。
第二天,于显洋教授讲的社会组织理论与实践。社区工作者并不是一开始头脑中假设的简单的助人行为,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分为三部分:一是价值理念。与其它社区学科不同,社区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区工作专业的灵魂。社区工作价值是指社区工作对社区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
作为一个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二是知识体系。社区工作者除应具备社区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区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区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三是实务能力。社区工作者应熟练运用个案社区工作、小组社区工作、社区社区工作、社区工作行政等社区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区功能。社区工作者在从事社区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能够独立接案、结案和提供跟进服务,能够对提供的专业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整合、运用相关社区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区政策。社区工作是在利他主义指导下的科学服务,它对促进社区管理的作用在于:(1)通过深入细致的社区服务可以化解矛盾,解决社区问题,减少社区冲突,维护社区秩序;(2)社区工作者深入民众(非行政化、非机关化、非官僚化)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反映民情民意,使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在一定意义上加强了政府的基层工作);(3)社区管理者可以吸收社区工作的价值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效果;(4)在“小政府大社区”格局下,社区工作机构与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形成社区的善治结构。第三天吴刚教授讲的加强和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明白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重要性,端正了入党动机。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社工培训已结束。在这次朝阳区组织的培训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听取了一次次精彩而又有现实意义的课程。新一代的社工应该以创新的理念在社区这个基层岗位发挥他应有的作用。而作为年轻一代的社工,我们要把学习培训同践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不妄每一次的培训和学习。在日常工作中脚踏实地,勇挑重担,努力提高服务居民、服务群众的本领和水平,真正为基层建设做出贡献!为民排忧解难,为民多办实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通过这次培训,我明天了做好一名社工师多么的重要。
为期八天的培训结束后,使我在思想上得到了洗涤,教学理念上得到了革新,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发展方向和目标。从理论基础、教学技能、教学理念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和转变。结合专家的讲座及名师的示范课,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深知自己在教学上的欠缺。此次培训让我们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以鲜活的案例和简要精辟的教学理论解决了我教学中的诸多困惑。下面我谈三点体会:
一、聆听专家讲座,从中受益
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如:张万化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快乐有效地习作》,让我走出了总以为农村孩子没什么可写之处的误区,明白了习作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应当把作文教学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把他们特有的游戏生活、身边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等变成习作的丰富源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生活,用笔去记录生活,使他们从中品尝到生活和作文的乐趣。只有追求儿童的需求,营造儿童学习的兴趣,体验到作文的成功,才能铸就小学生作文的辉煌。
又如:沈大安专家在讲解《农村小学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时提到“农村学校没有的资源可采用替代品”这个问题,教给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如:没有书法家的字可供展览可以展览老师和同学的字;没有电脑不能上网搜集信息可以看电视,听广播;没钱买贺卡可能自己用纸画还比买的有个性等。专家的精辟讲解,名师的精彩课堂,都给了我深深的感悟。
二、与学员互动,从中进步
在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小组成员的热议,每天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更高的教学技能。因此研讨交流充实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把自己学到的、感悟到的应用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三、享受教育,收获快乐
几天的学习虽然辛苦劳累,但是让我获得了快乐。我懂得了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这将是我今后所追求的目标。
走进国培,聆听专家的讲座,汲取名师的精华,这样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使我对教材教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在不断地运用和总结中转变教育观念,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做快乐教师,教快乐学生。
时,我也希望能参加这样的培训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