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课程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推荐三篇)

数字课程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

数字课程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利用上班的空余时间,我拜读了 袁振国教授的《教育新理念》这本书,学习过之后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袁教授在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文笔通俗而优美,事例典型吸引人,在文中所阐述的观点鲜明,特别是教学方式的变革这一节。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吧。

书中讲了几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循序渐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和专业对口等教学方式。如果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调整、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从三方面讲讲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第一,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者。

老师讲学生听,这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即所谓一朝学习,终身受用。但现在终身受用的知识越来越少,知识正处在日新月夜的变化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让学生在师生交往的情境中,受到某种刺激,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需求的欲望,进而形成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系统中重要的动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而要靠教师在师生的交往中去激发、去培养。实践证明,“目标激励法”、“表扬促进法”、“友好交往法”等等,都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好方法。例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采用了目标激励法和促进表扬法,每节课开始时,我就先把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掌握哪些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这样学生听课的目的性就很明确了,不至于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当学生学习成绩上升或表现进步的时候,我就不失时机地表扬他。如我班的陈越同学,上课基本上是不动笔的,一次我偶然发现他上课开始听讲了,开始记笔记了(或许他是觉的无聊,才这么做的),我说陈越同学可能是因为长了一岁,就是和以前不一样了,千分制考核上要给他加分,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现在在班级的表现比以前进步了,上课不讲话,不玩手机了,出现了可喜的局面,这说明适当的表扬能使人进步。

其次是让学生主动去求知,就是让学生摆脱教师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教师不能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能再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应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我们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与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要先学后教,生为主帅,师为参谋。在这一阶段我经常采用“问题讨论法”,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去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第二 让学生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

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都认为读书是最重要的学习,而且书要反复读,要烂熟于心,倒背如流。能这样当然很好,要想得心应手,顺手拈来,就要有这样的功夫。问题是,知识数量的膨胀不允许我们这么做了,时间不允许我们这么做了。学生不能把太多的时间花在知识的重复上,学生要学会利用知识,会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和现代信息手段来获取和掌握知识。因为现在是网络时代,知识无处不在。袁教授在书中举了个例子,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幼儿园孩子在知识上的差别,在信息网络面前,已经没有意义,一个人知识再多,比起网络来,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滴水和一滴水之间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最主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例如,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学生通过“提前思考”了解下节课要学的主要内容,明确学习目标,知晓本节课的困难所在,带着问题上课,便于集中精力掌握教学的重难点。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就是让学生在听课时,理解老师讲课的思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再列举了。

第三 要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由重“结果”向重“过程”方向转变,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评判功能,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评价的发展功能。不要以一次考试来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更不能以此来评价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应注重过程性评价,这一点在我们职业学校尤其重要。例如,专业班的学生不能仅以学习成绩来评价他的好坏,更不能就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标准,主要的是要结合他平时的学习态度,平时的表现来决定他最后的操行等第。这一点我们学校就做的很好,学生的德育千分制考核,就记载了学生平时的点点滴滴,例如,哪周星期几某某同学迟到早退,那节课某某上课讲话,某某上某节课玩手机,学习打扫不干净,劳动不积极等等,这些是学生的扣分情况;还有加分情况的,如劳动积极,作业完成较好,主动帮助别人,拾金不昧等等。考核的结果与学生学期末的评先评优有关,最重要的是于他们的就业有关。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重视平时的表现,否则到时候你不能毕业,或毕业时不给你推荐工作。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是很要面子的,既然平时的表现如此重要,学生就不得不重视平时的行为表现。

数字课程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 篇2

这一节课据说是我们全国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要学习的,而且是全国大学生同时间一起上的,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倍加期待,因为这种大型的思政课肯定会讲授许多的知识,给予我们认知上的启迪。

果然,这次的思政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这次的思政课,主办方邀请了四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次的思政课都是根据我们当前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讲课的,分别从整体的工作规划、具体的预防措施、历史讲解和我们所有青少年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给我们上课的。这样精彩的讲课,这样精彩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方式来说就是“讲的都是干活”,所以四位专家老师给我们线上讲课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来做笔记。这样大的讲课是我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看网上网友的反馈跟我差不多,弹幕一直都没有听过,据说还因为来听课的同学太多都给服务器给挤崩溃了。

这一次的思政课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让我有很多的感触。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课,让我而且是全国大学生同时间一起上的,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倍加期待,因为这种大型的思政课肯定会讲授许多的知识,给予我们认知上的启迪。

果然,这次的思政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这次的思政课,主办方邀请了四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次的思政课都是根据我们当前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讲课的,分别从整体的工作规划、具体的预防措施、历史讲解和我们所有青少年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给我们上课的。这样精彩的讲课,这样精彩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方式来说就是“讲的都是干活”,所以四位专家老师给我们线上讲课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来做笔记。这样大的讲课是我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看网上网友的`反馈跟我差不多,弹幕一直都没有听过,据说还因为来听课的同学太多都给服务器给挤崩溃了。

这一次的思政课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让我有很多的感触。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课,让我对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还让我掌握了很多的防范措施,这些都是能够给予我很多帮助的方法。

当然,这次的思政课让我体会到的远不止如此,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我知道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我们也越应该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责任。越是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就越要坚强,要向那些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前辈们学习,要有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才能够不惊慌失措到不知所措。我们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我们要更加的爱护自然,我们要为绿色环境做出贡献,我们还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我们每一个生物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是和谐共处,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不滥砍滥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轻易就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今后,我也将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虽然现在这堂全国大学生一起上的思政课已经结束了,可是带给我们深刻体会确实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真的的震耳发聩。这堂课让我知道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强的使命感,要有强的国家认同感,要具备定的责任意识,要积极向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学习。

数字课程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什么是教学点?教学点是偏远山区或地区为当地学生提供教育教学的场所,一般以小学低年级为主。它大致具有以下特点:1、学生少2、教学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3、师资力量薄弱4、教育信息闭塞5、生活、教育等条件艰苦;什么是“数字教育资源”?个人认为: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网页等内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教育部为教学点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的惠民工程。但这个项目能否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关键的一点就是对教学点教师的培训,让教学点教师能够真正切实的运用到工作中去发挥它的真正效益。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什么是问题,就是金钱所不能解决的。因此“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针对的是教学点的教师,如果对教学点的教师培训不好,那么这个项目将成为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上级部门以及下级培训部门要了解教学点的教师的特点是重中之重。

教学点条件差造成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到此工作,因此教师一般都有本地教师担任,同时年龄上都偏大,(在河南“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培训的研讨会上的了解)接受新鲜事物相对困难。这就对教师培训和数字资源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简单、方便、快捷。所谓的简单就是让教学点的老师们在实际操作上感到简单;方便就是无论是组织培训的教师还是受培训的对象在运用中不复杂;至于快捷是让年龄大的教学点教师在接受培训和实际运用中刚开始一步到位“傻瓜运用”,不至于畏缩不前半途而废。下面就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培训的心得作以下总结:

一、硬件的安装及资源的配置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硬件安装调试到位后,应增加安装《设备使用注意事项》以及《设备使用流程》标牌,同时在设备内把站做成快捷方式放在桌面上,为以后的教学点老师的培训、设备的掌握使用和维护工作做下铺垫。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目的是让教学点的师生感受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就近接受良好的教育。想接受良好的教育,只有硬件设施是不够的,关键有良好的资源,因此资源网站就应该更人性化、简单化、傻瓜化、直观化、干净化,去除那些繁杂的注册、花里胡哨的页面、庞杂的文件格式真正做到简约而不简单,让教学点的老师一目了然易于操作。

二、对教学点教师的培训

教学点分布比较分散,教师较少,工作日对教师培训不太现实,因此培训任务就落在乡镇中心校的身上,安排在假期之中。上面提到教学点教师年龄都偏大,平时教学手段保守、落后;这就要求我们中心校的老师在培训中做到精心、细心、耐心;培训任务要少、精、简。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在培训安排中要求每一个教学点选出年龄相对较小,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的老师担任校骨干同时带领一名学生共同参加培训。因学生接受较快,真正做到强弱互补,老少结合。至于培训任务少——指的是课堂任务要少,不能过于繁多;精——要精讲多练,比如老年教师和学生对于鼠标操作刚开始不熟练,我们就让们多加练习运用windos中自带的纸牌游戏练习鼠标的应用,培养他们兴趣达到我们的目的;简——指在讲解操作过程中要简单、准确、到位不要有过多繁杂的不必要的语言和操作动作,让教学点老师一目了然,不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这就要求我们中心校的老师要精心备课、细心讲解、耐心辅导。至于教学点的老师与学生同时培训的真正目的是培训中互补、教学中互助、学生在家和在校与师生交流;学生在家也能在家中的电脑中进入到资源网中学习;让学生成为老师的助手同学们的榜样;真正让我们的资源达到:“让每一名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的目的”这一目标。前期培训我们只要求老师们会用、熟练操作、能让我们的教学点的老师和学生能在资源网上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进行运用和学习。在这里我也要提醒中心校负责培训的老师们一个重点,哪就是资源的下载这是个难点(在资源下载后,老师们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教学点的骨干师生培训结束后再对本教学点的师生进行培训,让教学点的师生们在学校形成一种学习“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培训氛围,形成一种文化,使教学点老师们愿学、乐学、好学。中心校的老师们也要定期看一看、听一听、比一比切实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解决问题的意见,坚定不移地推进个项目进展,通过检查认真总结,使之成为长效工作机制,拿出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教学点目标的顺利实现。若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的前期培训就算成功。

再说中后期培训,因有前期培训的经验和教学点师生们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点的老师们对设备的使用,资源的应用也有一定认知与体验。所以在中后期培训中不会有对设备的默生而感到困难。中期的培训目标是课程与资源的整合,让老师们不能盲目的下载使用资源,要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情况、方法的运用等有选择性的利用资源;后期培训任务让在网络中集体备课形成网络教研组,做到校校通。总之培训工作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稳步稳扎、逐步实现三通两平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