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培训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近期,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精细化管理培训班学习,老师通过形象,生动的实例,我学到了很多.以下是我个人学习以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转变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应有不同认知事物的观念,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定式,转变观念是一个写在纸上容易,说在嘴上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的事,改变已经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是困难和痛苦的抉择,所以转变观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首先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集团高管及中层领导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完全转变对企业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科学发展新形势需要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在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中,领导干部是带头人,他们既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策划者,又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从策划的角度而言,超前的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管理理念需要有先进思想和科学水平的支撑,先进思想和科学创新可以引导人们与时俱进;从执行和实施的角度而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就必须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以提升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落实和效果。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我们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思想观念转变得快与慢、深与浅、是与否,不仅影响广大员工观念意识的转变和行为职责的运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精细化管理的成败结果和顺利推进。
其次全体员工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在解决了领导干部观念转变的前提和基础上,全体员工观念转变则必然是我们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动力。我们集团的各项管理是通过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去实施和运作体现的,因此,每一位员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全过程和全面的精细,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怎样让我们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自觉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我们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关键是要用精细的理念引导员工实现观念的自觉转变。第一我们企业长期立足于湖南省内发展,还未能走出去,学不能参予国际化的竞争,信息相对闭塞,接受开放的,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机会相对较少,陈旧的、经验型、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领导及员工观念的创新,“差不多”,“还凑合”的工作心态及工作作风无法适应精细化管理高标准,高精度、高质量的管理要求,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要彻底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必须要求和引导广大员工创新观念,摒弃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旧观念,把精细化的先进管理方式方法引入我们日常管理的工作程序中,用精细化的工作理念规范我们的行为,以精细化推动我们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以精细化提升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要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为载体,为平台,使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在创新与守旧,自满与自强的碰撞中得到一次质的升华,引导员工从我们企业长足发展之事,规划我们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之愿景,带领员工树拼搏进取之心,努力提升全体员工综合整体素质,强化全体员工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使广大员工成为我们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
二、创新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途径
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不断总结,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准方案;细者,入微也,穷其根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由此可见,“细”是精细化的必要过程,“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然而要把精细化纳入我们企业管理过程的实践中并加以推进,观念的创新则是其必然之途径。因为精细化管理是以持续的自我改进为特征的,要自我改进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并在创新中不断地否定自我,不断地取得了进步。观念的转变只能应对当前,观念的创新才能把握未来。
我们提出了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林纸企业集团,打造行业领先,管理一流,品牌影响力明显,具有持续成长型的集团标杆企业的发展规划。要实现以上规划发展目标,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目前现状和成绩,而要从我们企业长足发展的战略眼光去审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随着集团规划发展的远景目标制订,内部体制改革的深入,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竞争也不断在凸显,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安全绿色生产、盈利能力、质量管理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各我们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上。要适应这种竞争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就必须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创新观念,要明确先进的思想观念也是生产力要素,先进的思想观念也可以推动生产力发展,也可以促进我们企业管理上台阶的辩证关系;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树立居安思危,不进则退的竞争意识,使我们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一个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体,让每一个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再仅仅是对自己的领导负责,而是对我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负责。第一我们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造纸行业国有骨干企业,曾经有过历史的辉煌,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具备了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目前公司在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支持下,有着的最佳发展机遇,但我们企业作为一个长期一直在地处湖南省发展的企业,管理思想的落后和不适应是毋容置疑的,生存性经营理念长期围绕着我们,粗放式管理造成的经济效益低下是我们我们企业管理的瓶颈,我们面临着大而不强的窘迫局面,要改变现状,应尽快适应市场的竞争,必须做到思想上的进一步解放,观念上的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上的进一步改革,管理上的进一步提升,要不断引发和增强员工观念意识的创新,不断提升员工对市场及局内竞争的应变,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既是我们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应对竞争和挑战的必然选择。
三、关注细节,精准要求是提高效益的必然措施和选择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精”。天下的难事都是从精准要求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细节决定。我们大量资源的投入,往往只能赚取百分之几的利润,而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任何一项工序的不精确,就可能将这点利润完全吞噬掉。其实在现实中,细节同样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工作质量。对于工作的细节和精准,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重视。1979年12月美国经济管理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蝴蝶效应”尤其能说明细小的行为变化对全局的影响,他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给人们留下了极其重要的印象。此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产生“蝴蝶效应”的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的发展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和细节的极小偏差的不精准,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局部细微的弱点都将最终导致全局的崩溃,所以我们的管理工作要体现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企业本身特质,就必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由此,我们应该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去做我们的各项管理工作,我们需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毛病,提倡凡事都应精细化,把小事做细、做精、做实。通过精细化管理增值出效,必须建立精细化的运作机制,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职能管理。树立精心安排,精确决定、精明管理、精打细算、细化目标、细分责任、细致工作、关注细节的观念。倡导宏观正确,责任明确,措施准确、细节精确的工作作风,精耕细作,做足精细,为我们的品牌和效益提升而努力。
近半年来,我认真学习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文件汇编手册》,进一步启迪了思维,开拓了视野,仔细品味感受很多。以下是我个人学习以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了解到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 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还提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对于企业是一样的道理,现实的工作中,需要做大事的机会非常少,多数人,多数情况下只能做一些琐碎,单调的事情,或平淡,或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生活,每一个个体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中往往因一件小事而导致全盘否定,就会出现100—1=0的现象。因此,在现代管理中细节决定实体发展的成败。
其次,从自身而言,通过学习意识到,在工作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把单位必作"人"一样的系统,把局领导层比作"头",把中层管理比作"身体",把基层人员比作"肢体",如果一个单位,每一个人都能合理"定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干好自己应干好的工作,发挥好自己的"专长",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不然很可能就是寸步难行。
第三,就单位而言。认为应该加强本单位的文化建设。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单位在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上,特别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标准越来越高的社会趋势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日见明显。就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是种意识,观念,是种态度与文化。因此,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做每一件事哪怕是小事,都要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事无巨细,不断培养个人扎实,严谨的工作风格。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查,时时有计划,事事有总结,杜绝管理上的漏洞,消除管理上的盲点,在竞争中才能步步为赢!
总之,通过这半年来的学习,使我系统,全面地了解了精细化管理的深邃,洞悉了精细化管理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的深远意义。我将立足本职工作,放眼未来,与广大同仁们一起,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为城市管理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参加了徐明达老师的精细化管理培训班学习,通过徐老师形象,生动的案例剖析,使我对精细化管理受到了愉快而深刻的知识教育.开拓了我的思路和视野,受益非浅.以下是我个人学习以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转变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应有不同认知事物的观念,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定式,转变观念是一个写在纸上容易,说在嘴上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的事,改变已经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是困难和痛苦的抉择,所以转变观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完全转变对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起现代化管理理念。从策划的角度而言,超前的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管理理念需要有先进思想和科学水平的支撑,先进思想和科学创新可以引导人们与时俱进;从执行和实施的角度而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转变成“外科医生型”管理模式。就必须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以提升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落实和效果。
学习“精细化管理”完全是有必要的,精细能体验个人精明、细心的工作作风,培养个人严谨扎实的工作风格。精细不是小气,是一种深度、一种拓展。它能培养人的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延伸成个人的内在气质、工作习惯,为以后工作、生活铺就平坦的路。通过学习意识到,在工作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把企业比作"人"一样的系统,把总经理或领导层比作"头",把中层管理比作"身体",把基层人员比作"肢体",如果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能合理"定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干好自己应干好的工作,发挥好自己的"专长",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做好工作计划。根据岗位职责和本年度工作任务,相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将年计划分解到月、月分解到周、周分解到每天。做到每周每天工作心中有数,忙而不乱。对重大事项不遗忘,不拖他人后腿。每天下班前仔细检查当天的工作完成情况,初拟明天工作计划。第二天提前十分钟上班,检查当天工作计划,调整情绪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日计划必须分轻重缓急,当天必须解决的放在第一位,有工作链条关系的放在前面,不能拖下个环节工作责任人的后腿。对于每一个工作计划,完成后要及时总结、反思。完成得好,自我表扬,并寻求是否有更好方法做得更好。完成得不好,要分析原因,寻求改进方法。
“宣传无小事”一直是宣传思想工作者用以自勉自励的座右铭,听了汪中求先生的精细化管理讲座之后,我的这种意识更加强烈了。3月10日下午,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参加了赵矿长亲自主持的精细化管理讲座学习会。在汪中求先生短短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我边听边记边思考,深深的感受到:这既是一个用心良苦的思想加油会,更是一个难得的精细化管理推进会。听完讲座之后的直观感觉就是非常“解渴”。在接下来几天的消化吸收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认识、加深了理解、开启了思路,更看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坚定了对精细化管理的信心。现将讲座观感心得稍加整理,向组织和领导做简要汇报,同时,真诚的希望借此机会和倾心于精细化管理的同志们交流心得。
一、学习收获
一是对煤矿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三大”原则之一就是关注细节,讲究把小事做细。就拿煤矿的“天字号”大事来说:按章作业的小事做不好,安全生产的大事就没保障。煤矿属高危行业,员工的生命安全时刻受到水、火、顶板、瓦斯以及各类事故的威胁,稍有不慎危及到的就是员工的身体乃至生命。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那就要依靠精细化管理,从影响安全的点点滴滴小事抓起,把小事做到极致,从根本上解决马虎凑乎不在乎等“粗枝大叶”思想行为造成的事故。所以,我的心得之一就是:煤矿比其他企业更加需要精细化管理。
二是对精细化管理实质和内涵的理解有了进一步深化。汪中求先生从六个方面讲了什么是精细化管理,尤其强调: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细化、系统化,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达到精细管理的目的。追求的是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其实质反映的是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并把这种态度和精神体现到每一件事情的规则和流程上,通过规则、流程的不断完善、精进和严格的执行、落实,由完美的过程控制,实现结果的“完美无缺”,从而达到一种全新的管理境界。所以,我的心得之二就是:精细化管理就是完美的、科学的管理,是煤矿提升管理境界的必由之路。
三是对我矿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坚定了信心。精细化管理是我矿企业文化建设“211”系统工程的两条基本途径之一,在我矿实施应用历经了由“5S”到“6S”再到“SC”三个阶段,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虽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员工的精细化意识明显增强,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且正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尤其是个别单位“四卡”运作流于形式,在职工中造成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细化管理扎实推进。今年以来,集团公司不仅加大了宣传力度,同时聘请专家举办讲座,尤其是集团公司和矿主要领导的在各种会议上的指示要求,意在澄清模糊认识,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我矿以“精细化管理讲座学习会”的召开为起点,又掀起了新一轮强化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热潮,种.种举措表明: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深化,不能停滞不前,更不会“另搭台另唱戏”。所以,我的心得之三就是:坚定信心,义无反顾的支持精细化管理、投身精细化管理。
二、差距所在
通过学习和认识上的提高,对照个人的思想工作实际,认为本人存在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与时俱进、持续精细化的意识不强。我所理解的精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同长度单位一样:厘米相对于分米而言是精确、精细的,厘米相对于毫米、微米而言就是不精确、不精细的。所以,所谓的精细化就是一个不断精益求精、更加精确、精细的过程,这个精细化的过程需要精细化的思想作指导,我所缺少的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进意识,体现在工作上就是还有不断精细的余地。以文字材料为例:从没有病句到没有错词再到没有错别字是一个精细过程,但是要到没有错误的标点符号,成为一片完美的文章,同样是一个需要不断精进的过程,所以精细没有止境,必须要有与时俱进追求精细更精细。
二是工作职责、岗位流程不够健全完善。虽然按照精细化的要求,我对个人(和宣传口)的岗位职责、考核细则、工作流程等进行了重新修订。但是,对照精细化管理理论的要求,还有许多差距,尤其是“三定”之后,我们的人员减了,工作的份量不减,甚至是增加了,现有岗位责任制等充实完善的还不够。尤其是岗位工作流程欠账较大,原有的电视新闻制作、会议服务等流程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一些缺项的流程还需要健全完善。例如:曾经出现的解说话筒失灵、音响电子元件过热损坏、文字材料数据偏差等问题,多数都与流程制定落实不细原因有关。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却让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三是疏于自律、不精不细的现象偶有发生。常常以工作忙为由为自己开脱,所以还有一些坚持不好、不够精细的地方。例如:办公室桌面达不到动态定置摆放的要求;资料存放档案化做的不到位,达不到细化分类存放的要求;文字材料还没有完全杜绝错别字;A卡考核中有时做不到从严从细;日程管理工作中“理”的分量还不够,对同事的服务指导工作做的不够好等。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自我约束,修正不足,完善自我。
三、整改措施
针对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我从思想上、工作上认真的进行了反思,并拟定以下整改措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加以改正。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和自我教育。按照矿《关于集中开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活动的通知》要求,认真学习汪中求精细化管理讲座、《细节决定成败》以及集团公司和我矿有关精细化、市场化运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理解精细化的内涵、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以及九个实施要点等内容。争取早日成为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尽可能发挥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的能动作用,为我矿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进一步完善宣传口管理制度。对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多征求意见,境界上再提升,工作上再精细,从最小处、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重点抓好宣传口涉及到的各项工作、岗位的流程,为最终实现宣传口管理工作“由明确到准确,再由准确到精确,直至标准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4月25日,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中层干部培训班,学习《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课程,聆听了吴宏彪教授的授课。他通过形象、生动的实例,使我受到了一次愉快而深刻的思想与管理知识教育,进一步启迪了思维,开拓了视野,细细品味感受很多。以下是我个人学习以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老子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对于医院的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现实的工作中,需要做大事的机会非常少,大多数人,在很多情况下,只能做一些琐碎,单调的事情,但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生活。工作中往往因一件小事而导致全盘否定,就会出现100—1=0的现象,因此,在现代管理中细节决定实体发展的成败。
其次,对我自身而言,通过学习意识到,在日常工作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对目前门诊工作而言,应该加强门诊的流程管理。完善门诊的管理机制,随着病人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门诊的总护士长在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上,特别是对护士和导医的工作都应该有详细的分工:定岗、定位、定责,只有分工越细,责任就越明确,门诊的发展才能越健康,病人的满意度会提高,职工的满意度也会提高,这就是大家的希望所在。通过二个多月的对导医的工作岗位梳理,有了一个分工明确的制度,让每一位导医都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清晰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分工,按照正确科学的程序去工作,使门诊导医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明显取得社会效益,充分体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应该明白的是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是一种态度与文化,因此,在门诊部的护士、导医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做每一件事哪怕是小事,都要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事无巨细,不断培养她们扎实,严谨的工作风格,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查,时时有计划,事事有总结,杜绝管理上的漏洞,消除管理上的盲点,在门诊管理竞争中才能步步为赢。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班学习,使我系统,全面地了解了精细化管理的深邃,洞悉了精细化管理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于个人,门诊、乃至整个医院的深远意义。以往陈旧的、经验型、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领导及员工观念的创新,“差不多”,“还凑合”的工作心态及工作作风,无法适应精细化管理高标准、高精度、高质量的管理要求,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尚未充分得到重视。我将立足本职工作,放眼未来,与门诊的新团队一起,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为医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X年公司导入精细化管理,通过完善生产过程的细节,将精、准、细、严落实到现场管理,提升团队执行力,从规范化、标准化迈向精细化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公司发展的要求,也是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通过参加公司组织的《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对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任务、原则、实施内容和技巧有了基础的认识,结合公司现有管理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转变观念,改变态度。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观念、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改变行为才会改变,要想成功推行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转变思想,改变态度。转变观念,说在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很难改变人的思维,但可借助职业化训练改变人的行为,通过调整行为达到逐步调整思维的目的。陈旧的、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以不合适宜,"差不多"、"过得去"的心态,无法适应精细化管理要求,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用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作风,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特别是现实处于管理基础薄弱、员工流失较大、各种成本上涨的生产非常时期,更需要转型管理模式,转型为自主管理,自动自发做好我们应该做好的工作。
二、培训宣导,全员参与。
精细化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比如:安全精细化、6S精细化、质量精细化、成本精细化……这些都需要全员参与、全面推行。相信很多车间员工不知道在推行精细化管理,不知道"精、准、细、严"是什么意思,表明我们培训还做得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要让每一位员工自觉地参与精细化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做好自身的工作,一次做好,次次做好。公司成立精细化生产推行小组、制定职责、实施目标、考评办法等,通过宣传培训、评比竞赛、主题演讲等形式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
三、注重过程,关注细节。
以结果为导向,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90%的质量问题和事故,都因员工违反程序。比如控制漏装、漏放问题,就是要做好过程中的细节控制,从员工的作业手法到现场摆放、次品标识、地上掉产品等,只有过程做好了,才能真正控制好质量。程序管理是真正的过程管理,关注点放在工作质量而不是产品质量上。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精、准、细、严,就是要求我们把产品、服务和管理都要做精、做细、做实。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比如:现场6S精细化管理,从胶箱的位置摆放、到机器的清洁保养,到员工的言行举止,都是6S关注的细节。
四、明确目标,强化责任。
OEC管理模式,强调把每一个人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都纳入严格、细致的管理、控制范围。精细化管理要求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计划、事事有总结,杜绝管理上的漏洞,强化管理的职能作用。根据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原则,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说明问题,然后制定详细可行的控制措施,并落实管理责任。我们现实的生产瓶颈:效率、次品、损耗、生产计划达成、员工流失等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通过每天、每周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未完成原因、改进措施,一步步达成目标数据。如:效率不达标的员工由谁具体负责,一定要是将管理责任分解到人、具体化、明确化,责任划分清楚,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间贯彻落实。
五、加大检查,强化执行。
对于管理执行力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有体系文件但执行不到位,生产现场有标准但生产过程细节执行不到位。以提升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各项制度、流程、标准,关键在于落实和效果。缺乏检查,制度执行就没有保障。如:机器的安全检查、设备的维护保养、质检机台巡查等,如果不监督检查,为打勾而打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何监督检查员工的标准作业,员工有时为了贪方便、图省事,不执行标准作业,通过培训引导,加大过程检查,让员工形成一种良好作业习惯,才能做到又快又好。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精、准、细、严及其基本方法细化、量化、程序化、标准化、精益化、协调化、经济化是一致的。学以致用,学习的知识要用到工作和实践之中,才能发挥作用。少喊口号多做实事,通过学习并实施精细化管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激情,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益求精。
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就是一种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和责任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地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种贯穿于企业所有坏节的全面管理模式,同时也是增强企业整体执行能力实现最终开展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实现精细化管理要求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要精细化。制度化。求精,只有全员参与,从自我做起,才能使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强调精细化管理实施的重要意义。
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从小事入手,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事事有检查。时时有方案。事事有总结,杜绝管理上的漏洞,消除管理上的盲点,提高管理效能。各部门要着力培养人才,通过培训提高职工思想意识,标准职工标准化操作,更多的通过培训把标准化操作贯穿到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之中,为实现精细化管理培养合格的人才,通过人才的职业化实现管理流程的职业化。精细化。标准化,从自身而言,要通过学习意识到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合理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把企业比作一部列车一样的系统,把领导层比作机头,把基层人员比作身体,如果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能合理定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职责,完成好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发挥好自己的专长,就能使企业这部列车平稳而快速地行驶。
二、运用精细化管理进行数字分析,提升管理水平。
各部门职工应不断进行专项分析讨论,通过对前期数据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制定详细可行的控制措施,并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数据分析要求分月份。分原因。分品种,做成曲线图。比照表,针对数据分析找出原因所在,根据问题所在跟踪生产过程。前期数据分析加上实际跟踪数据进行比照,找出哪些为可控指标,制定控制措施,责任划分清楚,并贯彻落实。
三、通过考核。奖励。处分等手段,引导,培育。
推进精细化管理。标准和加强企业管理根底工作,系统梳理管理流程,防止漏洞与缺陷,细化企业的,使企业管理根底工作更加标准化和系统化。同时,把规定和制度化纳入考评指标。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管理精细化,但在考核方面。鼓励方面没有先行一步,与精细化接轨,就必然导致精细化落不到实处。通过宣传精细化管理,提升职工思想意识,并全员参与,实行奖罚机制,快速推进精细化管理。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进行沟通和互动,实现人文关系哲学层面的精细化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开展,企业在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上,特别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标准越来越高的社会趋势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日见明显,精细化管理是种意识,观念,是种态度与文化。因此,在企业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做每一件事哪怕是小事,都要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事无巨细,不断培养个人扎实,严谨的.工作风格,把精细化管理的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真正消除管理上的盲点,使企业在竞争中步步为赢。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凡事都是由许多细节组成,只要把细节做好了,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就很容易完成了。精细化管理不仅是我们适应剧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开展的必然选择。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我们要不断的推进和完善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让我们的企业向着更大更强的目标迈进。
本人通过在神华宁煤集团几年来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谈几点对精细化管理的肤浅认识。
一、转变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应有不同认知事物的观念,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定式,转变观念是一个写在纸上容易,说在嘴上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的事,改变已经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是困难和痛苦的抉择,所以转变观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首先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公司高管及中层领导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完全转变对企业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科学发展新形势需要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在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中,领导干部是带头人,他们既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策划者,又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从策划的角度而言,超前的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管理理念需要有先进思想和科学水平的支撑,先进思想和科学创新可以引导人们与时俱进;从执行和实施的角度而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就必须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以提升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落实和效果。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我们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思想观念转变得快与慢、深与浅、是与否,不仅影响广大员工观念意识的转变和行为职责的运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精细化管理的成败结果和顺利推进。
其次全体员工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在解决了领导干部观念转变的前提和基础上,全体员工观念转变则必然是我们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动力。公司的各项管理是通过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去实施和运作体现的,因此,每一位员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全过程和全面的精细,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怎样让我们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自觉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我们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关键是要用精细的理念引导员工实现观念的自觉转变。由于我们多伦协鑫矿业公司地处边缘地区,信息相对闭塞,接受开放的,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机会相对较少,陈旧的、经验型、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一些领导及员工观念的创新,“差不多”,“还凑合”的工作心态及工作作风无法适应精细化管理高标准,高精度、高质量的管理要求,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要彻底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必须要求和引导广大员工创新观念,摒弃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旧观念,把精细化的先进管理方式方法引入我们日常管理的工作程序中,用精细化的工作理念规范我们的行为,以精细化管理推动我们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要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为载体、为平台,使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在创新与守旧,自满与自强的碰撞中得到一次质的升华,引导员工从我们企业长足发展之事,规划我们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之愿景,带领员工树拼搏进取之心,努力提升全体员工综合整体素质,强化全体员工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使广大员工成为我们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
二、创新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途径
我认为: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不断总结,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准方案;细者,入微也,穷其根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由此可见,“细”是精细化的必要过程,“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然而要把精细化纳入我们企业管理过程的实践中并加以推进,观念的创新则是其必然之途径。因为精细化管理是以持续的自我改进为特征的,要自我改进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并在创新中不断地否定自我,不断地取得了进步。观念的转变只能应对当前,观念的创新才能把握未来。
保利协鑫集团秉承“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的理念,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行业领先,管理一流,品牌影响力明显,具有持续成长型的标杆企业的发展规划。作为保利协鑫的托管企业,我们多伦协鑫矿业公司也是保利协鑫的一份子,决不能满足于目前现状和成绩,而要从我们企业长足发展的战略眼光去审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要在国际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就必须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创新观念,要明确先进的思想观念也是生产力要素,先进的思想观念也可以推动生产力发展,也可以促进我们企业管理上台阶的辩证关系;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树立居安思危,不进则退的竞争意识,使我们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一个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体,让每一个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再仅仅是对自己的领导负责,而是对我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负责。
多伦协鑫矿业公司地处落后边远地区,又是一个整合改制后不久的企业,管理思想的落后和不适应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相差很远是毋容置疑的,生存性经营理念长期围绕着我们,粗放式管理造成的经济效益低下是我们企业管理的瓶颈,要彻底改变这种窘迫局面和现状,应尽快适应市场的竞争,必须做到思想上的进一步解放,观念上的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上的进一步改革,管理上的进一步提升,要不断引发和增强员工观念意识的创新,不断提升员工对市场及局内竞争的应变,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既是我们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应对竞争和挑战的必然选择。
三、注重细节管理,精准要求是提高效益的必然措施和选择“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精”。天下的难事都是从精准要求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细节决定。我们大量资源的投入,往往只能赚取百分之几的利润,而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任何一项工序的不精确,就可能将这点利润完全吞噬掉。其实在现实中,细节同样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工作质量。对于工作的细节和精准,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重视。1979年12月美国经济管理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蝴蝶效应”尤其能说明细小的行为变化对全局的影响,他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给人们留下了极其重要的印象。此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产生“蝴蝶效应”的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的发展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和细节的极小偏差的不精准,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局部细微的弱点都将最终导致全局的崩溃,所以我们的管理工作要体现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企业本身特质,就必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由此,我们应该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去做我们的各项管理工作,我们需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毛病,提倡凡事都应精细化,把小事做细、做精、做实。通过精细化管理增值出效,必须建立精细化的运作机制,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职能管理。树立精心安排,精确决定、精明管理、精打细算、细化目标、细分责任、细致工作、关注细节的观念。倡导宏观正确,责任明确,措施准确、细节精确的工作作风,精耕细作,做足精细,才能打造好我们多伦协鑫矿业品牌,才能提升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来对《班组精细化管理》一书的学习,有很大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本书指出了班组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七大问题,反观我们的班组管理,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管理之中,只不过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重生产轻市场,班组只以完成生产量为目的,员工多干多得,对市场需求不关心。”这个问题的提出,在大部分员工心中感觉似乎与自己无关。因为就我们现有的体制来说,好像市场跟生产员工并无多大联系,更多的应该是管理层或是营销部门的问题。但是,在生产班组里,这个问题只不过是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而已,而且跟市场息息相关。这就是产品的质量、成本问题。如果只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只关心如何生产出产品,而不考虑如何低成本地生产出产品,那么,又如何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一点,在学习后,感触犹为深刻,也是我们每个班组管理者,和每个员工都应深思和重视的问题。而精细化管理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学习,掌握应用好精细化管理的五个基本方法: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化和系统化,班组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其次,本书第二章指出了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关键,为我们推行班组精细化管理指出了方向。班组管理应先“理”后“管”。这就要求班组长在开展工作时,要先理清自己的思路,做好相关的基础性工作,根据本班组实际情况,精心、细致地制定班组规章制度,并选择好开展工作的切入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第三章中,本书指出了班组精细化管理的三大原则,即可操作性原则,底线原则和交点原则,更进一步地为我们开展班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切入点和方法,本身就极具可操作性,只要按照本书的指导一步步去实施,不愁班组精细化管理难以开展。
最后,我认为,无论是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关键也好,三大原则也好,班组精细化管理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科学。要讲究用科学的方法,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使班组员工从强制到习惯,然后由习惯成自然,这样才能真正将班组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而达到这样目的,需要通过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做基石,以及管理层相当长时间的关心和支持做后盾,才能完成,而不仅仅是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推广。否则,这阵风刮过后,班组精细化管理还是一幢“烂尾楼”,班组管理也不会有真正实质上的变化。而其中,班组长作为班组管理的核心,其个人素质、工作素养、管理能力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也会成为班组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关键,如果一个班组,班长的素质不高或是能力不足,很难想象这个班组的工作能高效能地开展。所以,当务之急,应是着力于提高班组长的管理能力和工作素养,从班组长抓起,以点带面,才能顺利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
以上是我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不足之处,请领导指正。
精细化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决心追求管理的完美和卓越的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深深的影响着每个人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境界。精细化管理的落脚点是在日常工作中,只有每位员工都深刻领悟了精细化管理的精神内涵和实质,自觉养成了以精细化的思维方式分析、改进、优化每一项制度,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下面是本人用精细化理念指导出院病人随访工作的做法和体会,整理成文,和大家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标准的电话随访流程。
如何保证随访员的随访质量和效果,如何约束随访员在随访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真正实现随访的意义,惟有建立一套标准的电话随访流程才能实现上述目标。标准的电话随访流程详列随访员采集随访信息的先后顺序、设问项目和方法等,具体细节细化到第一句话说什么、怎样说,第二句话问什么、怎样问…,针对不同的患者类型,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等都作了详细地规定。
二、规范的随访管理制度和表格。
制度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证,随访工作要有一系列规范、完善的随访管理制度和表格。随访工作是多部门参与的事情,为了界定各部门的.职责,出台了《随访管理规定》;为了明确随访员的工作职责,制定了《随访人员管理办法》;为了防止出现在统计临床科室上交延伸服务记录表出现误差时责任不清的情况,制定了科室交接签字的《延伸服务记录表统计一览表》;为了动态掌握随访员的随访情况,制定了《随访情况日报表》和《随访情况月报表》;为了将患者咨询的问题落到实处并有据可查,制定了《患者咨询问题处理记录单》;对于术后及慢性病康复患者都要多次随访,制定了《术后及慢性病康复患者跟踪随访记录单》;针对在随访过程中,患者着重提出表扬和批评的医务人员,制定了《客户表扬(投诉)医务人员记录表》;针对患者反馈的意见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便于临床科室有针对性地整改,制定了《随访情况反馈表》。
三、随访报告的数字化。
一切让数字说话,一切可以量化的东西都应该去量化是随访报告的特点,这正是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反映临床科室交表情况的有交表率;反映临床科室书写记录表质量的有有效表率;反映随访员随访情况的有随访率;反映影响随访率高低的因素指标有无号码率、号码有误率、拨打三次以上无人接听率;反映患者对临床科室满意程度的有满意率等。通过各种统计指标,全面反映随访工作的整体情况,让随访工作做得尽量完美。
四、严密的考核办法。
好的制度和标准,赢在执行。为了强化随访工作的执行力,详细制定了针对临床科室的考核办法和针对随访员的绩效考核办法,为了将考核办法落到实处,具体采取了以下3种监督办法:
(1)按5%的抽样率对随访员的随访情况进行抽样核查,抽样核查的内容包括:是否真实随访、随访员留给接受随访人的印象如何、是否有因随访员的不当随访引起患者不满的情况、患者提出问题随访员解答是否令患者满意等;
(2)不定时对随访员采取突击考查,要求随访员复述电话随访流程、背诵电话规范用语,通过强化记忆达到熟练掌握业务的目的;
(3)每周检查随访员对出院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随访情况。能够随访的,检查延伸服务记录表上是否详细、准确、客观地记录患者反馈的信息;如不能电话随访,要注明原因,是因为无联系号码?号码有误?还是拨打三次以上无人接听?如果是拨打三次以上无人接听,每次都要注明拨打的时间是几日几时几分,保留电话记录,以备核实。
在企业的管理中,对细节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我院的出院病人随访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形式和内容还都要持续改进,不断创新,我相信,坚持用精细化的思维方法来指导此项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