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的古诗词通用10篇

关于母亲的古诗词(精选10篇)

关于母亲的古诗词 篇1

《代北州老翁答》

【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现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追随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勤劳。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浪中国人。

《除夕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步虚》

【唐】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思母》

【唐】舆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怀。

《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笼统,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关于母亲的古诗词 篇2

《燕诗示刘叟》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何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归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等闲,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固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导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怜惜,写吾此诗持送似。

《豫章行》

【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墨萱图》其一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墨萱图》其二

【元】王冕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消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犯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刻有子不及无。

《忆父》

【清】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忆母》

【清】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关于母亲的古诗词 篇3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鲍溶〔唐代〕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译文:

想要砍木材手中却无刀斧利刃,想捉鱼虾又没有渔网鱼具。

我怎么这般不自量力,自找麻烦受此行路途中的清贫。

原来的我不厌倦耕作,因为可以享受每日承欢娘亲膝下的温馨。

如今呆在这这千里之外的地方,我的心却不在这里。

那一片悠悠慈母之心,只希望她一切如我所愿健康无恙。

小小的桑蚕吐的丝能没有多少,却可让我们的衣服常常换新。

就如蚕而儿一样仅仅一顿饭的需索却吐出蚕丝造福与人,谁见过世上如母亲这般不求回报的人。

罢了罢了,我还是告别朋友回去耕田吧!把行路的车子拆去轮子当做柴薪。

注释:

纶:钓鱼的丝线。

愿:祈愿,希望。

关于母亲的古诗词 篇4

《归家》

王冕〔元代〕

我母本强健,今年说眼昏。

顾怜为客子,尤喜读书孙。

事业新灯火,桑麻旧里村。

太平风俗美,不用闭柴门。

译文:

我的母亲一直以来身体健康硬朗,今年突然来信说眼睛昏花了。

原来是顾念怜爱我这个在外的游子,并且想见一见在外求学的孙子。

我们一家人在新房子通宵达旦的畅欢,说着以前的农事。

太平的乡村人们生活安逸和睦,晚上睡觉连柴门都不用关闭。

注释:

顾怜:顾念怜爱。

客子:离家在外的人。

桑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关于母亲的古诗词 篇5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天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离别。

不及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唐】鲍溶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思母》

【唐】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短歌行》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关于母亲的古诗词 篇6

《乌夜号》

李群玉〔唐代〕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译文:

在这波涛拍岸梦里相隔的江水边,一眼望去是漫无边际的青枫林。

有鸟儿在林间,通宵达旦的悲啼鸣叫。

此时正是个没有月亮的黑夜,四周都笼罩在蒙蒙细雨中。

就像听见人生离别的哭声,声声痛入人心。

静悄悄的夜晚还很长,空山中的悲啼之声久久不绝。

我这远方来的人听不下去,坐在这里发愁都白了头发。

假如啼叫的不是帝望化成的杜鹃,也大概是桓山鸟了。

桓山鸟所生的四个儿子长大分赴四海,它们的母亲至今还在哭泣。

注释:

梦渚:即云梦泽。

是时:此时。

华发:花白的头发。

蜀帝魂:指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

桓山禽:源见”桓山之悲“。本指悲鸣的鸟。形容鸟鸣悲切。

关于母亲的古诗词 篇7

《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关于母亲的古诗词 篇8

《思母》

与恭〔元代〕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译文:

看到寒霜把芦花摧残,不禁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着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

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只好典袈裟籴米回家,奉养母亲。

注释:

霜殒芦花:寒霜把芦花摧残。

芦花:后世专以芦花代指母爱。

无复:不再。

倚柴扉:指母亲倚门望儿。

黄梅雨:梅子熟时之雨,时当农历四、五月。黄梅谓梅子,熟时呈黄色,故称。

典:典当,抵押。

籴:买入粮食谷物。

鉴赏:

这是一首饱蘸生活气息,充满真情实感的思母诗。

首句点明时节,渲染思情:霜打芦花,往日那一片片白茫茫的秋日生机欲舍难舍,令他想起了母亲的白发,想起了母亲的故去,不由潸潸泪下。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去年五月归家省亲时的情景: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僧人典当了法衣,买了些粗米拿回家侍奉娘亲,而白头的娘亲就是在柴门边盼望着儿子的的归来……诗如一帧发黄的老照片,一首低回沉婉的曲子,响着余韵,久萦心间。

与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见背,唯留老母贫苦独守。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亲恩。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关于母亲的古诗词 篇9

《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何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归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等闲,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固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导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怜惜,写吾此诗持送似。

关于母亲的古诗词 篇10

《晒旧衣》

周寿昌〔清代〕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译文:

三十年前母亲缝制的一件粗绨面料的长袍还保存在箱柜里,领子和襟袖虽已破旧,依稀能感觉到绨袍上残留着母亲的余温。

想重新缝补又不忍轻易拆开旧衣,上面有母亲缝补的痕迹。

注释:

卅(sà):三十。

绨袍:粗绨所制造的袍子。

绨(tì):丝织物类名。

赏析:

这首诗逐层深入,真挚动人地表达了人类至善至纯的天伦情感—母子之情。以小见大,托物抒情,一波三折,婉转深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因而感人肺腑,能令读者掩卷长思。

诗人翻检旧物时,发现母亲三十年前为他缝制的一件粗绨面料的长袍还保存在箱柜里。一件旧衣居然保存了这么多年,可见主人对它的爱惜。由于年深月久,又曾穿著过,绨袍的领子和襟袖已经破旧,虽然如此,诗人并无将它抛弃之意,如今睹物思人,诗人还依稀感觉绨袍上残留着母亲的余温。“余温”二字,乍看起来不符合生活的真实,然而,母亲逝世后,诗人一直思深念切,如今,母亲缝制的这件绨袍自然更强烈地激起他对母亲的回忆,母亲生前的慈颜与厚爱,霎时间又浮现于脑海,诗人情热中肠,以至移情于物,产生“却余温”的错觉,却又是十分自然,合乎常情的。诗人有意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传达了情感的真实。

末两句诗,紧承上面而来,更将这种感情转进了一层。由于领襟已破,诗人将绨袍晾晒之后,自然想缝补一下,可是转念一想,又不忍轻易拆开旧衣,移换旧布料的位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当年,母亲曾将对儿子的爱倾注于针针线线之中,缝进了这件绨袍里。如今,这件旧衣上一针一线对儿子而言,都包含着母亲的爱心,为人子者怎能忍心拆断这爱的丝线呢?诗人的不忍拆移,正表明了对母亲的无比珍重和深情怀念。这首诗,以小见大,托物抒情,一波三折,婉转深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因而感人肺腑,能令读者掩卷长思。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