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答辩问题的出题规律

一、出题规则

在答辩的时候,答辩委员会提出多少问题,提些什么问题?这是每一个需要参加答辩的学员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同时这又是一个十分复杂,很难把握的问题。因为,每一篇论文各有自己的内容、形式、特点和不足。根据论文的不同情况,答辩委员拟提问的问题也就必然是干差万别的。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篇论文,不同的答辩委员所要提问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说,就某一篇论文来说,主问委员会提什么问题,是很难说得准,猜得到的。毕业论文作者在准备答辩时,猜题是没有必要,也没有益处的。但这并不等于说答辩委员出题是任意的、毫无规律可循的,学员没有必要准备了。事实上,答辩委员拟题提问是有一定的范围并遵循一定的原则的。了解答辩教师的出题范围和原则,对学员如何准备答辩是有帮助的。下面就答辩委员的出题规则作些说明。答辩委员出题是有严格的界定范围的。答辩委员主要是根据毕业学员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以及毕业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来提问的,一般不会也不能提出与论文内容毫无关系的问题,这是答辩委员拟题的大范围。在这个大范围内,主问委员一般是从检验真伪、探测能力、弥补不足三个方面提出三个问题。

(一)检验真伪题

就是围绕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拟题提问。它的目的是要检查论文是不是学员自己写的。如果论文不是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写成,只是抄袭他人的成果,或是由他人代笔之作,就难以回答出这类问题。在答辩会上,答辩委员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到整个内容,都有可能提问,以此来考查论文的真实可靠性。比如“你是怎么想到要选择这个题目的?”、“你在写这篇论文时是怎样搜集有关资料的?”、“你写这篇论文时参考了哪些书籍和有关资料?”、“论文中提到的数据的出处何在?”等等。以此来了解学员是不是独立完成论文,是不是有抄袭和剽窃的现象。避免和杜绝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应付、不认真或者照搬别人的题目以至内容的现象。

(二)探测水平题

这是指与毕业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探测学员水平高低、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如何来提出问题的题目,主要是论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本原理等方面的问题。在答辩中,答辩委员所提出的问题,主要是该论文涉及到的学科范围内的内容,而不应是对整个学科知识的全面考核。但是答辩委员可以就该论文涉及到的本学科范围内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提出问题,以考查学员对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探测水平题还应包括对学员政策水平的考查。大专学员要求知道“是什么”即可;本科学员应要求研究“为什么”的问题和“怎么办”的问题,“怎么办”即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生着重考察对政策的形成及科学性、历史性和一贯性等的认识和研究。

(三)弥补不足题

这是指围绕毕业论文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答辩委员要针对论文中某些论点模糊不清或者不够准确和确切的地方,对论据不够充分的地方,对论证层次比较混乱、条理难辩的地方提出问题。论文中没有说周全、没有论述清楚或者限于篇幅结构没有详细展开细说的问题,答辩委员也可能提问。这些问题,可能是学员在论文中故意回避的薄弱环节,也可能是学员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不足之处,这就要求参加答辩的学员,事先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尽量设想到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免临场慌乱。例如,在一篇题为《把股份合作制引入开发农业之我见》的论文中,答辩时,主问委员提出了如下三个问题:1、请简要谈谈学术界对股份合作制性质方面的争议。2、合作经济与股份制经济有什么区别?3、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发展股份合作制有没有矛盾?请简述理由。又譬如,在《把山区经济推向市场的思考与对策》一文中,答辩时,主问委员提出的三个问题是:1、你在写这篇论文时,搜集了哪些方面的资料,是怎样搜集的?2、市场有几重含义?与此相联系,你是怎么理解市场经济的?3、请你谈谈把山区经济推向市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当然,在答辩过程中,根据论文的内容和答辩的具体情况,答辩老师还可以适当插问。例如,在上述第一篇论文中,主问委员觉得学员对合作经济说得很含糊,就在学员回答完了第二个问题后,插问了“请你谈谈我国50年代农村有哪几种合作制形式,它们的性质有什么区别”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答辩委员会就会了解毕业论文是不是学员自己通过辛勤劳动写成的,即检查了论文的真实性;也大体上摸清了学员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深广度,以及学员临场的应对能力和对知识理解的透彻程度;同时也可以搞清论文中薄弱环节的原因。从而有利于对论文的质量和学员的知识能力作出合理、公平的评价。(四)学术探讨题这类问题可被称为“拔高题”或“探讨题”,也就是在上述几个问题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回答或者是基本问题清楚以后,答辩委员还可以就与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更高层次的提高,以测试和了解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研究能力的高低。比如与选题相关学科领域的某些理论问题、前沿问题、难点问题、论文涉及但尚未解决的问题、论文观点可延伸之处、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等等。

二、提问原则

一般情况下,主问委员提问时会遵循下列原则:

1.先易后难。主问委员给每位答辩者一般要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问题,这些要提的问题一般会按照先易后难的次序提问。所提的第一个问题一般会考虑到是学员答得出并且答得好的问题。学员第一个问题答好,就会放松紧张心理,增强“我”能答好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在以后几个问题的答辩中发挥出正常水平。反之,如果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就答不上来,学员就会背上心理包袱,加剧紧张,产生慌乱,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后面几个问题的答辩,因而也难以正确检查出学员的答辩能力和学术水平。

2.逐步深入。为了正确地检测学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有时需要把一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并采取逐步深入的提问方法。如有一篇《浅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文,主问委员出的探测水平题,是由以下四个小问题组成的。(1)什么是科学技术?(2)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在学员作出正确回答以后,紧接着提出第三个小问题:即(3)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为什么说它也是生产力呢?(4)你是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通过这样的提问,根据学员的答辩情况,就能比较正确地测量出学员掌握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如果这四个小问题,一个也答不上,说明该学员专业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如果四个问题都能正确地回答出来,说明该学员基础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如果能回答出其中的2—3个,或每个小问题都能答一点,但答得不全面,或不很正确,说明该学员基础知识掌握得一般。倘若不是采取这种逐步深入的提问法,就很难把一个学员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准确测量出来。假如上述问题采用这样提问法:请你谈谈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员很可能把论文中的主要内容重述一遍。这样就很难确切知道该学员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是好、是差、还是一般。

3.基础题和应用题相结合。一般地说,在三个问题中,应该有一个是关于基础理论知识的题目,有一个是要求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在基础题中,可提名词概念,部分段意简述;分析结构;论述与论题相关的观点;从不同角度检查学员对问题的研究程度。在基础题中,针对不同学历,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说来,大专学员着重考查对概念(范畴)的理解,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本科学员着重考查对基本原理、知识及范畴的融会贯通,并能从各自的内涵与外延,准确地、系统地表述;研究生着重从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定律的产生和形成,以及目前发展完善的情况。学员毕业论文的特点在于运用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从多年来的不同班次的论文来分析,大专班学员只能是一般应用,即能用理论说明问题。对这个层次的考查,着重点应放在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上,不是理论与实际两张皮,或者二者联系得很勉强。本科班学员实际能力考查的着重点应放在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方面。研究生的考查着重点自然是触类旁通,用关于某一专业的知识,推出同类中其他事物及规律性。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应用的范围更广,甚至还应要求从“比较学”上看问题,并具有较强的能力。

4.深浅适中,难易搭配。即在三个问题中,既要有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又要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同时,对某一篇论文所提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应与指导教师的建议成绩联系起来。凡是指导教师建议成绩为优秀的论文,答辩委员所提问题的难度就应该大一些;建议成绩为及格的论文,答辩委员应提相对浅一些,比较容易回答一些的问题。例如,2019年12月5日上午,笔者作为主问委员针对2019级本科班13号学员的毕业论文《统一战线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提问的五个问题是:1、和谐社会具有哪些特征?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统一战线具有哪些作用和优势?3、“和而不同”《论语》的一句话,在你的毕业论文中,它具体是什么意思?统一战线怎样实现“和而不同”?4统一战线如何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关系的工作?5、在统一战线中,如何才能体现“以人为本”?12月7日上午,笔者作为主问委员针对2019级本科班197号学员的毕业论文《可持续消费之我见》提问的五个问题是:1、什么叫做可持续消费?2、可持续消费和可持续生产有什么关系?3、以人为本的消费原则指什么?可持续消费怎样体现公平和公正原则?4、怎样才能发展可持续消费?5、通过撰写这篇毕业论文,你觉得自己在对可持续消费的理解上有哪些提高和收获?主问委员在答辩过程中应该关注受答辩者的语言、神情、动作等变化状况中,及时捕捉蕴含的有效信息,引导受答辩者围绕指定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既注意发现、指出回答时的漏洞,又帮助其引向正确的思考,充分展示论辩的场面,使受答辩者在论辩中提高认识。

——引自《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一书,新华出版社,刘建新著

一、硕士论文答辩想考察研究生什么

1、考察论文的真实性

2、考察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

3、考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二、硕士论文答辩程序

(一)、研究生向答辩委员会报告自己硕士论文的简要情况(时间约20分钟)。答辩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论文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

(2)硕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

(3)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撰写答辩报告的注意事项:

1、突出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2、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3、强调论文的新意与贡献

4、说明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

(二)、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问题,进行答辩(时间10~15分钟)。提问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2)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考察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关问题。答辩提问的类型:

01、对选题意义提问

02、对重要观点及概念提问

03、对论文新意提问

04、对论文细节提问

05、对论文数据来源提问

06、对论文薄弱环节提问

07、对建议可行性提问

08、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提问

09、对超出论文范围的提问

10、没有标准答案的提问答辩提问时须知:

1、应用能力与知识宽度的准备

2、作好常规性问题的准备

3、细节问题不可忽视

4、对自身能力的考查

5、对论文可行性把握提问和回答问题时间约30分钟。

三、答辩及答辩表现 1、备熟讲稿2、准备多媒体3、做提问准备4、进行试答辩5、调整好心态

(二)、怎样汇报效果好 1、脱稿汇报2、突出重点3、抓住兴趣4、掌握时间5、留下伏笔

(三)、如何巧妙地回答提问 1、听清问题记下来2、围绕论文回答问题3、不会回答怎么办 4、答辩态度要诚实5、回答提问的技巧

(四)、答辩中存在的问题 1、准备不充分2、紧张不自信3、汇报不成功4、答题不清楚 5、临场发挥不够6、答题不懂装懂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