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奉献心得体会_教师奉献个人总结与感悟【实用三篇】

教师奉献心得体会_教师奉献个人总结与感悟(精选3篇)

教师奉献心得体会_教师奉献个人总结与感悟 篇1

上星期六跟室友把旧物拿到学校的跳蚤市场去卖,当是体验生活,还挺好玩的。话说打铁趁热,本来那天就该把感想写写的,但拖拖拖,就拖到了今天。还剩下的那点感想就是真正学到的道理了吧。

事物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所处的位置。以前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感触。但摆了个摊后,嘿,还真是这样。整个跳蚤市场大家都是很低价的,东西都拿来贱卖,你想卖高了就没有人要了。牛仔裤十元一条,鞋子二十元一双,小东西三到五元。换其它地方,哪里还有这么便宜。所以,同样一件衣服,在精装店和在摊位上卖,价格自是非常不一样的。只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罢了。开心的是,我只花三块钱买到了一个全新的挺好看的钱包。

不要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我本来觉得很卖不掉的东西居然也有人问。反而看好的觉得可能卖得掉的却脱不了手。甚至我拿来装东西的蛋卷铁盒子还有人问,出两块钱,把我吓一跳,然后我一定要三块钱,两相僵持,她就走了。室友说我们两个人都很奇怪。虽然这只是个食品盒,但我自己还是很喜欢,觉得漂亮,可以拿来装东西。东西的价值可能就在于你喜不喜欢吧,个人不同的喜好。有天在文具店看到近两百块的笔记本,实在是不知道哪里好的,所以很好奇会买它的人是谁。这世界的人多丰富啊。

如果你在卖东西,你会对钱生出执着。因为那是你追求的东西。如果你在买东西,你自然是喜欢对方的商品。在摆摊的时候,真恨不得所有的东西都拿来卖,好换钱。虽然其实并不能赚多少,且很快就是会被自己花掉。

感想四:人都是这样的,自己的东西部觉得不好,别人的才是最好的,殊不知自己当初买它的时候也是很喜欢的。审美疲劳了,所以不想要。我把我的小饰物拿出来卖,室友说,这些不是挺好看的。然后,室友拿出的东西,我也都觉得好看。因为自己是第一次看到,眼睛有新鲜感。我大一的时候买的一个四叶草坠子,当初必是很稀罕的,不然怎么买它。但两三年没戴它了。结果一拿去卖,好多人问,好多人喜欢,很奇怪。因为现在看,就是很普通啊。所以啊,野花就是比家花香。

扮演不同的角色还是挺让自己开心的,体验不同的生活,生活就显得很丰富。

教师奉献心得体会_教师奉献个人总结与感悟 篇2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间,我踏入教师这一行也20多年多了。终于体会到教师除了教书育人,还要甘于平淡,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奉献精神。李商隐的这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用来形容教师的奉献精神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前几天和一个同事一起聊天,聊着聊着,话题就谈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我半开玩笑的抱怨说现在教师的待遇不太好,有时候让人沮丧。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抽屉里面小心拿出一份报纸给我,让我好好看看里面的一片文章。那是一份20xx年的《中国教师报》,他一直好好保留着,到现在纸张已经发黄了,但报纸仍然是完整的,上面图案和文字仍然清清楚楚。我读完了之后,才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20xx年感动中国的悬崖小学支教夫妻:李桂林和陆建芬的事迹。

他们两夫妻在四川甘洛县乌史大桥乡悬崖上的二坪村小学教书,那里条件非常艰苦,收入微薄,特别是交通不便,上山下山都要通过绝壁上的木质云梯。但是他们没有抱怨,没有计较,没有被艰苦的条件吓到,而是扎根下来,一教就是20xx年。他们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里的孩子走出彜寨架起了知识的云梯。感动中国的组委会给他们夫妻俩的颁奖词如下: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20xx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被他们的事迹感动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难能可贵的是还有这样甘于奉献的人。他们真正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更是我们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和模范。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教师的伟大。我也开始从新审视自己对“奉献精神”的认识。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奉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用爱心和责任铸成的一道彩虹,清新飘逸,带给人们温馨与快乐,真诚的梦在奉献的呵护下悄悄萌芽生长。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注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奉献的火焰并没熄灭。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里,他举起执着的双手在擦洗人们心灵的尘。鲁迅先生“俯着甘为孺子牛”;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阿里;李素丽在公交车上脸庞的晶莹汗珠,更有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在悬崖小学支教20xx年。他们都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为世人称颂,为社会献着美丽光芒。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奉献需要付出,自私的人永远不懂奉献。有人错误地认为人的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取,这种人把奉献当作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而且往往是索要回报多,真正意义上的奉献在于它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能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也被称作“园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当老师满头银发,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作的欣慰,他们没有索取些什么,只求学生们能力社会建设添份力!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作都投身于奉献的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茏、繁茂!

作为一名教师的我,要以李桂林和陆建芬为榜样,学习他们那种甘于平淡、淡泊名利的高贵精神,学习他们那种不畏艰难,同困难作斗争的顽强精神,更要学习他们那种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奉献精神。

教师奉献心得体会_教师奉献个人总结与感悟 篇3

参加SP培训后,总结了一些电话销售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做好准备工作

为通话做好准备,必须事先计划好要说什么。把这些内容完整地写出来会有很大的帮助,但不可在通话中照念。写下目标并明确你想获得什么,是对方负责人的相关信息还是约见?把要用的东西(笔、纸、DM单)放在手边。

二、打电话需注意的事项:

确认打电话的目的。把要提及的事情列成清单,比如目前使用运营商的情况、话费情况、折扣情况、国内国际长途所占比例等等。有一点很重要,争取与能决定的人通话。

开场白。确保对方知道你是谁,清楚地说出你和公司的名字。

微笑。通话时让自己听上去更加自信。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笑意,保持友好和热情,有利于和对方的谈话。

声音。打电话时要说得慢些、清楚些。保持适宜的音量,不要低声唧咕,也不要大嚷大叫。可以的话最好站着讲,这样会表现出你的权威性和自信心。

倾听。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时的使用一些“明白了”、“是的”的词语表示你在听,这样更容易察觉到对方语调的细微变化,有助于你理解话语背后的含义,确定客户的要求。

情绪。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和产品。积极的情绪是会传染给对方的。

掌握时间。通常下午很难联系到负责人,并且那时候人们也容易走神。所以最好把重要的电话放在上午打。如果打了一个不大理想的电话,可以适当休息一会,让情绪冷静下来。避免在临近下班时间打很长的电话,这样可能会拖延对方的下班时间。

三、良好的心态:

面对前台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不假思索地说不需要,挂机。

说这方面没有具体负责人,挂机。

说你不告诉我找谁,我无法帮你转接,挂机。

很耐心的听清楚后直接帮我把电话转接到老板或负责人,这种情况很少。

对于前台小姐的“无情”,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她们做为企业的窗口,每天要接很多电话,所有的电话中,推销的、联系业务得为主。试想:让自己去每天接一定数量、毫无作用的电话时,我也会不耐烦的。

即便找到关键人,通常也会有百分之80%以上的客户拒绝我们,我们应当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对自己说:“他拒绝了我,只是他暂时不需要,这很正常。”

四、绕过前台:

隐藏目的,告诉对方别的理由。例如,想购买某种商品,询问资料或应聘某职位等,然后转到其他部门在照相关负责人。

在大公司里,可以随便拨一个分机,然后说:“我是___,不好意思,我想找___,请问是这个分机吗?大多数人会告诉你他的分机号,甚至把你直接转到对方的电话机里。

摆大台。提出业务部或网络部主管。不要讲姓氏。说:我找业务部部经理。我是__公司___人。语气可以坚决些,给人感觉你和经理是好朋友,或是有业务来往关系。

电话前先了解该公司的资料,或网上,或报纸或其它。闲聊中捕捉到该部门的主管人员。

直接说我找下负责___的王经理,至于这个经理有没有不用管。有的话当然他就转过去了,没有的话,就假装记错了问一句:“奇怪,那天的确是王经理,难道记混了?”然后接着问一下:“那咱们这里负责___的是谁啊?”他告诉你以后,你恍然大物的说句,“哦,对就是他,也可以,或者说,看来是记错了。”

五、实战话术应对:

客户:“他在开会。”销售:“最好在什么时候来电才能联络上他?” “您肯定可以帮我安排一个最佳的时机与负责人通电吧!”道理很简单:请她帮助,让她感觉有面子。

客户:“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完会。”销售:“那公司里有谁会知道呢?”

客户:“老板没有时间。”销售:“什么时候打电话才能找到他?” 有些时间是特别适合找到老板或负责人的,比如早上7:30到8:30期间,星期六早上也可碰碰运气。

客户:“发一份传真过来吧。”销售:“我想发E-mail给他,地址是什么?”建议采取E-mail的形式。发E-mail的话可以得知老板的电子邮箱,只要老板感兴趣可立即回电话。

客户:“我们经理对你的产品不感兴趣。”销售:多谢她给你提供这信息后,尝试提问细节,他有否提到他不喜欢该产品的原因?然后说说你的新信息(新产品,价目表,新服务等)。

客户:“他在讲电话,可留下姓名吗?”销售: “让我在电话里等一会儿吧。谢谢。”

客户:“不需要,没兴趣。”销售:“相信每个企业对如何降低通讯成本都会感兴趣的。”

客户:“我不能作主。”销售:“如果您能提出对公司有利的建议,相信你们老板会更加重用您。”

客户:“迟些时候会再给你复电。”销售:“我什么时候联系您比较合适?”

客户:“我们已经在用了。”销售:“是的,我只是向您建议可以有多一种选择。没有比较,哪能辨出好坏?”

客户:“我很忙,没时间。”销售:“向您这样在公司身兼要职的人一定是非常繁忙的,我不会耽误您很长时间,请给我2分钟就行了。”

通常首次打电话的目的是约见上门,电话里说的模糊些,围绕的中心是见面谈。如果他让你去那么就有了50%的成功。作为一个销售人员,一个最好途径就是勤快,作为新手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数量。拥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加上一些有效营销技巧,一定能做出一番成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