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教学反思(精选32篇)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孩子们为什么在风筝上只写了名字而没有写地址”这个问题产生了争论,有的说,孩子们生活在农村,人家少,彼此都认识,万一风筝丢了,很快就会被送回来。可是,也有孩子说万一别人不认识你,或者风筝飘啊飘飘到城市里去了,城市人多肯定不认识他们,那风筝不是就送不回来了吗?还有的说,孩子们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风筝或捡到自己的风筝后就可以和自己做朋友。总之,学生对这问题是争论不休,可是,我为了不让太多的争论延误我们后面的学习,于是让学生暂停争论,让他们课外去做实验,看看风筝究竟要多长时间才会被风吹断,或者自己掉下来。
其实,现在想来,我认为自己的建议是愚蠢的,因为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不同的人去放风筝,那么风筝在空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那么,当孩子对此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我是不是应该这样去引导学生呢:作者和他的伙伴将名字写在风筝上,并给风筝取名“幸福鸟”,那么,如果丢了,如果也不能被送回来,那么风筝被别人拿走了真的就是一种损失吗?是一种痛苦吗?这样一引导,我想学生就能想到即使风筝丢了,被别人捡走了,那么自己的祝福就送给了别人,也把幸福的感受送给了别人,自己的风筝能给别人带去快乐和幸福,这不是很好吗?
课虽然上完了,可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我想,遗憾永远都会存在,但绝对不会是同样的遗憾!
日积月累中,有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王维在出塞途中所作的,描写广袤的塞上风光的绝句。诗的大意是: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简直把广袤的塞上风光写绝了。展示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美幻绝伦的塞上风光画。
新教材中,学生了解的王维的诗作很多,有《相思》、《杂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鹿柴》、《山居秋暝》、《竹里馆》等。每一首诗都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王维是居“李杜”之后,为学生接触较多的唐代诗人。他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他多才 多艺,能书善画,诗歌成就以山水诗见长,描摹细致,富于禅趣。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指出其诗画的特色和造诣。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新教材的日积月累中,选取了不少的古诗词让学生来诵读,这不失为学习古代文学的一个好的渠道。但是,单纯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或许就失去了编者的本意。应该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了解掌握与其相关的文学知识,或者以其他的方式理解诗作。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说,可以在学生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把这句诗意作为背景,让学生对其描绘的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一篇现代文,同样是一篇很优美的写景文章。学生的想象力在这里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理解记忆也得到升华。
当然,还可以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把这句诗的内容表现出来,同样是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也是对学生绘画能力的检验。
总之,采取灵活多样的积累古诗文的方式,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更深,记忆更牢。还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您不妨一试!
《晚上的太阳》一课上完以后,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具体表现在:
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体验探究性。
首先是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悟。例如,第一自然段“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时,有学生皱起了眉头,我及时抓住这一细节,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你们为什么皱起了眉头?”让学生说出了各自的情感体验,一种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来思考。
其次,让学生在明白爱迪生的好方法之后,抛出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假如是你,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妈妈手术的照明灯呢?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各抒己见。为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再如:在课的结束部分并没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是又让学生带着一个个问号走出课堂,到课外继续探究。让学生继续探索爱迪生的其它发明故事,阅读《世界名人传记》,《科学家的故事》等等,充分让学生带着好奇带着求知的欲望从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学习探索。
首先,我试着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方面做了一点尝试。
1、 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
《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的统计过程要有所体验,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 的问题。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选择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其次,让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 程,在自己的体验过程中了解一格还可以表示2个数量甚至更多,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猜测推理的能 力。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接触过简易统计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一些简单的预测;学生 要参加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在方格纸上画出条形统计图。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组织学生参与统 计活动时,教师应该精心创设情境,鼓励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能看懂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 重要的数学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展开讨 论,做出分析,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经历统计过程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在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上,而是着眼于让学生感受统计问题的产生,体验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学生自主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这种需要很自然地转化为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的内在动力。
其次,我又试着在教学的安排上做了一点尝试。
1、授课的大部分形式是教师与学生共动。
具体细节:在填统计表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报数我填写。我的想法是: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具体更直接的看到图表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下 将知识内化。但也有让学生独自完成的学习活动,我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行,感到只有“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的语言不简练等等。
在设计《选举风波》前,我一直思考着两个问题:《选举风波》相比较于其它的课文篇幅要长,而且必须在短短的一节课完成,那么怎样才能实践长文短教;《选举风波》写的是实实在在的中学生生活,通俗易懂,怎样才能实现浅文深教!
最终的教学设计由四部分组成:理情节、评人物、品多味、说心情。设计伊始,我准备只选某一个部分,给文本做一道减法,这样整个课堂不会因为追求完整只有速度而没有温度,不会因为追求完整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但是最终我放弃了这种设想,因为这样极有可能是对文本的一种割裂,还因为这是一堂展示课,更多的是探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该怎样操作。但是如果整个教学过程如果是为了追求完整而逐一展开这四个环节,那么课堂就会因波澜不惊而失去生机和活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上得追求环环相扣、水到渠成,而且得有教学的高潮。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我把短教与深教定位于“多味”?走进文本,品味贾里多味的内心世界;走出文本,说说自己的多味经历。而将理情节与评人物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铺垫。
上课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短教与深教这一目标,教学伊始,我直接从题目入课设置了两个问题:我们将《选举风波》这一题目换又指的是哪些事件?他成《选举》行吗?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从而高效地去“理情节”,也达到了短教的目的。在“评人物”这个环节上,我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卷进这场风波我们发现有贾里、鲁艳青等人物置身其中,你最愿意和哪位交朋友?因为人物形象比较好理解,所以处理时在“放”的同时更多的受“收”,以便让学生认识得全面而深刻,其目的也是为了达到短教。同时为了达到深教这一目标,在“品多味”这一环节上,我设置的问题是:经历这场风波后,贾里他们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找出“真正的人生滋味就是多味的”这句话,进而我让学生走进文本中,去品味贾里内心多味的具体体现,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多味”的内涵。接下来“说心情”这一环节实际上是品多味这一环节的延伸,问题我是这样设置的: 这贾里如果走到我们中间,他也一定很想听听我们多味的心情故事,不知同学能否说说看?学生走进生活,畅谈发生自己身上的多味故事,从而更好的“多味”的外延。这也也就实现了深教。
上完这节课,反复观看这堂课的视频,在多变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使课堂活动始终围绕“短教”与“深教”的目标展开,通过“追问”实现“有效学习”。在课堂上我始终做到:既不将知识和盘托出、全盘授予,也没有简单地设置学习目标用指令性的任务去驱动学生,而是努力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思索,从而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
我感觉自己能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组织教学,相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师生互动效果较好,但是老师还是有点越俎代疱,放得不够开,如:没有提供足够的时空,扩大学生参与的面,让学生在同桌或小组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再进行全班交流,因而这节课生生互动体现还不够。
反复审视这堂课的教学实录,便不断心生遗憾:遗憾一,课堂上预设的内容多了点,生成的内容少了些,所以教学过程中有点越俎代庖。遗憾二:某些对话环节拖沓往复,完全可以更高效地驾驭课堂节奏。遗憾二。由此可见,更理性地思考教材,更诗意地驾驭课堂,实在应成为一个教师孜孜以求的境界。
本节课,我采用实验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自主想办法,亲自动手操作,带着解决问题的兴趣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生成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我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肯定,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采用师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充分肯定学生,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探讨他们的想法,激励他们继续自主推进知识的深入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体会收获时,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相互补充知识的遗漏,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全面,能力得到更进一步提高。
课堂上,我选取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主动的拓展思路,解决问题。就在学生不断的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同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学生也能有意识的用统计知识来解决问题,并更充分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在本节课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出统计图的绘制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生成,轻松获得知识,并提升将知识运用到今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加学生今后学数学、用数学的强烈愿望。
《小小商店》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后的内容,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目的在于:以模拟的方式展现一个小小的情景,提高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模拟购物”,使学生对人民币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本节课,我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背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重点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这节课一开始,我就以逛商场,买东西为题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布置三个柜台(儿童玩具、 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柜台内的商品价格有:整元的、整角的,也有几元几角的,利用猜价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通过三个柜台售货员、收银 员的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产生积极浓厚的购买欲望。然后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回收站的作用,回收什么?怎么回收?帮助小朋友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意识(这部分内容,视教学时间而定)。
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内外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亲身实践的机会。课上,学生自己布置柜台,能让学生在分类中,培养做事有条理,归类的好习惯。通过布置柜台、招聘员工、模拟购物等环节,让学生亲历开办商店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自主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
2、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招聘活动”实质上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购物活动中的应用意识。学生为了竞争上岗,便会积极主动地去解决购物中的数学问题,猜价格,计算总和、找零。而活动后又充分利用学生购物后的愉悦心情,及时组织汇报交流,这又是一次分享的过程。同龄小伙伴间无拘无束的交流,更能使他们收获成就感,从而喜欢数学,多用数学。
当然由于匆促的准备,考虑的欠周,因此在教案的设计、活动的安排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1、学生购物时间短,有操之过急现象,有个别学生还没有真正学会如何购物活动便结束了。2、让“顾客”学会讨价还价,不够钱时该怎么办?这类问题讨论的还不够,个别学生在做关于购物方面的练习时仍不会计算应找回的钱。3、作为“售货员”的学生还不会引导“顾客”购买,如:请问你要什么?4、因材施教不充分,对认知接受能力不同的同学不完全做到个别辅导,致使个别学生在做关于购物方面的练习时仍不会计算应找回的钱等等。
这次的磨课历程是短暂而又充实的。我们几位新教师同心协力,共同磨课、研课,通过不断的试教、听课、修改,在比较中,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团结的力量,更收获了患难的友谊!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因此,在上课之初,学生就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由此总结得出一种抽样的方法,体会到抽样的必要性.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设计了大量的贴近学 生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课后,学生王乔告诉我:“张老师,其实人们体检验血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由部分看全体’的例子,因为这 时我们不可能普查,只能抽样调查.”可见学生学习之后,还能联系生活实际列举出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在解决问题时, 也很有主见.这充分说明通过近一学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变成了主角,而老师仅仅是导演或主持人.
真正做到让生动的教材变成了生动的课 堂,让学生学习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数学.我自己感觉不足的地方就是时间稍稍有些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面不够大.以上是我上完这节课的一些思考,在今后教学 教学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之前总很少找寻得到最贴近于学生的有关于爱的素材。直至前不久喜得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才得偿我愿。
我们的社会充满了爱,如大灾大难突如其来时,有洛杉矶那边一个满身血迹、困顿不堪几近疯狂的救子英雄,在废墟瓦砾中徒手连续挖掘6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有在“5.12”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一个母亲以给自己的孩子喂奶的姿势保住了孩子的生命,致死如此;有感动中国的、母爱齐天的陈玉蓉,为给儿子移植自己的肝脏,7个月忍饥斗饿,不惜自己的血肉。这些感天动地的真人轶事真的不胜枚举。然,却离我们学生身边相较甚远,可怕的是这些“伟大”无形当中把孩子们身边近在咫尺的爱给掩饰的“渺小”了。
这个世上并不缺少爱,缺少的是用心去领悟。教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是一次诠释“平淡”“质实”的最好讲义机会。把这个寻常故事中看似平淡无奇的几个侧面所折射出来的爱的光芒给挖掘出来,让孩子们好好零距离的去触觉爱其实正从前方扑鼻而来呢! 环顾左右,兴许我们里只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僻壤山村,兴许在地图上也找不到个点儿,又兴许这里扎实普通得只剩下平凡。兴许吧!但今天我要说,如果还有春天,我们的脚跟后面,爱一定如影随形的。
梁晓声先生笔下的母亲就是个鲜活丰满的例子,母亲那直白无饰的话,因辛苦而掬偻的辈,拳拳爱子之心让爱昭然若揭。 是时如果鼓励孩子们留心生活。我们会想起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是谁立马放下手中的活陪我们看医生。当自己过生日时,是谁第一个记起并为之庆贺。当我们因失败而伤心哭泣时,又是谁在一旁不厌其烦的劝导、安慰、鼓励。
当……每天每天,我们都被爱环绕着,在舒适的房间、暖烘烘的被子里,我们还在酣然入睡。殊不知母亲在厨房已经忙开了。还不等我们睁开朦胧的睡眼,就经常性的听到母亲的呼唤。父亲也早早的“晨曦理荒废”去了。爱在喷香的饭里,爱弥漫在屋子里,爱温暖在我们心里。零零总总的这些,无一处不寻常,无一处不令人寻味,无一处不暖人心房。 生活确实需要发觉,细品。爱,也许只在瞬间,需要用心捕捉。所以我们不该无视我们生活半径内的每一尺寸爱。
这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回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一篇散文。本文选材精当,内容浅显,学生易懂。对于这样一篇内容较为浅易的文章,如果仅仅解读文本,了解于漪老师回忆的几件往事,学生的学习收获是不大的,也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具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他们的求知欲望强烈,如果这篇课文没有一些新的东西,或者没有一个新的角度,他们往往就会觉得平平淡淡,收获不多。
怎样来教这样一篇课文呢?我反复考虑,数易其稿,最终定位在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打通阅读和写作之路。即用指导学生写作的方式来阅读这篇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写作的方法,受到写作的启示。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把阅读和写作组合起来,并有机融合在一起的问题了。如果用写作的方法来解剖这篇课文,课上起来肯定毫无生气,也缺乏阅读教学的韵味。有人形容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有两个翅膀同时煽动起来,让阅读和写作比翼双飞,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我主要采用了一下方法加以整合,经实践检验,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思路整合。以文章的写作框架确定阅读教学的思路,即从结构入手,以“凤头、猪肚、豹尾”的篇章结构确定教学板块,以写作指导作为贯穿前后的主线,给人以整体感,同时又有所变化,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 2 最后引导到读书积累上来,以一副对联作为结束,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人生的启迪,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整合。阅读教学的精髓在于学生的朗读,积累,感悟和品味语言的能力,这些内容如果分开进行,每一项都有很大的空间,但往往给人一种割裂的感觉,既然我的教学定位在打通阅读和写作之路上,所以就大胆取舍,把课文内容的教学引导到文章的选材上来,把语言的品味教学过渡到写作语言上来,使之有机融合在一起。如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件事大声朗读,之后明确作者围绕主题,写到的一些往事:看山水画、读千家诗、听国文老师讲课,这些材料能删去一部分吗?能颠倒次序吗?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回答后,自然得出写作启示:选材要丰富,并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和安排的次序。 教学形式的整合。文章是阅读课,所以要有阅读的味道,定位在阅读和写作融合,以阅读指导写作,所以教学的形式很重要。在教学中我采用写作启示录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乐于接受。在最后从结构、内容和语言上总结成三点,给学生以清晰的印象。如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后,教师提问:你认为本文的开头符合凤头的标准吗?这样的问题,既兼顾篇章结构、又能够品味语言,学生乐于思考回答,在此基础上,自然得出写作启示:文章开头要紧扣题目,短小而精美。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介绍云彩知识的科技小品。课文以云的变化为线索,以怎样看云识天气为重点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告诉人们可以看云识天气。
本节课借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事先准备一定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文章思路,能说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能识别云,预测天气的阴晴雨雪,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因此我事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分小组讨论并选择一种云或光彩进行介绍。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小组之间的竞赛,使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一、收获与亮点:
导入选择了《竹枝词》和字谜,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是名句的积累。
其次,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课堂始终。从情境导入、课堂游戏、分析结构到课堂小结,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重要思想,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教师在课堂的任务只是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指导、激励,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自我坚持、发现、改正的过程。
再次,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即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即运用“互教”、“班教”、“导教”的方法,即以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有代表性和共性的问题教师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讨论中掌握知识;对于个性的或通过以上环节仍然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回答。
总之,本案例体现了老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学做得到了和谐统一的教育思想。
二、不足之处
1、课堂教学的环节多,课堂容量过大。容量大导致个别环节没有充分展开,时间仓促,学生讨论不够,理解不深透。
2、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3、对于学生的发言,没有进行适当的激励性评价。
三、改进方法。
1、科学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局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结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开展课堂教学,让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合理安排每节课的内容、时间,从40分钟里要质量。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说明性的科学小品,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介绍了它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的经过,赞扬蟋蟀在恶劣的环境下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我鼓励学生把书中描写的蟋摔的“大厅”、“平台”、“卧室”画了出来,而且还把想象出来的蟋蟀的“储藏室”、“卫生间”等也画了出来,把对课文的理解、孩子的童真童趣用笔墨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并把他们的创作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让他们结合课文一一介绍画画的意图和独创之处,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时我先请学生自己到课文中找找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语句画出来。然后,小组讨论,把找到的特点,用最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写在作业本上。学生经过自学研究比较容易找到并概括出蟋蟀住宅的特点,但就“倾斜”是否为住宅特点学生产生疑问。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是在我备课中想到的,所以这时我没有马上给学生答案,而是提出“蟋蟀住宅倾斜是怎样的角度?”这个问题让学生争论,有的学生说:“蟋蟀住宅应该是越向里越高”,有的同学说:“住宅应该是越向里越低。”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又是画图又是用手臂当隧道演示,有的同学指着图说:“如果隧道越向里越高那么洞口必然低,那么一下雨,水就会把洞口淹了,所以隧道一定是越向里越低,洞口最高。”还有一组同学用自己的水壶拧开盖子当隧道放在老师准备的盆里,边演示边说:“下骤雨蟋蟀住宅外面就会有积水,脸盆里的水就代表积水,而水壶代表隧道,如果水壶口上扬,脸盆里的水只要没过壶口就会留进水壶整个洞就被淹了,而水壶口冲下压盆里的水就流不进壶里因为壶身是向上的,所以我们组判断隧道一定是越向里越高。”一下争论有了结果,这时不用老师给答案学生自己就明白了住宅倾斜是为了内部保持干燥,所以倾斜不是特点之一。
课后我感到这一环节我处理的比较好。因为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阐明自己独立读书,独立思考后的独到见解。只有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思维的过程,学生的独到见解才能得到表现,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又再次努力读书,并小组合作,又是画图又是用手臂当隧道演示,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又给别人提供思考的材料,也使自己从别人那里获取经验,得到启发。使每个人在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能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大家对所争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获取知识,感悟方法,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
经过一天一夜的准备,尝试了两次试教,今天在区“翱翔杯”预选赛上我执教了《女娲补天》一课。《女娲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31课。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一、稳固基础,巧妙解词。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就要扎扎实实,一字一词就如同一专一瓦打好坚实的基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学好课文的基础,也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初读课文之后我出示了三组词语,分别让学生读出词语的意思,读准难读易错的字音。其中“冶炼”这个字是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所在。“冶”这个字很容易和“治”混淆,我首先让学生区分这两个字,注意到“冶”是两点水旁,两点水旁的字“冰、冷、凝、凉”等等意思都很相近,都与液体有关,我想学生一定和我有着一样的疑问,那为什么“冶”是两点水旁呢?我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冶”的本意就是化解,冰化解成水,后来引申为熔炼金属,把金属熔炼成液体。要是不查找资料还真不能把“冶炼”和他的本意联系上呢。讲解之后学生似乎明白了一些,但是“冶炼”这个词还是离学生的生活很远,于是,我让学生到课文中找到“冶炼”所在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女娲具体做了什么事就是在冶炼,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了,女娲把五彩石冶炼成很稠的液体就是在“冶炼”。之所以在“冶炼”这个词上浓墨重彩是因为这个词语是本课的生字新词,而且学生理解起来也的确很困难,所以,接下来指导书写,就这样把“冶炼”这个词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了。我自认为这部分教学很扎实,也正是因为扎实有效所以它也格外闪亮。
二、想象画面,感受可怕。
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灾难后的可怕画面。单纯从文字的描绘学生似乎感受不到当时的情景有多么可怕。三次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没有读出可怕的感觉了。我引导学生思考:“这熊熊大火可能会烧掉什么?这滔滔洪水可能会冲走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看到的灾难画面来想
象再现画面,可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学生还是没有融入课文之中,这一行行的文字还是文字,没有生命,没有画面,没有调动起他的已有生活体验,或者说这种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太远了。这种可怕,这种灾难和他并没有任何的关系。
那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可怕呢?用音效?电闪雷鸣、哀婉音乐?找了一些都觉得不适合,与这段文字不相配。用图片?能找到的有关灾难的图片肯定都是现代的,高楼大厦,瓦砾废墟,呈现在这里总感觉不伦不类。那怎么办?是不是还得用语文的办法,学生读不出可怕,我就用我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激发学生的想象,煽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在脑海里浮现一幅幅天塌地裂、水深火热、苦苦挣扎的画面。
三、品词析句,感受艰辛。
女娲补天是个艰辛的过程,课文中的第三个自然段重点叙述了女娲寻找五彩石时的不易。我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中能够体现女娲寻找五彩石艰辛的词语进行品味、朗读。学生找到了“零零星星”“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这几个关键的词语,并通过朗读时语调、语速的变化读出了一点艰辛不易的感觉,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朗读的技巧性太强了,情感性太弱了。如果再加上一些补白、想象是不是更能体现出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辛呢?比如“找啊找啊”她都到哪里去找了呢?最关键的是,由于我本身对文本理解的偏颇导致我只注重了引导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而没有关注到引导学生感受女娲的不怕危险、无私奉献精神,注意了,但是关注的不够,做了,但是做得很肤浅,蜻蜓点水而已。
四、走进神话,感受神奇。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我一直在想这样一篇课文,到底应该交给学生什么呢?也就是我教学目标定位在哪里呢?我想很有必要让学生感受神话传说的神奇之处。女娲的神力具体体现在课文的第4个自然段。我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女娲的动作来感受。“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就这简单的一装一端一对一泼,就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这看似轻松的动作却是常人不能做到的,这就女娲的神力。尤其是“泼”这个动作,还有“金光四射”“立刻”两个词语最能体现了女娲的神力所在。
感受到了神奇,重要的还是让学生读出神奇的味道了,学生注意到了那几个重要的词,或重读或加快语速,读书了一点味道,可是离让听者感受到神奇还差得远。我想这个部分是不是可以读得夸张一点?读出一点评书的味道来?尤其是“金光四射”,是不是每个字都拖长音效果会更好一点?学生想不到,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感受神奇,感受不同的读法,从而模仿学习这种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读法。
对于这篇课文,我从始至终没有找到一种喜欢的感觉,一种想拥抱它的欲望,一种想立刻读给学生听的冲动。教学过后,思考很多,有的地方有了再教的设想,可是还顾虑这些地方都注意到,都做到时间是不是就更紧张了,有的地方到现在为止我还很困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尽管我自认为感觉很放松,但是教研员老师还是说我走教案的痕迹很重,旁观者清,自我感觉还很良好,就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我一直在努力亲近学生,关注学生,不牵着学生顺着我指好的路走,而是真正为学生的学而教,学生的发展奠基。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而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因此,课中我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引导学生领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课一开始,就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入手,引导学生归纳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接着以尝试解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一新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思考、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从而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也为揭示分数的意义做了较充分的准备。
(二)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本节课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较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而且还注意让学生经历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过程,如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6组,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两组占几分之几,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分东西的情景,分别让学生说说各用什么分数表示分得的结果,并对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这样学生在应用中不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而且把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还有许多不足值得改进,比如: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把握不够准确,教师不敢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不多,其实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主创造出分数,自己先谈谈对分数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适时点拨,归纳总结。还有在学生进行汇报时,教师有些操之过急,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没能顺利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是教师取而代之。在时间的安排上过于平均、松散,以致后面的拓展练习未能进行。其次,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比较缺乏,课堂气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等等这些都需要今后在教学中不断地磨练。
我们小班组正进行着行为跟进式活动,其中我执教了语言活动《香香的被子》,现在我就说一说我的执教情况和执教体会。
这个活动选至我们“冬天来了”这个主题活动中的一节课,我的活动目标有两个方面:1、倾听故事,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2、了解太阳的好处,喜欢在阳光下活动。在开始导入部分,第一次我选用了第三人称“小猪”,让它来引出故事,第二环节,我安排的是出示挂图,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出示挂图时,我没有让幼儿仔细看图,只顾自己讲述故事,幼儿的兴趣就不是很浓导致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不是很透,对于引出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铺垫的也不是很明显,第三环节是完整欣赏故事,由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不透在这一环节角色的对话,幼儿就很难完整的说这句话了,最后我是用了一个角色表演,幼儿自由选小动物练习故事中的对话,孩子们对于小动物很感兴趣,但是不能完整的说故事中的话,孩子的注意了就转移到了动物的图上,整节课在重点练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体现的不是很明显,进过组内的老师分析、交流、指导,第二次就变成了,导入部分我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来提问,“冬天了,太阳出来了,我们小朋友都去晒太阳了,小动物们去干什么了呢?”引出故事,第二环节,我先出示图(1)让幼儿先自由观察,发现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再有老师讲述故事,依次来出示其它图片,第三环节是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练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第四是角色表演。
图片的出示,再通过故事的讲解,对于故事的理解十分容易。在第一次试教时,重点的不突出,对于故事的不理解,孩子在练习角色表演时,对话就不是说的很好,第二次把图片出示先让幼儿观察,再讲述,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就吃得透点,对于动物的对话就做好了铺垫,把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有生活来的故事,再有故事回到生活,把活动升华,让幼儿的经验也有所提升。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黄山奇石》一文主要讲了黄山四绝中的一绝——怪石。课题“奇”,就已向学生交代清本文所讲内容,使我们知道课文要写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之与众不同。教材将文本安排在第一组课文中,而这组课文虽以秋天为线索,但又不局限于秋景。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感受秋天的美好,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的同时,还要通过文本使学生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
一、 教学设计为导游带领游客欣赏美景这样一种形式。
从图入手,先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的趣味横生;再由图及文,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展开想象,这是我教学本课的主旨,以游览形式开始,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讲解结束,有始有终。
二 、都通句子,美读全文 。
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能将课文中的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但要做到有感情诵读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对于像《黄山奇石》这样有趣的怪石,作者又将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绘的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的美文写的又是如此有趣,能读出感情就困难了。因此,我把美读课文与展开想象衔接在一起,让孩子们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图—文—想—画—说,结合起来体会文中描绘的各种石头的形状,小中见大,从而感受整个黄山的神秘,产生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师—生、生—生互动读、评;小组读、竞赛读、展示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将学生读文的情感引向高潮,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诵读。至此,第六自然段中提到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石头的样子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形状了。
三、 放飞想象,尝试涂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到这时水到渠成,我顺势引导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说一说。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不可低估的,他们脑海中的天狗,狮子、仙女也像作者写的奇石一样,太奇了!让你不得不叹服孩子们大胆、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了!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画中的狗、狮子、仙女……均没有脱离现实生活,还没能很好地领悟到石的形奇。
四 、挖掘教材,填补空白。
我抓住第六自然段中的省略号挖掘文本空白进行拓展,跳出课文教课文,因孩子们已深深地被黄山的奇石吸引住了,给其它石头起的名真可谓丰富多彩:海底捞月、石海泛舟、老鹰抓小鸡、凝神静思、盼……到这里,我觉得已将孩子们的想象力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使孩子们更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鬼斧神工了!
今天第一节课,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三亚落日》,简单反思如下:
一、教学环节简单
1、导入课题部分,我采用了“爱老师,更爱语文”的理念,出示了中国地图,语文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了解了“卢沟桥事变”走过了《烟台的海》,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今天,我们去南海明珠——海南,饱览《三亚落日》板书课题,提醒大家注意“落”的结构,齐读课题。
2、学习课文部分,我按照自己的“阅读四部曲”:一读,生字词;二读,结构脉络;三读,理解感悟;四读,领悟写法。
一读,生字词。
学生速读课文,看看自己预习时做的标记,友情提示:字音容易读错的;出示本课的多音字,知其所以然;友情提示:字形容易出错的地方;听写生字,学生对照课本,交流出现问题的字。
二读,结构脉络。
浏览课文,说说每段写什么,是采用哪种方法来说的。第一段学生采用摘句法,第二段,第三四段采用概括法,第五段总结全文。板书:真有诗意 热带风情 落日美景 赞叹落日 学生交流完,我顺势利导本文结构特点:开门见山,首尾照应。
三读,品读理解。
出示中心句,导入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观察两句话的关系,引用关联词连接。抓住“美妙绝伦”引出三四自然段落日美景的欣赏。 出示课件:三亚落日一会儿像,一会儿像,一会儿像。提示学生,速读三四自然段,搜索信息。交流完后,进一步提示学生“默读便于思索”,通过默读,找出写“快乐孩童”的句子,用括号标出来,写“大红灯笼”的用直线画出来,写“跳水员”的用曲线标出来。根据学生的交流,来品味句子,抓关键词体会。交流像“快乐孩童”时学生抓住了“潇潇洒洒”来说的感受,我顺势让学生通过肢体来感受“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交流“大红灯笼”时,我出示句子对比,体会作者运用比喻的写法,使句子更生动,学生谈到了色彩、形状比第一句更形象。交流“像跳水员”时,我让学生联系到我国的跳水员杰出的表现“以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来感受夕阳变化的绝妙。然后让学生美美的品读三四段。过渡到第二段的学习,品味作者抓事物的特点写景。
四读,领悟写法。
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事物写得生动有趣,是本篇课文最大的写作特点,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这是今天老师交给你们的金钥匙。
3、拓展积累美句。
(1)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要积累起来,“朗读便于记忆”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或词,记在脑中。
(2)学以致用。“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生活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美景,请你为其配上美文。出示课件,夕阳(日出)的图片,学生交流。提示学生,不仅可以本课所学的句子、词,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有创意的去说。
4、总结作业。
出示课件:第一段话,到底三亚的落日是不是比日出不逊色,请大家回去读巴金的《海上日出》。
二、学法引导,写法指导。
这是我和学生们的常态课,没有任何的渲染,平日的课堂教学,我很注重方法的引导。首先是学法的引导。从字词读音方面,我教给学生“悄”读音选择,让他们知道学习知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字词的理解除了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外,理解词中的重点字就可以理解整个词。概括段意,可以用摘句法等等。
写作方法也贯穿在学习课文始终,我都贯穿写作方法的指导。从开始的结构,到后来的抓特征写事物,甚至这堂课的重点,体会作者如何把事物写生动具体有趣。最后设计“学以致用”环节,就是为了实现语文的“工具性”,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活用学过的知识。
三、我的遗憾
整堂课,学生启而不发,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没有从内心深处感悟到三亚落日的美妙绝伦。这跟我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关。所以说,课设计的再精彩,老师上得再生动,课堂的主人没有调动起来,那就是失败的。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我就在教学中以文本内容和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洪灾,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就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学不好这一段,也会影响到后面内容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自由读,问:“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只基于想象,并不深刻。接着,播放了一段洪水冲毁家园的片段,随即又配乐朗读了第一节,这时再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次学生的回答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升华到了感性的认知,一个个感同身受,发言积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好“无家可归”一词,进而读好第一节,便显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在此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激发感性认识来促理解练朗读,打响了头炮,为整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紧扣“千辛万苦”一词,引领学生细细品读。首先通过看图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难,以及“走遍千山万水”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使学生对“千辛万苦”有形象的认识。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从而加深对“千辛万苦”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教师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禁会结合生活经验,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反之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最后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激大禹。另外,课文教学的结尾也相当精彩,在结尾点题:“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个‘大’字,叫他‘大禹’呢?”这个问题点明了文章中心,点出了课文结尾“伟大”一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
在教学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象说说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可是小朋友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小朋友不会说,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没有充分地了解学情,只顾着自己让自己的教案精彩,所以导致了失败。
在教学中,我发现只有设计多种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是分不开的,要抓住字词句对课文进行渗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主阅读。只有多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让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所以在今后教学中还应在品读上更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更体现学生的学。
1:本节课以的海市蜃楼短片开篇,引起学生集中注意,顺势引入折射现象,然后以教学中先进的仪器激光演示仪中加水偏折后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出三线两角的关系,在探究中得出结论,最后进入探究生活之旅,最后以美丽的海市蜃楼和和语言故事青蛙坐井观天收篇。整个流程处处衔接很自然有乐趣,给学生以亲近,充满趣味的感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2:本节课安排了学生实验,用激光摄入玻璃时让学生自己观察什么是光的折射,由于条件的时间的关系,学生自主探究折射规律改为老师自己用激光演示仪让学生观察总结光的折射规律和光路可逆,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训练学生科学实践的能力和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实践,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意识和习惯。
3讲练结合,各个击破,例题的选择恰到好处,本节两个重要知识点,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都有配有例题,很好的巩固了知识点
4:概括精当,方便同学们理解记忆:书本和许多多资料上对光的折射规律总结得繁琐,不方便学生记忆,我在上课时,大胆改革,把规律概括成20个字,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角大,垂直不变,光路可逆,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很快就记住了
5:重点难点都很好的进行了突破,时间把握比较准,有主次之分。
语文是一门内蕴丰富、审美趣味很强的学科,上好语文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初读课文《草虫的村落》就觉得有趣,草丛是村落,甲虫是村民,还有游侠,远方亲戚,音乐家,工程师……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啊。我想这篇文章学生也一定会喜欢。果然,大概学生天生对小虫感兴趣,阅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充满了热情,也追随着作者的目光进行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到了草虫的生活以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整个课堂激情涌动,现撷取几个片段,细品一二:
一、抓住关键词,享受乐趣
在解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有的学生抓住“又”字说作者肯定经常这样来观察草虫;有的学生抓住“躺”说作者看似悠闲,其实在动脑筋;有的说在静谧中观察作者也不害怕,反而很惬意。于是我让学生想象作者可能怎样地躺着,姿势会有哪些。学生就展开了想象,有的说躺成一个“大”字;有的说手托着头,翘着二郎腿;有的说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有的说趴在地上,托着下巴,翘着小腿……在学生的说中,发现他们真的仿佛就是作者,仿佛也就在草丛中,看喜欢的小草虫。
二、抓住重点句,展开想象
在课堂上,我抓住了三处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深情的对视中,它们互相在倾诉些什么?“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只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启发想象,蜥蜴和小甲虫在交流什么?第九自然段:“我看见了许多许多……”发挥想象,“我”还会看到什么?读了这篇课文的孩子们,我想没有一个会对这些问题不感兴趣。很快地,他们的兴趣、想象力被激发,纷纷呈现精彩绝伦的回答。在创设这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下,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感情朗读中,以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我想,这样要比把文章切成几块抛给学生好得多。当然,这想象是不能脱离文本的,在想象时,还要学生品味作者怎样描写,如何表达,你能不能学学作者,把自己的想象生动地说一说?这样,也把体会各种修辞的妙处结合起来而不会显得空洞了。这些想象自然而然地起到以读悟情,以想品情,以情激情的作用。学生读在其中、感在其中、悟在其中并乐在其中,对课文的感受深了,读起来自 然就有“情”有“意”了。也许,这才是孩子们眼中的“草虫的村落”。在文章后半部分,作者写到:“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于是问学生,作者在这村落里还可能看到哪些村民呢?他们有什么职业,都在干什么呢?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像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写你可能看到的一种或两种小虫。 由于前面感悟的到位,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厚,他们纷纷拿出笔和纸开始写,后来的小练笔都还不错。
这课堂小练笔,在学生感悟文字,体悟写法的基础上进行,对学生没有一点负担,反而是轻松上阵,一蹴而就。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加上自己练笔,知道了动物、小虫也有家庭,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也有爱人,也有可爱的一面,也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而增强了阅读的兴趣,感受到语言的美丽,对学习文章的表达也更感兴趣。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本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首先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写地球外观美丽的句子,抓住“晶莹”、“纱衣”、“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等词语,体会地球的外表的美丽可爱,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并能熟读成诵。再引导学生谈地球内在的美丽——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私的爱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然而面对养育我们的母亲,人类是怎样对待它的呢?从而谈到“容易破碎”,“地球的渺小”,“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根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都告诉我们,我们只有保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在课外补充人类对地球破坏的图片时,学生的的情感被调动起来,越发感受到人类的做法是不对的,从而认识到今后该怎么做,在聆听了迈克?杰克逊的公益歌曲《拯救地球》后,学生们为地球母亲写宣传标语,“保护地球=热爱妈妈”,“为了生存,保护地球”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我能感受孩子们的焦虑、心痛、热情与决心。
教学中,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体内化,激发了孩子的情思。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球母亲”的怀抱时,他们的自由天性舒展了,他们尽情地诉说着自己对“地球母亲”的心声。一声声、一句句饱含真挚感情的话语,多么令人心酸,扣人心弦。那不是仅仅用语言在说,而是用心在说,用情在说,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在说。
教学后,和学校的老师交流,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评价不应只是肤浅的表扬,“你读得很有感情”、“你说的很好”……孩子们的评价还是只停留在一个很浅的面上,给人空洞、乏味之感。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套话正有充斥整个课堂的趋势。这的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你从他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读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实效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落到实处,不在只是空套、只是点缀。
朱信峰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中第七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课文所介绍的内容都已消失,无法再现,引导学生读文,感受,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经过40分钟的组织教学和引导,我有以下几点初浅的感受:
一、思路清晰,前后呼应。
(一)走近圆明园——从雨果给巴莱特上尉的信入手,让学生谈感受,激发情感。
(二)走进圆明园—— 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学习“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和“圆明园的毁灭”的部分,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 走出圆明园——学完课文,配乐出示圆明园残址,拓展升华,想象写话:假如你就站在圆明园废墟旁,你会说些什么?最后再以雨果的话结束本课。教学思路简明清晰,前后呼应。
二、感性认识,激发情感。
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在课前搜集了大量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向学生展示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之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使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在教学过程中我分三步使用这些影象材料:一是在课前五分钟进行渗透式传播;二是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观看火烧圆明园的视频,推动学生情感的喷发;三是在初略学习课文2、3、4自然段时结合朗读观看相应的图片。丰富而感性的影象教材拉近了学生和教材的距离,看到图片后学生们都震惊了,播放圆明园在大火中被焚烧的影视资料,学生的惋惜、愤恨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一部分的感情朗读就无需过多指导了。
三、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古人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让同学们带着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通过给学生时间朗读,体会作者怎样表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
四、拓展文本,融入理解。
在学生、教师、文本间经历了一番深刻的对话后,我引导学生引入了圆明园毁灭的真实史料,有关于“掠走的资料”和关于“毁坏的资料”,请学生读了后说说心里、是什么滋味?由此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不足之处:
1.“想象园中的美景进行说话”这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想象过于苍白。
2.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师生互动还不够到位。
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要重视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变,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本课学习中学生读书的兴趣很高,感情很投入,读得特别到位,教后我感到非常满意,学生的表现让我很兴奋。
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扎实,主要在于利用了观察法和范读法。
观察法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我没有对课文进行繁琐地分析,而是结合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描写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后文与邻居的对话情感打好铺垫,后文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不用再进行指导朗读技巧,学生却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朗读技巧来传递感悟到的文字间包裹着的思想感情。
范读法
除了运用课文形象的插图外,教师的范读也起到不小的作用。教师范读时的情感就直接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一些朗读的技巧渗透到教师的读中,学生在无意地模仿中就学会了朗读的技巧,在多次地练习里形成朗读的技能。这样做比纯粹地教给学生空洞的朗读技巧的效果要理想得多。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精神的愉悦)。
在这堂课上,教师范读的地方不少,谈话煽情的地方也有几处,但是并没有妨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学得很自主。
教学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范读、谈话,这些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同样让学生学得自主。在课改的今天,在崇尚新形式的课堂上,却得不到好效果的困惑里,我们该反思什么才算真正的自主学习。
《神笔马良》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深受读者喜欢。课文讲了马良用自己偶然得来的笔为穷苦人作画,并且画什么有什么。只要穷人有需要,马良都竭力帮助人们-----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但是,贪婪的大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便威胁马良,马良用神笔和智慧与大官斗争,最后把大官送上断头台。
我设计的这节课由“神”字导入课,以读为主。从读中感悟马良的善良与淳朴;从读中体会大官的贪婪;从读中领会马良为穷苦人民画画、为穷苦人民服务的美好心灵。在马良与大官的对话中我指导同学要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边读边思考边用笔画出马良画了几次画,都为谁画的?为什么?他当时是怎样想的?并且指导学生用“画——帮----做----”的句式把每件事说清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非常有利于渗透教学目标。
《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带领学生赏析小说,重温经典,我们体会到了曹雪芹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品味了香菱这一苦志吟诗、精华灵秀的女子形象,更深入的了解了林黛玉这一人物。掩卷沉思,这篇课文给我的最大、最深刻的启示的,是林黛玉的教学艺术。不可否认,这篇文章彻底颠覆了早已我们习惯了的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林妹妹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循循善诱、好为人师、乐为人师、学识渊博的师者形象。林黛玉高超的教学艺术,使我获得了以下启示:
启示一、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林黛玉教香菱写诗,在讲规律、明要旨后,向香菱推荐了王维、杜甫、李白的诗,要香菱以“这三个人作底子”,“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整个学诗的过程,黛玉充分相信香菱、尊重香菱,给足了香菱读诗的时间,充分体现了香菱这一学习主体的主动性、自主性。即使是要求香菱根据“十四寒的韵”写一首有关“月”的诗,也是“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不作具体的限制,给了香菱很大的表现空间。黛玉在教香菱学诗的整个过程中,至始至终坚持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点,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因此,在教的过程中,黛玉没有“卖弄”自己的学识,没有一讲到底,没有强行要香菱学这样,记那样,只是引导她该读什么样的书,遇到困难怎么解决。黛玉没有以老师自居,她在香菱学诗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
黛玉在引导香菱体验感悟时, 做到了尊重体验的主体,即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不再是教学过程中被动、消极的吸纳者,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自由翱翔。黛玉让香菱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诗的“领略”,让香菱成为体验的主人。
启示二:注重积累,循序渐进,激活创新思维
1、诵读积累,夯实基础
黛玉听香菱说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便知香菱还不知诗,于是给香菱开列书目,将王维、杜甫、李白的诗列在首位,接着要求香菱看陶、应、谢、阮、庾、鲍的诗。这说明黛玉深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的道理,因此让香菱通过诵读积累为写诗打下坚实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鲁迅先生也曾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新课标实验教材注重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入选课文具有典范性和较大的思维拓展空间。语文教师首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范例。其次要引导学生多诵读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文。
2、循序渐进,精讲、精练,遵循教学规律
从黛玉让香菱依次读王、杜、李的诗可见其循循善诱:王维五律最能显示他“诗中有画”的风格,初学者读易进入诗境;杜甫七律最能显示他“沉郁顿挫”的风格,能使学诗者感受到诗歌的深刻意蕴;李白七绝最能显示他“飘逸奔放”的风格,能使学诗者领略到诗歌的丰富想像,比较难学,因而放在最后。在黛玉及他人指点下,香菱循序渐进,通过苦学,终于有所创造。林黛玉的教学艺术表现为:
1.精选范文
中华民族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更是博大精深,任何人一辈子也读不完,林黛玉深知教学内容必须精选。于是她首先向香菱推荐三大家的作品,前面已介绍过。细细品味,令人惊奇不已,其一,高标准。诗必盛唐,唐朝的文学巨匠使诗歌创作达到顶峰。然成就最高的就是这三大家。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是“诗佛”。黛玉认为:学诗就要学第一流的。其二,代表性。王维的五言律具有情景交融之美;杜甫的七言律具有真情实感之美;李白的七言绝句具有创造想像之美。其三,广泛性。林黛玉除了要求香菱熟读三大家的诗,融会贯通之后,再读南北朝等代表人的代表作,集百家之长,果真如此何愁不成诗翁?可见精选教学内容,讲授提纲挈领,必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2. 少讲精讲
教学不可不讲,但要精讲。当林黛玉乐意担当香菱的老师后便讲:“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当香菱听到林黛玉的讲解对以前所见过的诗有所感悟时,林黛玉又进一步讲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林黛玉言简意骇的讲解,揭开了诗词的神秘面纱,切中了学诗要领,使人茅塞顿开。一句“不以词害意”,更有画龙点睛之妙。 可见林黛玉的知识是何等的渊博。黛玉的讲授有如下特点:其一,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其二,高屋建瓴,指点迷津;其三,亲切自然,出神入画。黛玉在教香菱学诗的过程中,精辟而高明的讲解,值得我学习借鉴。我也应像黛玉那样,教给学生智慧,传给学生灵气。而不是从上课讲到下课, 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3.精练提高
学习离不开练习,当香菱学诗学得出神入化之时,正如贾宝玉所说:“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若再讲,倒学离了。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香菱也迫不及待地央林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让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布置练习匠心独具:其一,时机成熟,学生想练,教师因势利道,有顺水推舟之妙。其二,选材得当,明月尚鉴,师生同步思维,更兼选取十四寒的韵,难易合适,初学者容易把握。其三,充分自由,不加限制,让学生展开理想的翅膀。 可见,在教学中,只有“精练”,才能达到目标;只有“精练”,才能真正“减负”;只有“精练”才能体现教学价值。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林黛玉精妙绝伦的教学艺术,为人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姿的教学自由的画卷,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愿用我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在教学自由的王国里展翅翱翔,抒写出人生最华丽的教学新篇章。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弱不禁风的黛玉如此善教, 把自己的灵气传给香菱,使香菱学有所成。今天,我何不把黛玉作为我的老师呢?学她的教育策略,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精讲精练,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语文课充满诗性、灵性,让学生乐于语文学习,且乐此不疲。
《鲜花和星星》是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描写了地上的鲜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选取生活中最常见的花和星星巧妙地联系,体现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这首诗歌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是一篇朗读的佳作。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低年级的孩子学习的兴趣很重要,所以首先要激励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文导入时,给学生展示美丽的画面,把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真切的感受语言文字给大家带来的美。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课文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
《难忘的一课》是五年级的一篇略读课。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到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回顾课堂,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情感
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我首先播放了中国台湾的美丽风景,配以优美的解说,这样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拥有如此美丽的祖国宝岛台湾,是多么的自豪。然后通过了解中国台湾有关历史,弥补了他们对中国台湾感知的不足。这样的课堂开端,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多媒体的合理、有效运用的确能帮助课堂确定感情基调。这种初感,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铺垫。
二、学生质疑,紧抓主问题
略读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跟精读课文有截然不同的教法,一般安排一个课时。在这仅有的四十分钟里,只有紧抓住课文的主问题,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课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拎出本课的主要问题“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一课?”供大家到课堂上来研究。课前学生还提出了很多问题,如:“谁上了这一堂难忘的课?”“难忘的一课上的内容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比较简单,就让学生的自学的过程中解决,并马上反馈。
这篇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篇,前后三次出现,实际上是本文的抒情脉络,一层进一层地叩 击读者心扉,这是文章的主线,也是难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在教学时抓住“难忘”,紧扣三次出现的同一句话,通过对三次出现这句话时的不同情感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让学生感受中国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明白了中国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而浓郁的爱;更让孩子体验到了中国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学生自己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这也是对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一种指导。
然而本节课在教学时,我没有将课堂拉回到“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一课?”这个主问题上来,没有让学生来完整地说一说作者认为这节课难忘的原因,致使本节课的中心仍不够突出。
三、课前收集资料,交流不是单一因素
本课教学前请学生们收集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台湾“光复”有关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以及孔子、郑成功、孙中山、诸葛亮及其他一些中国历史上伟人的资料。运用资料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是要激起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的。但是本节课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什么时候做补充把握不够适时,人物介绍前后有重复,造成环节不紧密。教师对伟人的介绍语言情感也不够充足,也致使学生的感情不到位,后面的写话没有水到渠成。我们在理解文字内容之外,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当学生写话完成进行交流时,还要对学生语言表达上有所评点,让学生能有所提升。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合理利用资料,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呢?这仍然是我困惑的问题。
四、略读课文教学老师的位置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老师少讲,让学生多讲,多读,多写,多练,多展示。教师要处理好详略的问题,在归纳总结的时候讲,提升的时候讲,在提学习要求时更要讲明白、讲透彻。但在具体教学中,我有些操之过急,自己讲得过多,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形式也有些单一,我想请教的是课堂上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进行评价?
《一个星期有几天》一课是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学内容,是有关七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上完这节课后,我有以下体会:
比较理想的方面:
1、 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备课时我觉得如果直接用书上的主题图来引入课题,可能会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就用学生在这之前的一道 考试题来引入新课。这张考试卷一直还没给学生看过,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注意力全集中上来了。题目是:小明一天写3个大字,一个星期写几个大字?把错误答 案:3×5=15(个)展示给学生看过后,让学生发现问题。原来一个星期是7天,不是5天。再把正确的答案:3×7=21(个)展示给学生,从而引入本节 课的教学内容:“一个星期有几天”。
2、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因为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所以我就放手让 学生自己编制口诀。叫一个学生上黑板板演的同时,展示几份学生编制的口诀,让学生发现一些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再一齐看黑板上的板演,共同发现一些规律。 再通过读口诀,背口诀,对口令,开火车游戏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和记忆,效果不错。
3、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时,我很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简洁、明了而清晰,是我教学语言的特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始终要求自己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包办者。
有待改进的方面:
1、 要做好课堂中的人文关怀,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功而不是失败。在学生自己编制完七的乘法口诀后,我展示了几份孩子的口诀。可这几份口诀全都是书写 不太好的,并且是有些错误的。因为我想用这几份口诀来做反面教育。所以我当时的点评只有不足,没有肯定。课下我思考,我的这种教学手段会不会损伤这几个孩 子的自尊心呀?说不定他们就因为这次出洋相而不喜欢上数学课了呢。所以,我觉得课堂中的人文关怀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好的方面。
2、 要充分考虑课堂的时间结构,把学生喜欢的教学环节展示给他们。这节课的最后我还设计有一个扑克牌的游戏,因为时间没有把握好,所以就没有开展了。而这个扑 克牌的游戏是我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孩子听说没时间玩了,都发出了“唉”的遗憾之声。当时我就想,如果我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考虑 到这个问题,哪怕改变一下教学设计,都应该让孩子们玩一玩,这同样是对乘法口诀的巩固呀。
3、要有一颗童心,要把自己和孩子们融在一起, 这样的课堂会更让孩子喜欢。一下课,一个学生就跑到讲台来问我:“老师,你一天大约喝了几杯水呀?”我说五杯,然后他就帮我算出我一个星期喝了五七三十五 杯水。当时我就恍然大悟:为什么我不在课堂上直接让所有的孩子们来帮我算算呢,这样,每一个孩子又都有了一次七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而且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 离不是又缩短的更近了吗?
要上出一节好的数学课,真的不容易,我也信奉这句话:功在课前,利在课中。我也是努力这样做的。
通过这节课教学,我深深地感悟到拓展训练应丰富多彩,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展开想象,大胆创新,展示个性,这样的课堂才会更有生命力。我设计让学生讨论:
1、从司马光身上你明白了什么?请你对司马光或那个被救的小朋友说句话。
2、如果你在场,你还会有什么好办法救那个小朋友吗?
3、假如你身边发生了意外的事,你会怎么办?
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想象,并结合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形成起到指引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注意引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把意思表达清楚,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山谷中的谜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简练的文笔,通过记叙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文章前半部分有自然界的奇异景观之谜说起,主要写谜底如何被揭开的,侧重写实;后半部分主要由揭开谜底而获得的启示,重在揭示哲理。本文借具体、真实的事情来说明人生道理,令人信服,这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陶冶性情和培养意志的好教材。
根据新课标对高年级段学生的要求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3、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深刻含义。
4、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叙事简洁,内容较易理解,学生在学习时不会遇到太大问题。朗读课文,进行字词句的训练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确实,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是教学的难点。根据上述情况,我设想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后我布置家庭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
3、上网搜集有关能解释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成语,俗语,或者故事。
下面我说说第二课时的导学设计,主要分三个环节展开教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课一开始,我先复习提问:魁北克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中有一个什么“谜”?学生回答加深印象。然后导入第二个环节。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朗读本节课的目标后,让学生按三卡学案学习
我首先从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解读“雪松的本领”入手,设计题:有人说:“雪松面对风雪向下弯曲,他们是一群胆小的弱者,应该自始自终都挺立不动,顽强地抗争,那才是勇者。”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雪松的本领”明白雪松是怎样作出适当的让步,才得以生存下来,而东坡的其他杂树没能生存下来又是什么原因。通过学生利用课文语言对这一看法进行反驳达到更好地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句话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有了理解作依托,学生一定会读出真正的感情,读出对雪松的敬佩和赞美。
接着,我让学生联系旧知,领会“雪松的本领”。
1.“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眼前的雪松使我想起三年级所学《卧薪尝胆》中越王屈尊为奴,卧薪尝胆十年,不是( ),而是 ( );上册《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躲避廉颇,不是( ),而是( )。(温馨小提示:组织好语言。)
通过这一练习,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积累了语感。
最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雪松的本领”。生活中有许多充满智慧的“弯曲”思想,联系这些人和事想一想你对“确实,有时弯曲不是 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句话的理解。(要有事例)(温馨小提示:①组内挑选较好的事例展示②形式可多样)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第一课时之后,我安排学生们上网搜集有关能解释这两句话的成语,俗语,或者故事,为深入而形象在理解这两句话作了辅垫。用收集到的事例来证明着句话的正确性。
三、展示交流:
但这个环节中由于第一个问题在设计时导学不够精准,展示要求不够明确,使学得快的组,展示第一个问题时,利用第二三环节的内容进行反驳,使得后两个题就没时间展示。虽然在汇报过程中,学生思维敏捷,发言非常积极,所列举的事例也很有说服力。但听的同学是否进一步地理解“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不得而知。
虽然不成功,但我认为,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一载体,我们应该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一目标进行有效的实施。因此,在课堂上要改变原来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收集资料,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窗前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课文语言虽浅显易懂,然而意境却是优美感人,只有引导学生完全进入课文的意境当中,且个性化地指导朗读,很好的关注学生朗读的情况,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刚开始学生的情感始终激发不起,于是老师的深情朗读带动了学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读教学这一环节中,整个课堂氛围很好,学生十分投入。如:读第一小节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的?“我们”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时候是怎么做的?读出小朋友“踮起脚尖”的情态,感受他们悄悄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的。读第三、第四小节,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边读边展开想象“绿叶在风里沙沙地响”是怎样的动听,假如那是小朋友的歌会唱些什么?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课堂上规范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说话的内容。如:教学第五小节时,我让学生看图想象说话:夜深了,连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师还在怎样的工作?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又如:同学们读到“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时又香又甜。”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梦到了什么吗?”“老师梦到周云龙上课注意听讲了。”“老师梦到李浩源帮助别人了。”“老师梦到张乐园写的字漂亮了。” 于是我说:“老师的心思都被你们看出来了,真了不起。你们能让老师美梦成真吗?” 通过这一提问,同学们,特别是被提到的同学,我想一定深有感触。
一、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能思考和探究。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悬念,进而达到以疑激学的目的。本节课一开始,教师用彩色剪纸呈现给学生美丽的蜻蜓、蝴蝶、飞机图,谈话:“今天,从图形王国里来了一家人,看!都谁来了?”教师用漂亮的图画和图形王国抓住了学生的“童心”,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与疑问。此时,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他们三个在图形王国里是一家人呢?”这个既富有童趣又有挑战性的问题与学生好奇、想刨根问底的心理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的热情。
二、搭建体验探索的平台,开展有序、有效的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本节课教师在课堂上展开了观察对称图形——发现特点——动手剪对称图形——欣赏与应用等一系列有序的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