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 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 总体来说,学生对《金子》这一课的理解掌握还是比较好的,整个学习也在轻松的气氛中渡过,但是在理解“金子”的含义时出现了一点困难。
“金 子”这一题目本身就对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金子有两种含义,文中“金子”的含义,一是:财富。二是:通过辛勤劳动而获得财富的这一方法。对于第一种意思学 生读完课文都能较好的理解,但对于第二种含义学生一时不能较好地领悟。我是有“彼得的真金在哪里”引导孩子的,大部分孩子回答“彼得的真金在鲜花里,因为 彼得通过种花换来了金子”,由学生回答的这个点,引导学生理解彼得和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同,学生基本能领悟到彼得是一个“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勤劳,坚 持不懈“的人,也能能领悟到“真金”是“通过辛勤劳动而获得财富的这一方法”。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单一的,当问 题需要通过第一层而想到第二层时,就会出现困难,因此教师就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解决这种困难,在备课的时候也要多揣测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较好 地教授课文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学会。此外,在驾驭课堂能力方面我显得很稚嫩,遇到学生和自己设想不一致时,我就会慌,想赶快把学生拉回自己的设 计中,在这一方面,对于缺乏教学经验的我来说,还需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和不断的教学实践来积累提高。事实上,师傅常常教导我,如果学生不能很好体会时,可以 让他再多读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整节课中,前边部分,我有点操之过急了,尤其是让学生比对第一小节和第七小节彼得和其他淘 金者的不同时,几乎都是我在告诉孩子,而不是孩子自己的发现。在后面的朗读中,我采用了太多齐读的方式,这是很不恰当的做法。
这节课在磕磕绊绊中总算是上了下来,但是留下了许多不足和遗憾,希望自己能扬长避短吧,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进步。
后记:感谢师傅在自己准备赛课之余指导我,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在此,祝师傅在市里赛课取得佳绩。
今天教学了《金子》一课,觉得教学效果不错。这篇课文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自己就没有过多的去讲解,而是敢于放手给学生,只是紧紧抓住几个关键的词语启发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在种花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紧紧扣住“全部精力”来进行。 让学生尽情放飞想象,体验彼得为照顾花苗付出的全部精力。教学时,为了帮助他们理解“全部精力”,我出示了准备好的有关彼得辛勤劳作的填空,让学生说一说,再补充些自己还想到彼得做了些什么。说话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有的能按一天的顺序描述彼得所付出的精力,有的按不同的气候来描述,还有的按一年四季描述。在说话中,学生也巧妙地用上了在这之前积累的词语,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全部精力”,把握得比较到位了。
《金子》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文章,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们从彼得的身上可以挖掘出很多“金子”,所以我想以文本为载体,以朗读为桥梁,以合作为踏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宗旨,积极主动地挖掘课堂中的闪光点,让孩子在语文课上也能不断找到属于自己的“真金”。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凸显学生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点出发,带领孩子寻找“金子”:
一、抓关键词句,悟人物品质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我先指导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告诉他们体会人物的形象,首先要找到有关描写人物的句子,然后在句子中去寻找能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反复阅读和揣摩。学生通过“蜂拥而至”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淘金者的数量之多,“一无所获”则能感受到他们失落的心情。通过对淘金者的分析指导,对于彼得的讲解就容易多了,孩子们根据关键的词句,逐渐从课文中感受到彼得不仅勤劳,而且还是个充满智慧,执着坚持的人。
二、手脑并用,会读会思
学习课文,不能单纯地看和说,也要让学生动动笔,学会多种学习方法。在课文第二段的教学中,我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用直线、波浪线和括号的方式找出彼得的所见所思和所为,于是大家马上动笔开始寻找课文中的句子,然后很积极地来进行交流,根据他们的回答,再逐一分析。而且这种动笔的地方往往要求学生通过默读方式进行,这有利于学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其余地方我则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和赛读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小组学习,锦上添“话”
为了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在课前我先让学生合作完成“前置性作业”,在课堂学习过半后,让他们再小组讨论和修改,这时他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彼得的辛劳也有了同感,所以对彼得的“全部精力”付出有了更多见解。有的小组写彼得起早贪黑地培育花苗,暴风雨来临还为花苗搭起帐篷,夜幕降临时还在辛苦劳作等等。这些文字为寻找“真金”真是锦上添“话”呀。
四、拓展延伸,挖掘“真金”
根据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基础上,孩子们知道了彼得的“真金”不是那含金量高的金子,而是成功的秘诀,想要获得财富需要通过自己辛勤地付出。于是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梦想比作金子,问他们的金子在哪里,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真金。他们有的说“我的金子在舞台上,我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就能找到真金。”有的说“我的金子在教室里,我要努力读书,就能找到真金。”是啊,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发现了自己的“金子”,并且潜意识中有为“金子”奋斗的信念,真为他们高兴!
但是这节课中仍然有不足之处,就是开头的时候,老师的牵引太多,抓得太紧,没有放手,所以以后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自主学习,要放宽心去让他们去学。本文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内涵比较丰富,道理比较深刻,因而需要我们教师巧妙设计,深入浅出地带领学生完成一趟精神之旅。所以我想自己以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1.我先组织学生们说说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你结识了哪些人物?作者的那些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交流的基础上顺势转入阅读本文。
2.本文人物形象鲜明,学生容易把握,所以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于是,我采取(1)抓住人物言行的前后变化来体会。如托德,他开始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后来,他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句、段,重点体会。如,老板为什么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他的心里在想什么?并画画描写老板动作一系列的词语,说说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反映了什么,你认为这些词语用得好在哪里?
学后感悟: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对同学们说的结束语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金钱又不是万能的。它买不来真情、友情、爱和生命。
一直记挂在心头的公开课终于落下帷幕,对比之前的课,感觉现在的脑袋倒是清醒许多,《学步》是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先生描述自己的儿子在学步过程中摔跤、跌倒、爬起来继续跌跌撞撞学路的散文,以寄托他对儿子未来能够走好人生之路的期望。
散文,本身形散而神不散,不好把握,如何摆脱“教课文”的怪圈,实现“教语文”,教给学生品悟散文中寄语的方法呢?
之后,在不断的反思中,我确定教学环节,反思我的教学,做得好有以下几点:
1. 能巧妙抓住文眼,利用汉字‘步’字理的演变方法,学生了解字的演变由来,不易错字;
2. 预习单中,能将文中出现的词语归类巧妙安排,为下个环节概括主要内容做铺垫;
3. 引导学生多次品悟父母亲心情的语句,感受为人父母对子女的那份爱与期望。
4. 第一课时的教学,带领学生品悟到散文的语言凝练美,及寄语的基本特点。
不足的是:
1. 遗憾的是与学生概括完主要内容后,未引导学生理清文中的线索,线索不明;
2. 课文的朗读指导,过于枯燥,缺乏层层递进式的引导,近乎应加强这方面的修养;
3.这堂课的出发点,是课例验证我们本学期的教研组主题研讨——关注文体,落实语用;但不足的是此次的语言文字训练过于少,为真正落实,时间的调控、把握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给予树》是一篇有浓浓人文情怀的课文。围绕“给予”展开教学,从而体会“爱”是本躺课的教学主要特点。在设计教学时,我重点放在了凭借文本体验课文蕴涵的人文精神。
一、激趣导入
课前,我用说一个日子猜节日的方法来导入课堂,创设与故事北京想融合的教学情境。
二、紧扣课题,展开教学
教学由质疑课题出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这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生正是随着对问题解决过程一层一层的感知文本,渗透情感。
三、层层递进,品位“给予”
品味“给予”的过程正是他们受到爱心教育的过程。教学中,我安排了三个步骤:
(一)初品“给予”。理解“给予”这个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接的感知,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来初品“给予”:一是凭直观感觉,揣摩“给予”;二是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给予”;三是联系课文,理解“给予”。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在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默读课文,找到文中的相关句子,展现人物间的相互给予。如从“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可以看出这是妈妈对孩子的给予;从“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可以看出这是兄弟姐妹间的相互给予等等。最后学生自然初品出“给予”就是“送、给”的意思。
(二)细品“给予”。在解决问题“‘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给予树的句子。引导学生对“一直盼望”一词展开想象:小女孩为什么盼望得到洋娃娃?她希望洋娃娃能陪她做些什么?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因为小女孩很贫穷,买不起洋娃娃,所以盼望得到洋娃娃。”“因为她喜欢。”“因为她很孤单,她希望洋娃娃能白天黑夜地陪着她,和她玩耍。”从而感受小女孩那种盼望得到洋娃娃的急切之心。紧接着,我让学生再次想象“小女孩会在卡片上写些什么?”进而对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回答“‘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时,就能顺理成章地说出“给予树是一棵实现梦想、满足愿望的树。”“给予树是一棵让人如愿以偿的树。”……同时也深一层地感受“给予”的另一层含义――让人如愿以偿。当金吉娅所剩的钱只够买一些便宜棒棒糖的时候,她的心情怎样?我让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沉默不语”、“低着头”想象金吉娅此时会想些什么,体验金吉娅作出选择时艰难矛盾的心情。从而品味“给予”不仅仅是送、给,让人如愿以偿,还意味着放弃、失去。
(三)再品“给予”。这一环节,是通过精读最后一自然段来完成的。读完本段后,先让学生体会妈妈拥抱时的心情,比较妈妈前后的心情变化。接着提出了三个问题:小女孩得到了什么?金吉娅得到了什么?我们得到了什么?层层递进,在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中总结“给予”所折射的深层含义。
案例叙述:
因天气原因,在晨间活动中,我们安排幼儿进行桌面玩具活动,一开始,大家玩的都很好,每人都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组合拼搭,这时瑞瑞跑过来对我说:"老师,甜甜咬我",我一看,瑞瑞的小脸上被甜甜咬了一个明显的"牙印",对于这样的"投诉"我们也多次和她们的家长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希望找到一个好的办法来帮助她们克服身上的不好的习惯。
案例分析:
甜甜属于外向型的小女生,但也特别的喜欢被人宠爱,每天总是抱着老师和妈妈,不肯放手,老师走到哪,就跟到哪,但在活动中,确非常喜欢咬小朋友,对于自己的"东西"格外小心,不许别人碰触。
教育措施(教育效果)1、与家长沟通,请家长配合我们,在家多督促教育孩子,告知孩子咬人是不对的。
2、告知家长,孩子可能处于"口欲期",可以在家中让幼儿用一些满足咬的替代品,如磨牙棒等。
2、教师应为孩子创设和谐的游戏活动空间,避免孩子情绪太易激动而发生争执咬人事件。
教学反思:
孩子爱"咬人"是二三岁幼儿常有的行为,也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但孩子真的是故意的还是生理上不由自主去"咬",这些都要从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出发,寻找孩子爱"咬人"的根源。
分析孩子爱"咬人的"根源:
从生理上说,孩子在2-3个月时会有一个"口欲期",在这一阶段,孩子会通过口咬去接触外界事物,从而获得一种满足,如果这时,家长阻止了孩子的这种行为,在二三岁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孩子会养成"爱咬人""爱啃指甲"的行为,有时成年后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三岁的幼儿还处于模仿期,情绪很不稳定,易激动 ,当甜甜与别人挣抢玩具时,自然的就习惯用"咬"去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这类问题时,可以先从分析幼儿生理心理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再找出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
今天我上了《石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读通全文,并能理解第一、二自然段。我觉得自己前面的教学任务基本是完成了,但是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没能把握好“整体感知”,把课文的词句割裂开来,而使学生丧失了体味美的机会。课文写夏天的石榴园,主要是描绘了石榴花的颜色、形态之美,教学时应该在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基础上,再去体味词句。而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到词句,再去体会其中蕴涵的美。
由这节课我想到:理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往往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到学生的心里,不要为了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局外人。语文的教学应以语感的培养为中心,强调老师和课文对学生的熏染、陶冶、感化,讲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涵泳、体验、感悟。我们要树立“语感中心论”。王尚文认为:“语感中心论”是以优秀的言语作品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实践,走进生活,走进作者。“语感中心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追求学生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境界。 “语感中心论”认为学生与课文之间是一种“对话”的关系,课文的意义不是由老师提取出来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发现和创造谁也不能取代,只有靠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和激情,要洞察学生在同化、顺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要不断地诱发学生走进课文,与课文畅谈,在课文中涵泳、体验,从而让学生与课文产生共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语感教学,转变语文教学的重心:由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由注重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转变到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由注重篇章结构的详尽剖析,转变到对语言的阅读品味;由单纯重视语文表达,转变到同时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
本课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彼得说的话进行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讨论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脉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 的烦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 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出来。
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整个课堂是轻松民主的,我对孩子们充满了信心, 在孩子们一次次地突破难点的时候,我的内是愉悦的,然后我想到我平时对孩子们的能力和认知水平都小瞧了。我惊叹他们可以轻松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彼 得.弗雷特种的是花,为什么他说自己找到了真金?他为什么要无比骄傲地说?他为什么说他是唯一的?等等。他们一针见血的切中了文章的要害。当然,他们在解 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可能语言不是组织的特别恰当和到位,这和他们的语言积累和表达水平是相关的,这时候我及时地帮助他们归纳和总结这个深刻而有哲理的道 理,我觉得这不是代替学生说话,而是有效地帮助孩子更好地认知。
在一步一步孩子们突破难点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些心急了,有的地方处 理的不是太到位,比如:我让学生找彼得和大多数淘金者表现不一样的地方的时候,没有耐心地让孩子们找准那些词语,比较不同,有些泛泛而谈了。在对“真金” 的讨论展开的时候,我有些高估了孩子的语言水平,怎么用浅显的语言表达,这成了我要探讨的方向。
这节课,我定的第一个目标,是要引导学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我觉得正确流利可能做到了,但是有感情远远不够。因为读的太少了,没有对全文的整体朗读,对关键句段,没有细致地指 导。这可能和时间不太够有关,但是主观原因还是存在的,教学环节的缺失和朗读训练安排的度不足,这都是造成学生没有能够有感情朗读的原因。以后在备课和教 学中在这方面要加以改进。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有很多惊喜,我希望的是我给予学生更多可以发挥个性的空间,能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能给予学生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另外,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课堂不呆板,课堂上有惊喜,课堂上有创新,我会朝着自己预想的目标努力!
《哥哥的心愿》课文讲述了圣诞节时,围绕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那辆新车,保罗一次次地误解了男孩的美好心愿,体现出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同时也让保罗真正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课文选取了一个温馨感人的爱的故事,语言朴实、简洁。在教学中,我牢牢抓住两次误解这条主线展开教学,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哥哥的美好心灵。
本文教学中,我自认为最成功的地方还在于结课时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没有给予过别人帮助而感到快乐的事例,因为文本来源于生活,还要回归生活,在学生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以后,再通过再现生活中的种种给予。启发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
《哥哥的心愿》一课的教学中,我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朗读能力,还注重了读书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情感体验。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虽然有些环节没有预先设计的那样流畅,但是总的来讲,教学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具有切实可行的意义。我感觉,我的课堂教学正在向“教师为了不教”的目标靠近,我相信,只要我有行动,只要我坚持,学生就一定会给我惊喜。
通过《清澈的湖水》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同学们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增强了同学们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
在教学第2课时时,让学生通过把小洁与扔香蕉皮的小男孩进行对比,从而体会小洁的心灵美。
在教学最后一自然段时。我原以为学生会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可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纂着面包纸。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象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的向前跑去。)我出示了问题“她四处张望,在寻找什么?眼睛一亮,看到了什么?飞快的向前跑去干什么?”原以为学生会跟着课文走,可他们的答案却千奇百出。(去找鱼网捞香蕉皮。有小妹妹摔倒了,跑去扶她,急着找厕所等等。)当然也有说找垃圾桶扔面包纸的。于是我就问:“为什么不说找垃圾桶扔面包纸呢?”学生却说:“不用急,可以等一下扔,或者带回家扔。”听到了这样的回答,你能给以否定吗?其实我清楚,他们心里早有了课文要求的答案,只是觉得那太普通了,太没创艺了。现在的教学是开放的,多元性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感到高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的确,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它不是一堆呆板的、僵死的符号,它由作者赋与了生命,使语文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着生命的“对话”。这种对话关系是多重性的,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呵护学生的灵性、个性和悟性,有效地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的阅读过程始终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1、平等对话,激活思维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因而,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师与生,尤其是学生乐于、善于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师对于学生感悟体验时充满鼓励、赏识的话语“你说得真好”、“你的感受很深刻”……还是对于学生遇到困难时诚恳的帮助、引导“你能勇敢地站起来朗读,真不错!但是,如果你在读的时候,能够把语气逐渐加重,那就更好了……”,抑或是教师的体态语言“走到小朋友的身边,指了指自己的嘴,提醒他注意说话先举手”……无不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理念。
学生因老师善意的提醒而乐于接受,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兴奋自豪,更因老师一句句充满赞赏激励的话语而激动不已。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2、巧用“留白”,深入对话
许多作品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的写作手法上讲究言已尽而意未了,而留一些空白让人们用各不相同的想象去填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丰富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和感知,充分发掘作者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对文本进行补白,那么就会激活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情感得以激发,生命得以点燃。
我在教《那只松鼠》时,这篇课文讲起来比较难,原因一是文本没有激情的东西,二是内容离孩子的生活较远,孩子很难走进人物内心。于是,我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去感悟人物的内心,充分利用“留白”引领学生倾听作者的声音,倾听人物的声音,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重点体会“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乞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这一处时,我对学生们说“假如你是这只松鼠,你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这样孩子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打开了情感的闸门,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还原了真实而扣人心弦的真实情景。此时孩子们已真切而深入地体会到了小松鼠的不幸,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自由的可贵。紧接着让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再来学习“我的身体有点颤抖,手也像触电般地缩回原处。”的时候,我对学生们说“透过这几个动作,走进人物的内心,你就更能了解这个人物,请大家想象一下这时作者在想什么。”就这样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一步一步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这样一句很简单的句子,经过与文本对话,孩子们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读得很到位。
学生如果没有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言,聆听到文本的声音,又怎能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发出感动的呼声?生生间、师生间如果没有相互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课堂又怎会变得如此精彩,处处洋溢着生命的痕迹?在这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让学生走进了文本生发的世界,让文本走进了学生和老师的心灵深处。
3、有效“拓展”,延伸对话
新课标指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的,要塑造学生更为丰富的人格,单靠一篇课文是做不到的。因此,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在保证用好语文教材的前提下,广泛开发利用一切语文学习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语文学习的领域。因而,在课堂上适当、适时、适量的拓展能真正地有助于课堂的学习。
我在教《那只松鼠》时,一开始用各种资料让学生认识、熟悉松鼠这种动物,在教学进入尾声时,我提出让学生试想一下:作者看着它蹿上树梢,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时,心情怎样?你认为松鼠会恨“我”,还是会感谢“我”呢?假如作者没有放那只松鼠,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些有效的适时的拓展,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聆听作者的心声、认同作者的心声的同时,也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使对话得以扩展与升华。
崔峦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抓住语文教材的优势,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对话,让心灵走进文本;对话,让课堂更精彩;对话,让课堂充满活力!
《金子》这一课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彼得说的话进行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脉络。如在导课初读课文后,让同学们思考:文中的主人公彼得有没有找到金子呢?学生答案有两种,一种找到了,一种是没找到。导课时老师的引导,这里所说的金子是指金属金子。为什么没找到,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进入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彼得是一个吃大苦耐大牢,勤劳能干的人,为以后找到真金作好了铺奠。说找到金子的同学是从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看出的。这时教师出示该段,让学生品读,并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展开讨论:真金是什么意思?彼得怎么找到真金的?他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彼得说他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课文内容迎刃而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繁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朗读出来。
教学本课时,对语言文字及词汇的积累处理得较好,如读到第六自然段时,出示花图,让学生用词语来形容这美丽的情景,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有些词语的理解,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去理解,如联系上下文,学会查无字词典等。
最后对题目的理解也较到位,真正理解了题目的深该含义。
教学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在挖掘教材上还需下大功夫。
《绿叶的梦》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述的是作家葛翠琳对美好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文章字里行间都散发出大自然浓郁、清新的气息。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所以他们渴望走进大自然、更多地了解大自然。教学中,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去美美的阅读,细细的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家的情感,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怀。
首先,我给他们讲我小时候的故事:童年时,和我的伙伴们去爬山,在树林里捡树叶、摘果子、捉迷藏?玩的特别开心,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怀念大自然给我带来的乐趣。接着,我让学生默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生通过读课文,觉得作者的生活生动有趣,和自己的生活一比较,孩子对作家的生活产生了羡慕之情。为了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绒毛的?” 我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绿叶的知识。课后,我让学生亲自去搜集树叶,充分地给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没想到他们竟然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树叶,他们对自己的收获喜形于色、津津乐道。这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创造了一次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学习的机会;而且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金子》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文章,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们从彼得的身上可以挖掘出很多“金子”,所以我想以文本为载体,以朗读为桥梁,以合作为踏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宗旨,积极主动地挖掘课堂中的闪光点,让孩子在语文课上也能不断找到属于自己的“真金”。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凸显学生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点出发,带领孩子寻找“金子”:
一、抓关键词句,悟人物品质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我先指导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告诉他们体会人物的形象,首先要找到有关描写人物的句子,然后在句子中去寻找能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反复阅读和揣摩。学生通过“蜂拥而至”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淘金者的数量之多,“一无所获”则能感受到他们失落的心情。通过对淘金者的分析指导,对于彼得的讲解就容易多了,孩子们根据关键的词句,逐渐从课文中感受到彼得不仅勤劳,而且还是个充满智慧,执着坚持的人。
二、手脑并用,会读会思
学习课文,不能单纯地看和说,也要让学生动动笔,学会多种学习方法。在课文第二段的教学中,我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用直线、波浪线和括号的方式找出彼得的所见所思和所为,于是大家马上动笔开始寻找课文中的句子,然后很积极地来进行交流,根据他们的回答,再逐一分析。而且这种动笔的地方往往要求学生通过默读方式进行,这有利于学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其余地方我则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和赛读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小组学习,锦上添“话”
为了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在课前我先让学生合作完成“前置性作业”,在课堂学习过半后,让他们再小组讨论和修改,这时他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彼得的辛劳也有了同感,所以对彼得的“全部精力”付出有了更多见解。有的小组写彼得起早贪黑地培育花苗,暴风雨来临还为花苗搭起帐篷,夜幕降临时还在辛苦劳作等等。这些文字为寻找“真金”真是锦上添“话”呀。
四、拓展延伸,挖掘“真金”
根据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基础上,孩子们知道了彼得的“真金”不是那含金量高的金子,而是成功的秘诀,想要获得财富需要通过自己辛勤地付出。于是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梦想比作金子,问他们的金子在哪里,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真金。他们有的说“我的金子在舞台上,我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就能找到真金。”有的说“我的金子在教室里,我要努力读书,就能找到真金。”是啊,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发现了自己的“金子”,并且潜意识中有为“金子”奋斗的信念,真为他们高兴!
但是这节课中仍然有不足之处,就是开头的时候,老师的牵引太多,抓得太紧,没有放手,所以以后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自主学习,要放宽心去让他们去学。本文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内涵比较丰富,道理比较深刻,因而需要我们教师巧妙设计,深入浅出地带领学生完成一趟精神之旅。所以我想自己以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在这篇课文文本解读的时候,受课文阅读提示的影响,我也是把主题定在“ 奉献精神”这个层面。但是,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却觉得仅仅挖到“奉献精神 ”是不够的,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去领会主题,于是,预设了一个问题:行道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默默奉献的?还预设了一个“以写带悟”的环节:用第二人称,给行道树写一段话,用上四个关键词“环境”“生命”“责任”“执著” 。
在研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谈谈“行道树具有怎样的品质”的时候,学生果然不假思索就说出了“奉献”。于是就追问:“课文里还有一些句子也体现了它的品质,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体现的是什么品质?”于是,学生再仔细去选读相关词句,得出了“豁达”、“坚忍”、“尽职”、“执著”等结论。接着,我们就讨论行道树在什么情况下奉献的。学生纷纷发言,得出结论“是在远离生存故土,不被理解,不被珍惜,孤独、黑暗、喧嚣……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奉献的。”
我最后板块小结:奉献不仅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它需要我们睿智地适应环境,需要我们坚忍而执著地尽职做事,如此,我们的生命才能焕发出异彩!从学生最后所写的一段话来看,学生对主题的理解确实比较深入了。由此,我感觉,教师在文本解读的时候,自己首先不能“浅解”文本,要尽可能地挖掘出文本主题的深意,然后,要考虑采取合适的方法,以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深处,挖掘出深层的韵味。
浅尝辄止是文本解读的大忌,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