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精选范文(精选30篇)
我父亲今年87岁,是一名退休干部。他生活俭朴,从不奢侈,甚至可以说有点吝啬。比如他每天晚上洗脸后,不换水又接着洗脚,然后用来冲厕所。
父亲3岁时,我爷爷就去世了,奶奶一手把他和大伯抚养长大。当时家里曾祖母还在,生活非常艰难。新中国成立前他在九江读书,在学校吃食堂,八个人一桌,早晨只有粥吃。下粥的菜只有一小碟泡黄豆。每年寒暑假,他和大伯往返学校都是走路翻山,单程60多里,渴了就着山里的小溪喝两口。
父亲一生从事农村工作,深知农民辛苦,粮食来之不易。1950年初他到湖口县委参加工作时,整个县委就只有7名干部,工作非常繁忙。他下乡土改,到湖口最远的一个乡,完全是步行,身上还背着铺盖及一条长枪。早晨从县城出发,赶到目的地已经天黑了。父亲在乡下蹲点,吃住在老百姓家里,从不给老乡添麻烦。老乡将仅有的一点肉或鸡蛋偷偷地藏在他的碗底下,他发现后一定会夹出来,坚决不吃。父亲一生廉洁、两袖清风,从不以权谋私,得到当地百姓的肯定。老乡们送给他一点东西,他要么不收,收了必回赠礼物。
父亲退休后,他一如既往保持勤俭作风。不舍得浪费一粒米;纸张有空白处便留着写备忘。勤俭节约,这就是我父亲坚守多年,并以之教育后辈的家风!
记得有部电影的台词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共产党员,的确,在母亲眼里这父子俩和常人就是不一样:特别爱多管闲事。
我家门前是一条马路,路中央有个坑,起初很小,但是由于无人问津,长年累月,车碾雨淘,最终小坑成了让过往司机头疼的大坑,特别是那些拉着易碎物品的司机更提心吊胆。拉酒糟的车经常会颠簸下一堆堆的酒糟,这时那些会过日子的大娘大婶们便立刻操起扫帚、搓斗,连扫拾地上的稍带从车上再扒下来些,有这些酒糟喂家畜可以省些粮食了;那些拉着重货的大货车,由于车身重经常侧歪,这时便有村民们一哄而抢,冬天,坑里的水结了冰,大车一走到这里就打滑,爬不出去,司机气得骂爹骂娘,请求邻路而居的后生帮忙,他们便乘机向司机要推车费,这个坑成了坑人的地方。
父亲留意了这大坑,他开始每天用柳箕筐运土填坑,母亲抱怨:“有时间帮我做做家务多好,你填坑断了人家的财路,多管那闲事干吗?人家一定烦你!”父亲说:“别看他们眼前得到一点好处,那是损人利己,以后都把小辈教坏了,那损失才叫大!我是共产党员,不能不管!”
的确,自从父亲填大坑以后,那些后生见了父亲也不像以前“大爷”长“大爷”短地打招呼了,父亲却偏不知趣,不识别人的脸色,人家不理他,他却主动找人家说话,还给人家上起了政治课:“孩儿,那昧良心的钱咱不能挣啊!”那些大娘大婶也在母亲面前指责父亲,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父亲仍然继续他的义务修路,一月、二月……寒暑易节不曾间断,真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不知什么时候有个后生加入进来、两个、三个……渐渐地填坑的队伍壮大起来,他们有的用三轮、四轮车拉土,有的用铁锹平土。有人调侃那些后生:“把这些坑填了,可断了你们的财路哦!”那些后生离开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说:“别提那事了,这不,今天正改过自新呢!”
路,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铺平了,那些经常路过的司机感激地向父亲点头打招呼,父亲笑了,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路没修好几天,嫂子打来电话说哥哥抓小偷负伤住院了,父亲和母亲慌忙赶到县城医院,母亲看脑袋缠着绷带的哥哥,心疼地直掉泪:“傻孩子,抓小偷,有警察呢,你拼那个命干啥?”嫂子也附和着说:“就是嘛!妈说的对,商场那么多人,人家见小偷都不管,你偏要逞强!”哥哥淡淡一笑说:“我没事,别人可以不管,我做不到,谁让我是共产党员呢!”“孩子说的对”,就知道父亲要赞同哥哥的做法,“咱家的共产党员就要像共产党员的样子,遇事要第一个上。我们家的,只要是共产党员一定要将这个家风延续下去。”“你是他亲爹吗?孩子的安危也不顾,还支持他,将来要是有什么后遗症,怎么办?”母亲说。父亲笑了“我问过医生了,没有什么大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哥哥出院后没几天,父亲拿着一份报纸如获至宝,兴奋地找到母亲:“孩他妈,你快看,咱那臭小子上报纸了!”说着父亲戴上老花镜给母亲念起来:“党员赵某勇擒小偷……”母亲美滋滋地听着,心里乐开了花。父亲自豪地对母亲说:“看,我教育的孩子咋样!以后还阻挡我们爷俩管闲事吗?”母亲佯装生气:“以后不管你们了,爱管闲事就去管吧。”“我得让大家都看看,我儿子上报纸了。”父亲说完,直奔邻居家炫耀去了。
不几天,一条街上的邻居们都知道赵家的小子不仅是一个党员,而且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父母退休前在机关工作多年,做事严谨、行得端、走得正,严格按党要求说话办事。
父母退休后不忘关心国家大事,每天戴着老花镜阅读报刊、收看电视新闻,还把报刊上一些为民谋福、贪官受审等方面的正反例子用笔进行批注。每次回家吃饭,总要叫我们汇报一下各自的工作和感受,还把他们批注的文章叫我们兄妹好好学习、认真思考,生怕我们走错路。
去年6月,媒体报道南江县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瑛的先进事迹后,父母搜集了王瑛爱民助民为民谋福的故事,父亲还在每个小故事下面写了感受。那天,全家人一起吃饭,父亲向我们讲起王瑛的事迹,问我和妹妹有何感想。
我没有正面回答父亲的话,也不敢说在单位已经学习过王瑛的事迹了,而是讲述了近期在乡下处理的一起民事纠纷。
一天下午,从基层法庭检查工作回单位的路上,突然发现公路边的坡下围着一大群人,有的还手持木棒在大声吵闹,眼看一场群体性流血事件就要发生,我当即叫驾驶员停车,不顾个人安危赶过去,大声喊:“慢点,不准动手。”持械双方见我个子小,没有把我放在眼里,其中一人还向我吼:“关你屁事,滚远点。”我没有介意,在人群中找到一位长者掏出我的证件讲道:“我是法院的工作人员,有事坐下来说,千万不能动手。”长者见我诚恳并无恶意,主动领着我将两拨人隔开。后经了解,才得知是两个生产组的人因包产地角矛盾互不相让才产生纠纷。几分钟后待持械的人情绪平稳了,我从情、理、法角度给双方进行了语言疏导,双方年长的人觉得我说得在理,分别又去做其他人的工作,最终消除了误会,避免了一次流血冲突。离开时,我还不忘给所在地的乡镇领导取得联系,叫他们关注这类事情。
我对父亲说:“当儿女的深知父母的良苦用心,你们希望我们走正道,多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都是为我们成长着想,为党的事业着想。王瑛的事迹很感人,全体党员都在学习王瑛,我们也不例外,只有把本职工作干好,把老百姓急需办的事办好,学习王瑛才能找到落脚点……”我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看得出父母脸上在微笑,内心很满足也很自豪。
红榴根,是老家红沙土中长岀的石榴树留下的根。红色的土,红色的树和长出的红色的石榴果,与家乡满山遍野的红叶,满天的红霞,组成的红色记忆,从小到老,一直镌刻在脑海深处,永远不会忘怀。因为,其情其景,一直连着我们祖孙数代人。
世代居住在巴山深处老家,林多地少,到处都是城里人说的美丽的风景。当年,如果有照相机,以蓝天、白云、青山流水和茅屋老家为背景,春夏春天,都有迷人的美照。春天,可透过挑李花丛,摄一张“春暖农家”,但别漏了懒睡在春光里的花狗和黑毋鸡啄食喂一群绒毛小仔;夏天,雨过天晴,樱挑花满树时,摄-张“夏日山庄”,但别漏了笑泉绕屋;秋天,在石榴树果实压弯树腰时,摄一张“山村秋景”,但别漏了母亲采摘的笑脸和长串包谷挂满屋檐;冬天,白雪皑皑,江山一宠统,可摄-张“雪源山民”, 别忘了屋顶的烟窗总是在冒烟。屋内不时有巴山民歌传出——高高山上二斗平/包谷汤汤涨死人/穷人为啥穷人命/要吃干饭不得行。其实,这歌词也只是山民们历史的回忆,在我知事记事时,父辈们的日子好多了。如果是一幅冬景国画,可用蝇头行书,将民歌词写于一角,以添其内涵。但是,因条件有所限,加之过早阔别,失去了留照的机会,只是数年后回乡留下屋前那株与几棵腊梅簇生的石榴树簇生的照片,它们是红榴根的后代。
新中国成立后,刚满30岁的父亲因读过两年私塾,便当了互助组组长。有一天,父亲从村公所回家,像小孩子一样,跳跳蹦蹦地,不时举起右手,嘴里念念有词,说些什么。刚上小学的我,总想知道父亲心中的秘密,便扭着父亲问究竟。父亲抱起我,抚着我胸前的红领巾说:“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拉长了声音一字一字地说。“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入党?” “就是为穷人、为全中国人民谋福利的党,我入党,也是为更多人谋福利。”“我长大了也要入党。”从那以后,父亲要按月缴纳党费,每月5分钱。当农民,当时一分钱也来之不易,吃盐,灯油,子女学费,都得精打细算。比如每学期开学,要卖两、三百斤红薯,买条红领巾,要卖二、三十斤,因为每十斤红薯,只值五、六分钱。所以,屋前屋后的果树的收入,都在计划内。那一树石榴每年结果五、六十个,总共收入不到一元钱,家庭会议定,便作为父亲交党费专款专用,决不准挪用。有一年春节,父亲对母亲大发脾气:“为什么要动我的党费?一点组织观念都没有!”“节前没有钱,买东西用了,我去借钱来还你不行吗?”从此,再困难,母亲再也不敢动用父亲卖石榴留存的党费专款。打这不久,父亲被招工,到大巴山中的万福钢铁厂的矿区当了工人,不久,当了工区工会主席、区长、书记,二十年后,到一个镇银行营业所当政治指导员,其实,是以一个中心镇金融、工商、税务、供销等几十名党员的支部书记为主。但是,无论在什么岗位,总是按时缴党费。父亲进厂后,母亲和子女还在老家,那石榴费的用场却没有变。由于爷爷奶奶去逝早,父亲与叔叔分家时,姑姑分在我们家,解放时,她十七、八岁,不久,当了村的妇女主任,培养入了党,1954年就当了老家所在的淸坪乡乡长,在没有工资收入的几年时间里,毎年卖石榴的钱又成了姑姑的党费专用。
在父亲进厂几年后,母亲带着弟妹进了离老家三百里外的工厂。那株老石榴树渐渐干枯了,但粗壮的主干还挺拔着,昂首苍天。我挖起石榴树根,有一处像父亲粗壮的手,举起一面旗,较大的根系显出不规则的两个汉字“七一”。于是,将其去粗取精,寄放在叔叔家中,并在信上告诉远方的父亲,得到父亲的表扬。信上说,物通人性,表达人心,红榴根,忠诚之根,但愿永存。我还和红榴根一起照了像,留在身边,成为我永久的怀恋之物。我带着红榴根照,到重庆就读,后又随同参军,驻守云南边防。1962年8月16日,戍边刚满一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来信说,我非常高兴,因为看到党和我们家的红榴根在续传、延伸!
父亲去世后,根据父亲的遗愿,将其骨灰和红榴根,一起埋在四面山上一棵大枫树下。这里是红军时期万源保卫战的主战场。父亲在弥留之际说过,和红军的忠骨在同一座山上,永远光荣。
在我做70岁大寿时,携儿带孙去给父亲扫墓。我、妻子和儿子、儿媳四个党员,献上一面党旗,我的孙子则献上他心爱的红领巾,真诚地说:“向祖爷、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学习,我长大了也要入党!”坟上青草茵茵,其间点缀着五彩的花朵,用摇曳怍欢迎;墓四周,松柏、山枣、山桃,高耸着、簇拥着;最醒目的是,几棵石榴树,蓬着墓碑,繁花吐艳,展示生机。红榴根,根深蒂固,固本溯源,在故土里,在心灵深处,定会代代枝繁叶茂花儿红,永世不会消逝。信仰产生力量,力量坚定信仰;信仰的力量和根源,在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中,紧系着千百万人乃至个民族的灵魂,催生岀改天换地的巨大能量。
父亲已经80岁了,仍在老家坚持耕种那几亩田地,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在地里忙活,犁地、播种、除草、打药、施肥、收割……
前些年,为了供应我和弟上学结婚的开销,父亲和母亲不分白天黑夜地在地里倒腾,种烟叶子,种大棚蔬菜,不知流了多少血汗。现在年纪大了,还在耕种。为此,我耐着性子劝他:“爸,现在家里不缺吃不缺喝,种地赚不了几个钱,赶紧把它丢下,来学校跟我一块住吧。可以去逛逛公园,打打牌,跟人家聊聊天。”他却皱着眉头说:“俺在乡里住习惯了,跟地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去你那里闲着没事做心里难受。”二弟也多次劝阻他丢下地去城里生活,可父亲不为所动。
国庆节放假,我回老家帮父亲收割庄稼。清晨天还没亮,父亲就穿衣起床去东地里割豆子去了,等我来到地里,父亲已割了好大一片地。我吃惊地发现父亲双膝跪在地上,每割一把都要大口大口地喘气,并低下头使劲咳嗽两声,然后又挥舞着镰刀去割眼前的豆颗。见此情景,我赶紧走到父亲的跟前,只见父亲灰暗的脸庞上尽是汗珠,我心疼地劝他,别割了,回家歇歇吧。父亲一边割,一边说:“不要紧,累不坏,干点活淌点汗,我感觉身体还舒服些呢,电视里说,运动能降血压降血脂!”我知道父亲脾气倔,他认为正确的事八头牛也休想拉回来,只好依从他。我弯下腰使出全身力气拼命干起来,不再计较腰酸腿痛,不再害怕手被豆荚扎疼,我只想自己多出些力气让父亲少劳累一点。
一个星期的劳动转眼间就过去了,我返回镇上的中心学校上班。临走那天清晨,父亲依然早早起来,已经帮我收拾好两尼龙袋子的“劳动果实”,袋子里面装的大豆、白菜、红芋、萝卜。他一边帮我往电瓶车上捆绑,一边说道:“咱自己地里种的东西没农药残留,吃了不伤身体;等忙完地里活,我就去镇上加工豆油,然后,给你送一桶去。”
夜深人静的时候,父亲在田里忙碌的身影时常漂浮在我的眼前。我知道我必须继承他那种吃苦耐默默奉献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父亲今年60多岁了,从20岁时起,他就当上了农村生产队的队长。生产队是上世纪80年代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平时,他主要的工作是督促生产队社员开工,记工分,考勤,分配物质等。每天,他早出晚归,任劳任怨,却从来没有给自己多计一个工分,也没拿公家一点好处。
他为人正直,喜欢说公道话。不管湾里哪家发生吵嘴闹纠纷的事,他都会上前去说理劝架,作调解。很多人遇到难解的事,就会找他说理。他不怕得罪人,哪怕是自己兄弟有错,他也会帮理不帮亲。
父亲心地善良,不管是过路的还是讨饭的上门来,都必定把自家锅里的米饭和菜端上一大碗来给别人吃,哪怕自己还没有吃。
前几年,村里搞建设,铺路、通电、安装水管。由于村里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在家的只有一些老人和妇女。对于铺路通电之事,不但要出工出力,还要出钱。父亲召集人力去帮忙出路基、抬水泥、拌泥土、抬电线杆、拉电线,上山下河,跑上跑下,在烈日炎炎的太阳底下,累得腰酸背痛,汗流浃背。我们都说他傻,自己年纪大了就聪明一点,把重活留给别人做嘛!他却说,如果人人都为自己着想,那怎么能办成事?对于搞村建设集资,是最难办的事,要家家户户找人凑钱。有的人不在家,钱凑不齐,就不能办事。于是,父亲就想尽方法,哪怕自己垫出来也要把这个事办成。
我们那里山多树多,每到冬季或清明时节,由于上山砍柴和祭祖的人多,所以容易引发火灾。为了保护人们的财产,父亲经常破开嗓门召集人上山扑火救树苗,每次弄得一身黑灰,鞋子都破了好几双。有些人去扑了几次火,没有好处,就不愿意再去。父亲最后花钱给每人买了一双布鞋,算作鼓励。
20xx年的时候村里还每年发几十元的工资,可没发两年,这钱就没了。据说是村里想节省这笔开销。可是父亲仍然继续为村里的人办实事做好事。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我也经常帮助别人。当听到别人冲我微笑地说谢谢的时候,我领会到父亲为什么喜欢做好事了,因为做好事真的能收获快乐和人生的意义。所以,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觉得父亲傻了。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党员干部,要作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真正从家庭生活的点滴入手,常“修”家风之“课”,树起正向的标杆,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坚持从严治家。家庭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塑造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基石,家庭的熏陶润物无声,无时无刻不塑造着一个人的心性品格。一是要定好家规。俗话说:“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全面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语境下,要建立符合党纪国法和传统美德的家规,指导家人的言行,约束家人的举止,守住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习惯,在内部约束上筑牢清廉防线。二是要以身作则。家风的好坏,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关系着社风的形成。党员干部作为家长,无论言行举止还是性格脾气,都是子女最鲜活的教材,子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里。只有先管好自己,让自己成为充满正能量的父母,才能通过言传身教在子女心里种下"良性基因",促进子女健康成人成才。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家人的榜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经常自警、自醒、自律,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表率。三是要守住底线。严管才是厚爱,对亲人的关爱十分必要,但“爱必以其道”。家事不是小事,对党员干部来说,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注意抓好家风,对自己的配偶子女,经常进行政治思想与理想信念教育,一旦发现有不良苗头出现时,要及时制止,给予批评指正;如果家人确实出现了违背党纪国法的情况时,决不包庇袒护。在生活工作中,时时处处带头,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亲属树立正确价值观,让其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坚持从俭持家。勤俭持家是一种素养、一种品行,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是传统美德的延续。一是要清正廉洁。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过好家庭关和亲情关。近年来出现一些典型案例,贪腐“父子兵”、“夫妻店”、“全家腐”,把对家人的亲情演变成对权力的滥用,把家当成了权钱交易所,家庭成员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陷入贪腐之中,结果误党、伤国、损民、害己、害家。对党员干部来说,家风正则作风正、律己严,家风正则坐得稳、行得正。二是要树德育人。俭以养德,德乃立身之本。家庭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一层重要结构,是个人德之生长的重要环境空间。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接受的第一课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和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家人特别是子孙后代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立志高远,淡泊名利,慎独慎微,涵养大德大节于平常处。三是要勤俭节约。“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针对当今生活富裕而勤俭节约却逐渐淡化、浪费奢侈明显严重的情况,把勤俭节约作为兴国兴家之本,培育节俭意识,形成节俭风尚,积累起人生修养的牢固基石与正确的价值取向,传承优良传统、发扬良好家风,做到贫当克俭、富而思俭。
家庭是拒腐防变的重要防线。党员干部要廉洁齐家,关键要守好家庭这片“廉洁港湾”、当好家中的“廉洁监督员”,时刻警惕“糖衣炮弹”对自身和亲人的攻击,严把家庭“廉洁关”,努力作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
“我家四口人,个个爱读书;都是教书匠,人人都写书。”这四句讲的是我家与“书”结缘。如何与书结缘呢?
先从两个女儿说起。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期,孩提时代的两个女儿,正是学知识的最佳年龄,却没有学上。我的夫人东书兰,当时是中学英语教师,她很有主见,认为时光如流水,逝去不再来。决定自己来教两个女儿。我既高兴,又担心:家中没有学校的气氛,能学好吗?时间漫长能坚持吗?可她说干就干起来了。除了教语文、数学之外,还教她们英语口语。利用身边的场景,看到什么,教什么。口语练到一定程度,就教她们认、写英语单词。规定每天学习2—3个小时,晚上检查作业。一年四季不间断。
这样坚持在家学习了两三年,1977年学校复课了,我的两个女儿也上学了。由于家庭熏陶,耳濡目染,她们都喜欢上了英语,而且与书结了良缘,养成了坐得下来、学得进去的好习惯。所以她们在学校读书不感到吃力,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后来两个女儿先后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先后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独立出版了几部专著,晋升为正教授、博士生导师。二女儿也以优异的成绩留武汉理工大学任教,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现旅居加拿大,仍教授英语。
我的夫人东书兰,更是与书结厚缘。请看她的《自画像》:
家父起名东书兰,
从此与书结厚缘。
苦读诗书十六载,
欣然选择教书班;
刻苦钻研勤执教,
喜得教学两俱欢。
知识经验多积累,
昼夜写书乐不倦。
年老退休无暇日,
义务辅导歌舞团。
教歌教舞教英语,
大家快乐我欣然。
老年大学诚相邀,
甘把余热献讲坛!
我也与书有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在县市党委办公室和政府办公室撰写公文20xx年,处处不离书。我看到“公文”这门学问有数千年的实践,尚缺系统的理论,决定弃政从教,投身研究。1985年我辞去政府公职,与夫人一起到大学教书。那几年我们非常辛苦,熬更守夜,索典寻源,终于有收获,出版多种专著和主编著作,为“公文学”的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受到公文学界的肯定,也遂了我写书的心愿。
小时候,我们生活在北方农村,母亲不识字,但她挂在口头上那些朴实的土言土语,虽不是登上大雅之堂的家规家训,但却一直影响着我的工作和生活。
每当最困顿的时候,母亲总对我说“多干点是累不坏的!”在北方农村的土话中“累不坏就是累不垮”的意思,第一次体会这句话是10岁的时候。
那年夏天,姐姐们在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来不及喊回来,母亲让我请一天假不上课了,帮着把5亩多地的麦子铡麦穗铺场院,若当天不做完,别人家就要用场院了。5亩多地的小麦,需要我一捆一捆地送到铡刀下,母亲操刀铡断麦穗,我将麦穗铺场,麦秸秆码垛。我们干呀干呀,三伏天的日头让汗水直淌,从太阳初升到晚霞映在天边,我们终于铡完了那个大麦垛。傍晚同村收工的大人路过场院,都觉得不可思议,就是两个“男劳力”也得干一天才完的活,一个女人带个10岁的孩子是不可能完成的,是个奇迹。只有我知道,当我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起来的时候,站在铡刀机座上、抚起头发擦汗水的母亲说“孩子,只要心不累,痛痛快快地干活,多干点是累不坏的。”就是母亲滴淌着汗水的脸庞和这句话,让我站起来,最终完成了看似完不成的活儿。
母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我们诠释着这句话。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里没有一个“男劳力”,也养不上一头牛作畜力拉车犁地,10多亩的农地全靠母亲一人,还要拉扯着我们姐妹四个,操持全家人的生计。即使这样的条件下,在我们姐妹四个到上学年龄时,她咬咬牙,把我们都送进了学校。
那个时候,天黑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时,看到母亲拖着疲倦的身子从地里回来,到家又是“放下耙子又是扫帚”,喂鸡、喂猪、做饭,晚上,还在煤油灯下为我们几个裁衣做鞋,就没看到她歇过,母亲是家里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人。
长大参加工作,我的第一个岗位是水电运行“四值三倒”值班员,夜间对整个电站巡回一遍差不多要走2个多小时,每次下来两腿像灌了铅似的,回到电站中央控制室,还要不眨眼地继续监控电站运行,每次半夜到水下廊道泵房里抽水,裹着军大衣站着都能睡着。在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母亲说:“闺女,你才上班,还年轻,多干点累不坏。”
后来,我到办公室工作,白天脚不离地、人不落座地办事,晚上埋首文案写稿办文。记得一个周末,整幢办公楼都没人,当我坐在静得可怕的办公室里,望着计算机公文系统中满满一大屏“待办公文”和“待写材料”,无言的压力让我崩溃了般地不知所措,这时,想起母亲常说的话:“人往往是被心累累坏的,只要有盼头,多干点是累不坏的。”我豁然开朗了,想到自己校对的文稿明天套上红红的文头,将成为严肃庄重的文件发下去执行,一种价值体现的喜悦涌上心头,累并快乐着,就不累!
母亲常说“人不怕笨,就怕懒,早起的鸟儿有食吃,笨鸟要先飞”。每每懈怠想偷个懒时,母亲的这些口头禅就犹在耳边,想想母亲勤劳的身影,就会催促着我站起来,继续前行。
家规有什么?勤俭持家、尊重长辈、和睦邻里,这些都是为大家熟知、遵循的家规。我家也不例外,现在我想要说的是我们家的一条特别家规:靠自己。
父亲靠着自己对教学的认真劲当上了我们县最年轻的校长。奶奶说:“那时孩子识字算数就行了,三儿(父亲乳名)不愿意,夜夜点灯读书。”爷爷很支持父亲,家里的农活不让他干,让他专心学习就行。父亲没有辜负爷爷的期望,毕业后顺利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父亲工作干得很认真,很下功夫。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美术课他都教得好。每年教师节,父亲总是被评为优秀代表。现在,父亲是一名校长,仍站在他那三尺讲台上讲授知识。父亲,正是靠着自己对教育这份热忱和坚守赢得了我们乡里人的爱戴。
可是在父亲的学校里,我什么都没有得到“特别”的待遇。班级干部不是我,少先队没有我,连那张张奖状都没我的名字。
进了初中,我开始懂得去学习,爱上了学习。成绩也在稳步上升,可那我想要的奖状却还未得到。父亲站在一旁说着鼓励话:“想要你要的,就得靠自己。时间还长着呢,慢慢来。”我心想,父亲你根本不想帮我,为什么不在小学的时候给我荣誉?我赌气一定要靠自己得到我想要的,让父亲看看我的本事。
是的,我成功了。家里的书柜摆满了我的各类荣誉证书和登载文章的报纸期刊,父亲把它们摆在最显眼的地方。父亲说:“幸好你开窍了,明白了要靠自己后天努力。”
慢慢地,我明白了父亲的用心良苦。
回过头来想想,我的爷爷,我的父亲,还有我自己。
爷爷那辈,靠自己,一把力气养活家人。
父亲这辈,爷爷给了父亲最大的支持,全家供父亲读书识字。但是要读出名堂,只能靠父亲自己。
而我如果不去努力,靠爷爷和父亲给予我的,或许生活得很轻松。但父亲没有这么做,父亲收起他能给予我的,鞭策着、激励着我靠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就是我们家的特别家规。
儿子小文从小由溺爱他的爷爷和奶奶带大,由于教育观念的不同,隔代亲的弊病让小文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最突出的就是他的自私行为。
但凡家里有好吃的东西,小文总是据为己有,谁也不能分享。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也不能碰他的玩具,而他到人家小朋友家就一定要爱玩啥就玩啥,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对小文这样一种行为,我们感到担心,心想如果不及时纠正的话,对小文今后的成长肯定不利,所以我和妻子商量,克服困难让孩子暂时离开爷爷奶奶一段时间,由我们自己来教育他。
首先,我们要给小文树立一个人人平等的观念,谁也不能搞特殊化。第一次买了好吃的东西回来,我把它们分成了3份,我和妻子,还有小文每人一份。小文一见就不乐意了,说爷爷奶奶都让着自己,好东西全都归他一个人独享。我说那是在爷爷奶奶家,在爸爸妈妈这里或是在别的任何地方,都必须人人平等,不能独占。小文自然不肯接受这个现状,哭闹了一阵后,拒绝接受他的那一份。我对小文说:“那好,你既然不需要你的那一份,那也不能浪费了,就由我和你妈妈把它们平分了好啦。”小文一听这话急了,马上伸出小手护住他的那一份,乖乖地享用起来。我和妻子见状相视一笑,这就算首战告捷了。
对门的邻居家也有一位小朋友,有一天他的父母给他买回来一个很好看也很好玩的大飞机,让小文看了很眼馋,他想让我们也给他买一个,我们不同意,小文没辙了,他和那个小朋友又不熟悉,就央求我们领他去邻居家玩那个大飞机过把瘾。我说那行啊,可是得有个条件,你得先请人家小朋友来家里玩,把你的那些玩具都拿出来让他玩个够,这样他才会让你玩他的大飞机,你肯吗?小文一听这话犹豫了半天,噘着嘴却什么也没说。可是几天后,大飞机的诱惑终于战胜了私欲,他答应了我们的条件。这样我们就专门请那位小朋友来家里玩了一整天,小文尽管还有些不乐意,但还是把自己所有的玩具都捧出来给他玩了个够。当然,第二天小文也被邀请到人家玩了一天,和他朝思暮想的大飞机亲密接触了一天。再后来,小文便和这位小朋友成了非常亲密的小伙伴,好吃的东西能够和他一起分享,好玩的东西也和他一起玩。小文成了一个健康快乐、豁达开朗的好孩子。
如今的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惹不得碰不得,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爱的成分太高,却忽视了对孩子品德的培养,以至于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性格。作为父母,营造好的家风,教导孩子做一个品行优良的人,这是我们为人父母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年前,80多岁一直身体健康、平时还自己洗衣做饭的母亲,突然感到胸口疼痛厉害连走路都变得困难,我们赶紧将母亲送到了县里的医院,医生简单地做了检查,马上诊断出母亲是患了急性心肌梗死并立即抢救。几乎未住过医院的母亲,这次一下子住了近一个月。庆幸的是,经过医生们的全力抢救最终保住了母亲的性命。尽管如此,母亲在出院的时候,医生还是再三叮嘱,母亲是80多岁的老人了,又患的是心肌梗死的重病,时时都有生命的危险,需要我们做子女的精心照应。
果然,母亲出院回到家还没到两个月,身上就开始出现水肿,稍微一活动就上气不接下气。我们兄弟姐妹商量,还是将母亲送到县医院去治疗。亲戚和邻居们却说,你们的母亲都80多岁了,还去看什么病呢?反正也是治不好了,这不是把钱往水里扔吗?我们没有听这样的话,马上找来了轿车又将母亲送到县里的医院。经过医院的几天治疗,母亲身上的水肿渐渐地消了,身体又渐渐地好转起来。我们兄弟姐妹曾经说过,一定要好好地照应母亲,决不能做出对不起母亲的事情,决不能做不孝顺的事情。因为母亲一辈子勤劳辛苦不说,她还是一个克尽孝道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就说母亲侍候奶奶的事。
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不在世上了,奶奶的吃饭住宿都在我们家。那时,奶奶的身体还健康,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许正因为这,大婶二婶经常将奶奶叫去为他们家做事,扫地、做饭、收谷子、晒场样样做。奶奶为他们干完活,就回到我们家吃饭睡觉。
奶奶75岁那年的一天,奶奶给大婶家拣黄豆,不小心脚下一滑,摔断了腿。因年龄大了,奶奶从此成了残疾。大多数时间,奶奶都睡在床上。这样,母亲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重了起来,一边要下地干活,一边要照料奶奶。每天,母亲做好三餐饭端到奶奶的床边,还尽量满足奶奶的口味。过去大米紧张,母亲每次做饭总单独给奶奶做个米口袋放锅里。最不好办的是大小便了,母亲每天要好几次抱奶奶坐上马桶,常常累得满头是汗。
尽管母亲精心照料奶奶,但并没有感动大婶二婶。他们没给奶奶送过一次好吃的饭菜,反而讥笑母亲,说什么奶奶一年到头住在我家,帮我家做了很多事,队里分给奶奶的粮食都被我们家吃掉了。他们还说奶奶给了我家多少多少钱,奶奶就应该由我们家供养。母亲虽然受着很大的委屈,却从来没和大婶二婶吵过架,生怕伤了奶奶的心。
有一年,我的一位姐姐身患重病住院,母亲要去照料姐姐,请求大婶二婶将奶奶接到她们家照料几天,大婶二婶都摇头摆手不愿接受。她们还说;“我们家哪有闲饭供给闲人吃呢!”最后,母亲差点给大婶跪下磕头,再三央求大婶,大婶才将大婶接回家去。大婶还狠狠地对母亲说:“你要快点回来,一回来就将奶奶接回去!”
姐姐住院一个月才转危为安。母亲从医院回来就去看望奶奶。奶奶一见母亲就痛哭流涕,诉说她在大婶家过了怎样的日子。奶奶告诉母亲最严重的一件事是,到大婶家的第二天,大婶就感到厌烦了,竟一天没给她饭吃。奶奶跟大婶要饭吃,大婶竟突然抱住她的头往墙上撞。奶奶边说边将撞肿的疙瘩给母亲看。母亲边流泪边说:“从今往后除了我死了,都不会将您送到她们家的!”
从此,奶奶就再也没去过大婶二婶家。奶奶一直在我们家幸福地生活着,活到91岁。奶奶临死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得亏了小三媳妇(父亲排行第三)啊!”母亲孝敬奶奶的事情在村里村外传为佳话。
母亲尽心尽力地孝敬奶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父亲去世后,我们就不让母亲再下地劳动了,她吃的粮食、穿的衣服、平时的零花钱都有我们子女供给。平时母亲有个头疼伤风的小毛病,只要有个电话,我们马上就会来到母亲身边或是买药或是请医生到家看病。就说这次,母亲一去医院我们兄弟姐妹就立即行动起来。大哥在县城工作,那天夜里大哥接到我的电话马上就联系了县医院的急诊室。我们的车子一进入县医院,我就看到大哥站在急诊室门前焦急地左望右看,一看到我们的车子立即奔过来接母亲。母亲入院抢救后不久,其他的兄弟姐妹也连夜赶到了医院。大家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二哥是镇小学的一位老师,平时很少向学校请假,请假还要扣工资,但二哥二话没说跟别的老师调了课程请了几天假。而三哥和我在农村种地空闲时间多,既然能有更多的时间照应母亲,别人没有空我们就心甘情愿地没有理由地多花点时间。反正,大家的心都是一致的,就是能把母亲的病治好。
母亲出院后,因为住自己的家习惯,母亲先是还要住原来的家里,我们兄弟就轮流住到母亲的家里,晚上跟母亲睡在一个房间,以便随时给母亲端水、倒大小便。这样做了有两个月的时间,母亲的身体也渐渐地好转了一些。因为天天有跑路的劳顿,再加上母亲住的房间条件不好,生活设施又不太全,我们都希望母亲能搬到我们的家里居住,那样照应也更方便些,生活条件也能更好些。在我们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了。母亲习惯在农村生活,既然不愿意到城里的大哥家居住。经过权衡利弊,母亲选择搬到三哥家。日常生活照应主要由三哥家人负责。其他兄弟愿意拿出钱来给三哥家,作为给三哥一家人照应母亲的酬劳。如果哪天母亲不愿意住三哥家了,也可以到其他子女家生活。母亲平时看病吃药以及其他的开支费用,由我们兄弟几个共同承担。我们兄弟姐妹还约定,只要大家一有空,不管是谁一定要去看看母亲,跟母亲聊聊天。
现在,母亲的生活正渐渐地平静了下来,身体虽然没有也不可能恢复到生病之前那样的状态,但也不算太坏。重要的是,母亲的精神状态还真的不错,生病后容易健忘的记忆力竟然还有了不小程度的恢复。我们的心愿就是母亲能活一百岁。
母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已退休赋闲多年。说起她的入党经历,可谓一波三折,一言难尽。
上世纪30年代母亲出生于一户普通农家,到了上学的年纪却一直未能上学读书,只是跟着我大舅认了点字。新中国成立后,母亲看到村里一些小孩天天背着书包去上学,心里非常羡慕,也想去上学,可外公外婆不同意,而我大舅却很支持,极力说服二老,母亲终于到县城小学报了名。其时母亲已17岁,上一年级不合适,学校让母亲考五年级的试卷,母亲居然考及格了,这样她就成了一个五年级的插班生。后来母亲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母亲感慨万千,她说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打败了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才给了她求学和走上工作岗位的机会,她的一切都是党给予的。因此她对党、对国家感情特别深厚,并将这种感情化作了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由于工作勤恳,成绩卓著,上世纪50年代末,她被评为省劳动模范。也就是在那时她萌生了向党靠拢的想法,并虔诚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然而由于家庭出身,她没能入党。她把对党的深厚感情深藏心底,一如既往地做好党和人民交给的教育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面对全新的政治经济局面和喜人的发展形势,母亲第二次郑重地向党组织交上了入党申请书。虽然还是没有被接收,但她说,组织上入不了党,但思想上、行动上一定要入党。她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在课堂里送走了一个个春夏秋冬,在三尺讲台前书写着自己无怨无悔的人生。一批批学子从她的课堂走向大江南北,走向长城内外,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一本本通红的荣誉证书、获奖证书忠实地记录了母亲在教育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所结下的累累硕果。
母亲的努力没有白费,就在退休的前一年,党组织向她敞开了大门,母亲终于圆了一生孜孜以求的入党梦。那天夜里睡在床上,她思绪万千,辗转反侧,激动得彻夜未眠。
母亲退休前夕加入党组织一些人不理解。有人说:“一般人都是年轻时入党,然后想着提干,而你退休时入党图点啥?”还有人说:“您是不是生怕退休工资花不掉,准备交党费?”在母亲心里,是党把她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农村女孩培养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党对她恩重如山。加入党组织,实现了自己一辈子梦寐以求的愿望,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更快乐?
母亲对党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赤诚的感情和对工作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她馈赠给我们子女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经常盘点这笔财富,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更不会误入歧路。
当前,“家风”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也勾起了我对家风的思考。我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基层干部,如果要说有什么家风家训,那就是爸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勤俭持家”。
母亲,惜粮如命。对于那块田那块地,那粒粮,母亲不知付出过多少心血。每年的收割时节,多少个秋天的凌晨,母亲和父亲要杀两担谷的禾拉子才天亮,放倒户桶,把禾拉子打完才回家吃早饭。放了学,我也学父母的样儿打禾。我打了几下,谷子全落到田里,田里黄澄澄的一片。母亲痛惜地说:“崽儿,要晓得勤俭持家,惜粮如命。快去,把谷子捡回桶里。”
从此,为了填饱肚子,拾稻穗就成了我小时候的副业。可别小看了捡拾的稻穗,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它还是蛮管用的呢。母亲告诉过我,我捡拾一年的稻穗,可足够一家人凑合着吃一个月呢。
记得我读初一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因肚子饿了,便在路边的红薯地里,偷了一个红薯吃。有人告诉了母亲。晚上,母亲含着泪痛心疾首地用竹枝条把我打了一顿。边打边哭:“崽几崽,家里是穷,可不能随便偷人家的东西呀!你晓得不,‘做贼偷瓜起,得病发痧起’,人穷可不能志短啊!”那一晚,是母亲对我人生最铭心的一次教诲。
如今,每当记起老母亲,就想起她对三餐的满足,想起她对收获的欣喜和渴望。当春风吹绿秧苗,汗水濡湿土地的时候,她深知自己付出的劳动和心血换来的收获是多么的不易。因而她珍惜每一粒米,每一颗粮食。她教不辨五谷的我,学会了简单的田间劳动,让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如今,我已经一名工作了20多年的支部书记。但母亲那“勤俭持家”光荣传统是我一生学习的典范。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发展,人们多么富有,节粮爱粮的传统不能丢,要在和睦友爱的家庭中延续、传承、发扬。
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代,很多家长把孩子视为“金宝贝”、“小皇帝”。如果父母什么都要为孩子包办代替,事无巨细,长期不让自己的孩子动手锻炼,做做简单的家务,容易使孩子对父母形成较为严重的依赖性,养成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好逸恶劳等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会导致孩子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长大以后,孩子一旦离开了父母,自己难以独立生存,难以面对社会,更难以面向未来,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是一种家风家教。
“柴米油盐酱醋茶”被人们称为“开门七件事”。很多家长除了工作外,每天还要反复地演奏着生活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承担着繁重的家务。父母总认为自己的孩子主要任务是学习,从来也不想让孩子动手锻炼一下。其实,孩子对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是很好奇,很有兴趣学习参与的。孩子放学回家,除了完成作业外,如果有时间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家务,学做简单的饭菜。作为家长,要多鼓励支持孩子参与家务的行为,有意识地让孩子动动手、独立操作。可以从最简单的蛋炒饭做起,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收获。从打扫卫生、生活起居和衣食住行等方面,提高孩子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营造良好的家风,应从孩子抓起。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勤于动手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使孩子具备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母亲没读过什么书,但我却认为她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是一本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时时影响着我们。
记得有一次,我从幼儿园回到家,母亲疑惑地看着我:“怎么没长出鼻子来?”我忙追问,好端端地怎么会长鼻子呢?于是,母亲就给我讲了个故事:有个小孩子爱撒谎,每说一次谎,脸上就会长出一个鼻子。最后,他的脸上长满了鼻子,话不能说了,饭也不能吃,他害怕极了。妈妈告诉他,只要不撒谎,鼻子就会消失。
故事还没听完,我就哭着说:“昨天我偷吃了家里的桔子,我主动承认错误,我不要长鼻子。”母亲欣慰地笑了。
伴随着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我成了一名小学生。在母亲的鼓励和督促下,我各门功课都还不错,唯有作文不尽人意,母亲很焦急,跑到县城书店,给我买了好几本作文书。母亲陪我读作文、写作文,一起讨论写作的方法,相互背诵好词好句,相互打分。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的作文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母亲常常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在她的影响下,我们都喜爱读书。一直到现在,年过六旬的她还经常读书、看报,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母亲还提议将此规定为我们家的家风之一,得到全家人的积极拥护。
父亲是一名党员。
刚记事时,我家生活窘迫,父亲从部队退伍后便在家乡的农机厂当了一名司机,月收入不足30元。即便如此,父亲总说自己在享受国家和党带给他的福。
父亲是单县一中的优秀毕业生,在村里算是最有文化的。再加上父亲在部队时一直没停止过学习,所以,学习的重要性父亲非常清楚。他非常支持我们兄妹上学。
我7岁那年,父亲花了1.2元从新华书店给我买了一本《和小林谈作文》。在那个衣食紧张的年代,1.2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父亲却将它用在了我的学习上。当年的我,有种负罪感,唯有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来回报父亲的爱。在父亲的鼓励声中,我的学习名列前茅。11岁那年,我的作文发表在了《中国儿童报》上,这让父亲着实欢喜了好几天。
我上初二那年,父亲因工左胳膊粉碎性骨折,肋骨也断了7根,死里逃生的父亲面对挫折与巨痛,表现出了军人和党员特有的品格——像青松一样顽强。父亲从北京医治回来,我看到满身伤口的父亲,竟然哭了。母亲说,父亲的左臂内有大小三十多个铆钉,还失去了两根肋骨和一块髋骨。想着父亲的坚强,我顶住了生活中所有的艰难。
第二年,县里供销社招收合同制工人,每月工资40块。同村的姐妹都招工走了。无论别人如何说服父母,都没能阻断我上学的路。能够上学真好!我的内心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
高中毕业,我考上了一所普通的高校,父亲很高兴,亲自送我到学校。父亲将我安顿好,心里似乎轻松了许多,“我走了,常给家写信。”我送父亲到宿舍楼下,父亲走几步,回头说:“进去吧,不用送。”然后转身走去,那一刻,我的眼睛模糊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父亲又何尝不是呢?听妹妹说,我每次写回家的信,父亲都要放在床头上,没人时偷偷看几眼。可父亲从不给我写回信。其实,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在部队里还获得过硬笔书法奖呢。
转眼间,我工作了,作为党员的父亲,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工作”。
岁月无情。父亲老了,身体每况愈下。等我有能力让他们生活得好一些时,却没有了机会。“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听听你的叮嘱,我接过了自信,凝望你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我的老父亲,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这就是我的父亲一生真实的写照。
父亲走了,父亲的点点滴滴在我的生活中不断地延续着……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会挺身而出;当有人需要援手时,我会自告奋勇;当单位上有了重任时,我会站在最前头;当奖励摆在面前时,我会主动让给别人。
因为,我的父亲是党员,我是党员父亲的女儿!
父亲是一名有着20xx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亲历了上世纪60年代国家最为艰难的时刻,生活的不易让父亲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他身上的那件外套虽然已经打了好多个补丁,但他仍然舍不得丢,他时常对家人说,补一补还能穿。他脚上的那双解放鞋已经褪了色,大家劝他再买一双,他总是笑着说,洗一洗还能穿。
父亲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儿时,常听他讲,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原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已从小岗村试点,即将在全国推广开来。得知这一喜讯后,父亲充满了期待。包产到户后,父亲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他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地耕耘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呵护下,春去秋来,粮食获得了丰收。从昔日的吃不饱到现在的不愁吃,父亲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然而粮食丰收后,有时,家人会把吃剩的饭菜随意倒掉。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严厉批评了家人的不文明行为。为了让大家时刻牢记勤俭节约的家风,他还亲自到县里做了一块匾,上面刻有“勤俭节约”四个大字。多年来,它始终提醒家人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在良好的家风引导下,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儿时,每当饭后,父亲都要看看碗里是否有剩饭剩菜。上学以后,虽然家里每月寄给我的生活费相对充裕,但我并没有变得大手大脚起来。为了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我还制定了每月的开销计划,做到精打细算。每到月末,我会把结余下来的生活费交到父亲手中。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每月虽然收入不低,但依旧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去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俭,我的买房梦终于由理想变为现实。领到钥匙那一刻,一股强烈的幸福感顿时从心底油然而生,我想这幸福感是源于勤俭节约的好家风吧!
我是一个节俭到骨子里的人。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做“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作为出生在物质匮乏年代的农家子弟,我深知“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的道理。
在贫困的年代,红色的高粱米粥,黄色的玉米窝窝头,用山药面和榆面(用榆树根的皮磨制而成)做的黑乎乎的“饸饹面”,还有榆钱、槐花、杨树叶,这些食物恐怕是90后们闻所未闻的。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几天白面馒头。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如今经济条件已大大改善,但勤俭之风不能丢。受父辈的影响,我养成了不乱花钱的习惯:不嗜烟酒,很少下馆子,衣着简朴、得体。坚持骑车或者步行上班。途中路过一家菜市场,我可以在拥挤的车辆中自由地穿行。
行文至此,也许您会以为我是一个了无生活情趣,花钱就像割肉的吝啬鬼、守财奴,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节俭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节衣缩食”,而是一种不为物质所羁绊的也最为简约的生活方式。节俭不但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反而使我们的生活更温馨、更时尚、更健康。
当别人沉浸于聚会上的狂欢时,我喜欢走进自家的厨房。自制的酸奶、自酿的红酒,还有亲手熬制的山楂酱,每一道用心做的菜,都有家的味道。不但练就了厨艺,为家里节约了开支,还提升了生活质量。炊烟袅袅,其乐融融。试想,有什么比一家人团聚在餐桌旁更加温馨呢?
我和妻子常年在健身中心锻炼。对于工薪阶层而言,或许觉得这有点太奢侈了。公园、广场在那里摆着,为什么要花钱去“买”锻炼呢?我却恰恰认为这也是一种“节俭”。我们每天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一盒烟钱,却得到了专业的器材、场地,可以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有时间读读书,比用购物、聚餐、搓麻将来填补空虚划算得多。读书可以开阔眼界、怡养性情,让你的精神世界更加宁静、更加充盈。偶有灵感造访,只管尽情涂鸦。稿费也许微不足道,用来买书还是绰绰有余的。
节俭、简单的生活,会真正打开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富足和快乐!
我刚工作时,父亲勉励我一生勤奋学习终身受益、知识就是财富;人做事要诚实,不贪财色。家风其实就是道德标准,约束着我们。
我的家住在邹平最偏僻黄河沿岸农村,母亲是地道的农村妇女,父亲是初高小文凭。当时尽管不算富裕,生活艰辛,父母还是想尽一切办法,供我们完成学业。我们兄弟姐妹个个也不负父母所望,工作都很出色。
坚持学习终身学习是我家最突出的家风。我的父亲很爱学习,喜欢写作。1971年我参加工作刚到埕口水文站第一次给父亲写信,全文不到二百字错别字十几个,父亲没有责怪我,而是把我给他写的信进行了修改,又买了新华字典寄给我,勉励我说:“你还年轻,还有机会重新开始学习。”我牢记父亲嘱托,学习了初中课程,考取了函授中专、函授大专、本科,从学徒工成为高级工程师。
与人为善是父亲要求的另一项品质。我的父亲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他健在时,自学了电路修理,会修理钟表、手电筒、电风扇等各种生活用品。谁家的灯不亮了、电路坏了,他都会放下家里的事情去帮忙。多年来,我家与乡邻相处和睦,我父亲更是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弘扬家风,也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好的家风是构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从自身做起,承传良好的家风,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一份力。
我大舅曾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长。他职务虽不高,但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业务精湛,这不仅让他在青城警界留有好口碑,更让他的晚年生活有“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的坦然与闲适。作为长辈,他对我影响很大,言传身教中,让我体会到一种家教家风的力量。
力戒贪欲,知足常乐。大舅经常给我说“比咱们强的人千千万,比咱们差的人万万千。得势不贪恋钱财、权位,有机会为他人做点好事一定要做。失势也要把心态放平和,世界上的事本不应该都是你一个人掌控的,要多要求自己,莫强求别人。”他不仅这样教导我,而且身体力行,做出了榜样。20世纪90年代,大舅负责侦破一桩命案,嫌疑人是本地一名房产开发商,经济实力强,人脉资源广,但是他心胸狭隘,因与自己的司机发生误会和口角,便找人将司机打死。案件露出了马脚,该商人一方面打算找人顶罪,另一方面四处找关系,托人给我大舅打招呼。大舅跟打招呼的人说“他我得把整个案子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好端端地死了人,总得有个交代。”大舅自己承认,这个开发商曾提着一箱子钱找过他,足足有几十万,但他不仅没收一分,而且还好言相劝,叫肇事者别瞎折腾无辜,赶快投案自首。大舅工作经历丰富,任职多个岗位,未曾亏欠工作,也自称对得起与自己有过交集的所有人。
审慎交友,勇于说不。前些日子,我们一家几个人吃饭,有人向大舅问起一个叫“林总”的人。对这个人我有点印象,她其实是舅妈的同学,为人爽直、热情,酒量很大,动不动就把杯豪饮,堪称女中豪杰。大舅遗憾地说:“我们跟她断了来往了。”顿了顿,大舅继续说“我一辈子干警察,最恨犯罪分子害人害己。林总她人不错,但后来就不正经干了,自己吸毒还贩毒。后来,被抓了,我们去看她,给了她点生活费。但我很严肃地跟她谈:‘大家是朋友,你干正事,有了困难,我们相互帮助。你现在这样,我们就没法做朋友了’”。大舅补充说:“她出来后,给我打过好几次电话,我都没接。”这件事让我心灵受到震撼,因为择友而处真的太难,特别现代关系社会,人人都想有更多更广的人脉资源,但“道不相同,不相为谋”。学会交友,坚持原则,这既是勇气,更是智慧。
父亲是村小学的一名老师,当老师已经有30多年了。当初,高中毕业的父亲在村里种地,一边种地一边读书学习,有时还向报刊电台投稿,偶尔会有文章发表。正因这样,后来村小学缺少老师上课,学校就找到了父亲去代课。
村小学离家有几里路,父亲每天拎着他的黑手提包起早贪黑。虽然父亲是代课老师,但父亲教学十分认真。学校让他教语文课。父亲在课上常常讲故事,学生们就喜欢他上课。过去,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全乡甚至全县的各个学校之间还要进行比赛,看哪个学校的学生成绩好。父亲所代课的那个班级语文成绩几乎年年排在全乡前三名。因为教学成绩突出,父亲加入了共产党,并且转成了民办教师。
父亲教学的劲头更大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有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的政策,就是说,民办教师如果教学成绩优秀,再通过培训、考试达到公办教师的标准的话,可以转变成公办教师(正式的公职人员)。为了实现做一名公办老师的理想,父亲刻苦地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各种书籍,还到专门的教师培训学校学习了两年。最后,经过教育部门的综合考核,父亲所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等各门课程都达到了规定的标准。父亲终于拿到了教师资格证,成了一名公办教师。
父亲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仅教学成绩一如既往的好,也保持着良好的道德品格。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好的学习成绩,会给老师送钱送物,希望老师在平时多教育辅导自己的孩子。一些老师见钱眼开,收了礼,或是给学生调个很好的位置,或是单独地给学生上辅导课。可是父亲就不这样,父亲从不收学生家长送的礼。
父亲班上有个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就跟爷爷奶奶过。由于孩子在家里没有人管教学习成绩很不好。有一次,孩子的家长送给父亲500块钱,请父亲多照顾他的孩子。父亲很是生气,对送钱的孩子家长说:“孩子的成绩不好有多方面的原因,作为一个老师,我肯定会对自己的学生负责,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你给我送礼就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吗?你们做家长的常年在外,孩子得不到父爱母爱,孩子缺少学习兴趣,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呢?你们把孩子带在身边比给我送礼好很多。”在父亲的劝说下,这位孩子的母亲放弃了打工,回到家里一心照看孩子饮食起居,孩子的学习成绩渐渐地好转起来。
父亲时常帮助班上有困难的学生。班里有个女学生患有先天性的糖尿病,由于父母离婚母亲改嫁,父亲又患有肝炎等疾病,导致家里很贫穷。这个学生天天要自己给自己打胰岛素针,经济上是不小一笔开销。有一天,父亲发现这学生这天没有打胰岛素,就问她怎么不打针了?学生说没有了胰岛素药水,家里没有钱给她买。父亲二话没说就去了医院,买来了胰岛素让学生赶紧打针。父亲平时还经常买好酒精棉球等消毒物品送给这学生,教她打针要注意卫生预防感染。
父亲说:“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人,不仅要把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更要在学生们面前端正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才是真正地对学生负责,才能引导学生走好未来的人生路啊。”
父亲爱学习爱工作,真诚善良清正廉洁的良好品行深深地影响了我,平时我十分喜欢读书学习,工作上总是勤勤恳恳。我不羡慕别人有多少财富,我要用自己勤劳的汗水去浇灌幸福的花朵。
常常想起父亲的大口袋。父亲穿的自己缝制的衣服上有两个大口袋,里面时常有意想不到的东西。
记得那时候刚刚分田到户,父亲承包了村里的17亩水田和10亩旱地,竭力地供养着家里6个小孩上学。那时我刚读小学,学校在山的那头。在我们上学的时候,父亲便要替代我们,在家与学校之间的那个山头上放牛;每当我放学回家路过那山时,便要替下父亲,父亲总会从他那大口袋里掏出许多山果呀、草根呀之类的好吃的东西给我,然后下地干农活。这时我一边放牛,一边吃父亲留下的山果,一边高声念书,度过后半个愉快的下午。
在旱地花生收完后就进入了秋季,天气干旱,那些零星遗落在地里的花生日晒夜露,即使过一个月不会烂掉、不会发芽。父亲边放牛边拾花生,待我放学回来时,父亲的大口袋都已经装满了花生,而且往往地上还堆了一小堆。这时我们和父亲坐下来一起吃,又脆又香!父亲种了很多花生,也收获了很多花生,每年也总会扛一蛇皮袋花生给村里的一位无子女的老人吃。但在小时候的记忆中,只见过父亲这个时候吃花生;在我现在的印象中,也只有那种经过日晒夜露的花生最好吃。
父亲的大口袋更有令人惊奇的东西。那时农药化肥施用少,农田里物种繁多。中午我们下课回家等父亲劳动回来吃饭时,父亲总能带回几条鱼什么的。“耕田时在田里捉的”,父亲淡淡地说。但这几条鱼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下午,因为晚上有好吃的了。父亲手巧,经常用竹篾编一些笼子或夹子类东西,放在山上或流水里,待兔或待鱼。每次跟在父亲后面去看笼子或夹子,总能给我们兴奋和惊喜。
现在我们都到城里上班来了,父亲仍在乡村。父亲每次到城里来看望自己的孩子们孙辈们时,总是要扛着一袋子自己种的瓜蔬或花生之类的农产品,我们总是跟父亲说不要太劳累了,下次不要带。父亲总是说,总不能让地荒着,总要种点什么的。同父亲闲聊,偶尔谈起城里跟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退休工资都两三千,每天开心地锻炼身体,而父亲还要在田间劳作时,父亲爽朗地说,现在很好,不愁吃不愁穿,你们也都大了,心里没有了压力,田里做事就是锻炼,一副满足惬意的神情。这时我不禁想:父亲衣裳上的大口袋,给童年、少年的我带来了许多愉快和期望;而父亲的勤劳俭朴、善良谦和,却是已成年的我们伴随一生、营养一生的人生大口袋。
工作以来我一直坚持阅读。我认为读书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时间分配好把握好,有计划地读书;二是读书要动笔,记下自己的阅读时间、阅读体会等,若坚持下来,几年后就是一座很好的个人精神家园,其间心路历程也就清晰可见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作家蒋子龙说得好:“书的作用:移植生命、保持记忆、激发思想、传播知识、交流信息、表达灵感。”
我在想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在工作后20xx年间每天都抽时间读书?这跟幼时父母的引导有很大关系。父亲在农村写得一手好字,刻章也刻得好,是村里的农民书法家,他拼命干活供我们兄弟姐妹上学读书。母亲虽然不识字,但爱听收音机里的传统评书,比如《杨家将》《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三侠五义》。我也在听评书中获得了大量的古代文化、历史知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如天下为公、家国天下、仁义礼智信等等。20xx年7月我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怀着到艰苦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来到云南省孟连县进行志愿服务。
20xx年开始,我开始陪同幼儿园大班的女儿读书,我读,她听。有时候,她听着我的读书声就入睡了。开始用了大约4个月读完600多页《格林童话》,后来接着读完《伊索寓言》。20xx年开始读《西游记》,女儿觉得这本书故事性强,好听。众所周知,《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文中多古白话当然还有诗词。若不预习、不备课,读起来也有困难,女儿也听不懂。我每天读的时候要把这些诗词、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大白话,这正好考验我离开大学近20xx年后,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
20xx年,按照这种方式我又给女儿读完了《木偶奇遇记》、《十万个为什么》的历史部分、《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启蒙读物。
每天晚上,不论家里有什么事,不间断的是睡前我读故事给女儿听,我不在时就由妻子读。女儿也爱上了听书。
莫言先生说过,用耳朵阅读。听故事书,是一种知识的传递,亲子的交流,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我的外婆生于,享年96岁。
外婆是一个非常能干又节俭的女人,她常教导我们,做人贵在自立。以外婆为例,她从不愿意接受子女的回报。她一个人养大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老年还去做保姆赚钱。
外婆身上有许多美丽的品质,常常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善良、正直、孝顺的好人。外婆还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她教育我们的方式也很特别,她脑子里总有许多故事。虽然,外婆没有读什么书,但却帮你悟出人生中的各种道理。
那些简单玄幻的故事,在千百次的重复之后,也融入了我的血液。融入的不仅是故事,还有故事中传递出的正能量。长大的孩子,会怀念小时候父母亲人的督导。好在我喜欢读书,已经养成广博的阅读兴趣。外婆对子女的教育是开放式、启发性的,希望我们自立,靠自己的努力拥有自己的人生。
外婆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得,我相信外婆并没有离开我,一直在我身边的某一个角落看着我,保护着我。
每次看到书架上的书和照片,我都会感念外婆给我的一切。这些美好的回忆,还有外婆的教诲,会随着我的足迹而延续、存在,这是我对外婆的怀念。
因为怀念,所以幸福;因为感恩,所以值得。外婆的教诲,一直存在我的心中。
不知发生了什么,啪!一个耳光下去,脸火辣辣地疼,顿时泪水涌了出来。我难过极了,可我又不敢出声,因为我有错。
其实我早就预感到了,那晚上的煤油灯好像比平时暗淡好多。风从窗缝里钻进来,把火苗吹得躁动不安,忽明忽暗。
果不其然,那人来了。门不好,很难推开,所以他推门的动作很大,带进来的风差点把灯扑灭,我愤怒极了,狠狠地扔下筷子,不吃了。
那年我10岁,顽皮,固执,被父母宠着。那时候的乡下很传统,家家户户都掌煤油灯。人们忙完一天的农活,吃个饭,抽袋烟,然后开始串门。串门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聊聊一天的收成,二是节省,少用一点煤油。
可是,他不一样,他来借钱,他又来借钱!他低着头小声说道,二哥我知道你也不宽裕,可是我实在没有办法了,二娃的学费还差好几十,孩子不能……
没等他说完,我就绷不住了,起身走到他面前,狠狠地跺了跺脚,然后跑到我家唯一的橱子旁停了下来。我开始喘着粗气,挽起袖子,不停地推拉那个爷爷拉过的抽屉,拉开,推回,拉开,推回,拉开,推回……动静非常大,以至于旁边的煤油灯被吓得左摇右晃,就要灭了。
我没敢看那个人的脸,但我觉得父亲肯定同意我这么做,因为他好不容易才凑齐我的学费,哪有钱再给他。果然,父亲没有责备我,对我的行为也没有说一个字。让我不解的是,父亲还是答应了他,毫不犹豫地。母亲从我的学费里拿出一些给了他,他低着头一口一个“会还你的会还你的”走了。
我不记得后来我的学费是怎么凑齐的,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耳光——父亲唯一打我的一次,疼。那盏煤油灯亮了一晚上,昏昏暗暗的,整个屋子都跟着静了下来。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你记住,人都有困难的时候,人家有求于你就是对你的信任,你要义无反顾的帮助他,这是我们的家风。咱们家也跟别人借过钱,咱们家借钱的时候,人家的孩子没有像你……
父亲没有再打过我,也没有对我说过同样的话,但他却用一生告诉我,人活着不能只顾自己,要相互帮助。后来家里条件好了,不再掌煤油灯,但是上门求助的还是会有,只要力所能及,父亲从来没含糊过。
时隔多年,我跟着父亲走了更远的路,帮了更多的人,我们的家风也跟着我们继续传承,一代又一代。
“外公,开蛋碗啰!”10岁的女儿,乖乖地把蒸蛋端到父亲的面前,等他拿汤勺挖了一小勺入口,自己才开始自在地吃起蒸蛋来。从小的培养和灌输,她早已对这一必要的程序谙熟在心。
由年纪最大的长辈开蛋碗,夹第一口好菜,这是我们家自老祖宗传下来的家风。据父亲说,他也不知道传了多少年多少代,只记得极小的时候爷爷就告诫他:“小孩子不能开蛋碗,否则男的娶不上老婆,女的嫁不出去。”后来他长大懂事一些,明白这只是教育小孩子的一种说辞。但敬老尊长的家风,其实早已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的确,在那衣食不丰的年代,饥饿是生活的常态,人们对荤腥的渴求更是达到了极致。穷人家里,能吃上一碗蒸蛋,不啻于一场盛宴。如若孩子不懂得孝道,待得长辈上桌,极有可能已经丝毫不剩了。但在我们这个家族,这种现象从未发生过。因为一代又一代人,都严格地遵循着祖上的家训:长辈没有上桌,孩子不能抢先吃饭;长辈没有夹菜,孩子不能伸出筷子;长辈没有开蛋碗,孩子不能先行舀蛋……这是家风,是对长辈的敬重,更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
我仍然记得小时候,家里穷,物资又匮乏,家里养的母鸡生的蛋都要拿去卖了换钱用。母亲只有在农忙时节才会蒸几个蛋,以犒劳大家辛苦的劳作。往往在清早割稻归来,我们兄妹早已筋疲力尽、饥肠辘辘,恨不得马上来一顿饕餮大餐。此时掀开锅盖,望见热气腾腾的米饭上方,平放着一大盆色泽金黄的蒸蛋,上面还薄薄地铺着一层碧绿的韭菜叶。那诱人的香味,传入五脏六腑,令人不能不垂涎欲滴。但是我们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还没开蛋碗呢。
终于等到妈妈把蒸蛋端上桌,猴急的我第一个催促奶奶:“奶奶,快来开蛋碗呀。”这是我从小就知道的规矩,奶奶没动手,我们就不能开吃。奶奶明白我们的心思,她总是笑模笑样地走过来,拿起勺子轻轻地舀一点儿,咂咂嘴巴,好像陶醉在世间最美的滋味中。我和哥哥这才像下山的饿虎,你一勺,我一勺地将蛋拌进饭里,吃得肚儿圆圆。其实,奶奶和父母,都是象征性地吃一些,更多的,还是让给我们兄妹吃了。直到最后剩下一丁点,按规矩也要给年纪最小的孩子拌蛋碗。当然了,我是最大的受益人,一直拌了十多年的蛋碗,直到外出念书。我想其实在我们的家风里,尊老和爱幼原是相辅相成的。
如今,我们全家早已告别了缺吃少穿的岁月,蒸蛋更是想吃就吃。但是长辈开蛋碗这种传统仍然一直沿袭下来,直到我的孩子这一辈。我相信,将来它还会继续传承下去,因为尊老敬老的家风,永不过时。
父亲离开已经11个年头了,我时时想起父亲传给我“勤劳、俭朴、善良、正直、感恩”的好家风,并常常自检是否达标,以此来规范自己并言传身教,让身为党员的女儿也能传承我们的好家风。
父亲一字不识,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生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每天到田间劳作都忘记三餐时间,常常午后2时多才回家吃午饭,晚上七八点才摸黑回家。一生没穿过几件像样的新衣服,两块钱的鸭肉他舍不得一顿吃完,还要留一半下顿吃。邻居有困难求借,父亲总是尽其所能,有求必应,不是借给稻谷就是借给钱,急人家之所急。村里有些不平事,他路见不平,仗义执言,公正无私,让人尊重。父亲对待长辈彬彬有礼,对远近亲戚和蔼可亲,对“厝边头尾”(注:闽南语,邻里邻居)友好和睦;对自己的子女则严格要求,要我们勤奋努力,好好做人。
长期的耳濡目染,我秉承“勤劳、俭朴、善良、正直、感恩”的良好家风。工作之余,我通过自学圆了“记者梦”,长期风里来雨里去,走遍潮汕各地,深入民间采访各行各业的人物风采,先后发表于各大报刊。亲戚、朋友、同学等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要我力所能及,都会出手相帮。对朋友真诚,对父母孝顺。父亲最后的日子我一直陪伴左右。现在只要有时间我就带母亲去逛商场、游公园,每天上网下载一部潮剧给她看,让她开心过好每一天。
女儿在我们的管教和影响下,学习勤奋,礼貌待人。女儿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年年被评为“三好生”。现在就读中南大学文学院,依然刻苦努力,乐于助人,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有时间,她就会打电话问候奶奶、外公、外婆,还用在校获得的奖学金给长辈买衣服、营养品。
如今,身为共产党员的女儿也传承着我们的好家风。我们希望,她成为知书达理、有益于社会的人。
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健康发展的根基,是一个民族文化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得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个关于家风家训专题的采访,被采访的多位普通百姓,有的说重学懂道,百善孝为先;有的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有人讲兄弟相亲,善待朋友……质朴的话语包涵了深刻的为人之道。这期节目之所以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是因为这些道理父母都曾身体力行地向我传达过。
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母亲小时家境贫寒,未能上学识字,这成了母亲终身的遗憾,所以母亲非常重视我们姐弟三人的教育。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辈子,日子却过得非常拮据,时常要向邻居熟人借钱来缴纳我们姐弟三人的教育费用。我们不忍心父母如此辛苦,曾提出要退学打工改善家境。母亲断然拒绝,用母亲的话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上学。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我们全家由山东老家转来农场,我们姐弟就近入读分场小学,由于户口没有迁入本地,刚刚开学就要每人缴纳300元的借读费,那时父母两人的工资加起来还没有400元,缴费当天大清早父母顾不上做早饭,急匆匆分头出去借钱。不知借了多少家,终于赶在我们上课之前将钱凑齐。这样的情景在我们上学的期间发生过多次。后来我们姐弟先后毕业上班,家境才渐渐宽松。回想起那段日子,我们打趣父母,半辈子举债过活。这段艰难的日子,让我们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死半缕,恒念物为维艰。也真心感谢当日借钱给我们的好心人。施恩勿念,受恩莫忘。
即使自家日子过得如此艰难,父母仍竭尽全力帮助他人。父亲在村上是一名赤脚医生,母亲总说别人开诊所挣钱,咱家却老亏本。父亲听之总是宽容呵呵一笑,都是乡里乡亲的,不好意思要钱。谁谁家丈夫有病,日子一直不好过;谁谁家小孩肚子痛,一片打虫药不值多少钱……总之,十人看病九人免费送医送药,年底结账,自然亏损不少。父亲自20岁开诊所,近40年来,没赢过利。也很少能睡囫囵觉,每次半夜有人来看病,父亲总是有求必应,急速前往。赶上严重时,还要陪送医院。这些善举为父亲赢得了好人缘。
我家的家风在父母的一举一动中,在日常的生活中,美好的品质随着岁月潜入心田,融入血液。
亲爱的老妈:
昨天,孤陋寡闻的我才从花牌上得知,学校花圃里那种粉的、紫的像小塔一样的美丽花儿叫鲁冰花,于是就想起小时候很喜欢的一首歌——《鲁冰花》。鲁冰花和康乃馨一样,是母爱的象征。今天,接受硕士新生健康教育时,老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恕我长了这么大,第一次给您写下较长篇幅的字句。
从小到大,作为大学教授的您对我很严格,鼓励我做事要坚持。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钢琴家,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吵着闹着要您给我买钢琴,但那时经济条件不允许,所以直到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才开始学钢琴。不过上了小学之后,我发现很多东西都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作文、数学、美术……于是我便不再想好好学琴了。学琴几年来,您每次都陪着我到老师家做“旁听生”。我最感谢我您的就是,很多和我一样大的学琴的小孩到了初中就半途而废了,那时我也一直担心弹琴会不会影响我的学业,尤其是考级。但您一直鼓励我,既然当初是凭兴趣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我做到了,所以我深深地感谢您。
您是个很有主见的知性女性,常常教育我要有自己的思想。您不爱化妆也不爱赶时髦,但气质好是您的学生们公认的,您永远知道什么是永恒的美。您烧得一手好菜,家里装修也是您一人设计的。我最爱您的地方就是,您充分信任我。上学的时候,我是个和男生女生都打成一片的人,因此经常有男生打电话到我家,问我数学题怎么做,有时还会到我家和我一起看《足球小子》,玩游戏“超级玛丽”,您总是热情地招待我的同学们,让我的那帮死党赞不绝口。有个同事对您说:“你就这么放心你女儿和男生一起玩啊,我接我女儿的电话时可都要问清楚那男生是谁,家里什么情况。”您说:“我相信我的女儿有自己的思考力,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尊重孩子,你越管制,孩子的反叛性就越强,反而以后孩子处处会和你对着干。”哈哈,开明的老妈啊!
您很节俭,但您始终认为该花的钱一定得花。我和同学出去旅游,您说,没关系,不要怕花这钱,学中文的就应该出去走走,这样视野才会宽。您劝我别吃那么一点东西,食堂里有营养的东西就应该买来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其实在学习上,您过问得比较少,您对我唠叨最多的就是“要真诚待人”,我们小院里的人都很喜欢您,做卫生的大娘、卖黄瓜的大叔都认为您是一个特别容易相处的人。有一次,我们院里扫地的苏阿姨刚拖完楼道的地,二楼的一户人家就把垃圾堆在门口,烂菜叶、肉骨头掉得满地都是,您看见后就主动帮苏阿姨打扫。我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您常常告诉我,有的时候,在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情况下,说话不可伤害到别人,如果对方错了,你也不应该骂人,而应该以理服人。
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我铭记在心,而最让我骄傲的是,您言传身教,乐于助人。一个在爱的阳光下长大的孩子,永远懂得如何去回报,如何去宽容,虽然她拙于言语和文辞。
祝您永远幸福健康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