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心理论文最新4篇

以下是可爱的编辑帮大伙儿收集的焦虑心理论文最新4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 篇1

关键词:数学学习;焦虑;本质;表现

当今社会对有各种数学能力的数学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数学学习焦虑者会成为逃避数学者,会对学习者数学能力的发展和高水平综合素质的形成造成影响,高中学习既要面对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又要适应学习内容对思维发展水平的新要求,还要承受高考的压力,产生学习焦虑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数学是高考的核心科目之一,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

一、焦虑的本质

最早提出焦虑理论的人是克尔凯哥尔,他认为焦虑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所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儿童一旦形成了自我意识,就会有独立的倾向和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意愿,焦虑也随之出现。弗洛伊德先后提出过两种焦虑理论。他的早期理论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利比多(Libido)转化而来的,本我是焦虑的根源。后来他在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三分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后期焦虑理论。这时他认为焦虑的根源不在本我,而在自我,认为焦虑是危险的信号,是自我的功能。与相对应弗洛伊德把焦虑也分为三种: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雅各布森批判地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说,认为个体的自主性受到损害是焦虑的原因,外部环境也是导致焦虑的因素。从她的焦虑理论之中可得到如下启示:第一,焦虑是由于自我不能采用自己喜爱的行为方式而产生的。第二,外部环境也是导致焦虑产生的因素。罗洛・梅将焦虑解释为因个人基本存在感所依赖的价值观受威胁而引发的恐惧。凯伦・霍妮批判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认为社会矛盾倾向是个体内心冲突的文化基础,也是个体产生焦虑的社会文化基础。提出:焦虑是一种存在于富有敌意的世界里,一个人所经历到的孤独感和无助感。焦虑是个体通过认知评价,预料到内外模糊的危险刺激对自我、对自尊产生威胁,而自感没能力应付时产生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绪体验,并引起相应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这些众说纷纭的解释主要是由于不同学者的哲学观点、研究角度不同而造成的。综合分析不同的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理解焦虑:

1.焦虑是一种程度较高的苦恼和受挫的个人感觉和体验,是对自己生活、工作中的莫名而不是具体的特定的事件或对象感到不安。这一点有别于恐惧与害怕。因为恐惧总是指向特定的已知对象。

2.焦虑是一种紧张的期待反应,具有动机的意义。恐惧是对已面临危险的一种紧张反应,而焦虑是对还没有发生的危险的一种情绪反应。这种不愉快的消极情绪反应,只要危险情绪继续存在,焦虑便不会消失,个体就需积极活动去改变(即降低或避免)这种状态。因此,焦虑就成为个体行为的驱动源泉之一。

3.焦虑体验是通过自尊与能力的矛盾的认知评价获取的。个体预料到模糊的、不确定的内外刺激对其自尊产生威胁,而自感没有能力来应付便构成焦虑情绪体验。判断内外刺激是否威胁到自尊,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对付威胁则是由个体自我认知评价来确定的。

4.处于焦虑状态的人有外在的行为变化和躯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外在的行为变化因个体的个性特点而异。比如不断地抽烟、踱步、说话颤抖、脾气暴躁等等。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包括自主神经的、生化的、心电的和脑电的各种变化。个体体验到这些变化从而强化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焦虑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认知评价预料到内外模糊的危险刺激对自我、对自尊产生威胁,而自感没有能力应付时产生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绪体验,并引起相应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它有生理、情绪、行为三方面的表现,可形成积极或消极的后果。

二、焦虑的表现

焦虑的生理变化与外部表现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细致描述:生理变化、情绪表现、行为反应。

1.生理变化:焦虑时,由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占优势,有机体会产生一些相应的生理变化,如瞳孔放大、唾液分泌减少等。在血液循环系统方面,表现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引起呼吸急促;在消化系统方面,表现出胃肠蠕动减慢、唾液与胃液分泌减少,个体变得唇焦口干,甚至吞咽困难;在内分泌系统方面,甲状腺分泌增加大量的甲状腺素,肾上腺也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注入到血管,从而使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变得更加活跃。个体也随之获得了更大的力量以对付危险的情境。

2.情绪表现:当一个人处于焦虑状态时,首先感到的是挥不走的恐惧、忧虑。这类人常常是烦乱不安、心事重重,无法放松自己,并情不自禁地感到须保卫自己,同时又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无能、无助。这种焦虑感有时还会增加,甚至会变为恐怖感或惊慌感。被焦虑所控制的人感到自己无法忍受它,并且相信自己将会因此而崩溃。这种令人不快的情绪体验达到顶峰后又会慢慢地减弱,所以有时又会让人感到实在没有什么必要去害怕担心,甚至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可笑。有过焦虑体验的人,可能会多一层焦虑,那就是害怕自己再会焦虑。

3.行为反应:焦虑时,个体的肌肉系统处于一种紧张的反应状态,以便随时可以采取行动去对付危险。但由于不知威胁来自何处,何时会来,所以,焦虑时他只能做些无目的、无效的动作。如坐立不安、辗转反侧、举止僵硬、紧张、说话变调、发颤、甚至会全身发抖等等,以此来释放焦虑产生的能量。焦虑感强的人对外面的刺激特别敏感,甚至连一点点声音刺激也会引起惊跳反应。每一个新的刺激都会引起他的注意,但他又将注意力集中在另一个刺激上。因此,焦虑感强的人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M].商务印书馆。1987,(12):67.

[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M].商务印书馆。1987,(12):68.

[3]张松。罗洛・梅存在心理治疗的基本思想[J].心理学探新。1991,(2).

[4]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45).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 篇2

关键词:图书馆焦虑 焦虑理论 焦虑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2-0034-03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Library Anxiety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anxiety, and focuses on library anxiety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from personality conflict theory, cognitive theory, 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state - trait anxiety theory. Through this analysis, a new point of view could be provided to related research subject.

Keywords Library anxiety; Anxiety theory; Anxiety research

1 导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环境和服务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努力为读者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数据资源、优质的信息服务,但用户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的适应并不理想。在图书馆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不会使用图书馆提供的硬件设备、对图书馆的学习环境表示不满等,这些都会对用户使用图书馆造成心理障碍,影响图书馆的有效利用,因此,了解这些负面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至关重要。1986年,美国图书馆学家Mellon将这种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称为图书馆焦虑,自此无数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探索式的研究。通过已有的文献可知,图书馆焦虑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涉及多种学科之间的交融。本文将依据心理学中的人格冲突理论、认知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状态-特质焦虑理论,探究图书馆焦虑的心理机制,其意义在于既可以拓宽焦虑的研究视野,提升了图书馆焦虑的理论水平,也可为图书馆工作的具体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在了解图书馆焦虑所产生的心理机制的基础上,能更好的落实以 “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各项职能。

2 图书馆焦虑研究源起和发展现状

读者在图书馆使用过程中心理感受的不同,早就受到了图书馆员和图书馆教育家的关注。他们发现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一些读者总是比另一些读者更为舒服,更愿意使用图书馆。相反,一些读者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会遭遇心理的不适。1986年,美国图书馆学家Mellon根据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总结,首次提出了图书馆焦虑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她两年的扎根研究,她注意到学生在进行研究论文写作过程中必须在图书馆收集资料,由于不能合理与有效地处理好所遇到的问题而产生焦虑情绪,叫做图书馆焦虑 ( Library Anxiety,简称LA ) [1],她给出了造成这些学生焦虑的心理成因:(a)学生们认为别人比自己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强,因而会感觉到恐惧;(b)由于认识到自己在图书馆使用能力方面的欠缺,为了避免尴尬和害羞,需要被掩饰;(c)向别人问一些问题就是在暴露自己的缺点。根据Mellon的总结描述,焦虑的感觉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a)图书馆的规模;(b)不知道自己对所需材料、设备和资源进行定位;(c)缺少如何开始图书馆研究的知识;(d)缺少如何进行图书馆检索的知识。和一般性焦虑类似,图书馆焦虑也有很多生理特征,如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情感症状如恐惧、沮丧和学习的无助。轻度的焦虑实际上是有帮助的,因为他可以促进利用图书馆的动机。然而,重度焦虑对学生是极其有害的,甚至影响到学生学位论文的完成。1992年,Bostik在Mellon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量化 www.gaokaobaba.com 的研究方法开发了图书馆焦虑量表,并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将图书馆焦虑划分了五个维度,分别是员工障碍、情感障碍、图书馆舒适性、图书馆知识、机械障碍[2]。这使得对图书馆焦虑程度的测量成为可能,此后很多研究人员根据Bostik开发的图书馆焦虑量表,结合自己的研究需要对图书馆焦虑量表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在对图书馆焦虑进行了测量的同时,一些研究者也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Jiao 和Onwuegbuzie等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个人特质因素(自尊、自我概念、自我知觉、完美主义、学术拖延、学习习惯、希望、社会相互依赖性),情境因素(图书馆规模、方位常识缺乏、检索常识缺乏、员工障碍、情感障碍、舒适、机械障碍、图书馆部局及装饰、使用图书馆原因、图书馆教育课数量、来馆频次、学习成绩平均点、相关学术焦虑、计算机态度、学习风格),环境因素(性别、年龄、母语、就业状况、学年、种族)均会对图书馆焦虑产生影响。因此可知,图书馆焦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对其研究需不断的深化[3]。

3 图书馆焦虑的心理机制研究

焦虑,是心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自1986年被引入到图书馆的研究领域中,受到了很过国外学者的重视。这些学者的研究不仅局限在图书馆的本身,更重视用户在使用图书馆后的感受,尤其是用户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负面心理,因为它会对用户在以后图书馆的利用中造成障碍,有些心理阴影甚至终身难以抹去,了解这些障碍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可以使图书馆扬长避短,知读者所想、供读者所需,这样方可实现“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理念。以下将从心理学视角对图书馆焦虑产生的机制进行探析:

3.1 弗洛伊德(Freud)的人格冲突理论

弗洛伊德(Freud)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次是本我,中间层是自我,最上面一层是超我。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是建立人格的基础;自我是指人格结构中的意识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而来的,是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它遵循现实的原则[4]。超我是人格中被道德化的自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它遵守至善的原则。超我和本我是对立的,为了协调这种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除了自我之外,没有什么外部变化能够被本我所经验到,自我是外部世界通往本我的代表,自我基本上是经过特殊分化的本我的一部分。自我会根据周围环境对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进行调节[5]。

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本我原始欲求的支配,用户所表现出的行为往往会和图书馆规定及社会道德准则(超我)相矛盾,在这种状况下,图书馆焦虑心理便随之而产生。这些焦虑的心理可能来自本我基本需求,如饥饿而吃零食、无法自制的交谈等行为,这些都是和图书馆的相关规定是相矛盾的,当自己(自我)无法调节这些矛盾时,心理的不适感(图书馆焦虑)就会出现。那些具有较强自我意识的用户,会自觉地遵守图书馆的秩序和规则,使自己本能的欲望受到制止,以自我的道德观念去压抑本我中的原始欲。但当原始的本能膨胀到自我都无法控制时,用户在行为上就会表现出焦虑心理。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图书馆的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现实的原则,这使得用户不得不去遵守其中的规定,如在图书馆中各种标牌的善意提醒、借还文献的规定等都是对用户的本我的限制[6]。因此,图书馆焦虑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用户的人格特质所决定的。

3.2 认知理论

从认知心理的观点来说,焦虑的产生和个体对某事的认知和判断是相关的,认知专家把知觉主体当成是焦虑理论的核心。贝克(Beck)提出情绪障碍认知模式,认为焦虑者的认知图式是以“危险”为主题的负性想法。在焦虑者看来即便很多人认为没有任何危险和威胁的事情,他们也认为将会发生危险。凯利(Kelly)提出了个体建构论,认为当我们不能预测未来的事情,即我们的个体建构不适合于预测未来的时候,焦虑就会随之而来[7]。

图书馆对于那些高焦虑的用户通常是不安全的,空旷、安静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内心感到不适,而向图书馆员寻求帮助会暴露自己的无知。另外,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偏倚也会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高校图书馆焦虑的学生,一般认为自身图书馆使用技能欠缺,和熟练的同伴比较,不具有使用图书馆的胜任力,这种自我无能的认知是图书馆焦虑产生的重要因素。Jiao and Onwuegbuzie[8] 发现在学术自我胜任力、智力水平、创造力和社会胜任力方面认知较低的学生,呈现有较高的图书馆焦虑水平。1992年,Bostick发现学生在使用图书馆中的无能感会导致图书馆焦虑的产生。图书馆焦虑的产生原因也在于用户对未知事情尽在掌控中的错觉。现如今的图书馆所能提供给用户的丰富资源会使得他们在图书馆中不知所措和迷失。当自身所具有的知识或者能力无法驾驭图书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图书馆焦虑便产生了。因此,正确对事物及对自我的认知是必要的。

3.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即“刺激——反应”。他们将环境看成是刺激,学习是被动的;学习是因刺激而引起的行为变化;学习的发生就是刺激与刺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学习即习得新的联结[9]。环境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模式,行为无论好坏都是学习而来的,并可以通过学习改正。当有机体知觉到危险讯号(刺激)且预期危险即将发生时,所做出的制约反应便是焦虑,这种反应通常是紧张、身体不适和痛苦的[10]。

图书馆焦虑产生的原因在于用户对图书馆环境的不良反应,是在刺激(图书馆环境)与不良反应(图书馆焦虑)的联结中不断习得而来的。面对陌生、安静、宽敞的图书馆环境,用户需要做出调整,往往会感到无助、恐惧和焦虑。另外,图书馆使用过程中过去的失败经历也会引起焦虑的条件反射,不愉快的经历会在用户的心理深深地烙下印记,认为图书馆是一个令人不舒服的场所,这种个体形成的刺激-反应联结会影响用户对图书馆的正常使用。相反,个体也能会联结积极的心理,如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良好心理体验,也会促进用户对图书馆的使用。因此,图书馆环境至关重要,是影响图书馆焦虑的外部因素。

3.4 状态-特质焦虑理论

众多的研究者已达成共识,认为焦虑可被划分为两个不同且彼此相关的不同面向: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Cattell[11]把特质焦虑定义为一种在个体内感觉到某种情景会带来压迫感而做出的相对稳定的焦虑反应;状态焦虑是指个体的临时的情感状态,而且状态焦虑被认为是强度不断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波动的。斯比尔伯格(Spielberg)[12]将状态、特质焦虑的理论构想转变成了实际可操作的概念,自此焦虑不但可以定性研究,还可以做定量分析,将焦虑带入了实证研究领域。

Mellon对学生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焦虑心理进行了研究,她发现图书馆焦虑是在特定时间和情景中才发生的,这种症状仅出现在当学生在图书馆中或者学生打算去图书馆的情形中,也就是说,图书馆焦虑是一种状态焦虑而非特质焦虑。正如Jiao and Onwuegbuzie所言,图书馆焦虑是在所有和学术相关的焦虑(计算机焦虑、统计焦虑、数学焦虑 写作焦虑 外语焦虑、考试焦虑)中最为普遍的,因为大多数学生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都会使用图书馆,这种焦虑只限定在图书馆的使用过程中。

4 研究结论及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图书馆焦虑产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现象。人格冲突理论、认知理论、行为学习理论和状态-特质理论从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对图书馆焦虑的产生进行了诠释,因此对图书馆焦虑的理解要从多个视角进行考量。对于那些具有图书馆焦虑情绪的用户来说,要减轻图书馆焦虑的程度,人格特质的健全是必需的。当遇到和自己的本意相冲突的情形时,能学会自我的调节,使自己的心态趋于平和。另外,对事物及自我的正确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认知来自平时对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培养。图书馆也要努力创造一种环境,使得学生形成合意的联结,图书馆员要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给他们创造一个舒服的环境,最大程度的强化他们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当行为。图书馆焦虑作为一种状态焦虑,仅仅是发生在图书馆使用的特定情景下,因此要考虑到用户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所有心理体验。总之,图书馆焦虑的形成和各种因素是分不开的,无论是从内在的人格角度、还是外部图书馆环境都需要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Mellon, C. A. Library anxiety:A grounded theory and its development[J].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1986,47(2):160-165.

[2]Bostick, S. L.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library anxiety scale [D].Wayne State University, 1992.

[3]徐迅,宋志强。国外图书馆焦虑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1,(4).

[4]阳德华。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37-40.

[5]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之第四卷[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4:159-248.

[6]龚文静。文明是需要提醒的——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看高校图书馆文明构建[J].图书馆建设,2008,(10).

[7]党彩萍。焦虑研究述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

[8]Onwuegbuzie,A.J. Statistics anxiety among African-American graduate students: An affective filter? [J]. Journal of Black Psychology, 1999, 25:189-209.

[9]阳红。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比较[J]. 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10]Rollo May.The Meaning of Anxiety[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3.

[11]Cattell,R.B.Anxiety and Motivation:theroy and crucial experiments. In C .Spielberger(ED), Anxiety and Behavior[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66:23-62.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 篇3

焦虑症属中医神志病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各科临床中都占有很高比例,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其内容散见于“不寐”、“烦躁”、“善恐”、“惊悸”等病证中。笔者以中医情志理论为基础,探讨本病的中医学证治,以利于进一步开展中医对本病的研究。

1 焦虑情绪与中医七情的关系

焦虑情绪是焦虑症的首要表现。在惊恐发作中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仿佛窒息将至、疯狂将至;在广泛性焦虑中表现为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无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或精神紧张。焦虑在中医情志理论中无专门记载,但有相类似的描述。因此,在开展焦虑症的中医研究之前,有必要先探讨焦虑情绪与中医七情的关系。

焦虑在英文中是anxiety和worry,与fear(害怕、恐惧)有关。如《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把anxiety解释为:an uncomfortable feeling in the mind usually caused by the fear or expectation that something bad will happen[1]。《英汉双解精选医学词典》认为:fear is often distinguished from anxiety in having a specific object(恐惧与焦虑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针对某一对象产生的)[2]。可见焦虑情绪是由于害怕、恐惧而产生的一种不适情绪,表现为惊恐,或提心吊胆,或精神紧张。

在中医七情中,惊有“动”之义。如《黄帝内经直解》说:“惊,惊骇之义”,杨雄《羽猎赋》也有“军惊师骇”的记载。惊亦有“乱”之谓,如《吕览·慎大》说:“其生若惊”,《素问·举痛论》也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可见,惊不仅是七情之一的情绪反应,而且是机体的状态,是精神紧张而骇惧的一种临床表现,是由于过分害怕而出现的“神乱貌”。与惊相似的还有恐,即恐惧、害怕(fear、dread),故惊、恐在中医学中多互称。由此观之,焦虑情绪与七情中的“惊”“恐”有较高的相关性。

此外,忧的英文意思也是worry、anxiety。但在中医学中,忧与悲相似而常合称为悲忧,属肺志。这主要是由于肺在四季应秋,而秋日万物消索,人体生机内敛,情绪从夏日的张扬状态收敛,以减少精气消耗。故忧具有内向而趋于气机收敛[3]的特点。应该说,忧(悲)与抑郁情绪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与焦虑情绪是有区别的。其他如多思、善怒也是焦虑症的表现之一,但与焦虑情绪亦有别。

2 焦虑情绪与五神脏的关系

五脏又称五神脏。而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证治准绳》云:“脏腑恐有四:一曰肾。〈经〉云:在脏为肾,在志为恐。又云:精气并于肾则恐是也;二曰肝胆。〈经〉云:肝藏血,血不足则恐。戴人曰: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盖肝胆实则易怒而勇敢,肝胆虚则善恐而不敢也;三曰胃。〈经〉云:胃为恐是也;四曰心。〈经〉云: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是也。”至于惊,《内经》在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素问·举痛论》)的同时,又云:“时惊。……是肾不足也。”(《素问·示从容论》)《丹溪心法》在论“手足阴阳经合生见证”时也说:“如人将捕,足少阴、厥阴”。现代学者认为,惊易导致气机紊乱,使木之调畅异常,具有突然性而类风象,故属木而归于肝[3],但多数学者把惊归并于恐而同属于肾[4]。由此可见,焦虑症的主症——焦虑情绪主要与心肝肾三脏关系密切,尤以肝肾为著。

3 焦虑症的中医病名归属

有学者对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做了统计,发现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100%,躯体症状中心悸胸闷的发生率为72.4%[5];国外研究表明,在失眠患者中存在中重度焦虑的占54%[6]。结合上文探讨,本病应归属于“惊”“恐”“惊悸”(心悸)“不寐”等范畴。从《伤寒论》“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看,本病可能涉及到郁病中的“火郁”。此外,从《金匮要略》“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和《诸病源候论》“夫奔豚气者,……肾之积气,其气乘心,若心中蛹蛹,如事所惊,如人所恐”看,“奔豚病”也具急性焦虑的特点。

4 焦虑症的病机特点

4.1 肝郁化火是焦虑症发作的病机关键

焦虑症以广泛性焦虑为多见。在ICD10的诊断要点中,除恐慌外,还包括运动性紧张(坐卧不宁,紧张性头痛、颤抖、无法放松)和植物神经活动亢进(头重脚轻、出汗、心动过速或呼吸急促、上腹不适、头晕、口干等)。CCMD3的诊断标准包括:不安或危难感,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头脑空空,肌肉紧张,易激惹。

中医认为,肝藏血,调节血量,为阴中之少阳,性喜达,主疏泄,关系着全身气机的活动。此外,肝藏魂,而魂与精神情绪的调节有关。正如《辨证论治研究七讲》指出:“魂的作用就是人体在心的指挥下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兴奋或抑制作用。”可见,作为人体的“功能阈”,肝具有调和机体各项机能作用,使之勿太过和不及。

如果肝的疏泄失常,则血液得不到正常分配,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筋脉、肌肉就得不到滋养,易疲劳困乏、肌肉紧张;郁而化火,甚至风阳上扰则出现易激惹、出汗、头重脚轻、颤抖、头晕、头痛;母病及子则心神不安,出现坐卧不宁、心动过速;木火刑金或肝气犯肺则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横克脾胃则出现上腹不适、腹痛、腹泻;损肾伤精则脑髓失养,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头脑空空。现代医学认为,焦虑症患者有焦虑、担心、易怒的人格特点[7],常常出现易恼火、易激动、易怒和易急躁。这些特点正是肝郁化火的表现,因此,肝郁化火是焦虑症发作的病机关键。

4.2 心肾不交是焦虑症的必然病理转归

心属火,为阳;肾属水,为阴。在生理状态下,位居于上的心火,必须下降,以温养肾水;位居于下的肾水,必须上承,以济制心火。故两者关系又称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如《中国医学汇海》说:“是以脑为诸髓之主,而肾又为脑之主矣……盖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而后妙用神。心属火,火能烛物,而下照于肾;肾属水,水能鉴物,而上通于心。阳用阴涵,水资火养,相维相系……脑以肾水之滋生为体,心火之灵明为用”。

《辨证录》认为:“心欲交于肾,而肝通其气;肾欲交于心,而肝导其津,自然魂定而神安。”提示肝是交通心肾之枢。肝郁化火必然会上助心火、下耗肾水,导致心肾不交,故心肾不交是焦虑症的必然病理转归,其中又以肾水亏虚为主。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云:“惊,心卒动而不宁。火主于动,故心火热甚也。……所谓恐则喜惊者,恐则伤肾而水衰,心火自甚,故喜惊也”。

5 焦虑症的治疗

焦虑症的形成多有一个较长的病变过程,单一脏器病变为数不多。鉴于上述探讨,本病的病变脏腑主要在心、肝、肾,病机主要体现于肾—肝—心轴上。因此,治疗亦应从此轴出发,但有主次之分。如《素问玄机原病式》说:“三焦相火无不足,肾脏阴难得实”,并提出“养肾水以胜心火”的治法。《景岳全书》说:“凡治怔忡、惊恐者,虽有心脾肝肾之分,然阳统乎阴,心本乎肾,所以上不宁者,未有不因乎下,心气虚者,未有不因乎精。”又肝肾有精血相生、同寄相火的关系,故治疗应重视肾肝二脏,以滋肾疏肝清火为基本法则。

参考文献

[1]萨默斯·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0.

[2]张奇文。英汉双解精选医学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465.

[3]翟双庆。论五神、七情的五行五脏归属[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5):1-3.

[4]李如辉。发生藏象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08.

[5]杜凌阳,傅 正。焦虑症和抑郁性神经症的情感及躯体症状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4):246.

焦虑心理论文范文 篇4

关键词:焦虑;加工效能;注意控制;抑制;转移

分类号:B849

竞技运动因竞争的激烈性而使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成为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关于焦虑如何影响运动表现,已有很多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予以解释。比如,倒u型假说(Yerkes&Dodson,1908)探讨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的关系;内驱力理论(Hull,1943)强调习惯强度的作用;突变模型(Hardy&Fazey,1987)强调认知焦虑对运动表现和生理唤醒的影响;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Hanin,1989)强调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多维焦虑理论(Martens,Burton,Vealey,Bump,&Smith,1990)从认知焦虑、躯体焦虑、自信心三个方面对运动表现进行预测;焦虑方向理论(Jones&Swain,1992)认为焦虑方向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比焦虑强度更重要;挑战。威胁理论(Jones,Meijen,McCarthy,&Sheffield,2009)认为将压力解释为挑战还是威胁会对运动表现产生不同的影响;意识加工过程假说(Masters,1992)认为,自我意识的提高破坏了动作的流畅性而影响运动表现;Sarason(1984)的认知干扰理论(cognitive interference theory,CIT)则认为,焦虑引发了任务无关的想法(自我关注、担心等),这些任务无关的想法占用认知资源,使得用于当前任务的注意资源减少而对操作表现造成不利影响。

加工效能理论(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ory,Eysenck&Calvo,1992)及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注意控制理论(attentional control theory,Eysenck,Derakshan,Santos,&Calvo,2007),从不同于上述理论的新角度解释焦虑与操作表现之间的关系。需要指出,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并不是竞技运动领域的产物,但它们却得到了运动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并开展了若干项研究检验这两个理论。

1、加工效能理论到注意控制理论的演进

1.1 加工效能理论

加工效能理论是在对认知干扰理论(sarason,1984)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Eysenck和Calvo(1992)认为,认知干扰理论在解释焦虑与操作表现的关系方面有很大的价值,但是,它有两大局限:第一,认知干扰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任务无关的过程(比如担忧)使得焦虑的个体比非焦虑的个体操作成绩差,但有些研究没有发现高、低焦虑者的操作成绩有差异。比如,Blankstein。Toner和Flett(1 989)以及Blankstein,Flett,Boase和Toner(1990)的研究发现,高、低考试焦虑组在组词任务(anagram)上的成绩相似,但是高焦虑组却报告对自己有更多的消极想法。第二,认知干扰理论没有解释任务无关的过程是如何与认知系统的功能相联系的,也没有解释焦虑到底影响了认知系统的什么成分。基于对认知干扰理论的批判,Eysenck和Calvo(1992)提出了加工效能理论。

1.1.1 加工效能理论的核心贡献

加工效能理论认为,焦虑占用认知资源,使得用于当前任务的资源不足,这一点与认知干扰理论的假定是一致的。但是,加工效能理论进一步提出,焦虑还有提高动机的效应。焦虑可以使个体付出更多努力,在当前任务上投入更多资源以提高成绩。焦虑的动机作用是加工效能理论对认知干扰理论的第一大发展。

加工效能理论明确区分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操作成绩(performance effectiveness),另一个是加工效能(processing efficiency)。操作成绩即指某项任务的完成质量,而加工效能则表示操作成绩和付出努力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加工效能是操作成绩与努力程度的比。根据加工效能理论,焦虑有两种效应:第一,占用工作记忆资源,使得用于当前任务的工作记忆资源减少;第二,增加对当前任务的投入以提高操作成绩(Eysenck&Calvo,1992)。因此,焦虑未必影响操作成绩,因为它会通过增加投入补偿资源。但焦虑会造成加工效能的下降,对于需要较高认知资源的任务,焦虑具有消极作用。

加工效能理论对认知干扰理论的第二大发展是焦虑对工作记忆的影响(Eysenck et al.,2007)。加工效能理论把焦虑和Baddeley(2001)的工作记忆系统(包括语音环、视觉一空间处理器、中央执行系统)联系在一起,认为任务无关的过程会影响工作记忆系统,尤其是中央执行系统。因此,对中央执行系统要求高的任务受焦虑影响较大。Eysenck,Payne和Derakshan(2005)让高、低特质焦虑的个体在完成Corsi组块测试(Corsi Blocks Test)的同时,完成另一项包含中央执行系统或语音环或视空处理器的任务(第二任务),结果发现,当第二任务包括中央执行成分时,高焦虑者的第一任务成绩受影响;而当第二任务包含语音环或视空处理器时,第一任务不受焦虑影响。这提示,焦虑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中央执行系统的影响。

1.1.2 加工效能理论的实证检验

在讨论加工效能理论的实证检验之前,需要明确加工效能的测量方法。目前,对加工效能的测量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大类。

直接测量的常用指标有4种。第一,自陈报告法。zijlstra(1993)编制的主观努力程度评价量表(rating scale for mental effort,RSME)得到了广泛使用。第二,心理生理指标。常用指标有心率变异性(HRV,Wilson,Smith,&Holmes,2007)、事件相关电位(ERP,Murray&Janelle,2007)、瞳孔直径(pupil diameter,Wilson,Smith,Chattington,Ford,&Marple-Horvat,2006)等。第三,操作时间。在加工效能理论的实证研究中,错误率通常是反映操作成绩的指标,而反应时间通常是反映加工效能的指标(Eysenck et al.,2007)。第四,眼动行为分析。运动领域对加工效能理论的检验经常使用眼动指标。常用的眼动指标有:(1)搜索率(searchrates),Murray和Janelle(2003)指出高搜索率是低效能的表现;(2)静眼阶段(quiet eye period),Vickers(1996)指出,静眼阶段是指动作发起前对目标的注视时间持续100 ms以上的注视,在这一阶段,个体加工任务相关线索、协调动作计划以保证成功完成任务。Vickers(1996)指出,较长的静眼阶段意味着操作者可以更少受到无关线索的干扰。Behan和Wilson(2008)指出静眼阶段是加工效能的敏感指标,静眼阶段的缩短意味着效能的下降。

间接测量主要是通过第二任务的表现进行。目前使用较多的第二任务有视觉反应时任务、听觉反应时任务、倒背数任务等。相同条件下,如果第二任务的表现变差,说明研究参与者在第一任务上付出了更多资源。

如前所述,加工效能有众多测量方法,Wilson(2008)指出,采用多种测量方法的结合,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加工效能在焦虑与操作表现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竞技运动领域对加工效能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竞赛焦虑对加工效能的影响这一要点进行。

Cooke,Kavussanu,McIntyre,Boardley和Ringf2011)在高尔夫推杆任务中研究了竞赛压力与高水平选手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努力程度可以部分中介压力与操作成绩之间的关系。努力程度是加工效能的指标之一,说明焦虑提高动机,降低加工效能,进而对操作成绩产生影响,这与加工效能理论的假设是一致的。Smith,Bellamy,Collins和Newell(2001)对12名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一个赛季中的31场比赛进行了分析。他们将比赛形势的压力程度分为高、中、低3种,结果发现,在低压力时,高、低竞赛特质焦虑组付出同样多的努力,在高压力时两组都有较高的付出,但是,在中等压力时,两组表现出明显差异:高焦虑组的努力程度显著大于低焦虑组。更重要的是,当高、低焦虑组的成绩一致时,高焦虑组比低焦虑组付出更多努力。Wilson和Smith(2007)对12名优秀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在高压力程度的比赛中,当努力程度均很高时,比赛成绩没有下降,这种效应在高特质焦虑组中尤为明显。这两项研究都支持了加工效能理论在解释竞赛焦虑与运动表现关系时的适用性,即高焦虑者的操作成绩并没有下降,但却付出了加工效能的代价。Murray和Janelle(2003)让研究参与者在高、低压力情境下进行模拟赛车任务,同时完成一项视觉反应时任务,结果发现,压力并没有带来驾驶成绩的变化;对研究参与者的眼动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压力下研究参与者有更多注视点和更短的平均注视时间,这反映出加工效能的下降。这一研究结果支持了加工效能理论的假设,即焦虑未必引起运动成绩的下降,但会降低加工效能。Murray和Janelle(2007)的研究则对第二任务的生理指标进行了检验。高、低特质焦虑组在竞赛及非竞赛两种条件下完成模拟赛车任务,同时完成第二任务(一项视觉反应时任务)。结果发现,无论特质焦虑高低,在竞赛条件下,第一任务的成绩均未受到影响,但是第二任务的P3波幅下降,说明在竞赛条件下研究参与者在第二任务上投入的资源减少。进一步推理,说明在竞赛条件下研究参与者在第一任务上付出了更多的认知资源。对行为学指标的分析结果发现,在非竞赛条件下,高、低特质焦虑组在第二任务上的反应时没有差异;但在竞赛条件下,高特质焦虑组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低特质焦虑组。综上所述,生理学和行为学指标的结果都支持了加工效能理论。同样使用模拟赛车任务检验加工效能理论的还有Wilson等(2006)的研究,他们发现,相比于低特质焦虑组,高特质焦虑组的操作成绩受压力情境影响更大;更重要的是,压力情境下高特质焦虑组付出更多努力,具体表现在瞳孔直径、自陈报告努力程度、水平眼动的标准差、搜索率等指标上。这一结果与加工效能理论的假设一致。Hardy和Hutchinson(2007)通过3项研究(研究一,比较攀岩者在极限和非极限条件下的表现;研究二,比较自我报告认知焦虑高、低分组在极限条件下的表现;研究三,比较经验丰富的攀岩者极限攀岩一条路径,与他们第二次攀岩相似难度的路径的表现)检验了状态焦虑对操作成绩和加工效能的影响,3项研究均发现,状态焦虑与努力程度(表现在心率、主观疲劳程度及心理生理等指标上)呈正相关,但成绩并未因状态焦虑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这一结果支持了加工效能理论。Nieuwenhuys,Pijpers,Oudejans和Bakker(2008)则通过分析攀岩过程中的运动行为和眼动行为,为加工效能理论提供佐证。他们发现,随着焦虑水平的增加,研究参与者的攀岩时间延长,他们需要花费更长时间用于抓绳索,其肢体活动也更慢;眼动分析发现,对绳索的总注视时间和平均注视时间延长,注视次数增加。这说明,焦虑时研究参与者要付出更多努力从绳索上提取相关信息。

综合以上实证研究的结果,有些研究中竞赛焦虑对操作成绩有不利影响(如Nieuwenhuys et al.,2008),而有些研究中没有影响(如Hardy&Hutchinson,2007),但有一个共同特点是,竞赛焦虑都导致了加工效能的下降,也即支持了加工效能理论的核心假设。但是,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竞技运动领域的这些研究更多围绕焦虑对加工效能的影响这一理论要点进行,这对加工效能理论的检验是不够全面的。加工效能理论还有一个理论要点,就是焦虑对主管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的影响,从目前所查阅的文献看来,在竞技运动领域,对这一理论要点的检验似乎还不充分。

1.2 注意控制理论

加工效能理论认为,焦虑影响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但Eysenck等(2007)认为这还不够精确。随着对中央执行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也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究竟中央执行系统的哪种成分会受到焦虑的影响?这是注意控制理论探讨的重点。注意控制理论(attentional control theory)吸收了加工效能理论对操作成绩和加工效能予以区分的部分,同时,对焦虑如何影响工作记忆进行了更详细和更精确的阐述(Derakshan&Eysenck2009;Eysenck et al.,2007)。

1.2.1 注意控制理论的核心贡献

关于中央执行系统的成分究竟有几种。目前尚无定论,Miyake等(2000)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离出中央执行功能的3种成分:抑制(inhibition)、转移(shifting)、更新(updating)。抑制功能是指抑制任务无关信息的干扰,转移功能是指将注意从任务无关信息转向任务相关信息,更新功能则是指更新和调节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这3种成分中与注意控制有关的是抑制和转移功能,而更新功能更多与短时记忆的容量有关,与注意控制关联不大。注意控制理论的提出也是基于Miyake等(2000)的分类,注意控制理论认为焦虑主要影响中央执行系统的两个功能:抑制和转移(Eysenck et al.,2007)。

Corbetta和Shulman(2002)认为存在两种注意系统:一种主要受个体当前的目标、期望、知识等影响,称为自上而下的目标导向系统(goal.directed attentional system);另一种主要受当前环境中刺激的影响,称为自下而上的刺激驱动系统(stimulus-driven attentional system)。注意控制理论认为,焦虑会损害目标导向的注意系统,使加工过程偏向于刺激驱动的注意系统(Eysenck et al.,2007)。

Eysenek等(2007)在提出注意控制理论的同时,提出了它的6个假设:

第一,对于需要中央执行系统的任务,焦虑对加工效能的影响大于对操作成绩的影响;

第二,当任务对中央执行系统要求提高时,焦虑对操作成绩的消极影响便会显现出来;

第三,焦虑通过增加刺激驱动的注意系统影响注意控制;

第四,焦虑影响抑制功能的加工效能(很多时候也影响操作成绩),当威胁性信息存在时,影响作用更大;

第五,焦虑影响转移功能的加工效能(很多时候也影响操作成绩),当威胁性信息存在时,影响作用更大;

第六,只有在压力情境下,焦虑才会影响更新功能的加工效能(很多时候也影响操作成绩)。

注意控制理论的6个假设中,前2个可以看作是对加工效能理论的继承,后4个是对加工效能理论的发展,也是注意控制理论的核心要点。笔者将其概括为两个要点:第一,焦虑影响刺激驱动与目标导向的注意系统,这一要点可以看作是注意控制理论对焦虑一操作表现关系的宏观解释;第二,焦虑主要影响中央执行系统的抑制和转移功能,这一要点则可以看作是注意控制理论对焦虑—操作表现关系的微观解释。

1.2.2 注意控制理论的实证检验

自从注意控制理论提出几年来,已有一些实证研究对其加以检验,比如,Hayes,MacLeod和Hammond(2009)从工作记忆容量及投入资源两个角度对注意控制理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在运动领域,则有一些非常吸引人的实证研究。对注意控制理论进行检验,这些研究又丰富了注意控制理论。

Wood和Wilson(2010)比较了压力及非压力情境下,当足球守门员处于静态或动态(挥舞手臂)时,射手罚点球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在瞄准阶段,射手更容易被动态的守门员干扰,且在压力情境下需付出更多努力以回避守门员。当守门员挥舞手臂时,射手对守门员的注视点数更多:守门员静止时,射手对目标区的注视点数更多。压力情境下,守门员挥舞手臂时,射手对其总注视时间最长。Wilson,Wood和Vine(2009)对足球射手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压力情境下,射手对守门员的总注视时间延长。Navarro等(2012)则研究了压力情境下,足球射手射门前最后一刻(即射手已没有机会对守门员的扑救作反应)的表现,结果发现,焦虑引起球的方向发生质的改变,射手竟倾向于将球射向守门员的方向。这些研究结果都很好地支持了注意控制理论:焦虑会损害自上而下的目标导向系统,而使注意受到自下而上的刺激驱动系统的影响。

Causer,Holmes,Smith和Williams(2011)研究了16名猎竞赛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结果发现,焦虑情境导致了操作成绩的下降。但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运动行为和眼动行为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高焦虑情境下持枪动作的效能更低静眼阶段也更短。Wilson,Vine和Wood(2009)研究了压力对篮球罚篮准确性的影响,并对投篮过程中的眼动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威胁情境下投篮命中率更低:与此相伴随的是,瞄准阶段的静眼时间更短。这说明,威胁情境下,研究参与者的注意更容易被任务无关信息干扰。这两项眼动研究的结果都支持了注意控制理论。Nibbeling,Oudejans和Daanen(2012)则研究了焦虑、认知负荷(有无第二任务)和技能水平对投飞镖任务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技能水平高低,在焦虑条件下,研究参与者报告付出了更多努力、有更长的投射时间以及在第二任务上的反应准确率下降。这些都说明,焦虑时,研究参与者在第一任务上投入了更多资源。认知负荷高低对操作成绩并没有产生影响;焦虑与技能水平存在交互作用:焦虑只对新手的操作成绩产生影响。对研究参与者投飞镖时的眼动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操作成绩下降相伴随的是,对目标的最后注视时间更少,以及更早离开目标物。这些结果都为注意控制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Nibbeling,Daanen,Gerritsma,Hofland和OudejaNs(2012)认为,目前已有很多关于焦虑与瞄准性任务(比如,足球罚点球、投篮、投飞镖等)操作表现关系的研究,但是焦虑对跑射联项的运动表现影响如何,目前研究还较少。因此,他们在一项研究中设置了高、低压力情境,让研究参与者以他们常有的速度跑步,在跑步的最后几分钟内完成投飞镖任务。结果发现,随着焦虑程度的增加,注意逐渐从任务相关的信息转移到任务无关信息,步法变得更加保守,摄氧量也随焦虑水平增加而增加;另外,投飞镖的成绩也随之下降。这些结果与注意控制理论的假设一致。这项研究还提示,焦虑不仅影响技能类任务(瞄准任务),也影响体能类任务。

但是,以上实证研究更多是对注意控制理论的核心要点之一即焦虑对目标导向注意系统和刺激驱动注意系统的影响进行检验,Eysenck等(2007)的注意控制理论还有另一个核心要点,即焦虑影响中央执行系统的抑制功能和转移功能。上述研究没有涉及对这一理论要点的检验,而对这一理论要点的检验需要选择不同于以上实证研究的自变量,也可能还需要采用其他类型的研究设计。

根据Miyake等(2000)的研究,反向眼跳任务(antisaccade task)属于抑制性任务。反向眼跳任务比其他任务在抑制功能上的载荷更高。在反向眼跳任务中,反射性眼跳和随意性眼跳竞争执行资源,一个视觉线索出现在注视点左侧或右侧,指导语要求不看线索,而迅速将视线转向对侧。反向眼跳任务包括两个过程:抑制对干扰线索的反射性眼跳,并产生指向对侧的随意性眼跳(陈庆荣,谭顶良,邓铸,周临,张晓丽,2009;Everling&Fischer,1998)。与反向眼跳任务相对应的是朝向眼跳。在朝向眼跳任务中,同样会有一个视觉线索出现在注视点左侧或右侧,对研究参与者的指导语即为迅速将视线转向视觉线索。Derakshan,Ansari,Hansard,Shoker和Eysenck(2009)提出,反向眼跳任务可以作为焦虑对抑制功能影响的研究范式。他们的研究发现,与低特质焦虑组相比,高特质焦虑组在反向眼跳任务上具有更长的正确方向眼跳潜伏期;但两组的错误率接近。Eysenck等人(2007)指出,反应准确率通常被认为是操作成绩的测量指标,而反应时则是加工效能的测量指标。焦虑影响加工效能,而没有影响操作成绩,这符合注意控制理论的假设。

Reuter,Jager,Bottlender和Kathmann(2007)认为,反向眼跳任务包括两个过程:对反射性眼跳的抑制过程和随意性眼跳的执行过程(周临,邓铸,陈庆荣,2012)。Ansari和Derakshan(2010)比较了高、低特质焦虑组在标准反向眼跳任务及延迟反向眼跳任务(delayed antisaccade)上的操作表现。延迟反向眼跳任务将抑制过程与随意眼跳执行过程分离。结果发现,在标准反向眼跳任务上,高焦虑组的首次眼跳潜伏期显著长于低焦虑组:但在延迟反向眼跳任务上,两组的首次眼跳潜伏期不存在差异。这一结果说明,焦虑主要影响抑制过程,而不是随意眼跳的执行过程。这也说明反向眼跳任务可以作为焦虑影响抑制功能的研究范式。

Stroop任务也是经典的抑制任务。情绪Stroop任务中,高焦虑者比低焦虑者对威胁性词汇的读色反应时更长,这与焦虑影响注意控制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情绪Stroop任务还可以有其他解释,包括注意前解释、注意后解释、认知回避等(Derakshan et al.,2009)。Eysenck和Derakshan(2011)指出,应尽可能准确和直接地评价注意控制过程,采用单一程序任务(“process-pure”task)。可以精确地了解具体哪一过程受焦虑影响。而情绪Stroop任务更是一种内隐的和间接的测量方法,难以对焦虑与注意控制的关系进行直接检验。反向眼跳任务则可以直接对这一关系进行检验。如此看来,反向眼跳范式似乎更适合作为注意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式。

Ansari,Derakshan和Richards(2008)的研究表明,混合反向眼跳任务(mixed antisaccade task)可以作为焦虑对转移功能影响的研究范式。他们要求研究参与者完成分组块反向眼跳任务(blocked design)和混合反向眼跳任务(mixeddesign)。结果发现,低特质焦虑组在混合眼跳任务上出现转移代价(switch costs]),也就是在混合任务上出现眼跳潜伏期变短而准确率下降的现象,但这一现象不是反应时一准确性权衡引起的。高特质焦虑组却没有出现在混合任务上眼跳潜伏期变短的现象。这说明混合反向眼跳任务可以作为焦虑影响转移功能的研究范式。目前,关于焦虑影响转移功能的实证研究尚少,这一范式的有效性还需要经过更多实证研究的检验。

注意控制理论的研究者不仅从行为层面对焦虑与抑制和转移功能的关系进行检验,还致力于寻找焦虑影响抑制功能和转移功能的神经生理基础。Ansari和Derakshan(2011b)使用了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焦虑对抑制功能影响的神经基础,结果发现,低特质焦虑组在完成反向眼跳任务时,在干扰刺激呈现前后,在额中区出现一负成分;高特质焦虑组的这一负成分明显小于低焦虑组。研究还表明,这一负成分与眼跳潜伏期相关联。Ansari和Derakshan(2011a)使用混合反向眼跳任务探讨焦虑对转移功能的影响,他们将注视点消失到干扰物出现之间的时间段称为“预期阶段”。他们控制了预期阶段的持续时间,结果发现,当预期阶段较短时,高焦虑组表现出更明显的转移代价。进一步对干扰物出现前的ERP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这种转移代价是与额区及额中区的激活相关联的,而当预期阶段较长时,高焦虑组中诱发出更大的关联负变(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 activity;comV)。

关于焦虑对抑制功能和转移功能影响的研究似乎发现,在准备阶段,高焦虑组的ERP成分小于低焦虑组;在反应阶段,高焦虑组的ERP成分大于低焦虑组。由于ERP成分大小反映了心理资源付出的多少,这提示,高焦虑组在准备阶段投入更少的心理资源,而在反应阶段投入更多的心理资源。似乎可以这样推论:正是由于准备阶段的准备不足,使高焦虑组在反应阶段投入更多资源。当然,这样的推论是否成立还需要经过实证研究的检验,因为,正如Berggren和Derakshan(2013)所言,这一领域还是有一些不一致的实证研究结果。如,Sehlmeyer等(2010)使用Go/Nogo范式研究焦虑与反应抑制的关系,结果发现,高焦虑组的Nogo-N2和Nogo-P3成分显著大于低焦虑组;而Bishop(2009)的研究则发现,面对冲突性任务时,高特质焦虑组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的激活低于低特质焦虑组。研究方法不同可能是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这也说明,这一领域还需要更多实证研究。

运动领域还未查询到关于竞赛焦虑对抑制功能和转移功能影响的实证研究,但笔者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反向眼跳任务中,低竞赛特质焦虑组在抑制准备阶段出现一负成分,高竞赛特质焦虑组的负成分显著小于低竞赛特质焦虑组。这提示,注意控制理论可以用来指导对竞赛焦虑发生机制的研究,该理论在竞技运动领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2、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在竞技运动领域仍需探索的问题

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从工作记忆的角度,甚至更细化地从中央执行系统的抑制功能和转移功能的角度对焦虑一运动表现的关系进行解释。这深化了我们对焦虑一运动表现关系的理解。已有的理论极少像这两个理论那样深入探讨焦虑对运动表现的作用机理,这是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优于其他关于焦虑一运动表现关系的理论的地方。这两个新理论引入工作记忆,乃至中央执行系统的成分,在缩短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因果关系链方面前进了一大步。这是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最重要的理论意义。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为竞技运动领域焦虑一运动表现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但毫无疑问,运动领域的实证研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如,更多具有较高外部效度的实证研究;以及使用了静眼时间、心率变异性等多样化的指标……)反过来丰富了这两个理论。但是,毕竟这两个理论提出的时间不长,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接下来将从与相关理论的区别及联系、研究范式、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在竞技运动中的应用性研究等方面阐述今后研究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2.1 探讨与其他理论的关系

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是关于焦虑与操作表现关系的理论,而竞技运动领域焦虑和操作表现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已有若干理论对其解释。加工效能理论、注意控制理论与这些理论的区别在哪里?前文已述及加工效能理论对认知干扰理论的发展。关于加工效能理论的检验,从目前查阅的文献看来,研究者较为关注加工效能理论和自我关注理论(self-focus theories)的区别。注意偏向(attention bias)领域的研究(Bar-Haim,Lamy,Pergamin,Bakermans-Kranenburg,&vanIJzendoorn,2007)已有若干年的时间,注意偏向本就属于注意控制的范畴,因此,注意控制理论从它被提出的那一刻便注定与注意偏向问题紧密联系。

2.1.1 加工效能理论与自我关注理论

加工效能理论与自我关注理论对焦虑一运动表现关系解释的角度不同。自我关注理论,比如,外部监控理论(explicit monitoring theory,Baumeister,1984;Beilock&Carr,2001)、意识加工过程假说(conscious processing hypothesis,Masters,1992),认为,焦虑提高了自我意识,导致了对加工过程的过度关注,从而破坏了动作的流畅性,导致操作成绩下降。加工效能理论同样认为焦虑使得个体在完成任务时付出额外资源,但额外付出的资源有利于提高或保持操作成绩。

Wilson,Chattington,Marple-Horvat和Smith(2007)曾通过第二任务的设置操纵注意指向,比较威胁及非威胁情境下模拟赛车成绩的不同,以检验外部监控理论和加工效能理论对焦虑与运动表现关系的解释,结果发现,威胁情境下操作成绩并没有下降,但是研究参与者付出更多努力,研究结果更支持加工效能理论对焦虑与运动表现关系的解释。

过度努力在焦虑与运动表现关系中起什么作用?加工效能理论和意识加工过程假说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加工效能理论认为努力有利于提高成绩,而意识加工过程假说认为过犹不及(张力为,胡亮,2012)。Wilson等(2007)在一项高尔夫推杆任务中同时检验了这两个理论,结果发现:竞赛条件下,高、低特质焦虑组均报告付出了更多努力,但这种效应在高特质焦虑组中更明显;竞赛条件下。与低特质焦虑组相比,高特质焦虑组推杆前有更长的准备时间(backswing);竞赛条件下,两组均表现出推杆前对洞有更多的瞄准次数;竞赛条件下,低焦虑组的操作成绩略好于非竞赛条件下,而高焦虑组的操作成绩差于非竞赛条件下。对于高特质焦虑组的表现,该研究尚不能确定焦虑对操作成绩的不利影响是意识加工过程的原因,还是注意资源不足的原因,加工效能理论和意识加工过程假说均能对此予以解释。但是,低特质焦虑组的操作成绩没有因焦虑的存在而下降,加工效能理论似乎比意识加工过程假说能够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由此看来,两个理论都可以对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加以解释,但加工效能理论似乎更灵活一些(Wilson et al.,2007)。

从以上实证研究的结果看来,加工效能理论在解释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上似乎具有更大的优势。当操作成绩受到焦虑影响而下降时,两种理论都可以对此做出解释,成绩的下降既可能是资源不足所致,也可能是过度关注所致。但是加工效能理论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解释操作成绩没有因焦虑存在而下降的情况(Wilson,2008)。

2.1.2 注意控制理论与注意偏向

讨论焦虑与注意控制的关系,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注意偏向。研究表明,高特质焦虑的运动员具有对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张力为,2000)。那么,注意控制理论和注意偏向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Derakshan和Eysenck(2009)的第一项研究中,使用简单几何图形作为反向眼跳任务的干扰物,发现高特质焦虑组的反向眼跳潜伏期长于低特质焦虑组。在第二项研究中,使用高兴、愤怒和中性的情绪面孔图片作为干扰物,结果仍然发现高特质焦虑组的反向眼跳潜伏期长于低特质焦虑组;但更重要的是,当干扰物为愤怒情绪图片时,高特质焦虑组的眼跳潜伏期最长。这提示,注意控制与注意偏向是具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个概念,无论干扰物的情绪效价如何,焦虑都会损害自上而下的目标导向的注意系统,使注意受到自下而上的刺激驱动系统的影响。即使在没有威胁性信息的条件下,焦虑也会影响注意控制(Eysenck etal.,2007)。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前所述,有证据表明,焦虑与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有关(Bar-Haim et al.,2007)。比如,Visu-Petra.Tincas,Cheie和Benga(2010)的研究发现,在搜索愉悦面孔时,相比于低焦虑组儿童,高焦虑组的儿童反应时更慢,正确率更低;在搜索愤怒面孔时,高焦虑组儿童的反应时更快,准确率更高。这说明,焦虑组的儿童对威胁性刺激有注意偏向。MacNamara和Hajoak(2010)的研究则发现,威胁性的信息对一般焦虑障碍者有更大影响,表现在:行为上对图片判断具有更高的错误率,生理学上诱发出更大的晚正电位(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行为指标和生理指标均表明一般焦虑障碍者对威胁性刺激具有注意偏向。而Derakshan和Eysenek(2009)的第二项研究发现,在有威胁性信息存在的条件下,焦虑对注意控制的影响最大。

如此看来,注意控制与注意偏向更可能是互补的。注意控制理论可以解释无威胁性信息存在时的注意偏向;而当威胁性信息存在时,相比于非威胁性信息,威胁性信息会成为更大的干扰信息,这种情况下,焦虑将对注意控制产生更大的影响。

2.1.3 与其他焦虑一运动表现关系理论的异同

除了上文论述到的认知干扰理论、自我关注理论以及注意偏向,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与其他焦虑一运动表现关系理论的联系和区别也还需要探讨,笔者对此做简单论述。

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重点探讨认知焦虑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因此,它们有别于倒u型假说及内驱力理论,因为后两个理论强调的是生理唤醒对运动表现的影响。但是倒u型假说(Yerkes&Dodson,1908)认为,对于需要精细的肌肉协调性的复杂任务而言,最适宜的唤醒水平相对较低(张力为,毛志雄,2007)。这与加工效能理论、注意控制理论的假设是一致的,因为,精细的任务需要付出更多认知资源,较高的焦虑水平不利于这些任务的运动表现。焦虑方向理论(Jones&Swain,1992)认为,相比于竞赛焦虑体验的强度,竞赛焦虑的解释方向可能是运动表现的更好的预测变量,它认为,焦虑未必带来操作成绩的下降。这也与加工效能理论有一致之处,因为加工效能理论也认为,焦虑未必带来操作成绩的下降。

尽管加工效能理论、注意控制理论与其他焦虑一运动表现关系的理论有一致之处,但这两个理论对焦虑一运动表现关系的解释更为精细,涉及更具体的认知过程(工作记忆,甚至中央执行功能),并可以容纳不同的操作成绩结果(阻碍效应和促进效应)。而这些优点,是以往关于焦虑一运动表现关系的理论所不及的。

2.2 进行更多微观探讨

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从工作记忆的角度,甚至更细化的中央执行系统的抑制功能和转移功能的角度对焦虑一运动表现的关系进行解释,这深化了我们对焦虑—运动表现关系的理解。但是,目前关于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的实证研究却大多没有探讨到这种深度,尤其是竞技运动领域的实证研究。

加工效能理论的提出尽管已有20年的时间,但是,对它的检验显然还很不够。Wilson(2008)回顾了加工效能理论在运动领域中的研究,指出最近几年加工效能理论开始在不同运动项目中得到检验,包括模拟射箭(Behan&Wilson,2008)、高尔夫(Cooke et al.,2011)等。加工效能理论有两个理论要点,第一个是焦虑会导致加工效能的下降;第二个是焦虑对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的影响。在竞技运动领域围绕加工效能理论的实证研究更多围绕第一个理论要点进行。而对第二个理论要点的检验还很不够,这对加工效能理论的检验是不够全面的,也是不够深入的。崔吉芳,李嫩晓和陈英和(2011)的研究发现,工作记忆中介数学焦虑和数学任务表现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支持了加工效能理论的第二个理论要点。但这是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结果。焦虑与操作表现的关系在两个领域尤为突出:一个是教育领域焦虑与学业表现关系的研究;另一个是竞技运动领域焦虑与运动表现关系的研究。竞技运动因竞争的激烈性甚至残酷性(与比赛结果直接关联的巨大名利诱惑、与竞争对手面对面、即刻知晓比赛成绩等)而使竞技运动领域焦虑一运动表现的关系可能不同于教育领域。因此,在竞技运动领域,工作记忆在竞赛焦虑与运动表现之间起到什么作用,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注意控制理论的提出也不过几年的时间,却迅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竞技运动领域对焦虑一运动表现关系感兴趣的研究者。他们进行了若干吸引人的研究(如,Wood&Wilson,2010),检验这一理论在竞技运动领域的适用性。相比于实验室研究,这些研究有着较好的生态学效度,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也正如前文所述,这些研究更多关注焦虑对目标导向注意系统和刺激驱动注意系统的影响。前文中笔者曾对注意控制理论的主要假设概括为两方面,第一是焦虑对注意系统的影响,这是对焦虑一操作表现的宏观解释:第二是焦虑影响中央执行系统的抑制和转移功能,这是对焦虑—操作表现的微观解释。目前,在竞技运动领域对注意控制理论的研究大多得出这样一项主要结论:焦虑使个体的注意更容易受无关信息的干扰。如此看来,竞技运动领域的这些研究更多是从宏观角度探讨注意控制理论的适用性,缺乏从微观角度探讨注意控制理论的适用性。

2.3 检验研究范式的稳定性

Wieser,Pauli和Mfihlberger(2009)也使用了Derakshan等(2009)在研究中使用的反向眼跳范式,研究社交焦虑对抑制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眼跳潜伏期这一指标上,研究参与者对于恐惧表情的朝向眼跳潜伏期短于愤怒、高兴、悲伤及中性表情,对于恐惧表情的反向眼跳潜伏期则长于其他4种表情,且这一特点并不因社交焦虑高低而异。这一结果显然与Derakshan等(2009)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因为眼跳潜伏期是加工效能的指标。根据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高焦虑组应当比低焦虑组的眼跳潜伏期更长。但是Wieser等(2009)的研究在加工效能的测量指标上却没有发现高、低焦虑之间的差异。这一研究结果引发笔者思考,反向眼跳范式作为注意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式稳定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能需要采用多种自变量(比如竞赛焦虑)在不同领域中进行检验。

2.3.1 进一步检验指标代表的涵义

Eysenck等(2007)认为,反应时间是加工效能的指标;但在Derakshan等(2009)的研究中,按键反应时是操作成绩的指标,这似乎有些矛盾。

在Derakshan等(2009)的研究中,首次眼跳方向错误率是操作成绩的指标。首次眼跳方向错误率是指干扰物出现到目标物出现之间首次眼跳方向错误的比率。笔者认为,首次眼跳方向错误率更可能是加工效能的指标。因为,Derakshan等(2009)的反向眼跳任务的程序是,注视点消失后,屏幕左侧或右侧会出现一干扰刺激,要求研究参与者不看干扰物,而将视线转向屏幕对侧,且同时完成一项按键反应任务。这样的程序,更容易将研究参与者的注意吸引到按键反应任务上,而较容易忽略眼动行为。因为相比于按键反应,眼动是更不明显的行为表现。因此,眼跳方向错误率应该是加工效能的指标,但尚需实证研究的证据支持这一观点。

2.3.2 继续检验眼跳呈现方式的影响

Ethridge,Brahmbhatt,Gao,Mcdowell和Clement(2009)认为,眼跳任务的呈现方式会对研究参与者的行为表现产生影响。他们通过PubMed搜索到2008年共有102篇文章使用了反向眼跳任务,其中,63%采用的是朝向眼跳与反向眼跳分组块的设计(blocked design),29%使用朝向眼跳与反向眼跳交替(混合)呈现的设计(interleaved/mixeddesign),8%同时使用了这两种设计。该论文的作者比较了不同的呈现方法、线索与目标的时间间隔等因素对行为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线索与目标物之间1s的间隔会提高朝向眼跳的错误率,使得朝向眼跳与反向眼跳的错误率趋于一致。另外,较长的时间间隔可能引起目标忽视(goal neglect)。混合呈现的条件下,还会出现一种现象:朝向眼跳的潜伏期和反向眼跳的错误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另外,朝向眼跳任务与反向眼跳任务混合呈现的条件下还会出现转换代价(switch costs)。对眼跳呈现方式的影响还需要继续检验。

2.4 考虑认知负荷的影响

加工效能理论认为,当任务对认知负荷要求较低时,焦虑未必引起操作成绩的下降,但会导致加工效能的下降;而当任务的认知负荷较高时,焦虑便会引起操作成绩的下降。这一假设也得到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例如,Sadeh和Bredemeier(2011)检验了高、低认知负荷情况下特质焦虑对选择反应任务的影响,结果发现,焦虑对错误率没有影响,但对反应时有影响。在高负荷而非低负荷情况下,焦虑影响视觉搜索任务的选择反应时,高特质焦虑者的选择反应时更慢。这说明,高特质焦虑者更难以抑制无关刺激的干扰,导致加工效能的下降。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没有支持上述假设。例如,Moriya和Tanno(2010)在研究中使用Flanker任务,考察在高、低认知负荷条件下,高、低社会焦虑组在Flanker相容及不相容任务上的表现,结果发现,在低认知负荷情况下,高、低焦虑组均表现出了相容性效应,即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长于相容任务的反应时,但在高认知负荷情况下,高社会焦虑组表现出相容性效应,但是低社会焦虑组却没有表现出相容性效应,即低社会焦虑组在高认知负荷情况下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没有差异。这与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的假设似乎并不一致,这也可能是因为社会焦虑不同于一般特质焦虑。因此,认知负荷在焦虑和运动表现之间起到什么作用还值得探讨,关于认知负荷的影响,还有很大的研究潜力值得挖掘。

2.5 关注状态焦虑的作用

注意控制理论的提出者在其文章开篇便提到,该理论主要关注特质焦虑对注意控制的影响,当然,他们并没有把状态焦虑排除在外(Eysenck etal.,2007)。但是,目前认知心理学领域对该理论检验的实证研究大多围绕特质焦虑进行(Eysenck etal.,2007)。笔者思考,这样做可能是因为相比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是更稳定的变量,在理论提出的初级阶段,选取相对稳定的变量对理论进行检验是更可行的方法。毕竟,研究状态焦虑就必然涉及到状态变量的操控问题,实验室的操控很难模拟出真实比赛场景的压力程度。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获得稳定的行为结果,实验室实验通常需要研究参与者进行多次重复,但运动员在真实的比赛场景中通常只能有一次机会(Wilson,2008)。目前,关于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的实证研究表明,压力(或者状态焦虑)的作用效果不一。例如,Booth和Sharma(2009)的研究发现,压力可以降低Stroop效应;Walkenhorst和Crow(2009)的研究发现,压力导致加工效能的下降;而Moser,Becker和Moran(2012)的研究却发现,压力没有对注意造成干扰。这些矛盾的研究结果说明,压力的作用可能比较复杂。因此,从检验理论的角度来看。状态焦虑不如特质焦虑更稳定。

但是,这样做不可避免的一个后果就是,研究结果的样本依赖性较大。通过特质焦虑问卷筛选出的高、低特质焦虑组可能产生天花板效应或地板效应,即研究参与者均处于特质焦虑的高分段或低分段。另外,在竞技运动领域,对随运动场景变化而时刻变化的状态焦虑的探讨可能是更具应用价值,因而也是更有吸引力的课题。可喜的是,竞技运动心理学中已涌现出了一些以状态焦虑作为自变量对注意控制理论的核心要点,尤其是焦虑影响自上而下的注意系统这一要点进行检验的实证研究(例如,Wood&Wilson,2010),竞技运动领域还需要更丰富的此类实证研究以便对注意控制理论进行更全面的检验,以及得出更稳定的结论。

2.6 开展应用性研究

尽管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侧重于解释焦虑影响运动表现的机理,但它们还是可以给运动心理学的实践者提供一些应用启示。比如,竞技场内外有太多的无关信息需要回避,如何有效地将注意集中于任务相关信息,以保证高效完成任务,这是注意控制理论对运动实践的核心指导意义。这提示了在竞技运动领域开展加工效能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的应用性研究的可能。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