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论文优秀6篇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另一方面是教师行为的转变。两者有部分理念是重合的,在材料中可以合并一起来分析。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这两个方面在材料中如何运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是可爱的编辑为大家分享的教师观论文优秀6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观论文范文 篇1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标准》与现行体育教学大纲有着七大主要不同之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学习领域、学段、内容标准、教学时数规定、评价方法等。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对当前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面临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并尽快地适应、接受这种改变,保持体育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保证体育教学的高质量,成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方法是迅速帮助广大体育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念,争取大面积地改善他们对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困惑与焦虑,端正他们对《标准》的正确认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标准》课程改革的教学研究与实验,向“研究”要“教学质量”。

怎样有效地帮助广大体育教师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他们对《标准》的研究信心,使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实验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师的职业观,要从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

在传统观念中,体育教师职业仅仅是各个行业当中的一份职业,体育教师只要上好体育课、搞好群体活动、抓好课余训练与竞赛,就可以把这份工作完成好,这是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的固有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示各国教育界:“使教师们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他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

承担教育家的使命与做一个“教书匠”有本质上的不同。作为教育家,他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了解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他必须深刻理解和认真实践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未来意识和未来眼光,以造就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为己任;他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地思考、探索、创造,在造就一代新人的创造性活动中,体现他的职业价值;他应该是一位塑造学生灵魂的艺术家,能从学生的眼神里看出困惑和希望,给学生以力量和启迪,与学生的精神脉搏一起跳动,他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都能得到开发,他所培养的不是只会读书应试的“书呆子”,而是一个生龙活虎般的全面发展的新人。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体育教师都成为“教育家”,但每一个体育教师都应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

(2)教师的成才观和发展观,要从当一辈子教师转变成当一个好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任何一个人一次性从学校拿到毕业证书,还远远不能适应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他必须终身学习,从为获取某种任职资格而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教师也同样如此。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老师”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时代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德才等各方面的素质。从“德”来说,教师应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特别要加强人文科学的学习,增强人文底蕴,培养人文精神。传统文化中既有做人的道理,又有做学问的道理。要培养“大气”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有“大气”的人格素养。无论是文科教师还是理科教师,都应该在这方面下一番大功夫,而不能急功近利。从“才”来说,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文科教师要学习理科知识,理科教师也要学习文科知识。特别是要努力学习外语和电脑。中小学的非语言课如果用英语或其他外语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还必须学会从网上获取资料,学会自制课件。这样才能使教师不只有一桶水,而是有常流常新的活水。此外,教师如能写一手好宇,做一手好文章,琴棋书画都懂一点,才更能使学生“服”。

体育教师要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掌握大量特殊案例,要善于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来反思特殊案例,从而掌握教育好不同学生的策略。学生学不好,往往是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通过对特殊案例的反思,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

为此,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体育教育科研。每个体育教师都应该是研究者。教师职业愈来愈与科研人员趋向一致。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从凭借经验转变为凭借科学。参加科研会促使体育教师不断学习体育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把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从而把握体育教育教学的规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3)教师的师生关系观,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现代社会的本质首先是民主化。教育现代化必须教育民主化。没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和形成现代教育体系和现代教育制度。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观和师生关系观。在这种观念下,教师的尊严不可侵犯,而学生的尊严似乎可以随意侵犯。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教师有教师的尊严,学生也应有学生的尊严。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道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位教育家说:“教师与学主的脸是对立的,感情不能对立。”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例如:有的学生描写他们的体育老师是:“冰冷的心,冰棍的脸,古板的眼”;有些体育老师不仅吝于给学生微笑,而且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于是,学生的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这样被泯灭了,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酿成种种悲剧。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是爱。体育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体育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要树立“无差生观”。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体育教师眼中的一些差生往往只是某方面智力因素较差,而在其他智能方面,在意志品质、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则可能是好学生。体育教师要变看不到学生的优点、讨厌学生为努力发现学生多方面的优点,欣赏学生的长处和每一点进步。要相信学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有一位校长说得好:“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在信息时代,体育教师很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可能逊于他的学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互相学习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同时也要真诚地向学生学习,包括学习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知识能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4)教师的教育主体观,要从以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

课程基本理念三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曾经有一位专家把传统教育概括为“师本教育”,即以教师为本,其核心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扮演的往往就是这一类角色。由于过度强调和看重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低估学生的能动性和潜能,或者只习惯于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方式,昧于启发式教育操作,因而导致体育教育上普遍的非人格化专制和文化霸权态度。在专制态度和控管方式构成的体育教育环境下,学生失去判断和选择的自由,没有自觉自由的权利,没有自觉责任行为的机会。独立思考的剥夺必然导致主体性的丧失,自觉活动的抑制必然导致能动性的消蚀,自由选择的取消必然导致责任感的淡漠。

根据《标准》的要求,这种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即“生本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从体育教育角度来说,最起码是必须摒弃专制、强制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使体育教育过程成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和自我教育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会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从更高的意义上来说,要树立以建构学生主体为目标的主体教育观,即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机制。提供学生自我发展和表现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真正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自觉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独立思考、富于批判、敢于负责、勇于创造的主体精神,以及自尊自立、自信自律、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主体人格。

(5)教师的教学观,要从“为教而教”转变成“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但不能为教书而教书。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首先要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最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这种习惯包括按时作息、善于利用时间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喜爱钻研问题、寻根究底的习惯,以及良好的饮食、起居、健身、生活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是使人成功的无穷力量。

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在当今这个“变化的旋风愈转愈快”的时代,“学会学习”比“学到什么”重要得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习得的价值远远大于知识的习得。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掌握了方法,知识的获取将是无限的。

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传统教育着眼于知识;现代教育则应着眼于智慧。智慧与方法应是同步的。教师要变传统的声音形态的说教,为启迪学生智慧的领悟。疲于做题和应付考试,能得到高分,却难以避免低能。满堂灌的教学以及与之相应的考试制度,往往只是训练学生成为解决考卷问题的“熟练技工”,从而戕害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敢于和善于给学生必要的、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张白纸,当你在这张白纸上画上过多的东西时,这张白纸的空白处就变小了,想像力和创造力就被挤掉了。只有有了充分的空闲时间,才能产生辽阔无边的奇思妙想,只有在独立思考时,才能让创新意识有萌芽的机会。

(6)教师的责任观,要从为学生的学习负责转变成为学生的一生负责。

教师观 篇2

勤勤恳恳的耕耘迎来了丰硕的果实,在古镇初级中学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05-2006学年度古镇初级中学的中考和期末考试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古镇初级中学的老师并没有满足于此。为了全方位提升自己素质,在本学年即将结束之际,古镇初级中学全体教师集中观看教育讲座《教师的礼仪》,并认真学习其中相关礼仪。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在讲座中,金正昆教授从礼仪的定义、作用和如何适当表现教师礼仪等方面阐述了礼仪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只要心怀尊敬,礼由心生。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本,再加上教师的专业素养,那教师的礼仪就自然而然融入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合适的教师礼仪,使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金教授幽默而恰当的话语,典型而切合实际的例子,使全体教师在愉悦的气氛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在讲座后的讨论会上,各位教师纷纷发表自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己的所想所感,但大家一致认为该讲座使自己无论从教育教学上,还是生活中都受益非浅。

论杜威的教师观 篇3

1 杜威教师观的理论依据

1.1 “经验论”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它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经验。。杜威认为,“经验包含一个主动和一个被动的过程,主动是指行为的做出,而被动指的是承试和承受”。①杜威举了一个例子:“把手指伸向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才是经验”。②这个例子一方面形象地说明经验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也说明经验是主动参与、实施活动后所获得的一种主观体会,而不是通过他人的传授或其他什么方式得到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更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

1.2“儿童中心说”

鉴于经验的获取需要主动性、参与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在此“经验论”基础上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说”。杜威并非否定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儿童中心论”中的作用并没有下降和被削弱,而是得到了提升和重新建构。他提出“儿童中心论”,是为了反对传统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的压制,反对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但他并不认为教师在学校中是无关紧要的人物,而是处于参谋和助手的地位。

2 杜威教师观的具体内容

(1)教师和学生。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教学对象是具体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学应以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生命为基础,要带着一颗真诚、公正的心去面对学生,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不随意批评,甚至辱骂学生,更不能体罚或者是变相体罚学生。其次,既然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过程,忌讳机械化、刻板化;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之前,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准备教案和教学设计,让知识的讲授具备一定的艺术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可能专心致志地去学习。

(2)教师和教材。一方面,教师对于教材,要完全精熟、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不能为教材所左右;并且教师应对教材持一种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要明确教材的局限性,不能照本宣科,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从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对教材进行补充和创造,展现出教学的艺术和美感。另一方面,教师对教材必须有超前性的理解,应找到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即将学习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即“最近发展区”,教师要认识到哪些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生长的经验,知道怎样利用现有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从中抽取最有发展价值的经验,促进学生的发展。

3 杜威教师观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丰富和发展教师角色,杜威的教师观对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1)组织者:教学活动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有组织的自觉过程;教学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要全面实现教学的整体功能,就必须精心设计、周密组织。虽然参加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自始至终都是由教师在指导学生去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资源分配方面和教学活动展开等方面是具体的实施者。通过科学地分配活动时间,采取合理的活动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协调学生的关系,激发学生集体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课程研制者:实践性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品性,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之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与寻求,能及时清晰地知道到问题的存在。他们与学生交流沟通,明白学生的需求。通过改革,我国的教育教学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换,课程改革使得课程管理已从中央集权改革为中央、地方与学校三级分权,这使得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这样的变革也赋予教师“课程研制者”的角色。他们可以利用自我教育第一线的优势身份,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教师对教材必须有超前性的理解,应积极主动地以一种全面、动态和批判的思维加工和重组经验,找到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即将学习内容之间的结合点。也就是说,教师一方面要考虑外部客观条件下经验当下价值和本然价值:更重要的是必须精确地掌握儿童发展过程中已有或可能发生的个体经验,以及由此关系到的课程适应性的广度和深度。在此过程中,教育者应按照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原则对经验进行筛选和组织,他们的主要责任是认识到哪些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生长的经验,知道怎样利用现有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从中抽取最有发展价值的经验,促进学生的发展。

(3)引导者: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元化,在某些方面上,学生知道的东西或许比教师多,教师不再是教育资源的唯一拥有者,但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这种观念引导年轻一代;并且在学生获取教育资源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师生双边活动,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实践、体验、探索、成长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探索、互相合作的学习品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教师也是学生群体的潜能开发者,他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固有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学生个体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上可能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及时认识、创造条件,施以正确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使学生变得聪明、更高尚、更成熟。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是人的本能。

(4)朋友: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学习、互相质疑、听取意见从而达到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以一个平等的参加者和伙伴的身份与学生交往,把学生视作沟通的伙伴与活动的主体,把自己当作学习团体中平等的一员,以知识渴求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和交流,以自己的丰富经验指导学生对知识和人生意义的建构,并在对话和交往中分享彼此的见解知识和情感理念,实现本真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虽然教师与学生有一定的年龄、地位、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但并不妨碍师生之间友情的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可以让教师更加全面地观察、理解、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特征、内心感受和思想状态,促进学生发展和自我发展。

教师观 篇4

关键词:生活活动;幼儿教师;观察能力

一切教育都来源于生活,教育和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日常生活活动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观察是研究幼儿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教师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观察有着重要意义。但现实的种种不良现象突兀出幼儿教师观察意识、能力、策略缺乏,教师对幼儿生活活动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忽略了幼儿内在的需求,影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不利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幼儿教师应强化观察儿童意识,注重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加强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观察,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一、生活活动与教师观察

(一)生活活动。“生活”一词既熟悉又陌生,蕴藏着丰富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对生活的定义是:其一,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如政治生活、日常生活等;其二,进行的各种生活;其三,生存;其四,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情况。1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同时,他强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揭示幼儿生活与幼儿教育联系紧密,幼儿生活是幼儿教育的中心,幼儿教育的根本意义是幼儿生活之变化。与生活有关的另外一个概念是生活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认为,幼儿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活动,包括入园、进餐、盥洗、喝水、如厕、睡眠、散步、过渡活动、自由活动、离园等。3由此看来,幼儿教育是从幼儿生活中来,又进入幼儿生活里去,幼儿生活活动能反映幼儿最自然、最本真、最真实的发展需要。教师应该重视幼儿生活活动,为他们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二)教师观察。《汉语大词典》中,将观察定义为仔细地察看事物或现象。《社会科学大词典》中指出,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中,研究者常常将观察作为一种考察、搜集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他们认为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4在观察和观察法概念的基础之上,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教师观察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从观察对象或教育情境科学搜集信息的过程。5综上所述,本文的教师观察是指幼儿教师在幼儿生活活动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比较系统且持久的搜集幼儿语言、动作、思维、情绪等教育信息的过程。相应地,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是指教师在幼儿生活活动中根据幼儿言行举止,有计划地进行搜集信息和科学解读,并反馈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具体包括确定观察目标、运用观察方法、记录观察信息和分析观察结果四项基本能力。教师对幼儿生活活动的深入了解,顺应了“幼儿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发现幼儿兴趣需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有利于推动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幼儿教师观察的原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了解儿童是教育者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观察已成为当前学前教育领域教师了解儿童的桥梁,而教师在生活活动中的观察起着最基本、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目标、观察方法、观察记录、观察分析等因素。(一)观察目标的明确性。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独特行为模式是可观察的,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的第一步。教师在进行观察之前,应该明确观察目标,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即具备观察意识、确定观察对象、制订观察计划等,从而使观察成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在具备观察意识方面,教师要明确对幼儿生活活动进行观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有意识地、主动地、持续地深入到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在确定观察对象方面,教师要善于把握、捕捉生活活动中的细节之处,同时又要注意观察大量的典型事件。教师可对观察对象下操作性定义,并将其分解为可观察的一系列子对象。6在幼儿生活活动中,教师观察幼儿通常应该从他们的肢体动作、语言、神情、情绪、态度、个性等外显行为和内在需求来收集重要信息,不能局限于关注幼儿的安全和纪律问题。为更加明确观察目标,更好开展观察工作,制订一份详细的观察计划是很有必要的。一份完整的观察计划应包括观察对象、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方法、观察记录、观察分析等内容。在制订好科学规范的观察计划后,教师应严格依照计划进行观察,以提高持续观察能力。(二)观察方法的科学性教师在对幼儿生活活动进行观察时,既可以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和手段,也可以采取各种观察方法,从而获得有意义的教育信息。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教师要想掌握幼儿多变的身心动态。,就需要具备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要运用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来捕捉信息,即拥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不仅要“看”和“听”,还应主动和幼儿进行“说”,深入了解幼儿的言行举止,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科学的措施,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观察学前儿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可进行质性研究的方法如叙述性观察法,也有适合定量研究的方法如取样观察法。7教师应根据幼儿生活活动的不同环节,排除无关因素,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必要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和日记描述法等多种观察方法结合使用,还可以充分利用拍照、录像、录音等方式观察幼儿,以补充完善观察信息。(三)观察记录的客观性。教师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观察信息应该被及时、客观地记录下来,以保证后续解读分析工作的有效开展。观察记录的完整性影响着观察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教师对观察到的某一活动细节或某一典型事件,应对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完整描述,即写明班级、姓名、性别、一日生活活动环节名称、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记录人、起因、经过、结果等。8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阐述清楚幼儿生活活动中的所有表现,不能遗漏重要情节和后续进展。另外,语言描述在观察记录客观性中也起着着重要作用。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语言、情绪、动作等表现,有次序地客观描述观察内容,避免使用主观性较强的词语,对幼儿的想法和表现也不做主观猜测和价值判断。同时,教师应明确观察记录和教育笔记的不同之处,在进行叙述性语言描述时,要以幼儿的表现为主,尽量避免“我”的想法和做法,以达到记录的客观性要求。(四)观察分析的准确性。教师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观察,不仅要收集幼儿行为表现的有效信息,更要对观察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解读,从而通过幼儿行为表象揭示内在本质,因此,观察分析是教师运用自身已有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对生活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判断、评价、解释的过程。9教师在进行有效分析时,必须将观察记录的信息与儿童行为观察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不能根据个人经验或刻板印象对儿童进行片面性地解读。在入园、进餐、盥洗、喝水、如厕、睡眠、散步、过渡活动、自由活动、离园等生活活动中,教师可以直接运用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理论知识,对幼儿的表面行为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关注行为背后的心理、环境、教育因素。在分析解读观察记录之后,教师可以形成相关的观察分析报告,并再次运用于生活活动实践之中,以检验观察分析的准确性。

三、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策略

教师观 篇5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把教师、教材是知识的主要源泉,教师是知识的搬运工、复制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知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方式也主要以填鸭式为主,教师单向灌输,学生不参与课堂讨论,教师的教学没有特色,同一种教学模式反复使用,以课本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为中心。这种观点虽然有其实用性,但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也压抑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教学应该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活动,应该根据教育对象、教育情境、教育内容的千变万化,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创造出适宜的教育方法。教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要关注知识学习,更要关注知识的应用。课堂应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的第一任务是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这样的理念: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启发、补充的过程,是互动各方的情感、体验、思考与发现共享、共进的过程。多数的时间里,课堂不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这也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要以多种交互模式为载体。教师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更关注学生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负责,逐渐促使学生树立自主意识,明白自己在教学中要学什么、怎么学、实现怎样的目标。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觉学习,参与教学过程,这样既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能开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2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猫狗的视频体现了由于个体差异,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这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无优劣之分。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可以造就的潜能,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尊重他们的优势领域。(朱浩,2010)现实中,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环境、资历、语言天赋、学习动机、学习类型、情感特征、实践体验等条件的不同,存在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是正常的。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差异,而不是贬低或批评学生的差异性。其次,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表达个人观点、意见或者情感的机会,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因材施教。把握学生的长处或短处,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除了观察学生的优缺点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观察学生,及时了解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只有清楚地知道学生所处的水平,考虑到学生可接受的能力,才能选择符合学生的方式和内容准确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适当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展教学内容,在课堂活动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调整课堂活动的难度,调整教学顺序,这样有利于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3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和特色

教师观论文范文 篇6

[关键词]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教师教育;教育理论

近年来,教师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但客观地看,相对于大量的投入,教师教育的效果最多只是差强人意。教师教育过程本身存在的不足是导致教师教育低效性的重要因素,而这种不足又部分缘于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即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及其作用的忽视以及相应研究的缺乏。

一、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与教师教育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教师在日常生活、教育实践与理论学习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人性看法,这些看法直接影响教师对某些教育问题的判断,并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

教师教育的既定目的是帮助教师获得成功地开展教育教学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成为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人员。但又不能仅限于此。教师教育更长远的目标在于通过培养和提高教师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有计划的受教育活动,教师教育应该成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

个人自我教育与发展的能力由自我认识能力、自我体验能力、自我设定能力和自我实践能力等构成。教师教育对教师自我教育与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在于通过激发教师的自我意识,使教师对自己有更准确的认识与评价,有更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制订适宜的自我发展计划并自觉地调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实现既定的目标。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这些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首先,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性质决定着教师自我教育与发展能力的性质,无论是教师对自己教育能力的评价还是对其所处教育情境的判断,都是以教师对自己或教育教学问题的特定认识为基础的,而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设计与践行更是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重要表现。其次,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可以使诸多意在提高教师自我教育与发展能力的举措产生实际效果。此外,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还对教师自我教育与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有促进意义,观念的激励作用有助于教师不断克服在自我学习与成长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因而,要反思和改善教师教育,首先必须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逐步培养教师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以及各种认知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教师自我教育与发展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形成正确的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应成为教师教育的起点。

二、从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视角反思当前教师教育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师教育中,人们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重要作用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如下。

1.忽视教师已有的个人教育观念,造成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难以转化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

无论是职前教师(师范生)还是在职教师,在接受教师教育前都已有许多关于教育的个人认识。师范生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但已或多或少地从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受教育经历以及日常生活中获得一些对教育的感性认识,一般体现为朴素的个人教育观念;而在职教师大多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具有一些教育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的个人教育观念有时表现出一定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在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论时,这些已有的教育观念作为认识的“前结构”已经“先验地”“历史地”存在着,它们必将影响教师对新的教育理论的理解。教师接受一种新的教育理论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原有的关于教育的认识与新的教育理论之间互相融合的过程,这种融合的结果才是教师对新的教育理论的真正的个人理解。

一直以来,不论是职前培养还是在职培训,教师教育遵循的还是“教师中心”的模式,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理论教学,并未充分重视教师已有的个人教育观念,没有考虑到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师理解新的教育理论过程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实际需要。加上教育理论本身固有的抽象性,使得教师教育所提供的教育理论与教师的实践工作相距甚远,脱离了具体实践情境的抽象教育理论对教师来说难以理解,教师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新的教育理论很难落实到实际的教育行为中去。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更多地将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当作一种外在的知识去了解和认识,但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却依然坚持自己原来的教育观念。

2.漠视教师教育观念的个体性,导致对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的机械化理解

人的认识具有个体差异性,个人教育观念作为教师对教育的一种主观认识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深深的“个人烙印”。无论是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内容,还是其表现方式,都具有个体性。可以说个体性是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首要特征。

面对同一种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每位教师都会作出不同的理解,此即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这种个人教育观念才是决定个人教育行为的重要因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教师教育行为之间的桥梁,教师教育所传授的新的教育理论必须转化为教师的个人教育观念才可能对教师的教育实践产生作用。

可是,现在的教师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对某些公共教育理论的“一致性”理解,教师教育者通常对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作出特定的“科学解释”,加以所谓的“法定解读与分析”,并要求教师尽量完全接受、认同、内化这种解释。其次,教师教育者还热衷于向教师提供一些先进的典型教学范例,倾向于把某一种教育行为表现当成这种理论的标准运用,提倡教师模仿与重现。其实每位教师对一种教育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盲目追求理解和运用的统一性和单极性是对真正科学的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的机械化解读,抹杀了科学的教育理论本身所具有的无限开放性与可能性,造成了对教育理论的误解与曲解。

3.对教师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一种教育理论的判断标准出现偏差,使得教师难以形成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并创造性地运用

判断教师是否真正理解了某一种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并形成相应的个人教育观念需要一定的标准和依据。内在的意识、态度与能力的变化必须通过外在的行为来表征和证明,而外在的行为又必然以内在的变化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可以把外在的行为表现和内在的心理变化综合加以考虑,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标志确定为:由于内在的心理变化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外部教育行为,我们称之为“教师个人教育风格的形成”。教育风格的形成有很多表现,如面对有关情况和问题时能作出与自己所持教育观念相一致的判断;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实际情形与自己的教育观念产生冲突时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据理力争;在利益冲突中能信守自己的教育观念;能把自己的教育观念付诸实践并尽力保持一贯性和持久性。可以说,教师个人教育风格的确立不但标志着教师相应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也体现了教师对外界倡导的教育理论的创造性理解和运用。

在使教师形成科学的个人教育观念方面,教师教育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方式是向教师提供、传授一些新的教育理论,或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提倡教师模仿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教育通常的目标就是力图让教师接受对这些理论的既定解读,并尽可能完整无误地模仿“科学运用”这些理论的特定教育行为,以此作为判断教师是否掌握了新的教育理论的依据。其实,这种判断标准误导和阻碍着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也影响着教师教育的实效。因为这不但无视教师作为――个“人”的内在积极性与能动性,忽视了个人对观念的主体性建构,也压抑了教师结合教育实际情境与个人情况对某种教育理论进行创造性理解和运用的可能性。科学的做法是注重每位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实际理解和运用,并且使每位教师在具体工作环境中都能找到这种教育理论实践化的合适途径与方式。

三、改善当前教师教育的契机――以尊重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为起点

教师教育的问题部分源于教师教育者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忽视或认识不清。因而改善教师教育,提高其实效性的途径之一即是以尊重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为起点,改进和完善教师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式。

1.改善教师教育的理念――重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遵循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规律

如前所述,教师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和提高教师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的能力,而这首先需要教师有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因而可以说教师教育促进教师发展的切入点就在于遵循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规律,有效帮助教师形成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有其特有的过程和规律。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主要来源于对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对自身直接经验的总结与体悟,对他人间接经验的观察学习等;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产生相应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时这种实践运用又会进一步引起教师的反思并调整其个人教育观念。从教育观念的角度来说,教师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将外界倡导的教育理论转化为自身的个人教育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则延至日后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能将这些个人教育观念付诸教育行为,并能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教师教育首先应该将形成适宜的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作为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强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的合理教育行为,以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形成一定的教育智慧,锤炼出自己的教育风格。其次,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需要行为参与的反思与调整。因此,教师教育者有必要创造机会让教师反复实践与体会某种教育理论的实际运用,以利于教师的深度理解与内化。再次,教师教育需要培养教师对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的判断与解读能力,激发教师的反思能力,使教师有不断调整个人教育观念的动力,以利于教师逐渐成为一名自主的专业工作者。[1]

2.改善教师教育的内容――正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存在,有效利用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开发教师教育课程

从教师教育的现状来看,现有的教师教育经常忽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存在及其在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中的重要作用,课程内容常常停留于对教育理论的抽象分析上,与教师的实际经验和他们所面临的幼儿园教育实践存在差距。针对这种现状,教师教育者应该意识到并正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存在,在充分调查、了解和分析教师原有个人教育观念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师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在了解教师已有个人教育观念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教师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的挖掘以及对教师朴素教育观念的利用。由于缄默性教育观念具有内隐性,教师一般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但这种类型的观念往往能真正决定教师的教育行为,切实影响教师对新的教育理论的理解。教师教育者应该从教师的言行中敏锐地捕捉到教师缄默性教育观念的蛛丝马迹,并创造机会使之外显,使教师在明晰自己的缄默性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反思、完善和调整个人教育观念。教师教育者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课程。朴素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关于教育的非理性、非系统化的认识,这些认识来源于教师的日常生活经验,常常以背景性知识的形态存在并发挥作用,由于其“习以为常的存在”反而不容易引起注意,但这种朴素教育观念却是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课程的制定必须考虑到它的存在并把它当作有意义的“先行组织者”加以有效利用。

教师教育的课程不但应该是理论性的,而且应该与幼儿园教育实践以及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理论工作者主要“生产”系统的教育理论,一线教师更多地“生产”实践性知识,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谁的理论或知识将成为教师教育课程的实际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育者的取舍。笔者认为,教师教育需要对两者同时加以考虑并给予同等的重视,忽视任何一方都会影响教师教育课程应有的效果。如果一味强调对实践知识和实际教学方法的关注,培养出来的教师只能成为“技术型”教师,即“可以模仿教学实践,但不能解释这些教学实践背后的原理或理念,因为他们所学的只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原理”。[2]相反,如果只重视对教育理论的介绍、传授,将会使职前教师在毕业后缺乏从事教学实践的基本技能知识,并且由于缺少实际经验的支持而对所学的教育理论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将它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了。因此,将具体的实践知识与抽象的教育理论有机融合组成的教师教育课程才是最佳选择。教师教育的课程还要特别关注专家型教师通过教学形成的那种实践知识和专门知识,这种知识往往是将抽象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与较强的实用性,是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典范,易被教师理解和接受。

3,教师教育的方式――引导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反思性表达,提供教师践行个人教育观念的机会

虽然促进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但诸多研究表明,促进科学的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有效途径是交流与讨论,同时还需要刺激教师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ivelearning)和自我指导的探究(self-directedreasomng)。因此,教师教育者首先应该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讨论环境,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交流与对话提供机会,鼓励他们敢于说出并能主动剖析自己关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育教学的真实想法,这样才可能使他们处于一个有意义的建构性学习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他们科学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使每位教师都能在互相碰撞中不断调整并升华自己的个人教育观念。其次,教师教育者要善于发现、挖掘和引导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表达,特别是营造氛围激发教师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的外显,并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将自己的缄默性教育观念与外界倡导的教育理论进行比较,这样才可能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内化外界倡导的教育理论。再次,教师教育既要向教师进行教育理论的传授,又必须留出一定的时间让教师去思考、内化自己接受的教育理论,并尽可能创造机会和条件,让教师在实践中验证这些理论,采取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外界倡导的教育理论向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转化。

在教师教育中,要形成科学的教师个人教育观念,还必须运用一些具体的策略方式。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与实验结果,笔者归纳出以下几种有效的方式。

(1)反思性日记。教师的反思性日记主要是将自己对教育教学行为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撰写反思性日记有利于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能为教师经常性的反思提供丰富的思想素材。如果教师能就反思性日记进行经常性的集体交流与分享,将有助于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与教师的成长。

(2)成长文件夹。成长文件夹或档案袋是将教师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转变加以记载。教师成长文件夹由教师教育者和教师本人共同完成,收集教师的有关论文、反思性日记或发言记录等,这样教师在学习中可以随时利用成长文件夹提供的信息跟他人交流,并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这种成长文件夹还可以在教师工作期间运用,伴随着教师的职业生涯,成为教师发展可以凭借的依据。

(3)学习共同体。“不少研究和实例都显示,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学习方式快。”c3’学习共同体能把不同背景的教师组织在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教育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共享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将有助于教师认识到不同的个人教育观念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而更好地确立自己的个人教育观念。

(4)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发源于美国的PDS教师教育模式是指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资。这种合作可以弥补常见的职前教师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和在职教师少有机会参加理论进修的缺憾,而且可以在专业教师教育者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之间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以便共同实施教师教育。因为一般而言,专业的教师教育者更关注教育理论问题,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主要关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他们的联手能将各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联系起来,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教育理论并形成自己的个人教育观念,也有利于他们更快地面向实践,真正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缄默知识和师范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3

[2]J.Dewey.The Relation Of Theory Co Practice inEducation [A],Achambaulc(Eds),JohnDeweyOnEducation:Selected Reading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101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