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评审意见范文最新3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这里是整理的论文评审意见范文最新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论文评审意见 篇1

1评审不公的主要表现

1.1编辑人为因素干预

这类稿件一般主要是人情稿、权利稿,涉及的作者均与刊物有利益关系。比如期刊的编委、审稿人,上级主管单位相关领导等,因学生毕业或职称评定需求,难免会与编辑部交涉。一般碍于面子,更因为工作关系无法堵塞人情关系网,编辑在处理过程中会放宽录用标准,对此类稿件予以“照顾”,因主观意愿直接影响到对稿件的客观评价而有失公正。

1.2审稿人学术不端

同一学术圈的专家对其同行的研究成果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主观意念的干扰,在评审过程中受利益关系或朋友关系等牵制,“拉帮结伙”“弄虚作假”“打击异己”等现象频出。究其根源既取决于学术大环境,又取决于审稿人的个人学术作风。

1.3审稿人不认真

审稿人的工作态度也会直接影响稿件评审的公正性。一些审稿人往往会因为工作繁忙,对审稿任务敷衍了事,评审意见含糊其辞,既不表明态度,意见又给得简单。这种评审意见对编辑部的参考意义不大,更无法让作者信服和获益。长此以往,不仅影响编辑对稿件的评判,而且会使作者丧失对刊物的信任,导致优秀稿件流失。

1.4审稿评判意见有不确定性

公正性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审稿评判的不公正性也会由其自身的不确定性所引起。比如作者的稿件被送到不喜欢或不熟悉该研究方向的审稿人手里,他因个人专业偏好而给了差评,反之,也可能会有同样的机会落到偏好该方向的审稿人手里而得到好评。这主要是由于评审人认知的差异,虽具有随机性,但却应当尽力避免。

2力求评审公正的可行举措

2.1端正编辑、主编学术态度,把好诚信关

科技期刊编辑作为学术质量的守门人,在坚守学术道德、倡导严谨治学精神、抵制学术造假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4]。正所谓正人先正己,作为作者与审稿人沟通的桥梁,编辑在学术审查过程中必须先端正自身的学术态度———不能因人情关系而将审稿尺度放宽,如找审稿不严的审稿人、简化审稿流程等,更不能因为该课题组某位专家的学术威望高而轻率地让该课题组年轻学者的文章通过草率初审。对于这类稿件,编辑在处理时更应摸清第一作者的经验和学术成果积累,对于阶段性的实验报告论文应该严格审查其内容。作为一刊灵魂人物的主编,把握和引领着刊物的学术发展方向,其对论文质量的审查和裁决决定着刊物的学术水准,其学术态度的严谨与否必然直接影响着刊物未来的发展。以编辑部为工作主体的期刊,必须首先从源头上把好编辑、主编的诚信关,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程度地杜绝关系稿和人情稿。例如,本刊定期召开编辑部组稿会,对拟刊发的每篇文章进行质量评议,把编辑部内部有争议的文章提交给主编复议,从而避免质量差的人情稿得以顺利通过,同时无形中起到了警戒和监督各专业责任编辑的作用。编辑部建立并完善了主编协同审稿制度,引入了回避、退出机制。由分管各专业的副主编协助主编完成稿件的终审,从而在学术审查环节避免了因主编一人独裁导致的稿件审查不公。同时,编辑部还会定期将征求意见函发给刊物的主编、副主编及骨干编委,对主编的学术态度、工作情况以及编辑部的运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办刊中出现的问题。刊物的主编名声在外,其学术的权威性和治学的严谨性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审稿人。在繁杂的审稿过程中,外审专家与编辑们的书信和电话沟通在所难免,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编辑部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和办刊理念自然会得到专家的认同,从而使得审稿专家也会发自内心地以同样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编辑部委托的审稿任务,热心的专家还会积极主动地为刊物的发展出谋划策。

2.2采用技术手段做补充

1)采用在线稿件处理平台,让稿件处理全流程透明公开。从作者投稿开始,稿件处理的每个环节都在采编系统中显示,作者可以实时查询到稿件的处理状态,包括初审、专家评审等细节,审者的评审意见直接存档于采编系统中,供编辑部及编委查阅调用,这些都起到了对相关评审人员的监督作用。稿件在线平台的运用,既可督促编辑,又可防患于未然,在技术层面上进一步保证专家评审的公正与公平。2)引进等技术手段,来弥补编辑专业水平的不足。近年来,国内外学术刊物的激增给编辑的审稿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学术不端行为也屡见不鲜。本刊编辑部借助中国知网(comKI)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Crosscheck/iThenticate论文防剽窃检测系统,在编辑部初审环节,通过与已发文章的比对,对疑似学术不端的高复制比文章进行重点审查,运用搜索引擎的学术搜索及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的文献检索功能,客观评判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创新性,从而大大降低了主观性评判所占的比重。

2.3优化审稿环节,完善审稿制度,遏制评判不公

1)力争小同行评审,做到准确送审。评审稿件可谓是见仁见智,对这种由于随机性引起的不公平,作为期刊编辑应从源头抓起,做到“小同行”评审。要准确、快速地找到小同行专家,必须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有系统、深入的了解,根据送审论文的研究内容,准确找到相应的审稿人[5];因为只有认真负责的小同行才可以对选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给出有理有据的评审意见,况且,当前科技发展迅猛,学科分工越发精细,学科交叉程度高,更突显出小同行评审的重要性。2)严格“三审制”,优化审稿环节。期刊应规范学术审查流程,严格执行“三审制”,审稿流程通常包括编辑初审、专家复审及主编终审等环节[6]。编辑部将外审专家评审后的稿件提交给主编终审,在此环节中,评审人对主编来说是非匿名的,审稿人会充分考虑到刊物主编的学术权威性,认真负责地完成审稿任务,从而使得那些不负责任的评审行为,如流于形式的无效评审、个人偏好影响下的主观评审、因人而异的随机评审、党同伐异心理驱使下的恶意评审等得到遏制。广泛地实施公开同行评审和发表后评审可以达到更好的透明性和公正性[7]。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由原来的编辑办刊改变为专家型编辑办刊[8],并依靠编委协助编辑初审,实现对文稿质量的严格把关[9],进一步保证审稿的客观与公正。3)引入纠错、回避机制,拓展国际审稿。审稿专家学风端正与否会直接关系到评审的公正性。由学术不端引起的不公,如“拉帮结伙”“打击异己”等,期刊编辑也应有应对策略。为避免专家因考虑到个人利益或者朋友关系而对稿件评审不公正,期刊编辑部可适时引入纠错、回避机制。允许作者、读者合理申诉、举报,允许其他审稿专家对稿件的复审裁决,可合理规避审稿不公。充分考虑单位回避、学缘回避、作者要求的特殊回避等,确定审稿人选。同时,尝试邀请国际专家参评,可有效地回避与该文课题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

2.4规范审稿人制度,明确“责、权、利”

1)明确审稿人选用及其审稿原则,健全评价体系。评审人队伍作为一个学术审查的团体,人数众多,为保证他们能够公正、公平地对所审论文做出客观评价,必须对其提出要求,并明确责权利。期刊在吸纳审稿人时,不仅要求学术上一流,更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审稿认真、细致,热心为期刊服务。要求评审人在审查时应做到直言不讳,意见要尽量详细,不能含糊其辞,只是简单地下个结论。中肯、详尽的评审意见会让作者深刻体会到期刊的审稿人队伍学术水平高,提升刊物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即便是待退稿件的作者,看到评审意见时也不至于感觉被“枉杀”,真正做到退稿不退人。建立健全审稿人评价体系,将意见是否完整、准确列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审稿的公正性。2)以多种形式提高审稿人待遇,引入审稿人激励机制。当前多数专家为期刊审稿收入甚微,义务审稿的背后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学者们已然将它视为个人的荣誉和学术地位的象征;因此,编辑部应激励专家热衷于为期刊评审稿件,除考虑向专家支付审稿费外,还应考虑其他非物质方式,如每年在刊物上刊登审稿人名单,为评审专家颁发聘书,定期评选优秀审稿人并予以公布,向审稿人免费推送学术动态、会议资讯,以及赠送样刊等。此外,审稿专家作为本学科知名学者,也是宝贵的作者资源;因此,编辑部可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约稿,并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及时审理、优先刊发,调动专家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助于提高专家审稿的积极性。

2.5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水平科技期刊的编辑人

员由于其专业水平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稿件的初步评判,而只能借助于专家的审稿意见来形成自己对稿件的宏观认识。专家的审稿意见是否值得采纳,编辑因受限于专业水平而无从抉择,加之现代科技发展促使学科分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学科交叉也越来越复杂,这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编辑人员学者化,是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要求编辑人员除应了解、掌握编辑出版领域的相关政策、理论、规范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的专业背景,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基本状况、热点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编辑人才为提升稿件层次提供了有力保障[10],在学术期刊审稿环节中,编辑对稿件的文字、体例规范及其学术价值的初步审查和评判成为专家审稿的前提和基础。专业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编辑在初审环节对稿件的学术价值给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从而遴选出对口的审稿专家实现小同行评议。与此同时,编辑站在较高的专业角度,可实现对外审专家审稿质量的科学评价,起到优化审稿人资源库的作用。为提高编辑的学者化程度,编辑部应建立并完善进修制度,鼓励编辑人员进入高校及科研院所学习深造,为实现编辑学者化提供制度保障。除了专业进修的方式以外,还可从日常业务抓起。例如编辑多渠道关注学术动态,积极参加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专题报告会、专家座谈会等,了解学科、专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洞察科研的热点议题,追踪相关专家的科研进展,从而不断扩展自身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论文评审意见 篇2

1正确理解修改建议的含义

建议不是意见,更不是指令,从字面理解“建议”是一种软约束,受众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还可以提出不同见解供双方讨论;但其实质内容则要强化照此办理的编辑意图。“建议”的含金量全在说理,编辑要在建议的形式下用最简练的语言列出充足理由说服作者照此办理,这是撰写修改建议的难点之一,也是对编辑的才华和责任心的一种考验。

2将论文的修改权归还作者

编辑修改建议的立意是要把论文的修改权还给作者。在编辑实践中有2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编辑越俎代庖,另一种是只选用无须修改或无须进行较大修改的稿件,这2种做法都使作者失去修改权。归还修改权的首要目的是提升原稿的学术价值,这只有作者自己能做到。其一,作者自行修改可以看作是写作的继续,由作者自行修改完成的论文仍属于“原装”,而经编辑修改的论文,不论编辑水平有多高也属“组装”;其二,编辑的修改建议包含编辑和审稿专家的共同智慧,交与作者完成方可称为三者智慧的结合;其三,如果说科技期刊编辑的原创是发现人才,那么把修改权归还作者就是在培养人才,这与“原创”的价值相比毫不逊色。

3准确评估作者的修改能力和文稿的可修改空间

一般科技期刊录用稿件都有一个相当宽的学术质量域,其域值可能从100分下取至60分,只有60分以下才一刀切掉。这个域值或许并不明确设定,但在编辑审稿中常有“此稿写得真好”“此稿还可以”等判断,其中“真好”稿学术质量可能接近100分,“可以”稿学术质量可能只有60多分。此外,从后的实际影响力也能证明这个质量域是客观存在的。学术质量100分的文稿无须修改,但凤毛麟角。从61分到99分这个质量域值内编辑的修改建议可能起关键作用,多增1分是编辑追求,能增1分是修改建议的贡献。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域值的存在,使得“评估作者的修改能力”和“评估文稿的可修改空间”成为必要和可能。

3.1准确评估作者的修改能力

不能准确评估作者的修改能力,编辑在撰写修改建议时就会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作者修改能力估计过高,必然会对作者提出不切实际的修改要求,修改后的论文当然也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但如果评估过低,作者本可以继续发挥的才能失去了发挥的机会,人未尽其用;稿件通过修改能够提升的学术质量未能提升,文未尽其用。准确评估,使人尽其能、文尽其用,是“评估”追求的主要目标。编辑要帮助作者提升发表价值[2],帮助的着力点是评估,提升的空间就是作者的修改能力,理想境界是把作者才华“挤得水干油尽”。当然,评估不是测量,更不是凭空猜想,所谓准确也只是编辑精益求精的主观追求,而要达到此目标就要通过对稿件的仔细研读,跟随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作者的修改能力,需要耗费一番精力和思考。

3.2测评论文可修改空间和内容

测评论文的可修改空间是指编辑对论文的创新性和科学性进行总体评价,针对的是科研水平,以确定其有无或有多大提升空间。论文的可修改内容是指论文在写作方面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有多大,针对的是论文的写作水平,追求的是表达的完善。前者是从整体层面对论文的修改进行评估,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可以指导具体修改的总体观念作为指导性原则;后者是从具体内容切入,目的在于规范论文表达,在此基础上分清哪些方面必须由作者自行修改,哪些方面编辑可以代为修改。原则上是修改任务应全部由作者完成,编辑只进行出版方面的规范化处理。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在构思修改建议时,首先要考虑文稿的可修改空间,即原稿有没有修改价值、修改的价值有多大,进行整体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对作者的修改能力进行评估。一般认为属于研究中的问题如创新不足或没有创新性或科学性差其可修改空间不大,属于写作技巧问题如逻辑结构问题、语言表达问题则可修改空间较大;但从编辑价值增值的角度而言,前者若能找到修改空间其学术价值反而更大,在编辑实际中由于写作技术问题掩盖了文中的学术价值造成误判的事例也时有发生,因此,正确评估文稿的可修改空间要在准确把握论文学术质量的基础上进行。

4快速读懂,抓住要点

编辑要处理的稿件多,一篇文稿不可能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全面理解原文的同时还必须要求快速,这其实也是编辑的基本技能之一。编辑在构思修改建议之前一定要快速且准确理解全文内容,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全文要点。所谓要点,是指论文的创新性和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学术质量必须具备的2个要素。期刊用稿的学术质量阈值既然在60到100分之间,“懂”就是不但要知道文稿已经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它还能说什么。

5寻找文中潜在的学术价值

寻找论文潜在价值是编辑价值升值的主要途径。所谓潜在价值,是指隐藏在文中未被作者重视编辑也难以发现的学术价值。虽然这种价值不具有普遍性,于多数稿件中可能并不存在;但科学史研究表明,科学发现甚至重大科学发现有时具有偶然性,尤其是对于创新不足的学科来说科研中的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作者报道的科研成果、挖掘文中潜在的学术价值是编辑职能之一,这是编辑的难点,但也是最有价值的编辑行为,而且只有编辑才有这个机会。如果说作者是原创,编辑量的投入就是继创,而科学史也证明继创一点也不比原创逊色。例如,华罗庚撰写《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时遇到的难题是受到《科学》杂志编辑的“暗示”得以解决的,此后学界再没有报道过能起这种作用的编辑事例,是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编辑,还是再没有人对编辑的这种职能重视过,很值得深思。暗示虽不等于挖掘,但其作用却是间接的、前置的挖掘潜在价值行为。总之,想要把论文的可修改空间扩大就不能放弃文中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潜在价值有大有小,或有或无,但构思修改建议时这道工序不可省略。

6科学对待同行评审意见

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的通行惯例,科学对待专家的评审意见简言之即是尊而不唯。审稿专家对相关科研领域知之较深,其评审意见具有权威性,最大值是可作为修改建议的根据,最小值是可供修改建议参考,编辑应当尊重。专家审稿不但能补足编辑知识的不足,作为第三方评价机制还可使稿件评价更客观公正;但专家也会由于研究深度或学术偏好使评审意见产生偏倚,所以唯专家意见是从似不可取,而原封转发专家意见、自己不置一词的做法更值得商榷,这种做法不包含任何编辑价值,更谈不上编辑价值增值。当然,另一种不考虑专家意见或干脆不请同行评议,完全从自己想象出发构思修改建议的做法亦不可取。总之,专家评审意见是编辑构思修改建议极为重要的知识资源,应当用好。

论文评审意见 篇3

Abstract:Reviewing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control of the dissertation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social science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assessment methods and procedures, anlysis the practice results of the anonymous review system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system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oth systems. On that basi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studies, suggests some directions of future researches.

关键()词:社会科学 学位论文 评审制度

Key words: social science dissertation review system

作者简介:成龙(1987―),男,江苏泰兴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创业理论研究。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综合体现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总结性成果。有专家倡议,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应“从学位论文的设计、研究与写作到评审、答辩,实行全面质量管理”[1]。近年来,研究者不约而同地聚焦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制度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作者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 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方法与程序

学位论文评审是由学位管理部门组织的,受聘专家以通讯、书面或其它形式,对学位申请者所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科学评价的具体活动。通过评审,学位申请者本人及其导师可以得到来自不同角度的意见和建议,丰富和完整文章内容;另一方面,作为学位管理部门,通过反馈回来的评审意见,可以了解学位论文的实际水平,并对其质量进行监督,同时作为审批答辩的依据;此外,通过对不同学科的评审意见进行收集、分析、整合,可以找到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提高学位论文水平提供决策支持[2]。

学位论文评审通常采用“专家评审”的方法,即国际上所说的“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是指由该领域或邻近领域的专家以通讯或现场接触的方式,来评价研究工作科学价值的一种评估方式,是国际科技界公认的科学评价的最重要的方法。根据马莉萍(2005)的观点,论文评审方法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1)校内评审和校外评审;(2)定性评审和定量评审;(3)公开评审和匿名评审;(4)书面评审、网上评审与口头评审[2]。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第三种,即根据评审的方式分为公开评审和匿名评审,国际评审是匿名评审的一种衍生评审方式。

学位论文的评审程序一般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1)建立评审标准;(2)提交论文;(3)确定评审方式;(4)选聘评审专家;(5)意见反馈与处理[3]。

二、 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现状

公开评审与匿名评审是国际上并存的两种常见学位论文评审方式。美英等国的大学一般采用公开评审的方式,这是一种直接由导师提出拟参评专家名单,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送这些专家评阅的方式。但也有一些国家采用匿名评审方式,如澳大利亚很多大学,要求博士生在预计答辩前2个月将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提交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选定国内外3为专家对其进行评审。我国香港地区的大学,对博士论文也采取类似的匿名评审方式。在我国,自建立学位制度至90年代中期以来,各培养单位一直采取公开评审方式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评阅[3]。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公开评审方法实际操作中,评审专家名单通常由导师来确定。这种做法的优越性在于:操作性强、易于聘请合适的专家。然而,这种评审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和论证,暴露出了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弊端:一是导师一般聘请熟识或有学术往来的专家,因此评审专家通常会做出高于学位论文实际水平的评价,不利于对学位论文的监督,淘汰制也就更无法实现;二是导师所认识的专家有限,由导师来确定评审专家名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重复性,片面的评审意见既不能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也不能反映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2]。

为了解决传统评审办法带来的弊端,90年代中期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陆续改革公开评审制度,试行匿名评审并逐步扩大匿名评审比例,甚至出现了国际评审的方法。

三、 匿名评审制度的实践与改进

(一) 匿名评审的实践与作用

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分为单匿名评审(又称“单盲审”)和双匿名评审(又称“双盲审”)。单匿名评审是只隐去评审专家的信息,研究生和导师的信息是公开的;双匿名评审是同时隐去评审专家的信息、研究生的信息和导师的信息。具体操作分为两种情况:(1)各高校研究生院管理部门将学位论文寄给其它高校研究生院,再由对方研究生院管理部门将论文派发给本校相关专业的专家;(2)各高校研究生院管理部门自行建立专家库,根据专家库将学位论文寄给相关研究方向的专家[2]。

王则温、赵张耀(2009)通过相同的博士学位论文在两种不同的评审方式中的评价差异探讨不同评审方式对学位论文评价的影响[4]。结果表明:(1)双向匿名复审大幅度降低了各项评价指标的优秀比例;(2)双向匿名复审使中等及以下的评价比例有较大的提高;(3)评价为较差等级的比例在双向匿名复审和原始评阅中都是极低的。王珞晶、张春元等(2005)对参加普通评阅的博士论文和匿名评审的博士论文评阅意见做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匿名评审使论文评阅更加客观、公正、规范;(2)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高[5]。

可见匿名评审制度可以有以下作用:(1)避免了论文评审过程中的人为影响,提高评阅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2)对提高学位论文水平具有督促作用;(3)有利于管理部门及时了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2][6]。

(二) 匿名评审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尽管匿名评审制度对解决传统评审制度的问题起到比较大的作用,不得不注意的是在实行匿名评审的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立足点不正确,建立在对学位申请者、导师及评审人不信任的基础上;(2)增加了评审的中间环节,评审的科学性、权威性打了折扣;(3)成本较高;(4)学校对外校专家缺乏联系性和约束性,专家积极性不高 [7]。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很多解决措施,概括起来包括:(1)科学建立高质量的匿名评审专家库;(2)制定较为详尽的评价指标体系;(3)健全对评审专家的选聘和监督机制;(4)建立配套的保障措施等。李秀兵(2007)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双盲”评审的情况,从学位论文应包含的信息问题、评阅人的确定问题、评阅意见的表达问题和评阅意见的后处理问题等角度出发,分析了问题的表现形式、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8]。

(三)国际评审制度的出现

在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改革的浪潮中,国际化评审也在少数高校中推行开来。论文的国际评审,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选取用外文撰写的学位论文,将其送至外国同行专家进行评审。这种评审主要是充分发挥国外同行专家作用,评审往往更严格、更具体、要求更高,对促进研究生用外文撰写论文、扩大国内研究生在国外的知名度、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国际化评审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如时间长、费用高、选聘合适的外国专家比较困难以及学位论文必须用外文撰写等,因此,要想使国际化评审达到预期效果,并能大面积推广,尚需建立一系列配套保障体制和措施。目前,中国地质大学在组织学位论文评审工作中,大胆地尝试了这种评审方式,其他大学也有涉及[9]。

参考文献

[1] 吴宏翔,顾云深。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23

[2] 马莉萍。浅析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主要办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131

[3] 孙,高虹等。谈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方式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7):23

[4] 王则温,赵张耀。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有关问题的探讨[J].研究生培养,2009,3:39-40

[5] 王珞晶,张春元。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改革成效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1):48-49

[6] 蒋红燕。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效果探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39

[7] 路淑琨, 甄良等。哈工大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数据统计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增刊):81

[8] 李秀兵。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183-187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