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论文【通用6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药膳论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关键词:肺结核 药膳食疗 护理 中医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8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31-01
1 中医角度的肺结核
传统中医中,肺结核被称“肺痨”,外因是感染了痨虫,内因正是气虚弱,气血不足,耗尽所致。一般出现干咳、痰血、低热、盗汗等症状。病人在术后或者平时可选用一些益气养阴清肺的食品和药物进行药膳食疗。 [1]
2 药膳食疗的运用原则
药膳食疗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病证辩证分型的具体情况,将药物与食物配伍,运用独特的烹调技术,药食共烹而制成色、香、味、形、效俱佳的特殊食品,用于疾病的治疗,达到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 [2]宣扬了我国传统的“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悠久历史。中医历来高度重视护理工作,认为疾病的治疗是“三分治,七分养”,把饮食起居一直放在首位。 [3]
2.1 应用原则。药膳食疗需要遵循中医的辩证思想。中医治疗病人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同是肺结核患者,但是由于个人的体质、患病的程度、患者所处地区、患病的时节有很大的差异,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
2.2 选材原则。中医多认为肺结核属肺阴虚而虚热阴伤。治疗时应主滋阴降火,一些辛辣的食品,因其可助虚热炽盛,耗伤本就枯竭的肺之津液,患者应禁用或者慎用。肺结核患者脾胃虚弱,消化吸收能力低下,饮食的选择宜清淡而忌过于甘肥油腻。另外,药膳所用的中药材和食材都应认真精选,为保证药膳疗效,对其需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
2.3 药物与食材的配伍禁忌。运用药膳食疗时,应注意食物与药物的禁忌,如黄连、甘草、乌梅、桔梗忌猪肉,鳖肉忌薄荷、苋菜,鸡肉忌黄鳝,蜂蜜忌葱,天门冬忌鲤鱼,白术忌大蒜、桃、李,人参忌萝卜等。
2.4 材料的烹制原则。传统中医认为,一般以蒸、煮、炖、氽等为最佳烹饪法,而煎、炸、爆、烩、炙、炒等法均不宜。器材最好选用砂锅。药膳食疗目的是为了给病人的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在保证药膳具有色、香、味时,尽可能要保留其营养、有效成分,以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3 护理的方式
肺结核病人长期接触抗结核药物,不仅会损伤人体正常的细胞,更会降低免疫力。护理中营养支持对满足机体基本需要,增强机体修复能力和抵抗力十分重要。
3.1 心理护理。肺结核的传染性较强,很多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配合治疗,情绪极度不稳定。在膳食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向病人说明膳食的成分,其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及辨证施膳的原理、意义,使病人能够理解配合。 [4]讲解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讲解相关知识,宣传药膳食疗配合药物治疗的益处。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患者积极来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药膳食疗护理方案。以下的药膳食疗方法,便于病人在术后以及平时配合其它治疗时做参考使用。材料实惠易采购。
3.2.1 沙参麦冬瘦肉汤。
[原料]猪瘦肉250g,北沙参30g,麦门冬20g,蜜枣4个,葱、姜、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北沙参、麦门冬、蜜枣洗净,瘦猪肉洗净切成小块。将用料一起放入砂锅,加水适量,旺火煮沸,文火煮一小时后,放入葱、姜、盐、调味品适量即成。
[作用]具有益气养阴、清虚热之功效。只用于肺结核术后病人。但如有王安咳嗽者不宜选用本汤。
3.2.2 鳝鱼汤。
[原料]鳝鱼250g,北沙参10g,百合10g,料酒、葱、姜、盐、味精、高汤适量。
[制法]鳝鱼宰杀后,去头、内脏、骨,洗净切成丝。北沙参洗净切片,百合去皮、老瓣,撕去表皮膜,清水浸泡1~2小时。将高汤旺火烧开后,倒入鳝鱼丝、北沙参、百合、葱、姜、盐、烧开后加入味精适量即可。
[作用]具有清肺养阴止渴、益胃生津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肺结核术后肺肾阴虚病人。
3.2.3 杏仁川贝甲鱼汤。
[原料]甲鱼1只,南杏仁10g,川贝母10g,知母10g。
[制法]甲鱼宰杀后去头须、爪甲,用沸水烫一下,去甲壳、内脏,洗净切成小块。南杏仁、川贝母、知母洗净,将用料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旺火煮沸,文火煮2小时,调味适量即可食用。
[作用]具有滋养肺肾、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肺结核术后肺肾阴虚、低热干咳病人。
3.3 其它相关护理。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较大的疾病。在护理中,烹饪的器材应当进行严格的消毒,病房里要常常保持通风、整洁、适宜的湿度等,给病人提供最舒适的康复环境。同时给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不能再治疗过程中吸烟、酗酒等。
4 药膳食疗前景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模式的转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防治有了更高的要求。 [5]中华药膳食疗已经成为了健康消费的主流,药膳食疗利用传统康复护理的方法配合养生,对疾病采取一些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并且无副作用,使身体功能以及精神意志尽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6]我们医护人员可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患病程度、不同患病季节,给每一位治疗的肺结核病人提供单独的药膳食疗护理方案,将我国传统的中医与先进的治疗理念结合起来,对病人的疾病做出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这在心理上对于病人也会是一种更贴切的安慰,使他们不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这样,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角度,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致敬!
[1] 宣正荣。蔡骏,主编。手术前后的护理与调养。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7
[2] 卢咏梅。谢华民。黄李双。食疗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1.9:697~698
[3] 钟玉昆。现代营养食品与保健诀窍[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5
[4] 张雅丽。浅谈辩证施膳在中医护理中的运用。只用中医药杂志,2002.8:46
关键词:药膳饮料 鲜汁 特征
中图分类号:R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217-02
药膳是利用药食不分的种类或一些没有毒副作用、口感较好的中药材制成的食物。是在中医药理论知识指导下,将药物的药性和食物的食性经过合理搭配,烹调加工而成的一种特殊膳食。从传统的中医学的理论看不同的药材和食品各翼,性、味、效能上有其特性。这些膳食即有药物之效能,又有食物之美味,二者相辅相成,起到“食借药力,药助食威”的双重作用。人们在食用这类膳食后,可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药膳还适用于慢性病的调养恢复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预防保健。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膳具有独特的性、色、香、味、形态。它能使人们满足食欲同时补助于生理机能,强壮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发挥对疾病治疗以及身体机能促进作用。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药的治疗效果和饮食的保建作用,味道以及营养的性质相结合成的饮食,充分发挥食疗为主药性为补的作用。
1 药膳饮料:鲜汁
古代食用过的饮料有鲜汁、饮及露三种,它们的形态其制作和食用方法有所区别。
鲜汁:含有某种物质的液体。一般用果实、叶子、子、细根等榨取之得液体后直接喝。
饮:沸水泡喝,熬出来的液体。
露:空气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发热量(温度一般在0℃以上)而凝结在其上的水珠。
2 鲜汁在药膳学上的活用和食品营养学的接近
目前广泛食用的两种鲜汁的制作法、效能、食用方法、注意事项依据“本草淮言,唐瑶经验方”里体现出的内容加以整理后从食品营养学的观点接屈。
2.1 西瓜
2.1.1 西瓜汁(本草淮言)
(1)西瓜别名:水瓜、寒瓜。
(2)本草学的特征:甘、寒。入胃、膀胱经。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小便、清脑、利咽喉功能。胃寒者宜慎服。
西瓜汁又叫天然白虎汤,原食用于阳明热甚、舌燥烦渴、神情昏冒、不寐、语言懒出、脾胃津伤等治疗。目前多用于夏天清热解暑,此外还用于尿急、尿频、尿痛、热淋症等。
材料:西瓜果肉500g。
制作方法:去皮瓜籽,用纱布里抱果肉挤(榨)出得汁。
摄入量及方法:结合自身状况,可自由饮。
效能:多用于清热、祛暑。适用于外感高热、口渴、烦躁、神昏。
食用时注意:脾胃虚寒者、湿盛者不易多服(宜慎服)。
2.1.2 营养组成:西瓜100g里所含的营养组成成分如表1(Table 1)所示
2.1.3 食品营养学的理解
果肉的水分含量比其它果实多,约占91%~95%,可溶性固体粉的多半是游离糖,占5%~9%,果糖含量最多外还含有葡萄糖、蔗糖、糊精。糖分集中在果肉中心,比多2%,灰分占0.2%~0.4%主要含钾离子(约150mg%)。西瓜汁里含有瓜氨酸,α-氨基(pyrozolin-N)β-丙酸,丙氨酸,α-氨基酸,氨基丁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苹果酸,乙二醇,甜菜碱,腺嘌呤,果糖,葡萄糖,蔗糖,钾盐,维生素C,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此外含少量挥发性的乙醛,丁醛,异戊醛,乙醇等。由于组成成分里含有瓜氨酸,因此从中医学理论说明它能利于利尿排尿功效。临床上适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上。
2.2 苦菜薑薑汁(唐瑶经验方)
2.2.1 苦菜
别名:苦马菜。
本草学特征:苦、寒。入心、脾、胃经。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2.2.2 生姜
别名:均姜、干姜、白姜、黄姜。
本草学特征:味辛、性温,入肺、胃、脾经。具有促进新陈代谢,重咳、呕吐、头痛、痛风、痛症具有功效。
2.2.3 苦菜生姜汁
很久以前用于对口恶瘡,现在用于阳性癤瘡。
材料:苦菜500g,生姜500g黄酒适量。苦菜为主,补助用于生姜,黄酒不仅能透散又起到调节作用。
制造方法:将洗好的苦菜和生姜,搅烂用干净纱布包好挤出汁液,两种混合即可。
摄入量及方法:苦菜生姜汁30ml、黄酒10ml,加水适量一日饮3次。
效能:适用于阳性的癰、癤、恶瘡症状的治疗。
2.2.4 营养组成成分:苦菜和生姜所含的营养组成成分表2(Table 2)所示
2.2.5 食品营养学的理解
生姜与其它根菜类相比维生素含量偏低,无机物的含量中锌和钾略多,总体营养成分略低。含0.25%~3.00%的精油,其主成分是姜烯,水芹,柠檬醛,芳樟醇,甲基庚烯酮,壬醛等。生姜所含的辣成分里有姜烯粉和姜酮,所以在烹调过程中能消除鱼、肉类中的腥味同时还带有杀菌的作用。又因为生姜的成分里含带有温性,因此可做生姜茶、生姜汤、饮用在风寒引起的感冒治疗上。此外还含有黄素-姜黄素以及几种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和淀粉。
3 结语
“药与食品是同一根源”,中医学历来强调“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汤补”,立足于药食同一的原则,配合药材及药用价值的食物,制造开发多种多样的饮食,利用食品的特性,结合食品学、调理学、营养学、食室忌法等相关知识,根据不同人群类型制造、配制、提供适合的药膳食疗方,其发挥最好效能,达到滋补强身,防病治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使饮食文化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 窦国祥。中华食物疗法大全[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24,69~97,207,317,1990.
[2] 翁维健。中医饮食营养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
[3] 安文生。安文生药膳记[M].首尔:韩国药膳教育开发院,2003:57~122.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
药膳是文明的象征
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不得不在自然界觅食,那时药物和食物是无法分开的。只有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有了丰富的药物知识和烹饪经验之后,才诞生了药膳。因此,药膳应该算得上是文明的象征。
有研究称,最早关于“药膳”这个词的记载,见于《后汉书・列女传》。其中有“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宋史・张观传》还有“蚤起奉药膳”的记载。史书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就有了丰富的药膳知识,并出现了从事药膳制作和应用的专职人员。
东汉末年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大枣、人参、枸杞、五味子、地黄、薏苡仁、茯苓、沙参、生姜、葱白、当归、贝母、杏仁、乌梅、鹿茸、核桃、莲子、蜂蜜、龙眼、百合、附子等,直到如今都是公认的具有药性的食物,常作为配制药膳的原料。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论》进一步发展了中医理论,在治疗上除了用药外,还采用了大量的饮食调养方法来配合,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瓜蒂散、十枣汤、百合鸡子黄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等。
宋元时期为食疗药膳学全面发展时期。宋代官方修订的《太平圣惠方》专设“食治门”,记载药膳方剂160首,可以治疗28种病症,且药膳以粥、羹、饼、茶等多种剂型出现。
良药也能可口
药膳食品,如果放在现代,可以算为功能性食品。由于中药汤剂多有苦味,故民间有“良药苦口”之说。有些人,特别是儿童多畏其苦而拒绝服药。而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药物性味的选择,并通过与食物的调配及精细的烹调,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故能做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良药不再苦口也能可口。因此,有人评价药膳满足了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
药膳治病也养生
归纳药膳的作用,主要有两点:治病和养生,这是它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
以药膳为主治疗疾病,历代均有成例。比如甘麦大枣汤可以治妇人脏躁,生姜当归羊肉汤可治产后血虚,麦门冬煎有“补中益心、悦颜色、安神益气”之效,可治心气虚引起的烦躁、失眠等。
在养生方面,药膳更是成为近代健康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基础。比如滋补膳食,《十药神书》中的大枣人参汤具有益气补血、助阳润肠等作用;《食鉴本草》中的猪肾酒,可治肾虚腰痛;《遵生八笺》中的黄精饼,具有补肺清肺作用,等等。另外,还有多种具有保健作用的药膳佳肴。如元代《山家清供》中的蜜渍梅花、梅花脯,以及枸杞茶、玉磨茶、参杞酒等。
药膳使用4原则
药膳具有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但在应用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原则一:注重整体。
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接受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判断其基本证型,然后再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比如“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再比如久居南方的人地处炎热潮湿,饮食则应多清凉甘淡,在药膳选料上也必须贯彻这一原则。
原则二:辨证施膳。
辨证施膳是从辨证论治发展而来的。它根据食性理论,以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阴阳属性等与人体的生理密切相关的理论和经验作为指导,针对患者的证候,根据“五味相调,性味相连”的原则。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法则,应用相关的食物和药膳治疗调养,以达到治病康复的目的。膳食基本上分成温补、清补、平补、专病食谱4大类。比如同为慢性胃炎患者,若证属胃寒者,宜服良附粥;若证属胃阴虚者,宜服玉石梅楂饮等。
原则三:不能代替药物。
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药膳虽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总之,二者是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相互补充,增加疗效。
原则四:不可滥用。
药膳中有药物成分,必须讲究适量和使用疗程,并不是药物量越多越好,更不是使用时间越长越好。比如人参乌鸡汤虽是一款不错的滋补药膳,假如人参超量,就会引起肝损伤,严重者甚至有性命危险。若是长期喝这款汤,也会引起阴阳失调。所以,使用药膳切忌“滥”。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请有经验的中医师辨证,然后再考虑是否继续食用。
常用药膳分类
按功用分类,药膳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养生保健延寿类 包括补益气血药膳(如十全大补汤、八珍糕)、调补阴阳药膳(如桑椹膏、冬虫夏草老鸭汤)、调理五脏药膳(如健脾膏、补肾膏)、益智药膳(如酸枣仁粥、柏子仁炖猪心)、明目药膳(如黄连羊肝丸、决明子鸡肝汤)、聪耳药膳(如磁石粥、清肝聪耳李实脯)、延年益寿药膳(如清宫寿桃丸、茯苓夹饼)等。
药膳食疗应称为中华药膳。古代,药食没有明显的界限,中医认为,每一味食物如同中药一样,具有咸、酸、甘、苦、辛五种味,并有寒、热、温、凉四种性气。后来又发展有“平”(即不寒不热、不凉不温之性)一性,实际成为五性,也就是中医理论中的“四气五味”。在生活中,古代人们就是运用“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理论,经过辨证论治,根据药食的“四气和五味”来调整人体的虚实寒热,从而达到人体内部的平衡。也可以说,一味食品也是一味药。
根据药食物的不同,味性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可按照其特性,在配制药膳并在应用时,根据需要而进行选择取舍。根据中医学“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气味相调”,“性味相胜”等理论和原则,可以配制成各种不同的药膳。药膳食疗是医疗食养结合的好形式,它将中药和食物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祛邪疗病,又能扶正补虚,使患者获得食养以益体。药膳食疗既不同于一般菜肴,也不同于治病的药物,而是既有食物又有药物,具有某种特定治疗保健作用的特殊食品。
不少可吃之物,既可为药,也可为食。食能充饥饱腹维持人的营养和生存,药则能治病疗疾解除人的病痛,维持人类的健康。不少药和食既可同用,也可分煮。在食、药同用时,常可药助食性,食增药威,产生更好的相辅相成、提高疗效、滋补健身的作用。西方也有“食物是药物良好的载体”这一理论。
药物与食物同用,有许多优点:1、人的心理承受良好,不会有吃药时存在的不快、厌恶甚至恐惧的心理;2、可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减少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痛,甚至腹泻等副作用;3、对肝脏的毒害作用大大降低,使肝脏不受药物的损害;4、可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而提高药物的疗效。所以说,药而成膳,不同于药,其味较美,其效亦佳。
本次大会组委会向中国有关单位和有关专家发出35封邀请信,但因“非典”疫病的影响,全部代表未能到会。大会表示欢迎中国代表参加明年3月召开的下次大会。
我们亲历大会,强烈感觉到中医药在欧洲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深入到治疗和保健康复各个领域,方兴未艾,其势头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大,要猛。
中草药制剂遍地开花
由于西药副作用的客观存在,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天然草药的优越性。此次大会展览会上,上百家医药公司和研究所研制的草药制剂琳琅满目。这些制剂以药品、营养品、饮料等不同形式上市,受到热烈欢迎。这些药商往往根据一个中药成方,深入研究其中成分、作用,按西药GMP规程制作成西药形式和包装的药品出售。也有的药厂和研究所,为保持中药的原汁原味,增加疗效,就将成方中的各种草药按比例研磨配制,做成药饼,瓶装出售。还有的厂家用独味草药,配以其他营养植物,制成制剂,当营养晶出售。
高精尖的中医医疗器械
德国医疗器械技术的研制能力堪称独一无二,他们一旦认识到中医的巨大作用,便能使传统、古老的中医器械有革命性的发展。笔者在大会上走马观花地流览一遍,发现几件洋中医器械引人瞩目。
1. PNEUMA―TRON气动拔罐连续推拿按摩机
该机运用中国拔,火罐原理,(接上页)使用一个每分钟吸气频率为200次的气泵连接到玻璃拔罐上,使该处肌肉隆起,然后利用吸气暂短间隔延经络迅速移动拔罐,使下一穴位处肌肉继续隆起,然后不停地向下移动拔罐,使延这一条经络各处穴位得到连续的拔罐和按摩治疗。
2,用于推拿的红外线辐射仪
德国HYDROSUN医疗器材公司研究了12个谱段的红外线对人体的吸收效果较好,在这种红外线照射下进行推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磁化晶体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太和汤”的功效有详尽的叙述。德国ALVITO公司发明的共振磁化水器把饮用水进行晶体化活性处理,使人饮用后充满活力和生机。
深入研究中医理论,大量出版中医药著作
展览会上图书出版单位展示了用德文出版的中医药图书、画册和挂图。内容涉及中医理论、针灸推拿、草药纲目、药膳制作、中国禾然食品原料等,一应俱全。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中草药方面,德国有很深入的发展。在一本由幕尼黑中医研究院两位学者编写的《中国药膳》一书中,列出近千种(936种)中国草药饮片和食品,说明其色、形、味、性和作用,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全书共723页,作者参考了从《神家本草经》到现代中国学者著作共53本,论文236篇,可谓药膳洋洋大观。另一本《自然疗法词典》中,将各种中草药名称、作用及其分子化学成分都予标出。像这样的图书有数百本。中国传统保健方法和中草药受到与会代表热烈欢迎
当地华人华侨中医药工作者应邀出席大会并在会上作了三个方面的报告:
1.中医药在中国抗“非典”战役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应邀在大会上着重介绍了广东省抗“非典”过程中,中医药在预防、治疗、抢救晚期病人的重要作用和卓越贡献,引起与会代表极大兴趣和关注。
2.介绍了上海市绿谷集团的“中华灵芝宝”在医治癌症上的重要作用和功效。
在中国,众所周知,灵芝孢子粉在抑制癌细胞扩散、消灭癌细胞、增加癌细胞、增加免疫力、排除毒素等方面都有神奇的效果。我们根据绿谷集团总药师李志宏博士的论文进行了概述性介绍,受到了热烈欢迎。据我们了解,目前德国和欧洲对灵芝作了大量研究,但是对孢子粉尚未了解。我们估计他们落后中国5年以上,因此现在是中国开发欧洲市场的好时机。
3.中医和气功防治癌症和糖尿病的重要作用
我们应邀在大会作了中国气功在防治癌症和糖尿病的作用和方法,并举办了郭林气功的WORK―SHOP。与会者怀着极大兴趣听取了有关中医的阴阳平衡、经络和辩证的治疗原理,和在治疗癌症方面的特殊功效。会上教授了郭林气功的预备功、自然行功和收功,与会者要求会后继续举办培训班。
食疗(食物疗法),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食疗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周代,就出现了专门掌管饮食营养保健的“食医”。千百年来,无论是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非常注重饮食,用食疗的方法来养生保健。
什么是药膳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药膳是一种功能性产品,“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具备味美的特点,又将食物赋以药用,含有药的功效。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并且能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
食疗与药膳的区别和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把食疗、药膳相提并论。其实呢,二者是有区别的,“食疗”属于普通食品。不加药物,而药膳是食物加药物,是一种含有药物成分的膳食。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均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制作方法相同。“药膳”是在传统“食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食物与药物相结合,二者只因原料有区别,就决定了本质的不同。
食疗药膳分为几类
食疗药膳按照原料的性质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米面食类:以米、面粉为基本原料,制成的馒头、面条、米饭、汤圆、包子、馄饨等各种饮食。
2、菜肴类:以肉菜为基本原料,可以制成冷菜、蒸菜、炖菜、炒菜、炸菜、卤菜等各种食品。
3、粥食类:以米、麦、豆等为基本原料。加入其他成分如枸杞子、山楂、百合等煮成的半流体饮食。
4、糕点类:此类药膳是按糕点的制作方法制成的,花样繁多。如茯苓饼、栗子膏、核桃酥等。
5、汤羹类:以肉、蛋、奶、海味品等原料为主。煮、炖、煲而成的较稠厚的汤液。
6、饮料类:将药物和食物浸泡和压榨,煎煮或蒸馏制成的一种专供饮用的液体。如山楂汁、秋梨汁、萝卜汁等。
7、茶类:将药物直接冲泡而成的液体,如茶、决明子茶、山楂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