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整理的学前教育论文【通用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摘要】学前教育阶段的声乐课程教学主要是围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对学生的声乐技能加以培养,因此其与一般的声乐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想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技能培养效果,就应该对声乐教学进行适当改革创新,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声乐教学;学前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大众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教育能力,才能够具备一定的声乐素养,能够对幼儿实施相应的声乐教学引导。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应该加强对声乐教学的重视,借助声乐教学的合理改革创新对学生的声乐技能加以培养,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现状
受到学前教育人才需求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一般开设了声乐课程,但是在组织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却没有对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只是对学生实施普通的声乐教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无法掌握专业的声乐知识,学习效果相对较差。同时部分声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注意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单纯的对学生实施理论教学指导,不仅极大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造成学生的声乐技能难以得到良好的培养,在学生毕业后不能将声乐知识应用到学前教育教学中,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以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现状,十分有必要结合学前教育学生声乐技能培养需求对声乐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对学生实施更为科学的教育指导,切实培养学生的声乐教育技能,为毕业生顺利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提供相应的保障,也为我国学前教育阶段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
二、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新时期要想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效果,就应该积极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创新措施,为声乐教学活动的合理开展提供相应的指导,逐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说,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为学前教育声乐的改革创新提供相应的指导。
(一)更新教育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改革创新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创新离不开教学理念的更新,只有教师能够从市场人才需求的角度制定合理的声乐教学规划,才能够保证声乐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相关声乐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调整教学目标,实现声乐教学与学前教育职业标准的对接
在探索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改革创新的科学性,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前教育的职业标准进行充分分析,然后将声乐教学活动与学前教育的职业标准进行有效对接,保证学前教育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声乐技能和声乐教育技能加以培养,切实保证学生的声乐学习效果。保证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针对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目标,声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求自行编订《幼儿歌表演》教材,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针对声乐教学的具体要求,可以编写如《火车来了》趣味性小儿歌,切实增强教学针对性和系统性,为学生声乐素质的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声乐教学有效性
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一般采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声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也相对较差,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声乐学习。所以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非专业性特征,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加以指导,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良好的培养,进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相关知识。如在讲解《小猫怎么叫》幼儿儿歌的编写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一方面为学生播放小猫叫的视频,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类似儿歌旋律的案例,然后组织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对儿歌的编写。这样借助情境教学法,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能够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儿歌编写可以顺利完成。并且借助合理编写儿歌,学生也能够产生对声乐知识的较强学习兴趣,在课后阶段自主探究幼儿声乐,提升学生的声乐综合能力,促使声乐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只有改革创新后的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活动才能够对学生的声乐技能加以培养,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合理应用声乐技能对学生实施相对科学的指导。所以新时期在探索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高度重视,为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魏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xx(1):231-232.
[2]张博文。浅谈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J].商情,20xx(48):167.
[3]张春园。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初探[J].学理论,20xx(24):243-244.
摘要:在参与高职学前教育学习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我们不仅仅要吃透理论,我们还需要亲身参与实践探究。进而对于我们的工作空间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如就我们即将从事的学前教育工作而言,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认知习惯,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资源、条件。而就我们面对教育教学实践而言,我们不仅仅是在和“小”孩子打交道,我们还是在和一个个的“家庭”打交道。因此,书本上的知识、案例对于我们未来的工作有极大的价值,但是,我们还需要用自己的感知能力进行积极地研读。如随着国家教育资源的配备越来越均衡,随着人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科学化,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农村学前教育也蓬勃发展起来。不过,通过我们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可以发现,其“质量”的提升速度没有追上其“数量”的提升速度,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者,笔者认为,我们需要理性的对其进行解读,进而对于我们的就职计划进行调整。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问题
作为高职学前教育学习者,笔者认为,我们既要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做到“精耕细作”,我们还需要在社会实践领域进行一次次的“游牧”,进而让自己的“知识”、“见识”能够不断地变得成熟。基于此,笔者建议,我们要不断地参与信息的共享,我们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技能,我们要不断地参与调查,进行一次次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学前教育大环境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对于自己的工作空间有一个科学化的评估。如就当前的教育大环境而言,农村与城镇的教育资源差距越来越小,人们的教育预期也越来越接近。但是在学前教育方面,我们可以发现,还是有明显的“城乡差距”。作为即将入职的专业教育者,笔者建议,我们要注意变换视角,进行专业探究,进而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这也是我们“入职”的第一步。
一、问题分析
1、“小”。通过进行实地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平台普遍存在着“小”的特点。其人口集中,对于幼儿的成长有极大的期望值,但是,其办学条件往往底子很薄。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地区,其经济发展存在滞后性,因此在办学的过程中自然会出现“成本”不足这一问题。再加上缺少科学化的规划,因此在设施、设备上往往还会出现各种隐患。此时,它引发的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基于此,这类幼儿园最需要整改的问题其实是安全、保洁、消毒等问题。
2、“弱”。这里笔者所说的弱,也包含着很多方面。首先是教师队伍“薄、弱”。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在离开高职学校之后,愿意进入农村参与学前教育工作的人并不多,而现有的农村幼教人员本身又流失问题严重。再有是待遇“薄、弱”。通过观察农村学前教育者的工作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工作环境很艰苦,不仅仅是待遇不高,他们的发展机会也小。
3、“少”。这里笔者所说的少,指的是得到的支持少。如就家长方面而言,很多幼儿的家长能够做到“溺爱孩子”,但是却没有科学化的认知能力。他们对于好幼儿教育者的定位就是能够让孩子多认字的教育者。认为花钱让孩子上了好几年的幼儿园,却没有学到知识,让孩子怪累的,还不如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在家里放养,反正年龄到了就能直接上小学。再有,有的家长对于好幼儿园的定位,就是可以让孩子安安全全玩儿的场所,最好是能够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这些错误认知必然会对农村幼儿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4、“偏”。幼儿教育是一种纯基础教育,是一种全面性的启蒙教育。但是,观察当前的农村学前教育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在学校中学习的科学化的理论,在进入实践空间之后往往接受度极低。人们并不在乎相关的心理教育、身体养成。此时的学前教育难免会变得小学化、功利化。当然,在我们进入这样的工作空间之后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二、解决方法分析
1、加强安全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笔者认为,“安全第一”。只有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入园环境,孩子才能释放自己的天性,才能积极地参与各种互动。此时我们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才能“敞开心扉”。在前面笔者已经说过,农村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在很多方面都有问题,不仅仅是资金不足、设施配备不全,安全隐患是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在幼儿教育者开展相关的工作时,要注意付出爱心、耐心。不仅仅规划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还需要进行环境氛围的营造,进而能够“安心教学”。
2、脱离“小学化”的影响。在农村学前教育中,这一问题最为突出。因此,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的过程中,笔者建议,我们不仅仅要科学化的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守住我们的“初心”,我们还需要分享的教育理念。进而构建家校共育的平台。促使农村学前教育获得更多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育者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进而在每一次和孩子的对话过程中,每一次和家长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施加教育影响,进而通过层层迭代,改变农村教育环境,实现教学相长。再有,我们还需要打造校园文化,进而促使学校教育空间的教育效能以更为直观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家长进入校园的过程中会生成不一样的感受。
3、吸引“新教師”进入校园。毫无疑问,师资队伍的水平可以直接制约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农村学前教育中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专职”的教育者。因此,为了解决当前的农村学前教育问题,需要相关的教育部门扩大幼儿教师的招聘力度。提升幼儿教师的待遇,给他们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综上所述,作为即将入职的学前教育者,笔者认为,现实中的问题比书本上的相关案例更具备立体感。因此,我们不仅仅要认认真真的学习专业理论,我们还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来观察我们的就业环境,进而不断地累加我们的知识与见识,进而让我们成为该行业的新生力量,进而让学前教育空间变得越来越优化。
参考文献:
[1]刘义兵;付光槐;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J];教育研究;20xx年01期。
[2]李少梅;黄怡冰;康康;张玉;殷鹏霞;陕西省幼儿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xx年06期。
[3]夏婧;我国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xx年07期。
一、合理设置培养课程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分别是基础理论课、技能课及教育实践实训。基础理论课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识公共课,一部分是学前专业理论课。通识公共课中,重点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知识的工具性为切入点,淡化理论知识的推导,注重对教学知识的挑选和更新,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如在《法律基础》课程当中,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性应重点突出对我国《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除掌握基本计算机知识外,可重点突出运用各种软件进行教具教案的制作,如运用PPT等软件制作动态动画等。对于公共课教学重点应放在针对专业的实用性上。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课程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是学前教育课程的一大主体。把这部分知识放在低年级开展有利于学生后期在技能和实践课程中对知识的领悟和升华。这部分知识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园课程论、幼儿营养与保健等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这些知识学生必须牢固掌握。在开展核心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将相关从业资格证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大致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保育员证、育婴师证等。
幼儿教师资格证是从事幼教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业资格证,因此可设置相应的课程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结构。针对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因各种原因不到幼儿园教学的情况,可设置保育员、育婴师的专业知识,如早期教育的生活保健与护理,早期教育教学组织等课程,以此帮助学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适应除幼儿教师以外其他工作岗位,加强职业性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也是培养的重难点。技能课属于实用技术,重点强调应用性和实施性,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化的重头戏。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教学技能如幼儿语言、数学、音体美的教学法和教师口语;音乐技能如钢琴、声乐、视唱练耳等;舞蹈技能如舞蹈和少儿舞蹈创编等;美术技能如简笔画和儿童画的创作辅导;幼儿游戏设计、手工制作等。在这部分课程中,应注意本土文化与教育技能的融合,可以开展相应的舞蹈、声乐和手工课程,如藏族的舞蹈、东北的剪纸、民族地区的蜡染、雕刻等。在课程中除了重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以上技能外,还需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把这种能力综合运用到教学中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如在美术课上,除欣赏经典作品外,还可启迪学生进行绘画构思与设计;舞蹈课上除了让学生会跳会创编外,还应让学生认识“身体语言”并将该语言带入教学中,提高教学组织管理能力;音乐课上注重培养学生爱弹爱唱、敢弹敢唱、弹好唱好的能力;手工课除了锻炼学生利用日常物品制作作品的能力外,重点要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总之,技能教学不仅是基本教学技能的熟练和习得,更应是艺术素养的熏陶,使学生在几年职业化熏陶之下以饱满的职业姿态走上工作岗位。实践和实训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第三大核心课程。实践实训对学生的知识促进作用非常显著,学前教育专业更是如此。
在实践和实训中,学生不断丰富感性经验,体验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领悟和升华已习得知识,同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身职业化技能。真正的职业化培养应该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始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和实训课程应该贯穿三年学习整个过程,统筹安排好各阶段的实习活动,而非毕业前的突击实习。实践实训课程可以由教育见习、课堂观摩、案例报告、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呈现。如在第一学期设置1至2天到幼儿园的教育见习,重点是了解和熟悉学前教育活动,增强对幼儿园环境和教学等方面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和理解;第二到第五学期每学期设置一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到幼儿园进行专项教育实习,如幼儿园的教学安排、环境创设、一日活动安排、游戏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幼儿的卫生保健与健康教育等;第六学期全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同时在第二到第五学期安排校内专项技能的实训,以观摩教学录像、教学比赛等形式开展。在寒暑假安排学生自主实践,并以报告形式总结假期中实践的困惑和经验,开学后由教师及时指导和帮助。通过一系列实践实训,学生始终保持对幼教职业的接触和认识,不断体验、升华、总结和提高,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幼教职业角色的历练中。实践证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只有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依据,使岗位所需职业技能得到落实,才能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才会更具生命力。
二、培养职业认同,进行职业教育指导
职业认同感指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在内心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体验到乐趣。职业认同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因此学生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对其职业化有重要意义[4]。大学是学生形成职业观的重要时期,具有高度职业认同感的学生会建立起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在今后职业生涯中体验到更多积极情感。在新生入学时即可进行系统的职业认同教育,且贯穿学习生涯始终。如在入学之初,集中开展专项活动,由领导、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从不同层面对学前教育的职业特性、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教育。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对于本专业的肯定十分有利于学生职业认同度的形成与提升。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认同熏陶,强调职业特性和良好发展前景。职业教育指导通常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针对学前教育学生而言,从入学初就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使学生对未来职业有清晰的意识。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助于学生依据自身个性特质、社会现实等因素选择职业生涯道路和目标,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
三、多元化的师资配置
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技能以跳、唱、画为特点,同时包含其他教师的基础技能如“三字一话”。现在幼儿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跳、唱、画相结合,激发幼儿的感观,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这些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对幼儿教师教育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除了配置不同专业技能的学前教育教师外,还应设置多元化师资弥补学校自身教育远离幼儿实际教育情境的缺陷,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综合需求。如实行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两位专业指导教师。一名为学前教育专业任课教师,一名为实习单位选拔的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两名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职业理论、技能和实践实训指导。同时,定期聘请学前教育的专家、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到学校进行讲学、答疑解惑和职业化指导,以此丰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组成结构,建立多元化教师队伍。综上所述,高职学前专业学生的职业化教育关系到是否能培养出合格的幼师人才,关系到学生入职后是否能较快地适应和胜任工作岗位。因此,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时刻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从课程设置、职业认同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化培训,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总之,高职学前教育中的职业化教育需要不断研究、实践和探索,方能满足新时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要求。
幼儿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激发学生兴趣最好的方法是游戏,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寓教于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把握教育时机,积极引导,正面评价,调动积极性,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意注意较弱,对枯燥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幼儿就会觉得学习枯燥乏味,是件很苦的事,从而讨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切自主选择的活动无不始自兴趣。对于幼儿来说游戏能很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富有情趣,从而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下面我就如何让幼儿快乐学习,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设计有计划、有目的的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天性,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学习中寓教于游戏,发挥儿童无意注意优势,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富有情趣。
在教幼儿认识水果时,如果只是说教式地让幼儿认识水果,孩子们一会儿便会感到乏味枯燥,我便换了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游戏的方法,做买卖水果的游戏,让幼儿边买卖水果边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外形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所有的幼儿情绪活跃、兴趣倍增, 都乐于参与游戏中,参与学习,在愉快的情绪中认识了水果。再如教学故事《小红帽》,我先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给幼儿听,让幼儿认真倾听,并回答有关故事中简单的问题,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再用简单的道具创设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让幼儿在分角色表演故事的游戏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把握教育时机,积极引导,让幼儿快乐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积极引导。这也为我们生成新的活动内容提供了重要条件和依据。有一次体操过后我带领学生在活动场所散步,在散步时有几个小朋友看见院子外的旗杆上飘舞的国旗,兴奋地大叫"红旗,红旗!","老师,老师,我看见红旗啦!"我于是就边带幼儿散步边告诉他们"这是五星红旗,就是我国的国旗,我们要爱国旗,爱祖国···",然后问他们在什么地方还看到过国旗,并教幼儿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在活动中他们自发地提出了很多问题,和同伴、老师讨论交流,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一直很高,快乐地学到了很多有关于国旗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幼儿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三、努力创设情境,让幼儿乐于与人表达,乐于倾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够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情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和其他人交谈,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平时我便注意让幼儿在日常有趣的生活游戏中玩玩、说说,提高听说能力。如 "新闻联播",每周一的晨会就是"新闻联播"时间,老师做主持人,让幼儿当新闻小记者,小记者把他们最近见到的或者是做过的新鲜事,好玩的事用新闻的形式说给大家听。大家对小记者报道的事展开讨论,幼儿积极性很高。慢慢地,幼儿胆子大了,说话也完整了,流利了。
四、善于运用正面的评价,调动积极性,让幼儿主动、愉快学习
在幼儿园这一集体环境中,教师的态度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亲切、民主,对幼儿宽容、信任,并能正面评价、引导幼儿,那他们就会心情愉快,对事物充满好奇,从而主动、快乐地进行学习。如果教师严厉、专制,对幼儿急躁、粗暴,不能对幼儿进行积极的评价,那他们就会过低地自我评价、畏难退缩,对周围的一切失去信心,学习主动性随之降低,学习谈不上快乐。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是幼儿学习关键。正面的评价,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主动、乐于参与到学习中,还可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勇气,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采取一些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游戏活动,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教育时机,加上正面的评价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学习,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愿每个幼儿都能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