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论文优秀10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科普小论文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科普小论文 篇1

我是一只蝉,一只生存在地下黑暗部落的蝉,我的梦想是钻出土地,脱壳化成知了,然后飞向天。

天开始下雨了,雨水湿润了泥土。雨停后,我开始向上艰难地爬,终于爬了出来,看到了地面上的景色,刚刚下过雨的天空出现了彩虹,水珠闪闪发光,就像一颗颗珍珠,水珠在花朵上真是晶莹剔透。

我心想:我一定要变成知了,飞向蓝天,去找彩虹姐姐。我开始向上爬,树干上凹凸不平的树皮弄的我肚子非常痒痒,痒得我哈哈大笑。为了不让一些顽皮的小孩捉到我,把我置于死地,我一直爬到树顶才开始脱壳。

开始脱壳了,先是我的背后裂开一道,猛的疼了一下,疼的我差点晕过去。我休息了一会,便继续脱,一会儿,一只在树干上的蚂蚁说:"金蝉哥哥,你为何这样痛苦呢?你看我多自在啊,想去哪去哪,闯一次全世界都没问题。""可是我想飞啊。""飞有什么好的,很容易被发现,我不劝你了,你慢慢飞吧!"我多次忍耐住了饥饿与疼痛,终于,我把头成功脱出,就剩尾尖了,我用前爪死死抓住树皮,尾部向前一使劲,成功了!我脱壳成功了。空壳就像模型一样在原地不动,定在那里,我看着我的壳,依依不舍,便趴在壳上睡着了。

第二天,我会飞了,我高兴地飞了起来,在树干上,贪婪地吸吮着大树妈妈的乳汁,唱起欢快的歌来。

科普小论文 篇2

科普小论文

这篇科普小论文可以告诉大家一些科普知识。

原来,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后来我明白了。

只不过雷电中的光和声比我们生活中见到的电火花强大。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快,很快就能到达地面,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过一会儿才会传到大地上来。所以就会先听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了。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出现的。传到地面的时间相差这么多,是因为光每秒钟要传播3000000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只能1秒钟传播0.34千米。声速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闪电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声大,有的声小。你可以根据声音传到地面的时间大致判断云层到地面的高度。光到地面几乎用不了多少时间,可以认为是0,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间隔多少秒再乘以340米,就是闪电处到你的距离了。雷声遇到云层或高大的建筑物后要产生反射,所以一个闪电光后雷声一般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

有的人认为鱼睡觉,有的人认为鱼不睡觉,但我认为鱼睡觉。几乎每种鱼有时都会处于某种保存能量的状态,我们可以把这叫做休息,甚至“睡觉”,尽管这种行为可能与多数陆地动物的“睡觉”不是一回事。许多鱼类(比如鲈鱼)夜间待在圆木上面或下面睡觉。珊瑚虫白天活跃,晚上则躲在礁石的裂缝处休息。鱼类休息时的样子与其他时候截然不同。例如,许多白天聚在一起非常活跃的鲤科小鱼晚上

却分散开来,在浅水中一动不劝。有些鱼则白天休息,晚上活动;但几乎所有的鱼都要睡觉。还有些动物一刻不停地游动,因为它们必须不断地把水吐出以保持呼吸;但它们在运动的时候仍有可能睡觉,我们只是不知道罢了。

科普小论文 篇3

一天下午,我骑车由西向东行,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由于附近没有楼房遮挡,强烈的太阳光直射在交通信号灯上,我根本无法辨认此时是红灯还是绿灯在亮。这显然是交通安全的一个隐患。于是我产生了改进交通信号灯的想法。

现在用的交通信号灯虽然也有遮光罩,但是在早晨或黄昏前阳光入射角很低时就不起作用了,这时太阳光直接照到灯面上产生强烈反光,干扰驾驶员和行人观察信号。受到百叶窗的启示,我试验在灯面前装一个栅状多层遮光罩,其隔板的上表面涂上黑色吸光材料,下表面涂高反射率材料。这样一来,来自斜上方的阳光被隔板上表面吸收,信号灯不亮时呈黑色;灯一亮,光线除了直接照出去,还有一部分被隔板的下表面反射,驾驶员和行人很容易看清。

我制作了一个防阳光干扰的交通信号灯模型,甩废CD光盘作隔板,上表面贴上黑色即时贴,再用聚光灯模拟太阳光进行试验。当太阳地平角为40°时,普通的信号灯就有部分灯面被照亮,而我的作品在聚光灯以接近0°角直照时,从行人的观察角度看去,仍能清楚地分辨信号灯是否亮着。

科普小论文 篇4

科普小论文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率很低的癌症。在欧美国家的发生率在十万分之一左右。但是,它却分外偏爱华南地区的人们。数据显示,华南地区男性中它的发生率在十万分之十到二十之间,女性中也有十万分之五到十。在广东的某些地区甚至高达十万分之五十。

1970年,有学者提出这一现象可能是三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基因不同、过早感染EBV病毒和食用咸鱼。EBV是一种比较广泛的病毒,并非华南独有,也就没有引起太多注意。至于基因,有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华南地区的人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等地之后,还保持着鼻咽癌的高发生率;但是他们的后代,发生率就开始下降了。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这些移民后代逐渐放弃了祖辈的生活方式所致。所以,基因因素也就不那么引人关注。研究的目光集中在了咸鱼身上。不过膳食对于癌症的影响,研究起来并不容易——起码,不能拿人做对照实验。多数的研究都是“病例-对照”调查。做得比较完善的是1986年发表的针对香港青年的调查。那项研究找到了250名鼻咽癌患者作为“病例”,让他们各自提供一名很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亲戚或者朋友,这样得到了250名没有鼻咽癌的“对照”。通过问答的方式,让他们提供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信息,并且通过他们的母亲了解他们儿童时代的饮食构成。最后,这项研究获得了127组“病例-对照”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发现导致鼻咽癌的最显著因素是儿童时代食用咸鱼。当然,这并不是说吃了咸鱼就一定会得鼻咽癌,而是如果儿童时代吃咸鱼会让得鼻咽癌的比例大大增加。在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之后,这项研究的作者认为“香港青年中的鼻咽癌患者有90%以上是吃咸鱼,尤其是儿童时代吃咸鱼导致的”。其它的 几项“病例-对照”研究也支持了咸鱼增高鼻咽癌风险的结论。所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把中国式咸鱼列为第一类致癌物,意思是它对人体的致癌能力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在小鼠实验中,类似的结果也可以被观察到。

为什么咸鱼,尤其是中式咸鱼,具有致癌能力呢?据推测,咸鱼是鱼经过高浓度的盐腌制的产物,中式咸鱼有脱水的步骤,在这个过程中会生成一些亚硝基化合物。这些亚硝基化合物,比如亚硝基二甲胺,在体外实验中显示了致癌性。但这些亚硝基化合物诱发鼻咽癌的机制则还不清楚。不过,人类判处一种食物“致癌罪”并不需要完全水落石出的证据,前面的那些“病例-对照”研究和动物实验就已经足够定罪了。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专家组发布的《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防治》中,明确指出有充分致癌证据的膳食因素分别是肥胖、酗酒、黄曲霉素和中式咸鱼。我们通常津津乐道的那些洋“致癌食物”反倒榜上无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咸鱼这样的食物会“致癌”。一方面,这些东西是传统、天然、没有经过工业加工的。我们又很容易把古人“不知道得了癌症”混同于他们“没有得过癌症”,于是很纯真地相信祖先们吃的东西就是安全的。另一方面,鼻咽癌这样的病发生率很低,即使是广东的那些“高发地区”,发病总量也是很低的。十万人中的一个还是几十个,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感觉来说,可能没有什么差别。

对于多数吃咸鱼的人来说,并不会就此患上鼻咽癌。科学研究的结果只是告诉我们:经常性地吃咸鱼,尤其是在儿童时代经常性地吃,会把一种“很小的可能性”放大十几倍。具体到个人,是避免这个增加十几倍以后依然不大的可能性,还是享用咸鱼的美味,才是人们应该把握的“选择权”。现在,你又怎么看那些洋“致癌食物”呢?

戴靖宇三(11)班

科普小论文 篇5

胃癌在盐消耗量高的地区高发

盐摄入过多的危害岂止高血压。我国人民的胃病发病率极高,有人估计我国人民一生中患过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的至少占20%。上腹部不适的人作胃镜检查,十有八九都患有胃炎。胃炎、胃溃疡的病因也很多,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都是重要的病因。病理学家把胃炎、胃溃疡的病因分为攻击因子过强、防护因子减弱两个方面。胃酸过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攻击因子一方面,而胃粘膜的防护因素减弱则是另一个方面。人们吃东西饱了口福,酸甜苦辣灌下来,胃靠什么来保护它自己呢?胃的粘膜分泌出一层粘液涂在粘膜上成为一个绝好的保护膜。

我们吃的食物过咸,这个保护膜便会受到损伤。这不用做实验了,买个猪肚子回来,里面的粘液洗不干净怎么办?老太太们都知道,抓把盐一擦、水一冲便洗干净了。就这么简单,盐能破坏胃粘膜的保护膜,使胃粘膜暴露在酸甜苦辣之中,怎能不生病?甚至致癌因子也会长驱直入,胃癌在盐消耗量高的地区高发,大概便是这个道理。

最后,我还调查了甜类,柠檬酸可以作为一种食品防腐剂。

经过这次的调查,我知道吃太多的咸类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伤害!所以,我们尽量少吃。

科普小论文 篇6

餐桌上的学问

2015级7班蒋鸿杰有些人认为,吃就是吃。却不知道吃还有大学问。

一天早晨,我发现昨晚剩下的肉汤结成冻了。我不明白,昨天晚上的温度没到0℃以下啊,为什么肉汤会结成冻呢?于是我去查了一下《十万个为什么》,在那里面找到了答案: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猪肉、鱼肉都像一捆捆甘蔗,它们是由蛋白质纤维束组成的。在纤维束与纤维束之间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像绳子一样,把这些纤维束紧紧地连在一起。结缔组织主要由韧带质与生胶质组成,它们都是蛋白质。当我们用小火慢慢炖肉汤、鱼汤时,韧带质没有什么变化,而生胶质却与水发生了化学作用——水解成了动物胶。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动物胶能够溶解到水中,形成胶体溶液。但温度一低,甚至不一定要降到0℃,它就凝结成冻状。动物胶的营养价值很高,如果炖得更久些,它还会继续与水反应,进一步水解变成氨基酸。氨基酸的味道是很鲜的,这就是为什么肉汤、鱼汤炖的时间越长,味道越鲜。现在,我不仅知道为什么肉汤在0℃以上也能结成冻,而且还知道为什么肉汤、鱼汤炖的时间越长,味道越鲜

哦,餐桌上的科学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神奇。科学就蕴藏在我们的生活中,等待着我们努力地去探索,去发现。

科普小论文 篇7

今天,我和妈妈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自然现象,能让鸡蛋浮在水面,好奇的你,一定想知道吧!

我准备和妈妈从生活中发现些什么?你们猜猜看,哦!现在不能告诉你们,这个奇异而有精彩的发现,就让你们现场欣赏一下科学中带来的快乐。

我们迫不及待的准备了:盐、水、鸡蛋,还有一个大瓶子。首先,把水放入瓶子里一半就可以,盐要适量放,鸡蛋只需一个。你相信吗?这里面的学问,令人惊奇!特别好玩。

你们仔细地看一下,我已经把鸡蛋放进瓶子里了,一定要有耐心呀!,要等一会儿,不久,你就能看到,见证奇迹的时刻。这时,大家的眼睛都聚精会神地盯住了鸡蛋,紧张的我观察到了,鸡蛋在一点一点的往上浮,我禁不住的尖叫了一声,与众不同的鸡蛋真的浮在水面了!我大声说了一句,我的发现成功了。在我耳边,听到了妈妈的赞美与表扬,当时的我,比吃了蜜还要甜。

生活中的发现很多,只要用眼睛去看;去观察;多动手;多动脑,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奥妙是多么的精彩奇特啊!

事后,妈妈告诉我,有点成绩不要骄傲,“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有新的发现,只要认真学习科技,既是一种学习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你就能享受到科技给你带来的乐趣。同样也要有责任的热爱科技,享受生活。

为了建立一个科技记录本,我一直按照妈妈对我说的话,随时记录我身边的发现,科技的详细内容,这对我今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相对来说,也是我这一生的财富!同学们,“贵在坚持”,就让我们一起走向科普之路吧!

科普小论文 篇8

夏天的早晨,太阳才刚刚升起,姥姥家河堤树上的蝉就开始了响亮的“大合唱。”

蝉喜欢炎热的的天气,气温越高的的天气,蝉们的精神头就越足。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气温下降了,蝉也停止了歌唱,开始休息了。准备明天的“大合唱。”

蝉鸣叫的时候,就像在吹口琴一样。蝉能听到自己同类的鸣叫声,但并不是所有的蝉都会唱歌,只有雄蝉才会叫。它们很喜欢和同伴们在一起,只要在一棵树上发现了一只蝉,肯定那棵树上还有几只它的同类。同一片林子里,有成千上万只蝉,它们起劲地、不停地表演者“大合唱”。如果林子里有了一点动静,惊动了其中一只蝉,那么其他的蝉也会停止叫声,随时飞走。

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蛋白质在70%以上,脂肪约7%,是可以吃的,但是只能吃还未脱皮长翅膀蝉,我的老家俗称叫做“马牛”。

夏天里,如果你在一棵很老很老的大树上观察,就会发现许多长相像蝉的壳,那就是蝉脱下的皮。刚脱壳的蝉很柔弱,看上去苍白无力,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嫩嫩的。不过很快颜色就变了,身体就强壮起来了,而且用不了多久,它就会加入成年蝉的大合唱之中。

是啊,蝉的一生虽然是辛苦的,但它在生命仅存的90天里,让自己快乐的渲泄,自由地歌唱。我想,蝉应该是毫无牵挂地等来了秋天,结束了生命。

怎么写科普小论文 篇9

科 普 论 文 写 作 指 导

同学们进入大学以后,写作论文的机会会很多,比如:科普论文、学年论文,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了解和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很重要。为此,学院的老师整理了部分论文的写作方法,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什么是科普小论文

有些同学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认为是科学工作者的事,对我们普通同学是高不可攀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同学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那么,科学小论文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它必须具备“三性”。

1、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

2、创造性。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样的小论文没有参加过各级科学讨论会,也没有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过。当然,你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创造性。

3、实践性。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成人包办代替的迹象。

以上“三性”是衡量科学小论文的质量标准。如写“太阳花”,尽管你的观察细致入微,它的姿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它的品格剖析得完美无缺,但如果没有获得科学的、有意义的结论,那最多只能算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观察日记,而不是科学小论文。

写科学小论文是一件很艰辛的工作,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成功属于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同学!

二、科普小论文的类型

科学小论文最常见的形式有科学观察小论文、科学实验小论文、科学考察小论文和科学说明小论文。

(一)科学观察小论文(重点、主要讲述的部分)

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研究后得出结论,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描述。

比如我们经常去幼儿园去观察,你们到底观察了什么?(提问)幼儿园值得我们观察的实在是太多了,幼儿的、教师的、课堂的等等。怎么去观察?课件()

(二)科学实验小论文

科学实验小论文,有时也称“实验报告”,是对研究的对象创设特定的条件,经过反复实验,对获取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而写出的文章。它着眼于对实验过程的客观叙述以及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

(三)科学考察小论文

你想研究某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气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过程、某范围动植物资源及分布情况等,你就得实地考察。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考察方式为主要研究手段写出的小论文称为科学考察小论文。有时也称为“科学考察报告”、“科学调查报告”。

(四)科学说明小论文

科学说明小论文是指作者通过利用翔实可靠的资料对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类小论文。一般来说,它并不直接采用观察、实验、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从书刊资料、师长等地方获取丰富的第二手材料,并经过自己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阐明某一观点。

三、科学小论文的选题

写作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有人说,选择好题等于完成小论文的一半,可见小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有的同学说,大自然的奇妙现象太多了,研究什么好呢?有的同学说,大自然的事物我都已看惯了,没有发现什么新奇现象。再说,我想研究的东西别人已经研究过了,写了没多大意义。

实际上,只要你明白了选题的基本原则,掌握常见的几种选题方法,而且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科技活动中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发现值得探讨的题目。

科学小论文选题的方法很多,个人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选择。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选题方法,供同学们选题时参考。

1、偶然发现法。

2、课堂延伸法。小学自然课《动物与环境》中,同学们研究了蚯蚓与光、温度及水分的关系,弄清了蚯蚓喜欢阴暗、超市、温暖的环境,而且学会了用差异法进行试验以判断失误因果联系。课后,你可用学过的方法研究蜈蚣、蟋蟀、蚂蚁等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你可以继续研究蚯蚓的其他奥秘:如蚯蚓有眼睛吗?蚯蚓张耳朵吗?蚯蚓的再生能力、松土能力等。

3、问题探究法。

4、教师指导法。

四、小论文的取材与分析

选题确定后,就可进行取材与分析了,具体内容为制订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深入实地考察,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各种材料,归纳得出结论。

(一)取材

1、直接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去看,它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2、查阅资料。有些材料由于时间、空间或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亲自去观察、实验、考察,这就得查阅书刊或请教老师、家长等,这种间接地获取的材料叫第二手材料。有些问题是你的知识水平、能力和条件所不能解决的,而这个问题又是你的选题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你就得去查资料,把它弄清楚。

(二)分析

取得材料后,就要进行分析研究,从中选出可以作为论据的材料,还要根据论点进行去

粗去精,去伪存真,按照科学的态度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论点和看法。

首先,应审核各种材料的真伪虚实,有些查阅到的材料是早已过时的观点,有些解释只适合某范围内,有些材料没有普遍性,有些材料在记录时有错误或本身就是自己虚构的,这样的材料应坚决不用。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选择的材料要能说明问题,不要多,而要精,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应舍弃。

第三,将选择的材料进行归类,研究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相互联系,然后概括得出结论即论点。

五、举例(以亲子分享阅读为例谈,包括选材、查的资料、意见的修改等)

科普小论文 篇10

有一次,我的自行车要换外胎,让爸爸帮我换,爸爸拿来一个工具包,从许多扳手中找出M8、M6、M5、M4的扳手。因为自行车结构复杂,所以用扳手松紧螺丝很麻烦,摆来摆去,弄了半天,还是有几颗螺丝上得不紧。爸爸只好又费力地加工了一番,终于完成了,可他已是满头大汗了。我见后,思考着:有没有一种改变扳手的使用原理,使它更方便,而又能配有多样的扳头呢?

在暑假的创造发明课上,我们学习到一些发明的知识。一次,老师在课上介绍双头螺丝刀,我突发奇想,想做出一种多用扳手,在活动手柄和扶手上旋转多种规格的扳头可以选择,可以旋转和垂直使用,多好呢!我结合在发明创造课上学到的一些知识和一些资料上看到的方法理论,经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动手实验,做出了一种多用途扳手。此扳手可选择所需的4种规格的扳头,用铁环固定在活动手柄和扶手上。四种扳头可自由旋转。手柄可垂直放置,旋转速度既快且省时。又可水平放置,使用时扭力大。

该作品有以下三个优点:

1)垂直放置,当放进螺丝钉或松开螺丝钉旋出时,此时用力不大,可转动活动手柄垂直放置,一手夹住扶手,一手可快速旋转手柄,此时用力最小,可在顷刻之间快速旋下螺丝。

2)水平放置:用力不变的情况,力距改变——加长,可使扭力增大,用于夹紧或夹紧后用力松开螺丝的一刻。

3)有四种规格可以选择,无需更换,只需旋转至所需的规格即可。四种规格连在一个整体上,不宜丢失。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