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201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目前高校学生在具体的交往活动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探究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调适对策,科学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对策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思想、行为有时还不够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除此之外,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技巧和方法,导致在具体的交往活动和过程中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探究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调适对策,科学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般来说,高校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或不适应是难免的,但有时他们的人际关系严重失调,人际交往时常受阻。总的来说,高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脆弱,容易出现创伤。高校学生正处于青年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开始了主动交往,但其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人际交往中常又带有理想的模型,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交往就产生问题,心理出现创伤。
第二,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而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第三,过度维护自己的面子。大学生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无意的碰撞、不经意的言语伤害、或区区小利等等,本来只要打个招呼、说声道歉,也就没事了,但双方都“赌气”,不打招呼,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逊,结果争吵起来。更有甚者,一个不让,一个拔拳相向,头破血流,事后懊悔不迭。从心理学角度讲,则是双方都在用不适当的方法维护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仿佛谁先道歉就伤了面子,谁在威胁面前低了头,谁就孬种,于是层层升级,以悲剧而告终。
第四,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报以嫉恨,乃至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如有的同学在恋爱的竞争中失败,转而恶语中伤他人。
第五,自卑心理严重。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实际上,自卑并不一定能力低下,而是凡事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在交往中总想把自己的形象理想完美,惧怕丢丑、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绝与耻笑。这种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
第六,自负与害羞、孤僻心理。自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傲气轻狂、居高临下、自夸自大,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害羞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腼腆,动作忸怩,不自然,脸色绯红,说话音量低而小,严重者怯于交往,对交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也无法与人沟通,造成交往双方的不理解或误解,妨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孤僻也会导致交往问题,具体表现为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结果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爱则无朋,与人不合群,待人不随和。或是由于行为习惯上的某种怪僻使他人难以接受。这样从心理上与行为上与他人有着屏障,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从而还容易引发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的产生。
第七,不会拒绝别人。这类人常以奉献者的角色与人交往。他们一般认为,别人必须得到我的帮助,在与人交往时我必须做出牺牲,以使别人欢愉。他们绝对尊崇法律和社会道德,就是一般的社会习惯也不敢违反。这类人自幼就是典型的“乖孩子”,从小到大就没有向周围或社会说过“不”,别人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例如,你要打乒乓球,那让你先打好了。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反抗与对峙。但是,“乖孩子”在幼年时的心理需求很容易获得满足,只要得一声夸奖,什么付出都是值得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同样以这种幼稚的心理参与社会,显然会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们往往会行善举而期望有所回报,当善举无回报时,就会感到十分委屈和不平衡。
第八,过度依赖别人。众所周知,人际交往是以相互支持、互为收益为前提的,而有些人却过多地依赖他人,以致成为别人的负担。这同样是一种儿童对成人的幼稚的行为方式,而不是成人与成人间成熟的行为方式。有些人可能对某一个人很依赖,也可能非选择性地依赖任意一个人。他过分信赖依赖对象,凡事言听计从,唯唯诺诺,完全失去了自我,目的是想从所依赖的对象身上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与庇护,而自己却从来没有给对方些许的心理支持。如果他只依赖某一个人,就会既不愿意也不允许对方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惟恐自己被抛弃。这种关系的结果是使被依附对象有一种束缚感,甚至会成为一种负担,并且产生一种想摆脱这种关系的强烈愿望,最终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而许多心理脆弱者难以承受这种打击,出现心理冲突。
二、高校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于以上所阐述的高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格差异。所谓人格,又称个性,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等。由于人类行为的个别差异很大,心理品质各异,对于同一信息的反应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在一个团体中不受同学喜欢(嫌弃型)的大学生个性品质主要表现为敌意、自私、粗鲁、贪婪、冷酷、恶毒、不友善、狭隘、妒忌、猜疑等;而最受欢迎的“人缘型”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则完全与之相反。
第二,人际交往的认知偏差。主要包括自我意识和对社会认知两方面。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存在、自己与他人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以及对自己行为诸方面的意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而获得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之我”的理论:是指人是通过观察别人和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意识、完成自我评价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出现差距,可能是因为自我认识不准(或高估或低估)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别人取笑而有意高估或低估造成的。自负与自卑就是自我意识障碍极端的表现,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心理因素。
社会认知的关键是对社会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社会认知还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并且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经验与体会来认识他人当时潜在的心理状态,即所谓以己度人。因此,这种推测与判断必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从而导致认知偏差,给交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三,情绪情感障碍。由于人际交往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及心理距离的远近,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部分,并会影响到认知和行为。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等。不良的情感会导致或加深人际认知偏差,并使人际行为失控;同时情绪也具有某种感染性,一方的情绪不良往往会导致另一方的消极情绪。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常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由情绪情感障碍引起的人际交往问题十分普遍。
三、高校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对策
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义。
第一,高校的管理者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注意引导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人际交往形成一种积极的准确的认识,而不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同时加强交往技巧的培养,促使交往双方达到心理相容。
第二,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肯定对方。人类普遍存在着自尊的需要,只有在自尊心高度满足的情况下,他才会产生最大程度的愉悦,才会对人际交往中对方的态度、观点易于接受。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自尊心极强,因而在交往中首先就必须肯定对方,尊重对方,这是成功交往的一半。
第三,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真诚热情。人际交往中,若对方感到了你的真诚与热情,显然会得到对方肯定的评价。所以在交往中,不但需要充沛的热情,同时又坦诚言明自身的利益,显得真诚而又合情合理。这样,自然会得到对方的接纳,为成功交往架起了一道桥梁。
第四,让学生学会信任他人。美国哲学家和诗人爱默生说过:你信任人,人才对你重视。以伟大的风度待人,人才表现出伟大的风度。在人际交往中,高校学生要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同时,信任他人必须真心实意,而不是口是心非。
第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俗话说,自爱才有他爱,自尊而后有他尊。自信也是如此,在人际交往中,自信的人总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而决非孤芳自赏、盲目清高,而是对自己的不足有所认识,并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与帮助,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高校学生培养自信,要使他们做到善于“解剖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摔打自己,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
第六,教学生学会克制。与人相处,难免发生摩擦冲突,克制往往会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克制是以团结为金,以大局为重,即使是在自己的自尊与利益受到损害时也是如此。但克制并不是无条件的,应有理、有利、有节,如果是为一时苟安,忍气吞声地任凭他人的无端攻击、指责,则是怯懦的表现,而不是正确的交往态度。
只要高校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以学生为本,通过各种渠道和资源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就能有效的预防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心理问题的产生。
摘要:
解决大学生中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是当前大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人格缺失、人际交往困难、恋爱情感波动和学习、就业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一些大学生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危害着青年学生身心健康,阻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灵敏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
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目标。一直以来,大学生都被认为是受命运青睐的天之骄子,他们具备了各方面的良好素质,是优秀的代名词。但是,从当前反映的一些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潜伏着心理危机。比如,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等等。
杨叔子院士曾经提出:“智商越高,情商出现问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因此,分析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过度转变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容易出现考上大学的自豪感和处理问题能力不高的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的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容易出现心理问障碍。
从学校环境方面来看,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高中的学校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的成绩问题,只重视升学率。而将学生的生活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品德的教育等问题放在次要位置,有许多中学根本就没有将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心理素质培养,品德教育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这种高中教育的现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
当受到过这种中等教育的学生升入大学后,角色、地位及学习和生活环境与高中时期有着极大的改变。必然对大学生活产生极大的不适应;而中学生中又有许多是独生子女,不论其家庭是贫是富,都是家庭的中心和宠儿,由于聪明、学习好,受到老师及亲友的过多关注。进入大学后,当这一切不复存在时,就会产生失落感,原本脆弱的心灵会变得更加多疑和敏感。加之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渴望友谊、爱情,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又不善于和人沟通、交往,不会主动地去理解他人。他们也必然会对大学的生活感到很不适应。
第一,大学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独立的处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但据调查,有相当多的学生以前在家里没有洗过衣服,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
第二,大学中评判学生优劣的'条件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已包括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其他一些因素,这种标准的多样化,使部分成绩优秀而其他方面较差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其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
第三,现在的大学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若几门功课不及格就会面临失去学位,降级甚至遭遇退学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大学中主要是靠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进行学习,与以往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很不一样。使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不知怎样进行学习,而感到茫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情绪低落、失去自信、心理失衡、导致心理异常。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从家庭方面来看,家庭是始终伴随人类从婴儿,少儿一直到成人时代的重要外在因素。众所周知,人类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以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父母和睦的家庭孩子往往性格比较开朗,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孩子的脾气也趋向于暴躁。而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和自卑是其共通特点。很多大学生家庭的不幸福,会使他的心理产生阴影,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逐渐显露甚至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同时,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过于依靠父母,心理承受能力偏弱的主要问题。
从历史文化方面来看,受中国悠久的文化和封建历史影响,使中国人在骨子里有一种含蓄和矜持,形成了内向的民族性格。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对心理学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造就了西方人张扬个性,提倡人权的特点。然而,进入新纪元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世界性的高度同步,中西方文化在新一代骄子们的思想中汇流。格格不入,甚至相互对立的文化特点,使大学生在人格与道德方面倍受冲击,而脆弱的心理防线也随之崩塌。使许多人产生了浮躁的心理,无所适从,有的人由于某些心理压力,产生了心理疾病也不懂得去就医,甚至不敢去就医。
同样的,由于以上原因,也导致了大学生在择业是遇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下四个方面
(1)自负心理。这种心理主要集中在成绩较好的毕业生当中。他们往往被社会公认为学习成绩优秀,勤奋好学的榜样。因而产生自负心理,择业要求过高,在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2)自卑心理。这种现象与自负心理截然相反。一些成绩较差或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面对当今社会日益尖锐的激烈竞争,总觉得自己“先天不足”,做事及做人都缩手缩脚。自卑使他们缺乏自信心和竞争力,参加面试时心理忐忑不安,心理承受能力极差,遇到挫折概率较大,容易一蹶不振。
(3)急功近利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学生往往在择业时看重职业的性质,自己的地位和报酬,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到挣钱多待遇好、工作轻松的单位,或渴望一步到位,这种心理不仅脱离实际,而且不利于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4)依赖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特征的大学毕业生可分为两种倾向。一是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虚荣心和侥幸心理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自我期望,而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选择;二是依赖政策,依赖他人的心理,他们不是主动去选择积极参与竞争,而是坐等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或者依赖家长与亲友走后门、托关系,甚至让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一切由家长包办。这会使得这些大学毕业生失去更多的机会。同时,依赖心理也反映了这些大学生缺乏开拓能力和竞争精神。
根据上面所述情况,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学校教育方面,需要在反思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重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动干预机制。
第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充实高校课余生活,探索不同路径的教育模式。多方面多角度的加强心理的教育,打破模式化和形式化的束缚,走到学生当中去,走进学生生活中去,把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给学生们更多的心理关怀。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普及和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知识,以便于他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疏导。
第二,辅导员在加强心理教育这个工程上,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大多数同学们的心目中辅导员是他们最可信赖的人,辅导员是他们心灵中的依靠,他们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辅导员。所以,辅导员来做学生们的心里教育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辅导员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和心里素质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因此,辅导员应深入到学生当中去,贴近同学、了解同学,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早发现,及时疏导,及时解决,是解决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第三,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主管制度。学院要有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的制定、展开以及经费支持负责,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贯性、持久性、全面性,真正取得实效。
第四,要建立能够上传下达信息畅达的危机处理网络。有专业人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班主任,寝室长(学生干部),家长,是构成这个网络的必要环节。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平台,及时掌握患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
第五,要转换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高校的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建立有专家和专业人员著称的工作队伍。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由专家制定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并且把它放在学校网页上,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心理状况作出判断。在网页上设置由专家主持的心理健康论坛,或者采通热线,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咨询和帮助。
家庭方面,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因此,构建一个和睦,互谦,互让,友爱,尊重,和谐的家庭不仅仅是责任也是义务。给子女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一个健康成长的氛围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尽到的职责。此外,家庭的教育也应该趋于科学,不要动辄打骂训斥,也不应过分溺爱。纠正其不良的言行和错误的行为不能手软,但也要尊重事实不可以妄自决断,对孩子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提高年轻家长和即将做家长的青年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历史文化方面,转变思想,老师应耐心地引导学生对外来文化仔细筛选,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让两种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中融会贯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即将产生的,或者已经产生的心理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一个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体不适一样,应该及时去就医以求得咨询、疏导,对待有心理疾患的人,社会和学校要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
同样,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也要充分认识到心理调适的积极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和矛盾的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利择业。要控制自己的心境,自觉地调整内在的不平衡心理,增强心理素质,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择业要充满信心,要注意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豁达、乐观的态度,不要惧怕困难、挫折,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仅只应从大学开始,而应该从中学、小学和每个家庭开始早期的教育培养,这样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也包括家长,甚至学生自身的调整。只有正确认识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大学生走向成材之路。当今提倡的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对不断地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应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广度。和谐大学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动干预机制,解除大学生的心理疾苦,调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让他们顺利毕业,顺利就业,既是我们当代大学培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接班人的工作重点,也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性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不同于传统学科课程,又不同于典型活动课的全新课程。它很少采用静态传授的方式,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实施教学,这也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不能等同于大学课堂里的其他学科课程。因此,要使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切实有效,首先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性质进行准确定位。
(一)注重体验性,寓心理知识于活动之中
大学生教育健康活动课跟传统学科课程一样,也需要给学生传授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保健的基本知识,但这种知识传授不是静态的接收,而是动态的,以活动为中介。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跟其他学科的区别在于它并不要求和强调学科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也不要求理解的深刻和完整,它更多是根据心理保健知识要点和学生实际生活开展和组织教学活动,然后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认识的来源,并得以澄清认知,进而引发思考和成长,促进经验和直觉的内在提升。
(二)学生本位性,课堂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强调教育是一个“他助—互助—自助”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所以达到的教学目的就是学生的自主自助。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他助和互助并不是目的,仅仅只是手段而已,只是借他助和互助引导出学生的自助。因此,它突出强调学生主体的思想,以学生为主,无论从课程的设计还是组织来说都是寓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和技巧于活动之中,突显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主动体验和感悟,从而实现主动发展。
(三)课堂具有开放性,生成性
对于传统学科课程来说,教学的生成性是亮点。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而言,生成性却是本质的存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不是“文本课程”,而更多是“体验课程”,这就意味着对任何给定的内容老师和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解读和理解。另外,作为“体验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主要是依靠团体内交互作用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而教学活动中的交互作用包括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往往是通过对话、交流、论辩等多种形式来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进而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之间,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也因此变成不再呆板,变成一个不断动态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四)回归生活,通过生活学习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学习者自身所感受到、所观察到的生活经验,包括他们成长中典型的困惑或难题以及他们的兴趣、需要和爱好等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是通过摹拟某种生活情景,借此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尝试从自身生活的直观性、本真性中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师主要是引导启发学生扩展经验,不断深化学生对自身经验的体验和感悟。如此一来,学习的过程由此变成学生生活经验持续不断发展改造和推进的过程,它是来源于生活经验并重建生活经验的过程。
二、心理教育教育活动课的目标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这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总目标是紧紧围绕着学生的身心各方面的特点、成长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生长环境展开,向学生普及科学有效、实用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技巧,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并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潜能的不断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主要是发展性的,也还包括干预性和防治性的目标。
(一)发展性心理教育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主要是发展性的,面对全体学生并注重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积极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包括普及应用心理学知识理论和心理保健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和接纳自我,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社会交往技能、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促进自我成长和生涯发展等。
(二)干预性和防治性心理教育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除了要实现集体发展性辅导外,同时也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危机问题。这些危机问题,包括学习不良、人际关系不良、情绪失衡、消极自我防御与挫折等。心理健康活动课通过关注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针对大学生轻度的心理障碍或者成长中的心理危机在课堂中进行团体干预,以缓解和解除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助能力,即帮助他们将知识和价值观转换为行动或行为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理性和全面的思考习惯,对于各种问题可以通过权衡利弊,联系未来,作负责任的决定和改变,以减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达到预防目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本质我们可以知道它具有体验性、本位性、开放性和回归生活这些主要特征,而它的目标又兼顾了发展性心理目标和障碍性心理目标。由此,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就要兼顾体验性、生活性和本位性的特点,还需要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设计教学主题单元,精选教学内容
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选择的课程内容来实现的,内容是目标的载体。因此,要合理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正确选择课程内容非常关键。由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总目标来看,课程内容应囊括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各个主要领域———学习、生活、生涯、人格、情绪等。因此,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以主题辅导的方式会更切合这门课程。另外,在具体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里,要根据主题模块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资源设计教学内容,从学生当下的生活状态中挖掘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以满足学生心理全面成长的需要。另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引发学生的主动体验和感悟式学习产生效果。它要求学生的高度参与、主动体验、主动感悟,这也就决定了活动课教学内容选择还需兼顾活动性和发展性。于是,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不适宜灌输知识,更多是选取贴近学生实际心理生活的热点或焦点问题来作为教学资源,将心理知识或者技术蕴含在辩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切身体验和深刻感悟,并激发学生自发的自我成长、自我训练的兴趣和动机,进而澄清错误的观念,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总结出自我心理保健的途径和方法。
(二)教学设计以良好的氛围营造和有效互动为基础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主要是以班级集体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心理学家勒温的团体动力学说可知,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课是通过团体内各种潜力的交互作用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在这个动力整体内,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另一部分的变化。因此,在活动性、体验性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里,互动是衡量教学设计是否确有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达成心理健康根本目标的基本条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每个学生是否有机会发现自己错误的认知,是否有机会澄清自己的认识而引起认识的改变,是否引起情感的迁移或投射,新行为的形成或强化是否顺利完成都依赖于教学中成员间的有效互动。因此,教学设计时课堂布局采用环形、马蹄形、分组的布置更利于便于心理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因为这些课堂位置的布置可以缩短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利于沟通交流。另外,有效互动的重要保证是自由、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只有在开放接纳、温暖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才能放心以主人的姿态积极参加各种讨论和互动,将自我开放、畅快地表达,才能尽情宣泄等。为此,教师在教学氛围营造时摆正老师在课堂中地位非常重要。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教师不再是以知识的绝对权威者的姿态,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平等的参与者,是活动的引导者。在教学设计为消除学生参与活动的顾虑,可以选用热身活动、表演、游戏等方式,便于营造轻松愉悦、富有安全感的课堂心理氛围,合理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主动反思。
(三)避免单一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在是达到教学目标的一个中介、联结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教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原则和模式,最常见的模式是“课堂导入—创设情境—讨论—升华—总结”,但若活动课都采取这种模式或僵化地套用这种模式也会让课堂效率降低。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形式非常多样,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形式、课内外的训练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其次,心理活动课包含了学生成长困惑范畴内的不同的主题单元,不同主题不同内容应该有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另外,学生的心理现象具有复杂性,活动方法具有多样性。由此可知,大学生心理活动课不能固守单一模式,而是需要综合运用辩论赛、小组讨论、讲授讲解、角色扮演、实践操作或行为训练方法等多样方法和形式。另外,教学里教学信息的传输依靠于传播教学信息的载体。一般来说,运用得较多的教学媒体主要有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电视机、录音机、幻灯机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选择和运用传播媒体必须考虑它的特征和运用范围、程度,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媒体,这样才能发挥其效果。
摘要:
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里不乏精英和骄子,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因此,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是社会倍加关注的焦点。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而开展课内外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作用,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
当代大学生有着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近年来,因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身心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甚至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随着高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的增多以及因学业方面、经济方面、情感方面、社会失业率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及职业选择方面产生的心理问题尤为常见,当然,也包括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变态以及人格障碍甚至精神病等方面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校园极端事件屡见不鲜。因此,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大学课堂
每一个大学生在受到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既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又要掌握养护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也只能停留在学术研究的狭小范围内,使得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难以应用。针对上述情况,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指导,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大学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努力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首先,应当提高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等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得以正常发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成熟及人生的全面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地发展。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要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在愉快中求发展,用对专业课的热情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状态。其次,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难易要适度,教法的运用要因材施教和符合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课内外相结合,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外活动包括课间活动、课余活动,还有相应的一些竞技比赛和运动会等,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外活动中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训练教育,一方面,通过课外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发育,增强他们的体质,满足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的教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坚强毅力,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课外活动的开展,对健康教育有着特有的实效性和实践性。
三、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发挥学校行政部门、社团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创造一个积极的、良好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如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评比,“五四”系列活动,“一二九”系列活动,具体包括演讲比赛、辩论赛、火炬接力赛、大合唱,等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且以这些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使学生们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学生在社会上活动、生活,就必然受到社会心理的影响。目前,一些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不良风气,给学生的心理素质造成恶劣的影响,更有一些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以及不健康的网站等严重污染学生的心理环境,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极为不利。另外,某些宣传媒介的舆论导向发生了倾斜,如报道大款大腕多,而报道艰苦创业少,报道港台明星多而报道英雄模范少,报道个人奋斗多而报道互助合作少等。以上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学生追赶时髦、盲目攀比、孤僻自私等现象。因此,就必须进行社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稳定大学生的社会心理,使他们有正确的心理选择和取向。
四、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
在大学里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学生入学后,通过辅导员、学生会找学生谈话,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进行跟踪了解,把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分类归纳,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品德高尚的专兼职人员,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建立接待制度,完善各种信息服务网络,发挥学生管理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发现心理问题特别是心理危机的学生要早报告、早干预,以便及时疏通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
五、结束语
全社会都应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面对社会的种种变化和冲击,学生心灵中常常会产生巨大波动:一方面,他们为社会的改革、进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对某些具体变化迷惑不解。因此,我们就要在全社会树正气、治歪风,尽量减少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消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情况,不断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充实、完善,并发挥它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一定会有很大提高,而健康的心理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德智体诸多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基于多媒体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境创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也面临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因此我们将对基于多媒体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境创设进行具体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创设方法,满足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1 对基于多媒体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创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的方式各有不同。有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但是并不能很好地和情境创设相结合,只是直观地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了文本、图片、声音等,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教学,却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还有部分学校采用简单的情境创设手段。例如,在潍坊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教师只是对学生讲解一些理论知识,这无法达到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效果。因为这些都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情境创设理论体系,所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一直不能很好地和当下的社会实际相结合。
2 基于多媒体的情境创设策略
2.1 再现情境,还原真实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更好地贴近社会生活,结合社会实际的情境创设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源于生活,再现情境对材料的真实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将真实环境再现能够使学生更融于社会,更注重真实情感的宣泄与表达。在潍坊学院的课堂上就做出了这样的尝试:教师充分利用录像、录音、电影画面、投影、音乐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真实地再现生活情境,唤醒大学生的内在感受,从而在情境中体验、感悟[3]。这样的设置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也充分地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
2.2 渲染情感,加重情感体验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涉及范围比较大、包含的内容含量较广、对学生们的情感学习要求较高,然而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却十分有限,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境创设的难度。而多媒体课件不仅拥有着较好的信息容量优势,还能够通过视频、音频、图片与文字资料的形式使大容量的教学成为了可能,而且基于多媒体的情境创设手段能更好地传达信息,催生和渲染情感。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情感的表达能够很好地与学生情感认知融合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教学氛围,对于课程的开展大有裨益。教师通过利用渲染情境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情感体验,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水平。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能够用来对课堂教学气氛与学生的情感进行渲染的最有效载体大概就是音乐了,音乐能够使许多或微妙、或强烈的情感在学生们之间传递,增强学生们的情感表达与感知,使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大学教师讲授心理健康课程中的爱情心理专题时就可以在课前放一些比较有借鉴意义和价值的歌曲,如《我最亲爱的》、《问》等,通过歌曲的渲染将学生们引入教学情境,歌曲优美的旋律以及较为真实的歌词,可以给大家更多的想象,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象,从而加重了自己对情感的体验,调动起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味地进行理论讲解,不仅不能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也会因为缺少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心理认同而产生抵抗或是消极的学习情绪,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2.3 创设情境,感受自身从未经历过的事情
许多课堂教学存在的意义是提高人们的知识与经验,以更好地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让人们少走弯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一样,其主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预防,给予其正确的指导。所以说,并不是说要让学生们经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后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避免某种经历可能带来的伤害。有些事,并不需要自己亲身去经历,通过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借鉴一样能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大学心理健康课存在的意义。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关于励志奋斗的教学视频,如电影《阿甘正传》等,在观看完影片后,让学生们发表对影片的看法,并对影片中各个主人公的心理进行分析。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就能够从别人的奋斗经历中学到许多知识与经验。
3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而基于多媒体的情境创设教学模式也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表达与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思考的同时宣泄来自各方面的情感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