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小学体育教学论文(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摘要:教学质量在不断地实施变革中得以提高,学生能够在实施的过程中真正地体验到不同的学习感受,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
关键词:兴趣、 时效、 科学、提高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整体的课堂效率,是所有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想要更好地利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只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思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整体的效率。
一、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曾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获得科学文化知识,首先就要对学习充满兴趣,没有兴趣,学生不仅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成长中的学生需要教师更多、更贴近他们思维的引导。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学生时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思维、教学策略,让学生用一种期盼的心情来面对学习,拥有渴望获得知识的欲望。
(2)如何能培养兴趣。①简单新鲜讨人喜欢。在体育实践课中,笔者观察到,往往在教授简单而又新鲜的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参与度也是非常的积极,而相对单一或是内容重复的课堂教学时,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下降。是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年段吗?还是教材的单一让学生觉得枯燥而提不起兴趣呢?笔者认为都不是,更多的原因主要还是出自教师自身。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还没能很好地深入教材,钻研教材,利用教材,没有很好地采用师生换位思考,没有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最终导致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没有对此类教材产生兴趣。比方说30M加速跑的课程,内容相对的单一,学生在刚刚练习的时候也能很积极的参与,尤其是班级中那些身体素质相对好的同学,可是在重复地练习几次以后,由于跑的项目存在一定的强度,但学生感到疲劳的时候,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就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累、没意思、乏味,很多的表情和话语就会随之而来。②增加趣味回味无穷。改变一下教学方式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是很有必要的。在低年级体育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游戏和教材进行有机结合来解决这样的问题--50M迎面接力,30M过障碍,20M倒退正跑等等,把教材有效地和游戏融合到一块,进行合理分组,不仅分散学生对单一教材的侧重练习,也避免了那种教师不断讲解,学生不断重复练习的生硬学习场面,反而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更好地把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轻松地化解到游戏中。学生非常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也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游戏教学法带给自己的快乐。体育课上的游戏教学法不仅营造了轻松学习体育的氛围,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体育课都成了和乐共进,和谐发展的课堂。
二、提高教师自我学习的兴趣
体育课,主要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促进身体素质,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作为体育教师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学不断地想办法让体育课堂教学更加有活力,更加能吸引学生。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只注重机械地讲解演示,反复强调练习要求,不断地纠错提高……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一定会很好。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教师在工作中形成一个定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要求,学生练习;学生出现错误,老师帮助改正。试想一下,如此循环上课,不仅会让学生对此类课程提不起兴趣,教师同样会感到乏味、疲惫。那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呢?笔者在给学生上耐久跑课的时候深有体会,那就是一定要提高师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1)深入理解教學内容。“要想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对教材有很深的体会和领悟,才可能在教学设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教师对教材感兴趣,有了兴趣作支撑,教师才会进一步对教学内容不断地去琢磨,不断地去思考,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是最简便的,最适用的?怎么样的讲解才是最清晰的?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乐在其中?只有经过思考的教学设计才能摆脱千人一面的刻板教学模式,只有融入教师智慧的教学设计才能轻松地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2)树立教学相长思想。如在体操的跪跳起教学中,从地上往垫子上跪跳的时候,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出现了胆怯,时间把握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前后的距离掌握不好等原因,不能达到连贯、自然及团结协作的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体育老师就会从理论上不断地去强调跳法和技巧,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怎么好。教师能不能改变一下方法,那就是:参与其中,感同身受,仔细琢磨。在与学生一起练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学生的感受,发现问题的所在,才能让教师针对教材难点有的放矢地去解决问题。通过与学生一起练习,教师还找回了儿时学习的乐趣,因为有教师的参与,学生也跳得更起劲了。同时也正因为师生一起练习,在课堂中不仅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同时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对教师也有了要求和评价,这样,师生互动学习、教学相长的学习局面形成,无形当中,就加强了教师对此类教材的体会和理解。经过几天的共同学习,师生一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反思,不断地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这不仅仅让教师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时也是在不由自主地去认真地体会和琢磨,实践出真知,最终笔者确定了跪跳起的四字的练习方法--“上摆下起”。
(3)拓展教材补充教学。教材的拓展是课堂教学的十分重要的补充,可以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内转向课外,将学生的思维层次引向更深处。体育课的教材与拓展注重的是学生在已经学会的基础得到发挥和运用,这是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团结协作,创新探究等能力的最好展示平台。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主体地位,独特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这将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兴趣。例如:教师在上“8”字跳长绳课的时候,当学生学会以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减弱,而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教材的特点,在学会的基础上来增加教材的难度,拓展学生的视野来改变一下跳长绳的方法。
(4)教材扩展适应学生。教材的拓展延伸就是把适合学生的,学生学过的而且喜欢的教材拓展的部分适当地结合在课堂教学内容中。一般来说拓展部分都是学生最为喜欢的的教学部分,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材,而不是把有些教材一学而过,为教而教,为学而学,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且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能得到更大的巩固和发挥,反之,有效的利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的完善和丰富课堂内容,细化教学环节,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而且对教学以及学生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处。
(5)延续扩展导入课堂。拓展教材的延续可作为为课堂的有效导入,也可作为课堂的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者可灵活互换,巧妙运用其中,不仅能够改变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更多的会让教师对工作更加细化和谨慎,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课堂的需求、心理需求,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积极性。同时也会让教师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来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互动性,不断地提高教与学的转换,很好地完成课堂的目标。同时也会促使学生在基本教材的学习上变得更为仔细和认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本身在运用的过程中才会掌握得更为深入,才能为此提高和改变练习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这样的尝试,最终能够达到轻松、熟练、自然地克服困难,最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我,深入地挖掘教材,不断地钻研教育教学方法,改变固有的教学思路,才能让课堂教学艺术得以升华。参照以往教学,采用以上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其整体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课堂质量提升明显。体育教学就该给于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施更多的变革和创新,才能真正提高时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20xx。
[2]阳学辉,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进,科教文汇(上旬刊),20xx(10)
[3]张延堂,浅谈中学体育课兴趣的培养,体育科学,20xx,21(2)
[4]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儿童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现在的体育课离快乐越来越远,这不是孩子所需要的体育课,儿童游戏因其生动性和趣味性深受小朋友们喜爱,在小学生体育教学中适当运用儿童游戏活动,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更能提高学生的运动量,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儿童游戏与体育课,还快乐于孩子应该成为每位体育教师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儿童游戏 体育教学
一、名词界定
儿童游戏:即儿童娱乐活动,在这里是指以儿童为主体的,能带给儿童快乐的,能满足儿童需要的体育性活动。
二、儿童游戏的分类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儿童游戏按照游戏的内容和在体育课中的作用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竞技类。比如,捕鱼。特点是比一比,谁更强,谁更快,谁更有耐力,以个体的身体素质强弱为基础。
2.益智类。比如,下象棋,围棋,猜迷语等。特点是谁的脑筋更灵活,谁的智商高。
3.娱乐类儿童游戏。比如“丢手绢”,“听信号跑”等。特点是参与这类节目活动的人都感到特别的好玩和快乐。
4.自编游戏项目。比如,写“大字”,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儿童游戏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将儿童游戏应用到体育教学中能起到如下的作用:
1.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水平。在儿童游戏中,同学们通过跑,跳,投等动作,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从而提高运动水平。
2.愉悦身心,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在游戏中学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在快乐中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大家争先恐后,表现了不服输的竞争意识。
3.团结协作,增强集体主义意识。有的儿童游戏节目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比如,“合作跑”、“老鹰抓小鸡”等等。
4.顽强拼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比如:“冲过战壕”儿童游戏,平时连多走路都懒得动的人可能跳上1小时也不觉得累。
5.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精神。比如“迎面接力赛跑”和“踩脚”等儿童游戏相搭配。
三、儿童游戏运用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的跑、跳、投和儿童游戏中的玩、耍、乐、相结合,是儿童游戏化体育教学的方向。发挥儿童游戏作用,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儿童游戏要与体育教学目的相结合;
2.儿童游戏设计要与情境教学相结合;
3.儿童游戏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相结合;
4.儿童游戏设计要与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相结合;
5.儿童游戏要与学生的身体素质相结合。
四、儿童游戏的运用策略
1.儿童游戏在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目标。通过儿童游戏化的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的效率,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
2.儿童游戏在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步骤。
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和方案。把教学目标融入到情境化的儿童游戏活动中去,比如上课内容为单脚跳的可以和“跳房子”活动相结合,而练跑步的可以与“拽尾巴”儿童游戏相结合。
其次,运用儿童游戏角色化分配。角色分配就是对学生分组及组织的过程,要适当考虑学生的个体素质差异进行组合分配,保证儿童游戏化体育教学的质量。例如:“老鹰抓小鸡”游戏,有的同学当老鹰,有的同学当鸡妈妈,有的同学当小鸡。
第三,要进行过程控制和目标修正。儿童在儿童游戏过程中因其活泼好动的天性,加上新奇刺激的活动,经常让部分小朋友忘乎所以,从而达不到教学的目标要求,这就要教师对过程进行干预和控制,保证按预先规定的要求。
第四、充分利用操场、器材等工具为教学目标服务。在编排儿童游戏节目中可以多次,多形式地利用不同的器材,也可以利用一种器材在一节课上编排多种儿童游戏的玩法,例如,彩球,编织袋,纯净水桶,游泳圈等。
3.小学生儿童游戏化体育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一是要针对不同的年龄组,编排与其运动量相适应的儿童游戏项目,比如“丢沙包”可以训练敏捷性,针对不同年龄群的学生,对沙包的重量和活动的时间进行分类。
二是要进行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的儿童游戏项目设计。比如在一节课上可以将“跳房子”“跳单双圈”“踢毽子”等训练跳的活动按排在一起,让同学们选其擅长的活动。
三是对一些容易形成意外伤害的儿童游戏要进行改编和限制,比如“斗鸡子”可以改编为多人各抱一膝定点跑,谁先跑到指定地即为赢。这样就不会形成伤害。
四是要及时进行绩效评价,不断改进儿童游戏项目的质量的水平,完成教学目标。
五、儿童游戏的传承与创新
1.对传统类儿童游戏项目进行改编改造,应用到当前的体育课上,这也是儿童游戏的主要来源之一。有些传统民间儿童游戏项目,如捉迷藏、摸瞎鱼、猜迷等,这些都流传至今,显示顽强生命力。我们对部分项目进行内容和项目的改造,以适应体育课的要求。
2.对一些当代的儿童游戏进行改编,以适应体育课的要求,或者以适应场地和防止意外伤害事故。比如:“老鹰抓小鸡”,小鸡有七八只,容易形成伤害,规定一只老鸡只带一两只小鸡,同学们既能玩好儿童游戏又不会形成伤害。当看到孩子在体育课上忘我地投入到游戏当中时,那是体育课带给他们自身的一种快乐,我们不缺少游戏的材料,用我们的手勾画一个游戏的海洋,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游戏童年是多么美妙的回忆!
参考文献:
[1]陈磊。小学体育的游戏化教学经验谈[J].新课程学习(下),20xx(03).
一、运动量的概念
运动量是指,学生在一节固定的体育课中或者一个练习周期中,所要完成的练习任务,运动量包括练习密度、练习次数、练习强度三个层面的意思。这个概念中有两个主要的定量,一是时间,二是任务的多少。通过情况是,时间越长,运动量就会越大,任务越多运动量也就越大。但这不能证明运动量的大小。所以,在运动量这个概念中所包含的练习密度、练习次数、练习强度这三个因素,才能决定这节课的运动量是不是合适,是大还是小。练习密度决定了在一定时间内练习的频度,练习的越是频繁,密度就越大;练习次数也是对运动量的一个可变量,通常情况下,运动的次数越多,运动量就会越大;练习强度是运动量的另一个可变得,运动强度越大,通常认为运动量就会大,反之,运动强度不大,起不到锻炼效果,我们认为运动量就会越小。所以,我们在安排一节课的运动量时,要合理的考虑这几个变量,让运动量合理。
二、运动量安排的注意事项
1.运动量综合考虑。运动量的安排并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局部的,而在各种因素都要考虑的基础上制定的。我们在上体育课之前,要对运动量这一因素进行综合的设计,各个方面都要尽量考虑周全,进行全盘制定运动量。最先考虑是的所教的对像,不同的不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同年龄的学生,学生的特点是什么,他们有没有一定的运动基础等等,另外,场地、器材、气候等这些客观的因素也要考虑。以上的综合因素我们有所了解,下一步就可以从整体上设计运动量了。第一,练习密度是考虑的第一步,还有学生的与老师的因素。在学生方面,练习时间,与间歇的时间,另外还有纠正错误与保护与帮助别人的时间多少。在老师的方面,老师讲解用了多少时间,示范用了多少时间等。第二,练习次数是考虑运动量的第二步,主要是从内容的安排了些什么,安排了多少,安排的什么内容,还有就是练习这些内容时练习的了多少次等等。第三,要考虑练习的强度,我们对于小学生练习强度来说,也就是运动负荷,有的项目运动强度大,比如跑,有的练习强度比较小,比如投掷等。强度还与完成的距离远近、时间的长短、项目难易程度等。所以,我们在运动量的安排时,一定要考虑这些细节,从全面的角度来分析安排。
2.运动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定。一节体育课上,光考虑安排运动量了,老师认为很合适,可是,我们发现,在不同的班级效果不一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的班级的学习非常喜欢体育课,他们乐于运动,而有的班级整体上不喜欢体育课,体育课上起来总是死气沉沉的。如果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情况,我们给他们的运动量也要做适当的调整。所以说,运动量安排是以学生乐学为基础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运动,积极的学习,从而起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3.注意巧妙的安排运动量。我们发现,同样的运动量在不同的班级却发生了不同的现象,有的班级很快就完成了,而且学生不觉得累,而有的班级学生既感觉累,又没有完成任务,那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组织发生了改变,如果我们运动好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那么,学生就会不觉得累,而是积极的配合老师练习,而且练习时体验到了快乐,那么,这样的运动量安排是科学的。我们可以运动分组练习、竞赛练习、情境练习、游戏练习等方法。
4.安排运动量时要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总体运动量进行了安排,并不一定会不出情况,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规律,简单来说就是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安排内容,并及时对运动量进行合理的调控,使学生能在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运动量更好的落实下去。
5.注意对运动量监控。运动量什么样才能合适呢,老师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于学生的判断要有一定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对运动量科学的掌握,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控。可以用测心率的形式进行,在课前测量一次,这是平静时的心率。然后每隔十分钟一次,看期有没会变化,再就是在学生刚刚完成一项运动时测量,看期是否超过了规律的心律,这样,就可以从全局知道了学生的所承受能力。总之,运动量的安排,是一个运动的过程,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从其他各方面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合理的运动量,为学生的学学习做好保障。
1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体育课堂的教学氛围比较枯燥,大多数的小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会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不敢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质量;其次,许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讲授如何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能集中注意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最后,一些教师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中将自己处于主导地位,不能和学生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常常由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些体育锻炼,几乎没有互动的机会和时间,这样就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不能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2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与策略
2.1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因为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比较强烈、兴趣较多、爱动爱玩的特殊时期,所以,体育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体育教学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还能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经过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实验证明,小学生比较喜欢游戏教学法,因为游戏教学法是一项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特殊体育活动,这和学生好动爱玩的性格相符,所以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容易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
2.2选择和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
为了给社会培养出更有发展潜力的综合人才,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对小学体育教学而言,确保小学生的身心得以全面发展是最重要的任务。要想使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就需要教师选择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这时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添加适当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从而有效的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有效实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3体育教学要做到规范化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使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需要对教师和学生做到合理的规范。对教师的规范主要包括规范教师的教学设计、规范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规范教师的教学评价以及规范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可以顺利完成,从而实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对学生的规范主要包括规范学生在课堂上应遵守的常规,比如规范学生听课、规范学生练习,还包括规范学生器材的布置以及规范学生的自主探究等。所以,体育教学做到教学规范化,这样才可以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4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所以体育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100米接力赛跑”时,体育教师首先要清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100米接力赛跑时的正确姿势,提升学生快速跑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调力和灵敏度。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竞赛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的起跑姿势和背向以及侧向听声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2.5增加课堂教学互动活动环节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要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增加互动活动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多交流,尽量为学生组织一些可以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活动,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6强化小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只有学校具备专业的体育教师,才能高质量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因此,学校在选择体育教师时要注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学校还要适当的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提高在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体育教师之间还要多沟通交流、互相学习,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3总结
为了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实行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上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选择和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活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做到规范化,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中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体育教学观念落后、体育方面的经费不足、教学方式落后、体育师资力量不足都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促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要让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中小学生的重要意义,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也要让农村中小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促进身体发育和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其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
二、加大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方面的投入
要促进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就必须确保一定的资金投入、设备投入等。针对当前很多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落后的情况,教育部门要加大重视,设置专项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设施,确保农村中小学拥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能够顺利地进行体育教学。
三、培养合格的农村体育教师队伍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体育师范教育,其在体育技能和教学水平上与专业的体育教师都有着明显的差距,难以有效地组织体育教学,既无法在体育课堂上为学生进行规范的动作示范,又无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要培养一支合格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就要对当前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化程度。在体育课程标准理念、体育项目开发、体育技能提高等方面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另外,也要积极引进年龄较小、综合素质较高、专业程度较高的体育人才加入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队伍中来。
四、开发农村本地的体育资源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课堂。例如,利用农村随处可见的竹竿来排练竹竿舞,或进行攀爬、跨越障碍训练。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教学资源,提高农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解决很多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总之,我国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农村教育工作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的特色,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全面推进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教育部门根据这种情况开展了新一轮教育改革工作。体育课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水平。由于小学体育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小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本不重视小学体育教学的存在,将大多数的体育教学转化成文化教学,从而导致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并做到文化体育两抓手,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创新角度;小学体育教学;实践
前言:
近年来,广大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对小学体育教学不重视,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在快速的下降,因此做好小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锻炼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深入,小学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本着以“学生健康为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传统小学体育教学问题育现状
1、1教学方法落后:
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一些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上采取一系列的填鸭、灌溉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而降低学生体育兴趣。再加上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任何的。创新性,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在课堂上一些实践教学活动比较单一,从而降低课堂效益,使学生无心学习。
1、2体育教师水平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教师是整个体育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在现阶段,一些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影响着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由于学校在招聘教师和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问题从而使一些低素质、低能力、低水平的教学人员进入到教学中去,这些教学人员的教学能力一般,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严重的降低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1、3缺少完整的体育教学评价系统: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整个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使用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开展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与综合素质水平。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就算制定了完善的评价体系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另外,有()一部分的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这与学校内缺少完整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育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体育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
2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2、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素质:
体育教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与传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与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小学体育教师在转变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并积极参加学校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
(2)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并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在参加科研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并在相互交流的合作中共同成长,从而找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加以改善;
(3)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反思活动,只有这样小学体育教师才能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从而做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
2、2做好备课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是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的重要基础。一堂完整的体育课程都是由课前准备工作来完成的,因此,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关键。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按照方案进行教学。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保证教学方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学生想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并将其进行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小学教师的体育教学质量育综合素质水平。比如说,教师在课前可以组织其他教师共同进行备课互活动,还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的备课方案进行备课,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2、3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教师在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课堂效益无法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并应用自主合作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特点,走进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中,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政策。其次,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并带领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家、社会、世界地理文化,并通过多种角度进行体育教学。将教科书中的内容与体育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活动,将体育教学的价值更好的展现出来。
2、4创新小学体育教材体系:
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素材大多数育文字、图片、音像为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文字为主,这些文字枯燥、单一、知识量较少,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没有任何的帮助。另外,音像教材的知识内容不充足,质量不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材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总结:
要想促进小学体育教学快速发展,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设计全新的教学题材,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课外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体育学习效率,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本文对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专业人员加强对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许浩、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0:87-88、
[2]李聪、江西省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覃刚、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人文向度的失落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邹晓旭、基于社会分工论的我国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及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5]李波、创新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武魂,2013,12:129、
1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途径
1.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按照新课标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处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而课程改革就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因此,首先,作为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学校领导、教师应该自上而下地转变教育思想,扭转重智轻体的教学倾向,真正将德智体美劳贯穿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中。其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面对全体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应该汲取有关自然主义体育观的精华,将学生的终生受益与体育效益结合起来,树立起一种终身体育的观念。
1.2优化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首先,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以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为依据,使学生乐意去学、愿意去学,从体育课程中得到快乐。第二,更新和充实体育理论课程的内容。比如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将体育社会人文学、体育保健学等方面的知识放在教学中,让课程内容设置更加具有实用性,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1.3增加对小学体育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育要顺利实施就必须要有物质作为保证,如果没有良好的设施条件以及工作环境,任何形式的素质教育,任何的新课标改革都很难顺利实行。
1.4突出课程设置的实效性和手法的多样化
首先,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育应该采用能动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次,学校应该通过课程改革增加课程的开设次数,并且开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下辅导班,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以一种最放松的心态参与体育锻炼,使体育锻炼成为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方式而绝非仅仅是教学内容学习的一部分。
1.5构建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体育测评标准
任何教育制度的改革要贯彻到底,得到良好效果,必须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考评制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改革的初衷,否则,任何的改革措施都将是一种形式化的口号宣传。
2新课标下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改革经验
2.1新课标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标下,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提法,有人认为,学生是“主角”,而教师则是“配角”,也有人认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还有人认为学生是“上帝”,而教师是“商家”。上述对于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定位实际上反映了其对于“学生主体性”这一教育理念的片面理解。其实,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到的是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使学生在生动的课堂上获得知识。比如在二年级体育教学中,有关于练习学生合作精神的活动。教师设计以下对话:师:同学们,你们好!大家旅行都去过什么地方啊?学生回答。师:那么我们大家一起开火车去一个神奇的地方,好不好。生:好啊。然后给学生介绍游戏规则,组织学生合作跑。教师在活动结束之后对学生的合作精神予以表扬,并鼓励学生自己说出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人犯规。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引导者,而且还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获得积极心态,迎接挑战。
2.2组织开放式教学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让课堂变得有气氛,有目标。过去的体育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要学生步伐一致,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在新课标要求下,对于学生健康以及情感要求更加具体化,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活跃思想、张扬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3优化教学过程
2.3.1感悟体验教学法
教学中应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融入小谜语、小新闻、小竞赛以及小奖励等。这样不仅可以加大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够使体育教学变得愉快。例如,在对五年级小学生进行跳远指导的时候,可以引入乌龟赛跑的故事,将这个故事稍加改进,告诉同学赛跑的时候遇到了一条河,以此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体验式的教学中获得乐趣,获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一种乐观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2.3.2情境教学法
好的氛围会给人带来好的心情,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情感共鸣,最终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结合时事,也可以结合故事,通过一定的实物途径,帮助学生以情境的方式理解教材内容,从深层次提升其对体育精神的理解。
2.4新课标下,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标要求对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力、学习态度、知识技能、合作精神等都方面进行很合理、全面、公正的评价。由于学生主体性的差异,所以应该建立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教师采用随堂评价、学生互评、自评方式,使教学氛围融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的另一层面的意思是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这样就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新课标下,教学活动的评价是双向的,是从师生对立关系转向统一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最为重要的还要通过课程的开展来塑造学生的个性,进而达到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养成习惯、如何创新,促使学生具有强壮身体的同时,也具有优秀的灵魂。
一、分层教学法实施前的准备阶段
在体育课堂实施分层教学法之前,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分层备课。分层教学法的备课,教师要摒弃“一刀切”课件,对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任务要进行透彻地学习和理解,将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重点知识、难点动作划归分类,为学生的不同层次分设不同的学习内容、方法和目标,预设各层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重要理论依据。
2.学生分组。学生的编制分组,是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法的重要载体。小学生活泼好动,体育课上爱玩的天性得到激发、释放,根据学生的体质、能力进行科学有效、合情合理地分组,可以分为“优秀、中等、希望”三个组别。并可以将三个组称为“红、黄、蓝”队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维持体育课堂秩序,为分层教学的有序进行与顺利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场地器材准备。在体育课堂进行分层教学前,体育活动场地与运动器材必不可少,教师需要提前沟通、协调好场地、运动器材使用问题,确保分层教学法的体育课程实施有用武之地。
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应当根据学生的能力、天资、爱好的不同,对拔尖生、希望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因材施教正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是因材施教的延伸、深入和发展。
1.视身体素质的不同的分层训练。体育课程主要是通过身体的多种运动练习来掌握好体育动作的知识与技能。由于学生受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环境的影响,造成了身体素质的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一种情况是男女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另一种情况是有的学生时常锻炼的体育成绩不及偶尔参加锻炼的学生。因此,在运用时,针对每组学生的不同体质进行分层训练,以达到不同的训练目标为评分标准。为有效地组织好分层教学,教师要灵活地使用不同的层次策略、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立定跳远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学得快、跳得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笔者根据学生跳的情况进行指导,让他们自己慢慢琢磨跳得远的方法,通过观察每组学生的体质情况,在他们能力可及的范围内稍稍提高一点,分别设置了三种不同的距离,然后进行比赛。学生们经过努力都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心情无比愉悦。
2.依照课程难易程度的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体育教师运用理论联系实践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任务,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划分,制定好科学的学习梯度,掌握好授课的起点导入、体育知识技能的过渡与衔接,寓教于乐,寓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兴趣于一体,为学生创设快乐体育学习的学习环境与体育训练殿堂。例如,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在做马步冲拳、弓步推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歇步下冲拳时做的不是很到位,要求学生不厌其烦地体会每次做动作时的不同感觉,争取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因此,需要将马步冲拳、弓步推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歇步下冲拳进行分层授课,按照:起势—马步—马步冲拳—弓步—弓步冲拳—扑步—歇步的顺序分层授课。运用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分层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各异,小学生的学习目的很简单,就是得到教师的夸奖,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以发展性评价为主,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给予不同的赞美与鼓励,增加学习动力。分层评价要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自信心为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差异,为他们减轻心理负担,增加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前滚翻》一课中的教学难点是:两臂撑推用力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滚动团身紧,顺势起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快便可以掌握动作要领,体育教师可以肯定他、表扬他;对动作掌握差的学生一方面进行双腿间夹纸等辅助练习,鼓励学生勇敢尝试连续前滚翻练习。
三、分层教学法在课堂实际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1.非公开化。分层教学法的学情前测工作是隐性的,根据学生的各项水平划分不同学习组,体育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即可,切不可公开化。分层教学法主要是针对教师如何制定出更适合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教学方案,分组根据是需要保密的。否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产生自卑感,教学效果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2.非固定化。分层教学法的运用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生训练和教师观察,根据每个学生的进步程度要为学生重新进行定位,小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可塑性非常强。因此,学习成绩变化都会非常大,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3.非直线化。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适当时机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有的学生领悟能力强,“一点即通”,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因此,教师要灵活把握分层教学的时机,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由学习热情转化为兴趣,由兴趣转化为乐趣,由乐趣转化为志趣。助力于学生在求知的海洋里扬帆远航、奋勇前进、争取属于自己的胜利,享受成功的乐趣。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既符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又可以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