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优秀3篇

《形势与政策》对于我们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分析当代我国形势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整理的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2900字 篇1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xx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有了深刻、全面、真实的了解,虽然大学期间只有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老师结合了现实生活我们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与国家宏观政策,给我们分析了当前国家形势,解答了我们对法治发展所关心的问题。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古语也有“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可见,法治的概念古已有之。然而,现今中国仍然时有出现权大于法的法治崩弛现象,例如官员贪污、官商勾结、非法拆迁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执政党需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出更高要求的法治概念,把权力装进笼子里,用制度来约束、规范我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报告明确了中国的法治进程,即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xx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而报告则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需要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法律体系再到法治体系是目前中国法治进程的一大特点。当法治体系构筑起来之时,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局面形成之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的法治目标就会实现。

党的报告指出:要“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到20xx年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报告关于推进“依法治国”的“空间”要求。推进“依法治国”是涉及中国各领域、各方面的一项政治任务。“全面性”表现在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使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报告关于推进“依法治国”的“时间” 要求。“依法治国”方略自从党的xx大确立,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贯彻实施20xx年来,已经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依然存有不少差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的承上启下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到20xx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总体布局上,报告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安排和协调推进。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使法治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发挥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报告的这些重要内容,是对宪法精神和宪政制度的再次宣示,维护了宪法权威、弘扬了法治决心,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动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依法治国不是口号,仅仅止于鼓而呼,它是人民权益实实在在的保护神。因此,法律的“模样”应该符合老百姓的想象,决不能“中看不中用”。科学立法,就意味着,对立法项目开展立法前论证,下基层,听民意,延长立法链条,让走出“闺房”的法律法规更加被群众所熟悉。亚里士多德言“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只有科学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有章可循。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严格执法是手段。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再好的法律也会是一纸空文。执法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每一个执法者都身肩使命。执政者如何执法,浸润在最贴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最直接的行动传递着法治建设的脉动。因此,在执法过程中,必须要有清晰的执法依据和充分的信息公开,有了这两样法宝,群众才有办法凡事都问个“是否合法”, 严格执法才能建立充分的公信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公正司法是核心。建立公正司法,就是要彰显文明,惩处邪恶,不让诚信者吃亏,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培根谈公平时曾经说到“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司法就是水源,如果司法不公,那么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也将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干涸。在人的主体性伴随信息爆炸不断觉醒的时代,人民更加期待公平正义。更是谈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期待公正司法能够摒弃“司法神秘主义”,利用好多元的司法公开载体向群众展现何为高效司法、权威司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民守法是目的。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即“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依法治国的最大语境不是国家,而是人民,只有人民自觉地守法,敬畏法律,依法治国才能真正实现。在契约社会,规则必不可少,在社会主义面前,法律必不可缺。

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判断起点而以公平正义为判断重点的一种逻辑推理方式。其包含四方面内容并要相统一:“合法性思维”,即任何行政措施的采取、任何重大决策的作出都要合乎法律;“程序思维”,要求权力必须在既定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权利义务思维”,即以权利义务作为设定人与人关系及人与公共权力关系的准则;“公平正义思维”,即公权力要以追求、维护公平与正义为价值尺度。报告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就是要用平等的宪法原则去“反人治”“反特权”“反腐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报告强调的就是要把领导干部已习惯的行政思维、领导思维、管理思维转变为法治思维。领导干部要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典范。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应成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和管理社会的基本功。中共提出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其中法治又有新目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中国法治建设有三个关键问题:一解决党的依法执政问题,只要党能够依法执政,法治国家就有保证;二是建成法治政府的问题,只要能够依法行政,法治国家就有希望;三是司法公正问题,只有公正司法,人们才会信赖法律。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要注意两个“权威”一是法律的权威,即宪法法律至上;另一个是司法的权威,它是维护法律权威的权威。没有后一种权威,前一种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司法是法治的“最后一道防波堤”。报告就此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深化司法改革的关键,应继续深化司法职权配置,把法治的重心建立在司法之上,党和国家要逐步习惯通过司法实现长期执政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将宪法赋予的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落到实处;通过提升司法机关的政治地位和落实其宪法地位来树立司法权威

20xx年,法治中国路蹒跚前行,从1997年,依法治国首次进入中国国家决策到今天中央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在历史上,人民对法治的期待从未如此热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沿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实现路径。在这一漫长而坎坷的路途中,贵在树立法治理念,贵在追求法治精神,当人们对法治形成一种信仰,那么法治也必将沁入人心!让我们以此中央全会为起点,期待法治中国更光明的未来!

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3200字 篇2

1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

1.1自我身份的认同,文化精神的延续

回顾我国古老的文明史,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四大古国之一拥有着辽阔的土地、富足的自然资源和先人智者们留下的文化瑰宝。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人,我们应正视这个自信的源泉力量。只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当今世界里建立民族的自我身份的认同,确立民族的自信心。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演化而成的一种反映了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1.2西方文化的渗透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西方文化蜂涌而入,面对外来文化的渗透,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不断地走向求新,从趋同走向求异,在繁华的中心商业城区,肯德基、德克士、麦当劳、各式各样的咖啡馆、西餐厅的身影随处可见,西方的饮食习惯正在影响着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而就统计,在我国面向青少年和儿童的出版物中,除了课堂必需的教材、辅导书和《新华字典》外,没有一部书它发行量能与英国作家j•k•罗琳(g)创作的《哈利•波特》(harrypotter)比肩。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及互联网为代表的国外文化也在逐渐对中国进行渗透,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全球一体的发展,中西文化交融已经势不可挡。在这种现实面前,中国文化就需要学会对全球化作出适当的反思,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觉,建构起文化认同。当前,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不但对中国历史、传统的四大发明等很熟悉,而且希望了解当代的中国是什么样的。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这种愿望更加强烈。

1.3国家外交所遇危机与挑战

五四运动以来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伴随着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盲目排斥乃至毁损,至“文化大革命”为最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重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肯定,但我们仍不断通过各种媒介得知——中国某地拆卸本土建筑,山寨西方建筑的负面消息,文化窃取、产品的复制模仿等新闻也层出不穷。经典传统不断消失,中国文化在国际地位正遭遇着信任危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关系到中国未来在世界上能以何种形象出现在国际的视野上,并怎样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和价值观来影响世界。

1.4传统文化带动创意产业发展

为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做准备,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无限的商机。在20xx年12月,“故宫”为了售卖其周边产品,就上线了“故宫淘宝”的淘宝店,并在20xx年9月的时候玩起了新媒体,上线了“故宫淘宝”的微信公众账号。故宫首个app《胤禛美人图》上线两周时下载量便超过20万,还获得了"20xx年度精选优秀app"。《紫禁城祥瑞》app入选了appstore"六月最佳应用",荣获appstore"20xx年度精选优秀app"。[1]随着经济转型的需要,世界各国以及中国各城市都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型产业看待,而内容的选取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注重挖掘各自的文化传统,包括古代历史文化、近代工业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交叉融合。[2]

1.5文化创新成为个人与中华民族竞争的重要驱动力

21世纪初,“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社会关注的焦点。20xx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发表了《创新美国:在挑战与变革的世界中达至繁荣》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精神是决定美国在21世纪成功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科技与美感相结合才是社会民族发展的出路,未来的科技创新将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3]而我国传统文化中富含丰富、独具魅力的民族元素,华夏儿女学会从这些文化元素中如何智慧地捕捉灵感,通过有机组合再创造,发现新的表现形式,从而为当下以及我们后代的子孙们提供最有力量的精神和物质支撑,促使中华民族文化愈加灿烂辉煌。

2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于当代美术教育中的途径

2.1以特有的地域或民族素材为基础

课程资源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改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的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国家课程的改革实施,还是各个地方课程和其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应充分发挥当地课程的地域资源优势,从自身生活中所能见到的造型为基础,延伸到新的表现样式,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多样化发展服务。

2.2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

以中华茶艺为例,可对传统茶室的摆设、中式点心等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研究,增加学生日常的生活体验。运用生活中可见的纸张、陶土等综合材料制作富有中华特色的艺术品摆设,也是增加学生生活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

2.3运用新媒体使学生多方感受传统文化

将传统知识文字、语言形式中的信息进行视觉化的转化,比如可以用用动画或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我国古代诗歌情节或经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从中国传统建筑、民间特色美术、民间传统节目等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词汇中选取的印象中出发,让学生在语言世界和视觉世界之间往返,运用新媒体使学生多方感受传统文化。

2.4中国特有民族元素通过提炼与设计融合于现实生活中

怎样通过美术教育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已经频繁的出现在各种课程研究和理论研究以及教研工作者的调研和科研中,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我国传统文化这个文化精华基础是创新的关键。根据“中国传统元素”中其音、形、色、意等特点,将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而又象征性的元素提炼出来,再通过与现代的艺术以及新事物相结合进行二次加工,使其焕发出新动力,并将这样的课程活动内容深植于现实生活中。[4]

3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案例设计《彩墨游戏》:教学对象:3年级的学生教学材料:宣纸(生宣)、毛笔、墨汁、调色盘、笔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可以认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等,了解画一幅水墨画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感受笔、墨、纸的特性;学习如何控制笔的水分以及执笔技巧,并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和用墨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宣纸上用水墨绘画,体验基本的墨色变化,学生能自己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尝试游戏性的国画练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宣纸上感受水墨滴染的乐趣,在欣赏大师以及学生优秀范作中培养学生对水墨画学习的兴趣,通过学习本课增强提高对中国水墨的学习兴趣,并热爱上中国的传统美术。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以水墨涂鸦的方式感受水墨相融,展现出基本的墨色变化效果图,并配以知识讲解。本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初体验。

通过展示出两张不同风格的线条画去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的效果,从而引申到作画的材料上。展示水墨画的作画工具、材料,让学生感受在普通纸张上的绘画效果与在宣纸上作画的不同效果。二是欣赏优秀的水墨画。播放著名画家吴冠中教授的作品《周庄》、《江南水乡》等,启发学生感受墨色以及其笔法的丰富变化,发散学生思维。三是深入探究。详细介绍画画的笔法以及用墨方法。学生画出不同层次的墨点,进行点线面的练习;运用不同的笔锋描绘出不同形状、流向的线条,探究并感受不同的水墨表现力法。让学生体验水墨与宣纸相遇后呈现出的国画独有的韵味以及美感。四是学生通过前几环节的练习所获得的知识,在宣纸上自由大胆的体验水墨,鼓励学生去自由组合点线面形,创作出作品。

4对以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核心的美术教育的展望

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发展演变、经历了无数次的沉淀所留给我们后辈的宝贵财富,凝聚了无数的先人、前辈们的智慧,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是一个个的文化传承者,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不可推诿的责任。在大数据时代,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核心的美术教育改革更是时代的需求。传统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核心的美术教育的发展刻不容缓。所以要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核心的美术教育,首先需要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学者们在其各自的教学科研以及调研的工作中承担起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使命,虽然从现状来看,我们任重而道远,但作为美术教育中的一员,我们应当脚踏实地,勇于承担起责任,将眼光放长远,扎实的去调查、去研究。

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2400字 篇3

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的目的做了明确规定:“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一门新兴学科[1],也是当下教育学研究中的热点。研究教育生态学的意义是把生态意识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中去。运用生态学的原理解决形势政策课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一、形势政策课教学课程现状

1、教学客体思想能动意识淡薄

教学过程中的客体指的是学生,虽然形势政策课程是高校的必修课,但因为其学时数少,且为非考试科目,故多数学生愿意学习的主动性较少,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现象严重。工科的学生因为专业原因,对形势政策课乃至整个高校思想政治课也不是很感兴趣。

2、教学内容模式设计单一

形式政策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多数沿用的是单纯的照本宣科方式,讲授式教学法,即一人讲,众人听,纯粹的灌输理论,不分轻重缓急,平铺直述的单项传授,且在新课改的环境中,课程教学中内容广泛,课时紧张,学生缺乏时间为思考留有余地。

3、课程教学中教师队伍建设不合理

担负形势政策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团队作为高校就业课程教育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的主导,其行为标准及期望是课堂生态的决定因素之一。2009年以前,国家没有开设相关的形势政策专业课程,间接造成高校缺乏相应的富有相关教学经验的就业指导专业教师的局面;且当前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师多数由学生就业管理部门的干部和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和辅导员来担任,多数人没有参加系统的业务知识学习和相应的专题培训,没有取得相应资格证。

二、生态学视角下提升形势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

当前形势下,高校形势政策教学需要改变固有模式,通过生态学中人本化的教育思想,创建新的教学理念,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的实效性。

1、以个体生态学理论指导教育客体的培养

个体生态学是以个体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生物与环境之关系。特别是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学生作为教学个体而存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各种影响因子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状况的学生,依据不同个体生态的特点,调节教学环境中的影响因子作用,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效果,使其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发展教学理念的同时,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中把握社会对不同专业学生就业要求这一主导因子,建立就业咨询工作室,就业网站聊天室等,并结合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利用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调节学生心理、情绪等影响因素,满足学生对精神方面的建设需求,帮助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足,避免教育过程中出现所谓的花盆效应,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升自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从而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会使得学生接受,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以生态多样性理论丰富教育主体的资源建设

形势政策课程的教与学是在一个大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教学团队是作为生态群落出现,提高教师种类的多样性,丰富生态主体的层次和结构,目的就是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此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通过举办相应的就业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势政策课程的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参加各类校内外培训、研讨、参观、交流等活动。

其次,为提升教学团队的学科背景多样性,可以从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专业选拔一批具备多重知识背景的优秀教师从事一线就业指导教学,满足不同学科多样性要求。再次,高校可以聘请社会中地方人力资源局、人才市场、优秀企业等单位部门的人力资源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相关技能、知识的讲授和培训,激发学生的就业意识。

3、以族群认同理论协调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生态平衡

生态学中,族群认同则是指族群身份的确立,它表示族群成员对所属族群的认知和信赖。在高校就业指导教学中,通过利用生态学中的族群认同理论,使得受教育者对高校形势政策课程教学者认同,并通过知识上的更新,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来发展高校就业指导教学。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只有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互相信赖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展高校形势政策教学[3],因此,生态学中的族群认同理论有助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建立最基

本的信任关系,这是发展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第一,在教育之前,为使学生充分理解,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即理解和把握学生的需要,以此研究教育发展方向;第二,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将一些热点或者学生所关注的社会动态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吸引学生眼球,从而使得学生主动配合教学,或者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机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合作来完成任务,并从中获得感想或问题,通过学生的反馈,有老师帮助解决,以实现教育目的。

4、以最适度法则完善课程生态教学体系

形势政策课教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自身发展,教育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对于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和客体都能很好发展,这就是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守的最适度原则。

第一,通过分析本科生和研究生群体在学习、生活、就业、创业方面上的需求,改变就业指导教学以前单一化,机械化的模式,针对各个群体的需求特点来精确形势政策教学的内容,以此实现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在教学中,为适应现在教育发展的脚步,帮助学生选择成长方向,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观方面上的教育。不同学历的学生,对自己所想从事的工作要求不同,针对本科生,主要的教学是要进行其思想和观念上的改变,使得他们能够接受人才市场选择工作人员的现实信息。

第三,由于高校学生在不同年级的思想上是不相同的,所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依照年级递增,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职业,就业方面的指导,达到形势课程内容在教师,学生之间掌握的最适度。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