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
【摘 要】法语是国际第二大言语,科技法语是现代科学技能的载体之一。跟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扩大,科技法语文献和材料的翻译也日趋遍及,本文较系统论说了科技法语的特色。
【关键字】科技法语 特色 导言 科技法语是自然科学和工程
导言
科技法语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能范畴中运用的一种外语文体,是跟着现代科学技能的迅速发展而逐渐构成的。从运用地域上讲,法语是仅次于英语的国际第二大言语。科技法语作为现代科学技能的载体之一,正日益遭到大家的重视。
科技法语的首要特色
科技法语尽管没有与通常法语天壤之别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但其词汇含义、句法构造、句型运用和修辞方法却有自身的特色。对科技法语特色作全部的了解,对熟练掌握并灵敏运用各种翻译办法和窍门是大有优点的。
1.用词和词义特色
通用科技词汇 这类词汇指不一样专业都要常常运用的通用词汇,如fréquence(频率)、densité(密度)、facteur(系数)等。这类词的词义相对单一,虽运用范围较广,呈现频率较高,但通常不会给翻译构成什么艰难。
半科技词汇 这类词汇系指科技法语中运用的通常词汇。这类词除自身的根本词义外,在不一样的专业中又有不一样的词义。例如al-imentation一词,其根本词义是“喂食”,用在科技上转义为“馈电、给水、供弹、运送、加载、进刀、电源”等。这类词词义繁复,用法灵敏,调配方式多样,运用范围极广,在科技法语文献中呈现频率最高,给翻译的词义了解和挑选构成很大艰难。
纯科技词汇(亦称专业词汇) 这类词汇系指在不一样专业范畴运用技能词汇。例如diode(二极管)、isotope(同位素)、plancton(浮游生物)等。这类词词义单一、运用范围极窄,在科技法语中呈现频率最低,翻译时没有艰难。
笼统名词 科技法语中许多运用概念精确的笼统名词,由于这类词汇表意恰当。其词义特色是既具有笼统的动作含义,又具有详细的事物含义,翻译时应特别注意(通常译者通常疏忽其详细的事物含义)。例如installation(安装;设备)、protection(维护;防护设备)、balance(平衡;天平)、guidage(制导;导向器)等。
合成词和缩写词 科技法语中由前后缀派生而来的合成词极多。翻开《法汉科技词汇大全>就会发现,由anti-、auto-、hydro-和hy-po-这四个前缀派生而来的词汇竞达1500余条之多,真是令人惊叹不已。别的,科技法语中缩写词的数量也极为可观。尽管缩写词具有用词经济、拼写便利、表达简练的优点,但给翻译中的辨认和了解构成了必定的艰难(现有的缩略语词典远远满意不了实践需求)。
2. 句法特色
被迫构造多 在科技法语中,被迫构造的运用远较通常法语频频。究其原因,一是科技文章着眼于演绎证明的成果,需求使事物、进程和成果处于语句的基地位置,而被迫构造恰好能杰出证明和说明的对象;二是科技文章的证明、分析和推理请求尽量客观,而客观的表达与豪情色彩是不相容的,被迫构造恰好能够避开人的主观因素;三是科技文章崇尚慎重、精练和精确,而被迫构造在许多情况下恰好可使语句更为简略和紧凑。
许多使甩无人称动词科技法语中,动词的无人称方式(分词式、不定式)广泛运用,尤其是现在分词复合构造作后置定语的景象更是层出不穷。究其原因,科技著作在说明事物的状况、改变和彼此间的`联络时请求完整、慎重、精确,而无人称动词恰好可用拓展的成分对所润饰的词进行严厉的说明和限制,并且又可避开复杂的主从复合构造并省却动词时态的合作,保持语句的匀称性。
短语动词多 科技法语文章中常常运用一些“动词+介词”,“动词+名词”、“动词+名词+介词”型的短语动词,例如:avoir a(需求)、disposer de(具有)、faire usage de(运用)、porter coup(见效)等。这类短语动词天衣无缝、用法灵敏、含义清晰,能对某些动作或做法进行精确的
描绘和说明,是科技法语文体的一个根本组成部分。
三、注意调整文章结构,突出重点
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虽然不同论文其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优秀论文的结构层次必须布局合理,围绕文章主题深入展开,层次清楚,逻辑性强,突出重点,整篇文章系统严密,浑然一体,良好的结构层次是优秀论文的必要条件[3]。科技论文的结构层次的要求包括:
四、重视对论文中段落、语句、词类的锤炼
科研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对科研投入明显增加,但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科研人员“用于创收的精力多于创新”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投资强度偏低。201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即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为0.77%,远低于全国科研投资强度1.7%的水平,也低于国际农业科研投资强度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3%~5%的高水平。二是项目稳定性支持比例过低。我国部级农业科学研究院项目的稳定支持经费仅为20%~30%。科研拔尖人才疲于争项目、找活儿干和应付各种检查等。据调查,近些年,骨干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研究的时间不足工作时间的70%。三是多头管理,项目重叠,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作为省级农业科研人员,也不得不向财政、科技、农业、开发和扶贫等各部门多头申请项目,甚至同一内容的项目多头交账才能保证科研运转,分散了科研人员的精力,也制约了相关技术研究和储备。农业科技创新具有的公益性特点,要求公共财政在持续增加投入的同时,重点建立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相结合的科研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要求增加能稳定支持的非竞争性项目,目的是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方向任务明确、能够获得稳定支持、能够静心搞科研和能够获得社会尊重的科研环境,稳定一批高层次的人才,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区域性的特点要求地方财政针对当地特色和优势产业,设立行业科技专项,并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力度;设立一大批覆盖面广、资金额度较小和周期较短的前瞻、尝试、探索和应急性的竞争性项目,加大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地域支撑计划的总投入。近几年,有些省份加大对农业科研单位投入的做法值得效仿,广东、山东、吉林和湖北等省成立了区域农业创新中心,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专项稳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2科研立项机制
3成果转化机制
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步骤。现阶段,我国每年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占40%左右,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主要问题是研究方向与产业需求偏差、成果过剩与短缺并存、转化过程半途而废、激励机制不配套、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合不够、知识产权不易保护和绩效评价内容不合理等。尤其是在绩效评价方面,重论文轻发明,重形式轻应用,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职称评聘对成果的要求一高再高,直接促使科研人员追求书架成果,助长科研浮躁风气。提高成果转化率,要从成果培育入手,多出实用型的物化成果。一是鼓励项目组以解决产业发展难题为主攻方向,开展内容丰富的研究工作,尽快出物化成果、高水平成果和影响力大的成果。二是为成果与产业的结合创造条件,及时解决成果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出成果的同时更为成果的应用作出不懈努力。三是鼓励农业科研单位与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四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应该考虑对相关产业发展的贡献份额。在评价方法上,由单纯的专家鉴定转向专家、服务对象和社会舆论为一体的总体评价。五是职称评聘等利益相关制度,应更加重视诚信、奉献、论文和效益。黑龙江省农科院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根据其区域的独特性,以院校合作和加强交流的农业服务为重点,采用“专家在线”、“合作共建”、“科技帮扶”等模式建立起广泛而深入的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力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给农民家。
4人才培养机制
5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创新是农业研究进入大联合、大协作时代的必然选择。每个单位的研究方向都是多年形成的,范围较小,布局分散,而单位间的合作可以凝聚力量提高大项目执行力。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以至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伴随着情报、信息的提供、传递和获取等活动,这是科技创新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协同创新与学术交流是相伴而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业联盟和创新中心;“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包括了“政府+学校+企业+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行业协同创新模式是把同行几个单位联合起来壮大力量;内部协同创新是建立创新团队或平台。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协同过程中的交流多,实质性的合作少,成果不落地,容易流于形式。协同创新机制应以� 协同创新团队对外联合广泛,有平台支撑,有标志性成果,成果推广力量强大。在协同创新领域,学术交流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对学术交流的质量和真实性更加重视。传统的学术交流形式要加强,如编辑学术刊物和专著、做学术报告和讲学、科学考察和情报交换等。还要创新学术交流的形式,利用好互联网,及时准确地传递科研信息。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三地农科院签署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并由8家主要农业科研单位组成“京津冀农业与水安全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形成“战略—生产模式—技术创新”相协调、可配套和见成效的创新体系,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现代农业发展。
6科研诚信机制
1科技期刊的概念和特征
期刊顾名思义就是杂志,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出版物,有专业性和综合性两类。记载着科技内容的期刊可称之为科技期刊。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重要文献的载体,是科学技术的新信息源。科技期刊具有以下特征:①连续性:定期出版,具有连续性,出版内容能够历史地、系统地反映某一学科、某一研究课题的发展过程。②选择性:各篇文章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读者在阅读时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可以随时翻阅。③时效性:文章内容要求新、求快、求好。④稳定性:有固定的作者和读者。⑤创新性:内容要求新,介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观点、新进展、新理论。⑥深透性:科技期刊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⑦复杂性:文章插图、公式、外文符号较多,排版难度较大。
2科技论文的概念及分类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文章,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科技论文按其发挥的作用分为学术论文、技术性论文、学位论文。学术性论文。指作者提供给学术性期刊发表或向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以报道学术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学术性论文反映的是该学科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类论文应具有新的观点、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据及结论及科学性。技术性论文。指工程技术人员为报道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而提交的论文,这类研究成果主要是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而取得的。技术性论文对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力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这类论文应具有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光阴似箭,转眼间,四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已接近尾声,回顾已逝去的日子,感觉过得还蛮充实,在这最宝贵的几年里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还是跟上了岁月的脚步,留住了许多转眼即逝却又很有价值的东西,总算没有蹉跎岁月。然而,在知识的海洋里总是会有很多的方面是自己从未涉猎,仍需努力去学习去领悟的。甚至有些知识可能你只学了一些皮毛的东西,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却常常感到棘手,就像写作。
是的,我们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习造句,写作文,但是我们一直学习的都只是一种文学性的写作,只是一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文字而已,但当到了你要在一些科技杂志或文刊这种讲究科技理论追求真实的书刊里发表你自己的科研成果或对于科研的一些见解时,却与你所学过的写作方式却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当跟邓老师学习了《科技论文与写作》这门课程后发现其实科技写作并不是随意地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而是必须要追求严谨真实,并且还必须要注意遵循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道德的规则。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并且是以科技新成果为对象,采用科技语言、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并按照一定的写作格式撰写,经过正规严格的审查后公开发表的论文。写科技论文的目的是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明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接受同行的评议和审查,以图在讨论和争论中渐进真理。因此,撰写科技论文时是绝对禁止抄袭等败坏学术风气的不良行为的。
这些都是通过学习了邓老师的课程后所获得的非常实用非常有价值的知识,一定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帮助的。
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
Abstract:Scientific papers are the foundation for nearly all technological exchanges, and scientific writing is a further deepening of productive think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riting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orkers, it is imperative to set scientific writing course in universities. In the present paper, teaching model was constructed from setting of teaching contents,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innovation of evaluation modes. Generally,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proves tha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is good, and students obtained initial ability of scientific writing.
Key Words:Scientific writing;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modes; Teaching effect
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是创造性思维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大学生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把握能力[1]。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并不令人满意。该文就《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教学模式构建及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
1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2 教学模式构建
教学内容的。设置
教学方式的改革
课程基础知识固然以课堂讲授为主,但是为了减少课堂教学的枯燥性、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案例教学。如科技论文的分类部分,选取较好理解的若干篇研究论文、综述文章,让学生学会区分不同类型文章。在分节详细讲述科技论文各构成部分后,选取一篇学生较易接受的研究论文為案例,让学生对每一构成部分有一个感性认识,为以后科技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文献检索与利用、参考文献管理、图表制作、电脑写作与修改等教学内容则采用课堂演示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切实学会这些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因为该课程设置在春季学期的后半段,正处于大四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之际。所以,在课堂讲解毕业论文基本知识之后,选取当年较好毕业论文为范本进行实例分析,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答辩现场观摩学习答辩流程与注意事项。
考核方式的创新
课程考核是衡量学生课程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也是任何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检查[5]。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设置为日常成绩(20%)+结课论文学生评阅成绩(40%)+结课论文教师评阅成绩(40%)。其中,日常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该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之处在于结课论文部分,尤其在于学生对结课论文的互评环节。从课题组已发表的研究论文中遴选出一篇较易理解的中文研究论文作为蓝本,将其中的研究背景、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部分肢解成图、表和小段落等素材。分小组要求学生根据上述素材整理出一篇结构完整的研究论文。然后,将各小组完成的论文进行小组间互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格式的规范性,研究论文的构成部分相对固定,有其规范形式;(2)内容的规范性,专业技术语言、数字、图表、参考文献等也都有其规范形式;(3)论文的科学性与学术性,主要包括题目的拟定、摘要的写作、关键词的取舍是否合理,尤其是结果的描述是否准确可靠,讨论的展开是否科学合理。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将课堂所学书面知识切实应用到实践中去,将研究论文的写作从简单的识记层次提升至技能养成模式,初步实现了学生科技论文写作技能的培养。
3 教学效果评价
调动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在授课过程中,一改“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论文在小组间的互评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学生对该课程普遍评价较好。
提高了学生对科技论文的认识
本科生接触科研活动较少,与科技論文的接触更少。因此,该课程从科技论文基础知识讲起,使学生首先对科技论文具备初步的理性认识;而后通过多媒体论文展示、纸质论文传阅和小组实训等方式,使学生对科技论文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科技论文写作的初步能力
通过课程基础知识讲解、写作实践、论文互评等环节的实施,切实培养了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该课程首先在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开课3年来,已有两届学生本科毕业,本科论文指导教师反映该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性、科学性等方面普遍较其他专业学生表现得好。
参考文献
[1]陈素清,李若。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9):190-191.
[2]张孙炜,吕柏,张迅。科技论文写作入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刘振海,刘永新,陈忠财,等。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许杰,杨基和。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之实践导向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2):93-95.
[5]韩俊,万平,潘金豹,等。《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4):85-87.
(2)摘要应注重文体的客观性,不应加进自己的主观意想,不应对摘要的内容进行注解和评论。摘要中不应出现“值得推广”、“值得借鉴”、“受到×××一致好评”、“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等词语。
(3)摘要起始语句不可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摘要不应是正文的补充、注释、总结,也不可加进原文以外的解释或评论。
(4)摘要的表述应以文字叙述为主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尽量不使用非规范单位或缩略语。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管理与控制
一、引言
科技论文作为高等院校教学阶段中最具创造性、综合性的核心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各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而科技论文的质量高低也一直都是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探讨高等院校科技论文现状及原因,并结合各高等院校自身情况及教育教学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对于提高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现状分析
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开始逐渐被各高等院校所重视。科技论文作为高等院校教学阶段中的核心环节,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许多高校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科技论文进行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但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如: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差,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管理制度的执行不严。
1.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差。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被过度强调,高等院校部分专业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未能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主要表现为学生检索、搜集文献的手段单一,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弱以及语言表达和逻辑能力较差。
2.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增加过快,一名指导教师带多名学生的情况屡见不鲜,某些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指导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许多高校的教师在承担了大量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教学研究和自我充实,使部分教师用于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相对较少、精力不足。部分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科研能力较差,指导水平低也是造成学生科技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之一。
3.管理制度的执行不严。尽管各高等院校对于科技论文从选题到答辩各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规定,但贯彻落实工作通常受到忽视,缺乏督促教师的认真指导、师生定期交流,使论文撰写质量日趋下降。由于管理不严,使各项规定形同虚设,管理制度的监控作用未能很好实施。
三、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科技论文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技能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训练,同时也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作用。不单只是检验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也是学生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重要准备工作。科技论文的撰写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与控制,如果管理与控制中存在问题,势必会对科技论文的质量造成负面的影响。
四、影响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的深层次影响因素
造成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面原因是社会的大环境变化,但从管理学角度去寻求解答,高校管理部门对科技论文的管理存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组织松散是影响因素之一。各式各样的指导组织很多只是形式上的组织关系,实则上下脱节,无法形成合力。如有的学校 指导队伍也缺乏统一标准及要求。学生按人头分摊给老师,而不是针对学生本身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选择特长、专业对口的指导教师,同时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在指导质量、指导程序等方面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
2.缺乏有效计划是影响因素之二。很少有高校平日将论文写作列入教学计划,对学生的论文写作技能进行培养。有的学校虽然开设语文类课程,但也很少涉及到论文写作方面的相关知识。由于长期没有受到相关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日渐单薄。这也是导致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差的主要因素。
3.领导层思想、方法、手段的滞后是影响因素之三。部分领导思想观念滞后,认为学生的科技论文只是一份作业,领导的不重视必然导致最后过程形式化。思想观念的滞后必然导致领导方法、手段的滞后。实际情况中,因知识老化,个别老教授对学生选择的前沿课题感到力不从心,但有的高校却有明文规定对指导教师的资历资格进行了限制,使部分对前沿课题颇有心得的教师爱莫能助。
五、高等院校科技论文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各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科技论文设计环节的具体情况,制定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贯穿从选题、开题、写作到答辩的全过程,以保障科技论文质量的提高。
1.保障体系分层管理。通过建立指导教师、教研室、院、校这四层质量管理组织,在不同层面上对论文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指导教师负责科技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及论文的学术规范审查工作。教研室负责监督各工作阶段的任务完成情况。学院负责确定指导教师及论文程序的细化。学校层面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及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完善规章制度体系。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如一些关于论文选题、答辩、成绩评定等规则以及指导教师在各阶段论文指导中应遵守的原则和程序的相关制度。二是规范文档格式,明确各类型科技论文在各阶段的各项文档书写规范。
3.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加强科技论文监管是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求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各项已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贯彻落实。同时,在学生科技论文完成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指导教师应做到全面的监控,督促学生规范论文的内容、格式、学术规范,及时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最后,由各级质量管理体系对学生的论文形式、格式及学术规范进行审查。
4.重视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指导学生论文的态度、数量及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并将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考核等方面挂钩,充分调动教师对论文工作的积极性。
六、结语
我国高等院校科技论文写作环节的淡化,已经引起了不少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种情况的危害性,努力改变目前的状况。改进高校科技论文写作,首先应该从管理角度着手,把握住各个流程环节的控制,从管理的几个环节做出科学的安排和改进。我们可以从提高科技论文的质量管理着手,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使我们高等院校的科技论文写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江腊生。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跟踪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6).
[2]李百齐。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120).
[3]郭力帆,乐征宇。高校理工科毕业论文质量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77).
[4]康星华。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谈[J].教育与职业,2007,(4):180.
[5]易清霞,杨春凤。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2,(7).
[6]孟梅,范世东,陈永志。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44):499.
关键词:创新型;科技论文写作;本科生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毕业时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该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初步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科技论文,它是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学领域的某些现象,或者是某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阐述,揭示这种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学术论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很大程度上是高校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重点加强对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亟待提高。经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本科生很少有科技论文发表,连研究生都很难写出高水平的科技论文。而且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总体水平偏低,相当数量的论文内容空洞,缺少相应的研究数据支撑,论文内容仅仅是现象、理论概念和方法的罗列和阐述。这充分表明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欠缺,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势必造成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脱节,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相违背。
一、造成现象的原因
1.学校本科生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培养计划要求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学校每学年开设x门通识教育类课程,其中并未有针对性地开设普及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课程。学校对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相应的师资力量配备不足,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从而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无法系统地学习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只能按照别人发表的论文,依葫芦画瓢,模仿其写作框架和思路。
2.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
高校本科生没有了高考升学的压力,学习状态涣散,课堂纪律松懈,作业靠抄袭,考试靠突击,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造成基础知识薄弱,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学科学术问题的研究中。同时,目前本科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自身写作水平低,面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往往带着强烈的排斥情绪去完成教师布置的实习报告、课程设计,甚至毕业设计,疲于应付了事,更提不上主动地开展学科问题研究。
3.促进本科生开展科技论文写作的平台有限
一方面,本科生不像研究生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或者有确定的研究方向,容易提炼科技论文的写作主题和支撑材料。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本科生的校园生活圈定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考试和参与班级、社团开展的校园活动,很难有机会长时间专注于一项或者一个方向的学科问题研究。日常课上学习的内容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而散,本科生自身没有抓住某一点深入思考总结的意识,从而很难找到科技论文的写作途径,没有方向,无从下笔。
二、加强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本科生撰写的科技论文获得公开发表,是任何一个本科生从事科研工作最期望的结果,也是对自己的科研工作最好的肯定。因此,本科生从中获取的快乐,首先是科研工作成功方面的快乐,由于本科生发表论文是极其罕见的,所以这种成功的快乐也是非常巨大的。其次,科研文章获得公开发表也是个人学术能力的彰显,因此,本科生非常乐意向他人传递这种成功的喜悦。最后,科研文章获得公开发表能提升个人价值,比如在本科生荣誉评选、就业招聘中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从自身价值方面带来的快乐也是很巨大的。除此之外,对提高本科生以下几方面能力有很大帮助:
1.培养学生的专业信息获取能力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为了完成某一项科学技术研究,本科生仅仅利用课堂上和教材里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从大量的各种形式和来源的信息中捕捉相关的有效的专业内容,在从事科研工作中是必须的。事实上,经常阅读专业相关文献,有助于巩固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拓展对本专业知识的认识,使自己在某一领域更专业化。
2.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本科生在进行科技论文写作时,面临着如何发现问题、确定课题;如何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如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如何将研究内容整理成合格的科技论文等一系列学术研究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模式供本科生学习,需要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摸索。这个探索过程,同时是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过程。
3.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要写出高质量的科技论文必须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必须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观点和主张。
(2)提高驾驭语言能力:科技论文不同于其他文章,其语言需要严谨、准确、精练、逻辑性强,能充分地表达文章主旨并具有学术性。
(3)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有时虽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创新性的想法,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结果也相当出色,但仅
4.锻炼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点,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可以激发本科生的创新兴趣,使本科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具备创新意识,并掌握创新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并形成创新习惯。
三、多举措共同提高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1.高校开设相关培训课程
要解决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差的问题,首先学校方面应该给予重视,在本科生培养计划中设置科技论文写作环节,并且在本科生课程设置中开设《科技论文写作》相关课程,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从技术环节解决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差的问题。
2.积极拓宽途径并搭建学术平台
科技论文往往被认定为科学研究的成果,其实除了科学研究,课堂活动、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性学习项目等都可以为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提供平台。比如本科生完成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后,可以将其研究成果提炼、整合,结合项目创新点撰写成一篇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写作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的科研过程,为本科生发展个人特长、展现其创造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培养本科生综合素质十分有效的途径。对于一名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会科技论文写作,不仅仅对自身会有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会其在科学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或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素清,李若。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9).
[2]王建青。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研究,2008(31).
[3]刘志壮。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与规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
摘要:连接号是用来连接意义密切相关的字或词语,它在农业科技论文中使用的频率很高,且复杂多变,在运用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多种错用和乱用现象。本文论述了农业科技论文中连接号使用常见的几种乱象,分析探讨了连接号使用乱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论文;连接号;使用乱象;建议
一、农业科技论文中连接号使用常见的几种乱象
(一)短横线(C)的使用乱象
新标准规定:标示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编号;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分合等均用短横线(占半个字的位置)[2]。
农业科技论文中短横线使用常出现的乱象有:
1、农业科技论文中表格和插图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年月日、产品型号、材料编号、多元体系、基金项目编号等之间的连接号常被错用为英文连字符(-)。
2、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并列词语,构成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复合词组,并列词语之间应用短横线连接,有时错用一字线连接。
例2:乙酸铵浸提D火焰光度法;总产量D平均产量D边际产量曲线图。
(二)一字线(D)的使用乱象
新标准规定: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时,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2]。
农业科技论文中一字线使用常见的乱象有:
【摘 要】介绍了测会学的发展,数字地球与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情况。为加速建设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发展我国的测绘学科和测绘事业,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地球;测绘科技;发展
0.引言
1993年和1994年美国先后以总统令的形式提出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即通称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这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信息化,抢占信息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和主动权的重大战略步骤,时隔5年,这一计划的实施初见成效,刺激了美国的经济增长,于是去年又以美国副总统演讲形式推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构想,并计划到2020年试图达到地球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亮出了美国这一近期全球信息战略的底牌。由美国政府高层出面提出的这一“数字地球”构想引起全球各方关注,� 中国学者尤其在地学界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不论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还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中国要准备迎接这一严峻挑战,已成共识。作为测绘学科,测绘行业反应更显强烈,数字地球概念为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高层次的发展前景。这里我们想就现代测绘学的发展从学科的观点稍为具体地探讨一下它与数字地球的关系和在构建数字地球中的作用。
1.测绘学的现代发展
空间技术,各类对地观测卫星使人类有了对地球整体进行观察和测绘的工具,好像可以把地球摆在实验室进行观察研究一样方便。由空间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如由计算机、信息、通讯等技术发展起来的3S技术(GPS,RS,GIS)在测绘学中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使测绘学从理论到手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测绘生产任务也由传统的纸上或类似介质的地图编制、生产和更新发展到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GPS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定位方式;传统的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已由遥感卫星或数字摄影获得的影像所代替,测绘人员在室内借助高速高容量计算机和专用配套设备对遥感影像或信号记录数据进行地表(甚至地壳浅层)几何和物理信息的提取和变换,得出数字化地理信息产品,由此制作各类可供社会使用的专用地图等测绘产品。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基本地图的成图或更新周期可望从十几年,几十年缩短到几年或更短,测绘业的体力劳动得到解放,生产力得到大的提高。
今天,光缆通讯、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使测绘产品从单一纸质信息转变为磁盘和光盘等电子信息,产品分发可从单一邮路转到“电路”(数字通讯和计算机网络传真),测绘产品的形式和服务社会的方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信息化的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所有制成份和运行体制的改革,需要开放民用国家测绘产品;从技术方面看,西方国家卫星测地技术可制作全球几乎任一地区1m分辨率(相当1∶1万比例尺)的地图,卫星上的GPS又可将这种地图纳入全球参考框架和转换为他们的国家坐标系,中、小比例尺国家地图的保密价值已大大降低;对于军事敏感的重力数据,卫星重力技术所发展的低阶全球重力场模型已足够用于他们的远程战略导弹发射。目前全球高阶重力场模型(如EGM96)分辨率已达50km,已接近我国现有重力数据的分辨率,其保密价值也需要重新评估。
综上所述,由于以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测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的理论基础、测绘工程的技术体系、其研究领域和学科目标,正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为正在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和动力,进入市场竞争求发展,测绘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信息产业。它的服务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是原来的单纯从控制到测图,为国家制作基本地形图的任务,而是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国 防建设中与空间数据有关的各个领域。它必将随着21世纪更加成熟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未来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技术框架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2.数字地球和现代测绘学
地球上一切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信息绝大部分(约80%)都与地理位置相关。中国21世纪议程62个优先发展项目中,约有40个需要建立或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是利用海量地理信息(即地球空间数据)对地球所做的多分辨率、3维数字化描述的整体信息模型,便于人类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合理使用,为人类认识、改造和保护地球提供一种新的手段,这里在数字地球的概念中突出显示了地理坐标的框架作用,因此NSDI是数字地球的基础设施,要求提供(地球)空间数据框架,包括大地测量控制框架(国家定位网和重力控制网)、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道路、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籍等基础地理数据集。在此框架上加载各类地球自然信息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一切所需要和感兴趣的人文信息。为数字地球提供上述地球空间,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0%,海洋将是21世纪资源开发的主要竞争空间,海洋动力环境的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又是决定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控制“阀门”。数字地球向海洋测绘提出了挑战。从全球来说,目前海洋的精细测绘基本上还是空白,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国领海海底地形的测绘,但要将陆地坐标参考框架以相近的精度扩展到海洋仍存在困难,海上GPS定位精度还低于5m;由于陆地高程基准不能用水准测量传递到海洋,在卫星测高技术的支持下用某种去掉潮汐影响的平均海面作深度基准,精度可达米级,和多波束测深精度相当。但广大的开阔深海的海底地形测绘不可能用船载测深仪完成,用卫星测高结合重力数据(低阶或中阶重力场模型)反演海底地形,目前试验精度可达10~100m。数字地球将要求海洋测绘技术有新的突破。
未来,人们将会拥有更多的计算能力以及更广的数码资源。移动网络和云计算将会给人们带来几乎无限的内存和计算能力。虚拟技术和基于软件的系统将会允许政府和企业在不需要昂贵的硬件升级的情况下迅速的调整升级IT系统。
从衣服到建材,数码产品将会更广泛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此同时,新科技将会改变我们与科技之间交流的方式。语音界面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中,而姿势界面则允许我们无声的与计算机通讯。最终,人脑-电脑界面将会允许我们用思想控制数码设备,使它
1.1农业科研单位对科技档案管理重视不够,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岗位变动频繁
部分单位对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本位观念严重,影响了档案的收集归档。基层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学识资历水平普遍偏低,专业素质缺乏,综合素质也不高,小类别分类存在混乱现象,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无法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档案管理人员在本单位不受重视,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变动频繁,导致熟练度、专业度下降。档案管理人员常身兼数职,能够用在档案管理上的时间有限。以上各种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制约了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发展。
1.2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
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很多都缺乏宣传,特别是当前年轻一代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导致档案遗漏的风险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大多数管理人员的管理监督意识不强,并没有对应归档的档案进行有效的定期督促。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设施、设备的更新不够重视,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资金的投入也较少,出现了档案管理设施陈旧以及档案室空间有限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与科学管理。
1.3农业科技档案相关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比较弱
由于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移动介质以及网络的广泛应用,致使涉密渠道增加。农业科技档案涉密载体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不强,对重要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不严格,对保密责任制的落实也不到位。同时,科技档案数量大,管理分散,部分档案分散在领导、业务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手中,档案收集整理困难,容易造成档案泄密。
1.4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的标志,数字化、网络化是科技档案起到更好服务作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目前,大部分档案还处于老式文件柜存储方式,档案管理实行单机输入,文件查阅是纸件传送,这极易造成档案的破损和机密信息的泄露,档案管理基本没有实现现代化办公。
2实现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档案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是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和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原则包括规范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可有效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收集、整理、鉴定、编辑和装订等繁琐程序,使档案管理不再费时费力。实现信息化后,档案管理更多的是体现自动化、实时化和网络化。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提高了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检索方式是档案管理人员从总目录中找到所需档案,然后根据目录查找所需,费时费力。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后,人机结合,即档案管理人员直接使用计算机开展工作。档案信息自动化统一管理,能使集中管理和利用相结合,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下的分散式系统,是农业科研档案较理想的管理模式。档案实行信息管理以后的检索与查询只需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既简捷又方便。此外,提供网上查询手段,查询者可以根据档案管理权限从网络上自行查询档案信息,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从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从事档案的收集和编研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2有利于提高整个部门的技术服务水平
农业科技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服务于农业生产生活,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档案管理信息化将档案在网络上共享,科技人员可以在计算机上查阅所需档案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资源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发挥作用并服务于农村、农民,起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我国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起步较晚,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档案信息化也随之迅速发展。提供一些农业生产技术资料和政策法规等信息,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必要的。农业远程信息服务是实现农业信息传播和技术推广的有效方式,覆盖范围大,内容丰富,对设备要求较低,打破了空间局限,使农民能就近学到最新的农业实用技术,还可以和专业权威、专家实现面对面的交流,把最新的技术信息传授、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在生产中发挥作用。
2.3有利于档案管理机制的创新
在很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是独立机构,隶属于机关某一部门,档案管理以经验管理居多,工作人员也以有档案管理经验者居多,这从某些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引进,部分单位还安排科研不出成绩、开发不见效益和岗位竞争没上岗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致使档案工作人员工作没信心、没激情,其效率可想而知。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科研档案的管理水平,使档案管理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而引进竞争机制,择优上岗,增强工作人员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其工作热情,更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潜力。
3实现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管理工作的需要,更是时展的必然。目前,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档案管理与现代化水平的要求差距很大,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做好如下几点。
3.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技能培训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档案资源的科学保管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先进的技术需要懂技术的人去管理,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档案专业的人才,这是许多单位信息化水平徘徊不前的根源所在。农业科技档案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具有专业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双重性,既可为单位内部部门和科技工作者服务,又可向社会提供具有本单位行业特征的各种服务。档案管理人员还应立足本职工作,增强自我学习意识,积极参与信息化教育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为尽快实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单位应有计划地对本系统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涵盖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工程等方面的信息化技能培训。相关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创造条件,让档案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档案发展趋势和现代科技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
3.2强化单位内部重要项目的服务跟踪与信息管理,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意识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实质是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向档案实体通过信息化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转变的过程,更是从管理向服务转变的过程。科研人员是科研档案形成的主体,只有提高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才能促使科技档案走上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轨道。重点科研项目和成果代表项目研究领域的前沿水平和团队的研究能力。因此,对重点项目配备专业人员对项目论证、立项和结题全过程进行档案跟踪管理和技术服务,做好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保证项目进行过程的每个阶段产生的新成果、新技术均能及时地进行归档,可确保重点项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因此,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不能单单注重先收后管,而应根据科技档案的特点,对科技档案的形成提前介入,开展前期管理,使科技档案的建立贯穿于项目进展的全过程,做到收集的档案系统、准确和完整这是档案信息化的前提条件。
3.3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安全管理
1.1策划实施者
为使期刊顺应时代的发展,编辑要有调研、策划和推广实施的能力。首先要对自己刊物有清晰的认识,并与同类型的期刊作对比分析,结合时展的要求,制定符合自身刊物的发展目标,与同伴共同朝着目标努力。科技期刊的网络出版是多媒体出版时期出版者的共同目标。编辑应不再满足于借助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网络出版,而应策划、研发集网络投稿、在线审稿、网上办公、同步出版等服务一体化的网络平台。现在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仅是纸质阅读,如网络阅读、光盘阅读、手机阅读等方式也层出不穷。编辑要顺应潮流,不断进步,适应出版新形势的发展。医学期刊编辑不但要策划全局,细节也不容忽视,要制定一些策略,更好地促进期刊发展。如为科研项目作者开设绿色通道;与优秀作者保持联系,鼓励其多写好文章,争取稳定稿源;对部分潜在的作者要热情、耐心,加强沟通,取得其信任,增加稿源,扩大影响力。医学期刊编辑平时要利用文献检索及时捕捉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积极联系相关潜在作者,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鼓励其撰写相关文章,以求期刊在内容上处于优势。另外,栏目具有导读、分类和索引功能,医学期刊栏目的策划具有重要意义,编辑应结合相关专家的建议,策划出个性鲜明、适应作者需求的栏目,以求期刊的更好发展。总之,医学期刊编辑要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及时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在选题策划、栏目策划、经营策划方面下工夫,不断创新,推进期刊的发展。
1.2学术审定者
编辑承担着传播社会文化、维护作者权益的责任,所以编辑是科技期刊的“把关人”,既是传统角色,也是主要角色,是整个期刊出版的中心环节。医学期刊作为医学科技成果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其编辑人员要做好把关工作,在明确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报道范围的前提下,除了把关医学论文的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还要正确应用网络产品———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杜绝抄袭、剽窃、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要以敏锐的判断力,判断稿件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能够发掘其真正科学价值,最后结合专业科学领域专家的外审意见,对稿件给予准确公允的评价。进入全媒体时代,网络出版的低成本和开放性、便捷性以及人们对“快餐”文化的需求,使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通过网络论文与成果。在网络海量信息增长、市场经济影响以及目的不纯洁性的促使下,出现了许多“非审定性”的“发表”,导致科学论文良莠不齐,使其科学性与权威性受到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文章进行学术审定的编辑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编辑要增强学习意识,积极累积专业信息资源,了解最新发展成就,以专业的鉴定能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伪存真,坚守科技论文的把关职责,保证科学研究的纯洁和公正。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学分科越来越精细,学科之间的交叉也越来越多。在审稿过程中,医学期刊编辑要借助于学科专家的审稿意见以及自身专业素养决定稿件的取舍。循证医学是医学领域的新学科,在循证医学实践的过程中,医学期刊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医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是临床决策的最佳来源,因此医学期刊编辑的学术审定身份起关键作用。编辑要对其临床资料的准确性、试验方法和治疗方法的合理性、统计学方法的正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查,准确评估稿件的价值。随着伦理医学对医学临床的影响,医学期刊编辑要依据医学伦理学的规范,注重文章所涉及的实验动物的伦理道德问题,避免影响期刊的内容质量。
1.3技术加工者
技术加工者是编辑主要传统角色之一,优秀论文在与读者见面之前不但要经过编辑和审稿专家的把关,更要经过编辑工作者的技术加工。编辑的技术加工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内容上要在尊重论文原稿前提下,对学术论文价值进行再创造,对语句成分残缺或表述不清进行修改,达到用词准确、表述精炼,要把好语言文字关。形式上要调理论文的整体格式与体例,规范表达方式与书写方式,调整图表格式与编排等,保证文章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全媒体时代不仅带来期刊出版模式的变革,由纸质出版变为网络出版,对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工作也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挑战,由传统的单一、静止、平面的方式转变为复杂、立体的形式;由传统纸质手工操作方式转变为熟练应用Word、WPS文字编辑软件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要求编辑具有在海量信息中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搜索引擎以及专业数据库中的信息,查证论文的一些内容并能正确给予修改或指正。编辑可通过计算机的画图功能或简单的制图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提高其质量以达到刊物的要求。对于稿件的加工而言,医学期刊与其他期刊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编辑应结合这些特性进行编辑加工,以提高期刊质量。医学期刊的专业性较强,对作者的修改意见和专家的审稿意见,编辑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必要时发送校样给作者,充分沟通后再定稿。医学期刊要注重文章科学的严谨性,对内容增删、医学术语、剂量和单位、标点符号、参考文献等要认真校正,及时与作者沟通,以免发表错误信息,给科研和临床造成危害性的后果。医学期刊编辑要正确处理医学伦理问题,包括医患关系、医学进步、卫生改革、医学教学等工作领域中的问题,编辑在加工处理稿件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例如对于临床医学类文章,患者有权了解自身接受治疗及预后情况,因此文章中是否签有知情同意书是加工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总之,医学期刊编辑要掌握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编辑技能,不断提升自己,适应全媒体时代带给“技术加工者”这一传统角色的内涵变化。
1.4产品营销者
医学期刊作为出版商品是知识产业的一部分,其发展需要受市场的制约和支配,为保证期刊自身的发展,编辑要成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营销者角色。在市场经济时代,编辑不可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急功近利,要坚决维护自身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品牌,仍要坚持以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为首位。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传播方式立体化,对期刊编辑“营销者”的角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期刊的经济利益主要取决于期刊影响力的深远与否,而期刊的影响力又取决于期刊出版的内容、出版形式以及读者群等。首先,医学期刊作为医学论文的载体,它包含着先进的医疗技术、疗效好的用药方案以及严谨的科研成果,这些本身就会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经济利益,编辑要以敏锐的市场嗅觉挖掘这类文章,医学期刊应该采取优秀论文绿色通道等方式吸引优秀稿件,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提高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作为医学期刊编辑要有经济意识和危机意识,聘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审稿,提供高水平的修改意见,增加稿件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优秀论文,在以“内容至上”的全媒体出版的大潮中,以内容优良使期刊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全媒体时代使期刊的出版形式发生了变化,医学期刊编辑要适应形势的发展,跟随市场趋势,以多元化的方式出版期刊,提高网络营销能力,以网� 读者是期刊的上帝,在期刊与读者的需求之间,体现了编辑营销角色的重要性。随着网络的发展,读者多采用网络搜索和手机阅读等方式获取信息,编辑要建立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来吸引读者,例如,借助免费阅读部分内容,以吸引读者购买全文。网络传播有即时性、广泛性和互动性的优势,编辑要利用此优势结合营销策略的运用,与读者交流互动,更�
全媒体时代的医学编辑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医学期刊编辑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架构好读者与作者之间桥梁,为其提供优质服务。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是为其提供优质、高水平、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全媒体时代,读者获取参考文献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单一借助于纸质期刊,而是更多地通过电子介质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读者多通过网络和数据库中的检索功能,通过检索题名、关键词和阅读摘要来判断文章的价值,因此编辑要本着对作者负责、为读者服务的理念谨慎对待,要在题名、关键词和摘要上下工夫。题名和关键词要符合规范、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摘要要抓住全文的核心,使读者能够真正了解文章的价值和创新之处,引起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高水平的文章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医学期刊编辑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尊重作者的研究成果,建立与作者的互动机制,构建编辑与作者的和谐关系,保障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全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编辑更� 编辑可以通过期刊网站、电子邮件、即时聊天工具(QQ,MSN)、网上论坛、微博等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与作者沟通,实现与作者的即时沟通,倾听作者的需求、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编辑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文稿处理周期,提高优质稿件的时效性,方便学术交流。医学期刊编辑要培养“作者至上、读者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为作者和读者服务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及时向作者反馈读者的建议和需求,向读者传递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真正起到桥梁作用。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使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以前,人们想念远方的亲人、或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想要和远在他乡的亲人联系,一般都是写信,既费时又费力。如今,高科技的电子产品——电脑已不知不觉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只要用手轻轻一点鼠标,远在万里之遥的`朋友就可以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电子邮件;或者还可以视频聊天,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以前,飘洋越海去国外,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如今,这个梦已成为现实。高科技的交通工具——飞机的出现,载着人们畅畅快快地周游世界!坐车、坐船需要几天几夜的路程,飞机几个小时就能轻松到达。坐飞机,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还为人们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真是一举多得!
科技还使医疗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许多以前不能医治的疾病,现在大多都有了治疗的方法,减缓了病人的痛苦,挽救了大量生命垂危的病人。现在发达的医疗技术,使那些生活在黑暗世界的人重见光明,真是庆幸!
是科技,改变了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