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教育论文(精选13篇)

小学的美术课一般都教孩子们懂得什么叫美,能够欣赏美,能够在日常司空见惯的东西里见到美。那么关于小学美术论文怎么写?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1

摘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育 教育

小学美术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分几个学习领域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学的方向,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目前,美术教育中三种较广泛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简笔画”教学法。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式组合。儿童的作品犹如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加长方形。固定的造型,规定的色彩,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性。 第二种是“反复训练式”教学法。教师擅长于某一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画。所教的弟子则反复训练这一技法,以至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出“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的所谓“神童”。

第三种是“专业技能训练式”教学法。这些教师将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儿童学习绘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孩子考专业院校而最� 于是过早地将专业院校的课程硬搬过来对付天真活泼的孩子,机械地让他们画静物、画石膏、画素描,去临摹成人的作品,讲一些连专业院校的学生都弄不明白的绘画规律和高深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打瞌睡。画出的作品,只是功夫扎实的课堂练习,缺少“灵气”。以上教学法则重点都在知识技法上。 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运用哪些方法呢?

一、灿烂的微笑,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开始

想上一堂好课,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微笑,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http://www.省略/wenzi/觉,让他们敢于走进教师的心灵。这样,你便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为你的美术课堂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课堂上,如果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那么你的美术课堂便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活力。

给学生以更多的微笑,也就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信,给了他们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以至学生会相信老师不会轻易否定他们,更不会批评他们。这样,学生就找到了张扬个性的空间。何愁美术课堂没有活力与激情?

二、抑扬顿挫的语言,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不要以为只有语文课需要这样的语调!一些其他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三尺讲台,其实就是教师每天的“舞台”,如果一支曲子千篇一律是一个曲调,那谁还愿意去听呢?同样的道理,成年累月的课堂,一成不变的语调,成人都不喜欢的东西孩子就更不当回事了。所以,我们美术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语调变得抑扬顿挫,充满激情。

当然激情不是表层的夸张,也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更也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激情是真实的、感人的、振奋人心的,是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时而高山流水,时而小溪潺潺;这样,学生上你的课堂,就会感觉轻松、愉快、充实。学生也会觉得这老师有新鲜感,就喜欢他上课。

三、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进入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教《肚子里的故事》这一课时,我运用电教设备,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播放一个小朋友的梦境视频,创设一个童话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我才导入新课。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运用现有资源,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的视听感官也是很敏感的,多展示新鲜的画、配合有效的音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那么美术课堂也会变得光芒四射,甚至人生也将熠熠生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如果我们的美育能够实现平等对话、民主融洽、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那么,一颗颗跳动的活泼的火花瞬间就会被点燃。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2

摘要:想象是美术创作的前提条件,独特新颖的作品来自于大胆的想象,想象在美术活动中是不可替代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愈来愈显得重要。

关键词:美术教学;想象力;小学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科学研究认为: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人的想象力。想象能自然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与敏捷思维,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往往是孕育促成奇妙的创新。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发展美术学科的特色,努力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想象力

儿童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美术的教学内容有时是比较抽象的,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将抽象变为具体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1.营造多媒体情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化静为动,化� 例如在上《美丽的盘子》这一课时,盘子的演变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从古时候的人使用的盘子到现代人使用的盘子,如果靠老师单调的讲,既抽象乏味又让学生觉得空口无凭。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半坡氏族人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具视频,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能更直接明了地看到古代人使用的盘子。通过视频,学生可以看到:盘子最初是用陶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这样一些死板抽象的知识转变成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直观想象地再现出来。2.创设生活情境。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渗入学生的生活情境,因势利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在《春天的色彩》这课中,更是将学生的生活联系到课堂中来。春天是我们每个人都度过的季节,在春天里同学们肯定会有各种活动,让学生尝试回想,把课堂搬到了学生的生活情境中,创设生活情境来感受春天的景象,春天的气息,春天里的色彩。很多同学在这节课上都踊跃举手说出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色彩,以自己生活为蓝本,用自己纯真的眼睛看世界看生活,用自己纯真的画笔勾勒出生活,勾勒出春天的色彩,流露出的是朴实、自然、鲜活。

二、注重创新意识,发展想象力

1.巧设问题,营造一个创新性的学习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都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为书、不为我,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充分尊重他们的感受,这样有利于创新思维的触发。例如在上《染纸》这一课时,让学生欣赏大量美丽的染纸作品,然后提问怎样染才能染出这样看似有规律的效果呢。让学生自己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老师直接教他们怎么来染。学生在自己动手尝试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折纸的方法染出了那些有规律花纹的效果。通过自己动手尝试练习,再让学生想象设计一些其它花纹的染纸效果就非常轻松容易了。2.自主学习,引发创新意识。在美术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美术学习中没有对与错,以学生为主体要有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上《石头中的生命》这一课,是一节美术欣赏课。可以先让同学们自己收集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了解中国传统石刻艺术,从雕刻背景到内容再到方法,让学生先自主独立的学习后,老师再结合学生了解的程度来一步步的引导后开始由学生自己来谈一谈对石刻的认识。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关系使课堂更加自由开放,更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他

三、情景交融,激发情感培养想象力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它反映着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儿童的想象往往需要借助实物的表象或情景的再现作为想象地契机。1.音乐相融,陶冶情感。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他的魅力是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地空间。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如果能借助音乐这种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帮助绘画,将放飞学生的思绪,打开学生想象地闸门。如《树叶片片》这一课,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欣赏表现秋天的乐曲,再配上各种鸟儿的叫声的录音,同时播放课件,出示秋天的各种树木、花儿、叶子,让学生逐个认识,并要求学生尝试说出每种花草树木的名字、颜色、形状等。当然,还会有许多种花草树木及其它景物是课件里没有的,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的颜色什么样?启发学生根据想象,自己组织画面,画出自己喜欢的表现秋天的树叶,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看谁画的内容多,画面丰富、颜色漂亮。结果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都能较好地用图画表现出秋天的勃勃生机。2.学习成果互评,交流情感。当学生作品完成以后,请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然后来说说画面的内容,及在创作时的感受和依据。接着由其它学生来谈谈。这样的目的是要把学生画在画面的内容用语言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在说的时候学生可以自主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借鉴别人。也可以抓住瞬间迸出的火花进行分析理解再组合,形成崭新的画面。同时学生在交流作品的时候也是在交流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想象思维。新编的美术教材,改变了从前那种以画种体系知识和技法教学为主线的传统美术教材结构,侧重于美术知识的应用及审美感受与艺术观念的表现和表达。因此,教师只有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3

一、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意义

1、能够营造更加活跃、精彩小学美术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合作学习型教学更加适合小学阶段学生教育。由于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并且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合作学习教学引入,是通过情境创设,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进而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与此同时,学生拥有了更大自主权,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跟着教师思维进行思考,进而对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更加喜欢美术课。

2、能够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小学阶段教学,面对主体是小学生,这些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完全实现自主教学可能性比较低。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进行引导和帮助,在课堂中将学生作为主体,从学生个体差异性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对美术知识理解。另外,合作学习教学应用,实现了学生之间互动探讨,在教师带领下,学生会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中,进而养成乐于动脑、思考问题好习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

美术科目特点是要求学生具备良好动手、动脑能力,学生思维要活跃,想象力也要丰富,这些与教师科学引导及教学手段有密切联系。合作学习型教学模式应用,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提高了小学美术课堂效率与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对于美术课堂来说,建立一个供学生交流、合作平台非常重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生认知发展入手,将学生兴趣作为基础,开展合作学习教学,学生之间要进行合作、探讨,这样才能够顺利进入问题中,进而提高学习有效性。如: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思考问题时间,鼓励他们发问,学生提出问题:“彩虹颜色有几种呢?”这个时候教师从学生认识程度考虑,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采用教学道具三棱镜,在阳光下面三棱镜光芒折射在黑板上,非常美丽,折射光芒有七种颜色。这个学生都会感觉十分惊讶,有学生甚至还会不由自主地说出好漂亮啊,好像彩虹啊,此时教师实际上已经很好地回答了学生问题,然后教师引导性地让学生之间展开交流,一同讨论彩虹颜色有几种,都是什么颜色,进而在图画本上画出自己心中美丽彩虹。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实践,动手动脑实践,建立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平台,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问题讨论,教师直接讲授非常关键。

2、“合作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应与尝试教学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尝试教学法在多年实践之后发现,其教学有效性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将其与合作学习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提高小学教学课堂有效性有效措施。所谓尝试,其本质就是学生独立进行学习,也就是一种学习上尝试,其最为明显特征就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应该注意是小学美术课堂上不能够一味进行知识灌输,科学地将提问、合作与讨论相结合,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本联系、组建小组进行讨论,动手操作,中途合理提问,最后实现问题解决。

3、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既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又不能忽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要依靠教师引领,才能够实现对知识正确认识,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对于问题理解困难也会比较大,因此在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教师从旁给予正确指导,非常必要。

4、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一节有关动物美术课上,教师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小动物,这样要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多媒体里面动物形象,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探讨,这样一来,学生视野自然开阔起来,思路也会产生。通过这样引入,学生兴趣被激发,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候,学生容易理解,从而认识到通分重要性。

三、结语

教师在构建合作学习型教学模式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给学生充足思考问题时间及讨论问题机会,引导他们尽心合作学习与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获得更多学习经验,进而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学改革形势十分艰巨,传统教学思维及教学方式对小学教学有很大影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往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强制性地讲解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只有真正领会小学美术本质内涵,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4

1多媒体对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多媒体教学概念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构建立体化、层次化教学内容,将静态教学转变为动态教学,给学生视觉、听觉上不同的课堂享受。

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特点对教学体系进行合理编制,依托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结构进行改善,依托多媒体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与教师积极交流,与教师共同进行课堂内容的教与学,完成教学结构的全面调整,达到教学体系的优化,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生动、形象的知识体系,将小学美术学习变成简单、有趣的事,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改善和学习热情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教学画面转变为动态的教学体系,通过动态图画、视频等直观、清晰地为学生展现了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与美术能够近距离接触,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美术欣赏水平。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资料对小学美术内容进行展现,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多媒体资料充分了解美术,对美术的奥秘进行挖掘,从而全面改善自身的审美水平,提升审美观念培养效果。尤其是在不同流派画作对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然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在不同流派的对比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美术流派知识,提升学生对美术的认知,改善学生审美水平。

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美术认识。传统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性教学,只是单纯进行课本知识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影响了小学美术的发展。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从多媒体资源出发,对小学美术教学体系进行丰富,信息量非常庞大,可以让学生在美术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扩大学生知识容量,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知识认知,这对小学美术教学效益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体系的构建

定位教学地位,优化多媒体教学关系传统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为核心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各项知识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新时期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体系,在学生需求上合理设置多媒体教学内容,确保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师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把握,通过多媒体技术全面展现多媒体内容,对多媒体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形成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小学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环境。该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及时依照学生学习状况对多媒体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合理筛选材料,改善多媒体教学氛围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多媒体材料进行合理筛选,依照小学美术教学需求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将网络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在一起,全面拓展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笔者在“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就在课本图片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在网络上搜集多样图片资源,通过多媒体对上述图片进行展现,让学生对上述建筑内容进行分析。这种课堂资源的拓展让学生加深了对建筑艺术的印象,从不同方面提升了学生对建筑艺术的认知,对学生小学美术学习效益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态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通过多媒体对小学美术资料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该对比过程中了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提升学生对小学美术的认知。

丰富教学设备,提升多媒体教学效益在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完善,要适当拓展投影仪和摄影器材,对多媒体教学体系进行丰富,从而全面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改善多媒体教学效益。教师要善于利用投影仪进行示范,通过投影仪对小学美术中的剪切画、图片等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快速、清晰地看到示例样本,大大降低课堂 教师要善于利用摄影设备,通过摄影设备对学生课堂学习及美术教学中的画面进行展现,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能够在立体的空间中感受小学美术教学的美妙,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益,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在对基础色彩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通过投影仪对“红、黄、蓝”色光三元素进行展现,让学生通过投影仪观察上述三原色组合后的色彩效果,通过观察效果直接进行记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色光三原色组合后各种色彩的认知,提升了学生对色光三原色的学习效益。

完善教学设计,改善多媒体教学质量在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设计结构进行合理把握,要依照教学要求对教学层次进行完善,为小学美术教学创建良好基础。教师要在多媒体教学中适当融入其他教学方法,在多媒体中设置探究式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情境进行小学美术探究,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让学生对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把握,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改善小学美术学习效益。教师要设置实时交互环节,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从而让学生能够紧跟教学进度。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设置小学美术评价内容,让学生指出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与学生就上述问题实施交流,及时修改和调整,从本质上提升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质量,达到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的全面优化和提升。

3总结

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全面把握,对多媒体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在该基础上构建系统化、层次化教学内容,达到教学效益的全面改善。教师要对多媒体教学关系进行调整,在教学需求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备,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创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保证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能够全面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从根本上加速小学美术发展进程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5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中小学美术教育已�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新时代;全面发展面

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通过一些基础课程,使他们对美术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培养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观察力,促进中小学的创新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而不单单只停留在应试教育的狭小思维之内。

一、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发布以来,促进中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成为我国现今的教育主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下的发展要求,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改革,但是改革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学美术专业教师缺乏,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是传播教育理念,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但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对于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岗位的教师严重缺乏。这一问题在教育程度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尤为突出,在教育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通常是一个老师身兼数职,既教语文、数学、外语,也教美术、体育和音乐。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社会的现实问题,许多高校毕业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都相继从事其他工作,主要原因在于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不足,这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表现更为明显,教师的工资待遇通常也低,许多学生不愿意从事教师这一工作,更不愿意去中西部那些偏远的落后地区,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得不到足够重视

在以应试教育为当今主要教育方式的大环境之下,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只成为了表面工作,不论是在家长、学生还是在学校看来,体育、音乐、美术依旧是作为“副科”存在于教育教学之中,都没有对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仅仅当做一个任务去应付,自然而然也就不会考虑过多,中小学美术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更是随便了事,从不深入探讨,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的美术教育的重视也微乎其微,对于美术教育用到的工具,投入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

(三)中小学美术教育同高师美术教育相脱节

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对于美术这门学科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逐渐的加深,不断提高美术技能和美术观念,提升自己的审美素质和专业技能。而高师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学科划分过多过细,有油画、版画、雕塑、书法、陶艺、写生、素描等等几十上百个专业,教育出来的学生也都在其专业课上具有相当好的素质,但是他们在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工作中通常捉襟见肘,自己的学科专业化知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也无法传授给学生,影响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工作,使得高师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相脱节,沟壑甚深。

二、解决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问题的措施

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甚多,这些问题束缚着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影响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传播,针对这些问题,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好新课改的大环境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加强对美术师资力量的培育,提高教师待遇

对于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育,扩大美术专业的招生,开拓教师源头,并且提供最新的美术教育信息和美术专业用到的各种设施。政府要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使毕业的大学生对于从事美术教育这一工作充满希望,特别是中西部偏远地区,加大对偏远地区的投入,中小学美术教育是美术教育发展的源头和基础,社会各界要对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给予足够支援。

(二)破除传统中小学美术观念的束缚,重视中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发展

脱离传统中小学美术教育观念的束缚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至关重要,使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从“副科”上升到主科,现在新课改的要求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大势所趋,是现代教育的新潮流。给予中小学美术教育足够的重视,大力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是相当主要的部分,既能够培养学生更多的兴趣爱好,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高师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衔接

注重高师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衔接,是缩短高师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差距之间的有效方法,主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着手。在培养目标上,高师美术教育不能单单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模式上,将高师美术教育由专一的培养模式多元化,加入人文综合素质和课堂组织能力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注重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整体上把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三、结语

在新时代新课改的大趋势下,注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已� 要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就应该让中小学美术教育要与时俱进,注重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破除传统观念,使高师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相结合,能够使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更进一步,使美术教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赵宏林。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J].学周刊,2016(33):91.

[2]王胜彩。高师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脱节现象调查[J].安徽文学,2015(06):151+160.

[3]陈大伟。关于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问题研究[J].美与时代,2016(05):114-115.

[4]李晓瑭。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05):156+158.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6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而乐观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比如说我在《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的小鸭子,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这样以来,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二、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必须增强其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 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更应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

三、美术教学活动也应该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美术是内心活动的表现。美术教学活动如果忽视了学生们的心理因素,也不是一堂好的美术课。通过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不仅培养他们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美术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每个美术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名画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

我在上《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一课时,从古代的青铜器到现代精致绝伦的微雕,都充分地向学生展示了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上课时我尽量把这些工艺品变成看得清楚、摸得着的物品,例如利用录像、实物投影及收集一些实物工艺品,具体直观化地进行讲解。《长信宫灯》的古朴、灵便,《莲鹤方壶》的清新流畅、纤巧,象牙雕的玲珑精巧……学生都看得津津有味:用手指点着,小心地抚摸着,不可思议地赞叹着……青铜器的发展史、景德镇瓷都的精湛技艺、繁艳华丽的景泰蓝及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对我国艺术瑰宝的疯狂掠夺,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随着激奋的惊叹,随着失去的愤慨,他们的欣赏程度加深了,爱国主义情感也增强了。

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大胆地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将成为强者,反之则为弱者。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把教学过程"双主体"交互作用的活动变成了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这种状况下,学生成为被动地适应教师教学、接受现成知识的"机器",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美术。尤其对于个别美术素质不佳的学生,或是身心有缺陷的特殊生,应多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对美术怀有强烈的渴望,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并非主动参与,所以,在美术教学中不要忽视他们在美术表现中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行为,寻找一切机会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为了激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在美术课堂上,我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让他们在黑板上、实物投影仪上大胆地表现各种物体,并及时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到很快乐、很有信心。

总而言之,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不喜欢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充当知识的容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自我的需要,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快乐地学习美术,自觉地接受美术的熏陶,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借助美术的神奇力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出一大批有艺术涵养、高素质的人才!

小学论文美术 7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美术教师应正确看待和重视对小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能够充分培养其学习美术的意愿。而在培养美术意愿的过程中又离不开情感教育。所以,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核心驱动力的作用。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美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就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所起到的核心驱动力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情感教育;核心动力;教学方法

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培训时,相关教师应重视小学生情感在美术学习和创作中的作用。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应同时对其进行美术情感的培养和教育,采取情景结合的方式培养小学生所拥有的美术情感,激发小学生内心学习美术的意愿,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下面笔者就针对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进行阐述,描述出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产生的作用,并提出培养小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所有领域和类型的教育中,情感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情感教育主要是对小学生在该领域的学习态度、情感、理想等进行培养,以帮助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快速和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能够使其在心理和身体两个方面感到愉快,而在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品质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对于情感的控制,还能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当下,我国要求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种政策的提出使情感教育能够在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尤其是在美术教育中,更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情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开发小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发展。情感教育还拥有个性化特点,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和美感,这对于小学生个性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交际能力

小学生年龄通常都较小,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较为活跃的思维和奇怪的想法。美术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对小学生所拥有的思维和想法进行充分的说明和解释,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培养其所拥有的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另外,美术教师在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时,与小学生要保持一定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不仅能够使美术教师对于每一个小学生的想法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促进小学生人际关系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其未来良好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小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当所有孩子们进入小学开始学生生涯时,是其第一次自我身份的转变,并开始在各科领域中的学习生活。然而,在小学生日常所学的科目中,美术在人们的眼中属于边缘学科,对于升学和考试没有任何的意义,因此几乎没有人会重视小学生在美术科目中的学习和培养,使小学生普遍对于美术缺乏兴趣。在这种情形下,如何能够使小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小学美术老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两点方法和措施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形成以小学生为中心的美学教学方法

在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兴趣的情况下,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更不利于美术的教学,应对美术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将其当作是一种任务来完成,而是当成一种兴趣。例如,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同学生一同探讨在美术学习方面的问题,引导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此外,在美术教学课堂中,美术教师还应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更容易使每个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表现出其所具有的个性特征。

(二)尊重小学生提出的想法和意见

美术的学习和创作需要学生拥有对美的鉴赏力和艺术的创造力。如果想培养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就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和想法,以便引导和培养其对于美的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在绝大多数小学美术课堂的教育过程中,美术教师通常很少注重与小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不重视小学生所提出的个人想法和意见。这种情况的发生极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所拥有的代沟,降低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对美术的重视。因此,重视小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和意见,对于培养小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美术教师在与小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小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教学意见和一些其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之处,并在日后的教学计划中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改变,使美术的课堂教学满足小学生的需要,让小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学习具有使命感,重视美术课堂的教育。总之,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术教师应重视情感教育在该领域中的应用,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对小学生想法的了解,做好小学美术教育的工作。另外,美术教师也应该注重提高个人素质、情感素质以及综合能力,使其更加深爱自己所涉及的领域和工作。同时还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使用,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加小学生和美术教师之间的交流,才能够提高小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喜爱,促进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姚利芳。浅谈小学美术课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4):172.

〔2〕于疏影。探析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157.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8

摘 要: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自主性,让其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美术教学取得实效。而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生活引导想象、走进大自然发展想象、运用感官提高想象、通过欣赏激发想象。

关键词:小学生 美术教学 想象力

小学美术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艺术课程。人们通常会将小学美术教学简单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即从不会画到会画、从画得不像到画得像的过程,习惯了以“像不像”来评价学生的画作,却忽略了其身心发展与认知事物的关系;而美术教师和家长也往往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临摹作品,限制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其实这样理解是简单而片面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画匠”,而永远成不了“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也是笔者多年来一直思考并实践的课题。

一、深入生活引导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深入学生的生活来引导学生想象。任何想象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不存在与生活无关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当然,想象是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的,并非是现实的简单机械的翻版。所以,美术教师万不可以“像不像”来简单评价学生的画作,那样会使学生都向“像”靠拢而让作品失去想象力。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让学生改变思路,同时肯定其想象力,以防止其形成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例如在教学《游太空》一课时,课堂上我首先问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准备去太空遨游,你希望怎样上太空呢?同学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后,分别画出了自己的想法,你会发现他们的想象力是那样丰富:坐飞机、乘热气球、坐太空船、坐UFO、长出一双大翅膀飞上去、搭建天梯爬上去……接下来我问同学们:你到达太空后会看到什么呢?让同学们继续大胆地想象,画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太空想象图。绘画过程中指导学生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变形、夸张、错位、组合、打乱、改动……教会他们掌握一定的想象方法,结果同学们都画出了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实践表明:小学生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并且其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往往会带给我们以启迪。

二、走进大自然发展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来发展想象。法国教育家蒙门说:“自然和社会是我们最好和最伟大的教材。”许多教育家也都主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体验和学习,通过大自然直接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同时让他们去大自然中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因此,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四季变化等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想象也会随之迸发。例如在教学生《大树的世界》时,我带领学生们去户外观察各种大树,并让他们讲述那些大树的枝干是什么样的、叶子是什么样的、高矮粗细等等,再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各种大树的图片、特征等内容,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学生们了解了各种大树的特点和特征后再进行创作。结果同学们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大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感官提高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提高他们的想象。调查表明,大脑信息的80%都来自于视觉,学生认识世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看”。另外的20%是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这些感官在艺术想象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中,观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过程,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涂色,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让学生摸一摸不同质地、不同规则的物体,激发他们的触觉系统;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闻一闻各种各样的气味,激情他们的嗅觉系统;通过让学生舔一舔各种物品(前提是卫生和安全),激发他们的味觉系统;通过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或者各种声音,激发他们的听觉系统。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思想、表达感受,再让同学们利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自己的各种感受,画出自己的想象作品。实践表明:运用感官系统的这些尝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四、通过欣赏激发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来激发他们的想象。纵观凡高、毕加索、米罗、莫奈等大师的绘画作品,无不充满个性、闪烁着永恒的人性光辉,这些经典作品很多都值得永远学习、借鉴和观摩。通过欣赏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让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引导学生向名家学习,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还可以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集中展览,帮助学生养成乐于观赏的习惯,于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和提高其审美能力。

爱因斯坦说:丰富的想象力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之所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其能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现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必须立足本职,认真研究与探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9

摘 要:创新思维一直都是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旨在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指导,以小学美术课程为载体,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一、在小学美术课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可行性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意思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强大了,祖国才能以强者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世界,现在的综合国力就是考察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水平,所以从宏观角度来说,当代的中国教育只有积极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思想,才能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国内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与许多发达国家的孩子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培养中国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谓迫在眉睫。

美术,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形成于人类思维的宝库,更因为人类的创新思维而大放异彩。可见创新思维在我们的艺术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美术创作是最贴近我们真实生活的,因为它的灵感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通过我们的改造而高于生活。小学生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而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限制,开发学生的本性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被教师、家长所设定的固定模式中,一旦学生形成了这种创新性思维,那么一方面,学生美术学习潜力是巨大的,因为他们可以从生活中攫取无穷的灵感;另一方面,对于学生长远的学习生活而言,学生也能够以灵活、独特的思维去对待他们。

二、如何在美术课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改变观念,释放本性

我们都知道,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它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容:创造性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对周边事物独特的看法以及对事物独特的理解。也许这些都是学生对于这个世界不切实际的奇思妙想,但是教师要明白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源头,所以最好不要对学生的这些奇思妙想做出过多的干涉。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某学生不仅将鲜花涂成了绿色,还将树叶涂成了蓝色,那么这个学生必定会受到周围同学的嘲笑,,教师还可能会命令学生将图画改成“红花绿叶”。这是因为此时的教师和同学都认为这个学生的作品违反了他们对花朵和树叶的认知,违反了生活常识,而这些常识都是学生从小被教育要遵守的,一旦违反便是犯了大错。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教学只会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狭小而封闭的空间内,学生的思维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活力,自然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可言了。所以,现在的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并且要勇于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还要尊重不同的意见。只有在这样活跃、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创造出新的'东西。

2.积极创新,注意方法

教师能够解放学生的思想,还学生以思想自由,这只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基点。创造力与奇思妙想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创造力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是人们可以根据一定的客观努力而实现的一种新想法、新观念,而奇思妙想则可以是不切实际地空想。所以,学生产生的新想法不一定都是创新,所以,真正的创新是需要客观培养的。创造力的培养与小学阶段文化水平的培养是截然不同的,它不需要教师讲很多知识,也不需要学生做许多习题,他所需要的是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如此灵活的培养方式,教师也必须注意教学的方法,教师大都知道爱因斯坦的“科学创新原理”即“经验—直觉—概念、假设—逻辑推理—理论”,这一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对人类创造力的研究“人的直觉洞察力越高、想象力越丰富,那么人的创新能力就越高。”根据这一原理,教师正在课堂上给学生对美术的定义就不应该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义,而是具有更广泛外延和审美体验的活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直观的审美体验对一个或者多个对象做出判断,并根据这些审美判断做出足以表达自我的作品。这样灵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地表达,更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情体验,激发学生艺术表现的欲望。

3.着手生活,养成习惯

上文提到,一切艺术的源头都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主动地感受生活。和其他一切的学问一样,创新能力也是需要不断积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留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脑海中或者家人、朋友所提及的思维的“闪光灯”,因为这些新奇的想法只要稍加整理就能变成学生自己的创新储备,学生就能经过自己的加工将这些想法发展成为自己的创新。

以上便是我对于如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些意见和一些方法,然而这些方法都不尽完美,需要我们广大教育者在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金彩凤。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小学,2012(03).

[2]甄西亚。关于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实施[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2).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10

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美术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改进美术教学方式,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深入研究传统美术教学方法的不足与缺陷,积极寻求更加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做了论述,并提出一些尝试性的做法,希望能够对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创新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美术与音乐、体育一样,往往被人们当作副科看待,特别是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美术也是小学课堂里面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之一,美术是一门培养着孩子们独特的艺术课程。在目前的课程改革之下,美术与语文等其他课程一样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现在新的课程改革指导文件下,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新的改革探讨。需要做好的是及时将美术课程的定位维持好,也即是侧重分析美术课程的价值,因为学生们对于这种个性课程也是要重视的,毕竟影响着孩子们的未来的综合发展和潜力的发挥。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上教师演示过多。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上面,老师们过多的展示着自己对于美术课程的教学观念,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们其实是很有天赋的,所以教师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应该多多激发孩子们对于美术的想法,尤其是需要鼓励好孩子们去画画,去绘画属于自己心里面所想的内容,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够避免演示过多,而忽略理论孩子们的兴趣。进而可以提高好孩子们的美术主动动手能力。

2.理论知识讲述过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理论知识讲述过多,而且较为抽象,学生光靠想象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吸收教师讲授的知识。理论知识是不可以有太多的,现在的小孩子其实是很调皮的,他们对于老师的要求是希望老师能够采取独特并且有趣的课堂知识来引导他们进行美术的学习。

3.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多。在小学美术教育里面,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对于教师还是有一点陌生感和隔阂感的,因此需要增强好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质量,加强好老师和孩子们的交流,只有交流多了学生们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也就才会对美术课堂感兴趣。此外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绘画任务时,往往规定具体的事物,老师们很少主动的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作画,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美术教学。

二、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由于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上面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进行好目前小学美术的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创新就是最为基本的策略研究,具体有如下方法:

1.做好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其实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只要做好引导孩子们,主动让孩子们自己去学习,这样就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给激发起来了。教师们需要循序渐进,将小孩子们爱好的东西了解下,因为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很厉害的。,只有将美术课程导入到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或者是动物,又或者是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上面,继而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就提升起来了。这个时候,教师们就可以利用美术课程上面的自由发挥时间,引导孩子们进行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艺术创作,这个时候孩子们多半都是很感兴趣的。并且在教师们引导孩子们进入美术课程的自由发挥时间之后,老师还必须对孩子们做画的画表现出兴趣。因为孩子们的好奇心是需要被引导的,只有在这个时候夸奖孩子们画的很好看,孩子们会激起他们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从而以后教师在美术课堂上面的深入教学也会逐渐的顺利起来。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起学生听课的兴趣,起到很好的作用。

2.努力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即使是小学美术,其理论也十分抽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努力尝试将这些较为抽象的专业美术语言具体化,美术的价值可以是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也可以是将具体的东西抽象化,这就是美术的艺术魅力。所以其实教师们在美术课程教导上面需要做好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因为孩子对于周围的事物还是有着很多疑问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将事物给具体化起来。

3.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小学生比较天真,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美术的绘画和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开拓的过程,教师在美术课程上面应该及时的发散好学生们的思维,比如学生在绘画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的时候,这个创作的过程是会有很多的疑问的,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及时的引导好,进而发散好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维模式,因为孩子在进行美术绘画的时候也是一个大脑在被开发的过程。

4.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美术课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现在多媒体技术即互联网知识是与时俱进的。对于美术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可以指导老师们将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在多媒体技术上面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们对这个卡通人物进行故事的创作,继而指导孩子们将多媒体上面的卡通人物给画出来,丰富好美术课堂。现在的美术卡通不是死板的,而是充满着效率的,只有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水平,及时将教师的循循善诱精神发挥出来,最终就能够实现起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论

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从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校教学的多元化。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真正重视美术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结合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美术的课堂活动中来。例如实现美术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加强美术与多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并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真正保障并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曹静。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05):121-122.

[2]易天云。改进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思考[J].华夏教师,(05):47-48.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11

摘要:现在小学教学过程之中美术教学也日益提升上日程,我们要在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个性也是必须进行的教学。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标志,也是我们进行社会化必须走的过程,我们培育人才必须使其有独特的个性,这样才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美术作为一门最需要想象力和独特性的学科,是我们培养小学生独特性最好的手段。本文就是探讨小学美术课堂培养独特性的问题和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个性培养;应用措施

目前,在我国的小学课堂之上多出现大班教学的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出现趋同势。小学的美术教学过程之中,出现许多课堂教学模式僵化,师生关系出现问题,学习环境较差,等影响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阻碍学生的个性化的养成,影响美术教学的质量。我们要培养小学生从思想、态度、行为、意志等方面都有和他人不同的个性,促进小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培养出符合新课改提出的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现代化教学,促进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模式的革新。

1小学美术个性培养出现的问题

1.1老师过度进行干预:目前在我国的美术教学的课堂之上,老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起着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独特性的养成。例如,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布置美术作业,说学生可以成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是老师总会不由自主的引导,加入自己的主观色彩,这样就严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这样进行培养的学生,及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也只是在老师思想下为前导的,没有自己独立的东西,这样是不利于学生进行真正的独立性培养的,对学生的个性化养成形成巨大的阻碍。

1.2老师重知识轻个性:随着新课改的提出,美术教学目标为两个。一者为,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授课和教学。二者为,培养学生的美学思想,学会独立的欣赏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现在的教学之中,老师只是进行性单体的示范教学,不断的传授美术知识,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的过程。学生的美术作品也只是对老师画法的复制,没有进行创新,学生的整体画风都被限制住了。在这个过程之中就是老师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造成的恶果。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会造成画风枯竭。

1.3个性的审美风格被压制: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是最能培养自己的个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许多的想法就是学生自身个性养成的关键性因素,但是老师却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发出的独特的思想进行扼杀或者进行王权否定。然后老师在讲解自己对作品的见解,这样严重的压制了学生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同时同学之间进行谈论时,提出新奇的想法,也会被同学以老师讲解方法给予否定。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严重限制了学生自己的审美兴趣的提升,对个性化的养成造成巨大的限制。

2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策略

2.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奇思妙想最多的时候,没有过多的限制,小学生对新的是事物,经常会发出天马行空的想法。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之中,老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新奇的想法必须给予鼓励,使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比如《影子的游戏》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可以领着学生走进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各种景色,观察不同的事物的影子;同时在这堂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还可以带上学生的家长,以及自己喜欢的玩具,观察不同影子的不同。在课堂实践结束后,我们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讨论自己所看到的,观察到不同的情景。在这时老师可以传授一些影子在在一天之间会出现不同的情境,影子总在自己的身后和影子是黑色等基本知识,促进学生自己的想象力的提高和个性化的养成。

2.2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目前,我们的小学教学的过程之中经常出现问题。老师不仅要教学生进行基本美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要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通过不同作品的色彩,线条,比例等基本理论对大自然和人间的艺术品做出自己的鉴赏。老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之中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老师要对学生提出自己的鉴赏看法时给与鼓励和支持,掌握自己的度。例如,在进行《蒙娜丽莎》的鉴赏教学的时候,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观察,提出自己的新奇的看法。老师要对这些看法进行整理,积极的给予鼓励。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养成。

3结语

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对美术教育的重视,改变现有僵化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思想,促进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养成。我们要认识到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进行传统的美术知识的教学还要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提高重视,实现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淳尚琴.情感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的个性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

[2]刘琼.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浅谈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

[3]胡怀庆.“高山、树木和草丛”:对美术教学与个性培养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4.

[4]李传明.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赤子(中旬),2014,01:370.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1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学美术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例外。DIY教学就是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就DIY教学的作用产开讨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DIY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DIY教学;相关探讨

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美的感知的重要途径,同时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DIY是自己动手做的英文缩写,它作为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开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含义不只是画画,它还包含手工制作、创意培养等其他方面的很多内容。因此,从小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DIY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是有必要通过对当前小学美术DIY教学的研究,来探寻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一、小美术教育中DIY教学的作用

DIY就是自己动手做的意思,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讲,DIY主要就是指折纸、剪纸、布贴、泥塑、面具等内容。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社会经历还比较少,所以他们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比较爱动,而DIY教学则恰恰满足了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和需求。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DIY教学必然会取得显著的效果。具体如下:1.DIY教学可以使教师技法传授与启发学生想象的过程完美结合。在小学美术教育开展过程中,教会学生绘画的基本理论与技巧是教师教学的任务之一,同时教师教学的任务还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然而,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只侧重讲授绘画的技巧和知识,这使得课堂教学相当枯燥,导致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听讲,从而引起学习效率的下降,有的学生甚至会因此而产生厌恶美术的情绪;一部分教师则一味地致力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这使得学生虽然能够进行独立的想象,但是也仅局限于想象,因为他们不能将自己所想画出来,这必然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而DIY教学则可以将技法传授与启发想象完美结合,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并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2.DIY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DIY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DIY制作。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然后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进行充分想象,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将这些废弃材料变废为宝。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利用废旧物制作新作品的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展,同时,这一过程也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且最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在这一过程中的拼拼、摆摆、看看、想想,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3.DIY教学可以丰富绘画范围和校园文化。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美术、展示自我的舞台,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在课堂外继续获得多方面的美术教育;另一方面,也能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师生学习生活。结合美术DIY教学,利用身边费旧材料进行制作、加工成艺术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另外从校园环境入手,充分挖掘环境的教育资源,注重开发环境的教育功能,致力于美术特色环境的建设,力求给孩子们创设一种精美、浓郁的艺术氛围。同时也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促进DIY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的策略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其就会主动地去学习美术知识,发展美术思维,锻炼美术能力。所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促进DIY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的有效策略之一。比如:教师在讲授《风筝》这一课时,可以事先寻找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各种式样的风筝及制作风筝的资料,然后在课上通过图片或多媒体展示出来,使学生对风筝产生极大的兴趣,然后在兴趣的驱动下,教师顺势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造,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最后,教师还可以抽时间带领着学生一起去放自己制作的独一无二的风筝,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会做风筝的同时,也真正体会到了DIY的乐趣,并且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2.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小学生天性爱动,对于他们来说,手工课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玩玩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从而根据学生操作时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教师在教授《我也能造飞机》一课时,可以先用废旧的材料示范如何做一架飞机,然后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制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启发学生想象力,给予学生充足空间。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在DIY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比如:教师在讲授《会说话的手》这一课时,可以先在黑板上放置一张白纸,将颜料涂在自己的手上,然后用手在白纸上进行创作,最后,一幅作品跃然于纸上。教师演示完毕后,要积极启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天马行空进行创作,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给予学生进一步的鼓励。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DIY过程中,经常看到有的孩子模仿书中或老师的范作手工,导致完成的作业大同小异,大多数孩子的作品缺少想法和个性。这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是完全相悖的。因为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则是在于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少包办、少代替。所以在美术课中,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此外,教师还要积极褒扬那些具有创造力的孩子,鼓励他们积极进行DIY。

三、结语

综上,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DIY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所以新时期,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启发学生想象力,给予学生充足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从而促进DIY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秀荣。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xx,(05):155+158.

[2]谢佳耘。DIY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美与时代:中,20xx,(06):102-103.

[3]严明。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处理教学细节的策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xx,(03):107-110.

[4]张海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xx,(02):139.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13

摘 要: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教学课改的重心在于美术的教学语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小学生这个特定年龄的创新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生 美术课 兴趣 创新能力 观察能力

小学生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学界的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是为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小学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的挖掘,笔者就此谈一点教学体会:

一、美术教学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比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第五册第6课《水墨画动物》时,我在课前用了不少的时间精心准备了多幅动物水墨画的作品。刚上课时,我向小学生展示了那些精心准备的美术作品,他们马上被作品所吸引、感染,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当我问他们是否想学习水墨画时,个个欢呼雀跃,学习热情高涨,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觉。因为他们想学,所以那堂课他们学得很认真、很投入;又因为他们的认真和投入,所以个个画得都很棒,虽然笔墨稚拙,但是每一幅画都表现得生动有趣,彰显着个性。这就使我感觉到学习美术,兴趣很关键。

为了提高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学习兴趣,我还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质材料,比如旧报纸、硬纸板、废旧瓶罐、旧毛线等,引导学生通过剪、拼、贴、折等进行手工制作,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兴趣成为他们上好美术课、学好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我还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让他们欣赏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美术教学可启发小学生的大胆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的确,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发明和创新,都是先通过想象开始的。因此,我在美术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发散思维、产生灵感,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能力。如教学小学二年级第四册第7课《我爱树木》时,我在课前先带学生去了公园,让他们认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并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树木,比较树木的高矮、大小以及粗细,还让他们去摸树皮、闻树叶、听树木发出的声音。孩子们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很轻松地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其实,我让他们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已亲身感受了树木带给他们的绿荫、清新的空气、美丽以及欢乐,同时也使他们对树木产生了感情,并深深地爱上了树木。等到一上课,我首先播放了一个关于树木的DVD短片,让他们领略千奇百怪的树种,为他们讲树木的知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树木给生活和大自然带来的无穷魅力。紧接着,我出示了文字:森林是地球的肺,树木是空气的清新器。请同学们画一幅以《我爱树木》为题的画。当我看到他们的作品时,我震惊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创新的能力太奇特了,作品可谓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有的作品把自己比喻成鸟儿,把大树当成家,住进了大树里;有的把树木画成了绿色长城;有的把树木画成了空气清新器;还有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地球长出四肢,把树木画成肺的形状,喻意让人一目了然……我感动至极,美术课激活了学生的艺术细胞,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大胆创新的能力。

三、美术教学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这句话表明,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必要的,同时要想拥有一定的绘画技能,就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样,在教学《我爱树木》这课中,我带学生去公园认识树木,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树木,比较树木的高矮、大小以及粗细,这就是对学生观察力的一种训练和培养。只有让学生通过认真、细心的观察,才能使他们把握树木的色彩和造型。

小学美术教学中,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形成了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将在自己的美术教学工作中不懈努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