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0篇)
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灵犬莱西》。这本书很好玩,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来讲一讲这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莱西是一条很忠诚的狗。每天接近四点的时候,莱西都很急躁,由于它要去学校接自己的小仆人《乔》。但是有一天,乔的'爸爸失业了,他们再也没有钱来养莱西了,所以就把莱西卖给了一个老公爵。不久,老公爵把莱西带到了苏格兰参与狗展,在苏格兰的一个平原上建了一座房子,莱西还是像平常一样,每当接近四点时莱西都会很急躁,由于它很惦念自己的小仆人。
有一次,海因斯带着莱西闲逛,莱西一下子跑了出去,经过千辛万苦它跑了四百英里,莱西再次回到了乔的身边。乔的爸爸为了不让老公爵把莱西带回去,所以就在老公爵来的时候把莱西化妆成了一只很丑的狗,老公爵认不出来了,从今乔和爸爸妈妈跟莱西生活在一起。再苦再难他们也不会再分开了。
我认为莱西太忠诚了,四百英里这么远的路程,莱西都能走过来,我们大家都要向莱西学习,做一个忠诚的人。
我觉得《波莉安娜》这本书很好看,中间真实地写出了波莉安娜是怎样面对自己的困难,怎样乐观坚强地面对人生的磨难,并且帮助别人消除内心阴影的成长过程。
波莉安娜虽然才十一岁,却在一次车祸中受了伤,但是她勇敢地用微笑承受一切,不仅用她爸爸教的“快乐游戏”,缓解自身的痛苦,还努力开解身边的人,让他们改变人生态度,变得更加开朗高兴。即使波莉小姐对她那么不友善,可波莉安娜也能平静对待,最终通过快乐游戏让波莉小姐渐渐成为大家喜欢的人。
自从波莉安娜来到小镇,整个小镇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象约翰-潘-德莱顿这样的古怪人,都在波莉安娜的影响下,乐观向上,他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后,重新赢得了爱,与妻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读《波莉安娜》之前,老师跟我讲过:这本书改变了所有美国人,让他们知道遇到困难,怎样从容地去解决。“波莉安娜”一词因此在人们心里具有了乐观向上,充满爱心的含义”;小主人公的游戏也被称做“天使游戏”。我读了以后受益非浅,我想用实际行动改变我的生活。
我读了《最后一头战象》一文。当合上书之后,心里难以平静。
《最后一头战象》讲述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寨子插队时,见到了以往与日寇作战的最后一头战象——已经五十多岁的大象嘎羧。沈石溪与它成了好朋友。两年后的一个早晨,嘎羧突然十分精神起来,它向养象人波农丁要回一向废弃的象鞍,让沈石溪和波农丁帮它装上。在和寨子告别后,嘎羧独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石溪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后面,嘎羧没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几十年前作战的地方——那里埋了八十多头当年在抗战中死去的战象。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时,它静静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战友们永远地聚在一齐。
“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以往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齐。”这句话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灵感,它都明白忠诚和职责是生命中最完美的东西。我们虽然不能到它心里看个明白,但我们能体会到,它那种跟同伴永恒的友谊。此时,痛苦、怜悯、敬佩、感动等种种复杂而凌乱的心境交织在一齐,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那头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脑海中不停地回荡着……
我们应当善待这些大自然送给我们的朋友。我期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大自然的安排,抛去贪婪的想法,共同保护我们在大自然中的朋友。
十六年前,余秋雨老师和凤凰卫视的工作人员们一起踏上了探访人类文明的荆棘之路,感受千年文明的起落兴衰。十六年后,在父亲的推荐下,我阅读了这本书。拿起这本父亲曾经在多年前读过的书,一阵时间的沧桑感不禁飘过。十六年很长,从二〇〇〇年到现在,我们生活的变化翻天覆地;十六年很短,和那些曾经繁盛了几千年的文明相比,这只是一粒尘沙。好像已经习惯了按年月度日,余秋雨老师一行人的旅途四个月有余,乍一看不算太长,但他用这一本厚厚的文字把一步步思忖着文明的旅程融进了时间这条苍老的长河。
翻开书,父亲当年的圈圈点点映入眼帘,这是对这次行程最好的注释。起初我并未对这次旅程有特别深刻的理解与印象,只是觉得这次活动很有创意很新颖,但却对余秋雨老师为什么参加这次活动而感到不解,为什么一个人会不辞辛劳,不顾危险,用行车这种方式完成对文化遗迹的考察?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深深地体会到,这是因为一个文化学者的责任与良知。在书上我又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抚摸历史,抚摸文明,就是在鼓励自己。
去探索古代文明消亡或传承的原因,去比较古代文明和年轻文明的相似与异同,去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经历五千年风雨沧桑却仍旧焕发生命力的奇迹。
这样应该会对历史和文化有所敬畏与反思,应该会对当下和自身有所了然。余秋雨老师在自序中的一段话我很喜欢:“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糙粝。”好像又是专门说给年轻人听的。忽然想到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这是一场按照当年玄奘西行取经的路线徒步穿越戈壁的比赛,全长好几百公里,和余秋雨老师的行程有点像。又忽然想到了央视记录频道的一段广告词:
路为纸,地成册,行作笔,心当墨。
希腊——梦醒时分
游记的第一站便是希腊。一提到希腊,首先映入脑海的可能是熊熊燃烧的圣火,波光粼粼的爱琴海,还有气势恢宏的巴特农神殿了。余秋雨老师对它们的描写已非常细致,在此就不赘述了。关于奥林匹亚的叙述我倒很感兴趣。
古代运动会发源于希腊的奥林匹亚,这里还保留着竞技场的遗迹,虽然老旧,但置身其中仍能感受到当时的壮观与辉煌。为什么运动会会发源于这里?因为在希腊文明中,“健康是他们的宗教”,“把智力健康,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再结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的理想。”这也正是中华文明没有做到的地方。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很少关注个人的发展与完善。既然这是文化遗留下来的不足,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从自身去改变一下呢?有很多问题不是没有办法实施,而是没有办法清楚地认识。
希腊很美,真的很美,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希腊早已是经过痛苦沉淀过的美,这种痛苦包含着希腊人和希腊文明被统治和侵略的血与泪,美得干净,美得悠闲。如果把古代希腊比喻成一场梦,那么现在的希腊便是梦醒之后眼中的光芒。余秋雨老师关于雅典城邦衰落的评论脍炙人口:“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是它与周际的生态相比较而言的。因此,它注定要与野蛮和愚昧为邻。如果两个方面属于不同的政治势力,必定时时起战火;如果两个方面属于同一个政治范围,必定天天有内耗。由此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孝文帝改革,很有道理。
希腊游记中临近末尾的一篇很让人感动,标题为“我一定复活”。讲的是希腊的一个组织,几个教授向全世界游客呼吁把巴特农神殿中的精华雕刻从大英博物馆中请回来。还有希腊一位已故文化部长的话:“我希望巴特农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回来,我一定复活。”读完之后稍有点忧伤,扪心自问: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尊严还在吗?
埃及——一直神秘下去
余秋雨老师关于埃及写了很多思考与感悟,就来写写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吧。
埃及的代表是金子塔,很多金字塔至少建于四千年前。历经了四千多年的风雨洗礼,金字塔不仅岿然不动,而且石方之间连一个薄刀片划进的细缝都没有。这样的世界奇观,却因为史书和文字的消失,没有办法被解读。偌大的金字塔只能寂寞地坐在原地,接受着人们的赞誉和惋惜。
曾经辉煌一时的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源头,有令世人震惊的众多遗迹,竟然就这样消失了。“所谓文明的断残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废弛,而是一大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完全不知何意。”中华文明在历经了岁月的冲刷后顽强地存活了下来,“文明如果追求神秘和封闭,结果只能故步自封,终于难以为继。”“中华文明之大,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它的普及企图和传播力量。”文明传承的载体可以是书本,可以是建筑,可以是故事,但最根本的媒介还是人,在一代又一代人中继承,创新,发展。由此联想到现在讨论的“西化”问题。中华文明向来包容,吸收了如佛教等众多外来文化,发展至今,文化交流不应成为一种障碍。但很多人凭着自己对文化的一知半解,用西方的观点对中国文化指手画脚,有些可悲。我认为文化的交流应该建立在已经掌握一种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这样的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也不至于丢弃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呢?因为浮躁。新事物这么多,新思想这么多,而现在的社会如同跑步机一般容不得人们有半点的喘息和思考,在激烈的竞争中人们倒也变得“单纯”起来,凡事利己就好,就像在二〇〇四年新闻调查中的一个煤矿老板,哪里会把环境放在眼里中。一想到现在还有许多浓浓黑烟从工厂的烟囱中冒出,就觉得一丝哀伤。
以色列——绿洲的国度
一说到以色列,耶路撒冷必须要提到。作为三大宗教圣地的耶路撒冷承载了太多。灾难一次次降临在它头上,它就这样不断被摧毁,重建,摧毁,重建,直到现在这个苍老的模样。但以色列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耶路撒冷,因为这里有太多我不知道的历史与故事,而是以色列这个国家。
以色列四周都是沙漠,但以色列人却在这些寸草不生的沙漠中种出了蔬菜,水果,不仅自足,还大量出口欧洲,用的正是滴灌技术。尘黄的沙漠硬是被装点得五颜六色。余秋雨老师称这是“向自然争夺”。当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关系非常紧张,经常发生流血事件,寸土必争,但这些和“向自然争夺”相比,是不是过于渺小了些?人类诞生才多久,就在自然面前彼此争斗,你死我活。而自然呢?只是笑笑,在它看来只不过几天的时间,连胜利者的踪影都会消失。一个成熟的文明不应该是这样。就像余秋雨老师所说:“当人们终于懂得,笼罩荒原的不应该是战火而应该是暖棚,播撒沙漠的不应该是鲜血而应该是清泉,一切就走上正路了。”
不要流血。但不得不说遇刺身亡的以色列拉宾——一位呼唤和平的老人。余秋雨老师和他的妻子在悼念墙上用汉字写了三遍“和平”。这样的虔诚与气度让我敬佩,这样的文明让我自豪。
但愿全世界的文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如此。
约旦——在缝隙中生存
约旦和以色列相同,也是一个沙漠上的国家,但它百分之八十是不毛之地,仅靠着约旦河旁的公路维持着脆弱而坚强的生命。地理上的劣势使约旦别无选择,只能在贫困中挣扎。但即便如此,约旦几乎所有人都在缅怀一位国王——侯赛因,他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智慧给约旦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安康,并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不同文明而言更是如此。每种文明所处的生态不同,面对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不尽相同。作为中华文明子民的我们,不必太过担心像约旦那样没有选择的问题,相反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目前所用有的。又突然想到,不论是什么形式的侵略,都是把一种文明强加在另一种文明的头上,结果呢?大多两败俱伤或者胜利方也没捞到多少好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两千多年前先秦诸子告诉我们的哲学。
那么文明也应该一样,心存感激,尊重他人。
伊拉克——可怜与无知
如果说希腊文明闪耀着光辉,那么比它还早绽放的便是埃及文明,比埃及文明还早的则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之一的底格里斯河便流经伊拉克。按理说伊拉克所在地区的历史久远,应当有所继承和发展,但事实恰好相反,这里全都是被枪炮毁灭过的痕迹,包括文化。文明消亡的表现之一便是权力和利益凌驾于文明之上,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人民的思想也变得麻木,只有服从与仇恨。这里当然有国外强权政治的影响,但那些吃得肥头大耳,住在和卢浮宫差不多奢华的总统府的官员们,他们的责任呢?在这片国土上,我看到了文明被所谓的“文明”裹挟,却只有哀叹的份。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于任何一个国家。
快要离境时,余秋雨老师采访一个十四岁的女孩问:“你是不是也像大人们一样讨厌美国?”女孩用流利的英语说:“人民不讨厌,政治讨厌。它没有理由强加给别人。”“那你为什么还学英语?”“语言是文化,不一定属于政治。”理性的光芒就这样绽放在了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上的一个十四岁小女孩身上,而且是那样璀璨夺目。想想平日里看新闻评论时,作为文明从未断裂过的中华民族的一员,理性又在哪里?
伊朗——学会和平与宽容
伊朗也算是一个王朝更迭频繁的国家,但其中有几个统治者因宽容仁慈而出名——居鲁士和大流士。公元前六世纪的米底王国被来自波斯的居鲁士征服。居鲁士不仅解放了当初被尼布甲尼撒掳掠来的数万犹太人,还对各民族的宗教及其尊重。这在当时以残酷为代名词的巴比伦实属罕见的。他的后继者大流士倡导天下各国应平等往来,和睦相处。他们共同倡导的和平睦邻关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纵使时间流去已有千年,这两位统治者的执政理念被永久的记录在史册上。
尽管两位统治者只是伊朗史上的一瞬,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给伊朗的文明增添了一丝和平宽容的色彩。和平的意义不用强调,宽容也无需赘述,可能是我比较喜欢政治吧,我把二者在政治方面的功效看得比较重。我想起了唐太宗,想起来他对少数民族的和平外交政策,最终的结果非但不是战争,反而是“天可汗”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又想起西方国家宣传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发展起来就一定会和其他国家血刃相见吗?中华文明的根源主张和平自守,战争在人们眼中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一种文明企图通过暴力手段获取财富,那么它最终要么走向灭亡,要么被众多力量所制衡,终究没有称雄时的威风凛凛。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和平宽容倒成了避免走向毁灭的良药。
不管于国家还是一个人,和平与宽容都是一种成熟后的道德。
巴基斯坦——发现和玄奘
巴基斯坦什么最有意思?车。说的确切一点是改装车,说的形象一点是棺材车。关于对棺材车的记述余秋雨老师已经写了很多。让我好奇的是为什么这里的人们热衷于把车改装成这个样子。余秋雨老师没有说,却论证了美与丑的关系。这就给我留下了广阔的猜测空间。这究竟是当地的贫穷导致的还是文化导致的?如果是贫穷的原因,买辆车已很不容易,更何况改装还是一大笔费用?如果是文化原因,为什么在曾经诞生了犍陀罗这一伟大艺术瑰宝的地方,人们的审美观念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既然人们都愿意把钱花在改装棺材车上,为什么不愿意投资教育呢?赤脚流浪的儿童满街都是。真不知是碍于面子还是承认了自己的贫穷而引发的心理上的畸形竞争。所有的一切都不得而知。
当然以上的猜测全部是出于我个人的无知,所谓无知者无畏,不知是不是像我这样。
但贫穷和奇怪的审美在这片土地上变得渺小起来,是因为这里有法显和玄奘来过的地方。文明不是流行于一时的景物,而是贯穿在骨子里的坚强。在现在的探险队员都认为艰苦危险的路线上,法显和玄奘两位僧人进用脚步度量出山的高低,路的长短。
首先惊异于他们是靠什么挺过了这段旅程。余秋雨老师曾经说,古代中国走得比较远的有四种人,一是商人,二是军人,三是僧人,四是诗人。其中具有明确的文化意图并能远行的只有僧人。僧人成了文化传递的使者,而鼓励他们的正是文化本身,换句话说,便是信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想到许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记得白岩松曾经说过,有一亿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有一亿人说他们信仰各种宗教,那剩下的人呢?好像没有信仰。不知道现在社会上的浮躁和信仰的缺失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就想想法显和玄奘当年走过的路和他们的心吧。
重新说说这两位僧人的远行。正如余秋雨老师的这句经典的总结:
“一切深层沟通都不能仅靠文字资料,而必须以脚步、目光乃至整个血肉之躯作为船筏。”
印度——矛盾的集合体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是一个曾经让无数僧人神往的地方,但在余秋雨老师笔下,我感受到的印度,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它有童话般美丽、杰出的建筑泰姬陵,有曾经领导印度走向民族独立之路的圣雄甘地,有释迦牟尼苦心悟道的菩提树,但是,它也同样面临人口爆炸带来的危机,也遭受着大范围的整体贫困,也有严重的污染和落后的管理……当所有的一切都融合起来,不论古今,不分先后,就形成了现在的印度——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但在我看来,现实问题的严重性掩盖了曾经辉煌一时的印度文明,因为没有一种文明适合生存于这样的状况之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也是我认为的任何文明的基础,不因别的,只因文明最重要的载体还是人。
贫困会给一个国家带来很多灾难,包括物质上的和思想上的。希望印度能够率先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这样以后谈民族复兴才有希望。
结语——思想的启示
读完了,感觉很快。余秋雨老师的这本书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整个旅程的险象环生,许多文明的起落兴衰,每一篇都以新的视角去观察,每一篇都蕴涵着新的思考,在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位文化学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读来永远新颖,不会困倦。
其实这本书的读后感写得很费劲。余秋雨老师在每一篇中的思考都发人深省,足以让我豁然开朗,每一次都伴随着原来如此的惊喜和深深的佩服。我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完成阅读的,更像是一次思维的启迪或扫盲运动吧。要提笔写,真不知该写些什么。但有一点我要感谢余秋雨老师,他让我感到了自己还很无知,他告诉我在探索的道路上我还很渺小,他教给我以后要虚怀若谷,不要狂妄自大。读一本好书,可以读出人性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有两点我比较感兴趣。
一个是文明与权力的关系。一直以来我认为文明滋养了权力,权力只是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权力的运作会导致文明的兴盛或衰亡,但它们仍然是从属关系。如果权力导致了文明的毁灭,那么应该从文明自身找原因。而余秋雨老师讲到:“文明和权力毕竟是两个秩序系统,至少在古代一直没有找到协调之路,因此两方面迟早产生抵牾。两方面的力量越强,抵牾也越严重,而严重抵牾的结果必然是严重失序。”原来它们之间还可以分得再开一些。不是所有人文灾难都是文明的错。
还有一点就是文化学者的责任。以前我一直以为文化学者的工作大多应该在研究浩如烟海的典籍,有时联系中外,贯通古今,解读文化的深层含义。然而余秋雨老师以车轮考察各个文明的方式逐渐让我改变了这一看法。文明需要传播,文明需要交流,文明需要借鉴,文明需要自省。“人生太短促,要充分理解一种文明已经时间不够,更何况是多种文明。于是大家都变得匆忙,而匆忙中又最容易受欺,信了一些几经误传的信息作为判断的基点,既伤害了自己又伤害的文明。因此,应该抓紧时间多走一些路,用步履的辛劳走出受欺的陷阱。”那么,对于我们,这年轻一代,老祖宗留下的千年遗训没有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最近,我读了读了《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本书,我发现作者在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也有很多的无奈,她曾经这样说过:“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我看来,这句话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一路的。如果是教师之外的人这样说的,那他就是在恶意地欺负人,把教师往绝路上逼;如果教师自己这样说,那他不是幼稚就是自大狂,迟早要碰个头破血流。我曾经属于后一类。那时,我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看薛老师这些话,你能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老师,她说的话就象是邻居唠家常那样真诚自然。对于书中她大胆、直率的言辞,我很钦佩,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胆识、思维的。她能把一件看似简单惯常的事情剖析提头头是道,透过了表象看到了它的内在根源。她有勇气把一些不同与大家都说的话写在纸上,让别人看,虽然多数人心理或许也如她所想。但凭这一点儿,就让人佩服至极。比如,她对“老师象蜡烛、春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些话的评析,一针见血,道出了我们老师的共同心声。之所以造就了她感说真话,敢于抵制一切不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制度。因为薛老师的人生信念就是: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过的。教育教学中有了平衡愉悦的心态,正确的定位和良好的策略,才能在饱满热情中,在正确策略中扶植学生向上。
薛老师在自序中写道,“我是特意捕捉了清风、乐声和野芳,录在这里,专门用于鼓励自己,就算是不定期地给自己献一小朵小花吧——真诚美丽的文字,正是心灵开出的花朵。”又一次阐述了她的人生信念——真诚。读了全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也是她的真诚,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真诚的老师。
当学生的时候,老师是权威,跟老师的交往总是处于向上看的状态,学生是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多数情况还是听老师说的多,自己发表意见少。现在当了家长,为了孩子跟老师也没少打交道,但是一直觉得自己好多真实的想法不敢说,老师呢,说出来的也有一些让人觉得是官话套话。看了这本书,我想我们也许都错了,老师跟学生、老师跟家长,平等地真诚的交流其实并不难。
拿到这本书,读着书名《你为谁工作》,心中便如被重锤敲击了一下——不禁问自己:是呀,我为谁工作?于是便匆匆走进书里,期望能在这本薄薄的小书中得到我期待的答案。
翻开书本,看到前言是一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深刻体会到工作是为了自己。也许我们每天都在重复做着一件事情,而通过做这件事情我们能从中获取一份工资,仅此而已,其实我们都重来没有想过,我们在从事这份工作的同时能否在其中收获什么,工作就真的是仅仅为了那一份工资吗?我们在工作中怎样去获取?在获取这些以后我们能否改变现在自己所拥有的!我们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有以下体会:
首先是心态的改变,过去总是以为工作就是为了换取工资,每天日复一日的工作,等到退休就可以安享晚年,从来就没有想过,工作是为了自己。如果我们把工作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看做是自己的事情,那么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将是严谨的,会去把我们工作的每个细节做好,并且将它完成得更好,这样的工作心态要是每天都在坚持的话,任何事情我们都能一一将它做好,这样便会得到领导以及同事的信任,久而久之,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便会成为一种享受,工作也就成为了一种乐趣。
工作不仅仅只能看到工资,我们应该看到除工资以外的东西。
比方说经验,这个是只有自己才能拥有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从自己身上拿走,当经验的累积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它就成为了自己一种无形的资产。在公司技术革新或是开发新产品的时候,我们就能将自己的这种无形的资产化作有形,并且在此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工资,或是由现场操作转变为技术指导等之类的,所以说我们的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改变的。工资的高低本身与自己的工作无关,也与工种无关,关键在于我们对待工作是什么样的态度,自然工作也会怎样来对待我们自己。
现在很少有人会去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却是以工资的高低来衡量工作对于自己的适应性,从来就没有想过现在从事的工作我们能在其中学到什么,自己能否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通过现在从事的工作不断努力,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最终收获达到目标的快乐。一味的以工资来衡量,反而会失去很多学习的机会,自己的时间也在浪费,最终一无所获,现在许多年轻人就是如此。
其次就是认识度的改变,工作中的每件事情,包括细小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尽心尽责的去完成,不要一味的埋怨自己的工作,要知道把细小的事情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是一种挑战,并且在挑战中不断的磨练自己的耐心与责任心,久而久之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将游刃有余的处理好它。如果我们能将所有细小的事情都能处理好,这样便会得到领导的
信任,在多次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后便会得到领导的赏识,所以我们不用急着去让领导赏识自己,也不用当心领导不会赏识自己,只要我们能将自己现有的工作做好,并不断的提高,带着一颗负责任、敢挑战、仔细的心,注重工作中的每个细节,我们就能将工作完成得更好,也就不怕领导不会赏识自己了。
工作就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给自己下定一个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断奋斗,我们就能在工作中收获更多的工资与快乐,工作也会成为一种乐趣。工作是可以快乐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去珍惜的。在学习完此书后我们的心态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我们也会去教导身边的人,促使他们能在心态方面也有所改变。从而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再回头问一句“我,在为谁工作?”我想我会回答,我在为自己工作,因为我爱自己,所以我也爱我的工作。因为有了工作,人生才有了目标和意义,我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社会的一分子,是国家这个庞大机器中的一道重要链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用自己的激—情,让平凡的工作能时时闪现快乐的火花。也许未必将来有想象中的成功和辉煌,但至少我能对自己所付出过的努力负责。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
在我隐隐约约的记忆中,有无数伟人的事迹与我做伴:在课堂中,从书本上总能接触到他们用勇气和毅力谱写的伟大的、里程碑式的璀璨篇章。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无异于那颗光芒四射、璀璨耀眼的巨星——居里夫人。
每当提到这个响当当的名字,我的心灵都会为之震撼,理由很简单,她对全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偶然的机会,我得以翻开《居里夫人传》一书,得以更加细致的了解她那我自认为辉煌的一生。
但是,我可能错了。
居里夫人的一生充满了奇异的经历,但无论如何我不想把它形容成一种辉煌。
我忘不了她的童年生活:她自幼就有着过人的天资,加上适宜的家庭背景,塑造了一个具有令人羡慕优秀的她。可是,命运不愿成全这个小女孩:她的祖国被侵占,受着外族沙皇统治。她的童年充满了忧患,这也渐渐形成了他理想的初衷。她拼命教书攒钱帮助姐姐,为的是实现自己的愿望。终于有一天凑成了可以入学的几百法郎——终于能自己去巴黎大学求学。
进入了巴黎大学,她一刻也不停歇的求学。她租了一间简陋的阁楼,那里几乎什么也没有!家具都成了奢侈品。这样一天天、一年年过去了,她为着探索那她热爱的科学,忘记了多年来的艰辛,忘记了多次倒在书桌前,忘记了她那日益憔悴的、苍白的面孔。
太多太多的无奈、太多太多的艰难,可她?用她那坚定固执的灰色双眼告诉了人们一切——她从未屈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多少年背井离乡的生活,多少年艰苦生活的压迫,她从未屈服!
这就是她那艰苦的巴黎生活,是最令我感慨的那段艰苦卓绝的巴黎生活。
她邂逅了皮埃尔·居里,她的生活从此变化了,变得更加充满激情!她的丈夫同样是位忠于科学研究的“梦想家”。他们有了共同语言,他们的结合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摩擦出耀眼的科学成就。
她发现了镭以后,更加有激情做科学研究,甚至获得了第一项诺贝尔奖!
可悲哀的是,她正被镭为人类带来的巨大用途捧成名人。
她不愿做名人,她对那些成天来骚扰的记者感到厌恶,这不是她要的生活!这不是她要的生活?这与当今的社会景象与人民思想有着极大地反差,更是一种对大红大紫、闲逸奢侈生活的讽刺啊。
她是个“梦想家”,是个永恒奉献的人,这一点是我最最看重与钦佩的。她一生淡泊名利,不接受财富,不接受名望,“两袖清风”。在她心中,总有一个使命叫她完成一项又一项科学研究,让他不断崭新科学的远景,那是不知从何而来的坚定信念,是一个“梦想家”的原则。
我记得那句“即使人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也必须继续工作下去”。这是皮埃尔的名言。居里夫人她做到了,她的一生,为工作付出的太多太多。八年屋棚下,她与丈夫搞放射学研究。皮埃尔死后,他又忍住哀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努力工作,勇敢生活。她既挑起一个当母亲的责任,又不忘她的科学使命。晚年的她,比原来更加艰苦!亲人们一个个要么远在他乡,要么哀伤离去,她孤单地做着工作,终于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她依然淡定,她作为一个女性给了那些保守势力重重一击。此时又一阵轩然的荣誉大波向她袭来,她没有被打到,俨然像个风浪中归来的英雄。她以其雄厚的实力来完成自己看似不可能坚持下去的一生。
他甚至经历了世界大战的考验!但并没有倒下,真令人惊愕和叫绝!
但总有她倒下的时刻。直到她倒下时,她仍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在这一刻之前,她已预兆到自己生命的终结,似乎可以想象她生前为科学事业做出的辉煌灿烂,她舍得抛弃这一切么?命运不给她疑迟的机会。
居里夫人走了,完成了她的使命,一个在全世界都刻有深刻印记科学事业,终结了。
她的一生很长很长,很是深奥,很是神秘,我无法一一叙述,但可以细细品味、感悟。我回想到了许许多多疮痍的画面:祖国波兰被沙俄痛苦蹂躏时的无奈、失去姐姐与母亲时的悲恸、六年过着家庭女教师生活的艰难、巴黎大学夜以继求学的劳累、夫妇二人四年屋棚下的简朴、母亲撑起女儿们教育事业的重任、对荣誉波澜的厌恶……
我不禁想起,居里夫人的时代是在近两个世纪前的19世纪,而当今的21世纪与其大不相同,那时艰苦卓绝的名人事迹,载入了现在安逸生活中学生们的教材。我深有感触,居里夫人如何做到这一切?那真是一个神话!渐渐的想起现在的我,深感自惭形秽!早就没了居里夫人当年生活的艰苦,但为什么也没了为自己的信念而奋斗的精神呢?那种精神哪去了?迷失了么?时代的发展啊,社会的进步啊,人民的富有啊,都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精神食粮——短缺!
我不希望这社会这样下去。也可能我的感慨万千只是空乏议论与无病呻吟,但我还是作为一个中学生真诚的希望再有人能踏上居里夫人的路,用毅力劈荆斩棘,临摹这个世界楷模的辉煌,将科学的远景继续崭新下去!
我自己当然想这样,不隐瞒地说,我与之相差甚远。设定学习计划的激情,换来的仍是虎头蛇尾——它退却的太快。我现在不敢求像伟大的居里夫人那样名声显赫,只求不违背自己的信念,做自己理想中的事情。每当觉得自己的好行为与居里夫人的信念有几分相似时,就会有几分自豪感。但现在,我只求从点滴做起,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下力求完成创造与奉献。
《居里夫人传》一书,读后真是令我感慨万千,居里夫人的精神也令人难以忘怀。这伟人的一生,绝不白白浏览,她在书中记载的一切将是我生活中的楷模,助她重振精神的名言也是我的左右箴言。
读完罗恩·克拉克的《优秀是教出来的》一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这样一句话――――“我可不想我的学生成为这样一个人”。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老师们往往更关注于学生成绩的好坏、能力的强弱,同时也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如何使孩子们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我始终觉得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做人。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是从最最平常的生活入手,将生活中一些鲜活的德育素材,渗透到德育课堂中去——重视感染,而不仅仅只有说服;重视抒情,而不仅仅只需明理;重视延伸,而不仅仅限于教材。通过一个个生活中的人,一件件生活中的事,一个个生活中的片段,将美好的情感与正直的理念直接诉诸孩子的内心世界。让生活本身作为一个老师来教育孩子们。那样的话,必定将更好地在潜移默化中铸造孩子高尚的灵魂。
罗恩·克拉克先生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抓住了生活中的点滴,训练孩子们懂得尊重、创新、感恩、诚实、礼貌……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太重要了,比会做一道题、会写一篇文章重要千倍。老师要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优秀的人需要老师去教,我们要向罗恩·克拉克先生学习,处处留心生活、时时提醒孩子、牢牢捕捉那些鲜活的镜头,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我们想教育出一个优秀的人,教会他们理解、尊重、互助等品质,首先自己就得具备这些良好的修养。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生活中也要约束自己、锻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教出更多优秀的人!
被讨厌的勇气也就是幸福的勇气。不要怕被讨厌,这样心才会自由,人才会自在。
要怎样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呢?
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
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
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阿德勒的哲学同样强调当下的意义,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此时此刻才是生活的真谛。
阿德勒的心理学,就这样把自我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中解放出来,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我们自己。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就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读到这个标题,有没有觉得白岩松这部作品中其实都是“大道理”的感觉。字还是那些字,大道理还是那些大道理,但是,到了白岩松手里就是另一种感觉。
当下我们被太多的成功学包围,我们这个时期的人,都太过去热衷成功学,从而导致了一种畸形的判断标准。只有成功,别人才会高看你,只有成功你才会有地位,只有成功你的人生才是成功。在我们都想去成功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中国老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这句话我们也能够看出,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不成功就会沮丧、就会消沉、意志就会削弱、自信心就会丧失。这样的标准要不得。
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赢得了全世界,你也赢不了死亡的'这个结果。面对死亡这么大的一个失败,你该怎么办?
成功固然好,失败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一个没有经历过失败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就像一个纯净的玻璃球,有一点磨损,在别人眼里就会失去光彩夺目的本来。高处不胜寒,越成功,站的越高,摔下来就会摔的越狠。如果我们经历过挫折经历过失败,再次摔下来的时候,疼痛感就会大大减弱。
一个人有一个不成功的一生是失败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就很可能夭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人是没有后悔药好吃的,在人生征途中回顾过去的步履,总觉得稀里糊涂的时候不少,要是清醒一点该多好啊!
什么叫“放卫星”?胡思乱想,信口开河。说幼稚还情有可原,实质是自己根本不能也不会独立思考,追风,跟着起哄,不尊重科学,热热闹闹犯错误。
当时,每个做法我都是从绝对相信开始,但在过程中又会产生种种困惑。解答的办法几乎千篇一律:自己水平低,慢慢就会懂了,只管做就行。真是盲从得可以,盲从得心安理得。
——《放卫星的闹剧》
的确,我也总是遗憾自己人生旅途中,常常是当时惘然,事后清醒,但彼时已经无法回头。我是个笨人,总是要在经历后才渐渐懂得,但时光不可逆转,错已酿成,甚至无法补救。
但是,当时为什么会惘然呢?盖因自己认识水平低,看不清真相本质,以致上当;或存在幻想,把结果想象得过于美好;或盲从随俗,以保安稳;或不愿得罪,让人为难,最终勉强接受,令自己痛苦不堪;或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把别人的价值观当作自己的,最后发现自己离快乐幸福越来越远。
坚持独立思想,保持独立人格,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当然这眼光愈接近客观、科学、真理为好。看多了网上出于一己之私利的个人宣泄,或者抓着一点皮毛就张牙舞爪的肆意批评,那样的“独立”,混淆是非,扰乱视听,还是不看也罢。不喜欢起哄、扎堆、跟风、人云亦云、或奉某人为圭臬,那会没有了自己。听不得谄媚、拍马、故作解语花,人前假扮清高装可怜,人后卑鄙龌龊唯利是图,那是扭曲了自己。
保持独立、清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君子之交淡如水。
然而,不容你解释,打断,叱责,咒骂,咆哮,我深切感到,即使有一千张嘴也无法说。这就是“专政”。
这着的什么魔?人性到哪儿去了呢?我困惑,愤怒,欲哭无泪。善良应该是人的本性,为什么要扼杀?让兽性发作?难以理解。
就在这打、砸、抢横行之时,仍然可以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师生的情谊,人毕竟是有区别的,做人的判断力、做人的准则,并不因社会动乱而付之东流。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真是人人登台表演,整人的,被整的,灵魂的暴露一清二楚。为了自己脱身,自己亮相,可以栽赃,可以嫁祸于人。一件件具体的事让我不断地照镜子,洗涤自己的灵魂。人总要有人的样子,在任何情况下,要有颗善良的心,不能为自己的私利而加害别人。
对我而言,阅读一个人的作品并不仅是理解文句的意义,而是与他一同启程,并肩游历。”纪德跟着薛瑞萍老师,走进《给我一个班就心满意足了》,到她的教育人生游历了一番:
张源在班里,由于玩电子宠物被同学举报,同学要没收玩具交给老师,他却拼死反抗,拒不上交。因为他感觉有失公平,其他同学也有带的,但是他们不举报,专门举报他,他们这是欺负他。薛老师没有停留在是与非的表面,却是深层挖掘,关注事件本质,让张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克服自身毛病,还交给他怎样与同学相处,怎样做人,怎样在班里活出自己的尊严,既受人尊重,又懂得尊重别人,引领孩子走上健康阳光的发展历程。即便是带玩具这样的小事,薛老师也不是简单处理,一个孩子的分量有多重,一件事就是一辈子!
赵亮是半路转来的借读生,来自农贸市场的生意精家庭,入校之初,薛老师满心的抵触,对这类人的孩子,从不把他归为“自己的孩子”之列,而是重点盯防——下马威外加追穷寇,一通狠治,最重要的是怕这些外来户弄脏了“我们自己的孩子”。但赵亮在班的一个月时间里,却让薛老师改变了看法,让薛老师看清了什么是自己的孩子,什么是别人的孩子。每一个受教育自己的学生,不管优劣,不管善恶,不管贵贱,师生一场,都是一场教育情缘。我们的任务,不是区分谁是自己,谁是别人,谁是王者,谁是庶民。我们既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播人性的美,人性的善,人性的真,点化他们归于心灵健康,归于正直,归于高贵,让每个人活出自己的精彩。就像薛老师说的:“从今以后,无论他是谁,无论他来自哪里,只要进到我的教室,喊我一声‘老师’”,就都是我的孩子。”教师有大爱,无爱不教育,与学生教学相长的过程,真的是一场精神享受之旅:生命与生命的交融,是如此的生动灿烂!
掩上卷,我想起了巴金那句话:“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而是因为我有爱。”从薛老师的文字里,深刻地读出了她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爱。在她爱的生命里,我体会到了阅读的美。只是深感文字苍白,思想肤浅,笔管无力,怒潮般的思绪,也只能任由它不能落地开花,不能于白纸黑字的沃土间,播下我深切的感受,开出璀璨的花。
在阅读的海洋中,我体验过鲁滨逊的荒岛求生,品尝过狼王梦中母狼的坚韧与无助,也曾为费恩对韦伯的爱护而感动我们落泪。而最让我感到有收获的,是我最近看的《草原上的小木屋》。
这本书研究主要问题讲了劳拉一家,从威斯康辛州的大森林,搬到堪萨斯州草原上的故事。一路上帮助他们自己遭遇了暴风雨,马车轮上沾满了泥,停留了作为一个两个星期;之后又没有惊险万分地渡过水流湍急的小河;到达中国草原时,他们还遇到了体现狼群包围,草原进行大火,来势汹汹的草原热命,然而我们面对这种种经济困难,他们发展依然能够不屈不挠地盖起了安全小木屋,过上了社会幸福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因为平静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劳拉一家的挣扎。 过河时,河水几乎把马车推翻了,但在父亲的努力下,马车被拉上岸了;当一家人被狼包围时,父亲根本没有开枪,而是一直提防着房子和狼,直到天亮;当草原大火时,爸爸妈妈在周围挖沟,把湿麻袋放在坑里,防止火势蔓延。 爸爸不怕困难,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在他第一次学会游泳的时候,总是不能前进,但也继续下沉,但他不知疲倦地练习,终于可以慢慢地游泳,现在可以游泳几十米,我很自豪我也有这样的父亲。
难以进入无敌,难以退却无事可做。我还要向这两位父亲学习,在未来,在困难面前不能退缩,而是要勇于接受挑战,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为真正的生活强者。
读了鲁迅师长教师写的《少年闰土》一文,我深受感触。我对文中的少年闰土非常佩服,对文中的“我”能有如许的儿时同伙而感到非常雀跃。少年闰土非但聪慧,活泼,而且知识雄厚,给人们留下了难以消逝的印象,使我对他发生了佩服之情。
少年闰土非常可爱。你看他,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项小毡帽,颈上套一个亮堂堂的银项圈。可见,闰土是生存在屯子的孩子,戴小毡帽是那边的习俗。还可以晓得,他的怙恃非常疼爱他,要不然,怎样还给他套一个银项圈?
闰土很聪慧,再他十一二岁的时刻就会捕鸟,捡贝壳,还会看瓜刺猹。这此不仅是文中的“我”没有听说过的,就连如今的我也没听说过,更没玩过。
冬季,气候很冷,下了一场大雪。山水,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山河酿成了粉装玉砌的天下。闰土在雪地里扫出了一块旷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食时,他就将缚在棒上的绳索一拉,鸟就被捕住了。另外,他还了解很多鸟哩!如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等。
炎天一到,闰土就要在夜晚去看瓜。看瓜刺猹可风趣了!月光下,你听,“啦啦”地响了,便晓得猹在咬瓜了。闰土捏了柄钢叉,遁声刺去。那刺猹倒很伶俐,反向闰土奔来,从他跨下兔脱了。……我读到这里,宛若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项戴银圈,手捏钢叉,向一只猹全力刺去。闰土在看瓜刺猹时显露的机灵大胆,使我更为佩服他了。
闰土知识雄厚,我和他一比,真是惭愧,我成天呆在家中,对外边的事认识甚少。可见,我的知识很缺少。鲁迅师长教师写的《少年闰土》使我收益非浅,他使我知道了自己的知识很浅陋,我应当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祖国有效的好门生。
自从爱上阅读,我就常想应该总结一下关于读书的心得。毕竟这也是一种自我反思找到进步方向的方法。
从最开始的对读书的懒散,到现在渐渐地能够自律自觉地安排每天的阅读时间,我的心得之一就是:先看自己感兴趣的书。
平时我们总会被推荐一堆的课外书,结果有点被赶鸭子上架地阅读,今天翻一页,明天翻一页,过两天可能就不想打开书了。
后来我就想着先从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书或者章节先看,看着看着,沉浸其中,不知不觉就能看完一本书。
然后就是每天都挑一个固定的时间来读书,像早起的半小时,或者睡前的半小时。
起初可能还不适应,就先从10分钟开始,渐渐地一天加5分钟,总之就是先养成习惯。
还有一点就是阅读的过程能做做笔记。不是单纯的画线,可以是拿个本子或者拿张纸,写一写关键词,或者画一画导图,这样手眼并用,更加深印象。
以上就是我的读书心得,我觉得阅读是一个很优质的习惯,所以最关键的点就是先培养起想阅读的心态!
在我们余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一本好书——《驭风少年》,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少年的故事。
在一个巫术横行,战争肆虐的小国——马拉维,坎宽巴不幸出生在这里,威廉。坝宽巴地在日日夜夜,成千上万次实验,万数艰辛、坎坷,最后终于做出可以造福万民的发电风车。
坎宽马不受外界影响,不为外界所动。如果一滴水,它滴在了小水洼中,那么它很快就会枯竭,如果它滴进了大海,它就会奔腾不息,同样是一滴水,它的生死就取决于它的生存环境,坎宽巴不受人的嘲笑,在他去垃圾站回收废品时,那人嘲笑他,说:“坎宽巴像一个捡破烂!哈哈哈…...”但坎宽巴对这些嘲笑和伤人的讽刺置之不理,他考上最差的中学,人们对坎宽巴指指点点,坎宽巴并没有更多的伤心、失败与消极的心态,而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组装零件和查阅书籍上。我认为坎宽巴是一个不受外界影响,不畏别人嘲笑的人。
有一次,我学骑独轮车,刚开始,没有多少人注意我,我也很轻松地学,半个月就学会了大半部分的技巧,可过了一段时后,人们开始注意我骑的这个新奇玩意儿了,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可妈妈告诉我不能在意别人说的,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从此以后,我不怕出洋相,我十分自信地想我学会骑独轮车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但我凭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信念,走到了我学骑独轮车的高峰。
读了这本引人入胜的好书后,我觉得每个人都应不理睬别人的讥讽,去执着地追梦了。
《小松鼠没家了》讲的是:一只小松鼠的家被破坏了,它坐在木桩上哭,小白兔、小鸟来了,请它到它们家住,小松鼠都不去,
啄木鸟来了,对它说:“哭是不起作用的,我来帮你重新造一个家吧!”听了啄木鸟的话,小松鼠停住了哭,和啄木鸟一起建了一个有温暖又舒服的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哭是不起作用的,你应该找到哭的原因,把它改正过来。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写的,“我们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抚摸它们的伤痕。”这句话是自序中的一段话,从世界各地最后回到中国。这一路走过的并不是什么现代化的都市,车轮碾过的也仅仅只是一些让我们感觉似乎很古老的地方。 然而我又看见了希腊给人是蓝色的,无论是美丽的爱琴海或是作为希腊象征的巴特农神殿。但这只是最初感受罢了。柏拉图,他们滞留在千百年前对人生的思考已无法用现代的词语形容。希腊的文明是健康的、闲散的,当读到希腊人的快餐也要一个小时后才能上桌,我不禁感慨了,为这种独特的生活节奏感到一种有趣。可惜的是,这种文明要衰落了,因为它过于闲散,过于与世无争。
埃及的土地绝大多数是沙漠仿佛是一种金色的。埃及给人的是神秘的,无论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或是木乃伊。让人们感觉法老们似乎一直所做的只是守着这些东西罢了。如果说希腊的街道还有一丝古今有联系的感觉的话,那么埃及就完全没有让人有联想的兴致,仿佛除了数千年前留下的几座建筑便什么都没有了。
作为那些古老文明的后代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战火一遍一遍的摧残着那些已经残剩无几的建筑,在埃及,凯撒的焚书和罗马教皇的禁异教使得那些能够揭开金字塔奥秘的古文字无人能读,在伊拉克,“复原”的巴比伦古城毫无原有的沧桑,无法让人肃然起敬……因为战争,因为时代,因为政治,因为功利,那些原来应该流传千年的建筑、文字都差不多消失殆尽了。那么,我不禁感到疑惑,几千年以后,我们的后代又该如何去了解,去探索那些存在千年的文明呢?那些已经无人解读的文字我们的后辈能够读懂吗?那些老早残破的建筑我们的后辈又能重新复制吗?
我们至今仍可以学习千年以前的历史,这可能要归功于秦始皇早早的就统一了文字,要归功于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命人撰写史书,作者提出了疑问:“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是的,盗墓者的层次不穷,每到一个名胜古迹就会留下“到此一游”的“见证”,古建筑成了发展旅游业的最好工具,太多太多的商业化元素占据了那些古旧建筑所散发的古老而又吸引人的文明气息。“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古代文明的兴亡宿命?”整部日记,都贯穿着这种疑问。作者可能才想起千年一叹的名字吧!正是这样长城在哀叹,泰姬陵在哀叹,黄河在哀叹......我们要尽我们所能的去学习去保护那些古老的文明,去教给我的后辈,去告诉他们中华文明千年的历史,才会有我们光辉的现在。中华文明千年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传承。
千年一叹读后感(五)
《千年一叹》这本书确切来说是一本日记。它记录了作者余秋雨在前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余秋雨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的豫园非常精炼,读起来流畅、优雅,但贴近生活,思维新颖。他能把新的想法用最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来,而且总能被人接受。他曾说过“写书最大的困难不在立论之勇,不再跋涉之苦,也不再考证之烦,而在于要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翠莲的平易可干吧玄奥席位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这等于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字字句句都要好为难言的艰辛”。难怪他的文字如此精妙,原来他早有这番感悟。我说,余秋雨也能算得上是个探险家,因为在这“千禧之旅”的路上,他们遇到许多惊心动魄的事,随时都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许多短路荒草迷离,战壕密布,土匪出没,在中东的一些国家更是如此。掐一秒不知道后一秒会发生什么,他们只知道一连串真实的故事:宗教极端分子在疾风中内杀死了几十个卫国旅客,三十几个警察刚被贩毒集团杀害……
“千禧之旅”的目的实际上是环游世界的文明古国,领略人类文明的精华和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所以他们选择了希腊为此次旅行的第一站。路径除中国外的三大文明古国,埃及、印度、古巴比伦。
而到达希腊时他们所见到的只是狭小、陈旧、道路拥挤和人民闲散。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影子。照我看莱希腊人闲散的升华方式有许多缺点,社会失去了精气神,一部分闲散变成了精神贫穷。可见衰落了的古代文明难以与现代结合,最后只能被现代文明遗落。可悲。
说到埃及就不能不提恒河。但恒河清澈的河水,美丽的风景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浑浊的河水河岸边“热闹”的景象。上游临死洗澡,下游刷牙喝水。印度人认为恒河的水是生水,喝一口,有病治病,没病养生,什么传染性皮肤病在水中泡一泡就好,所以的牛皮藓、荨麻症的人都用到恒河沐浴。还有的老人自己知道已经不行了,就叫家人把他们抬到恒河边上,铺一张席子,躺在地上等升天。他们说“就算死也要死在恒河边!”在那些人死后,会有专门的人堆好木堆,把尸体排好队,一批一批的火化,人就这样化为一缕轻烟了。
接下来的同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遗址。古巴不必四大文明古国中最神秘的,人民只有听着空中花园的故事想象城市、街道中繁荣的景象。因为留下的实物遗址已被无情的岁月和贪婪的“黑手”糟蹋得不堪入目,也失去了往日的风光。看着残破不堪的“墙壁”,不禁有一丝感伤。
相信现在提到印度的化,大家的第一反应会使狭窄的街道中密密麻麻的人头和印度人对时间概念的缺乏。印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无节制的生育和升华条天的不断改善是导致人口暴涨的原因。此外,在印度大多数人的手上是没有手表的,因为手表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用处。电话中说再十分钟道,转身就进了巷口的咖啡馆里喝咖啡调侃了,在连三个小时是不稀奇的,连政府官员也是如此。真是不可理喻呀!
看完了各大文明古国,大家现在有何感想。对,他们的确辉煌过,不过是在过去,但是在“同伴”衰落的同时,我们中国却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并且比较完整的保留了我们的文明。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是他们在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时没有及时采取好的应对措施。而中国早几个世纪之后存活了下来,跟上了现代的节拍,很好地融入了国际。但仍有许多人看不起中国,而我要说的是:他们看不起是他们的事,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凭着“当我们的同辈禁不起岁月的磨砺时,我们的祖先仍坚强的走到现在”,我就可以自豪说“中华民族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民族”!谁说过去的文明古国不能成为今日的世界强国!
个人感觉,本书很一般,所谓的“偷影子”其实说的就是看穿别人内心深处的渴望,然后帮助对方实现。故事并没有太大亮点,唯一耐人寻味的是男孩帮助吕克实现梦想的那个篇幅。吕克为了父母的愿望放弃了自己学医的理想,在自家面包店里当面包师傅,子承父业,可他并不开心。当男孩知道吕克的心事之后,他帮助吕克完成心愿,从事了医学相关的工作并鼓励他学习考试,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就在吕克渐渐接近心中梦想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来自己真正喜欢的并不是当医生,他真正喜欢的就是做一名面包师傅。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一句话:最初得到的,其实已是最好的!
另一方面我觉得,有困惑、有想法我们就应该去尝试,不做永远不会知道“想像中的”是否真的比“现实中的”更适合自己。如果成功了,那么恭喜你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如果失败了,那么也恭喜你,因为你摆脱了心中的执念,你拔掉了那根刺,你不再苦闷不再困扰,你可以安心的做现在的事。就像吕克,尝试过做医生不喜欢之后,他可以安心的回来当快乐的面包师傅,而且还发现了做面包师的价值。
在囫囵吞枣那些如泣如诉的语言中,在静静地感受那些细腻悠长的笔调时,眼前时时会出现几个鲜活丰满,栩栩如生的动物。但在那时,我依然把它看作是一部动人的动物小说,只是,写得像人类社会而已。而今再读,掩卷沉思。窗外白雪皑皑,风在远方呼啸,但在这里只有平静的呼吸与心跳。我这才明白在这荡气回肠的故事之后,作者想让我们知道的,绝不仅仅是一部催人泪下的悲剧,他更想让我们明白一些人世的道理。
这是一个关于象,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和平的故事。象母嫫婉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让两个水火不相容的象群融为一体,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为了和平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可和平没有永存,战争很快爆发了,可是她还在努力,她认为和平并没有死亡,希望还是有的。
每一个难以捉摸的故事,每一个波谲云诡的斗争……让我有着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
本书中的主角是主人公嫫婉是刚刚结合起来的戛尔邦象群和戛尔芒象群的新首领。她用那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襟,博大的母爱率领这个在生存压力下勉强合成的群体。为了这个群体的和平,象母尽了自己所有的能力,毅然哺育敌方的小象,甚至还忍痛割爱,不惜牺牲自己唯一的孩子来保全这个集体。但是两个象群仅和平共处几年,几年之后,当小公象们长大的时候,分裂已成定局。故事的结尾,那原本铲除干净的花花带又悄然破土而出,形成了断断续续的分界线。明知两个象群的血斗无法避免,明知自己回天乏术,但是衰老的象母仍跪在地上,一边爬着,一边拔着花。她要拔尽这罪恶的渊,她要拔尽这有的娇艳花……
每一则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深刻的道理,沈石溪用感伤的手笔,写出了对世上动物的怜悯,对人类觉悟的无奈。整本书赞颂了动物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写出了对人类的失望和悲哀。
本书的结尾提到“和平并没有死亡,希望还是有的”。在我们人类社会里,也曾有着可怕的战争。就如今,虽称为和平年代,但少数国家的统治者仍虎视眈眈。但我坚信每场战争都是上帝对我们人类的考验,考验在关键时刻人类懂不懂得团结、和谐。因为只有这样的环境,人类才能在世上永存。让我们开始努力,让21世纪变成没有硝烟的世界,携手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读完了龙应台所写的一本颇有哲理与极为大胆的书--《野火集》。这本书由一篇篇小文章构成,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问题。在这本书里,我了解到了很多与我平日自然思维所不同的东西。它写了现代的中国,现代的中国台湾。把一切的污秽、不公、丑陋都通过文字暴露出来。其中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有以下几篇。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与《生气,没有用吗?》。曾经的中国,被外国称为“生命力最强的国家”。你知道为什么吗?你又可曾知道这称号的由来?这,并不是所谓的称赞,而是赤裸裸的讽刺。近几年,中国的食品问题成为人们心中的恐慌。我曾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百范文网
一个国家因为食品问题,近百人因此中毒而被送进了医院。有一个人就说:“看来生命力最强的还是中国。”另一个人就问:“为什么呢?”那个人就回答:“因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最多,却不见伤了那么多人。”是啊,因为我们国家有一系列的食品问题,因为所谓的三聚氰胺,苏丹红都不足以使我们丧失生命,所以这个称号由此而来。你们都应该懂得,这个称号后面的嘲讽与其深藏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中国人不懂得生气。为什么不生气呢,因为生气没有用。这就是这两篇文章的中心。在这个法治社会,不应该是法律所打造的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吗?那为什么又会有如此多的问题频频而来。这篇文章也让我想到了“小悦悦”事件,十几个路人置一个被货车多次碾过的小孩不理,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没有一个人拿出手机为她拨打求救电话。
每每想起那场景,心中的愤怒油然而起。冷漠,这怎是一个人之所为。再来,让我想到了因好心扶起一个婆婆而被判刑,因善良扶起一个老太婆却被逼自杀。荒谬!愤怒!中国人,你们为什么不生气呢?
因为不敢生气,因为生气没有用。中国人讲忍耐,中国人怕事,自私。没有一个人想要惹祸上身,没有一个人胆敢大声叫骂那些占据了你家的摊贩,侵犯了你权利的商家,因为怕报复,因为怕惹祸上门。一切都因为怕事啊!再者,生气为什么没有用?因为那些不守法者根本劝服不了,部门也根本办不了事,简直是形同虚构。实在有太多因素限制我们,导致我们所能“生气”的人都失败,最终无果。
龙应台在书中阐明,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气”的人太少。如果那些摊贩被每一个路过的人而责骂,或许他就会撤离,还回你的家。如果那些部门天天都收到投诉电话,他或许就不能熟视无睹,就会办事。是啊,中国人不敢生气,很少人懂得生气。微薄的力量不能打破这蛮横的结界,只有我们都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集结起那份强壮的力量,才能真正地打垮这个问题,她们都不敢呐喊,不敢叫骂,只能忍。可是,这个“忍”,是我们应该倡导的美德吗?相信答案都在你们的心里。
我曾在《天天向上》看到过一个关于周鸿祎的采访。看完这个节目,我不得不承认周鸿祎确实是一个敢说敢言的成功的商人。他不怕四海树敌,勇于去颠倒企业巨头。敢于去打击那些不法网站,保障我们的电脑、手机安全。不畏惧如雨降临般的唾骂与非议,坚守自己的信念,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便利的网页。
他说,如果有人能像我一样去颠倒那些企业巨头,甚至来挑战我,那么中国就会多几个成功人士,打造出更好的网页贡献给大家。那么同样的,如果我们国家能多几个像周鸿祎这种敢说敢言的人,或许问题就不再那么多了。
《幼稚园大学》。大学,我所向往的阶段。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心里向往大学。因为大学代表这自由,轻松。不再有繁多的作业,不再有石头般的压力,也不再有父母整日的啰嗦。因为我们都长大了。但文中所描述的大学,是我从未看见过和了解过的--幼稚园大学。
起初我极为迷惑,幼稚园和大学怎能相提并论呢?可是当我细读后,才懂得了着所谓的幼稚园大学。文中举了一个事例:一天,一个泪眼汪汪的女学生半路拦截了作者的车子,让作者送她和她一个扭伤脚裸的朋友回台北。作者答应了。一路上,这两个女生哭着抱成一团。其实,这类情况只需一个电话解决。但她们却只懂得哭泣。她们二十岁,正在接受高等的大学教育。而她们独立处事的能力,却还不到五岁。
看到这里,我倍感诧异。认为这太不可能,太难以接受了。可是事实却又如此。在她们的身上,我们都看不到一丝的独立。一滴滴的眼泪已为她们说明了一切。作者在文中称大学教育为“喂哺式”教育。给予学生“过度保护”,将她们婴儿化。没有了她们本应具有的独立处事能力,自我思考能力。这样的大学生,还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吗?这样下去,我们的大学生还能真正的成人吗?我想,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我们深思。
《野火集》给了我很多从所未有的感受与见识。认识了中国人,认识了现在的大学教育。我想这更多的不是批判,而是一种反思与鼓励。目的是让我们去修正与改进,摒弃这种教育,敢于去指责与指正。这,才是我们所要的国家和社会!
这几天,我读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它是英国著名儿童作家罗尔德·达尔的作品。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狐狸爸爸一家和邦斯、博吉斯、比恩三个饲养场主。
这本书讲的是:狐狸爸爸为了让一家人吃饱饭,每天晚上都到三个饲养场偷东西。可是,三个饲养场主很小气,他们不愿意让狐狸爸爸偷走他们的任何东西。于是,他们决定抓住狐狸爸爸。但是狐狸爸爸太聪明了,每次他都顺利逃走了,不仅没有被饲养场主抓住,还和家人吃上了他找来的美味佳肴。最后,饲养场主在狐狸洞口守着,想等狐狸爸爸出来找食物的时候把他一枪打死。但狐狸爸爸对三个饲养场的位置很熟悉,他挖了三条可以通往饲养场的通道,不仅让自己一家人不再担心饿肚子,而且让其它动物也不用冒险寻找食物了。
狐狸爸爸聪明、机智、勇敢,他会在大家陷入困境时拯救大家,在他面临困难时,他会沉着冷静地思考,狐狸爸爸很了不起。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在有困难时,需要沉着冷静地想办法,才能解决。第二,不能太小气,否则什么得不到。
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
是否文人都怀有比较严重的忧患意识?根深蒂固地生长在内心?无时不刻地左右着他们的眼睛与思想?
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重重叹息。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作者随香港凤凰卫视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十个国家一一走过来,他的震惊伤感表露无遗:“人类文明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从古到今的灾难,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在抚摸文明遗迹累累的伤痕后,作者回头苦思: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面的,哪些代价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古代文明的兴亡宿命?作者忧心叩问,是啊,“思亘古如斯又倏忽闪现,谁的惊愕能深究它?”。
由希腊而入,忧伤的情怀已起幕。远古的爱琴海依旧在,公园前5世纪的遗迹——石柱只剩下后来者的铭刻,迈锡尼的海伦早已随战争而消逝,空留一个三千三百年前的王城遗址,可惜曾经的千古气势已成追忆,幸而,还有一个奥林匹亚,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依然有圣火的气息……
埃及,尼罗河、法老、金字塔、太阳神庙……埃及文明是疑问最多的文明,是最难以解读的文明,因为难以解读,所以便难以传承。埃及人对能追溯他们历史的许多古碑、古籍依然没有其文字的解读能力,因而,文明的神秘便无处不在了。所以,作者说“当法老们把自己的遗体做成木乃伊的时候,埃及的历史也成了木乃伊”,庆幸,中国有个秦始皇,他让中国的历史活了下来。
以色列——怨气聚集的国家。曾经辉煌的所罗门王朝丝毫没能让坚强的犹太民族得以安逸地喘息,命运对其尤为不公,那么多的灾难接二连三地降落在他们头上,驱逐、杀戮、奴役,怎么也摆脱不了,但这个民族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一次次大迁移。而只要落脚,就能迅速创造出一个优于别人的生态。如果这种生态中有被奴役的成分,那么他们宁肯放弃,选择流浪”。是啊,多舛的命运已造就了他们坚强的的生存文化,但无论多么坚强,集合了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精神重心的耶路撒冷永远都是他们内心的痛,一面哭墙见证了他们多难的历史。
巴勒斯坦,有一座世界上最古老的的城市——杰里科古城遗址,一万年前的骄傲现在只剩下破败和不安全,唯有几丛遗落的花,悄悄鲜艳了一万年。
约旦,美丽神奇的佩特拉山谷中,玫瑰红宫殿和罗马竞技场还完好无损地存在着,却只能与清风明月为伴,因为缺少文字所以其寂寞的辉煌显现的是隐性的文明形态,对它的了解只能靠猜测与想象。
伊拉克——敏感的国家,因为有了全人类文明的母亲河——底格里斯河而令人向往,虽然铁丝网重重。原想由此探寻巴比伦文明的痕迹,比如早熟的《汉谟拉比》法典,比如残暴的统治,比如奇异的建筑,比如,天文学、数学、医药学……然而,在巴格达博物馆里,作者只看见了一屋的空缺,一屋的悲怆,一屋的遗忘,连巴比伦遗迹也被糟践成一个低劣的现代模型。
伊朗,历史上的伊朗被征服的次数很多,所以历史的遗迹在征服的过程中被破坏得很彻底,米底王国(伊朗人建立的第一个王国)的首都和居鲁士成为作者了解伊朗史的开端。伊朗因萨珊王朝而奠定了现代伊朗文化的基础,此后,伊朗不断地遭遇到侵略,但是,最后居然在重重的灾难中成了伊斯兰文化的一个重镇,以独特而缓慢的步伐,走进了现代。现在的伊朗呈现在作者面前的是一种淡然漠然,有点苍凉,有点神秘,有点世俗。
巴基斯坦,没有石柱的断残、城堡的倒塌、古都的湮灭,但是“赤脚密如森林”,这个国家呈现在作者面前的是不可掩饰的惊人的整体性贫困。这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文明沦落。欣慰的是作者在其首都伊斯兰堡的塔克西拉寻找到了犍陀罗艺术,在那儿,法显和玄奘曾经的足迹让他激动万分,他思考了僧人远行进行文明之间深层沟通的意义。
印度,向往以久的“恒河晨浴”让作者彻底知道了那与美丽无关,却是一场人类的悲剧。极端的贫困、极端的混乱、极端的肮脏让作者早早告别阿育王与菩提树,逃离了。
尼泊尔,绿色的尼泊尔让作者的感觉瞬时苏醒。在这儿,作者得以静静地反思万里历程,为此番的文化考察画下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远征和失序,迷昧与保守是作者思考得来得文明衰落原因。(附:作者为“千禧之旅”所写歌词)
千年走一回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涅槃的凤凰再飞翔。
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东方有人长相忆,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屈原的梦,我是李白的唱,我是涅槃的凤凰再飞翔!
《千年一叹》——我为它的沉重而莫名地叹息。
是否文人都怀有比较严重的忧患意识?根深蒂固地生长在内心?无时不刻地左右着他们的眼睛与思想?
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重重叹息。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作者随香港凤凰卫视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十个国家一一走过来,他的震惊伤感表露无遗:“人类文明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从古到今的灾难,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在抚摸文明遗迹累累的伤痕后,作者回头苦思: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面的,哪些代价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古代文明的兴亡宿命?作者忧心叩问,是啊,“思亘古如斯又倏忽闪现,谁的惊愕能深究它?”。
由希腊而入,忧伤的情怀已起幕。远古的爱琴海依旧在,公园前5世纪的遗迹——石柱只剩下后来者的铭刻,迈锡尼的海伦早已随战争而消逝,空留一个三千三百年前的王城遗址,可惜曾经的千古气势已成追忆,幸而,还有一个奥林匹亚,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依然有圣火的气息……
埃及,尼罗河、法老、金字塔、太阳神庙……埃及文明是疑问最多的文明,是最难以解读的文明,因为难以解读,所以便难以传承。埃及人对能追溯他们历史的许多古碑、古籍依然没有其文字的解读能力,因而,文明的神秘便无处不在了。所以,作者说“当法老们把自己的遗体做成木乃伊的时候,埃及的历史也成了木乃伊”,庆幸,中国有个秦始皇,他让中国的历史活了下来。
以色列——怨气聚集的国家。曾经辉煌的所罗门王朝丝毫没能让坚强的犹太民族得以安逸地喘息,命运对其尤为不公,那么多的灾难接二连三地降落在他们头上,驱逐、杀戮、奴役,怎么也摆脱不了,但这个民族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一次次大迁移。而只要落脚,就能迅速创造出一个优于别人的生态。如果这种生态中有被奴役的成分,那么他们宁肯放弃,选择流浪”。是啊,多舛的命运已造就了他们坚强的的生存文化,但无论多么坚强,集合了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和伊斯兰教)精神重心的耶路撒冷永远都是他们内心的痛,一面哭墙见证了他们多难的历史。
巴勒斯坦,有一座世界上最古老的的城市——杰里科古城遗址,一万年前的骄傲现在只剩下破败和不安全,唯有几丛遗落的花,悄悄鲜艳了一万年。
约旦,美丽神奇的佩特拉山谷中,玫瑰红宫殿和罗马竞技场还完好无损地存在着,却只能与清风明月为伴,因为缺少文字所以其寂寞的辉煌显现的是隐性的文明形态,对它的了解只能靠猜测与想象。
伊拉克——敏感的国家,因为有了全人类文明的母亲河——底格里斯河而令人向往,虽然铁丝网重重。原想由此探寻巴比伦文明的痕迹,比如早熟的《汉谟拉比》法典,比如残暴的统治,比如奇异的建筑,比如,天文学、数学、医药学……然而,在巴格达博物馆里,作者只看见了一屋的空缺,一屋的悲怆,一屋的遗忘,连巴比伦遗迹也被糟践成一个低劣的现代模型。
伊朗,历史上的伊朗被征服的次数很多,所以历史的遗迹在征服的过程中被破坏得很彻底,米底王国(伊朗人建立的第一个王国)的首都和居鲁士成为作者了解伊朗史的开端。伊朗因萨珊王朝而奠定了现代伊朗文化的基础,此后,伊朗不断地遭遇到侵略,但是,最后居然在重重的灾难中成了伊斯兰文化的一个重镇,以独特而缓慢的步伐,走进了现代。现在的伊朗呈现在作者面前的是一种淡然漠然,有点苍凉,有点神秘,有点世俗。
巴基斯坦,没有石柱的断残、城堡的倒塌、古都的湮灭,但是“赤脚密如森林”,这个国家呈现在作者面前的是不可掩饰的惊人的整体性贫困。这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文明沦落。欣慰的是作者在其首都伊斯兰堡的塔克西拉寻找到了犍陀罗艺术,在那儿,法显和玄奘曾经的足迹让他激动万分,他思考了僧人远行进行文明之间深层沟通的意义。
印度,向往以久的“恒河晨浴”让作者彻底知道了那与美丽无关,却是一场人类的悲剧。极端的贫困、极端的混乱、极端的肮脏让作者早早告别阿育王与菩提树,逃离了。
尼泊尔,绿色的尼泊尔让作者的感觉瞬时苏醒。在这儿,作者得以静静地反思万里历程,为此番的文化考察画下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远征和失序,迷昧与保守是作者思考得来得文明衰落原因。(附:作者为“千禧之旅”所写歌词)
千年走一回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涅槃的凤凰再飞翔。
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东方有人长相忆,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屈原的梦,我是李白的唱,我是涅槃的凤凰再飞翔!
《千年一叹》——我为它的沉重而莫名地叹息。
《海蒂》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失去双亲的海蒂五岁时被送到爷爷家。爷爷性格孤僻古怪,不常与外界打交道,但面对这样的爷爷她也不害怕,不紧张,仍旧天天玩耍。而爷爷因为海蒂的影响变得不再孤僻,还帮助瞎眼老奶奶修理房屋。
海蒂也与羊倌彼得成了好朋友。几乎每天海蒂在高山牧场上都与彼得在一起,山上放羊,感受着山风,享受着鸟鸣,生活很自然。可当去了克拉拉家中,生活就不一样了,上课、玩耍以及阅读书籍都是海蒂几乎每天都要做的。而她因为过度想念高山牧场上的美好生活而被查出有思乡病和梦游症,被送回了高山牧场。
克拉拉在不久后来看望海蒂,海蒂与她快乐地生活着,由于彼得把轮椅推下去,海蒂和克拉拉开始了康复行动,克拉拉最终能够行走,获得自由。
这本书刻画了海蒂、彼得、克拉拉三个主要人物形象,而最令我喜欢的人物形象是主人公海蒂,她活泼可爱,乐观开朗,勤学好问,乐于助人,虽然她在高山牧场上很顽皮,但她在克拉拉家中用形象记忆法学会了阅读,真的令人佩服。海蒂玩中有学,学中有乐,为这本书增加了许多吸引力。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写的,“我们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抚摸它们的伤痕。”这句话是自序中的一段话,从世界各地最后回到中国。这一路走过的并不是什么现代化的都市,车轮碾过的也仅仅只是一些让我们感觉似乎很古老的地方。 然而我又看见了希腊给人是蓝色的,无论是美丽的爱琴海或是作为希腊象征的巴特农神殿。但这只是最初感受罢了。柏拉图,他们滞留在千百年前对人生的思考已无法用现代的词语形容。希腊的文明是健康的、闲散的,当读到希腊人的快餐也要一个小时后才能上桌,我不禁感慨了,为这种独特的生活节奏感到一种有趣。可惜的是,这种文明要衰落了,因为它过于闲散,过于与世无争。
埃及的土地绝大多数是沙漠仿佛是一种金色的。埃及给人的是神秘的,无论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或是木乃伊。让人们感觉法老们似乎一直所做的只是守着这些东西罢了。如果说希腊的街道还有一丝古今有联系的感觉的话,那么埃及就完全没有让人有联想的兴致,仿佛除了数千年前留下的几座建筑便什么都没有了。
作为那些古老文明的后代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战火一遍一遍的摧残着那些已经残剩无几的建筑,在埃及,凯撒的焚书和罗马教皇的禁异教使得那些能够揭开金字塔奥秘的古文字无人能读,在伊拉克,“复原”的巴比伦古城毫无原有的沧桑,无法让人肃然起敬……因为战争,因为时代,因为政治,因为功利,那些原来应该流传千年的建筑、文字都差不多消失殆尽了。那么,我不禁感到疑惑,几千年以后,我们的后代又该如何去了解,去探索那些存在千年的文明呢?那些已经无人解读的文字我们的后辈能够读懂吗?那些老早残破的建筑我们的后辈又能重新复制吗?
我们至今仍可以学习千年以前的历史,这可能要归功于秦始皇早早的就统一了文字,要归功于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命人撰写史书,作者提出了疑问:“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是的,盗墓者的层次不穷,每到一个名胜古迹就会留下“到此一游”的“见证”,古建筑成了发展旅游业的最好工具,太多太多的商业化元素占据了那些古旧建筑所散发的古老而又吸引人的文明气息。“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古代文明的兴亡宿命?”整部日记,都贯穿着这种疑问。作者可能才想起千年一叹的名字吧!正是这样长城在哀叹,泰姬陵在哀叹,黄河在哀叹......我们要尽我们所能的去学习去保护那些古老的文明,去教给我的后辈,去告诉他们中华文明千年的历史,才会有我们光辉的现在。中华文明千年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传承。
千年一叹读后感(五)
《千年一叹》这本书确切来说是一本日记。它记录了作者余秋雨在前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余秋雨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的豫园非常精炼,读起来流畅、优雅,但贴近生活,思维新颖。他能把新的想法用最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来,而且总能被人接受。他曾说过“写书最大的困难不在立论之勇,不再跋涉之苦,也不再考证之烦,而在于要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翠莲的平易可干吧玄奥席位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这等于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字字句句都要好为难言的艰辛”。难怪他的文字如此精妙,原来他早有这番感悟。我说,余秋雨也能算得上是个探险家,因为在这“千禧之旅”的路上,他们遇到许多惊心动魄的事,随时都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许多短路荒草迷离,战壕密布,土匪出没,在中东的一些国家更是如此。掐一秒不知道后一秒会发生什么,他们只知道一连串真实的故事:宗教极端分子在疾风中内杀死了几十个卫国旅客,三十几个警察刚被贩毒集团杀害……
“千禧之旅”的目的实际上是环游世界的文明古国,领略人类文明的精华和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所以他们选择了希腊为此次旅行的第一站。路径除中国外的三大文明古国,埃及、印度、古巴比伦。
而到达希腊时他们所见到的只是狭小、陈旧、道路拥挤和人民闲散。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影子。照我看莱希腊人闲散的升华方式有许多缺点,社会失去了精气神,一部分闲散变成了精神贫穷。可见衰落了的古代文明难以与现代结合,最后只能被现代文明遗落。可悲。
说到埃及就不能不提恒河。但恒河清澈的河水,美丽的风景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浑浊的河水河岸边“热闹”的景象。上游临死洗澡,下游刷牙喝水。印度人认为恒河的水是生水,喝一口,有病治病,没病养生,什么传染性皮肤病在水中泡一泡就好,所以的牛皮藓、荨麻症的人都用到恒河沐浴。还有的老人自己知道已经不行了,就叫家人把他们抬到恒河边上,铺一张席子,躺在地上等升天。他们说“就算死也要死在恒河边!”在那些人死后,会有专门的人堆好木堆,把尸体排好队,一批一批的火化,人就这样化为一缕轻烟了。
接下来的同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遗址。古巴不必四大文明古国中最神秘的,人民只有听着空中花园的故事想象城市、街道中繁荣的景象。因为留下的实物遗址已被无情的岁月和贪婪的“黑手”糟蹋得不堪入目,也失去了往日的风光。看着残破不堪的“墙壁”,不禁有一丝感伤。
相信现在提到印度的化,大家的第一反应会使狭窄的街道中密密麻麻的人头和印度人对时间概念的缺乏。印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无节制的生育和升华条天的不断改善是导致人口暴涨的原因。此外,在印度大多数人的手上是没有手表的,因为手表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用处。电话中说再十分钟道,转身就进了巷口的咖啡馆里喝咖啡调侃了,在连三个小时是不稀奇的,连政府官员也是如此。真是不可理喻呀!
看完了各大文明古国,大家现在有何感想。对,他们的确辉煌过,不过是在过去,但是在“同伴”衰落的同时,我们中国却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并且比较完整的保留了我们的文明。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是他们在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时没有及时采取好的应对措施。而中国早几个世纪之后存活了下来,跟上了现代的节拍,很好地融入了国际。但仍有许多人看不起中国,而我要说的是:他们看不起是他们的事,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凭着“当我们的同辈禁不起岁月的磨砺时,我们的祖先仍坚强的走到现在”,我就可以自豪说“中华民族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民族”!谁说过去的文明古国不能成为今日的世界强国!
读《不跪着教书》前是书名的独特吸引了我,读《不跪着教书》后是作者对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启迪了我。该书是著名教育家吴非对一个个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他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没有空洞的说理,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深入透彻,读完耐人寻味。何谓“不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又该怎么教书?带着期待与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一边读一边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书中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正如吴非老师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不跪着教书,教师怎么样做呢?在书中给了我明示:
“不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
师德是为师之本,是教师的灵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因此,高尚的师德情操应当成为教师追求的首要目标,而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则是高尚师德情操的基石。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保持高尚的情操,这才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头顶天,脚踏实地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给与学生快乐与幸福的人,一个能够感染学生,给与学生良好品德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想起来就会含笑于心的人……
“不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具备精湛的教研能力。
当一名教师容易,当一名具有精湛的教学能力的教师难,时代在呼唤师德的同时也在呼唤着师能。娴熟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基础,这个教学能力有些是可以用语言来向别人表述的,有些只能意会。
十六年前,余秋雨老师和凤凰卫视的工作人员们一起踏上了探访人类文明的荆棘之路,感受千年文明的起落兴衰。十六年后,在父亲的推荐下,我阅读了这本书。拿起这本父亲曾经在多年前读过的书,一阵时间的沧桑感不禁飘过。十六年很长,从二〇〇〇年到现在,我们生活的变化翻天覆地;十六年很短,和那些曾经繁盛了几千年的文明相比,这只是一粒尘沙。好像已经习惯了按年月度日,余秋雨老师一行人的旅途四个月有余,乍一看不算太长,但他用这一本厚厚的文字把一步步思忖着文明的旅程融进了时间这条苍老的长河。
翻开书,父亲当年的圈圈点点映入眼帘,这是对这次行程最好的注释。起初我并未对这次旅程有特别深刻的理解与印象,只是觉得这次活动很有创意很新颖,但却对余秋雨老师为什么参加这次活动而感到不解,为什么一个人会不辞辛劳,不顾危险,用行车这种方式完成对文化遗迹的考察?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深深地体会到,这是因为一个文化学者的责任与良知。在书上我又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抚摸历史,抚摸文明,就是在鼓励自己。
去探索古代文明消亡或传承的原因,去比较古代文明和年轻文明的相似与异同,去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经历五千年风雨沧桑却仍旧焕发生命力的奇迹。
这样应该会对历史和文化有所敬畏与反思,应该会对当下和自身有所了然。余秋雨老师在自序中的一段话我很喜欢:“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糙粝。”好像又是专门说给年轻人听的。忽然想到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这是一场按照当年玄奘西行取经的路线徒步穿越戈壁的比赛,全长好几百公里,和余秋雨老师的行程有点像。又忽然想到了央视记录频道的一段广告词:
路为纸,地成册,行作笔,心当墨。
希腊——梦醒时分
游记的第一站便是希腊。一提到希腊,首先映入脑海的可能是熊熊燃烧的圣火,波光粼粼的爱琴海,还有气势恢宏的巴特农神殿了。余秋雨老师对它们的描写已非常细致,在此就不赘述了。关于奥林匹亚的叙述我倒很感兴趣。
古代运动会发源于希腊的奥林匹亚,这里还保留着竞技场的遗迹,虽然老旧,但置身其中仍能感受到当时的壮观与辉煌。为什么运动会会发源于这里?因为在希腊文明中,“健康是他们的宗教”,“把智力健康,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再结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的理想。”这也正是中华文明没有做到的地方。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很少关注个人的发展与完善。既然这是文化遗留下来的不足,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从自身去改变一下呢?有很多问题不是没有办法实施,而是没有办法清楚地认识。
希腊很美,真的很美,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希腊早已是经过痛苦沉淀过的美,这种痛苦包含着希腊人和希腊文明被统治和侵略的血与泪,美得干净,美得悠闲。如果把古代希腊比喻成一场梦,那么现在的希腊便是梦醒之后眼中的光芒。余秋雨老师关于雅典城邦衰落的评论脍炙人口:“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是它与周际的生态相比较而言的。因此,它注定要与野蛮和愚昧为邻。如果两个方面属于不同的政治势力,必定时时起战火;如果两个方面属于同一个政治范围,必定天天有内耗。由此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孝文帝改革,很有道理。
希腊游记中临近末尾的一篇很让人感动,标题为“我一定复活”。讲的是希腊的一个组织,几个教授向全世界游客呼吁把巴特农神殿中的精华雕刻从大英博物馆中请回来。还有希腊一位已故文化部长的话:“我希望巴特农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回来,我一定复活。”读完之后稍有点忧伤,扪心自问: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尊严还在吗?
埃及——一直神秘下去
余秋雨老师关于埃及写了很多思考与感悟,就来写写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吧。
埃及的代表是金子塔,很多金字塔至少建于四千年前。历经了四千多年的风雨洗礼,金字塔不仅岿然不动,而且石方之间连一个薄刀片划进的细缝都没有。这样的世界奇观,却因为史书和文字的消失,没有办法被解读。偌大的金字塔只能寂寞地坐在原地,接受着人们的赞誉和惋惜。
曾经辉煌一时的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源头,有令世人震惊的众多遗迹,竟然就这样消失了。“所谓文明的断残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废弛,而是一大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完全不知何意。”中华文明在历经了岁月的冲刷后顽强地存活了下来,“文明如果追求神秘和封闭,结果只能故步自封,终于难以为继。”“中华文明之大,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它的普及企图和传播力量。”文明传承的载体可以是书本,可以是建筑,可以是故事,但最根本的媒介还是人,在一代又一代人中继承,创新,发展。由此联想到现在讨论的“西化”问题。中华文明向来包容,吸收了如佛教等众多外来文化,发展至今,文化交流不应成为一种障碍。但很多人凭着自己对文化的一知半解,用西方的观点对中国文化指手画脚,有些可悲。我认为文化的交流应该建立在已经掌握一种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这样的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也不至于丢弃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呢?因为浮躁。新事物这么多,新思想这么多,而现在的社会如同跑步机一般容不得人们有半点的喘息和思考,在激烈的竞争中人们倒也变得“单纯”起来,凡事利己就好,就像在二〇〇四年新闻调查中的一个煤矿老板,哪里会把环境放在眼里中。一想到现在还有许多浓浓黑烟从工厂的烟囱中冒出,就觉得一丝哀伤。
以色列——绿洲的国度
一说到以色列,耶路撒冷必须要提到。作为三大宗教圣地的耶路撒冷承载了太多。灾难一次次降临在它头上,它就这样不断被摧毁,重建,摧毁,重建,直到现在这个苍老的模样。但以色列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耶路撒冷,因为这里有太多我不知道的历史与故事,而是以色列这个国家。
以色列四周都是沙漠,但以色列人却在这些寸草不生的沙漠中种出了蔬菜,水果,不仅自足,还大量出口欧洲,用的正是滴灌技术。尘黄的沙漠硬是被装点得五颜六色。余秋雨老师称这是“向自然争夺”。当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关系非常紧张,经常发生流血事件,寸土必争,但这些和“向自然争夺”相比,是不是过于渺小了些?人类诞生才多久,就在自然面前彼此争斗,你死我活。而自然呢?只是笑笑,在它看来只不过几天的时间,连胜利者的踪影都会消失。一个成熟的文明不应该是这样。就像余秋雨老师所说:“当人们终于懂得,笼罩荒原的不应该是战火而应该是暖棚,播撒沙漠的不应该是鲜血而应该是清泉,一切就走上正路了。”
不要流血。但不得不说遇刺身亡的以色列拉宾——一位呼唤和平的老人。余秋雨老师和他的妻子在悼念墙上用汉字写了三遍“和平”。这样的虔诚与气度让我敬佩,这样的文明让我自豪。
但愿全世界的文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如此。
约旦——在缝隙中生存
约旦和以色列相同,也是一个沙漠上的国家,但它百分之八十是不毛之地,仅靠着约旦河旁的公路维持着脆弱而坚强的生命。地理上的劣势使约旦别无选择,只能在贫困中挣扎。但即便如此,约旦几乎所有人都在缅怀一位国王——侯赛因,他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智慧给约旦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安康,并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不同文明而言更是如此。每种文明所处的生态不同,面对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不尽相同。作为中华文明子民的我们,不必太过担心像约旦那样没有选择的问题,相反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目前所用有的。又突然想到,不论是什么形式的侵略,都是把一种文明强加在另一种文明的头上,结果呢?大多两败俱伤或者胜利方也没捞到多少好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两千多年前先秦诸子告诉我们的哲学。
那么文明也应该一样,心存感激,尊重他人。
伊拉克——可怜与无知
如果说希腊文明闪耀着光辉,那么比它还早绽放的便是埃及文明,比埃及文明还早的则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之一的底格里斯河便流经伊拉克。按理说伊拉克所在地区的历史久远,应当有所继承和发展,但事实恰好相反,这里全都是被枪炮毁灭过的痕迹,包括文化。文明消亡的表现之一便是权力和利益凌驾于文明之上,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人民的思想也变得麻木,只有服从与仇恨。这里当然有国外强权政治的影响,但那些吃得肥头大耳,住在和卢浮宫差不多奢华的总统府的官员们,他们的责任呢?在这片国土上,我看到了文明被所谓的“文明”裹挟,却只有哀叹的份。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于任何一个国家。
快要离境时,余秋雨老师采访一个十四岁的女孩问:“你是不是也像大人们一样讨厌美国?”女孩用流利的英语说:“人民不讨厌,政治讨厌。它没有理由强加给别人。”“那你为什么还学英语?”“语言是文化,不一定属于政治。”理性的光芒就这样绽放在了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上的一个十四岁小女孩身上,而且是那样璀璨夺目。想想平日里看新闻评论时,作为文明从未断裂过的中华民族的一员,理性又在哪里?
伊朗——学会和平与宽容
伊朗也算是一个王朝更迭频繁的国家,但其中有几个统治者因宽容仁慈而出名——居鲁士和大流士。公元前六世纪的米底王国被来自波斯的居鲁士征服。居鲁士不仅解放了当初被尼布甲尼撒掳掠来的数万犹太人,还对各民族的宗教及其尊重。这在当时以残酷为代名词的巴比伦实属罕见的。他的后继者大流士倡导天下各国应平等往来,和睦相处。他们共同倡导的和平睦邻关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纵使时间流去已有千年,这两位统治者的执政理念被永久的记录在史册上。
尽管两位统治者只是伊朗史上的一瞬,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给伊朗的文明增添了一丝和平宽容的色彩。和平的意义不用强调,宽容也无需赘述,可能是我比较喜欢政治吧,我把二者在政治方面的功效看得比较重。我想起了唐太宗,想起来他对少数民族的和平外交政策,最终的结果非但不是战争,反而是“天可汗”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又想起西方国家宣传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发展起来就一定会和其他国家血刃相见吗?中华文明的根源主张和平自守,战争在人们眼中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一种文明企图通过暴力手段获取财富,那么它最终要么走向灭亡,要么被众多力量所制衡,终究没有称雄时的威风凛凛。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和平宽容倒成了避免走向毁灭的良药。
不管于国家还是一个人,和平与宽容都是一种成熟后的道德。
巴基斯坦——发现和玄奘
巴基斯坦什么最有意思?车。说的确切一点是改装车,说的形象一点是棺材车。关于对棺材车的记述余秋雨老师已经写了很多。让我好奇的是为什么这里的人们热衷于把车改装成这个样子。余秋雨老师没有说,却论证了美与丑的关系。这就给我留下了广阔的猜测空间。这究竟是当地的贫穷导致的还是文化导致的?如果是贫穷的原因,买辆车已很不容易,更何况改装还是一大笔费用?如果是文化原因,为什么在曾经诞生了犍陀罗这一伟大艺术瑰宝的地方,人们的审美观念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既然人们都愿意把钱花在改装棺材车上,为什么不愿意投资教育呢?赤脚流浪的儿童满街都是。真不知是碍于面子还是承认了自己的贫穷而引发的心理上的畸形竞争。所有的一切都不得而知。
当然以上的猜测全部是出于我个人的无知,所谓无知者无畏,不知是不是像我这样。
但贫穷和奇怪的审美在这片土地上变得渺小起来,是因为这里有法显和玄奘来过的地方。文明不是流行于一时的景物,而是贯穿在骨子里的坚强。在现在的探险队员都认为艰苦危险的路线上,法显和玄奘两位僧人进用脚步度量出山的高低,路的长短。
首先惊异于他们是靠什么挺过了这段旅程。余秋雨老师曾经说,古代中国走得比较远的有四种人,一是商人,二是军人,三是僧人,四是诗人。其中具有明确的文化意图并能远行的只有僧人。僧人成了文化传递的使者,而鼓励他们的正是文化本身,换句话说,便是信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想到许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记得白岩松曾经说过,有一亿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有一亿人说他们信仰各种宗教,那剩下的人呢?好像没有信仰。不知道现在社会上的浮躁和信仰的缺失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就想想法显和玄奘当年走过的路和他们的心吧。
重新说说这两位僧人的远行。正如余秋雨老师的这句经典的总结:
“一切深层沟通都不能仅靠文字资料,而必须以脚步、目光乃至整个血肉之躯作为船筏。”
印度——矛盾的集合体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是一个曾经让无数僧人神往的地方,但在余秋雨老师笔下,我感受到的印度,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它有童话般美丽、杰出的建筑泰姬陵,有曾经领导印度走向民族独立之路的圣雄甘地,有释迦牟尼苦心悟道的菩提树,但是,它也同样面临人口爆炸带来的危机,也遭受着大范围的整体贫困,也有严重的污染和落后的管理……当所有的一切都融合起来,不论古今,不分先后,就形成了现在的印度——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但在我看来,现实问题的严重性掩盖了曾经辉煌一时的印度文明,因为没有一种文明适合生存于这样的状况之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也是我认为的任何文明的基础,不因别的,只因文明最重要的载体还是人。
贫困会给一个国家带来很多灾难,包括物质上的和思想上的。希望印度能够率先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这样以后谈民族复兴才有希望。
结语——思想的启示
读完了,感觉很快。余秋雨老师的这本书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整个旅程的险象环生,许多文明的起落兴衰,每一篇都以新的视角去观察,每一篇都蕴涵着新的思考,在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位文化学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读来永远新颖,不会困倦。
其实这本书的读后感写得很费劲。余秋雨老师在每一篇中的思考都发人深省,足以让我豁然开朗,每一次都伴随着原来如此的惊喜和深深的佩服。我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完成阅读的,更像是一次思维的启迪或扫盲运动吧。要提笔写,真不知该写些什么。但有一点我要感谢余秋雨老师,他让我感到了自己还很无知,他告诉我在探索的道路上我还很渺小,他教给我以后要虚怀若谷,不要狂妄自大。读一本好书,可以读出人性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有两点我比较感兴趣。
一个是文明与权力的关系。一直以来我认为文明滋养了权力,权力只是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权力的运作会导致文明的兴盛或衰亡,但它们仍然是从属关系。如果权力导致了文明的毁灭,那么应该从文明自身找原因。而余秋雨老师讲到:“文明和权力毕竟是两个秩序系统,至少在古代一直没有找到协调之路,因此两方面迟早产生抵牾。两方面的力量越强,抵牾也越严重,而严重抵牾的结果必然是严重失序。”原来它们之间还可以分得再开一些。不是所有人文灾难都是文明的错。
还有一点就是文化学者的责任。以前我一直以为文化学者的工作大多应该在研究浩如烟海的典籍,有时联系中外,贯通古今,解读文化的深层含义。然而余秋雨老师以车轮考察各个文明的方式逐渐让我改变了这一看法。文明需要传播,文明需要交流,文明需要借鉴,文明需要自省。“人生太短促,要充分理解一种文明已经时间不够,更何况是多种文明。于是大家都变得匆忙,而匆忙中又最容易受欺,信了一些几经误传的信息作为判断的基点,既伤害了自己又伤害的文明。因此,应该抓紧时间多走一些路,用步履的辛劳走出受欺的陷阱。”那么,对于我们,这年轻一代,老祖宗留下的千年遗训没有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这几段时间,我正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是苏联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中最激动人心的作品之一。小说叙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优秀布尔什维克形象。小说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主人公保尔也成为苏联及我国青年学习的榜样,激励人们奋勇向前。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将自己追求和祖国、人民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创造出奇迹,才能成长为攻无不克的钢铁战士。当有人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时,作者会回答:“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坚硬的。才能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做生活面前不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