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8篇】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8篇)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1

近周来,我阅读了一本名叫《资治通鉴》的书。

我最喜欢文中的朱买臣。因为他虽然家境贫寒,但时时不失读书之心。面对妻子的骂声,朱买臣不但没有放下书本,反而更坚定了读书的决心。果然,他的埋头苦读没被埋没,后来他成为了会稽的太守。

我最爱其中《李鹰不惧权贵》的故事。因为李鹰明知杀死张朔,他的哥哥张让便会上奏皇上。但为了还百姓一个清白,张让待审后把张朔斩了头。这事很快被皇上知道了,在皇上面前李鹰丝毫不惧。本想皇上会辞了他的职,没想到却重赏了他。其实皇上早就清楚事件的真相了。

这本书中,我最敬佩唐朝的裴度。他一生历任要职,三度为相,既能在朝廷辅佐君主,又能带兵出征,而且任劳任怨。虽然屡次受到妄臣排挤,让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他与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刘禹锡有深厚的友谊,和他们之间的诗酒风流也使这位“身貌不逾中人”的宰相更带了几分书卷气息。

读了这本书史书,使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让我饱览了战国到五代十国的历史,还让我了解了古代政治政坛方面的一些真实的故事。它还记录着王朝是怎样从繁华到衰败的印痕。这个过程中有智慧,也有阴谋;有勇武,也有残忍;有人性的挣扎、固守,也有堕落。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2

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著,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因为这本书极难读懂,为了做好准备工作,我特意复习了《周易》,《尚书》,《大学》,《古文释义》等书籍。

    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昏君、佞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正,顽强,宽厚,忠诚,信义等品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但书中更加强调的做人品质是德。此处的德并非是道德,而是德行,是“做”出来的德。司马光在开篇时便写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可见古人不但重尊卑伦常,更重德行的培养,因为将礼、分、名的作用分开而谈,是告诉君王如何以德处理纪纲、君、臣之间的关系。可见培养德行是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也是今天国家发展迫切需要的,更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路上奋斗所必不可少的。

    下面,从两个故事来说说我读书的心得体会。

    商鞅变法。一提到商鞅,大家一定会想到,其以刑名之学变法,虽手段过于残酷,积怨太深,不得善终,但却使秦国成为万乘之国。不过,资治通鉴却没有从变法的角度来写商鞅,而是从信用的角度进行重点描述的。起初,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他由于在秦国的根基甚浅,担心百姓不相信变法,没有公布。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曰: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斤黄金。百姓们没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赏赐五十斤黄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斤黄金,以表明他说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毛泽东同志早年在评论“徙木立信”这段故事时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

    这段故事给我的启示是,对于个人而言,信用是最大价值,人无信不立。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也充分体现到这点,言既出,行必果,这才是一人的立世之本。对于我这样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来讲,我的信用方式就是对党忠诚,对国奉献,对民服务,只有真诚的将全身心的动力奉献到党的事业,国家的建设,人民的利益上,才能真正的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可惜的是,现在社会上精致利己主义盛行,每个人在工作做事时,更强调的是自身的待遇和利益,有人稍微做出点些许的成绩就希望所有人看得到、听得到。更多的人不是在充分的磨练自己、充实自己,而是一味的在感慨自身的怀才不遇。为此,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汉代丙吉的故事。

    丙吉因研究律令,担任鲁国狱史,因功逐渐升迁后担任廷尉右监。因牵连罪案免职,回到州里做了从事。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发生,丙吉因为原来是廷尉右监被征召到朝廷,汉武帝命他治理巫蛊于郡邸狱。当时汉宣帝刘询出生几个月,因为是皇曾孙,被卫太子刘据事牵连关在狱中,丙吉看了很同情他,心知太子无事实证明有罪,特别同情曾孙无辜,挑选谨慎厚道的女囚徒,命令她护养刘询,放在宽敞干燥的地方。丙吉处理巫蛊案件,连续多年不能结案。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武帝病重,往来长杨、五柞宫之间,望气的人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便派使者分别登记监狱中关押的人,不分轻重一律都杀掉。内谒者令郭穰夜晚到郡邸狱,丙吉闭门拒绝使者进入,说:"皇曾孙在,别的人无辜杀死都不可,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双方相持到天明,郭穰不能进去,于是回去报告武帝,并弹劾丙吉。武帝也醒悟了,说:"这是天的保佑。"于是大赦天下。郡邸狱关押的人独赖丙吉得生,而大赦之恩又遍及天下。刘询重病,几次几乎死去,丙吉多次嘱咐护养他的乳母好好用药治疗,照顾刘询很有恩惠,用私人财物供给他的衣食。

    刘贺即位后,因为行为不守法度被废,霍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等大臣商议立国君的事未定。丙吉向霍光陈述说:"将军侍奉孝武帝,受襁褓属托,任天下重任,孝昭皇帝早崩无后人,海内忧惧,想快点知道继承的国君。发丧之日按天意拥立新君,但所立的不是理想的人,又以大义废除了他,天下没有人不心服的。当今国家宗庙群生之命在将军一举。我在众庶中打听,考察他们说的,同宗诸侯在位的,没有谁在民间有声誉的。而遗诏所养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在掖庭外百姓家,我以前让他寄居郡邸时,他年幼,现在十八九岁了,精通经术,有才能,办事稳重又有礼节。希望将军仔细考察并用占卜参证,先让他入宫侍奉太后,令天下人清楚地知道,然后再决定大策。"霍光听后,便派宗正刘德与丙吉到掖庭迎接刘询。刘询即位后,赐丙吉爵关内侯。丙吉为人极厚道,不夸耀自己。从刘询即位以来,丙吉绝口不谈以前对刘询的恩德,所以朝廷没有人能知道他的功劳。此处正应了《道德经》里面所记载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此,对于我们来讲,做事不能只求为了博名、图利,而是随着真诚的意志去努力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不断的在日常的生活中磨练自己,激励自己。如此,必然能成就一番事业。

    在我通读《资治通鉴》后,深感老祖宗的文化博大精深,也对于历史有了一个重新的了解,以前还局限于初、高中历史课本上的四大发明、三国演义,但读过资治通鉴才明白,要解读真正的历史,无疑是对有良知的人进行精神上的折磨。在《资治通鉴》那蝇头小楷中,几乎每一页都有战争、都有权谋、都有杀戮,都有着底层民众苦难的愤恨与挣扎。文学、艺术、和平、仁善,一切美好的东西,要么为乱世所毁灭,要么在暂时的平静里苟延残喘。文明是经常性的屈服于野蛮之下。虽然,后世的人有幸看到侥幸得以保存下来的那一部分,欢呼雀跃,为文明谱写赞歌,但是,很少有人翻开沉重的尘埃,去窥视真实的历史。因为,真实往往意味着残酷,意味着无奈,意味着决绝。我们习惯性的总乐于接受快乐和幸福。但是,历史从不因我们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分毫。当我们豪迈地吟咏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处在外夷劫掠下的百姓正在那个时代四处奔逃,流离失所,陈尸荒野。

    最后,我想说,“修行主在修身,但修身源于修心”我们的事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若每个人的文化和思想理念正确了,每个人都能生活在安定、和谐、有序社会环境下,每个人变得包容开放、并且具有不断的改变、创造、更新的文化意识,每个人都能更好的掌握自我命运、发挥自身作用的时候,那么我坚信,这个国家一定会迎接美好的未来,这个顽强的民族将会迎来崭新的腾飞!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3

从20xx年奥运会开始到现在,历时近三年,终于将《资治通鉴》看完。最初看此书仅是想读点历史作为调剂,但在看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此书的意义远胜过单纯的了解历史。开始时并没有看完的打算,只是用的一个电子词典看。但是有很多复杂的字电字词典显示不出来,遂换为手机阅读,不太正式,只是抱着消遣的心态。但后来体会此书的意义后,用手机看也还习惯了。前两年比较忙,就这样有空时断断续续在手机上翻翻,一直看到了宋纪,接近一半的篇幅。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了大把时间,终于买了岳麓书社的版本,一直看到最后。三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此时回首,初读此书时的情景已不太清晰。最早还记得信陵君的命运,平原君善辩的门客公孙龙。而到现在的“太祖皇帝”横空出世,读者隔了三年,历史却已过去千年光阴。最后温公的进书表上写到:“臣今赅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编这部书花费了他十九年,其感慨确然更胜我等阅者。

《资治通鉴》是当之无愧的鸿篇巨制。以前所看的任何一部书,都没能够跨度时间长达如此之久。将千年中各种人物的命运浓缩在一部书中,其所带来的振憾,远非一般讲一两个主角命运的书籍可比。一千三百年,无数的风流人物贯穿其中。伟大的人物的确推动并书写着历史,普通的人也在其中扮演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这漫长的一千三百年中,任何的伟大风流,又能够延续多久?任何一个英雄,从他诞生到建功立业,到最后的逝去,最多不过几卷的篇幅。在他之后,又有新的人物不断诞生,不断殒落。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的光辉都是如此短暂。纵使能略有所成,进而荫及子孙,又算得了什么?开国的帝王混壹四海,号令天下,但真又能保江山几何?子子孙孙,也终有为阶下囚的一天。刘邦规定“非刘氏不得王”,但也止不住汉献帝的悲剧。李世民英武盖世,又怎料得到子孙为无赖出生的朱温诛杀。大燕开国,雄据东北,一时风头无两。但数百年后的女真契丹,又有谁还会念及当年慕容氏的荣光?蜀地天险,历公孙述、刘备、李特、王建、孟知详,最终谁能长保一姓王朝?江南世家,门阀大姓,屡经岁月涤荡,风流最终也被雨打风吹去。读通鉴的历程,正如《桃花扇》里唱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所有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微如星火,转瞬即逝,太渺小,太渺小。看透这一切,人真的应该更豁达。 就如六尺巷的启示一样:“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资治通鉴》所载,多为政治史,更是一部斗争史,将中国人的政治传统淋漓尽致地展现。因为这一政治传统直到今天也未改变多少,所以《资治通鉴》经世致用的意义仍然巨大。本朝太祖与蒋先生都曾是本书的读者,对他们而言确实起到了“资治”的作用。而普通的读者,从中看透中国式政治的核心,无论在哪一领域,都会更理解中国人社会的游戏规则,行事方式。中国人的特点是,对不是最正大光明的东西都不愿意宣讲,所以很流行“潜规则”,也就是很多东西不会讲出来的,要你自己来感悟。即使是教材上节选《资治通鉴》,也是一篇很励志,很积极,很正面的《孙权劝学》,而不是暴露政治角力艰险的段落,而后者恰恰才是通鉴真正的意义所在——对历史的真相毫不隐讳,对人性的丑恶毫不回避,用一千三百年不间断的历史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残酷本质。

我们总喜欢认为,天下本来应该是安定的,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职责,贤者见用,庸者见疏,罪者见诛。而且人间自有正义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苍天有眼。但事实却是,在这一千三百年中,正义失衡,奸臣当道,杀戮四起才是经常的事,而真正朝纲正直,天下生平的年代只有短短几次,就跟抽彩票一样,几乎指望不了。这个社会,就好像是一个破罐子一直在破摔一样,其实从来都没好过,但只要不没摔碎,它就可以一直摔下去。所以哪怕“中州丧乱,民存者仅百之二三”,但只要这一小部分存活下去了,他们又还可以继续建立政权,重复那些悲喜剧。儒家喜欢歌讼远古完美的“三代”,而普通人也总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然而“三代”在哪里?人人修德化的“古”又在哪里?通鉴的记载足以让这些童话破灭,世道几乎一直都是不好的,生灵几乎总在涂炭,而那些稀有的、短暂的治世也仅是差强人意而已。现实就是这样残酷,通鉴让人敢于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而不是沉浸在对那些未曾有过的理想社会的歌颂中。诚然我们希望社会可以变得更理想,我们也应该为此努力。但如果现在的社会还不够理想,那也是正常的,也许应该更心平气和,而不是一味抱怨。

据说温公当编成此书后,写作班子之外只有一个人借去完整地看了一遍,令他对非常失望。两年后温公去世,对于此书的巨大影响再也无法得悉。“《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如果温公去世后不久的徽宗之世,君臣皆能通晓此书,何至于朝纲紊乱,最终国破南渡,君臣为虏?而千年后在华夏掀起大风浪的毛先生,却正是因为读此书十七遍,最终混壹四海,君临天下。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需要吸取如此多知识的时候,《资治通鉴》这样的古书仍然是为很多人推崇的必读之书,足以证明其价值经久不衰。青史留名不过略为后人所知,温公作青史而流传,胜之远矣。而且只要中国人的精神核心不变,通鉴的价值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它并不是什么普及读物,不会像《三国》《水浒》一样拥有大量的通俗读者,因为它精深的政治智慧一点也不通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读通鉴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再过一千年,两千年,其风采仍会有无数的后来人评说。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4

从20xx年奥运会开始到现在,历时近三年,终于将《资治通鉴》看完。最初看此书仅是想读点历史作为调剂,但在看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此书的意义远胜过单纯的了解历史。开始时并没有看完的打算,只是用的一个电子词典看。但是有很多复杂的字电字词典显示不出来,遂换为手机阅读,不太正式,只是抱着消遣的心态。但后来体会此书的意义后,用手机看也还习惯了。前两年比较忙,就这样有空时断断续续在手机上翻翻,一直看到了宋纪,接近一半的篇幅。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了大把时间,终于买了岳麓书社的版本,一直看到最后。三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此时回首,初读此书时的情景已不太清晰。最早还记得信陵君的命运,平原君善辩的门客公孙龙。而到现在的“太祖皇帝”横空出世,读者隔了三年,历史却已过去千年光阴。最后温公的进书表上写到:“臣今赅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编这部书花费了他十九年,其感慨确然更胜我等阅者。

《资治通鉴》是当之无愧的鸿篇巨制。以前所看的任何一部书,都没能够跨度时间长达如此之久。将千年中各种人物的命运浓缩在一部书中,其所带来的振憾,远非一般讲一两个主角命运的书籍可比。一千三百年,无数的风流人物贯穿其中。伟大的人物的确推动并书写着历史,普通的人也在其中扮演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这漫长的一千三百年中,任何的伟大风流,又能够延续多久?任何一个英雄,从他诞生到建功立业,到最后的逝去,最多不过几卷的篇幅。在他之后,又有新的人物不断诞生,不断殒落。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的光辉都是如此短暂。纵使能略有所成,进而荫及子孙,又算得了什么?开国的帝王混壹四海,号令天下,但真又能保江山几何?子子孙孙,也终有为阶下囚的一天。刘邦规定“非刘氏不得王”,但也止不住汉献帝的悲剧。李世民英武盖世,又怎料得到子孙为无赖出生的朱温诛杀。大燕开国,雄据东北,一时风头无两。但数百年后的女真契丹,又有谁还会念及当年慕容氏的荣光?蜀地天险,历公孙述、刘备、李特、王建、孟知详,最终谁能长保一姓王朝?江南世家,门阀大姓,屡经岁月涤荡,风流最终也被雨打风吹去。读通鉴的历程,正如《桃花扇》里唱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所有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微如星火,转瞬即逝,太渺小,太渺小。看透这一切,人真的应该更豁达。 就如六尺巷的启示一样:“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资治通鉴》所载,多为政治史,更是一部斗争史,将中国人的政治传统淋漓尽致地展现。因为这一政治传统直到今天也未改变多少,所以《资治通鉴》经世致用的意义仍然巨大。本朝太祖与蒋先生都曾是本书的读者,对他们而言确实起到了“资治”的作用。而普通的读者,从中看透中国式政治的核心,无论在哪一领域,都会更理解中国人社会的游戏规则,行事方式。中国人的特点是,对不是最正大光明的东西都不愿意宣讲,所以很流行“潜规则”,也就是很多东西不会讲出来的,要你自己来感悟。即使是教材上节选《资治通鉴》,也是一篇很励志,很积极,很正面的《孙权劝学》,而不是暴露政治角力艰险的段落,而后者恰恰才是通鉴真正的意义所在——对历史的真相毫不隐讳,对人性的丑恶毫不回避,用一千三百年不间断的历史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残酷本质。

我们总喜欢认为,天下本来应该是安定的,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职责,贤者见用,庸者见疏,罪者见诛。而且人间自有正义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苍天有眼。但事实却是,在这一千三百年中,正义失衡,奸臣当道,杀戮四起才是经常的事,而真正朝纲正直,天下生平的年代只有短短几次,就跟抽彩票一样,几乎指望不了。这个社会,就好像是一个破罐子一直在破摔一样,其实从来都没好过,但只要不没摔碎,它就可以一直摔下去。所以哪怕“中州丧乱,民存者仅百之二三”,但只要这一小部分存活下去了,他们又还可以继续建立政权,重复那些悲喜剧。儒家喜欢歌讼远古完美的“三代”,而普通人也总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然而“三代”在哪里?人人修德化的“古”又在哪里?通鉴的记载足以让这些童话破灭,世道几乎一直都是不好的,生灵几乎总在涂炭,而那些稀有的、短暂的治世也仅是差强人意而已。现实就是这样残酷,通鉴让人敢于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而不是沉浸在对那些未曾有过的理想社会的歌颂中。诚然我们希望社会可以变得更理想,我们也应该为此努力。但如果现在的社会还不够理想,那也是正常的,也许应该更心平气和,而不是一味抱怨。

据说温公当编成此书后,写作班子之外只有一个人借去完整地看了一遍,令他对非常失望。两年后温公去世,对于此书的巨大影响再也无法得悉。“《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如果温公去世后不久的徽宗之世,君臣皆能通晓此书,何至于朝纲紊乱,最终国破南渡,君臣为虏?而千年后在华夏掀起大风浪的毛先生,却正是因为读此书十七遍,最终混壹四海,君临天下。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需要吸取如此多知识的时候,《资治通鉴》这样的古书仍然是为很多人推崇的必读之书,足以证明其价值经久不衰。青史留名不过略为后人所知,温公作青史而流传,胜之远矣。而且只要中国人的精神核心不变,通鉴的价值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它并不是什么普及读物,不会像《三国》《水浒》一样拥有大量的通俗读者,因为它精深的政治智慧一点也不通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读通鉴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再过一千年,两千年,其风采仍会有无数的后来人评说。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5

《资治通鉴》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历时20xx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至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一般编年史,贯古通今,全书294卷,上起周威烈王姬午前420xx年,下迄周朝显得959年,包含了1362年的历史文学,约300万字。泱泱华夏千年历史,史书之长历任王储不可能读得完,所以司马光将历时中的经验总结编纂进献给皇帝,公其借鉴。以分析历史角度讲述历代贤君明主治国待臣之道,言简意深。书中精湛之处比比皆是,让人拍案叫绝。

借古讽今,借故说今将历史事件作为实例向君王讲述治国之道,例如楚汉之争,作为象棋的起源,从而为千秋百代提供了治国平天下的战略倚策。刘邦项羽的斗智斗勇,张良韩信的英勇谋略。《通鉴》中记录刘邦虽少,人物的丰满度足以令读者明确。对比手法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刘邦为人的豁达易交;更反映了项羽的多疑,优柔寡断,他的心胸狭隘直接导致了他的败北。《资治通鉴》中详细的描述了垓下之战,项羽战败之后并未轻言放弃,反而镇定自若,一改原先的‘多猜忌,偏听偏信’,充分地表达了英雄末路之时的悲壮景象,当然这种折回之笔在《通鉴》中经常见到。在楚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到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大将之间的君臣关系出现了丝丝的裂痕,这也最后导致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巫蛊之祸,也叫戾太子事件,戾太子原名刘据,汉武帝嫡长子,卫皇后所生,武帝朝前期,卫家显赫一时,皇后受宠,刘据地位稳定,后因卫家衰败后继乏人,曾经显赫的卫家光芒渐渐衰退。武帝子嗣原来越多,太子天生性格温纯,和汉武帝性格大异。武帝晚年遭遇一次朋党之争,自然波及到了卫氏一族与附属国人直接的正面冲突,刘据作为事件的牺牲品,“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唯陛下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毋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子久亡!臣不胜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宫下!”司马光在本章的最后对当朝天子提出劝诫“左右前后无非正人,出入起居无非正道,然犹有淫放邪僻而陷于祸败者焉”借故解今的意味不言而喻。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6

有些惭愧的说,作为一个高中生,我居然没有怎么仔细阅读过中国的历史,一直都无法由衷的感触些什么。但当我通读过《资治通鉴》后,我发现心中竟不住的汹涌澎湃。那些历史情节,仿佛历历在目。

盖世英雄陈汤,率领远征军,在首都长安遥远的西北,在距离三千四百公里外,中亚巴尔喀什湖西南,击斩匈奴郅支单于,砍下人头,向中央献捷时,指出:“胆敢冒犯强大中国的,距离再远,也要诛杀!”豪气上干霄汉。

千年之下,我们仍听到这个声音,为之热血沸腾。英雄们为了解放,为了和平,揭竿而起,奋勇抗敌,其精神可歌可泣,永垂青史。匈奴汗国最终向中国臣服,并不是全因为中国有此力量,更关键的是匈奴内部分裂。而这再一次向历史证明:一个不能团结的国家或族群,必然衰弱。匈奴如不分裂,郅支单于的人头,也不会悬挂高竿。

然而当中国前程似锦的时候,我们的君王们开始享受起衣食无忧的奢侈生活。在荒淫无度的生活背后,浮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暴君,昏君还有那些腐朽的伪善的爪牙。他们的残忍,他们的自私,让我汗颜;百姓的呻吟,百姓的嘶喊,让我触目。于是人们在乱世中学会可自救。

中国帝王被杀,不自杨广开始,但杨广被杀,却是人民自救——聚众起兵、反抗暴政的结果。也是历史上第一次,人民自救转变为官员和军人自救的结果。杨广能力的高强,使人惊骇,他只用短短十三年时间,就毁灭其父杨坚建立起来的富庶强大无比的帝国,而且只用更短的五六年时间,就能迫使忠心耿耿的猛将勇士反叛,没有人能做得到这些,而杨广却做到了,他的奖状是一条绞绳。

每次政变,都引起屠灭三族的惨剧;每次兵变,更是死人山积——寿春一连发生三次叛乱,几乎空城。诡诈、残忍、勾心斗角,遍地是血。然而,那些不成才的野心家,只看到荣华富贵,却看不到血;只看到自己如锦的前程,却看不到人民苦难。今天还是炙手可热的神圣人物,明天霎时间变成国家蟊贼,全家斩首,还把千万无辜的男女老幼,也带入刑场。官员的尊严靠赤裸裸的军事力量维持,是和非、对和错,全看你是胜是败?人性急剧堕落,种下未来更悲惨命运的基因。

面对暴君的暴行,我们如果沉思,会忽然间汗流浃背。因为,如果换一下位置,我们真的可能就是他!这是多么可怕,权力能改变人性、扭曲人性、消灭人性,喝了不受制衡的权力的毒酒,美女都会变成青面獠牙,何况本来就有一颗邪恶的心灵,我们痛恨他们之余,还为他们痛惜:为什么让他们服下这种毒酒!

真的感谢司马光先生,假使没有《资治通鉴》,时到今天,恐怕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提供一个轮廓;作为一个读者,我是何等幸运。问题是,读史者的幸运,不一定是造史者的幸运,甚至往往是造史者的悲哀。因为我在这里听到了太多官员的假话谎言,和太多人民的哭声喊声。这就让我在缅怀历史的同时,也该从中学到些教训,不让历史重蹈覆辙。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7

这几天,我利用暑假时间读完了《资治通鉴》这本书,其中王朝的更迭以及气势的盛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著,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

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是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战国是一个崇尚诡术的时代,百家辈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杀伤力的还是反间计。反间计有很多的表现形式,然而其无一例外的针对了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多疑)。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因为敌人和小人的反间,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惨重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成为战国末期能够和秦抗衡的国家。然而长平一役,赵为范雎反间,以赵括代廉颇,以至四十万大军为秦坑杀。有太多的史实和反间计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将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备的,人性永远是多疑的。

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商鞅变法。以刑名之学变法,手段太残酷,积怨太深。他在渭水旁边处决囚犯,染红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太子虔和贵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车裂灭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今日中国要推行各项改革,亦应徐图缓进,毋操之过急。再来说说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

饭不常也。你只知骑马,加鞭快马,不知道喂马,不知道让马休息,不知疼马,则不能久乘之。不错,你一时比那些让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骑已经气喘吁吁,快渴死了,饿死了,累死了,它不会把你驮到目的地的。君犹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比较的典型,望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遍,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8

“历史虚无主义”却是绝对不可取的。要求史书所载百分之百真实可靠,本来就是不现实的要求。毕竟,史家们正努力地还历史以本来面貌,虽然这是一个也许永远无法到达的目标。但我相信,史家们所记载的资料,还是有必须的现实依据的。“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毕竟周公有过大权独揽的经历,毕竟王莽有过礼贤下士的表现,这是谁也抹煞不了的。至于如果“当初”他们真的“身便死”了,那不是还有“盖棺论定”一说吗?

“以史为鉴”并不因史书资料有杜撰部分而失去意义——就连完全杜撰的小说尚且有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何况史实远远多于杜撰的史书呢?

其他所有史书一样,《资治通鉴》也渗进了许多神话、传说以及作者想当然地杜撰的资料,但这并无损于它的伟大。读到“嚼碎张巡齿”这一段时,没必要深究他的牙齿究竟是怎样碎的,他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却深深刻印在我们的脑海。读到将士们箭尽粮绝,张巡把自我的小妾给将士们分食了的时候,于残忍、冷酷、血腥的感觉之外,也无法不油然而生对张巡的无限敬意。这样恨敌入骨、坚忍如狼的张巡,力尽被俘后如果不是大义凛然、慷慨就义,那才是真正不可想象的怪事!至于他的牙齿究竟是怎样碎的,恐怕不会有一丝一毫影响到他近乎神一样不朽的光芒!

推而广之,史书里其它不够真实的细节描述,并无损于“史鉴”的意义。史家们在力求真实的同时,难免会留下星星点点的瑕疵。但瑕不掩瑜,绝不可因史书的不完美,就滑向“历史虚无主义”的深渊。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9

柏杨版的《白话资治通鉴》是个好东西,虽然据说柏杨是个分子,虽然他执拗地非要把尧舜叫做“尹放勋先生”“姚重华先生”,但如其本人所说,现代的青年的确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古文修为来读拗口的通鉴。读史可以以史为鉴,可以增强古文文学修养,也可以像读故事一样只是为了好玩,只要不是为了增强古文修养,不去读原本而只是从白话版通鉴读起,大概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事情。非要讲究读史书原本才算读史,无非是为了增强少数专业人士的优越感罢了。

但即使是白话版的资治通鉴,也未免太厚太长。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一共72本,我从第一本开始读,读到第七本,已经开始觉得读不下去了,因为前面的内容开始遗忘,往往有“接不上头”的感觉,这可能也是看大部头著作的常见痛苦吧。无奈,打算边看边写笔记,以加深印象。既然是笔记,肯定是见识浅薄谬误极多,无非自娱自乐而已。

既然是自娱自乐,当然最好有自己的方式。我的方式是把书上记载的历史,分割成以10~20xx年为区间的时代,命名为某人的时代,并对时代中主要人物进行评分。评分采用四维制:

A.当世功业;

主要指此人有生之年在国家统一、开疆拓土、促进民生、宏扬文化方面的贡献;最高分不得超过200。

B.后世影响;

主要指此人身后,其开创的局面对后人的影响,侧重疆域、制度、文化上的影响;最高分不得超过200.

C.技能;

指人的个人才华,包括军事、内政、战略、文学、科技等等。最高分不得超过50.

D.私德

指人的个人品德。最高分不超过50.

影响指数=A+B+C+D

存在指数=(A²+B²+C²+D²)^1/2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10

从20xx年奥运会开始到现在,历时近三年,终于将《资治通鉴》看完。最初看此书仅是想读点历史作为调剂,但在看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此书的意义远胜过单纯的了解历史。开始时并没有看完的打算,只是用的一个电子词典看。但是有很多复杂的字电字词典显示不出来,遂换为手机阅读,不太正式,只是抱着消遣的心态。但后来体会此书的意义后,用手机看也还习惯了。前两年比较忙,就这样有空时断断续续在手机上翻翻,一直看到了宋纪,接近一半的篇幅。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了大把时间,终于买了岳麓书社的版本,一直看到最后。三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此时回首,初读此书时的情景已不太清晰。最早还记得信陵君的命运,平原君善辩的门客公孙龙。而到现在的太祖皇帝横空出世,读者隔了三年,历史却已过去千年光阴。最后温公的进书表上写到:臣今赅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编这部书花费了他十九年,其感慨确然更胜我等阅者。

《资治通鉴》是当之无愧的鸿篇巨制。以前所看的任何一部书,都没能够跨度时间长达如此之久。将千年中各种人物的命运浓缩在一部书中,其所带来的振憾,远非一般讲一两个主角命运的书籍可比。一千三百年,无数的风流人物贯穿其中。伟大的人物的确推动并书写着历史,普通的人也在其中扮演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这漫长的一千三百年中,任何的伟大风流,又能够延续多久?任何一个英雄,从他诞生到建功立业,到最后的逝去,最多不过几卷的篇幅。在他之后,又有新的人物不断诞生,不断殒落。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的光辉都是如此短暂。纵使能略有所成,进而荫及子孙,又算得了什么?开国的帝王混壹四海,号令天下,但真又能保江山几何?子子孙孙,也终有为阶下囚的一天。刘邦规定非刘氏不得王,但也止不住汉献帝的悲剧。李世民英武盖世,又怎料得到子孙为无赖出生的朱温诛杀。大燕开国,雄据东北,一时风头无两。但数百年后的女真契丹,又有谁还会念及当年慕容氏的荣光?蜀地天险,历公孙述、刘备、李特、王建、孟知详,最终谁能长保一姓王朝?江南世家,门阀大姓,屡经岁月涤荡,风流最终也被雨打风吹去。读通鉴的历程,正如《桃花扇》里唱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所有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微如星火,转瞬即逝,太渺小,太渺小。看透这一切,人真的应该更豁达。 就如六尺巷的启示一样: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资治通鉴》所载,多为政治史,更是一部斗争史,将中国人的政治传统淋漓尽致地展现。因为这一政治传统直到今天也未改变多少,所以《资治通鉴》经世致用的意义仍然巨大。本朝太祖与蒋先生都曾是本书的读者,对他们而言确实起到了资治的作用。而普通的读者,从中看透中国式政治的核心,无论在哪一领域,都会更理解中国人社会的游戏规则,行事方式。中国人的特点是,对不是最正大光明的东西都不愿意宣讲,所以很流行潜规则,也就是很多东西不会讲出来的,要你自己来感悟。即使是教材上节选《资治通鉴》,也是一篇很励志,很积极,很正面的《孙权劝学》,而不是暴露政治角力艰险的段落,而后者恰恰才是通鉴真正的意义所在对历史的真相毫不隐讳,对人性的丑恶毫不回避,用一千三百年不间断的历史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残酷本质。

我们总喜欢认为,天下本来应该是安定的,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职责,贤者见用,庸者见疏,罪者见诛。而且人间自有正义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苍天有眼。但事实却是,在这一千三百年中,正义失衡,奸臣当道,杀戮四起才是经常的事,而真正朝纲正直,天下生平的年代只有短短几次,就跟抽彩票一样,几乎指望不了。这个社会,就好像是一个破罐子一直在破摔一样,其实从来都没好过,但只要不没摔碎,它就可以一直摔下去。所以哪怕中州丧乱,民存者仅百之二三,但只要这一小部分存活下去了,他们又还可以继续建立政权,重复那些悲喜剧。儒家喜欢歌讼远古完美的三代,而普通人也总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然而三代在哪里?人人修德化的古又在哪里?通鉴的记载足以让这些童话破灭,世道几乎一直都是不好的,生灵几乎总在涂炭,而那些稀有的、短暂的治世也仅是差强人意而已。现实就是这样残酷,通鉴让人敢于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而不是沉浸在对那些未曾有过的理想社会的歌颂中。诚然我们希望社会可以变得更理想,我们也应该为此努力。但如果现在的社会还不够理想,那也是正常的,也许应该更心平气和,而不是一味抱怨。

据说温公当编成此书后,写作班子之外只有一个人借去完整地看了一遍,令他对非常失望。两年后温公去世,对于此书的巨大影响再也无法得悉。《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如果温公去世后不久的徽宗之世,君臣皆能通晓此书,何至于朝纲紊乱,最终国破南渡,君臣为虏?而千年后在华夏掀起大风浪的毛先生,却正是因为读此书十七遍,最终混壹四海,君临天下。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需要吸取如此多知识的时候,《资治通鉴》这样的古书仍然是为很多人推崇的必读之书,足以证明其价值经久不衰。青史留名不过略为后人所知,温公作青史而流传,胜之远矣。而且只要中国人的精神核心不变,通鉴的价值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它并不是什么普及读物,不会像《三国》《水浒》一样拥有大量的通俗读者,因为它精深的政治智慧一点也不通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读通鉴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再过一千年,两千年,其风采仍会有无数的后来人评说。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11

《资治通鉴》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历时20xx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至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一般编年史,贯古通今,全书294卷,上起周威烈王姬午前420xx年,下迄周朝显得959年,包含了1362年的历史文学,约300万字。泱泱华夏千年历史,史书之长历任王储不可能读得完,所以司马光将历时中的经验总结编纂进献给皇帝,公其借鉴。以分析历史角度讲述历代贤君明主治国待臣之道,言简意深。书中精湛之处比比皆是,让人拍案叫绝。

借古讽今,借故说今将历史事件作为实例向君王讲述治国之道,例如楚汉之争,作为象棋的起源,从而为千秋百代提供了治国平天下的战略倚策。刘邦项羽的斗智斗勇,张良韩信的英勇谋略。《通鉴》中记录刘邦虽少,人物的丰满度足以令读者明确。对比手法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刘邦为人的豁达易交;更反映了项羽的多疑,优柔寡断,他的心胸狭隘直接导致了他的败北。《资治通鉴》中详细的描述了垓下之战,项羽战败之后并未轻言放弃,反而镇定自若,一改原先的多猜忌,偏听偏信,充分地表达了英雄末路之时的悲壮景象,当然这种折回之笔在《通鉴》中经常见到。在楚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到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大将之间的君臣关系出现了丝丝的裂痕,这也最后导致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巫蛊之祸,也叫戾太子事件,戾太子原名刘据,汉武帝嫡长子,卫皇后所生,武帝朝前期,卫家显赫一时,皇后受宠,刘据地位稳定,后因卫家衰败后继乏人,曾经显赫的卫家光芒渐渐衰退。武帝子嗣原来越多,太子天生性格温纯,和汉武帝性格大异。武帝晚年遭遇一次朋党之争,自然波及到了卫氏一族与附属国人直接的正面冲突,刘据作为事件的牺牲品,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唯陛下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毋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子久亡!臣不胜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宫下!司马光在本章的最后对当朝天子提出劝诫左右前后无非正人,出入起居无非正道,然犹有淫放邪僻而陷于祸败者焉借故解今的意味不言而喻。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12

晋纪一(公元265—公元272)

公元265年

此时的中国历史已进入后三国时代,蜀汉已经灭亡两年,曹魏在本年的十二月禅位于晋,十五年之后,东吴也将一统于晋,江山还是那个江山,豪杰依然是那些豪杰,只是江山的主人这次轮到了司马氏。

如果花费一些笔墨来评价一下三国末期三家的君主,其实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蜀汉的阿斗,本质上两个字:“苟安”。蜀汉灭亡之后,刘禅受封为安乐公,司马昭对刘禅不太放心,经常试探刘禅,根据《汉晋春秋》记载:

文王(司马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对于这样的一段记载,后人对于刘禅的评价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说刘禅大智大慧,深通韬晦之道,国灭之后,能活到善终的国君实在是不多见,更多的人说刘禅是一个天良丧尽的不肖子孙,厚颜无耻之极。其实,到底该如何评价刘禅,我想这和生命的意义有关系,这是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什么是生活,所谓“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在这个意义上,刘禅是一个成功者,因为他做得很好,但是生命的意义,真的是生下来活下去么?

曹魏的末期君主,其实都不是亡国之君,但是大权旁落,主少国疑,又怎么能不灭亡呢?“既生瑜,何生亮”不是曹魏的君主太弱,而是司马氏太强大了,从司马懿历经司马师、司马昭到晋武帝司马炎,都是善于权谋,心系天下的明君,精通政治,安抚天下人心,整顿兵马,即使曹操在世,人心已归司马氏,也奈何不了司马氏,更何况这些尚未通人事的牌位君主呢?只是,当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志得意满之时,不知可曾想到,这样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历史的策划者,有时候可以打瞌睡,但是历史的结果一定是很公平的。

东吴的孙皓,本质上也是两个字“残暴”,孙皓不是一般的末帝,而是集所有末帝罪恶于一体的末帝。后来,晋怀帝司马炽被匈奴所建的刘汉俘虏,押到首都平阳,皇帝刘聪问:你们司马家自己杀来杀去,是为什么啊?司马炽回答:我们家不互相残杀,为您扫平道路,您老再天纵英明,能有机会做皇帝吗?孙皓也是如此做派,即位不久,就大兴土木,强令文武百官入山采木,兴建昭明宫。又派宦官遍行州郡,挑选美女充入后宫。大臣们的女儿必须每年报一次,年纪到了十五六岁的要先让他检阅,看不中的才可以出嫁。后妃、宫女、内侍稍有不如意,立刻杀死扔进水里漂走,或者剥去面皮,挖出眼睛,砍断双脚。

孙皓喜欢狂饮便经常招群臣饮酒,每次都要强逼大臣喝醉,再命令喝醉的大臣彼此揭发他人的过失。大臣无奈,互相攻讦,只要有说过孙皓的闲话的,必死无疑。由此,受邀赴宴的大臣个个胆战心惊,赴宴前都要与妻子儿女洒泪相别。大臣们不喝不行,可喝多了也不行,总之杀你是不需要理由的。在孙皓手下,做忠臣是一定会死掉的,会稽太守车浚,为人清忠,有一年会稽郡发生旱灾,车浚上表请求赈灾。孙皓说“这老儿分明是想树立自己的私恩啊,别让他活了,杀了吧。”尚书熊睦见孙皓酷虐,便婉转劝谏,孙皓嫌直接杀了不解气,派人用刀背敲击他的脑袋,敲得血肉模糊,体无完肤。(写到这里真想说一个字“惨”啊。)

由此看来,在孙皓手下拿一份工资,真的不容易,的确是卖命钱,说实话,孙皓这样的做派,怎么看都不像是在做皇帝,而是在作孽。估计孙皓是这样想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皇帝即是孽,孽即是皇帝”如此一来,人人大惧,就连东吴宗亲都吓得胆战心惊,纷纷逃往晋朝避难。

东吴国灭之后,孙皓也到了洛阳,做了晋朝的官,其为人处世和西蜀刘禅完全一样,真正是一对活宝。据《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晋武帝有一次在宴会上问孙皓:“听说你们南方人好作《尔汝歌》你能作一首让我听听么?”孙皓不假思索,举起酒杯就口占一绝:“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孙皓已经没有心肝到这个地步了,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忍着吧。

总之,三国归晋,是历史的选择,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一个新兴的大一统王朝——大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看似锦绣繁华的天下,究竟会走向何方呢?知道后来历史的人们,想必已是“双泪坠清波”了,因为这段繁华的时间太过短暂,汉族的祖先注定要经受一次更大的洗礼,差一点亡国灭种啊。当然这是后话了,先放下暂且不提。

司马炎终于作了名正言顺的皇帝了,日后被后人称作晋武帝的这位皇帝,在当今社会的名声不是很大,几乎没有人称他是明君,但是这位仁兄可的确是千古一帝。客观地说在中国帝王明君排行榜中,进不了前十,但是也绝不会跌出十五名之后。一个人做了皇帝,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有的人说,选美啊。当然,美是要选的,不过需要等一等。有的人说,安抚天下啊。这就不必你说了,其实一直在安抚天下。那么要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呢?这件事是天下第一大事,非常关键,非常重要,那就是分封司马氏宗亲在各地为王,请注意后面的一句话,并领有藩地,开府建衙,很多人一下子失望了,这太简单了,傻子都知道啊。其实不然啊,其实不然啊(感慨一下,加重一下语气),写到这里就引出了一篇绝大的话题,其实这个问题,困扰了中国王朝历史几千年,这个问题就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

晋武帝急于分封司马氏宗亲在各地为王,是因为他总结历史发现,曹操当年篡汉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东汉的宗亲在地方没有实权,朝廷除了掌握中央政权之外,在地方并没有强有力的奥援,而司马氏篡曹魏则同出一辙,假如曹魏宗亲,在几个重要地方,拥有强大的实力。那么天下就不会被司马氏轻易篡夺。想到这里,篡权出身的司马炎浑身一激灵,可怕啊。还等什么,马上封王,让司马氏宗亲,在地方拥有强大的实力,来拱卫朝廷,但是司马炎没有想到,这正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患,的确,别人是没有实力来争夺你的江山了,但是你们司马家就真的铁板一块么?其实历史不是没有给晋武帝机会,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就充分说明了,地方实力过于强大,是会造反的,只可惜从晋武帝的出身来看,他当然是不容易想到这一层的。

就此我们可以再深入的讨论一下,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我们国家几千年奴隶、封建王朝没有找到正确解决办法的难题。

首先,大多数人是赞同中央集权的,但是中央过度集权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地方上毕竟是会发生一些事情的,但是呢,处理事情的权限毕竟要请示中央,过去的通信也不发达,这样一来,耽搁的时间长了,极易酿成民变和边患,历代的农民起义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张角、黄巢、洪秀全等人,就是占了这样的一个便宜,另外中央集权也容易造成军队战斗力弱化的问题,如东汉,赵宋,大明(永乐之后),权力在中央,将领的频繁调动,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问题,就无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所以一旦遇到异族入侵,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其次,把权力大幅的下放给地方可以不可以呢?一些问题解决了,民变和边患消除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比较强悍,边陲无患,地方绥靖。但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出现了,随着地方实力的逐渐膨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差,最后到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再想腾出手来,收拾地方,怕就只能以刀兵相见了。总之地方权力过大,十有八九到了最后是要造反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明初期的永乐靖难,清初期的三藩之乱和清末期的各省独立,民国的军阀等等。

因此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实在是历代中国王朝,最为头痛的问题。晋武帝分封司马氏宗亲为王,看起来好像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这个问题的实质,却是如此的深刻,这也是西晋王朝迅速衰落和灭亡的最直接的原因。从这个层面来看,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还是个人,必须懂得权力该如何分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就是政治生活的全部。

当然身处公元265年的晋武帝司马炎,不会想到这么多的问题,属于他的历史舞台,还有相当的一段时间,暴风雨终究回来,但是至少暴风雨现在还没有到来,西晋王朝的欣欣向荣,大臣们的励精图治仍将继续。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13

最近,学习了《孙权劝学》这一课,这一篇*出自《资治通鉴》。通过学习这篇*,我对《资治通鉴》这本书有了很大的兴趣。于是,这几天,我用心阅读了这本巨著。

《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著,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所谓资治通鉴,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治世”,这四个字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资治育人意识。司马光自己也说《资治通鉴》是“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读完《资治通鉴》这本书后,里面的故事让我有许多很深的体会。掩卷回首,无数人物,许多场景,总要在眼前纷然活跃,让我或是赞叹,或是鄙弃,或是激动,或是沉思,从历史事实中得到警悟的启迪,同时很自然地对此书的编辑者司马光油然而生钦佩之心。书中的人物的精神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廉颇的知错就改,苏武的正气,韩信忍受侮辱终于成就大事的胸怀等等。从韩信的故事中,我知道了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要不然反而自己吃亏。韩信身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最后却落得了身死家破的下场,全因没有听取正确的计谋,真是可惜。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的稼穑之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不常也。君犹

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

我最敬佩的就是刘邦,他有怀仁之心,很会笼络人心,最终逼使项羽、创造了拥有四百年历史的汉朝,把我国的文明又推进了一步。不过我觉得项羽太不懂得收买人心了,后来竟使旷古奇才韩信投奔了刘邦。在最后,项羽被刘邦围在乌江时,不听乌江亭长劝: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可他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然后就自刎了。这多可惜啊!项羽也是一代英雄,逃回江东之后,好好治国,还是可以反攻的,何必如此呢?

《资治通鉴》是一部至今还无法替代的编年史的历史巨著,问世千余来年,给了后人多少教益和启迪!司马光的劳绩是永远令人敬佩的!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14

读史明理的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古籍中《资治通鉴》是其中的佼佼者。自宋司马光完成这一力作后多少代储君被要求必读《资质通鉴》。直到今天,这本书还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教会我们信义,智慧,勇敢,执着等道理。

在这里,我就挑我感触最深的一篇说说。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少年得志,封侯拜将。是大汉王朝的骠骑将军,立有赫赫战功,擅长杀敌更是一马当先。但是他却不是一个能体会士兵疾苦的富家公子出身。每次打仗,专门为他准备的后备物资就有几大车,往往打完战了物资还有余。但是,普通士兵却可能饥寒交迫。反观同时期的李广将军,人人都知道他的赫赫战功,匈奴更是对他畏惧有加。但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李广对下属的爱护和体谅。就是这种真正融入群众的上级才获得了真正的拥戴和信服。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李广一直无法封侯,但是,在很多人的心里,李广更像一位伟大的将军。而霍去病则自能成之有勇有谋,得天独厚。李广的仁义,李光的谋略,李广的胆识,李广的能力造就了这位流芳百世的将军。我们如果将来成为一名领导,不仅仅要有能力,还要懂得与下属之间相处的艺术。合作,协助,共赢,相互体谅都是我们有学习的。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典型,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读,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15

早上坐公交 车上班,偷空读点书,翻到“情僧”苏曼殊对刘半农说的一句话:“半农,这个时候,你还讲什么诗,求什么学问!”唬得我一愣:是啊,读书到底是为什么?

古人讲读书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看早已不合时宜。曾国藩说“刚日读史,柔日读经”,那是是封疆大吏的文武之道,咱小老百姓,也就赚点谈资而已。然而偏偏喜欢这种“死书”——作者大多都已作古,内容也没有《细节决定成败》之类“教材”的指导性。

去年读《资治通鉴》,岳麓书社的版本,主要图个便宜,厚厚四大本,网上买才78元,抱在怀里很有满足感。以前读《史记》,花三个月细细啃完,以为已是不小的工程,这次才发现太小CASE了。《资治通鉴》整整3700多页,我每小时只能读10页,每天都坚持读的话,也要一年时间。倒是也不愁,毕竟是好书,古文好处在于精炼,有味道。政论洋洋洒洒,战争血脉贲张,尤其是讲朝代兴替,让人觉得天道茫茫不可逃。这套书真正考验了我的耐心,在家坐着、躺着都读倦了,就在书的空白处写点评。这种大部头的东西,如果不做点记号,看到后面就会把前面忘了。偶尔周末,去火车站附近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读通宵,凌晨两点看到晚归的情侣吃汉堡,拾荒的老人在店角落中安睡,心中莫名生出亲切感。在异乡城市的深夜,想千载世事沉浮,越发觉得自己渺小,出门正寒雨潇潇,恍惚间不知今夕何夕。

虽然几番痛下决心,《资治通鉴》我也读了80%,而后就在我的床 头搁置下来。从这套书开始,我渐渐养成一个恶习 ,不自量力地喜欢读大部头的书,但每本都读不完,买一本新书就把刚读一半的书扔掉,床 头的书越堆越高,有《五灯会元》、《元好问全集》、《清代笔记小说》等。每每让我感慨时间有限的同时,也鄙视自己的恒心。

读书贵在活学活用,我始终没真正领会这点。办公桌上那本梅尔文•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已陪了我5年多,但直到我告别新闻,也始终没读完一半。学以致用成了笑话。

不过换角度来看,既然明知道书无用,也就早熄了好胜的心;既然知道读不完,也就没了执着的苦。这样为自己一开脱,“有始无终读死书”的乐趣反而浮现出来。书这个东西上瘾很难,但一旦上瘾就无药可医。每次逛书店都要经历复杂的心理斗争,买和不买难以抉择。在回家的车上也忧喜参半。喜的是接下来几天又有好书可读,忧的是这次又超支了,接下来几天要过“紧日子”。

当然,读书之乐来时也很汹涌。比如刚刚看到某位杭州人写的句子:“犹是阿房三月泥,烧作未央千片瓦”,精神为之一振,真想痛饮三杯。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16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组织编写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史学巨著,由神宗取意“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亲赐名。司马光自幼酷爱史学,“嗜之不厌”。

全书一共294卷,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4年的历史,资料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全面展示了几十个政权的兴盛与衰亡的过程,博大精深,通古今之变,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誉。这294卷为《《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纪》》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周纪》》5卷。另外《《目录》》30卷,《《考异》》30卷。

我花了不少时间把这本厚厚的书看完了,看了这本书,我痛恨那些昏俗的皇上和奸臣:周幽王点烽火戏诸侯,失去诸侯的信任,最终断送周朝百年江山;指鹿为马的赵高;诸吕之乱,霍光揽技、王莽代汉、窦氏欺主,董卓入京卧龙床,不视天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昭大权在握,傀儡皇帝刘协,残暴无比隋炀帝,杀帝自立宇文化及,安史之乱安录山,杀李坤自立朱温……

同时,我又佩服那些奇才、明君:统一中国秦始皇,建立汉高祖,精励图治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仁君刘备,强者关羽、张飞,奇才诸葛亮、周瑜,建唐的唐高祖卢史皇上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大唐国土面积最大、天下人民生活安宁,唐玄宗的宰相宋憬,他不贪污……

我看完了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上有多少明君圣主,还让我明白有多少奸诈小人。

有一天,如果我有幸成为能写史书的人,我必须像司马迁一样,用手中的笔,公正地写出事实,讴歌英雄,鞭挞小人。让忠良名垂千古,奸贼遗臭万年。

这是我的梦想,我要为这个梦想而学习。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17

有些惭愧的说,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居然没有怎么仔细阅读过中国的历史,一直都无法由衷的感触些什么。但当我通读过《资治通鉴》后,我发现心中竟不住的汹涌澎湃。那些历史情节,仿佛历历在目。

盖世英雄陈汤,率领远征军,在首都长安遥远的西北,在距离三千四百公里外,中亚巴尔喀什湖西南,击斩匈奴郅支单于,砍下人头,向中央献捷时,指出:“胆敢冒犯强大中国的,距离再远,也要诛杀!”豪气上干霄汉。

千年之下,我们仍听到这个声音,为之热血沸腾。英雄们为了解放,为了和平,揭竿而起,奋勇抗敌,其精神可歌可泣,永垂青史。匈奴汗国最终向中国臣服,并不是全因为中国有此力量,更关键的是匈奴内部分裂。而这再一次向历史证明:一个不能团结的国家或族群,必然衰弱。匈奴如不分裂,郅支单于的人头,也不会悬挂高竿。

然而当中国前程似锦的时候,我们的君王们开始享受起衣食无忧的奢侈生活。在荒淫无度的生活背后,浮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暴君,昏君还有那些腐朽的伪善的爪牙。他们的残忍,他们的自私,让我汗颜;百姓的呻吟,百姓的嘶喊,让我触目。于是人们在乱世中学会可自救。

中国帝王被杀,不自杨广开始,但杨广被杀,却是人民自救——聚众起兵、反抗暴政的结果。也是历第一次,人民自救转变为官员和军人自救的结果。杨广能力的高强,使人惊骇,他只用短短十三年时间,就毁灭其父杨坚建立起来的富庶强大无比的帝国,而且只用更短的五六年时间,就能迫使忠心耿耿的猛将勇士反叛,没有人能做得到这些,而杨广却做到了,他的奖状是一条绞绳。

每次政变,都引起屠灭三族的惨剧;每次兵变,更是死人山积——寿春一连发生三次叛乱,几乎空城。诡诈、残忍、勾心斗角,遍地是血。然而,那些不成才的野心家,只看到荣华富贵,却看不到血;只看到自己如锦的前程,却看不到人民苦难。今天还是炙手可热的神圣人物,明天霎时间变成国家蟊贼,全家斩首,还把千万无辜的男女老幼,也带入刑场。官员的尊严靠赤裸裸的军事力量维持,是和非、对和错,全看你是胜是败?人性急剧堕落,种下未来更悲惨命运的基因。

面对暴君的暴行,我们如果沉思,会忽然间汗流浃背。因为,如果换一下位置,我们真的可能就是他!这是多么可怕,权力能改变人性、扭曲人性、消灭人性,喝了不受制衡的权力的毒酒,美女都会变成青面獠牙,何况本来就有一颗邪恶的心灵,我们痛恨他们之余,还为他们痛惜:为什么让他们服下这种毒酒!

真的感谢司马光先生,假使没有《资治通鉴》,时到今天,恐怕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提供一个轮廓;作为一个读者,我是何等幸运。问题是,读史者的幸运,不一定是造史者的幸运,甚至往往是造史者的悲哀。因为我在这里听到了太多官员的假话谎言,和太多人民的哭声喊声。这就让我在缅怀历史的同时,也该从中学到些教训,不让历史重蹈覆辙。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18

《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著,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

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是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战国是一个崇尚诡术的时代,百家辈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反间计。反间计有很多的表现形式,然而其无一例外的针对了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多疑)。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因为敌人和小人的反间,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惨重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成为战国末期唯一能够和秦抗衡的国家。然而长平一役,赵为范雎反间,以赵括代廉颇,以至四十万大军为秦坑杀。有太多的史实和反间计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将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备的,人性永远是多疑的.

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商鞅变法。以刑名之学变法,手段太残酷,积怨太深。他在渭水旁边处决囚犯,染红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太子虔和贵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车裂灭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今日中国要推行各项改革,亦应徐图缓进,毋操之过急。再来说说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不常也。你只知骑马,加鞭快马,不知道喂马,不知道让马休息,不知疼马,则不能久乘之。不错,你一时比那些让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骑已经气喘吁吁,快渴死了,饿死了,累死了,它不会把你驮到目的地的。君犹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比较的典型,望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遍,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19

早上坐公交 车上班,偷空读点书,翻到情僧苏曼殊对刘半农说的一句话:半农,这个时候,你还讲什么诗,求什么学问!唬得我一愣:是啊,读书到底是为什么?

古人讲读书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看早已不合时宜。曾国藩说刚日读史,柔日读经,那是是封疆大吏的文武之道,咱小老百姓,也就赚点谈资而已。然而偏偏喜欢这种死书作者大多都已作古,内容也没有《细节决定成败》之类教材的指导性。

去年读《资治通鉴》,岳麓书社的版本,主要图个便宜,厚厚四大本,网上买才78元,抱在怀里很有满足感。以前读《史记》,花三个月细细啃完,以为已是不小的工程,这次才发现太小CASE了。《资治通鉴》整整3700多页,我每小时只能读10页,每天都坚持读的话,也要一年时间。倒是也不愁,毕竟是好书,古文好处在于精炼,有味道。政论洋洋洒洒,战争血脉贲张,尤其是讲朝代兴替,让人觉得天道茫茫不可逃。这套书真正考验了我的耐心,在家坐着、躺着都读倦了,就在书的空白处写点评。这种大部头的东西,如果不做点记号,看到后面就会把前面忘了。偶尔周末,去火车站附近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读通宵,凌晨两点看到晚归的情侣吃汉堡,拾荒的老人在店角落中安睡,心中莫名生出亲切感。在异乡城市的深夜,想千载世事沉浮,越发觉得自己渺小,出门正寒雨潇潇,恍惚间不知今夕何夕。

虽然几番痛下决心,《资治通鉴》我也读了80%,而后就在我的床 头搁置下来。从这套书开始,我渐渐养成一个恶习 ,不自量力地喜欢读大部头的书,但每本都读不完,买一本新书就把刚读一半的书扔掉,床 头的书越堆越高,有《五灯会元》、《元好问全集》、《清代笔记小说》等。每每让我感慨时间有限的同时,也鄙视自己的恒心。

读书贵在活学活用,我始终没真正领会这点。办公桌上那本梅尔文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已陪了我5年多,但直到我告别新闻,也始终没读完一半。学以致用成了笑话。

不过换角度来看,既然明知道书无用,也就早熄了好胜的心;既然知道读不完,也就没了执着的苦。这样为自己一开脱,有始无终读死书的乐趣反而浮现出来。书这个东西上瘾很难,但一旦上瘾就无药可医。每次逛书店都要经历复杂的心理斗争,买和不买难以抉择。在回家的车上也忧喜参半。喜的是接下来几天又有好书可读,忧的是这次又超支了,接下来几天要过紧日子。

当然,读书之乐来时也很汹涌。比如刚刚看到某位杭州人写的句子:犹是阿房三月泥,烧作未央千片瓦,精神为之一振,真想痛饮三杯。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20

从20xx年奥运会开始到现在,历时近三年,终于将《资治通鉴》看完。最初看此书仅是想读点历史作为调剂,但在看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此书的意义远胜过单纯的了解历史。开始时并没有看完的打算,只是用的一个电子词典看。但是有很多复杂的字电字词典显示不出来,遂换为手机阅读,不太正式,只是抱着消遣的心态。但后来体会此书的意义后,用手机看也还习惯了。前两年比较忙,就这样有空时断断续续在手机上翻翻,一直看到了宋纪,接近一半的篇幅。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了大把时间,终于买了岳麓书社的版本,一直看到最后。三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此时回首,初读此书时的情景已不太清晰。最早还记得信陵君的命运,平原君善辩的门客公孙龙。而到现在的“太祖皇帝”横空出世,读者隔了三年,历史却已过去千年光阴。最后温公的进书表上写到:“臣今赅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编这部书花费了他十九年,其感慨确然更胜我等阅者。

《资治通鉴》是当之无愧的鸿篇巨制。以前所看的任何一部书,都没能够跨度时间长达如此之久。将千年中各种人物的命运浓缩在一部书中,其所带来的振憾,远非一般讲一两个主角命运的书籍可比。一千三百年,无数的风流人物贯穿其中。伟大的人物的确推动并书写着历史,普通的人也在其中扮演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这漫长的一千三百年中,任何的伟大风流,又能够延续多久?任何一个英雄,从他诞生到建功立业,到最后的逝去,最多不过几卷的篇幅。在他之后,又有新的人物不断诞生,不断殒落。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的光辉都是如此短暂。纵使能略有所成,进而荫及子孙,又算得了什么?开国的帝王混壹四海,号令天下,但真又能保江山几何?子子孙孙,也终有为阶下囚的一天。刘邦规定“非刘氏不得王”,但也止不住汉献帝的悲剧。李世民英武盖世,又怎料得到子孙为无赖出生的朱温诛杀。大燕开国,雄据东北,一时风头无两。但数百年后的女真契丹,又有谁还会念及当年慕容氏的荣光?蜀地天险,历公孙述、刘备、李特、王建、孟知详,最终谁能长保一姓王朝?江南世家,门阀大姓,屡经岁月涤荡,风流最终也被雨打风吹去。读通鉴的历程,正如《桃花扇》里唱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所有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微如星火,转瞬即逝,太渺小,太渺小。看透这一切,人真的应该更豁达。 就如六尺巷的启示一样:“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资治通鉴》所载,多为政治史,更是一部斗争史,将中国人的政治传统淋漓尽致地展现。因为这一政治传统直到今天也未改变多少,所以《资治通鉴》经世致用的意义仍然巨大。本朝太祖与蒋先生都曾是本书的读者,对他们而言确实起到了“资治”的作用。而普通的读者,从中看透中国式政治的核心,无论在哪一领域,都会更理解中国人社会的游戏规则,行事方式。中国人的特点是,对不是最正大光明的东西都不愿意宣讲,所以很流行“潜规则”,也就是很多东西不会讲出来的,要你自己来感悟。即使是教材上节选《资治通鉴》,也是一篇很励志,很积极,很正面的《孙权劝学》,而不是暴露政治角力艰险的段落,而后者恰恰才是通鉴真正的意义所在——对历史的真相毫不隐讳,对人性的丑恶毫不回避,用一千三百年不间断的历史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残酷本质。

我们总喜欢认为,天下本来应该是安定的,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职责,贤者见用,庸者见疏,罪者见诛。而且人间自有正义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苍天有眼。但事实却是,在这一千三百年中,正义失衡,奸臣当道,杀戮四起才是经常的事,而真正朝纲正直,天下生平的年代只有短短几次,就跟抽彩票一样,几乎指望不了。这个社会,就好像是一个破罐子一直在破摔一样,其实从来都没好过,但只要不没摔碎,它就可以一直摔下去。所以哪怕“中州丧乱,民存者仅百之二三”,但只要这一小部分存活下去了,他们又还可以继续建立政权,重复那些悲喜剧。儒家喜欢歌讼远古完美的“三代”,而普通人也总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然而“三代”在哪里?人人修德化的“古”又在哪里?通鉴的记载足以让这些童话破灭,世道几乎一直都是不好的,生灵几乎总在涂炭,而那些稀有的、短暂的治世也仅是差强人意而已。现实就是这样残酷,通鉴让人敢于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而不是沉浸在对那些未曾有过的理想社会的歌颂中。诚然我们希望社会可以变得更理想,我们也应该为此努力。但如果现在的社会还不够理想,那也是正常的,也许应该更心平气和,而不是一味抱怨。

据说温公当编成此书后,写作班子之外只有一个人借去完整地看了一遍,令他对非常失望。两年后温公去世,对于此书的巨大影响再也无法得悉。“《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如果温公去世后不久的徽宗之世,君臣皆能通晓此书,何至于朝纲紊乱,最终国破南渡,君臣为虏?而千年后在华夏掀起大风浪的毛先生,却正是因为读此书十七遍,最终混壹四海,君临天下。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需要吸取如此多知识的时候,《资治通鉴》这样的古书仍然是为很多人推崇的必读之书,足以证明其价值经久不衰。青史留名不过略为后人所知,温公作青史而流传,胜之远矣。而且只要中国人的精神核心不变,通鉴的价值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它并不是什么普及读物,不会像《三国》《水浒》一样拥有大量的通俗读者,因为它精深的政治智慧一点也不通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读通鉴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再过一千年,两千年,其风采仍会有无数的后来人评说。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21

《资治通鉴》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历时20xx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至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一般编年史,贯古通今,全书294卷,上起周威烈王姬午前420xx年,下迄周朝显得959年,包含了1362年的历史文学,约300万字。泱泱华夏千年历史,史书之长历任王储不可能读得完,所以司马光将历时中的经验总结编纂进献给皇帝,公其借鉴。以分析历史角度讲述历代贤君明主治国待臣之道,言简意深。书中精湛之处比比皆是,让人拍案叫绝。

借古讽今,借故说今将历史事件作为实例向君王讲述治国之道,例如楚汉之争,作为象棋的起源,从而为千秋百代提供了治国平天下的战略倚策。刘邦项羽的斗智斗勇,张良韩信的英勇谋略。《通鉴》中记录刘邦虽少,人物的丰满度足以令读者明确。对比手法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刘邦为人的豁达易交;更反映了项羽的多疑,优柔寡断,他的心胸狭隘直接导致了他的败北。《资治通鉴》中详细的描述了垓下之战,项羽战败之后并未轻言放弃,反而镇定自若,一改原先的多猜忌,偏听偏信,充分地表达了英雄末路之时的悲壮景象,当然这种折回之笔在《通鉴》中经常见到。在楚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到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大将之间的君臣关系出现了丝丝的裂痕,这也最后导致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巫蛊之祸,也叫戾太子事件,戾太子原名刘据,汉武帝嫡长子,卫皇后所生,武帝朝前期,卫家显赫一时,皇后受宠,刘据地位稳定,后因卫家衰败后继乏人,曾经显赫的卫家光芒渐渐衰退。武帝子嗣原来越多,太子天生性格温纯,和汉武帝性格大异。武帝晚年遭遇一次朋党之争,自然波及到了卫氏一族与附属国人直接的正面冲突,刘据作为事件的牺牲品,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唯陛下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毋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子久亡!臣不胜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宫下!司马光在本章的最后对当朝天子提出劝诫左右前后无非正人,出入起居无非正道,然犹有淫放邪僻而陷于祸败者焉借故解今的意味不言而喻。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22

晋纪一(公元265公元272)

公元265年

此时的中国历史已进入后三国时代,蜀汉已经灭亡两年,曹魏在本年的十二月禅位于晋,十五年之后,东吴也将一统于晋,江山还是那个江山,豪杰依然是那些豪杰,只是江山的主人这次轮到了司马氏。

如果花费一些笔墨来评价一下三国末期三家的君主,其实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蜀汉的阿斗,本质上两个字:苟安。蜀汉灭亡之后,刘禅受封为安乐公,司马昭对刘禅不太放心,经常试探刘禅,根据《汉晋春秋》记载:

文王(司马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对于这样的一段记载,后人对于刘禅的评价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说刘禅大智大慧,深通韬晦之道,国灭之后,能活到善终的国君实在是不多见,更多的人说刘禅是一个天良丧尽的不肖子孙,厚颜无耻之极。其实,到底该如何评价刘禅,我想这和生命的意义有关系,这是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什么是生活,所谓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在这个意义上,刘禅是一个成功者,因为他做得很好,但是生命的意义,真的是生下来活下去么?

曹魏的末期君主,其实都不是亡国之君,但是大权旁落,主少国疑,又怎么能不灭亡呢?既生瑜,何生亮不是曹魏的君主太弱,而是司马氏太强大了,从司马懿历经司马师、司马昭到晋武帝司马炎,都是善于权谋,心系天下的明君,精通政治,安抚天下人心,整顿兵马,即使曹操在世,人心已归司马氏,也奈何不了司马氏,更何况这些尚未通人事的牌位君主呢?只是,当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志得意满之时,不知可曾想到,这样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历史的策划者,有时候可以打瞌睡,但是历史的结果一定是很公平的。

东吴的孙皓,本质上也是两个字残暴,孙皓不是一般的末帝,而是集所有末帝罪恶于一体的末帝。后来,晋怀帝司马炽被匈奴所建的刘汉俘虏,押到首都平阳,皇帝刘聪问:你们司马家自己杀来杀去,是为什么啊?司马炽回答:我们家不互相残杀,为您扫平道路,您老再天纵英明,能有机会做皇帝吗?孙皓也是如此做派,即位不久,就大兴土木,强令文武百官入山采木,兴建昭明宫。又派宦官遍行州郡,挑选美女充入后宫。大臣们的女儿必须每年报一次,年纪到了十五六岁的要先让他检阅,看不中的才可以出嫁。后妃、宫女、内侍稍有不如意,立刻杀死扔进水里漂走,或者剥去面皮,挖出眼睛,砍断双脚。

孙皓喜欢狂饮便经常招群臣饮酒,每次都要强逼大臣喝醉,再命令喝醉的大臣彼此揭发他人的过失。大臣无奈,互相攻讦,只要有说过孙皓的闲话的,必死无疑。由此,受邀赴宴的大臣个个胆战心惊,赴宴前都要与妻子儿女洒泪相别。大臣们不喝不行,可喝多了也不行,总之杀你是不需要理由的。在孙皓手下,做忠臣是一定会死掉的,会稽太守车浚,为人清忠,有一年会稽郡发生旱灾,车浚上表请求赈灾。孙皓说这老儿分明是想树立自己的私恩啊,别让他活了,杀了吧。尚书熊睦见孙皓酷虐,便婉转劝谏,孙皓嫌直接杀了不解气,派人用刀背敲击他的脑袋,敲得血肉模糊,体无完肤。(写到这里真想说一个字惨啊。)

由此看来,在孙皓手下拿一份工资,真的不容易,的确是卖命钱,说实话,孙皓这样的做派,怎么看都不像是在做皇帝,而是在作孽。估计孙皓是这样想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皇帝即是孽,孽即是皇帝如此一来,人人大惧,就连东吴宗亲都吓得胆战心惊,纷纷逃往晋朝避难。

东吴国灭之后,孙皓也到了洛阳,做了晋朝的官,其为人处世和西蜀刘禅完全一样,真正是一对活宝。据《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晋武帝有一次在宴会上问孙皓:听说你们南方人好作《尔汝歌》你能作一首让我听听么?孙皓不假思索,举起酒杯就口占一绝: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孙皓已经没有心肝到这个地步了,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忍着吧。

总之,三国归晋,是历史的选择,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一个新兴的大一统王朝大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看似锦绣繁华的天下,究竟会走向何方呢?知道后来历史的人们,想必已是双泪坠清波了,因为这段繁华的时间太过短暂,汉族的祖先注定要经受一次更大的洗礼,差一点亡国灭种啊。当然这是后话了,先放下暂且不提。

司马炎终于作了名正言顺的皇帝了,日后被后人称作晋武帝的这位皇帝,在当今社会的名声不是很大,几乎没有人称他是明君,但是这位仁兄可的确是千古一帝。客观地说在中国帝王明君排行榜中,进不了前十,但是也绝不会跌出十五名之后。一个人做了皇帝,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有的人说,选美啊。当然,美是要选的,不过需要等一等。有的人说,安抚天下啊。这就不必你说了,其实一直在安抚天下。那么要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呢?这件事是天下第一大事,非常关键,非常重要,那就是分封司马氏宗亲在各地为王,请注意后面的一句话,并领有藩地,开府建衙,很多人一下子失望了,这太简单了,傻子都知道啊。其实不然啊,其实不然啊(感慨一下,加重一下语气),写到这里就引出了一篇绝大的话题,其实这个问题,困扰了中国王朝历史几千年,这个问题就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

晋武帝急于分封司马氏宗亲在各地为王,是因为他总结历史发现,曹操当年篡汉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东汉的宗亲在地方没有实权,朝廷除了掌握中央政权之外,在地方并没有强有力的奥援,而司马氏篡曹魏则同出一辙,假如曹魏宗亲,在几个重要地方,拥有强大的实力。那么天下就不会被司马氏轻易篡夺。想到这里,篡权出身的司马炎浑身一激灵,可怕啊。还等什么,马上封王,让司马氏宗亲,在地方拥有强大的实力,来拱卫朝廷,但是司马炎没有想到,这正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患,的确,别人是没有实力来争夺你的江山了,但是你们司马家就真的铁板一块么?其实历史不是没有给晋武帝机会,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就充分说明了,地方实力过于强大,是会造反的,只可惜从晋武帝的出身来看,他当然是不容易想到这一层的。

就此我们可以再深入的讨论一下,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我们国家几千年奴隶、封建王朝没有找到正确解决办法的难题。

首先,大多数人是赞同中央集权的,但是中央过度集权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地方上毕竟是会发生一些事情的,但是呢,处理事情的权限毕竟要请示中央,过去的通信也不发达,这样一来,耽搁的时间长了,极易酿成民变和边患,历代的农民起义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张角、黄巢、洪秀全等人,就是占了这样的一个便宜,另外中央集权也容易造成军队战斗力弱化的问题,如东汉,赵宋,大明(永乐之后),权力在中央,将领的频繁调动,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问题,就无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所以一旦遇到异族入侵,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其次,把权力大幅的下放给地方可以不可以呢?一些问题解决了,民变和边患消除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比较强悍,边陲无患,地方绥靖。但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出现了,随着地方实力的逐渐膨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差,最后到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再想腾出手来,收拾地方,怕就只能以刀兵相见了。总之地方权力过大,十有八九到了最后是要造反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明初期的永乐靖难,清初期的三藩之乱和清末期的各省独立,民国的军阀等等。

因此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实在是历代中国王朝,最为头痛的问题。晋武帝分封司马氏宗亲为王,看起来好像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这个问题的实质,却是如此的深刻,这也是西晋王朝迅速衰落和灭亡的最直接的原因。从这个层面来看,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还是个人,必须懂得权力该如何分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就是政治生活的全部。

当然身处公元265年的晋武帝司马炎,不会想到这么多的问题,属于他的历史舞台,还有相当的一段时间,暴风雨终究回来,但是至少暴风雨现在还没有到来,西晋王朝的欣欣向荣,大臣们的励精图治仍将继续。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23

暑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青少版《资治通鉴》,受益匪浅,让我爱不释手。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一段段历史情节,犹如身临其境,历历在目。然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历史教会了我一个为人处事的道理----谦虚。

“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智伯一表人才,箭术高明,骑术精湛,身怀绝技,无所不通,文笔优美,思维敏捷,还有意志坚强、勇敢果断的品质。但他却妄自大,目中无人,当着韩、魏两家说:“汾河、綘河原先能够象晋水淹没赵一样淹没你们两家啊!”结果却是韩赵魏三家联合灭亡了智家。同此可见,做人必须要谦虚谨慎,一旦狂妄必将招来杀身之祸。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故事,从另一面告诉了我们,唐太宗贵为天子,却能以谦虚的态度,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治理国家。他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以谦和之心应付他人的劝谏,创造了唐朝初期的太平盛世,他的丰功伟绩载入史册,被后人称道。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提高,这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却是为人处事的至理名言。从(资治通鉴)中许多故事能够看出,为人处世谦虚,能够使前路平坦,免去不必要的纷争与忧扰,是人生的智慧。

今年暑假期间,我报名了星乐培训学校的奥数尖子班。因为前几次测试,我都得了满分,所以我有点飘飘然,骄傲了起来,结果最终几次测试我只得了90分。看到教师在试卷上打的大大的“×”,我懂得了谦虚的重要性。

以史为鉴,应对当今复杂的社会,谦虚依然是一种美德。我们应当怀着一颗谦和的心,在平凡中懂得感恩,对社会的感恩,在淡泊中,不忘对别人的感激。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24

从20xx年奥运会开始到现在,历时近三年,终于将《资治通鉴》看完。最初看此书仅是想读点历史作为调剂,但在看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此书的意义远胜过单纯的了解历史。开始时并没有看完的打算,只是用的一个电子词典看。但是有很多复杂的字电字词典显示不出来,遂换为手机阅读,不太正式,只是抱着消遣的心态。但后来体会此书的意义后,用手机看也还习惯了。前两年比较忙,就这样有空时断断续续在手机上翻翻,一直看到了宋纪,接近一半的篇幅。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了大把时间,终于买了岳麓书社的版本,一直看到最后。三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此时回首,初读此书时的情景已不太清晰。最早还记得信陵君的命运,平原君善辩的门客公孙龙。而到现在的太祖皇帝横空出世,读者隔了三年,历史却已过去千年光阴。最后温公的进书表上写到:臣今赅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编这部书花费了他十九年,其感慨确然更胜我等阅者。

《资治通鉴》是当之无愧的鸿篇巨制。以前所看的任何一部书,都没能够跨度时间长达如此之久。将千年中各种人物的命运浓缩在一部书中,其所带来的振憾,远非一般讲一两个主角命运的书籍可比。一千三百年,无数的风流人物贯穿其中。伟大的人物的确推动并书写着历史,普通的人也在其中扮演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这漫长的一千三百年中,任何的伟大风流,又能够延续多久?任何一个英雄,从他诞生到建功立业,到最后的逝去,最多不过几卷的篇幅。在他之后,又有新的人物不断诞生,不断殒落。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的光辉都是如此短暂。纵使能略有所成,进而荫及子孙,又算得了什么?开国的帝王混壹四海,号令天下,但真又能保江山几何?子子孙孙,也终有为阶下囚的一天。刘邦规定非刘氏不得王,但也止不住汉献帝的悲剧。李世民英武盖世,又怎料得到子孙为无赖出生的朱温诛杀。大燕开国,雄据东北,一时风头无两。但数百年后的女真契丹,又有谁还会念及当年慕容氏的荣光?蜀地天险,历公孙述、刘备、李特、王建、孟知详,最终谁能长保一姓王朝?江南世家,门阀大姓,屡经岁月涤荡,风流最终也被雨打风吹去。读通鉴的历程,正如《桃花扇》里唱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所有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微如星火,转瞬即逝,太渺小,太渺小。看透这一切,人真的应该更豁达。 就如六尺巷的启示一样: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资治通鉴》所载,多为政治史,更是一部斗争史,将中国人的政治传统淋漓尽致地展现。因为这一政治传统直到今天也未改变多少,所以《资治通鉴》经世致用的意义仍然巨大。本朝太祖与蒋先生都曾是本书的读者,对他们而言确实起到了资治的作用。而普通的读者,从中看透中国式政治的核心,无论在哪一领域,都会更理解中国人社会的游戏规则,行事方式。中国人的特点是,对不是最正大光明的东西都不愿意宣讲,所以很流行潜规则,也就是很多东西不会讲出来的,要你自己来感悟。即使是教材上节选《资治通鉴》,也是一篇很励志,很积极,很正面的《孙权劝学》,而不是暴露政治角力艰险的段落,而后者恰恰才是通鉴真正的意义所在对历史的真相毫不隐讳,对人性的丑恶毫不回避,用一千三百年不间断的历史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残酷本质。

我们总喜欢认为,天下本来应该是安定的,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职责,贤者见用,庸者见疏,罪者见诛。而且人间自有正义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苍天有眼。但事实却是,在这一千三百年中,正义失衡,奸臣当道,杀戮四起才是经常的事,而真正朝纲正直,天下生平的年代只有短短几次,就跟抽彩票一样,几乎指望不了。这个社会,就好像是一个破罐子一直在破摔一样,其实从来都没好过,但只要不没摔碎,它就可以一直摔下去。所以哪怕中州丧乱,民存者仅百之二三,但只要这一小部分存活下去了,他们又还可以继续建立政权,重复那些悲喜剧。儒家喜欢歌讼远古完美的三代,而普通人也总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然而三代在哪里?人人修德化的古又在哪里?通鉴的记载足以让这些童话破灭,世道几乎一直都是不好的,生灵几乎总在涂炭,而那些稀有的、短暂的治世也仅是差强人意而已。现实就是这样残酷,通鉴让人敢于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而不是沉浸在对那些未曾有过的理想社会的歌颂中。诚然我们希望社会可以变得更理想,我们也应该为此努力。但如果现在的社会还不够理想,那也是正常的,也许应该更心平气和,而不是一味抱怨。

据说温公当编成此书后,写作班子之外只有一个人借去完整地看了一遍,令他对非常失望。两年后温公去世,对于此书的巨大影响再也无法得悉。《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如果温公去世后不久的徽宗之世,君臣皆能通晓此书,何至于朝纲紊乱,最终国破南渡,君臣为虏?而千年后在华夏掀起大风浪的毛先生,却正是因为读此书十七遍,最终混壹四海,君临天下。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需要吸取如此多知识的时候,《资治通鉴》这样的古书仍然是为很多人推崇的必读之书,足以证明其价值经久不衰。青史留名不过略为后人所知,温公作青史而流传,胜之远矣。而且只要中国人的精神核心不变,通鉴的价值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它并不是什么普及读物,不会像《三国》《水浒》一样拥有大量的通俗读者,因为它精深的政治智慧一点也不通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读通鉴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再过一千年,两千年,其风采仍会有无数的后来人评说。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25

最近闲来无事,打开书柜,找到一本老公以前读过的书—《资治通鉴》,慢慢读来,竟然读出了兴趣。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著作。此书给当时的人的影响力非常大,更给后人予警示。

《资治通鉴》此书详解了九世纪在战国纪的沧桑风云中,我了解了六合一统,在汉纪的泱泱文风当中,我知道两汉(西汉和东汉)的兴衰,在三国纪当中,我清楚了乱世中的演进,在晋、宋、齐、梁与陈纪当中,我了解了当时浑乱的场面,在唐纪当中,我知道了封建社会的鼎盛,在五代纪中,我明白了五代十国的演进。此书里面也写了许多名人,如贤明帝王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开辟汉风的汉高祖刘邦、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国刘彻、渡江称制的司马睿;如贤明臣子有:变法的商鞅、纵横的苏秦、“仲父”吕不韦、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外交家班超;如贤明的武将:乐毅、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父、“飞将军”李广、秦叔宝。可见,《资治通鉴》的历史知识面十分广泛。

司马光发愤写了《资治通鉴》完整记述了战国至五代时期的种.种时间,并且英雄人物辈出。里面更加给后人给予经验。俗话说“读史明志”,所以,读历史可以让人志存高远。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26

“历史虚无主义”却是绝对不可取的。要求史书所载百分之百真实可靠,本来就是不现实的要求。毕竟,史家们正努力地还历史以本来面貌,虽然这是一个也许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但我相信,史家们所记载的内容,还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毕竟周公有过大权独揽的经历,毕竟王莽有过礼贤下士的表现,这是谁也抹煞不了的。至于如果“当初”他们真的“身便死”了,那不是还有“盖棺论定”一说吗?

“以史为鉴”并不因史书内容有杜撰部分而失去意义——就连完全杜撰的小说尚且有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何况史实远远多于杜撰的史书呢?

和其他所有史书一样,《资治通鉴》也渗进了许多神话、传说以及作者想当然地杜撰的内容,但这并无损于它的伟大。读到“嚼碎张巡齿”这一段时,没必要深究他的牙齿究竟是怎么碎的,他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却深深刻印在我们的脑海。读到将士们箭尽粮绝,张巡把自己的小妾给将士们分食了的时候,于残忍、冷酷、血腥的感觉之外,也无法不油然而生对张巡的无限敬意。这样恨敌入骨、坚忍如狼的张巡,力尽被俘后如果不是大义凛然、慷慨就义,那才是真正不可想象的怪事!至于他的牙齿究竟是怎么碎的,恐怕不会有一丝一毫影响到他近乎神一样不朽的光芒!

推而广之,史书里其它不够真实的细节描写,并无损于“史鉴”的意义。史家们在力求真实的同时,难免会留下星星点点的瑕疵。但瑕不掩瑜,绝不可因史书的不完美,就滑向“历史虚无主义”的深渊。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27

从08年奥运会开始到现在,历时近三年,终于将《资治通鉴》看完。最初看此书仅是想读点历史作为调剂,但在看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此书的意义远胜过单纯的了解历史。开始时并没有看完的打算,只是用的一个电子词典看。但是有很多复杂的字电字词典显示不出来,遂换为手机阅读,不太正式,只是抱着消遣的心态。但后来体会此书的意义后,用手机看也还习惯了。前两年比较忙,就这样有空时断断续续在手机上翻翻,一直看到了宋纪,接近一半的篇幅。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了大把时间,终于买了岳麓书社的版本,一直看到最后。三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此时回首,初读此书时的情景已不太清晰。最早还记得信陵君的命运,平原君善辩的门客公孙龙。而到现在的“太祖皇帝”横空出世,读者隔了三年,历史却已过去千年光阴。最后温公的进书表上写到:“臣今赅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编这部书花费了他十九年,其感慨确然更胜我等阅者。

《资治通鉴》是当之无愧的鸿篇巨制。以前所看的任何一部书,都没能够跨度时间长达如此之久。将千年中各种人物的命运浓缩在一部书中,其所带来的振憾,远非一般讲一两个主角命运的书籍可比。一千三百年,无数的风流人物贯穿其中。伟大的人物的确推动并书写着历史,普通的人也在其中扮演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这漫长的一千三百年中,任何的伟大风流,又能够延续多久?任何一个英雄,从他诞生到建功立业,到最后的逝去,最多不过几卷的篇幅。在他之后,又有新的人物不断诞生,不断殒落。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的光辉都是如此短暂。纵使能略有所成,进而荫及子孙,又算得了什么?开国的帝王混壹四海,号令天下,但真又能保江山几何?子子孙孙,也终有为阶下囚的一天。刘邦规定“非刘氏不得王”,但也止不住汉献帝的悲剧。李世民英武盖世,又怎料得到子孙为无赖出生的朱温诛杀。大燕开国,雄据东北,一时风头无两。但数百年后的女真契丹,又有谁还会念及当年慕容氏的荣光?蜀地天险,历公孙述、刘备、李特、王建、孟知详,最终谁能长保一姓王朝?江南世家,门阀大姓,屡经岁月涤荡,风流最终也被雨打风吹去。读通鉴的历程,正如《桃花扇》里唱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所有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微如星火,转瞬即逝,太渺小,太渺小。看透这一切,人真的应该更豁达。 就如六尺巷的启示一样:“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资治通鉴》所载,多为政治史,更是一部斗争史,将中国人的政治传统淋漓尽致地展现。因为这一政治传统直到今天也未改变多少,所以《资治通鉴》经世致用的意义仍然巨大。本朝太祖与蒋先生都曾是本书的读者,对他们而言确实起到了“资治”的作用。而普通的读者,从中看透中国式政治的核心,无论在哪一领域,都会更理解中国人社会的游戏规则,行事方式。中国人的特点是,对不是最正大光明的东西都不愿意宣讲,所以很流行“潜规则”,也就是很多东西不会讲出来的,要你自己来感悟。即使是教材上节选《资治通鉴》,也是一篇很励志,很积极,很正面的《孙权劝学》,而不是暴露政治角力艰险的段落,而后者恰恰才是通鉴真正的意义所在——对历史的真相毫不隐讳,对人性的丑恶毫不回避,用一千三百年不间断的历史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残酷本质。

我们总喜欢认为,天下本来应该是安定的,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职责,贤者见用,庸者见疏,罪者见诛。而且人间自有正义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苍天有眼。但事实却是,在这一千三百年中,正义失衡,奸臣当道,杀戮四起才是经常的事,而真正朝纲正直,天下生平的年代只有短短几次,就跟抽彩票一样,几乎指望不了。这个社会,就好像是一个破罐子一直在破摔一样,其实从来都没好过,但只要不没摔碎,它就可以一直摔下去。所以哪怕“中州丧乱,民存者仅百之二三”,但只要这一小部分存活下去了,他们又还可以继续建立政权,重复那些悲喜剧。儒家喜欢歌讼远古完美的“三代”,而普通人也总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然而“三代”在哪里?人人修德化的“古”又在哪里?通鉴的记载足以让这些童话破灭,世道几乎一直都是不好的,生灵几乎总在涂炭,而那些稀有的、短暂的治世也仅是差强人意而已。现实就是这样残酷,通鉴让人敢于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而不是沉浸在对那些未曾有过的理想社会的歌颂中。诚然我们希望社会可以变得更理想,我们也应该为此努力。但如果现在的社会还不够理想,那也是正常的,也许应该更心平气和,而不是一味抱怨。

据说温公当编成此书后,写作班子之外只有一个人借去完整地看了一遍,令他对非常失望。两年后温公去世,对于此书的巨大影响再也无法得悉。“《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如果温公去世后不久的徽宗之世,君臣皆能通晓此书,何至于朝纲紊乱,最终国破南渡,君臣为虏?而千年后在华夏掀起大风浪的毛先生,却正是因为读此书十七遍,最终混壹四海,君临天下。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需要吸取如此多知识的时候,《资治通鉴》这样的古书仍然是为很多人推崇的必读之书,足以证明其价值经久不衰。青史留名不过略为后人所知,温公作青史而流传,胜之远矣。而且只要中国人的精神核心不变,通鉴的价值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它并不是什么普及读物,不会像《三国》《水浒》一样拥有大量的通俗读者,因为它精深的政治智慧一点也不通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读通鉴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再过一千年,两千年,其风采仍会有无数的后来人评说。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篇28

《资治通鉴》是当之无愧的鸿篇巨制。以前所看的任何一部书,都没能够跨度时间长达如此之久。将千年中各种人物的命运浓缩在一部书中,其所带来的振憾,远非一般讲一两个主角命运的书籍可比。一千三百年,无数的风流人物贯穿其中。伟大的人物的确推动并书写着历史,普通的人也在其中扮演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这漫长的一千三百年中,任何的伟大风流,又能够延续多久?任何一个英雄,从他诞生到建功立业,到最后的逝去,最多不过几卷的篇幅。在他之后,又有新的人物不断诞生,不断殒落。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的光辉都是如此短暂。纵使能略有所成,进而荫及子孙,又算得了什么?开国的帝王混壹四海,号令天下,但真又能保江山几何?子子孙孙,也终有为阶下囚的一天。刘邦规定非刘氏不得王,但也止不住汉献帝的悲剧。李世民英武盖世,又怎料得到子孙为无赖出生的朱温诛杀。大燕开国,雄据东北,一时风头无两。但数百年后的女真契丹,又有谁还会念及当年慕容氏的荣光?蜀地天险,历公孙述、刘备、李特、王建、孟知详,最终谁能长保一姓王朝?江南世家,门阀大姓,屡经岁月涤荡,风流最终也被雨打风吹去。读通鉴的历程,正如《桃花扇》里唱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所有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微如星火,转瞬即逝,太渺小,太渺小。看透这一切,人真的应该更豁达。就如六尺巷的启示一样: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资治通鉴》所载,多为政治史,更是一部斗争史,将中国人的政治传统淋漓尽致地展现。因为这一政治传统直到今天也未改变多少,所以《资治通鉴》经世致用的意义仍然巨大。本朝太祖与蒋先生都曾是本书的读者,对他们而言确实起到了资治的作用。而普通的读者,从中看透中国式政治的核心,无论在哪一领域,都会更理解中国人社会的游戏规则,行事方式。中国人的特点是,对不是最正大光明的东西都不愿意宣讲,所以很流行潜规则,也就是很多东西不会讲出来的,要你自己来感悟。即使是教材上节选《资治通鉴》,也是一篇很励志,很积极,很正面的《孙权劝学》,而不是暴露政治角力艰险的段落,而后者恰恰才是通鉴真正的意义所在对历史的真相毫不隐讳,对人性的丑恶毫不回避,用一千三百年不间断的历史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残酷本质。

我们总喜欢认为,天下本来应该是安定的,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职责,贤者见用,庸者见疏,罪者见诛。而且人间自有正义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苍天有眼。

据说温公当编成此书后,写作班子之外只有一个人借去完整地看了一遍,令他对非常失望。两年后温公去世,对于此书的巨大影响再也无法得悉。《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如果温公去世后不久的徽宗之世,君臣皆能通晓此书,何至于朝纲紊乱,最终国破南渡,君臣为虏?而千年后在华夏掀起大风浪的毛先生,却正是因为读此书十七遍,最终混壹四海,君临天下。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需要吸取如此多知识的时候,《资治通鉴》这样的古书仍然是为很多人推崇的必读之书,足以证明其价值经久不衰。青史留名不过略为后人所知,温公作青史而流传,胜之远矣。而且只要中国人的精神核心不变,通鉴的价值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它并不是什么普及读物,不会像《三国》《水浒》一样拥有大量的通俗读者,因为它精深的政治智慧一点也不通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读通鉴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再过一千年,两千年,其风采仍会有无数的后来人评说。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