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阅读心得(精选13篇)
最近我在阅读《王尔德童话》,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快乐王子》、《自私的巨人》……
当我读到《快乐王子》时,他的行为让我感动:他让小燕子把自己眼睛上的蓝宝石挖下来送给穷人;他让小燕子把身上的金叶子一片片取下来送给乞丐……
当我读到《自私的巨人》的前半段时,感到无比愤怒:他把孩子们赶出花园,在墙上打上“严禁入内”的告示牌,并对孩子们说:“花园是我的,你们谁都不准进来。”但是,后半段让我原谅了他。他把围墙推倒,邀请孩子们去她的花园玩,并对孩子们说:“对不起,我不该赶你们走,请你们原谅我吧。”最后孩子们原谅了巨人,又去花园玩了。
我真喜欢《王尔德童话》!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雷锋的故事》,雷锋叔叔是大家都认识的,他从一位普通的士兵转变成一个不平凡的人,人们经常说:“雷锋行路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书中介绍说:雷锋是个孤儿,参加了解放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那时他有两百元的积蓄,入伍后他把一百元捐给了公社;当辽阳发水灾时,他又把剩下的一百元捐给了灾区。平时自己省吃俭用,袜子坏了也舍不得买新的,补了又补再穿。我不由地想到我平时看到同学带来了漂亮的文具,带着新颖的手表,我会羡慕不已,回家后总要缠着妈妈帮我买。可是明明我的活动笔和手表还好好的。和雷锋叔叔比起来,我真的好惭愧。他把省下的钱都帮助其他人,我却在乱花钱。以后我要向雷锋学习,勤俭节约,省下零花钱,为那些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雷锋叔叔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但他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而我们有非常好的教师和非常优美的环境。我们更要好好来学习,才能用学来的知识为社会多做贡献。雷锋叔叔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是永生的。他短促的一生,闪烁着夺目的光芒。在他日常生活中,处处表现了高贵品质。他把“专门利人,毫不利已“看作是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在平凡的劳动中,处处表现了英雄本色。
与《伊索寓言》的结识起源于那篇短小但趣味横生的《埋在葡萄园中的珠宝》。
那是一个纷繁的夏,我仅是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中午我们一直不肯乖乖睡觉,老师只好给我们讲故事哄我们入睡:“一个农夫身患重病,即将病逝,但他担心三个儿子不劳作,于是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临死前,告诉三个好吃懒做的儿子:家中葡萄园里埋藏着珠宝,需要他们自己去挖掘。三个儿子正为日后的生计发愁,听了父亲的话大喜,不分昼夜地挖掘那片葡萄园,最后,三个人累得筋疲力尽,却怎么也找不到埋藏的珠宝,但是三人惊奇地发现,今年的葡萄由于他们的日夜”松土“长得特别好,晶莹如玉,美如甘露。三人顿时觉悟了,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珠宝“,真正的宝藏是要自己通过努力换来的。他们摘下葡萄,到集市上买了一笔好价钱。······”大部分的同龄孩子只听到一半就睡熟了,我却激动的迟迟不能入睡。起床后,忙去找老师,问这个故事的出处。老师笑着告诉我,这个故事出于一本名叫《伊索寓言》的书。从那时起,我就记下了这个名字。上了小学,我学会了识字,缠着妈妈买回了一本标着拼音的《伊索寓言》。步入高年级,我已不满足于那本被我翻看了无数遍的画书,我买回了原版的《伊索寓言》。几位朋友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对这本书情有独钟,那些故事看过就罢了,问我为什么在几乎已经会背的程度下还沉浸其中,乐此不疲。我笑了,这其中何止是一个个故事,那是一个个人生道理啊!正是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正如那篇《埋在葡萄园中的珠宝》,它告诉我:劳动创造了财富,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有辛勤的耕耘才有丰硕的成果。
也许,这一个个小故事不如童话那般梦幻飘渺,也不如小说这般跌宕起伏。它们那么短小,还未读到尽兴便走到结尾。但浓缩的又何尝不是“精华”?它短小,但吸引人心,发人深省。《伊索寓言》中的大多数故事结构简单,情节紧凑,语言精练,往往只通过一件事就明确的表达出完整的主题。古语道:“半步《论语》治天下。”其实《伊索寓言》可称得上是翻版的《论语》,它比《论语》浅显易懂,却也教会了我们怎样看透恶人伪装的面具,同时又以博大胸怀接纳善人。静下心来,认真的读完这本书,且不说达到“治天下”的境界,至少知道了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这些最简单的,往往是最重要的。
哈姆雷特,一个生在戏剧里,又活在生活里,人性中的人物。他是具有人文主义典型性的象征,是一个经历痛苦后忧郁寡欢的人,是一个心怀昂扬热血激情却又犹豫不决的人,矛盾是他的集中体现,思考和独白是他的表达,他用他特有的方式演绎着自我,演绎着这个王子的悲剧。
对于自我的剖析,你总能在哈姆雷特的身上寻找到蛛丝马迹。无论是关于生死意义的探寻,还是自我追求的抉择,哈姆雷特都独到地展现了人的发展的矛盾。哈姆雷特的形象的设计就是这么神奇,一千个不同的读者眼里,便有着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形象的体悟。
他是丹麦的王子,所以他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定繁荣的义务;他是慈祥的父亲的儿子,所以他必须肩负为父报仇的责任。压抑使他踯躅、犹豫、不断地深思、不断地自言,他总是一个人,朋友的背叛,爱人的失去,母亲的改嫁,一切都离他越来越远,他孤独地行走在一条复仇之路上。这样,他也只能更加抑郁,更加癫狂。原本的只是为了欺瞒叔叔而装疯,却早已不知不觉陷入了其中,就像面具戴久了,就会忘记面具之下的自己似的。曾经那个感叹世界是“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丽的帐篷,是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感叹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渐渐地在现实的改变中改变了。他对世界失去了信心,他眼里的世界,“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只是一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人类不能使他发生兴趣,女人亦然。在哈姆雷特的身上,有人看到了不幸之后多思多虑、多愁善感的人,有人看到了生命微弱的光,有人感受到消沉如疾病难以摆脱的痛苦,亦有人看到过于犹豫而使行动迟缓的自己。哈姆雷特身上集聚了人性的复杂,演绎的人最本真的情绪。莎士比亚用他最擅长的情感的描绘和心理的刻画来展现哈姆雷特,造就了这个世界的悲剧之作。
人文主义是莎士比亚在这部戏剧中极力展示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忧虑的背后,流露着对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渴望。他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丰富多彩的语言,性格分明的人物,使之不愧于莎士比亚悲剧的第一部。
今天我读完了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真是受益匪浅!
“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个故事令人感动。故事讲述了嗅嗅、匆匆、哼哼、唧唧在迷宫中寻找奶酪的事,由于奶酪不经意的消失,使他们失去了生存的源泉,继而他们各自做出不同的反应:嗅嗅和匆匆立即采取行动,适应变化;唧唧刚开始不能适应变化,后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也加入了寻找奶酪的行列中;而哼哼呢?它的思维始终定格在原来的状态,至终仍不能接受这变化。
故事的结局,除哼哼外的其他三位都在奶酪N站找到了自己所需的奶酪,而哼哼却不愿变化,拒绝变化,永远停留在奶酪C站……
在现实生活中,在学习中,我觉得“奶酪”更像我们要寻找的目标。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还要善于用多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找到值得细细品味的新“奶酪”。我曾害怕学习,希望学习中没有疑难问题,不需要动脑筋思考,所以学习显得比较机械。
通过读这本书,我懂得在以后的学习中,要适应新的环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将学习成绩提高上去。
“奶酪”是人生存的资本,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奶酪”将无法生存。如果自己舍不得放弃旧的“奶酪”,也不去追求新的“奶酪”,生活就会失去意义,人生也会失去奋斗的目标。
我们应该做到随着“奶酪”的移动而改变生活态度和方法,并且能从中得到新的快乐!
世界上最流行的管理方法带给你面对改变与危机的新视角。运用这种方法,你就可以获得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东西,也就是书中的“奶酪”——无论它是一份工作、健康、人际关系,还是爱情、金钱……
故事中虚构的四个角色: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用来代表我们的不同方面,即我们简单的一面和复杂的一面。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些不同的方面,不论我们的年龄、性别、种族和国籍如何。
有时我们的行为像:嗅嗅——他能够及早地嗅出变化的气息。
或者像匆匆——他能够迅速开始行动。或者像哼哼——他因为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这会使事情变得更糟。或者像唧唧——当他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
不管我们选择哪一面,我们都有共同的方面,那就是:需要在迷宫中找到我们自己的道路,帮助我们在变化的时代获得成功。
《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是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迷宫中,有四个可爱的小生灵在迷宫中寻找他们的奶酪。
故事里的“奶酪”是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目标的一种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种人际关系,可以是金钱,一幢豪宅,还可以是自由、健康、社会的认可和老板的赏识。或许它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宁静,甚至还可以只是一项运动,如马术、高尔夫球等等。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想要的“奶酪”,我们追寻它,想要得到它,因为我们相信,它会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而一旦我们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奶酪,又常常会对它产生依赖心理,甚至成为它的附庸;这时如果我们忽然失去了它,或者它被人拿走了,我们将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伤害。
故事里的“迷宫”代表着你花时间寻求着的东西所在的地方,它可以是你效力的机构,你生活的社区,亦或是你生活中的某种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工作与生活就像不断翻滚的浪花,各种变化都在时时发生。生活在其中,的确使人感到紧张不安,除非有一种办法能使我们关注到这些变化,并且能够从中得到启迪。有一条找到这种办法的途径,那就是走进“奶酪的故事”。
请相信我,这则简短的寓言只需花费你不多的时间,但它带给你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我希望你们能欢欣于你们从故事中所发现的道理,并能享受到这一发现的乐趣。祝你们一切顺利。请记住一句话: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美国盲聋女海伦·凯勒的作品,在她十九个月(一岁多)时由于急性脑充血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了哑巴,全靠一颗乐观和不屈不挠的心接受生命的挑战,她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由于她的勤奋和努力,海伦·凯勒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荣誉奖——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主要写了海伦·凯勒自幼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但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她那个没有光明和声音的世界。她凭着超人的毅力,仅仅依靠触觉,终于成为通晓5种语言,知识渊博的学者。海伦·凯勒自强不息,克服重重困难,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女子学院,她写了十几部传世作品。她曾经入选为美国《时代周刊》的评选“人类十大偶像”之一。
读了这本书我的眼眶里含着晶莹的泪珠,我感受最深的是,苦难是人生的试金石、苦难是人生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当苦难来临时,我们要挺起胸膛,勇敢面对,一步步向前走,绝不低头,坚持自己的人生信念,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遇到挫折和困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退缩和软弱。相信希望就躲在绝望背后,鼓满信心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这本书给予我们每一个健康的人多么强大的震撼和启发。真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马克·吐温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在这本书的最后,海伦·凯勒还写了假如她有三天光明,她会做什么,她要看什么,用爱心去拥抱世界。这是我感受到,她多么向往光明啊,身残的海伦·凯勒给予我们这些健全的人一个忠告:好好对待你的每一个器官吧,有可能明天你会看不见,有可能明天你会听不见,有可能明天你会闻不见······。充分利用你身上的每一个感官(感觉器官),通过自然(生命)赋予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展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不过,在所有感官中,我相信,视觉必定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用爱心帮助他人,用爱之光洒满世界。
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本厚厚的《爱的教育》读完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那就是——爱。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动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清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马可尔同样的岁数,却显得这样无知,这样渺小。只要发生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妈妈身上撒,真是太不应该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己,有的人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_,这多可悲呀!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所有打不倒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题记
捧起书卷,白纸墨字的纸上仿佛映出她的面容,那张从不向命运低头的脸。
她坐在桌前,用手微虫那微微凸起的盲文。随即,在脑海间思索,从喉水间发出一串微弱的音,她的老师——莎莉文听见后,用笔一一记下,于是,一部异于常人的著作诞生了。
原来,她竟是这样写书的!
我常感叹于她的不幸,也感慨于她的顽强。面对眼前的种种,我常常陷入沉思中,究竟是什么,使她战胜黑暗,从而拥有了光明?
是顽强,和她那颗永不服输的心!
当困难来临时,她毫不畏缩,用一颗拒绝向命运低头的心去挑战“困难”,使一切围难迎刀而解。
当噩耗来时,她默默承担,尽管心中有伤,失落,但,她还是向所有人展现她最光明的一面,仍把光明,带给所有的人。
当悲伤来时,她独自流泪,只把最真实的一面留给自己,把最顽强、自强的一面留给读者、听众。
合上书,我的思绪,早已与她相连,她经历的过往种种,一一在我眼前放映,如万花筒般,闪着最耀眼的光。
人生,本当如此,只是……
现在的我们,有太多大多的抱怨,也有太多太多的无奈。当我们处事时,何不,如她一般?只是,我们永远都只能是她的模仿者,而她,从未被超越。
眼前,依稀又浮现起那一年的一次又一次考试,我都败得“门前灯笼高高挂”。霎时,我变得沮丧无比,没有了继续再考下去的勇气。直到我看见了书中的海伦?凯勒,即使身残,但志不残。是她,鼓舞了我,使我重新获得了勇气。
最后,那次期考,我成功了。
在这无情的沉浮世界中,我们是否也能像她一样,不向命运低头,顽强地,做着自己的主人?
也许,我们做的,永远没有她好,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着去做了,我相信,就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闭上眼,仿佛,脑海里还残存着她的身影。海伦?凯勒,她仿佛自言自语:“我一定不能向命运低头!我是生活的勇者,自己人生的主人!”说罢,她笑了笑。
那是极为自信的笑容,我不止在一个人的身上见过,那,宛若,是只属于胜利者的微笑。那笑就似一道光,会将人心中的黑暗扫光,又留下,永恒的光明,
“爸妈,你们走了,我虽双目失明,但是,我仍能感到你们对我的爱,谢谢。这些年,你们给我带来无尽的欢乐,而我……”还来言尽,她早已泣不成声。那个曾经身处黑暗的小女孩,长大了,她早就不似当年那样懦弱,她早己是生活的勇者,自己的主人。
“爸妈,老师。你们要求的,我都已经做到了我,没有辜负你门的心愿……”此时,我心中默念着。珍惜当下,学会感恩,相比海伦?凯勒,我有什么理由懈怠?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又聋又盲的海伦。凯勒写的自传,书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出生时一切正常,她同我们一样,睁开眼睛打量着世界的五彩缤纷,竖起耳朵倾听着
周围的莺声燕语。然而海伦19个月时,一场大病导致海伦失聪失明。病好之后,海伦睁开眼睛,眼前一片乌黑;竖起耳朵,周围一片寂静!黑暗遮住了海伦的整片心,寂静打破了海伦美丽的梦!
从此海伦变得烦躁无礼,她经常对保姆发脾气,甚至用脚去踢保姆。不久,海伦的父母请来了家庭老师莎莉文老师,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教诲和鼓励下,海伦渐渐不再烦躁了。她用手放在老师的嘴唇上来感受字母的震动,这样她就学会了字母!当海伦感悟到“水”——这个她所认识的第一个字后,便开始了对知识、对世界强烈的渴求,她付出了比我们正常人多得多的时间去学习,她认为有了知识她的世界将不再黑暗和寂静,有了知识她的世界同样有声有色!
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海伦上的中学是剑桥中学,她上的大学你肯定更想不到——美国哈佛大学,一位聋哑人,居然有这样惊人的成就,这对我来说太不可思议了!聋哑和失明对于一个常人来说就等于像折断翅膀的小鸟一样再也飞不到高高的蓝天,可是海伦却向我们证明即使小鸟折断了翅膀,不断地学习知识就会长出新的翅膀,我们一样也能飞上高高的蓝天!原来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翅膀呀!海伦能做到,我更要做到!
由此,我想到我自己,在一次英语比赛中,由于我一时紧张,没有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成绩不理想。我很沮丧,也曾为此抱怨比赛不公平等等,可从没有在自己身上找毛病。而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我这点小挫折简直不值一提,我为自己的灰心而感到愧疚。不要埋怨对手太厉害,只怪自己还不够强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想只要真诚地付出了,总会有收获,关键是要有扎实的学习态度,舍得吃苦。
幸运的是,暑假期间,我还有幸见到了一位像海伦·凯勒一样的身边人物。她叫吴晶,也是自幼双目失明,但她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到瑞典读大学。
这一刻,我明白了,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可是不要放弃,要有坚强的信心,这样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如果你觉得能行,就行;你觉得不行,就不行。胜利终将属于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
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窗边,手捧一本心爱的书,静静品味书带给我的乐趣。读书,让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小时候,我在爱读书的妈妈的引领下,爱上了读书。有空的时候,我不再和小朋友们一起出去疯玩,而是缠着妈妈给我讲童话故事,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我因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经历而伤心流泪;我为白雪公主的故事而暗自喝彩;我对灰姑娘的南瓜马车而充满好奇……读书,丰富了我的感情,充实了我的生活,让我懂得了是非喜悲。
上了小学,我开始识字,能够自己读书了。我脑袋里的小问号都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可后来,《十万个为什么》也渐渐满足不了我的需要,《我们爱科学》,《博物》,《可怕的科学》……出现在我的面前,在这些书中,我体验了世界上的万种风情,了解了之外的神奇魔力,见识了奶酪、巧克力火锅。
一次,我在一本杂志看到了曲奇饼的做法,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立马找来材料工具按照书上的做法做出了美味饼干,味道还不错!我把饼干带到学校,分给同学们吃,“小诺,你太厉害了,真好吃!”“还有没有了呢,我还想吃!”“你真是心灵手巧,羡慕死了!”听了同学们的赞美,我更加有信心了。我再接再厉,元旦晚会上,我做的小饼干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致好评。从此,我爱上美食,周末总会挤出时间看美食书,尝试着各种糕点的做法,美食书籍,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一场午后的雷阵雨,天空下得滴滴答答……看着铁灰色天空,我的心也缓缓的蒙上一抹淡淡的灰。唉!一场午后雷阵雨,搅扰了我美好的夏日午后,看来因为这场倾盆大雨,我哪儿也去不了了。在心情烦闷之余,无意中瞥见桌上一本薄薄的故事书,斗大的标题深深吸引着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翻开了那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
故事中描述两只老鼠以及小矮人寻找奶酪的经历。他们同时发现一大堆的奶酪,也没有人知道是谁把奶酪放在那里,更不知道那些奶酪从何而来。
当奶酪全数消失时,老鼠继续追求他们渴望的奶酪,而小矮人则选择一意孤行的死守在原地,他们认为自己是有智慧的,所以一定能知道到底是谁搬走了他们的奶酪;老鼠不久后便找到了比原先更多的奶酪,小矮人依然在原地执着的“守株待兔”,他们想破了头还是不懂奶酪为何消失。
最后,小矮人嘻嘻哈哈走出了原先封闭自我的地方,努力寻找新的奶酪,他们认为“虽然比较晚才开始,但也比从来都没有开始要好得多了!”最后,小老鼠“哈哈”终于找到了它梦寐以求的奶酪。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利用类似童话故事般的手法,但却又活生生的反应出一个成功的人士,对于生活改变应采取的积极态度和观读,故事背后所隐藏的寓意无可限量。
文中的奶酪并非是指真的奶酪,它所代表的是每个人在生命中所追求的事物,但美好的事物不可能永远好端端的摆在那里任你索取,因此当奶酪移动时,我们也必须跟着移动,否则你将永远得不到奶酪;偏偏人们非常难改变自我,因为我们太害怕改变了,所以我们常常像小矮人一样故步自封、画地自限,把自己的心锁得死死的,终究走不出自己圈设的无形牢笼。
在偶然的因缘下,我碰见了这本好书,一读便让我爱不释手。窗外的雨渐渐停了,露出一道绚烂的彩虹,就如我的心一般,充实而饱满,丰富且斑斓!期盼此书能在我的人生中,带给我更多启示,指引我寻找生命中,最香甜可口的奶酪。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每个人都会从童年中慢慢长大,林海音笔下的《城南旧事》,就是用笔记录了童年的美好生活。
英子要小学毕业了,可爸爸却因病重不能参加英子的毕业典礼。英子在衣服上别上了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那是爸爸种的花儿。英子回忆起许多关于爸爸的事,因赖床受到爸爸的惩罚、爸爸特别爱花以及爸爸让她去闯荡的情形。毕业典礼回来后,英子看着满院子零落的花儿,清楚地意识到,爸爸的花落了,而自己已经长大了。
人总有一天要独立,当你能够独自担当时,就意味着长大了。
假期里的一个下午,家里的大人都有事出门了,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她半小时后到家。弟弟在睡觉,我在一旁写作业。忽然,哭声传到我的耳边,我回头一看,两岁的弟弟醒了,我一时手足无措,随着哭声越来越大,我差点都要急哭了。但哭也不是办法,大脑告诉我要理智,我迅速拿来奶粉放在奶瓶里冲好,哄着弟弟坐起来喝上,然后给弟弟调出了他最爱的动画片——《小猪佩奇》,弟弟渐渐不哭了,我终于安下心来。妈妈回到家后看到了这一情形,直夸我长大了。
一本好书,会给人一个好的启示,《城南旧事》让明白:对于成长,年龄不是记号,责任才是标志,长大是一种勇气与担当。成长是责任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