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书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从中吸取精华和营养,更加茁壮成长。上个星期,我读了《 安妮日记》,感觉既真切又感人。
安妮·费兰克是一个二战时期,纳粹大屠杀犹太人时一个15岁犹太女孩。她有一个姐姐玛格 ,本来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希特勒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费兰格家被迫住进了秘密小屋 。此外,同居室还有一个牙医,几对夫妻,还有一个男孩皮德。在这一段充满噩梦的将近25 个月的危险日子里,安妮用纯真而感人的笔触记录下了躲藏在秘密小屋的恐惧、害怕,以及 与皮德之间真挚男女情意。安妮梦见亲爱的已经过世的外婆,梦见亲爱的朋友达莉,心里充 满了焦虑和担心。而日记是她最好的倾诉,也是二战期间犹太人悲惨命运的一个证明!日记 本是安妮13岁生日时收到的一份礼物,她给日记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基帝”,向它吐露 自己的心声以及自己内心的无助与烦恼,思考生命和战争。
在安妮15岁那年的8月份,有人告密,秘密小屋的8个人全部被捕。数日后,安妮和姐姐玛格 死于集中营,8人中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还生。
多么不幸的故事呀!25个月的悲惨生活,忍受饥饿、担心、害怕……在困难中成长,在害怕 中成熟。在躲避的日子里,安妮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长成了一个花季少女,在这花一般 的年龄,只能躲避在那矮小的秘密小屋。
一本日记,让我们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体会到了犹太人的悲惨命运!让我们认识到了 纳粹恶魔给人类整体以及每个个体带来的伤害以及无可弥补的伤痛!
最近几天看了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读完这篇文章后,我颇有感触。《故乡》这篇文章以叙述主人公“我”回到家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了旧中国农民悲惨生活和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存在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在本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闰土。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少年闰土的形象与中年闰土的形象有很大差异。少年闰土是天真、活泼、勤劳、勇敢、机灵的小英雄,而中年闰土的形象是迷信、麻木、毫不觉醒的木偶人。“他站住了,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地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这几句话可以看出闰土见到童年好友是高兴的,但是二十几年的世态炎凉使他感到痛苦、难堪。“终于恭敬起来”蕴含深沉的悲哀。“厚障壁”比喻人与之间的隔膜,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从中可以看出中年闰土的性格是封建社会压迫,扭曲的结果,值得同情。从闰土身上,可以看出旧社会的黑暗和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我为我生活在一个新中国,一个新的社会而感到幸福。鲁迅先生在文章最后说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说明了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就没有希望。虽然实现“希望”困难很大,但是只要去不断地探索,实践,就有可能实现“希望”。我也在想:我们在生活中何尝没有呢?
如果我是一棵小树,那么书就是灿烂的阳光,它照耀着我,让我快乐地成长;如果我是一条小鱼,那么书就是清清的溪流,它滋润着我,让我快乐的成长;如果我是一只小鸟,那么书就是碧蓝的天空,它支撑着我,让我快乐的成长!……
从小,我就很喜欢看书。记得还在幼儿园时,我便早早地学起了a、o、e。为什么?只是为了能早点捧起我心爱的书本,在书的世界中翱翔。那时,书就像一个缤纷世界,让我流连忘返。在书中,我和小鸟一起飞上蓝天,和小精灵一起唱歌跳舞,和蝴蝶们一起玩捉迷藏……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一天天地长大,一本本书更是成了我的好伙伴:我捧起了童话故事,捧起了科幻小说,捧起了百科全书,捧起了世界名著。我常常静静地坐在书桌旁,时而深思,时而幻想,时而快乐,时而忧伤。在《水浒传》里,我结识了忠义宽容的宋江;在《三国演义》里,我认识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鲁滨逊漂流记》里,我懂得了遇事要坚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里,我汲取了战胜困难的力量!读《中华国宝》和《中华国恨》,让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也让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更让我在心中立下了和周恩来一样的志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努力读书,振兴中华!书是无穷的宝藏,为我增添了丰富的知识;书是快乐的天堂,让我忘记了所有的忧伤。书犹如冬日里的阳光,带给我春的温暖;书又似沙漠里的绿洲,给予我新的希望!就这样,书陪伴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在书香中渐渐成长!
花朵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草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做为一名小学生,我更离不开书的滋养。
今天,我已成长为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这与我天天读书是分不开的:因为读书我掌握了许多知识,老师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还因为读书,我学会了做人,成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喜爱的学生……
今天,我仍旧坚定不移的做着一件事:读书!我读书,带着我的梦想去读书,带着我的追求去读书,让我们在快乐的读书氛围中健康成长!
雄鹰要到宽阔的碧空中搏击风雨,鱼儿要到无边无际的海洋里劈波斩浪,我也要到丰富的书籍里去获取精神食粮,在这海阔天空中快乐的成长!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的蒙哥玛丽所写的一部儿童生活小说。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岁时被马歇和玛里拉兄妹领养。他们本想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但由于阴差阳错的缘由,送来的却是一个名叫安妮的女孩。在兄妹俩的精心抚养下,安妮逐渐长大。在生活中安妮一次又一次地犯新错误,每次都不同,然后她一次又一次地改正。在学校中,她和基尔伯特的成绩不分上下,最终考入了理想的大学,赢得了老师的好评和同学们的赞赏。这本书里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作者详细地描写了安妮——这个时刻都闭不上嘴的、爱幻想的小女孩,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马歇和玛里拉为她而付出的心血和安妮热爱生活、聪明善良的优秀品质。
由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安妮,我也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会犯一些错误,但是安妮每犯一次错误,下次就会改正,永远也不会犯了,而我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犯,总是在新错误中不停地跌跤,家长也总是在我后面反反复复的叮嘱;因此我以后也要像安妮学习。犯错误可以原谅,但不能一直犯下去。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相信书会给我们带来快乐,陪伴我们健康成长。我也希望大家能多读一些像《绿山墙的安妮》这样的好书,让大家获得更多的知识,拥有美好的明天!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大家一定熟悉这句诗吧!对,这就是清朝诗人高鼎写的《村居》中的诗句。今天,我就要向大家介绍我喜欢的中华传统文化——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中国古代风筝,因用木头制作叫木鸢。后来用纸糊做称纸鸢,后五代定名风筝,至今民间仍有鸢、鹞的称呼。在北方叫纸鸢,在南方称鹞子,因此有南鹞、北鸢的说法。
风筝的历史可追溯到20__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大约在五代时期,风筝就进入了民间,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中国北方风筝艺人通常称风筝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飞行器,这个体现了风筝的娱乐性。同时,它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运动。到了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就成为了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
在我国到处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风格各异,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活泼精巧,有的色彩绚丽。我家就有硬骨架的美人鱼风筝。每当春风轻拂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带我到市政府广场放风筝。风筝给我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最近,我读了《鲁迅经典全集》中的一篇作文,那就是这篇作为主要描写了祥林嫂的悲惨一生,通过祥林嫂的不幸写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以及封建制度对普通老百姓的压迫。
想当年刚来鲁镇的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那是的祥林嫂还是十分健康的,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但是最后的祥林嫂却是“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部像四十上下: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是什么使祥林嫂变成了这样呢?我觉得是哪个封建的社会和人们脑中那些腐朽的思想。
在祥林嫂第二次失去了丈夫和儿子之后,她总是会在别人面前说着自己的经历,也许她是想博得人们的同情,也许她只是在学些自己的感情。可健忘的人们只是在最初时给予了所谓的同情,最后的他们,都只剩下了对祥林嫂的嘲笑,慢慢的就再也没有人去理睬她了,最终祥林嫂被遗忘在了鲁镇的一个角落,在一个接近春节的大雪日离开了人间。
祝福,原本是祈求幸福、平安的活动,但在这里却被鲁迅写出了悲哀的感情,与祝福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这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了祥林嫂的悲哀和不幸。
父母老师常常教育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通过读美国著名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我才更加彻底地懂得这句话的道理。
这本书把作者对人生的感受和对光明的期盼一字不落地展现在我们小读者的眼前,使我们倍受感动,从中也明白了许多的人生道理。
书中讲到:“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的话,那该有多好啊,这样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了。”再看看我们的生活,难道不是这样吗?时间永远是无限的,像江水一样,源源不断,但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能利用的时间却是有限的,时间是最最宝贵的。雷锋的名言有一句说得很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句话教育我们平时要多做一些有利于人民的事情。列夫.托尔斯泰的名作《复活》时刻提醒着我们虚度光阴是多么的可怕。可是,仍有一些人让时间丛身边一分一秒的逃走,而他们却去打游戏机、看电视、睡懒觉。我真想对那些浪费时间的人高声呐喊:“醒来吧,你们不要再浪费时间,要知道时间的珍贵,好好利用时间,别再让时间悄悄地逃走了!"
文中有一句话,使我激动不已,那就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件东西你一旦失去,才会留恋它。”这句话很有道理,当你贪玩,把腿摔伤时,你才会留恋以前的欢声笑语;当你失去光明时,你才会留恋以前那双清亮的大眼睛;当你没有目标地过完了一生,你才会留恋以前你所浪费的时间。我们要热爱周围的一切,要热爱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利用宝贵的时间吧,让我们一起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吧!
《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却处处打动着读者的心,也让我感概万千……
作者开头写到“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从这段话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生活的凄凉、惨淡和社会现实的黑暗,也为下文父亲的“背影”作了铺垫。这时候,作者父亲要去南京谋事,而作者要回北京念书,本来说好父亲不送作者的,但父亲再三叮嘱仍放不下心,最终还是陪同了作者,而那时,作者已经二十岁了。作者父亲对作者的爱顿时一览无遗……到了车站,父亲还要为作者买橘子,“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倾斜,显出努力的样子”,瞧,父亲为了儿子不顾艰辛地攀爬,曾不抱怨一句,这是多么真挚、深沉、浓厚的爱啊!而此时的作者,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也是十分感动,他对父亲同样充满了爱和感激。就这样,作者看着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不舍顿时涌上了心头,我也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读了《背影》这篇散文,我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是啊,细细回想起来,每天早上,父亲都会送我上学;每天晚上,父亲总是七点才回到家;每天,父亲都会关心我的学习并鼓励我……父亲对我的爱是数也数不清,他为我做了很多,我想,在他心里,我一定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母亲难道不也是这样吗?从我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再到踏进小学的校门……父母亲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教育我,指导我。我不正是靠他们浓厚的爱而茁壮成长的吗?
达芬奇曾经说过:“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冰心曾经讲过:“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受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在《背影》一文中,父亲对儿子的爱是无私、深沉的,而儿子也对父亲充满了关怀。在生活中,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父母亲的爱,也永远要记得多多去体谅他们,因为:父母的爱永远是神圣的、伟大的!
自从学季老先生的《怀念母亲》这篇文章之后,对我受益匪浅。
季老先生本想等自己事业成功后,报答母亲,不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从此,季老先生非常自责,怀念已逝的母亲,天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他不仅对生身母亲的思念,对祖国母亲也是油然而生,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伴随季老先生在欧洲度过了十一年。
从字里行间中,我感受到了季老先生对母亲的愧疚和那份送不出的思念。
当课文学完,我不禁检讨自己,我有没有尽到那份孝心?小时候的我不知道什么是母爱,认为为了儿女是理所应当的付出。长大了,渐渐知道爱了,然而,自尊心强了,有种“翅膀硬了想飞”了的感觉,对母亲所付出的爱有些置之不理。但读了《怀念母亲》后,觉得人的一生太短暂了,如果失去一分钟尽孝的机会,就会与季老先生一样——报终天之恨。
季老先生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怀念是刻骨铭心的。身在异国他乡的季老先生身边没有一位朋友,在无尽的孤独中,他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着她——祖国母亲!
季老先生那份爱国之心和孝子之心,让我深深地感动着!怀着对季老先生的崇高敬意和对生身母亲与祖国母亲真挚的爱慕,我决定要好好读书,发愤图强,报答父母,报效祖国!
优爸点评:本文是一篇读后感,小作者围绕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怀念母亲》展开,写得情深意切,是一篇很优秀的读后感!小作者先用简洁明了的话语概述了作品的大致内容,以一段精彩而自然的过渡段顺畅过渡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夹叙夹议,一边叙述自己的成长,一边发表对母爱看法的不断变化。小作者在这样的变化中不断体会和抒发母爱的真谛,并与季羡林先生一同,将对自己母亲的小爱上升到对祖国母亲的大爱上,抒发报答父母、报效祖国的信念,这就提升了文章的立意,也是对季老先生及作品的最大的尊重!
《灰姑娘》虽不是我从小时候开始接触的第一篇故事,但是我却对它爱之弥深,可是我只认为这篇故事开头开得好,可结局却太老套了。
这篇故事是从一个富贵人家的女儿说起。这个在中国被称为“小姐”的姑娘从小就受到她那温柔的妈妈的影响下,从小就举止文雅,和家人生活得十分快乐。可是,有一年,小女孩的妈妈因病去世了,小女孩的爸爸怕她孤独就为她找了一位同样美丽的后妈,这位后妈还带来了她的两个女儿,可这两个女孩和她们的妈妈一样阴险,她们来了以后就把小姑娘赶进了烧火房里,让她穿上脏衣裳,人们便叫她灰姑娘。经过了重重困难,灰姑娘的善良终于得到回报,成了王妃,在皇宫里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书叫做《小故事,大道理》了,看来这句话说的可真对呀!从《灰姑娘》这篇故事我明白了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什么阶级都不能太骄傲,也不能太悲观了,要用微笑来面对生活,对什么事情都要用乐观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样做,只会让你更有信心去面对生活,而不会去逃避生活。
看了《灰姑娘》之后,我一边是痛恨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的后妈和她的那两个异母姐姐,还有一边是惊讶灰姑娘是怎么克服重重困难的?
看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汉有做坏事,也不能向困难低头呀!
无论何时,都要用微笑来面对生活才行!
点点滴滴,滴滴点点,一点点积累的爱撰成了这本书。168,一个渺小而又庞大的数字。说它渺小,是因为它只不过是全国数亿人口的其中一部分罢了;说它庞大,是因为当这些爱聚集在一起时,又能感动成千上万的人!
爱,无处不在。这本书中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其中的几篇,更是刻骨铭心。父母,是守护我们一生的守望天使。他们的爱或平凡,或伟大,或感人,或温馨。无论是怎样的爱,对当父母的来说,都是天经地义,但对于我们这些尚未脱去稚气的孩子来说,却是“奇迹”!翻开第一页,“生命的姿势”深深的震撼了我,缆车急速滑向地面平台的时间不过白驹过隙,在面对是保护自己还是保护孩子这个让人难以抉择的“二选一”时,夫妻俩的答案既让人惊讶又合乎情理——保护孩子。
结果夫妻俩都未能幸免于难,但是他们的儿子却仅仅嘴唇受了点伤。他们在最后一刻,毅然选择了把生命留给孩子。难道他们就不为自己着想吗?答案是肯定的,每个人都会想着自己,只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们只不过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孩子而已。这,就是爱。这,就是“生命的姿势。”!如果说父母是守护天使,那么朋友则是温暖的阳光,总是在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哭泣时递上纸巾,在绊倒时将你扶起,在孤独时倾听诉说。有人说,朋友是用金钱换来的,朋友是用利益换来的,朋友是欺骗换来的。但我却要说,那些都不是朋友,真正的朋友只有用真诚才能换来。
“路边的朋友”正是因为女孩和男孩之间都有一颗真诚的心,所以他们才能不畏惧众人的眼光,成为真正的朋友。女孩是个时尚的女孩,男孩是个修自行车的,,这样的两人坐在一起吃饭,必定会成为众人的焦点。然而,女孩却不会觉得丢脸,男孩也不觉得自卑。男孩对女孩说“以后,别跟别人说你有一个修车的朋友。”他并不是自卑,而是怕女孩被人嘲笑。女孩的一句“友情是不会被嘲笑的”触动了我的心弦。是啊,友情怎么可能被嘲笑呢?贫穷和富有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两种力量,当它们成了结交朋友的标准是,不就意味着我们没有朋友了吗?正是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才要更加珍惜。
我很庆幸我拥有朋友,所以,今后我要更加珍惜我的朋友。在父母与朋友之间的还有一种爱——手足之情,它是相伴我们成长的茁壮小树。我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但是我相信,如果我有一个姐姐,她也一定也像文中的姐姐一样,总为我着想。文中的姐弟俩同时考上了重点高中,供两个人读书,这对一个贫寒的家庭来说,是很困难的。姐姐为了弟弟,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当那被叠成纸船的录取通知书随着河流飘走时,也带走了姐姐的梦想。我们似乎可以设想姐姐的未来,她也会像其他农村女子一样干农活、做家务,然后结婚生子,岁月会很快地在她脸上留下痕迹,但是,即使是这样,姐姐也依然是美的,因为她的放弃就是她对弟弟的爱。
如果可以,我想做姐姐,因为如果做弟弟,也许我会感到自责,就像是自己剥脱了姐姐的梦想。但是,做姐姐,可以为弟弟默默的付出,可以让弟弟实现梦想。读完这本书,久久不能自拔。回想自己偶尔对父母的态度,回想自己有时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与朋友争执,回想父母、朋友为我所做的一切一切,我深深地感到自责。我要更爱父母,更珍惜我的朋友,弥补以前的不懂事,使自己对父母、对朋友的爱加入到无数爱的行列中。
同时,我也明白了,爱浸透在一句言语中,体现在一个动作上,甚至,只是一个习惯。在这里,我要再次感慨:“爱,无处不在”!
书是人类的文具盒,装着知识的圆珠笔;书是人类的蓝天,让迷恋书的人在这知识的蓝天里自由自在地遨翔;书更是一颗人类智慧的启明星,照亮了你我他。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是一个读书的大好日子。
《查理九世》是一本很好的图书,它写了一只小狗和一个外号叫“问题多多”的小孩以及DODO队的其他成员的无数次冒险经历。
有一段这样写道:这时,一轮旭日从海天之间弹跳而出,红彤彤,闪亮亮,映照在大家的脸上,形成瑰丽明艳的光影。
一群大约10岁的小孩子和一只不起眼的贵族血统狗都能坚持不懈,为何我们10岁以上的人做不到,为何那些10岁以上的人总是半途而废,为何我们总是坚持不到最后,为何我们人类总是走到一半就倒在了中点线。这些人和那只小狗比起来,就是一个跑在天上,一个倒在地上!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坚持到最后的人,即使没成功 ,也是快乐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一个人如果发现了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要及时改正,一定要把以前流的汗水补起来。
DODO队能团结友爱,为何我们不能团结一致?DODO队为什么那么聪明,是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念头:把自己“装饰”成一位能文能武,身怀绝技的人。为何我们人类不能为了一个目标而去坚持不懈奋斗,去找到自己的路?为何人类不能多读点课外书,增长点见识?DODO队能那样坚持不懈,为何我们不能持之以恒?DODO队能互相理解,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最后,总结一点:一定要学会坚持,学会好的品质。学会DODO队全部品质。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可以和你倾心交谈的良师,它能让你越攀越高。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一起傲游知识的海洋,翻越知识的高山最终到达知识的顶峰。
我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吧!这本书特别好看——那就是《格林童话》。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读童话,今年暑假,我读了《格林童话》全集一遍。我觉得里面经典的有:《白雪公主》、《灰姑娘》、《水晶球》、《小红帽》、《青蛙王子》、《玫瑰公主》、《大拇指》等等。
《格林童话》,这本书很好看。为什么这本书好看呢?《格林童话》,这本书里写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比如说,里面的一个故事——水晶球。这个故事,编得非常好,它是按照顺序发展编的。里面有几个人物,还把人物描写得很好:他们的外貌和他们的特征都写了出来。这样才知道故事里有怎么样的一个人。
《格林童话》中的'故事真让我着迷,我越读越有兴趣。游的故事风趣幽默,有的充满争议,有的让你捧腹大笑,有的让你为之着急。
我很喜欢其中的一篇《井旁的放鹅姑娘》,里面叙述了一个年轻的伯爵帮助一位老妇人,老妇人把她的看上去又老又丑的女儿——放鹅姑娘介绍给他,他却在老妇人的大树下睡着了,醒来后,老妇人送他了一份礼物。年轻人把礼物送给王后,结果王后发现盒子里面的珍珠是自己女儿的眼泪,于是根据这个线索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儿——放鹅姑娘。善良的女儿得到仙女的帮助,过上美好的生活。这个故事离奇曲折,由于小女孩心地善良,说话实在,终有一个好的结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判断人不能只从这个人的语言中来判断。我给大家介绍的书不错吧!这本书既好看,又能学到一点知识。
最近我读了一本《格林童话》,里面有一篇文章是被封在铁炉里的王子,我觉得很感人,我来跟你们说说他它的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被老巫婆施了巫术后封在一个铁炉里的王子,没有一个人可以解救他。一天,公主在森林里迷路了,铁炉里的王子说我可以帮你找到回家的路,但你一定要来救我,带上一把刀。我是一位王子,我要与你结婚。公主想,回家要紧,就答应了。
公主回到家,跟国王说了她在森林里的遭遇,国王不舍得她为一的独生女嫁给一个炉子,国王让一个磨坊的女儿去,后来又让一个农夫的女儿去,还是没有把炉子磨开。王子说,你不是公主,你赶紧把公主叫来不然整个国家就倒塌了,公主带着一把刀来了,不一会儿,公主就刮了一个小孔,把王子救了出来,王子一转眼就没了,公主就找了很久,这天晚上公主来到了一个小屋,里面是青蛙,公主坝她的遭遇告诉了青蛙,一只青蛙给了公主三根针、一个铁轮、三个胡桃,她按照青蛙说的作,终于来到了这个国家,那个公主看见了那么好看的一服,她跟公主做了一笔交易,公主在王子屋里住一晚上,第二天晚上又是这样,直到第三天晚上,王子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最后王子跟公主跑了。
我爱看格林童话,因为它能让人懂得要懂得珍惜眼前所有的一切。
童话,是人们不可拒绝的;童话也是人们所盼望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世界像童话般的不可思议,像童话般的美好与幸福。
今年暑假我读了《格林童话》这本书是由雅可布格林和他的弟弟威廉格林合写。
他们的故事素材来源于三种。第一种是巫术童话如《石竹》《白雪公主》《熊皮人》等;第二种动物与人的故事如《小红帽》《狼和七只小山羊》《猫和老鼠叫朋友》等;第三种是民间故事如《月亮》《三兄弟》等都是这类作品。
他们写作的特点也有三点。首先格林童话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比如月亮可以一块一块被剪下来。一睡就是100年,胖扑人能一口将大海的水喝干。其次这些童话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温馨。
因为格林兄弟早年丧父,青年丧母。兄弟两相依为命,共同经受了人世间的忧患,困苦因而,更加懂得人间的温情如《三兄弟》就表现出了这一特点。最后也是格林童话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赞美勇敢。机智人物。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宣扬善良必将战胜罪恶的主题中最有名就是,《灰姑娘》和《白雪公主》了。
这些精彩的童话确实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生活在100多年前的格林兄弟写出来了这么脍炙人口的作品,真让人敬佩呀!
我非常喜欢看书,妈妈给我买了好多好多书,我最喜欢看的是《格林童话》,因为里面有很多精彩、感人、有趣的童话故事。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讲里面的故事。现在我自己经常读《格林童话》,深深感受到它的迷人魅力和给我的启迪。
翻开《格林童话》,各种各样的童话人物展现在你面前,各具特色各有特点,个性鲜明,你会看到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聪明可爱的“小红帽”,沉睡了一百年的公主“睡美人”,还有可恶凶狠的老巫婆,馋嘴的狐狸和聪明的鹅……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故事是《灰姑娘》,它讲述的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小女孩。她的妈妈死了以后,父亲给她找了一个后妈。那个后妈带着两个小女孩,这两个女孩非常爱美却又非常狠毒。灰姑娘常常被她们欺负,给她换上灰色的旧外套,把她赶到厨房里去干艰苦的活儿,而且还要忍受她们的嘲笑、漠视和折磨。她每天只能睡在厨房里,弄得身上很脏,所以别人都叫她灰姑娘。后来由于善待小动物而且感动了天,得到了仙女的帮助,被王子选为王妃,成为漂亮的公主,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个小故事让我认识到:人一定要善良,要有爱心。一个人如果有一颗善良的心,充满爱心,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快快乐乐。愿每个人都成为善良的人,这样,世界才会真正成为爱的家园。
茶馆,在我们眼中只是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有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依旧会是那样的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位大师便是老舍,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让它成为真正的艺术品。
以老舍先生独一无二的创作手法,使全剧显得干净、简洁。是时间变迁,同时也是历史变迁。用人物来表现年代,同时又把年代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二者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成为旧时代的一个缩影,让人以看“历史剧”的眼光来评审。三教九流市场汇集地的茶馆,仍有几位核心人物始终贯穿其中,例如茶馆掌柜王利发,胆儿小的松二爷,十分爱国并胸怀正义常四爷等等。茶客间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他们之间的谈话使人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
《茶馆》中语言的精妙运用,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第一幕里茶客的东一句西一句,左一下右一下。那都是北京语言的精华,都是近百年京都生活的沉淀。它们多彩而不杂乱,节奏明快又一气呵成。这使得第一幕成为全剧的高峰,后边两幕也是由第一幕而来,托着衬着第一幕构成整部戏。
但是,老舍先生的《茶馆》低调的很,仅有一个电影演员剧团,算是业余演话剧,排过,在郊区剧场也只演过一两场。可真的艺术,无论何时,都会散发光辉。现在的《茶馆》已经成为人艺的经典保留节目,同时也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希望多年以后,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一句“我们吃下午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