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那些五月,我是一个尚未涉世的少女,在故乡古老的瓦屋中,在祖母温柔的疼爱里,稚嫩而单纯。
我总是在初五这一天清晨,挽着祖母爬满皱纹的手,踏着雨后的湿泥,来到村边那片翠翠的竹林,采摘鲜嫩的竹叶。青草湿了裙裾,衣袖沾满雨滴,我心里有一股香甜的气息晕染开来,和着微雨和泥土的湿气。采回一篮子沾满雨水的嫩叶,放在井台旁边。祖母搬来年代久远的木桶,打上清冽冽的井水,把一片片竹叶洗得青艳欲滴。那滴水的屋檐,清凉的井水,竹叶泛着的微绿的光,以及祖母在井台旁边轻轻搓洗的身影,多年以后的今天想起,总以为是一场梦,一场温情而生动的梦。
祖母说,五月初五这一天的溪水是“龙须水”,正午时分到溪边清洗便可洗去晦气。我在旷野中的小溪旁,把脚轻轻探入水中,似乎有许多小鱼在脚指头上轻轻咬动,麻麻的,痒痒的。一把乌黑的长发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中轻轻游动,祖母柔柔地帮我搓着,那时的我总相信一切的不愉快都会随着溪水的游走而流向远方。少女满怀的梦和甜蜜在这种古老的慰藉中愈加鲜活。
五月的午后总会有阳光,葡萄架上的蛛网不时地反射几缕,映着祖母的银丝发线以及额头上皱纹缝隙里渗出的汗水。她将一把咸草系在窗栏上,把那些泛青的竹叶和雪白的糯米包成一个个精巧玲珑的小粽子,再用咸草系牢。一串串棱角分明的小粽子吊在窗栏上,不像食物,倒像是艺术品,可爱而诱人。我坐在祖母旁边,学着她用咸草缠绕着小粽球,学了许多个年头却总不及祖母包得精巧,而且祖母所包的粽子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当老屋里的大灶上冒出腾腾的蒸气,竹叶香、糯米香便弥漫在空气中。自她离开以后,这种香味我便再没有感受过,无论我再怎么努力地模仿那所有的佐料和做法,那种香味也只能永远存活在我的记忆之中了。
祖母离开时也是将近农历五月,也是那样骤雨骤晴的天气。那一年的端午节,我在空荡荡的老屋里猛然间发现一切都消失了。那一年我搬离了老屋,住进了城里,那曾经的一切,只剩下记忆,在一些不经意间的触碰之中闪出些许伤感而又甜蜜的感觉。
端午是一个一年演一次,但永远也演不玩的戏。
端午的主角是粽子。粽子吃起来方便,包起来难,先把苇叶卷成碗型,放入少许糯米,也可在中间放红枣、腊肉等,然后捏紧,卷为斜四角形,用绳子捆起来,苇叶也要在水里浸软方适用。粽子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做法,总是蘸糖食用,个头较小,煮熟后粘韧而清香,保你未尝便开始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还热气腾腾的,吃进嘴里,心里就暖暖的,粽香会回溢在喜欢嘴中,久久不散去。谁能不这小巧玲珑,且散发出诱人清香的粽子呢?
端午的配角是赛龙舟。在这一天里,湖的四面八方都挤满了人。在这热闹非凡的场面,几支龙舟飞速行驶,舟上坐着一群强壮的小伙子,他们都卖力地晃动船桨。“加油”声一阵比一阵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赛中,他们也用起了“杂技”:有的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如同吞云吐雨一般;有的船头船尾的人有节奏的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点缀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悬挂了艾草。据说艾草是百福的象征,是一种治病的药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语。
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故事也数不胜数。如伟大诗人屈原为了让皇上相信他的观点而纵身江河,从而人们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怀念以身殉国的屈原。
端午着场戏环环相扣,是一场百看不厌的戏。
我吃过许多的东西,有春节的饺子、腊八节的腊八粥、中秋节的月饼、元宵节的元宵……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的粽子啦!下面我就来给你们讲一讲粽子吧。
包粽子的步骤是这样的,先要把那又细又长的粽叶洗干净,再用热水泡一泡,要准备的材料有一些糯米、蛋黄、肉等等来制作肉馅,这样就可以开工了。首先,把又细又长碧绿的粽叶折叠并围拢,再把它做成一个窝,把洁白的糯米放进去,接着,把做好的肉馅放到上面,再在上面盖上一层厚厚的糯米,然后把粽叶做成一个四角形,最后,用结实的绳子把它老老实实的给捆起来,像一个又大又肥的胖娃娃一样。这就是最后一道工序了,想要把粽子做得既美观又好看的话,就要看粽子的四角做的匀称不匀称了。做好之后先用猛火煮一个小时,再用文火煮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粽子煮好了,香味从厨房迎面扑来,简直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啊!你们想不想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就让我来给告诉你们吧。屈原是我国的一个非常的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早年时期,屈原深受楚怀王的信任,经过他的努力,使楚国的国力越来越强了,因为她的性格非常的耿直,又加上他人的谗言和排挤,使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没过多久楚怀王就把他流放到边疆。在这个流放的期间,他居然亲眼看着国家被敌军给攻破了,他感到心如刀割,于是,怀着绝望而又必死的心,拖着一块大石头跳江身亡了。为了不让鱼、虾、蟹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就把粽子扔到江里给鱼、虾、蟹吃,这样就不会把屈原的尸体给吃掉了。这就是为什么要吃粽子的原因了,是为了纪念屈原。
这就是粽子的来历和它的包制步骤啦,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做一下粽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