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交通意识的调查报告(实用三篇)

公民交通意识的调查报告(精选3篇)

公民交通意识的调查报告 篇1

一、全区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1、整合公共交通资源,公交线路集约化改造效果初显。长期以来,我区公交车辆大多采取业户挂靠经营方式,由私营车辆挂靠公交运营公司从事公交运营,导致运营车辆旧,车型不统一,班次不合理,运营能力不足。鉴于上述营运方式的诸多缺陷,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交通主管部门对部分公交线路进行了集约化改造。截止目前,我区共有 1路直达、11路、50路、98路、113路、161路、300路等7条公交线路完成了集约化改造,改造后,车容车貌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群众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2、公交站场建设实现突破,公交行业规模不断扩大。XX年10月20日,列入交通部客运站建设计划和淄博市交通规划的客运站竣工交付使用。该工程采取环形孤岛模式,分为上中下三层,集出行、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该客运站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公交、长途的“零距离换乘”,解决了火车站广场交通拥挤、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状况,有效地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增强了中心城区服务功能。目前,该客运站已运营近两年,运营秩序良好。随着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及时延伸调整公交线路6条;更新公交车110 台;城区公交车万人拥有率达到5标台以上;更新添置天然气公交车47台;770台出租车进行了双燃料改造。

3、公交运输能力稳步提高,行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区公共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客运总量、车辆装备稳步增长,服务网络不断扩大,公交运力不足、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目前,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大于70%,城区公交车平均运营速度20公里/小时,公交准点率达到95%以上,公交车辆出行分担率达到20%。共建设完成景观式候车亭5处。公交网络实现了全通达、全覆盖,11路、50路、113路、117路、118路等线路覆盖城区主要地区。离休干部、伤残军警、盲人、65岁以上老人、学生等特殊群体享受到11路公交车的免费或优惠乘车待遇。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乘客满意工程”“爱心送考”等活动,公交行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4、城市客运市场管理有序,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实施“双基”工程,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加强车辆检测、驾驶员驾驶行为监管,始终坚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保障了全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交通主管部门对车辆技术和人员档案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在公交客运公司推行了“星级企业评定”和“质量信誉考核”等制度,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加大对违章行为的治理力度。以开展“道路运输百日安全集中整治”、“迎省运、保畅通”等专项活动为契机,加大路巡路查和路面执法力度,对 “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 “黑三轮、黑出租、黑摩的”及“倒客”、“宰客”等不法行为进行查处,维护了城市公共交通市场秩序,确保了我区客运市场安全、文明、有序。

二、我区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公交优先战略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滞后。我区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不高,与公交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公交服务能力不足,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不高,公共交通在缓解城市拥堵、建设低碳交通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构成主要以公交枢纽站为依托,实现点与点的连接。长期以来,我区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时没有把公交设施配套纳入统一规划,给交通营运、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3、公交行业发展后劲不足。城市公共交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应对城市公交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但由于财力所限,城市公交缺乏应有的补助和资金扶持,使原本属于社会公益性的公共交通行业发展受到制约,带来班线密度不高、始发时间不早、末班时间不晚等问题,公益职能发挥受限。

4、公交服务质量与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现行体制原因,城市公共交通的许可权限在市交通运输局,我区交通管理部门只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开辟新线、迁站、线路调整等诸多事项,都需多方协调解决,程序较为复杂,致使办事效率不高,不能及时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愿。

5、城乡客运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由于我区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导致城市公共交通与道路客运班线一直处于二元管理状态。城乡道路、场站、运力等资源难以共享和优化配置,经营成本和票价差距较大;城乡客运体系互不兼容,阻碍了城乡衔接、方便快捷的一体化客运网络建设;部分比较偏僻的线路,受客流量小、线路规划不合理、运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存在亏损现象,导致线路经营者服务态度消极,甚至因为无力负担而影响运行;城乡公共客运服务不均等,农村和郊区居民进城难和出行不方便的问题突出,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造成较大障碍。

三、对全区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快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编制,确立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地位。近年来,我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构筑功能完备的公交网络,提供高效、便捷的公交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群众的迫切要求。有关部门应加快编制《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在编制和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需要,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促进全区公共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确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目标,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优化营运结构,形成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快捷并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城市公交事业与群众公交素质同步发展,着力打造“文明公交”品牌。

2、以公交企业集约化经营带动公共交通线路的优化。公共交通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公交乘客,在优化公交线路方面,应确定公交最优线路模型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鼓励公交企业进行集约化经营,有利于解决市场资源布局分散问题,实现业内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经营,而且还可为政府扶持公交行业发展、监管公交行业服务提供固定、明确的途径和载体。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以公司制的经营主体取代承包、租赁经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交客运市场经营秩序。通过集约化改造经营,对山区客运线路和近郊客运线路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改造,实现公共交通线路的优化。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规范的公共交通补贴补偿制度。逐步落实财政支持和补偿机制。制定可行的优惠政策,减轻公交企业的税费负担,弥补城市公交建设与发展资金缺乏的问题;建立规范的财政补偿机制,对国有公交企业因价格因素造成的政策性亏损予以补贴,对因公交企业承担社会公益性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所需要的资金给予财政补贴。另外,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公共交通站场、车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城市公交的建设与发展;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在资金上统筹安排,重点扶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当中,抽出部分资金,用于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确定项目的建设及车辆、设备的更新,使公交事业发展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4、加强公交发展水平的考核与评价,全面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公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交通企业经营和服务质量的监管,规范经营行为,依法查处非法营运、妨碍公共交通正常运行、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等行为;要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建立推行等级服务评定制度,开展文明线路创建活动,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公共交通企业要科学调度车辆和编制运行图,加大行车密度,缩短乘客等候时间;要加快车辆更新步伐,积极选用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车辆,淘汰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条件差的车辆;要加强对公共交通站场、车辆、设施装备的维护保养,为群众创造良好的乘车和候车环境;加大对公交驾乘人员的培训,制定技术和服务评定标准,将驾乘人员的工资收入与服务质量、服务效能直接挂钩,提高公交一线驾乘人员改善服务、提高质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为提升我区公交服务和社会满意度注入生机和活力。

公民交通意识的调查报告 篇2

一、活动主题及宣传口号

“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文明交通,绿色出行”

“文明出行每一步,关爱生命每一天”

二、实践活动的目的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市民的安全出行,提高公众绿色出行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意识。全面推进“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建设,增强首都市民现代交通意识和文明交通观念,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我社会实践小组决定,深入地组织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根据社会实际要求,结合社会实际,号召广大市民、学生积极参与,身体力行地为营造哈尔滨良好的交通环境和文明秩序做出贡献。

三、社会实践的意义

1、倡导学生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出行,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汽车、步行、骑自行车、文明出行等,提高学生对“绿色出行”生活理念的认识,从小开始实践并影响其家人,从而将“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的概念根植于孩子心中,从小培养其节约能源的好习惯。

2、号召人们文明交通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习惯注意个人安全。

3、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上网调查查找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的方法,能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并写出调查报告。

4、体验研究学习过程中与同学们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社会实践的能力,增强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总结出课题研究的成果。

四、活动内容及流程

(一)校内:

1、发出一份倡议:在校园内发出一份“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倡议书

2、开展安全知识宣传:

通过展板进行安全知识宣传,重点进行“遵守交通信号”、“拒绝乘坐安全隐患车辆”等安全常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患意识。

3、开展文明交通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活动。

(二)校外:

1、印发倡议书向大家介绍文明交通绿色出行:

给每一位家长发放“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倡议书,集中进行详细解读,确保人人知晓交通安全常规要求,并在倡议书上签名。

2、在公交站点进行宣传:

在公交站点对乘车市民以及过往行人进行文敏交通的介绍以及宣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交通标志、红绿灯、交通信号、斑马线、汽车上的注意事项等知识。并倡导文明在脚下: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坚持走斑马线或过街通道;不乱停车;驾车穿越非机动车道时不超速、横行;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不拥挤、争抢座位,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妇及怀抱婴儿者让座;观看文体表演、参加公共活动不迟到早退。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

3、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组织学生走进小区,走向街头,向小区居民和路人发放文明交通传单及宣传图片、资料。

4、开展一次问卷调查:

向居民、路人、学生家长发放交通调查问卷,通过问卷了解当地居民交通安全的情况和交通安全的意识,提醒家长文明行车、乘车成为孩子文明出行的好榜样。

5、组织宣传签名活动:

向市民以及其他行人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和好处并签名。

五、调查内容

1、市民对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看法。

2、市民对于交通规则的了解情况。

3、市民对于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支持程度。

4、市民对于目前现状的看法。

六、调查体会

在调查的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很多人不配合,但这是很正常的事,所以需要我们很耐心的进行交流,在过程让他们相信我们,而且让他们知道,这个活动所带来的意义。

所以现在还依旧很感谢那些配合我们的人。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最有用的资料,让我们通过调查,得出最真实的结论,也把最好的建议交给有关部门,让他们最直观了解到市民对绿色出行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程度和看法,并及时有效的做出新的变化。在过程中,我们也一定程度提升了自己语言的交流能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选择文明绿色的出行方式,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公众绿色出行意识贡献绵薄之力,并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公民交通意识的调查报告 篇3

一、前言

为了了解成都市民道德意识情况,从而进一步剖析成都市成为奥运火炬到达城市的原因,“绿色传承”实践团在8月2日至8月15日的实践活动中对部分成都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参与者94人,其中93份问卷有效,有效率达98.94%。

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

二、问卷结构

本问卷正文共分五个部分:

(1)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2)有关道德;

(3)有关法律;

(4)对政府工作、社会热点的关注度;

(5)心目中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地点。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本次问卷调查的参与者以年龄在20—40岁的青年为主(占55.91%),20岁以下的占27.96%;在所有被调查者中,共青团员占到了49.46%,党员占18.28%,群众及其它占到32.25%。

综上,这次调查问卷参与者年龄结构合理,覆盖面广泛,针对性(在读大学生)强。

(2)有关道德

第一题:您知道《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20字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吗?68.81%的参与者表示听说过,18.28%的人对其熟悉,只有11.83%的人没有听说过。这道题说明,成都市民对该纲要的关注程度较高,成都市政府对公民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道德建设的工作开展得较好。

第二题:您认为公民道德的标准应该源于以下哪些选项(可多选)?按照答案的中选率由高到低排列,结果是这样的:传统文化、生活环境已形成的道德意识、法律的规定、个人判断、思想家的观点及其他。结果表明,成都市民对道德的标准更多参照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成都市民(包括青年)的影响依然深刻。

第三题:您对社会上有些企业捐资社会公益事业的看法是什么?76.34%的人选择了“达到了义利双收”这一选项;12.90%的人认为这些企业这样做纯属为了提高企业知名度。这个结果是正常的,说明成都市民对该事件的看法比较客观。

第四题:您认为作好事应该得到报酬吗?大多数(66.6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依情况而定,30.11%的人明确表示觉得不应该得到报酬,而只有13.9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得到报酬。这表明在成都社会风气比较良好。

第五题:您对社会上有些人虐待小动物的看法是什么?绝大多数(88.17%)调查参与者不能接受这种做法,表明成都市民具有普遍的公德心和善心。

第六题:您认为市场经济实行以来,人们的道德水准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令人遗憾的是,更多地参与者选择了有所下降(占37.63%)和大幅度下降(11.82%),而选择有所上升和大幅上升的人占33.33%和9.68%,两项数据均偏小。事实上,市场经济给人们的道德水平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成都市民认为人们的道德水平有所下降是有道理的。

第七题:在网络上,您是否也遵守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呢?60.22%的被调查者表示仍然会遵守,21.51%的人选择了“有些方面遵守,有些方面则不”这一选项,更少的人(15.05%)不会遵守。网络道德是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网络道德风气体现着一个城市、一个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平。数据表明,成都市民的网络道德水平较高,但仍需加强。

(3)有关法律

第一题:当您遇到麻烦时,首先考虑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大多数人(75.27%)会诉诸于调解,10.75%的人选择忍让,8.60%的人会选择私了,而只有6.45%的人会首先考虑诉讼。

第二题:您认为法律是公正公平的吗?您相信法律吗?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51.06%)认为法律是公正公平的`,也相信法律;但接近半数的被调查者(45.74%)认为法律应该是公正公平的,但现行法律不怎么让人信服。两个数字表明,成都市民的法律意识较高,而中国法制社会亟需进一步健全。

第三题:当提及法律,您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按照中选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可见,宪法为基本大法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四题:您接受过法律基础性教育吗?51.06%的参与者选择“有”,29.79%的参与者选择“有过,但流于形式”,只有18.09%的被调查者没有接受过法律基础性教育。由此可见,成都市法律基础性教育开展得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深入开展,并充实内容,与市民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第五题:您是否赞成废除死刑?60.64%的被调查者不赞成,25.53%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赞成废除死刑。这是个近几年极具争论性的话题,更多的成都市民支持死刑政策。

第六题:您是否会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只有26.60%的人会经常了解这些内容,更多的人选择了“偶尔”、“一不小心会听说些”。这一结果表明,应进一步开展国家立法活动和法律报告的宣传,让普通民众了解国家的法律活动。

第七题:请写出两到三个您最关心的公民权利。很多被调查者都积极写出了他们最关心的公民权益,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有:自主权、言论自由权、选举与被选举权、受教育权。可见成都市民的权利意识很高,很先进。

第八题:请写出您所关注的或有建议的其他法律问题。参与者写出了以下内容:应该加强普法教育、执行力度加强、国际合同惯例、建筑建造工程项目方面法规、食品立法的完善、交通运输的责任认定、对政府滥用权力的监管等等。可见,成都市民具有很好的法律意识,对法律问题有较高的关注,这表明成都市在法制建设方面具有先进性。

(4)心目中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地点

这是本次调查的附带功能:我们将根据本道题的结果排出最能代表成都市的五个地点,作为火炬成都市内传递路线的建议。最终,根据93名调查参与者的选择,五个地点为:天府广场、春熙路、杜甫草堂、武侯祠和熊猫基地。

四、调查结论

作为中国西南最大的城市,成都市入选奥运圣火途径城市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成都市民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能够给中国其他城市做出示范作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