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调查报告(精选5篇)
一、茶叶税收征管情况
茶叶产业是的传统支柱产业。多年来,委、政府坚持“农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先后举办二十届“中国茶叶节”,以茶会友,以节促销,取得了明显成效。至20xx年,全茶园面积发展到20万亩,茶叶产量逾2.8万吨,产量规模位居全省第一,系列产值突破10亿元。该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云雾茶被评为“湖北十大名茶”和“湖北名牌产品”。
近年来,为了规范茶叶产业税收征管秩序,国税局把茶叶税收管理作为特色项目加以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前5个月,全累计征收茶叶增值税152.34万元,同比增长82.71%。主要作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政府成立了规范茶叶税收征管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由政府主持召开全茶叶税收征管工作会议,大力宣传税收政策,强调茶叶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将茶叶税收任务列入乡(镇)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大氛围。二是规范户籍管理。国税局组织专班,对全茶叶生产经营行业进行清理,摸清税源底数和分布状况,规范了户籍管理。据统计,全茶叶经营行业纳税人共计677户,其中:一般纳税人10户,小规模纳税人企业10户,个体经营者657户;加工环节599户,零售环节78户;查账征收15户,核定征收662户。三是加强税法宣传。以每年一届的“中国茶叶节”为平台,国税局组织专班到节会现场开展税法咨询,发放涉茶税收宣传资料,大力宣传税法知识。今年,该局开展涉茶税收政策宣传“三进”(进茶农、进茶厂、进茶企)活动,并采取以会代训、上门宣传等方式加强政策宣传,有效提高了茶农、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四是强化税源管理。该局制定茶叶税收管理办法,对规模较大的茶叶经营户,引导他们建账建制;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条件的,依法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督促其按期申报纳税,并实行查账征收;对规模较小、销量较少的个体工商户,利用电子定税系统,科学核定应纳税额,纳入“双定”管理;对农业生产者自产自销初级农产品、符合国家减免税优惠政策的,及时督促其进行减免税备案登记。认真落实《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和《湖北省农产品经营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组织专班对全茶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展专项评估,评估增收16万余元。五是严格督导考核。国税局对茶叶税收计划实行单独考核,责任明确到人,坚持按月考核通报,实行不定期督办,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内容,确保茶叶税收政策落实、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二、茶叶税收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征免界限难划分。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茶叶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和嫩芽(即茶青),以及经吹干、揉拌、发酵、烘干等工序初制的茶。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各种毛茶(如红毛茶、绿毛茶、乌龙毛茶、白毛茶、黑毛茶等)。精制茶、边销茶及掺对各种药物的茶和茶饮料,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单位和个人销售的外购的农业产品,以及单位和个人外购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后销售的农业产品,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农业生产者用自产的茶青再经筛分、风选、拣剔、碎块、干燥、匀堆等工序精制而成的精制茶,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税。由于对相关政策理解不一,导致实际管理相当困难。一是涉茶税收政策较为复杂,理论与现实之间有差距,导致征免政策难把握,日常征管难操作;二是少数纳税人钻政策空子,与茶农签订虚假协议,虚增自有茶园面积,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逃避缴纳增值税;三是部分纳税人既有自产自销业务,又有收购鲜叶回厂加工销售业务,形成征免一体化的现实,导致国税部门难以进行划分。
(二)茶叶税源难控管。一是涉茶农户点多面广,增加了日常管理工作难度。全11个乡镇、309个行政村基本上是“村村有茶场,山山出佳茗”,全10万农民中有60%以上农户种茶,数量庞大;茶叶经营户的季节性强、流动性大、隐蔽性深,茶叶自产自销面积难以准确核实,产量难测算,价格波动大,征管基础信息难采集,加上国税部门的监控手段有限,形成了税款核定难、征收入库难、征管成本高的局面。二是经营管理不规范,给税收征管带来实际困难。全除几个较大的茶叶生产销售企业拥有自己的固定种植基地、设置有健全的账簿外,相当一部分纳税人财务核算极不规范,既不如实申报纳税,又无帐可查。三是以票管税难到位。部分购销户没有按规定使用税务发票,发票使用面和逐笔开具率偏低,一些茶叶经营者直接面对茶农收购茶草回厂加工,基本上是现金交易,没有规范的进货凭据,国税部门难以对购销环节进行控管。四是部分纳税人对税收政策不熟悉,财务核算不规范,不能准确核算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甚至故意隐瞒实际经营情况,导致国税部门无法对纳税人应纳税款进行准确计算。
(三)治税环境待优化。一是依法纳税意识有待增强。有的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淡薄,不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不如实申报纳税,隐瞒茶叶经营的真实情况,把外购加工的茶叶挂靠自种、自制、自销处理,给依法征管带来困难。二是茶叶财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茶叶是的支柱产业,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化,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在加强茶叶财源建设、引导茶叶经营户依法诚信纳税上做得还不够。三是茶叶市场管理有待规范。相关部门以政府文件为依据,对进驻茶叶市场的茶叶经营户,实行税费统一管理,甚至出现以费挤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税收秩序,导致国税部门实行分户登记录入、分户核定征收难以到位。
三、进一步加强茶叶税收征管的对策思考
(一)深入开展税收宣传,进一步引导纳税遵从。一方面,国税部门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税收宣传,利用一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和“茶叶节”等时机,向广大茶叶经营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宣传茶叶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税收政策,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增强茶叶经营户自觉纳税意识,提高税法遵从度。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应把落实“三农”政策与引导督促经营户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有机统一起来,把农民增收与国家增税有机统一起来,提高社会各界对茶叶税收政策的认知度。
(二)着力构建协税网络,进一步凝聚社会综合治税的合力。一是要建好协作保障网。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对茶叶税收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规范茶叶市场税收秩序,防止以费挤税、变相包税等行为发生。二是要建好信息共享网。建立健全与财政、工商、地税、农业(茶叶)局、工商联(茶商会)等职能部门的情况通报和信息传递制度,及时全面掌握涉茶税源信息,实施有效动态监控,防止漏登漏征漏管户。三是建好协税护税网。健全协税护税组织,建立起、乡(镇)、村三级协税护税组织,利用社会力量加强茶叶税源控管力度;对一些零散的、规模较小的、不易控管的茶叶经营户税收,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委托协税护税组织代征,以解决税收征管力量不足和源头控管难的问题。
(三)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支柱产业。一是要推行集约管理。要突破以行政区域抓茶叶的思维方式,树立起“大品牌、大产区”的意识,进一步整合资源,实行集约化管理,推进对全茶叶产业的统一科学规划、统一协调管理、统一深度开发。要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界限,加快推进企业整合,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方式,引导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重点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管理水平高、“拳头”产品硬、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茶叶龙头企业,实现茶叶经营户的提档升级,促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增强产业带动能力。二是要制定扶持政策。在政策鼓励上,既要奖种茶大户,也要奖税收贡献大户;既要奖制茶能人,也要奖诚信纳税人。同时,建议采取政府鼓励、财政补贴的方式,促使种茶户在销售茶草时,索取收购单,以实现促进产业发展、强化以票控税的目的。三是要强化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拓展茶叶产业链,创造叫得响的品牌,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大力弘扬茶文化,深度开发茶叶特色旅游业,实现文化促产、文化促销的目标。
(四)认真落实税收政策,进一步促进茶叶税收持续稳定增长。国税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把“六关”:一是要把好实地调查关。在严格审查纳税人上报的书面资料的同时,对于仅靠书面审核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特别是对合同的真伪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要把好源泉控制关。对从事茶叶加工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重点掌握其自产自销情况,包括茶叶种植面积、测算平均亩产量、制作毛茶或精制茶的原材料消耗比率等情况。对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发现其自产部分有问题的,扣除测算产量后的余额征收增值税。三是要把好制度执行关。严格落实《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和《湖北省农产品经营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同时,研究制定既符合税收政策,又切合茶叶税收管理实际的制度,实行“统一组织协调、统一管理办法、统一征管模式、统一征收标准、统一检查考核”的“五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形成合力,发挥政府各部门职能作用,使茶叶税收管理规范推进。四是要把好分类管理关。针对茶叶经营主体多元化,强化分类管理。分为企业、个体和临时经营三大类进行精细化管理,以管理员为主力,明确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逐项细化分类管理责任,确保茶叶税收征管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对企业的税收宣传和财务核算辅导工作,使其及时了解国家最新政策,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对茶叶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进行准确核算,按期申报缴纳税款。五是要把好以票控税关。对达到一般纳税人条件而不申请认定的企业,采取强制认定措施,促使其依法领购、使用、获取发票,拓宽发票使用面,促进茶叶经营企业广泛使用发票。六是要把好税收优惠关。对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及时审批办理税收抵免。加强减免税的监督检查,严格税收减免政策的执行和减免税资格的审批。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茶文化同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明史一样悠久,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本人对茶叶包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了解茶叶这一特殊物品对包装的要求,加深对茶文化的认识。
二、调查时间
20xx年08月25日---09月15日
三、调查地点
太和超市、余庆兴隆茶叶店
四、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访谈法、观察法与资料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来获得准确信息。
五、调查对象
不同种类茶叶的包装类型作用
六、调查结果
1、茶叶包装是指根据客户需求对茶叶进行包装,以促进茶叶商品销售。一个好的茶叶包装设计可以让茶叶的身价提高数倍,,茶叶包装已经是中国茶叶产业的重要环节。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品茶已成为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品茶以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共有六
大茶系:绿茶(以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龙井茶 碧螺春 都匀毛尖 信阳毛尖为代表),黄茶(以霍山黄芽,蒙洱银针为代表),白茶(以白毫银针 白牡丹为代表),青茶(以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冻顶乌龙茶为代表),红茶(以祁门红茶 坦洋功夫红茶为代表),黑茶(以六堡茶,普洱茶,渠江薄片为代表)。茶叶是一种干品,极易吸湿受潮而变质,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性很强,而香味又极易挥发。当茶叶保存不当时,在水分、温湿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会引起不良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导致茶叶质量的变化,故存放时,用什么盛器,用什么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茶叶罐就应运而生。茶叶包装主要有锡制茶叶罐、马口铁制茶叶罐、陶瓷茶叶罐、玻璃茶叶罐、纸制茶叶罐等,马口铁茶叶罐因其其款式多样,印刷精美,不易破损,运费方便,为大众所喜爱。由于考虑到价格和制作工艺等因素,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大多铁制茶叶罐,因其印刷精美,款式新颖,深受大众喜爱。茶叶包装主要分小包装和礼盒包装。小包装是为了方便客户泡茶,按照定量克数进行的小包装,以泡袋来包装茶叶。茶叶礼盒包装是茶叶包装的主要方式,通过各种材质(如纸质、木质、塑料、布艺、金属)的包装材料,将茶叶包装成礼品,实现提高茶叶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目的。茶叶也有用塑料袋包装的,里面会放一小袋茶叶保鲜剂,用来吸收水分和异味。
2、太和超市调查结果:因为学校内茶叶的消费者主要
为学生,所以太和超市内的茶叶主要以花茶毛峰小量袋装,石阡苔茶为主,价格较便宜。茶叶的包装大都比较简洁大方,能突出茶叶的特性,吸引学生群体购买。
3、乐购调查结果:像乐购这样的大型超市里茶叶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茶叶的包装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花茶的消费群体主要为女性同志,所以花茶多为塑料袋包装,内有茶叶保鲜剂,成本较低,包装袋封面较精美,符合女性对美的追求。一些茶叶如黄山毛峰、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名贵茶叶包装则比较复杂,包装费用也较高。有的是用精美的茶叶罐包装;有的是用茶叶礼盒将几盒茶叶再次包装,如谢正安和徽府茶行,有木质和金属礼盒,看起来高档名贵,适合送礼等。
4、部分茶叶店调查结果:茶叶店是专门出售茶叶的,因此这儿对茶叶的包装处理种类多样,具体有桶装、纸装、罐装、袋装、礼盒包装等不同形式。蚌埠市茶叶店主要销售安徽产的茶叶,如黄山毛峰,六安毛片等。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茶叶的包装也各不相同。如价格较便宜的茶叶是用大的不锈钢茶叶桶装的,方便零散称卖;有些碎茶叶如普洱则被加工成饼状用纸包装起来出售;另外一些则已称量过后用塑料袋包装好,顾客可以方便购买;还有些价格较高的茶叶则用精美的茶叶罐包装,显示出高档茶叶的与众不同。或几盒罐装茶叶再用礼盒包装,提高茶叶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茶叶的档次。
七、调查体会
1、包装在商品市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包装的材料、形式、容器设备、技术都对商品市场产生最要的.影响。包装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存和促进销售而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使用容器、材料以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饰和标志工作的总和。具体来讲,包装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从静态方面来看,指能合理容纳商品,抵抗外力,保护宣传商品,促进商品销售的物体,如包装容器等;二是从动态方面看,指包裹、捆扎商品的工艺操作过程。
2、包装的好坏,影响到商品能否完整无损的达到消费者手中;包装的装潢和造型水平,影响到商品的竞争力。包装对商品起到如下的作用:
(1)保护功能是包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主要体现在:a防止商品破损变形b防止商品发生化学变化c防止腐朽霉变、鼠咬虫蚀d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防止丢失。散失、盗失等作用
(2)方便存储运输,具体体现为:a方便商品的储存,便于识别b方便运输。
(3)促进销售,具体表现为:a恰当的包装能够唤起人们购买的欲望,通过包装给消费者带来对商品的好感和满足。b包装的外部形态、装潢设计是商品很好的宣传品,对顾客的购买起着刺激、说服的作用。c恰当的包装对商品有促销作用,过大、过重的包装会降低商品促销能力;包装不足也会降低商品促销能力。
如袋装的茶叶可以防止茶叶因受潮而有异味,既方便运
输也便于消费者购买和饮用。不透明的罐装茶叶可以防止阳光直射而影响茶叶的质量,可以防止茶叶受潮受污染等,同样也是有利于运输,便于消费者在家储存。不锈钢茶叶桶本身无异味,不会影响到茶叶原有的清香,消费者可以想买都少就称多少,为消费者和卖家提供了便利。卖家在包装袋或罐子上标明茶叶的种类重量等信息,使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商品的包装就是企业的面孔,优秀、精美的包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品的销售,提高企业的市场形象。所以精美的茶叶包装袋和包装罐美观大方,可以吸引消费者购买,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茶叶的销售。高档的礼盒和锦盒能满足人们对身份的最求,激起和刺激消费者购买,能提高茶叶的销量。
3、现代商品的品种繁多,性能和用途也是多种多样。为了充分发挥商品包装的功能,必须对商品包装进行进行科学的分类。
调查人:吴正贵
调查时间:20xx〃8〃25—20xx〃9〃15
安溪是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部的一个中心沿海山区大县,与厦(门)漳(州)泉(州)闽南金三角为邻。现辖458个村(居、场),其中行政村433个,面积3057.28平方公里、人口106万。安溪属亚热带地区,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21C,无霜期达310天以上,年平均日照达1850-20xx小时,降雨量1500-20xx毫米,全县有山地面积330万亩,耕地面积38.9万亩,适宜农作物和茶树生产,四季风和日丽,茶果飘香。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本县现有茶园25万亩,年产茶叶1.5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茶叶重要的出口基地县,拥有全国最大的乌龙茶精制厂---安溪茶厂和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中国茶都;“凤山”牌铁观音茶连续18年荣获国家金奖,1999年被北京国宾馆指定为专用茶。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安溪,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蕴涵着丰富的古老的茶文化。
翻开安溪的历史,就是一部茶叶的发展史。安溪悠久的产茶历史,有着丰富的茶树资源,众多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茶经验,独特的制茶技艺,优良的茶叶品质,多彩多姿的茶文化积淀,是我国茶叶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史以来,安溪人以茶为生,茶业生产的兴衰与安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安溪仍有80的人的生产、生活与茶相关,30的人直接从事这一产业,年产茶叶约占全国乌龙茶总量的四分之一,年出口创汇20xx多万美元。安溪人,种茶、制茶、品茶、泡茶、赛茶王、吟茶诗、唱茶歌、跳茶舞……因为茶,安溪被誉为飘香的土地。安溪,以铁观音而蜚声海内外。
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安溪地处戴云山东南坡,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气候温和,水量充沛;千年的`实践,总结出了精湛的制茶技艺,选育出了优良的茶树品种,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天、地、人、种”四种兼备的古老茶区。
安溪境内有不少古老的野生茶树。在蓝田剑斗地等地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高7米,冠达3.2米。据专家论证,已有1000多年的生长历史。此外,在西坪、福前等地也不断发现野生茶树,表明了安溪具有丰富的茶树资源。
据考查,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当时韩林学士韩屋有诗云:“古崖觅芝叟,乡俗乐茶歌”。
明清时期,是安溪茶叶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安溪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广泛传遍至全县各地,并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代安溺爱茶农树无性繁殖法的发现与创造。明代以前,我国茶树均采用种子直播的有性繁殖法,茶树容易变种。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前后,安溪茶农从茶树枝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因而,使安溪成了中国茶树无性繁殖的发源地。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又创制了乌龙茶。乌龙茶即介于红茶与青茶之间的半发酵的特种茶。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我国传统制茶工艺又一重大革新。明清雍正三年(1728)前后,安溪茶农又发现了名茶铁观音。特别的乌龙茶制作工艺,独一无二的铁观音,奠定了安溪作为中国名茶之乡的地位。
安溪是一个古老的茶乡,是中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香高味醇,独具一格,名闻遐迩,饮誉海内外,是全国六大茶类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国茶叶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974年安溪被列入全国100个年产茶叶5万担基地县,1982年被列为福建省茶叶出口基地县。“凤山牌”特级铁观音自1982年起连续18年荣获国家金质奖,1985年特级黄金桂被评为为全国名茶。1995年3月,农业部、中国农学会等单位联合举行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大会,安溪县被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称号。这方钟灵毓秀的热土,曾以其秀丽的山川,淳朴的民风,哺育了一代代勤劳拼搏、自强不息的安溪人。由群众创造的安溪茶俗文化,堪称闽南一绝,每逢采茶季节,茶园里飘荡着茶歌,茶山成了天然的对歌台。茶艺更具文化内涵,融南音、茶歌、茶舞、高甲戏为一体。从冲泡到品尝,一共经过15道工序,人们一边品尝浓郁甘淳的茶韵,一边享受着绝妙的艺术表演。“安溪人待客茶当酒,茶杯一端好朋友”,成为世代相承的礼俗。“赛茶王”也是安溪茶文化一大特色。每当新茶登场,县、乡镇、村制茶高手纷纷取出自己的“功夫茶”云集一处,摆开赛场,经过“眼观色,手触形,舌尝味,鼻闻香”等严格的程序鉴定和比较,推出本季、本地区各个品种的“茶王”。对中奖者给予金牌或奖金重赏,以资鼓励,有的地方还敲锣打鼓把“茶王”迎送回家,视为一种无尚光彩。近年“茶王
古人云,“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曲茶”。自古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缺不了“茶”。今天,我们就更缺不了“茶”。在云南这样的边疆民族地区,茶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绿色经济强省的天然契合点。茶业是永恒的产业
茶叶的发现与开发,茶文化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如果说神农氏是农业的发明者,那么他同时也是茶业的发明者。茶和中华民族的生存是息息相关的,茶业在神州大地上的发展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唐代陆羽写《茶经》,开宗之句是“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指出了茶树的起源地在南方。这个“南方”据专家研究很可能就是云南。世界茶组植物已发现的有40种,分布在云南的最多。在澜沧江、怒江和元江流域的深山老林中,人们可以看到许多野生型和栽培型的古茶林。勐海县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大茶树,高达32米,树龄有1700余年。云南茶树近缘之多,大茶树年龄之长,可称世界之冠,说明云南的确是茶树起源的中心。
云南也是我国茶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有云南一些民族的军队参战,云南茶作为贡品献给了周武王。《蛮书》中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银生”即现在的景东,是南诏国“银生”节度府所在地,说明早在唐朝的时候,澜沧江流域广大山区已是茶叶的重要产地。到了明清,云南已有名茶问世。徐霞客在日记中说,他到凤庆时,住在一位梅姓老人家里,庭院外乔松修竹、间以茶树,主人以太华名茶招待,“茶味甚佳”。普洱茶在清代是贡茶,正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所说:普洱茶“每岁入贡,民间不易得也”。茶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之一,它发展了5000多年后还有生命力吗?茶业是云南广大地区“衣食万户”的产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它还有生存和竞争能力吗?这是我们当前必须回答的大问题。实际上,茶业是一个永恒的产业。正是在全世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今天,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融的时代,茶的特有价值才真正显示出来,茶业才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领域。
茶业的发展,依托于它对人类生存的重大价值。这种价值是人们在数千年的生活实践中逐步体味出来的,是通过现代科技而深刻认识的。一片小小的茶叶,包含着500多种有机化合物,是人们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无价之宝。正是这一片片小小的茶叶,可以延伸出一串长长的产业之链。茶能解渴生津,是低脂肪、低热能的.天然饮料。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认为,经常饮茶,胜于服药,曾有诗云:“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当时的日本人荣西来中国学习,参与茶事活动,回国后说:“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木。山若生之,其地则灵。人若饮之,其寿则长。”历史上和现实中爱好茶饮之人,多是健康长寿者。茶饮从中国传出,已成为世界性的饮料。许多专家预测,21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世界。目前,茶饮品的开发方兴未艾,既有纯茶饮料,又有混合茶饮料。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和瑞士雀巢公司都在开发茶饮料。从发展趋势看,茶饮料市场不断扩大,茶饮料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大产业。茶食品指含有茶叶的食品,既有主食,也有副食和零食。茶米饭、茶面包、茶点心、茶饼干等已经面市,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食用茶叶比喝茶更能全面地摄取茶叶的有效成分,更有利于人们养生延年。一旦茶食品进入千家万户,茶产业的根基就非常深厚了。
茶叶的500多种有机化合物中,有许多防病治病的药效成分。比如,茶多酚能阻断亚硝基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合成,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对防癌抗癌有明显作用。氧自由基能引起细胞功能衰退,导致人体衰老,是“百病之首”,而茶多酚则具有极强的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功能。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茶叶中的药用成分提取出来,可生产出防治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炎等病症的系列药品。茶叶中的茶色素色彩艳丽,着色效果好,稳定性极佳,本身含有多种营养保健物质,是食品、饮料最理想的着色剂。利用茶叶成分,可以制造化妆品、芳香剂、防氧化剂、除臭剂,可以制造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有益人体健康的纺织品。茶叶还可以用作饲料,茶饲料可以增强抗病能力,喂猪可以提高瘦肉率,喂鸡可以提高产蛋率。
1、调查目的
万州区历史上盛产茶叶,近10多年来,创新名优茶不断获奖,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也有很大进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茶文化和茶与健康的认识的不断加深,我区茶叶行业的经济发展必将面临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万州区茶叶消费状况和市场发展空间等问题,完善茶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努力开拓其工作新局面,并为我区茶叶行业的发展,茶叶生产企业开发产品的定位和市场营销的策略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及决策参考,特组织策划进行本次调查。
2、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问卷式,事先拟定10个与人们生活习习相关的问题,包括定性或定量问题,采用封闭式或开放式提问。通过《万州经济信息》编辑部在1~4月发行杂志时伴随发出问卷,并回收进行统计分析,力求处理数据形成信息,提炼信息形成知识,应用知识指导发展行为。
3、调查结果
3、1、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答卷285份。
在被调查的285人中,男性有202人,女性有83人,分别占71%和29%,显然,男性居多。明确年龄段的有27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6%,其中30岁以下的占17%,30~50岁的占56%,50岁以上的占27%,所以,为主的是中年人。愿意告诉月收入的有20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2%,其中月收入低于500元的占19%,月收入在500~1000元之间的占50%,月收入高于1000元的占31%,所以,有一半的人月收入为500~1000元。能够确定职业的有26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3%,其中由多到少的位序是企业人员、打工者、事业人员、公务员、生意人和教师,分别占35%、20%、19%、13%、7%和6%。这是本次调查对象的几个基本特点。
3、2、调查结果分析小结
3、2、1、经常喝茶者人数过半
在被调查者中,从来不喝茶的人占3%,97%的绝大多数人是喝茶的,其中喝茶已成习惯的占54%,偶尔喝的占38%,认识茶叶于健康有利而开始喝的占5%。调查显示,茶叶在万州人生活消费中有广阔的市场,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喝茶。
3、2、2、茶叶消费产品以中档茶为主
按万州人的实际生活水平,把茶叶价位分成低档、中档、中高档和高档4个等级,选择茶叶价位由多到少的位序是每市斤40~60元,低于20元,80~120元,高于200元,分别占点击人次数的41%、31%、19%和9%。调查表明,万州人消费茶叶的价位区间是齐全的,但受限于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准,茶叶消费产品以中档茶(每市斤40~60元)为主,这些消费者主要是公务员和企事业人员。低档茶(每市斤低于20元)的消费比例也较大,其消费人群主要是打工者和生意人。
3、2、3、茶叶消费总额有3200万元
有76%的人能够确认喝茶消费占自己总收入的比重,其中小于1%的占37%,在1~2%之间的占41%,在3~5%之间的占17%,大于5%的占5%。调查认为,万州人消费茶叶的总花销状况是78%的人用于茶叶消费的开支不足自己总收入的2%。若以城镇成人居民30万人,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元计算,花在茶叶消费上的资金至少有3200万元。目前,我区茶叶总产值约700万元,可见市场份额仅足五分之一。
3、2、4、缺乏对喝茶的好处的深层认识
喝茶对人体健康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三抗三增”,即抗感染、抗癌症、抗辐射和增强体质、增强代谢、增加美容。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列出了12项好处,即喝茶能抗感染、助消化、减肥、美容、抗辐射、除口臭、抗癌症、提神、利尿、清热去火、防蛀牙和预防高血压,一个好处都不知的人占1%,全部都选的人仅4‰,70%的人能认可2~4项好处,并首选提神。选择点击人次数由多到少的位序是提神占28%,利尿占15%,清热去火占14%,助消化占13%,除口臭占9%,最后是抗辐射,仅占1%。调查表明,万州人对喝茶功效的认识,还停留在一般的传统的基础之上,而对茶与健康的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知之不多。当然,这也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和开展茶文化活动做得很不够。
3、2、5、名优茶品牌宣传需加大力度
近10多年来,万州区创新名优茶和获奖情况如下:玉毫雪——1995年(成都)四川“甘露杯”优质奖,凤凰春——1999年(重庆)重庆“三峡杯”优质奖,流杯银针——(杭州)全国“中茶杯”优质奖,太白银针——(宁波)全国“中绿杯”银奖,茉莉花茶——万州区名牌农产品,涌湖龙芽——万州区名牌农产品(4月,寒山云雾在重庆永川获全国“华茗杯”金奖)。本次调查,竞有13%的人不知上述一个名优茶,87%的人知道上述1~3个,各种名优茶的知晓点击人次数由多到少的位序是茉莉花茶、太白银针、流杯银针、凤凰春、玉毫雪和涌湖龙芽,分别占38%、22%、13%、10%、9%和8%。调查显示,13%的万州人没有关注自己的名优茶品牌,而茉莉花茶的知名度居首,可能源于有较长的生产和消费历史或是其它名优茶产量和上市太少。所以,名优茶生产企业在开拓市场宣传品牌的过程中应加大宣传力度和努力扩大生产规模。
3、2、6、绿色食品概念已普及深入人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直接泡饮的茶叶的安全质量非常关注。茶叶按农残等生化指标的要求主要分为三大类: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无公害茶和绿色食品茶,允许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国家规定的肥料、农药、植物激素和添加剂,在这些投入品使用方面,无公害茶要求A级,绿色食品茶要求AA级,农残指标都要限量在国标和行标允许水准以内,两者相比,绿色食品茶的要求则更严一些。而有机茶,是在茶叶生产和加工时,绝对不使用任何肥料和农药等投入品,强调回归大自然,各个生产环节没有一点人为污染,故其面积和产量相当有限。所以,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在茶叶的金塔中,无公害茶是塔基,是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有机茶是塔尖,是茶叶中的纯天然食品。在本次调查中,对此一无所知的人占1%,含糊不清的人占4%,认为最好的茶是绿色食品茶的占56%,是无公害茶的占27%,是有机茶的占12%。显然,88%的人对有机茶的概念不甚了解,而60%的人受绿色食品的.宣传影响较深。
3、2、7、68%的人喜欢喝绿茶
茶叶按品类特征主要分为8种:红茶、白茶、黄茶、黑茶、绿茶、花茶、乌龙茶和普洱茶。人们在回答喜欢喝哪一种茶时,绿茶居首,其次为花茶,第三是乌龙茶,第四是红茶,而最少的点击人次数是黑茶。调查表明,68%的万州人喜欢喝绿茶,这对茶叶生产企业的产品定位无疑是个重要的决策依据,也同时说明万州的大多数人是鼎崇时尚和紧跟潮流的。
3、2、8、90%的人知道如何保管好茶叶
保管好茶叶,通常要注意4个条件:低温、干燥、避光和密封。这样才能阻止茶叶内含成份的分解,阻止串味和吸潮,从而防止失养、发霉和陈化变质。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列出了正反相对的4组8个条件,全选对的人占14%,而90%的人首选干燥,同时认为还需要密封的有67%,或需要避光的有51%,或需要低温的有32%。不容忽视的是,对其它保管条件的选择点击人次数,高温占25‰,潮湿占12‰,曝光占7‰,散开占4‰。显然,在这个问题上,还有5%的人是缺乏生活基本常识的。
3、2、9、买茶时首要选择口味
万州人买茶时主要考虑什么?我们以外观、口味、价格、包装、品牌作调查,选择口味的人占80%,既要口味还考虑价格的人有40%,而看包装的人占9%,其选择点击人次数由多到少的位序是口味、价格、品牌、外观和包装,分别占43%,22%,16%,14%和5%。调查显示,万州人买茶时很实惠,他们首要考虑的是口味,其次是价格,而对包装并不感兴趣,但对品牌的注意力正在提高,有30%的人也将之作为购买因素之一。
3、2、10、七成人常在办公室喝茶
万州人常在何处喝茶呢?调查表明,69%的人常在办公室喝茶,既在办公室又在家里喝茶的人有59%,而到过茶楼喝茶的人占14%,在其它社交场所喝茶的人占13%。由此看来,喝茶办公是万州人的一大特点,这可能与福利喝茶有关,同时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万州的茶楼生意仍是冷清,茶楼文化的开拓空间还是很大的。
4、建议
4、1、要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化发展
本次调查表明,97%的万州人都会喝茶,且有54%的人已成习惯,其茶叶年消费资金估计约3200万元,而我区茶叶总产值只有700万元,市场潜力很大。因此,茶叶在万州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加上茶叶产品一直是我区优势农产品之一,也是山区退耕还林和发展经济促农增收的骨干项目,所以,我们应当很好地研究如何抓好做大我区的茶叶产业——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和市场优势。这是我区政府、业务部门和茶叶生产企业应当努力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4、2、要准确把握人文特点和市场需求
由于68%的万州人喜好喝绿茶,60%的人青睐绿色食品茶,市场茶叶消费产品以每市斤40~60元的中档茶为主,人们买茶时首要选择口味,其次考虑价格,所以,我区茶叶行业的发展方向必须重视这几个特点,而我区茶叶生产企业在产品开发定位和营销策略等方面也必须关注这几个需求,这样才能适销对路,抓稳市场,求得效益最大化,并超前引导而促进茶业的健康发展。
4、3、要大力开展茶文化活动
调查表明,万州人普遍缺乏对喝茶好处的深层认识,尤其对茶与健康的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知之甚少,同时,13%的人不知道我区创新名优茶的品牌,茉莉花茶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印象深刻,还有少数人缺乏保管好茶叶的生活基本常识,这些情况,说明我们在茶叶工作中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品牌宣传力度方面很差,我们必须努力扭转这个局面,精心组织我区名优茶展销及其它茶文化活动,如组织知识有奖问答、现场展示制茶工艺、组织茶道茶艺表演等显得十分必要。
4、4、要积极开拓消费市场
喝茶办公是万州人的一大特点,七成人常在办公室喝茶,防高温降署而团体购茶历来也是单位福利之事,因此,我区茶叶生产企业在开拓市场和营销策略方面应当关注这一购买力,同时,从细分市场和目标市场考虑,应积极向紧跟时尚的中青年人推介喝绿茶能消除疲劳和抵御辐射的好处,以吸引和刺激他们的消费心理,因为他们多数是现代化办公的白领人士和中坚力量,常常工作压力很大,接触电脑很多,当然,工资收入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