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调查报告(精选30篇)
关于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调
查
报
告
联想
20xx年8月25日
目录
前言·····················································3
一、调查目的·············································3
二、调查内容·············································3
三、调查时间、地点·······································3
四、调查对象·············································3
五、调查方法·············································3
六、调查结果·············································4
七、关于网络在农村的发展的思考和建议·····················5
八、调查总结··············································5 参考文献·················································6
前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实践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高校人才培养任务,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而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 时值暑期,全国各地高校充分利用时间优势,引导学生们广泛开展起各式各样的暑期实践活动。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现状,整合大学生们所反馈的信息,以便高校和学生自身更好的认识社会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予以改进,我在家乡广东省化州市开展了此次“关于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 。 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一、 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的调查,在分析大学生参加活动动机与认识、具体实践情况、困难与反思及收获与反思基础上,了解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倾向与特点,反映出实践活动中的一些问题,也相应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建议。
二、 调查内容
化州市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
三、 调查时间、地点
20xx年8月17日-----20xx年8月24日,化州市城区、郊区
四、 调查对象
化州市100名在读本科生
五、 调查方法
选择调查对象是使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结合。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强调客观问题为主的设计方法。调查采用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合的方式,以使调查报告更加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
1、走访调研法:亲身走访,深入了解大学生对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看法;
2、问卷调查法:配合以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针对不同年级、地区、性别、 年龄等不同条件,科学制作问卷。
六、调查结果
1.思想态度
通过调查了解到:90%以上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这一概念有一定了解,自身认为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的占95%,其中,认为自己的家人会赞成的占88%。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参加社会实践能培养个人能力,并能够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对于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大部分同学是积极的。同学们都乐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论是学校组织的还是社团及校外单位组织的活动,同学多多少少都会有参与,即便是参与活动较少的同学,对实践活动的态度也是希望参与的。但也仍存在少数人对社会实践并不关注。
同学们能够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即:通过不同于书本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到社会,提高自身对社会的了解,增长技能与见识,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且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以及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社会了解民生、学有所长,以及通过实践发现自身不足从而在以后学习生活中予以改进,是大部分人的主要思量。大部分学生参与实践旨在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竞争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2. 实践内容
就实践内容来看,当今大学生的实践丰富多彩,社会兼职营销活动和家教作为既能锻炼自身又能获取经济报酬的多利方式成为大学生们的首选,其次像单位实习、社会调查和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也为许多大学生所喜爱,这体现了当今大学生不仅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也希望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且开始学会担负起社会责任。湖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针对年级和专业特点进行安排,一般情况下,一年级学生主要参与课题调研类项目,指结合学生专业和当前社会热点确定一个调查研究课题,在实践地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二年级学生主要参加社会服务类项目,指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和当前社会需要参与社会实践工作,实时实地进行实践工作,进一步学习和拓展专业技能和增强专业素养。
各种实践活动中,三下乡、参观考察以及假期带薪实习、支教等活动需要学校给予机会和赞助,虽然较多同学有热情参与,但毕竟名额有限,只有在学校担任过一定职务或者有一定经验和能力的同学能获得这些实践机会,这样面向的同学就比较窄了。 调查还发现,大学生们更倾向于群体实践活动的实践形式,比如学校社团组织的活动,班级实践以及组团进行参与的活动。
3.实践心得
从调查中看来,社会实践的益处是毋庸置疑的,它教给了我们大学生课本以外的知识技
能,提升了我们的综合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证实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客观真理。通过社会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提升,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都是学生们认为有很大提高的能力。在实践中,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了社会这个跟校园完全不一样的竞争环境,认识并了解了社会,这为学生们日后的就业实践打下了基础。
七、 关于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和建议
1.完善措施,优化机制
进一步完善措施,优化机制,使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学校在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指导、组织、考核和认定制度。要为指导教师提供方便,以鼓励和带动更多地骨干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校期间每年至少要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且在时间上要有具体要求,并进行考核。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校教学、科研等部门要支持有关学院,为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
2. 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实践基地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我们要充分发挥基地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把高校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动员起来,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联合起来探索实现基地实习、创新、就业一体化道路。
3. 创新社会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也要不断发展创新,高校和社会要携手拓展实践形式、扩大实践规模、丰富实践内容,完善实践体系。学生也自身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用自己的智慧创新实。
八、 调查总结
本次社会调查,是在村委会、市教育局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利用暑假完成的。通过这次调查,我了解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高校人才培养任务,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总之,目前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但我们仍然需要对其进行深化和改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有更大的收益,并且将这种好处扩大到更广大的学生中去。
摘要:
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地区的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的学生是一群来自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子第。就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国留洋的留学生一样,要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富家子弟才能出去读书,进华商就像出国留洋。但家庭经济富裕,并没有因此影响他们的学习进步。他们刻苦努力,能在学校管束和老师教导下,学有成就。本文通过对本校在校一、二年级学生实地问卷调查,了解到一些我们不曾清楚的目前学生的政治思想、学习状态。这些数据资料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生活状态
作为统计课案例教学的一部分,xx年5月,我设计并在相应教学班组织了一次大学生素质培养问卷调查。整个调查分析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也让所教的班级学生参与,使他们亲身感受到统计工作的艰辛和重要。现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旨在较深入地了解目前本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学习生活状态,以便有关部门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42份,占发放数的96%,其中男生119人,女生223人。
本次调查集中在会计、物流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学生年龄有三分之二在21-23岁之间,即来源于应届高中毕业生,绝大部分学生是共青团员,也有少量学生党员,占十分之一。
调查显示,本校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状况良好,跟华南师大这类学校学生比较够富裕了,平均收入达6034.5元/月,而一年前的华师学生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只有2253元。在生活费用期望值方面,只有6.17%的学生每月需要500元,而华师是41.1%,近一半的学生希望每月有1000元以上的生活费(48.77%),和华师学生比,有明显的差别,华师只有17%的学生每月需要1000元。
在“家有兄弟姐妹数目”项目上的调查显示,本校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并不多,只占18.45%,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占30.95%,26.19%的学生有二个兄弟姐妹,还有24.41%的学生有三个及以上的多兄弟姐妹。家庭经济状况好,兄妹多,父母还是重视子女教育。
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的人们的情结还是多挣钱多生孩子,并愿意让孩子去接受更多的教育。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占13.35%,良好的占32.94%,一般的占44.51%,很差的占9.2%,人数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成绩表现正常。但英语水平(没有等级的占85.84%,四级的12.65%)和计算机水平(没有等级的占65.40%,一级的28.73%)都不高。
在调查中设置了了解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家长“希望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的类型”项目。调查显示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亲占比80%,母亲占比90.38%,但父母都希望孩子学有成就,去“当公务员”(26.4%),“做会计”(22.42%),“接班做老板”(6.06%),“当老师”(4.55%),当“高级物流师”,从事证券工作,进银行、进电力系统等收入高的行业,…,将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意味着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办学的责任很大。
一.问卷情况分析
需要对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可信度反映问卷在一定时期内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有效性是指问卷是否真正检测到了学生目前的思想和学习状况。人格理论认为,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学习生活属于人格范畴,在正常情况和在某一个不太长的时间段内,它们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而具有相对稳定性。我们认为今年5月份进行的测试能反映学生目前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在有效性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和施测目的,重点关注了问卷题目的设置,政治思想层面分为政治与时事、人生观与价值观、道德观三个分层面;学习生活层面分为学习状况和校园生活二个分层面。为克服统计带来的差异,上述各个层面的每个分层面的题项数基本相等。对342份有效问卷的得分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总得分,政治思想得分和学习生活得分k-s统计量分别为1.275,1.213,1.177,p值分别为0.075,0.105,0.125,均大于0.05,表明三种得分均服从正态分布,我们的考察分析是可信和有效的。
二.思想状况
(一)政治观
我们认为学生的政治观是指学生对社会的政治体制和方针政策等国体、政体等制度的认知和立场。它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相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二是坚持真理,崇尚正义。例如,和平是世界发展的主流,正义的战争是必胜的。三是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学好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遵纪守法,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不畏惧外部势力的强权威胁,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有了更多信心,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日趋坚定。例如39.8%的学生希望和平解决卡扎菲所领导的利比亚局势混乱问题,27.5%的学生关注长江中下游干旱问题,77.8%的学生赞同对日本地震给予人道主义援助,赞同因核辐射对进口于日本的农产品进行限制,甚至取消进口。50.12%的学生认同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与美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中国人民的生活却比美国人民幸福得多。
学生的政治热情没有出现大规模“淡漠”或“冷漠”。40.3%的学生表示“很了解”或“比较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但也有20%的学生认为“学习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去了解”。有趣的是,学生对政治时事与热点的了解,主要途径不是政治时事课堂,而是来自“朋友之间的交流”,或“网络”等媒体。说明社会环境和实际生活才是政治思想教育的最佳平台,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内,而应孕育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不应是单纯刻板式的宣讲,而应是多维“和风细雨”式的滋润。
(二)人生观与价值观
理论认为,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如享乐主义、禁欲主义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等。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例如,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贡献一切可以贡献的力量。价值观是人们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的目标的准则。
首先我们关注了影响人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对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但不能忽视其他因素潜移默化的作用。原表列举了25个项目,
学生按对自己成长和发展过程影响程度给予评分,影响很大的给予9分,没有影响的给予1分。结果得到影响人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依次是“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父母言传身教”、“个人向上发展的心理动机”、“对未来的憧憬”、“老师以身作则”、“兄弟姐妹言行”…。其中“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父母言传身教”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是有95个和66个学生选9分,占比27.7%和19.3%。
其次我们看到了华商学院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总体上呈健康和积极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取向予以认同,其人生态度,价值判断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有比较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渴望为祖国奉献智慧,施展才华。在谈到上大学的目的时,28.82%的学生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57.65%的学生是“为了提高素质和完善自我”,只有3.53%的同学是准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出一份力量”,还有10%的学生是“为了权力和金钱”。
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调查中,从学生身上表现出强烈互惠互利意识。34.14%的学生对此持赞成态度,42.3%的学生倾向于“比较赞成”。具体问及“你认为当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占44.14%,“相互利用”的占23.72%,“金钱关系”的占13.51%,“竞争对立关系”的占9.31%。进一步,再具体问及“如何权衡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时,58.82%的同学认同“先有集体和国家利益,而后才有个人利益”,41.18%的同学认为应“先满足个人发展,而后推及国家”。这说明,学生既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观念,但又不愿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在理想与金钱,物质与精神方面,不再是非此即彼的二维模式,而是二者兼顾。所以问及学生对“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看法”时,回答“非常重要”的占26.27%,“比较重要”的占45.48%,“无所谓”和“没啥作用”的共占28.25%。大学生既崇尚真、善、美,又注重物质利益和生活目标,这是社会多元化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各种矛盾和利益交织在一起,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顺利解决,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我们将教育学生对现阶段我国国情应有充分的认识,既要对社会发展充满信心,也要对目前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足够的耐心。当问及“你认为当前大学校风如何”时,57.61%的学生回答“一般”,还有25.97%的学生回答“较差”,认为“好”和“很好”的学生才16.42%。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了解,认为“比较好”的占38.46%,认为“不太好”的占43.27%。对“目前生活状况”感到“满意”的只有20.06%,“比较满意”的占44.68%,“不太满意”的占28.57%,还有6.69%的同学“不满意”。问及“你的精神生活充实”吗?回答“很充实”的只有8.11%,“比较充实”的占32.73%,“不太充实”的占42.94%,“感到空虚”的占16.2%.问及“找到理想工作的主要依据”,回答“学习成绩好”的只有20.85%,有51.79%的同学认为是“人际关系”,52.4%的同学认为是“权势”。所以对“找工作的信心”,只有9.54%的同学“充满信心”,47.38%的同学“有信心”,35.08%的同学“信心不足”,还有8%的同学没有信心。在“当前就业形势”认为“很好”的只有9.06%,认为“较好”的也只有8.46%,认为“一般”的达45.62%,认为“不好的”也达36.86%的前提下,“当前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单一的“学习问题”(27.6%),还有“生活问题”(32.55%)。虽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32.55%的同学就在关心“就业”之事,少量的学生在“热恋”中。适时引导学生之间出现的恋爱现象,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调查显示,只有4.73%的同学“反对”大学生谈恋爱,“支持”的占27.81%,“无所谓”的占30.77%,持“只要不影响即可”态度的学生占比最大,达36.6%。然而学生们还是有理想的,当问及“希望找到的工作”是“专业对口的”占40.31%,“符合个人兴趣的”占55.81%,“高薪但挑战性很高的”也有29.07%,“低薪但很稳定的工作”不被看好,只有3.88%的同学愿意找。
(三)道德观
有理论认为,道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而道德观就是主体对作为道德的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是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是可以适时调整和变化的。道德与情操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被调查的学生的道德观念基本正确,具有基本的道德评判能力,其道德判断和行为取向趋向合理。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崇尚的品德排在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团结友爱(48.7%)”、“艰苦奋斗(18.2%)” 、“心胸坦荡(16.6%)”;88.3%的同学表示,当看到宿舍水龙头在白白地流淌时,会“马上前去关上”,而持“不用去关”或“当作没看见”的只占1.4%。在个人成长方面,68.7%的学生认为“和谐的家庭”是影响个人道德情操的最重要因素,远远高于“家庭经济状况”(13.9%)和“父母工作情况”(6.6%)等两个因素。在被问及个别大学生出现自杀行为的可能原因时,认为是“就业压力”的占78.8%,接着是“学习压力”(64.2%),“爱情失败”(62%),“同学关系紧张”(43.8%)和“经济贫困”(30.7%)。进一步,在被问及对自杀行为的看法时,83.2%的学生认为,这是对“父母亲人的一种严重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77.4%的学生认为,这是“对生命尊严的自暴自弃”。
调查还显示,38.6%的学生表示最让人烦恼的是“就业前景不明”,其次是“学习任务太重”(28.8%),“受到别人嫉妒、排挤”(21.3%)、“重修和补考”(21%),40.1%的学生认为人生最成功的标志是“生活与亲情”,超过了“事业与工作”(25.5%)和“理想与信念”(19%)这两个因素。这启示我们“生活与亲情”是预防学生出现极端行为的第一道也是最有力的一道防线。
43.2%的学生持有“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还有39.6%的同学懂得“有意识存点钱,以备他用”,也有10.4%的同学“有钱就花,以后再挣”,还有6.8%的同学消费行为是“舍弃日用品去买奢侈品”。令人鼓舞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具备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
三.学习生活
(一)专业学习
我们把专业学习主要定义为学生在大学校园内,对学习的认知和行为,以及对专业的认同与感受等心理特征。调查表明“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看法”,40.4%的同学认为“非常重要”,41.3%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无所谓”和“没啥作用”的同学占18.3%,即绝大多数同学初步树立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但认为现在的学习环境“一般”的占63.4%,“很好”的占13.2%,“较好”的占20%,“不好”的还有17%,宿舍太吵(48.9%),图书馆太挤,课室太热。现在学校开设的课程“较普通”(55%),“不合适”(28%),只有17%的同学认为“合适”,对学校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的态度是14.4%的同学“积极参与”,59.2%的同学“有时参与”,还有26.5%的同学“从不参与”,对待义务劳动的态度也是“有时参加”的占多数(64.2%),“积极参与”的不多(20%),“从不参加”的占16.2%。当问及“怎样才能搞好学习”时,41.62%的同学回答是“好的学习方法”,43.11%的同学回答是“努力学习”加上“好的老师”。大多数同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但部分学生专业信心不够,学习兴趣不足,上课玩手机甚至睡觉。在对待课程考试方面,63.9%的学生认为考试题目“没有考出学生真正的水平”,57.9%的学生认为“记忆力好的同学占绝对优势”。如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调查显示41.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一般”,28.4%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甚至还有26.5%的学生承认自己的自学能力“很差”。尽管学生有积极进取的意识,但他们往往缺乏证明自己的勇气与毅力,于是从其他方面寻找借口,不适当地归因。例如有的学生依赖性较强,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学能力而是幻想着像在中学一样,在课堂上就能全部听明白。如果没有听懂,不是课后努力去思考,而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如认为教师不会教或教得太难了。或者希望老师一学期只讲课本内容的二分之一,考试只考已讲内容的二分之一,考题是已做过的作业。
(二)校园生活
我们首先关注了学生的生活费用支出情况。每月花费500元以下的学生占10.2%,而华师的占42.1%,每月花费800-1000元以及1000元以上的有41.2%,而华师的只有14.8%。平均每月花费高187.1元(见表五)。了解生活费的来源,82.53%的同学是“家里给”,“课外打工筹集”的有9.94%,还有7.53%的同学依靠借款维持生活、学习。后两类学生懂得珍惜,更勤奋读书,学习成绩都不差。
问及除了餐费,其它消费主要用在“购买衣服”(46.7%),“朋友应酬”(20.5%),“买书及网络费用”(20.2%)和“购买体育用品及娱乐”(12.7%)等方面。
在问及学习之余的主要活动时,58.4%的学生选择“上网玩游戏或娱乐”,57.7%的学生“从事体育活动”,38.7%的学生会“上网查找资料或学习”,另有32.1%的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活动”。进一步统计检验,这些活动无性别显著性差异(p = 0.401),说明网络受到了男女学生的一致喜爱,并对他们的课余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网虫并非是男生的专利,女生同样有较高的可能。只不过相比男生热衷网络游戏,而女生相对更喜欢看网上电视或听音乐之类的节目。
27.8%的学生认为“网游消遣”可以缓解心中的烦恼。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认识假象,暂时地解脱不能根本解决让学生烦恼的根源。例如,考试重修而心情不好时,显然不能靠网游来解决。相反,暂时的轻松会麻痹自己的学习意志,甚至造成网络成瘾。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正确的做法是自我调节,向父母或身边的同学、老师求助。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问及“当你心情烦恼时,你会选择…”的问题时,58.5%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而22.6%的学生依靠“自我慰藉”,“向父母和老师求助”的分别只有4.3%和3.7%。
四.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华商学生整体上是健康向上发展的,尽管少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不足或困惑,但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生活中,会在老师们的教育和帮助下,正确认识自己,逐渐步入专业学习的正轨。在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氛围,使在校学生的政治思想与学习生活更上一个新台阶。
一、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在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x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x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x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xx年与20xx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在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x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xx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在20xx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xx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xx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xx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xx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依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xx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x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二)、20xx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xx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三)、 20xx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四)、20xx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xx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上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
从专业中类来看,地矿类专业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专业小类的就业率排名更是明显化了这一倾向,高职高专专业也呈现出理工类专业就业率较高的趋势。
20xx年最难就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据首
“20xx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大学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这项研究对20万名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过万。在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人们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占了9个。
三、20xx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对20xx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xx年我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xx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xx)》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xx年,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
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xx年,人才缺口数字巨大,将达1220万人。
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
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预计到20xx年,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原因有两点: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值得思考;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分析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第一、课程开设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由经济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
第二、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
第三、岗位群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
(三)就业岗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第一层,电子商务建立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在这一层次需要了解一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及其它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有关企业网络产品的性能。
第二层,电子商务实施的软件平台。在这一层次涉及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
第三层,电子商务应用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商业逻辑,网站产品的设计、开发,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网页设计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技能,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第四层,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各类商务支持人员,如客户服务,市场、贸易、物流和销售等诸多方面。
作为20xx届的毕业生,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我们需加强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
摘要:21世纪是个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B2C、B2C等电子商务技术的快速兴起,各种购物网站的成立,网上购物以其特有的.优势深入人心,赢得了消费者的欢迎,逐渐成为人们习惯的一种购物方式。随着网上购物快速地发展,那么现今网上购物在大学生中是怎样的具体情况又有什么特点呢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我们调查的统计和分析,我们的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网购现象较普遍;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产品多样化,主要集中在服装、书籍、电子产品;网上购物还存在很多问题,实物与看到的图片不符、商品试用不方便、退货困难。网上购物发展之路还很漫长。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服装购物方式
一.调查背景: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正以其便捷、时尚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网络购物因其物美价廉、方便快捷而风靡时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网络购物消费异军突起。易观EnfodeskTM发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整体销售规模已达到1220.1亿元,相比20xx年增长137.2%,增长率有明显回升。20xx年,淘宝网与软银集团控股雅虎日本在日本共同启动中日网购互联平台,打造亚洲最大网络零售商圈。这无疑推动了“足不出户”淘尽天下成为可能。截止20xx年12月31日,淘宝网注册会员超1亿人,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网购人群,交易额也已超过5000亿元。然而近年来,根据消协统计,网购成为增长行最快的投诉热点之一。网络欺诈层出不穷,商品也不总是物美价廉,服务质量差强人意。
二.制作调查问卷:
对大学生“网购服装”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里的调查问卷
同学你好,我们是重庆师范大学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网购服装”的调查想邀请您用几分钟时间帮忙填答这份问卷。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请您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谢谢你的帮助。(注:全部都是单选题,请在所选选项打√,若无选项,请在————内填写)
1、 您的性别?
A男 B女
2、 你们的专业?
A文科类B理科类C艺体生
3、 您一般在网上选购的服装类型是?
A首饰B箱包C服装D其他————
4、 选择网购的原因?
A价格便宜B信息量大C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D其他————
5、 一般在哪些网站购买服装?
A淘宝网B京东C唯品会D美丽说E其他————
6、 网购时,一般的价格范围是?
A100以下B101~200C201~300D301以下
7、 网购时,更注重服装哪些方面?
A设计B面料C价钱D品牌E版型F其他————
8、 网购时,更注重商家哪些方面?
A网店信誉度B网店服务态度C大众点评D服装品牌E物流F其他————
9、 网购时,哪些营销手段更让你喜欢?
A团购B打折C满额返现D赠送礼品E其他————
10 、网购遇到什么问题最让你苦恼?
A发货速度慢B客服态度差C质量差D尺码不标准E其他————
11 、可以接受预购的方式吗?
A可以B不可以C当对一件衣服很喜欢时,可以接受D当对一件衣服没那么喜欢时,不能接受
12、如果可以接受预购服装的方式,那您能接受的最长时间是?
A7天以内B半个月以内C一个月以内
13 、网上购买衣服,退换货的原因是什么?
A大小不合适B款式不合适C实物与照片差别太大D其他————
14 、如果您不打算退货,可能存在哪些原因?
A快递费用问题B怕麻烦C凑合着也能穿D其他————
15 、您在网购服装时,更愿意接受那种付款方式?
A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B网上银行支付C邮政汇款D货到付款
从当今的语文教学来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仅靠教材是不够的,教材中只是提供了各种体裁的优秀范文,是阅读的指针,但提供的阅读范围并不宽泛,因此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便成了中学生的必修课。可是,纵观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读书时间少。
据调查,一个初中生平均每天读课外书的时间不足十分钟,不读课外书的学生也比比皆是。一位母亲道出了个中缘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女儿的兴趣爱好也在不断地变化,她喜欢画画、唱歌,更喜欢看课外书,可哪有时间?回到家里就写作业,有时到半夜,还有精力看课外书吗?”
二是读书目的不明确。
孩子们的随意性很大,又是为了赶时髦,凑热闹,随波逐流,昨天韩寒热,捧住韩寒的书不放;今天杨红樱的校园系列小说很畅销,看了一本有一本;明天还不知是谁在这块阵地独领。
三是读书不得法。
在阅读方法上,不少学生毫无策略而言,在阅读中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精读、泛读、快读、品读等方法,多数学生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眼下,许多中学生读书不做笔记,不注意积累,没有养成利用各种工具书的习惯。
四是读书功利色彩浓。
为迎接中考、高考,许多学生不得不读各种复习资料。为了提高作文的分数,又必须找一些作文来读和背。五是读科技类读物的少,读通俗类读物的多;读长篇名著的少,读短篇的多;读诗歌、散文的少,读小说、人物传记的多。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不外乎这几个方面:学生本身不乐意读;家长、老师不支持读;学校无场地,社会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一是学生课业负担重。
初中阶段要开设八九门课程,学生除了上课、完成作业外,一天时间所剩无几,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闲暇时就想轻松一下,谁还愿意去读书?
二是家长对读课外书有三怕。
一怕占时间,认为课外书是“闲书”,只有关于教学的书才是正宗;二怕会变坏,不少图书良莠难辨,怕把孩子引入歧途;三怕乱花钱,如今薄薄的一本书动辄十几元、几十元,家长们要掂量掂量。
三是无场地或无书可读。
部分学校没有一个像样的图书馆、阅览室;即使有,也是一些旧书,学生没兴趣,老师不愿看。有些学校的图书馆干脆不对学生开放,学生只能“望书兴叹”,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关闭了他们通往知识海洋的大门。
四是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影响。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信息传递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电视、网络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画面吸引着学生。据调查,大多数的中学生以看电视、打电脑来打发休闲时光。如今,许多文学名著也被搬上了荧屏。但是,看电视剧并不等同于阅读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再创作的过程,阅读需要读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与作者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
针对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家长和教师应大力支持,还孩子一块自由阅读的领地,因势利导,给他们开列书目清单,并予以指导:哪些需略读,哪些要精读,哪些只是浏览一下即可。学校要彻底为学生松绑,还孩子们的“双休日”,让他们拥有充裕的时间阅读,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必要的场地,如开放图书室和阅览室,成立“读书小组”、“书友会”、“文学社团”,举办文学知识讲座等。全社会都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多举办一些读书活动,把孩子们的眼球吸引到书籍中来。
一个不会读书的人,不会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不会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也不会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让书籍充实我们的灵魂,完善我们的人格,增强我们的能力吧!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书籍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美好。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大流乡中学)
一、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20xx年9月29日
调查方式:新浪网调查
调查对象:小学生网民
调查目的: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找出学生作文困难的症结所在,从而为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提高习作水平提供依据。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调查问卷包括三个方面:
(一)你认为作文写得好,必须做到哪几点?
(二)你在作文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
(三)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你认为作文写得好,必须做到哪几点?
认为必须“字词运用准确”的有一些人 ;认为必须“句子通顺连贯的”有一些人;认为必须“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的有一些人;认为必须“内容真实具体”的有一些人;认为必须“标点正确,字迹工整”的有少数人。
调查这一内容,一方面是想了解学生心目中的好作文标准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潜在地向学生暗示了什么样的作文符合要求。
(二)你在作文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
(三)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对这两题的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作文中的困难—— 无兴趣,意志弱, 不会观察,无话可说, 思维单纯,无从下笔, 基本功差 ,教师指导不力, 不会修改。
希望提高作文水平的途径 ,学好语文, 多读课外书籍,多参加活动,投入自然, 勤练笔,常写日记 ,教师加强指导, 培养兴趣磨练意志力。
小学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不会观察,无话可写。“不会观察”正是作文“无话可说”的症结所在。
造成学生“不会观察”的原因是什么呢?
1、缺乏深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有了兴趣,做事者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对观察不感兴趣,在观察中,自然敷衍了事,有“眼”无“心”,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在大脑皮质上留下的表象只是轮廓而已,有时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印象,以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到写作文时,当然头脑空空,没有内容可写。
2、没有掌握观察方法。
(1)观察没有目的。多数学生目的不明确,观察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
(2)观察没有顺序。观察人、事、景物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或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或由整体到部分等等。反之亦可。一般来说,观察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从空间角度来说,是静态的观察;从时间角度来说,是动态的观察。当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实际观察中,学生并没有能很好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结果造成写作文时思维混乱,无从下笔,没有条理。
(3)观察没有重点。在对事物的全貌有了了解之后,要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学生在观察中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本不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深入、反复的观察。
3、没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常常为写作文而发愁。但他们的生活又是丰富多采的,只是在观察顺序、观察细致等观察习惯方面的培养上还有所欠缺。
三、建议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对于学生的写作,观察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只有引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内容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这样,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近些年,我发现小学生的近视眼越来越多,每到新学期班里排座位,就让班主任老师特别为难,“班里的近视眼越来越多,总不能都坐在前面吧。”一些同学个子较高,眼睛近视看不清板书,便主动要求调座位。有不少同学也配戴了眼镜,还有一部分视力较差的同学由于没有及时配戴眼镜,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影响了学习。
“为什么现在小学生的近视眼越来越多呢?”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展开了讨论。
“光猜测有什么意思?不如我们搞一个调查吧!”我说。
造成小学生近视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防治?我们决定做一次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在校小学生的近视率和产生近视的原因,以及近视的矫正方法、近视的预防措施,增强小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预防和减少近视的发生。
二、调查内容:
(一)从本校抽取3~6年级各两个班学生,了解学生视力情况。
(二)查阅资料,调查整理,了解近视原因。
(三)咨询眼科医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三、调查方法:
调查法、图表说明法、访谈法、观察法、归纳法、总结法。
四、调查时间:
××年11月1日至12月13日(小学生上学、放学和双休日)
五、调查过程及调查结果统计:
分两组进行,一组调查做好记录,另一组咨询医生和查阅资料,分工合作,共同进行。
(一)从本校抽取3~6年级各两个班学生,了解学生视力情况。
我们首先确定调查范围,一、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眼睛发育还未成熟,我们就从三至六年级各抽两个班的学生调查,我们利用下午两节课后时间到健康老师那儿查三至六年级共507名学生的视力检查情况,并做好记录。
(5。0以上属于视力正常,5。0以下属于视力低下)。调查结果列表如下:
3~6年级学生视力情况调查表
班级总人数检查数视力正常人数视力低下人数
人数%人数%
三、一55553258、22341、8
三、二56563358、92341、1
四、一67675277、61522、4
四、二62623658、12641、9
五、一64643554、62945、4
五、二68684058、82841、2
六、一69693956、53043、5
六、二66663857、62842、4
合计、220239、8
(二)调查近视同学,了解近视原因。
我们根据在采访后的整理和上网查得的资料,得出引起“学校性近视”的主要原因:
1、环境因素
(1)照明与阅读姿势
不良的局部照明方式严重影响视力,环境与作业面的亮度对比越大,越易引起视力疲劳。白炽灯对视力的影响要比荧光灯大。
阅读姿势不良会造成视力减退。阅读时间长的学生近视眼患病率表现高于阅读时间短的学生,阅读距离越近近视眼进展越快。
(2)营养及饮食
儿童的体质、营养和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近视的形成和发展。体质弱时或重病后身体抵抗力下降,此时如用眼时间长,容易发生近视。此外,一些学者提出,儿童近视与糖、蛋白质、钙摄入量以及体内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如铬、锌、铜、钠)等有一定关系。
(3)地区差异及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比乡村学生近视眼的患病率明显高,这个现象随年龄增加而变得更加明显。农村生活更接近自然,空气新鲜,并且农村学生看电视和用计算机的机会少。
2、遗传因素
调查表明,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无近视有密切关系,高度近视基本上是由遗传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近视的儿童应该作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重点对象。
(三)根据以上访问结果,我们又开始新一轮抽样调查。
将3~6年级507名学生视力情况中202名视力低下同学的发病原因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列表如下:
视力低下同学发病原因调查表
项目
班级由于遗传因素
造成的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读写姿势不正确看电视打电
脑时间过长
班级人数%人数%人数%
三、一313730、41356、6
三、二417、4834、81147、8
四、一320746、7533、3
四、二519、21453、8727
五、一517、31551、7931
五、二414、21242、81243
六、一3101756、71033、3
六、二310、72071、4517、9
合计3014、910049、57235、6
(四)咨询眼科医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我们活动小组的另一组成员利用周日去医院询问医生。到了医院门口,我们有点儿胆怯了,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谁也不肯做“领头羊”。最后一致推选认识那位眼科大夫的同学先去打探一下,问一问那位眼科大夫是否有空并愿意接受采访,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得到了“许可证”。
调查报告的结构
1引言
在引言部分应简要讲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书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调查。它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是什么,哪些问题还待解决等,使用权读者获得一个全面的印象,以期引他们的注意和兴趣。
2方法与步骤
包括本次调查涉及的范围,典型的选择,调查对象分类原则及调查的时间和地点。如调查中采用了问卷,还应附于调查报告之后。
3材料分析
材料包括用来对比或说明现象结构的背景材料、其他调查材料、典型调查材料以及文献资料。要求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围绕主题展开,用材料来证明观点,并以观点来统帅材料。
4总结
总结包括结论、预测、建议和对调查的估价。结论是对本次调查所研究的现象的状况、结构、特征、原因、相互联系作出明确扼要的判定。预测是根据调查结果对本课题的发展进行估计;建议是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估价是对自己所作调查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特别是结论成立的条件。
为了解柳州 师 专财经系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吸烟现状,探索在大学教育阶段对大学生进行吸烟干预的策略和方法,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本文于xx年5月~xx年6月对大连大学学生进行了吸烟现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调查共印发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其中男生35人,女生49人。49名女生中有19人吸烟,35名男生中有25人吸烟,女生吸烟率为39%,男生吸烟率为71%。即平均吸烟率为55%。
1、对香烟成分很了解的 :男生占57%,女生占71%
2、知道抽烟对身体的 伤害的:男生占60%(完全知道),女生占73%(部分知道)
3、认识的同学中有:男生占49%(5~10),女生占61% (10人以上)
4、第一次吸烟的类型中:男生选模仿型的占51%,女生选消遣型的占29%
5、在校园里抽烟同学的看法:男生选无伤大雅的占23%,女生选反感的占55%
6、不赞成女性抽烟的:男生占74%,女生占73%
7、介意恋人抽烟的:男生占63%,女生占71%
7、抽烟的年龄在1年内的平均率占37%
8、多数的同学在郁闷时抽烟占49%
9、抽烟之后不想戒的占少数11%
10、每个月买烟的费用少数用30占17%
11、知道抽烟对精子质量不好的占多数为80%
12、知道抽烟对胎儿不好的占多数为71%
分析总结
调查结果显示:
1、因受生活环境影响而开始吸烟的学生占大多数。
2、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性很大,难以戒掉。
3、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及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焦虑水平也越来越高,而吸烟则往往被人们认为是排忧解愁,缓解焦虑的一个很好的措施。
4、年级越高,交往的场合也越来越多, 而在某些特殊场合吸烟被学生认为是成人化的标志之一。
也可能存在的因素有:
(1)标新立异心理
大学生处在生理心理的日渐成熟的阶段,自我意识在不断显现,表现欲逐步增强,时刻想以“新”“异”来吸引别人而吸烟恰好能满足这心理。
(2)追求风度心理
现在,电影视录相等娱乐传播媒介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极大。某些吸烟大学生承认他们吸烟完全学自银幕上的偶像和英雄人物。觉得吸烟很有些类人物的风度,有男子汉气味。的确,这些道德认识正处在不成熟阶段的大学生往往错误的将吸烟与威武,洒脱联系在一起。
(3)好奇心强,玩玩欲望高。
这部分多数是比较早吸烟的学生,好奇心强,凡事想亲身实践一下,但克服自制力却比较差,他们认为吸烟好玩、稀奇、开始只抱着玩玩、试试的心情,哪知一抽不可收。
(4)交际心理不成熟。
这些大学生中流行这么一句话:俺款爷,不买就买,一买全是“大中华”“红塔山”“万宝路”“剑”等中外高档名烟。是想借此显示其富有,是“款爷”,借此压服别的同学,在班上树立“钱”威。
(5)屈从心理。
俗话说;“近墨者黑”一些中学生受到同伙负效应影响,加上本身意志薄弱,屈从于外部诱惑压力,也随其吸上了烟。
相关的意见或建议
a、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是:交际应酬、解闷、好奇、追求时尚等.这也许与当前学生生活平淡、学习压力大等因素有关。因此,学校应科学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加强戒烟宣传,让大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懂得健康的重要性,以矫正大学生不成熟甚至是幼稚的心理和行为。
b、主要是强调吸烟对个人和他人的危害和他人的危害和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为使师生能认识到吸烟对个人、他人身体的危害,及对教师在形象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各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做动员与吸烟的教师签订控制吸烟的协议;各学校在师生中开展以“吸烟有害健康”为主题的广播宣传、讲座、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漫画比赛、演讲比赛、班队会活动等。
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众所周知,作为大学生,身体健康是工作生活的本钱,不能让吸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戒烟势在必行。要戒烟先要意识到戒烟的好处: 仅仅戒烟一天,戒烟给心脏、血压和血液系统带来地益处便会显现出来。戒烟1年,冠心病的超额危险性比继承吸烟者下降一半。 戒烟5年—15年后,中风地危险性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戒烟xx年,患肺癌的危险性比继承吸烟者降低一半。患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肾癌、胰腺癌的危险性降低,患胃溃疡的危险降低。戒烟15年,患冠心病的危险与从不吸烟者相似。死亡的总体危险度恢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因此,任何时间戒烟都不算迟,而且最好在出现严峻健康损害之前戒烟。
解决决问题的现实意义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至2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至8倍;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等等。同时吸烟所导致的医疗成本让中国五千多万人口陷入了贫困。
不仅如此,吸烟还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吸烟时衣兜里经常要带香烟、打火机,加上手机、眼镜,春夏秋冬不能忘,实在累赘;吸烟人的衣服、床单被烟灰烧个小窟窿是常事。由于在野外吸烟,引发森林火灾的事也时有发生;在课堂听讲、会场开会,常常需要溜出来过过烟瘾再进去,该听的没听着,该说的没说到,影响学习、工作。四、在剧场看戏,甚至在电影院看个电影,半中间也得出来抽支烟,弄的棋也下不好、戏也看不成;眼下乘飞机、坐汽车、逛商店、进佛堂,无论出外办事还是旅游,所到之处很多地方都禁止吸烟,吸烟的人处处受限制。且吸烟不仅害己,还影响公共环境,伤害其他不吸烟的人。从对他人的身体健康的尊重来说,戒烟还反映出一个人社会公德的高下。
戒烟后能更集中精力地学习和工作,且不会因吸烟产生二手烟危害他人,还校园一片清新的空气。不仅如此,戒烟后可以省下一笔开销,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最后用一局法国戒烟委员会和烟草预防办公室在巴黎举行的第30届法国医学沙龙上对所有吸烟者发出的警示结束本次调查:
“吸烟危及生命的概率是50%,戒烟等于自救。”
参考文献 :
a、张彩霞,卢次勇,邓雪清,等.中学教师吸烟 行为知识和态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b、旭日,田本淳,安家敖,等.预防吸烟项目基线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c、原建慧翟艳丽.医学生吸烟现状调查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
d、周国宏,袁杰.某医学院校学生吸烟状况与相关因素研[j].中国学校卫生
武汉市人事局昨对外发布了《武汉大学生20xx年就业质量指数与20xx年就业缺口指数调查报告》,该权威报告称,武汉地区多数企业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够提供的月薪只有1000-1500元,这比绝大多数毕业生的预期标准要低。本次调查涉及公用事业、制造业等十个行业及1800名已就业学生。调查显示———七成毕业生求稳
与几年前大学生求职相比,目前大多数学生就业更看重工作单位的稳定性。数据显示,75.5%的大学毕业生会选择薪水普通,但发展稳定的企业工作,只有5.9%的学生选择了低薪水、充满创业活力与激情的小企业就业。
调查显示,大学生择业优先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是企业发展前景、薪酬、工作环境和公司文化。毕业生月薪多为千余元
调查显示,50.13%的大学生认为毕业后应该拿到1500-20xx元的月薪;22.74%的大学生认为应拿到20xx-3000元的月薪,只有23.25%的大学生觉得毕业后拿到1000-1500元的月薪就满意了。而根据武汉市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而言,多数企业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够提供的月薪只有1000-1500元,可以说目前大学生对于薪水的预期比去年偏高。缺乏工作经验是最大障碍
调查中,在被问及“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时,79.7%的学生认为最主要的是“没有工作经验”,其次有29.7%的学生还认为“缺乏专业技能”也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调查还显示,“面试经验不足”以及“缺乏社会关系”也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六成学生进入社会“不适应”
调查中,有30%的学生进入社会工作顺利,觉得非常适应;67%的学生在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30天内表示“不适应”,但表示可以承受,情况在慢慢变好;3%的学生感觉强烈的不适应,想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在30天内跳槽。
同时,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再追求专业对口,调查中有近40%的大学生就业选择了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岗位,其中有70%的学生对此表示满意。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快乐,也有自己的不幸。而随着社会的激进。面对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日渐丰富,家庭生活也丰富起来。构建高质量的家庭生活成了人们的强烈需求,但在这越来越“精”的社会中,人们面对的竞争、矛盾、困惑、诱惑也增多了,这也就导致了家庭的不稳定性。目前的社会家庭中,稳定的温馨的是许多人向往的。因为现在的下岗待业,家庭离异,家庭重担,家庭不和谐以及贫困家庭占了很大的比例。如xx年幼的弟弟(读小学)。而这一对父母为了在自己精神上弥补对女儿的歉意,就不停地给钱,在物质绝对满足她。幼小的心灵是金钱填不满的,她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这个女孩子虽在老师的关心下进入了职高,但目前发展状况很不好。再比如xx年。这些由于家庭的残缺导致的后果由孩子们承担着。学校的教师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缺爱的孩子们。他们需要关心,需要心灵安慰和心理调节,使学生勇敢地面对家庭逆境,克服困难,增强生活的勇气。同时也要关注孩子们的精神需求,发现他们的兴趣,多开展活动,给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让他们在学校了愉快,尽量避免孤独。让集体的关爱,他人的友谊,老师的鼓励和呵护来支撑着他们。同时,教师还应该多与其家庭联系,多与其父母交流,让父母在满足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多顾及孩子,多给他们欢笑。
除了以上较极端的家庭负面影响外,还由于文化或素质的原因,家庭对孩子们仍有着特别多的负面影响。
如家长关心,爱孩子,更是望子龙。他们可以为孩子而砸锅卖铁,但他们自己却过着沉迷或消极的生活。他们或许会以分数至高,或许会老子唯大,或许会棍棒教育,看起来他们是在关心学生。老师为了帮着家长维护点尊严,也不得不昧着良心说学生的不是,教孩子如何的尊重父母。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是否也应该对他们说不?是否也应该给他们上一堂“生命平等”的课呢?
再如另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成才也特别关心,但他们关注的是结果,而非过程。因为他们或许因为工作忙,或许为给孩子挣学杂费而外出打工,他们把孩子(也把希望)寄托给了学校,寄托给了老师。面对这少亲情,少联系,少配合的教育,不管孩子遇到什么事,可都得由老师来担着。这老师已不是老师了,老师兼慈母也就产生了。
与上相反的可能就是为了孩子可以包揽孩子的吃喝穿睡,孩子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或许还会配着手机,或许还会揣着大把钱财。这样,天真的孩子们也就有了:他(她)们今天有一件新衣服,我明天要买一件更好看的;他(她)们今天花了二元钱请客,我马上用五元钱请客。什么自己的事自己做,什么勤俭节约,什么艰苦朴素,在他(她)们眼里可是笑话,“瓜”一个。这爱孩子不当也需教师来化解。
更有甚者,如xx年级的上升,恋爱的人数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大一中,有 22.5%正在谈恋爱,大二.大三.大四中,分别为35%、46%、52%。
早恋的现象比较严重,在16岁以前谈恋爱的达到了15.4%,17-18岁为23%,19-xx年人来说,恋爱更多的是一种涉及生活全貌和人格整体的事情。如果说一个人进入青年期以后,在人格、生活态度以及人生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导致这种变化的最大因素,大概莫过于恋爱的影响。而关于恋爱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时,35%的人表示,学习生活更有动力,此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恋爱观,能正确地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具有积极的心态。当爱情遭受挫折时能较好地应对挫折,有利于学习生活;而8.5%的人认为变成“两人”世界,脱离集体,影响正常的同学交往;有25.6%的人认为影响了学习.
根据调查,选择对方的依据中,32%的大学生首先考虑的是人品问题;34%考虑的是是否和自己性格相和,“选择好一个人非常重要,因为当你选择一个人时就意味这你的选择是一种生活、一种目标。一旦走了眼,那就意味着一场灾难。”因此人品和性格(是否和自己相和)是66%的大学生所选择恋人采取的依据。这是一种比较高尚的择偶标准,注重精神不在乎其他条件,如社会地位、物质等的择偶还要经受住社会现实的考验。当大学生情侣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担当家庭责任的现实问题直接摆在面前时,理想化的爱情能否维持还很难预测。也有11%的同学以相貌为依据的,这看也是正常,但这样的爱情难以天长地久。对于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有15%选择这个,这其中女生占很大部分,很多女生则往往看重的是对方的能力,希望有一个能力比较强的男朋友。
如何认识自己的恋人,将近一半是自己的老乡、同学或校友,为49.5%,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正是所谓的日久生情;大学的社会活动很多,这样,接触的机会也增加,有20%的人是通过这种机会认识的;经朋友介绍的,比例也多,占到了18%,这是一种比较土的方法,但也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而通过偶然机会碰到的只有7.5%,偶然碰到,本来就不怎么熟,那在一起的机会就更少。
对于失恋的问题,被调查者绝大多数都认为顺其自然比较好,有82.3%同学能够对自己自我调整,转移注意力,而有16.7%的同学则认为自己不能很轻松得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甚至有小部分的人选择报复等一些不成熟的行为。
最后,面对毕业和以后,有什么打算,25%的表示,大家在一起不容易,要好好在一起,坚持,努力走到最后,直至婚姻;也有15%的人表示,假如现实不应许在一起,比如与事业的冲突,城市的距离。父母的医院,只能选择分手;也有48%的人,认为以后的事情难料,顺其自然好;大约12%的人表示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想现在开开心心的在一起。
在大学里,适当的爱情还是需要的,但我们不要过度的沉溺在爱情中,不要在热恋中迷失自己的方向,毕竟大学生活是我们学习和适应社会的关键时期,不能为了一时的快乐而把一生的幸福都抛弃了。对于爱情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平稳心,正确面对爱情。
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18-24岁者占到36.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和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对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传播工具,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的大学生的青睐。网上聊天、发e-mail给好友、网上浏览新闻……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从而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到当前大学生上网情况,我利用这次机会对我们学校的学生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
本次调查以大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40名同学(男女各20名)和大三社会工作的10名男生为调查对象。因为大一相对其他年纪有充裕的课外上网时间,大三受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及考研等原因,对上网的关注度相对淡薄一些。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由15个选择题构成,主要询问了上网的时间和其他人对网络的看法以及上网的内容。本次调查实际发放了50份问卷,实际收回50份,有效问卷49份,有效回收率98%,这么高的回收率对调查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反映的情况也比较真实。
根据调查问卷,网络知识的获得有52%的人是通过自学,通过同学获得的占32%。而从学校获得才18%,可以反映出学校网络知识教育的不到位,可能是学校开设的网络教育课程不是很多,对学校网络知识的宣传也没用着重。学生对从学校获得网络知识失去信心。
大学生上网的环境差,在网吧上网占到80%,学校上网占了10%,而自己拥有电脑的才占4%,无论在网吧还是在学校都非常拥挤,且空气是相当污浊,尤其是网吧,每台电脑所占面积还不超过1.5平方米。
对于上网的动机,由于学习需要才占24%,打发时间占了28%,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课外生活非常单调,习惯依赖上网来打发自己的时间,真正利用网络来提高自己的学习的很少。在调查中,大一女生打发时间占了20%,因为大一女生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而且谈恋爱的不多,所以选择上网来度过漫长的课外时间。高中可能接触网络的同学都很少,所以有10%的学生是由于好奇心去上网的。
在上网的费用上,48%的学生每个月都在50-100元,几乎占了生活费的6分之一,不足10元的仅有18%,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很重视上网的。有8%的学生上网费用在100元以上,几乎天天都在网吧。对于这么高的网费的来源零花钱占到了76%,还有2%的同学是跟同学来借钱上网的,那些借钱上网的同学应该好好反省了,在大学生的零花钱的使用上,上网占到了很大的比例。
在工作日中一星期上网的时间在4-10小时占44%,周末或节假日中10小时以下的最多占38%,从这点可以看出在节假日学生还是选择出去到同学拿玩或者旅游回家等,而在平时的工作日大家都把这些分散的时间用来上网,因为上网具有临时性,不需要有很多的准备。所以大学生的平时课余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后学习看书的时间太少,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上网的时间中58%的学生都是不定时的,32%的学生选择在晚上上网。我们学校没用规定上晚自习,而在高中天天上晚自习大家都很厌恶了,到了大学很少人选择自己去上晚自习,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中大家选择了上网。在我上网的经历中,晚上都是排队上网的,学生白天都要上课。
64%的同学认为父母或老师只了解一点点的网络知识,20%的人认为其父母或老师一点点都不了解网络知识,了解的只占了14%。可以看出在对待学生上网的问题上是很片面的,
不具有科学性。家长和老师本身应该加深对网络知识的了解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网络。在看待学生上网的问题上同意孩子适当可以上网,禁止上网的占8%,任其自然的占24%,没有一个无条件支持上网的,说明了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上网态度还是比较坚决的,都是采取保守的态度,好像怕网络会给学生造成多大的坏影响。这也是家长和老师对网络不了解而造成的。随着学生的长大,特别是高中毕业后上网问题有所放松。但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不要去上网。家长在反对学生上网的理由中怕学生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的占68%,怕学生易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身心健康的占30%,从这点来看家长更在意学生的学习和课余时间的利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可能关心的较小。增加开支的只占了2%,家长在对学生的培养中所花的钱和时间不是太在乎,一般家长认为只要学生能考上什么就是炸锅卖铁也给学生读书。但是只注重学生的时间和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生上网的目的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大概就查找学习资料聊天交友和娱乐音乐。其中最多的是娱乐音乐有72%,其次是聊天交友的是70%,学习只有48%。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只局限在娱乐交友方面,而真正的利用网络来获得更多的知识还是较少,这正好跟学生上网的动机打发时间相吻合,学生在网络上发掘的有用的东西太少。而阅读新闻只有24%,网络信息具有及时,准确,可用性但是学生对这点资源没有很好的利用上。上网时间以后分为白天上,还有就是晚上通宵上网了,通宵上相对比较便宜的。但是通宵上网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利,容易让人神经迷乱,认为可以偶然通宵上网的占68%,坚决反对和很赞同的都一样占16%。学生不但是为了省钱来通宵上,而且通宵可以调节人的生活,所以还是有很多人乐意偶尔去的。现在网络游戏非常盛行,对于游戏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虽然很多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不可自拔。但是游戏毕竟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开心的一面,所以自制力不好的学生不要去玩网络游戏,一旦上瘾后果就严重了。通过调查40%的人认为可以适当去玩,26%的人认为网络游戏毫无意义不应该去玩。但是一般的喜欢上网的人都玩网络游戏,因为其他事情不可能占用很长时间的。
对于身边喜欢上网的人,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呢?62%的人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适当说服别人少上的只占了22%,因为大家都喜欢上网,而且上网对别人没有很大的影响。大部分人可能会对比较亲近一点的朋友说服,而一般的同学要是那么做可能会遭别人反对。上网对一个人的影响不是太直接,所以大家都没很去重视。
网络能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学生,使得部分学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网络向大学生展示了各类知识结构,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这对于大学生能力的提高应是大有裨益的。对于网络所带给你的知识跟你想象中的相比哪个多一点呢?40%的人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36%的人觉得网络带给自己的超出自己的预料,只有24%的人觉得网络没有带来很多能被自己利用的知识。其实这要看我们怎么去利用这个网络资源,也跟我们自身的水平知识相关,不同的人利用网络资源的情况也不同的,小学生跟博士生相比,很明显博士生就能很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但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水平都差不多,而且我们对网络知识了解的差不多了,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利用网络知识来充实自己。
通过对这个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问题存在这几点不足:
沉迷于网络的虚拟化。大学生感兴趣的两个重要主题是网上交友和网上恋爱,这两个主题又是和网上聊天分不开的。对于聊天的评价,有人认为是排解现实中压抑不满的重要方式,有人认为是展现另一个自我的途径,有人认为是的消遣方式,有人认为是重要的交友途径,也有人认为是无聊。
第一,影响学习成绩。由于大学生的课程比较松,课余时间上网的较多,所以课后复习这一工作作的不够,一旦沉迷网络成绩可能是一落千丈,对学生的成绩有很大害处。
第二,既费钱,又影响身体健康。上网的环境以及网费的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一小时一块半,一般人一次上网都要5块钱以上。要是喜欢上网的可能要用更多的网费,网吧的空气容易让人头晕目眩,甚至有人不习惯出现欧土等异常反映。
第三,网络知识贫乏。许多大学生在网上除了聊天、使用免费电子信箱、看新闻外,就不知道做什么。只喜欢玩游戏,聊天交友这类。所以学生在对网络的利用还是比较贫乏的。很少人知道发贺卡,电子邮件等一些网络常用的工具。对网络知识了解更少,更不要说黑客技术等。
第四,随意性大。从上网原因和聊天话题两方面都体现出大学生上网存在较强随意性。都没有一定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打发时间。更多的人都不知道上网来做什么的。
对此,我们的老师还有学生自己要进行反省,学校进行宣传网络科学知识,以及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还有错误使用网络所带来的后果。正确引导我们学生使用正确网络资源,让我们走在网络知识的前沿,不断的增加就业信息和其他相关知识。充分把握网络带给我们的每一个信息。它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大学生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我们应该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对网吧的管理也进行改进,限制学生浏览一些非法网站,做一个有素质的网民。对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同学进行思想教育宣传,努力从游戏中拔出来。正确的利用网络带给我们的信息,才能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网络在对于大学生获取信息、关注社会发展趋势、了解自己专业发展方向及专业动态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若利用网络过度地玩游戏,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大学生接触网络比较濒繁,说明了网络对大学生重要之外,也说明了大学生由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这更显出大学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的重要性;学校应该开设一些基本的电脑网络课程,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来参加一些的电脑网络知识的培训、选修电脑课程等,用来增加大学生的电脑方面的知识以及提高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上网的引导和管理,针对一部分大学生自律能力不强的特点,学校应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影响学习,让学生自己明白沉溺于网络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应该把时间充分而合理的利用起来,多学些知识,多参加社会活动。对于调查结果的思考:信息时代匆匆的步伐让大学生不能不使用和接受网络,不管它会带来多大的冲击,也这种冲击中夹杂着多少不良的成分。大学生终归是离不开网络的。为什么同样是应用网络,大学生就不能挖掘出最实际的意义,而仅仅停留于娱乐和消遣?这恐怕就是一个认识和对待新事物的态度问题了。对于这样一种新事物,既不能视之如洪水猛兽,因为它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而因噎废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样的优点。作为大学生,
应该认识到沉溺于网上娱乐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网络提供了大量信息,又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大学生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并不否认网络同时会带来了一些不良的信息,特别对于大学生而言,完整的价值观念还未形成,好奇心又很强,很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网络完全开放和虚拟的空间可以让大学生随心所欲的表现自己,但如果把握得不好,猎奇的心态和过分追求个性张扬的心理也许会把大学生引入歧途。所以在纷繁的现象背后,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来看待网络。
一、调查目标:
1.了解学生的理想
2.了解学校指导的实际情况和理想教育现状
二、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详细调查)、学生当面了解、采访学校教师和领导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15到20岁的左右的六年里,现在的孩子一般都要从中学里走过。六年的漫长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很多的东西,甚至所获得的改变可以左右一个人一生的道路。特别是人在中学阶段的当口。人的身体,人的大脑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奇异而深刻的变化。一点点,人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成长为一个青年。这个过程中所接受的每一种思想,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一个开始,而在这个阶段确立人的理想就是人生最紧要的第一步。
人的理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生活理想、社会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是基础,是人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应予以合理的.满足;社会理想是人理智上的最高追求,包括国家的,民族的,人类的。而职业理想是生活理想和和社会理想之间必要的过渡阶段和中介环节。换句话说:生活理想应提升到职业理想的高度上去,社会理想应落实到职业理想的实际中来。
在人一生的活动中职业生涯既是一个人谋生的手段,实现自身价值的必需,又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人生实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就是中学生实现生活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最佳结合点。
然而,当代中学生的职业理想现状如何呢?对此,笔者对一所普通高中的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从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问卷显示,虽然经过了初中三年的成长,到了高一高二仍有近16%的学生认为:理想与职业理想的概念是一样的。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这部分学生连职业理想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更不用谈自己树立什么职业理想了。自然的,问卷相关显示:有的学生未曾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那么,在其余近84%的学生中,他们对于职业理想就一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吗?根据我对一些学生和老师的近距离了解,多数学生对职业理想的问题是比较混沌的,或者说是没有责任型的,职业理想对他们来说并没有起点或者目标的意义。有的学生曾想过有关职业的问题,实际上,也仅仅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想象,对于他们来说,最眼前的学业才是他们所应该关注的。
在问卷的主观题中,有很多学生明确地写出:理想就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那么考上好的大学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以后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但是,这种好生活好工作对他们来说是极其抽象的,并没有清晰的想法和设想。他们实际上把考上大学看成了终极目的了。考上大学之后呢?再说吧!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大学生中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学中文的不喜欢中文专业,学外语的转学法律,有的甚至放弃了学业。
在问及“是否关于职业理想的问题以后再考虑会更好一些?现在主要是学习?”时,62%的学生选择了“是”,还有近7%的学生选择了“其他”。我不禁想起了资深顾问式培训专家倪砥的《我不是在教训你》这本书中的一句话:错就错在不知要到那里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1962年克林顿作为阿肯色州的学生代表,到华盛顿出席了全国青少年代表大会。他们参观了白宫,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而年仅16岁的比尔在当时就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当美国总统,成为影响世界的人。这以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走进白宫,几乎没有走什么弯路,在他46岁那年如愿以偿。
用三十年的时间哪一种合理的目标达不到呢,怕就怕南辕北辙。我们的学生,他们中很多人都脚踏实地没错,眼朝地下,背负着学习的铁犁向某一所大学开垦着,而这所大学所学的东西真正是他自己想要的吗?只要看看下面的问卷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对于已分科的高二年级,有近50%的学生所选的班科与自己的职业理想不一致或不知道是否一致。连最眼前的分科都没法保障是学生自己所需要的,大学就可想而知了。这显示出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要持续多久,而我们的学生究竟要往哪里去?
撇开上面“有没有”的问题,我们来看看“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交代的是:我调查的是一所设于小镇上的普通高中,吸收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周遍地区农村的孩子,有一定区域局限性。
对于“我的职业理想是什么”这个主观题,我仔细翻阅了完整的四个班级的问卷,(其中两个高一班,两个高二班)我惊异的发现这四个班分别是全班45人中有18人,58人中有13人,67人中有18人,73人中有20人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另外,比较多的是医生,每个班里也都有10人左右,此外较多的就是警察、律师。当然也有其他种类的,但这种分布状况实在是不平衡。四、调查反思
是什么左右了我们学生的选择?是选择的范围!又是什么规定了选择的范围?是周围社会所给予学生们有关的职业信息!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的重重围困以及学业的重压下,他们的眼睛所能触及并能够比较了解的也只能是这些。更何况,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小镇,视野更加狭窄,也就更加需要有关这方面的系统的指导和教育。
然而,令人担忧的也正是目前的传统教育,升学率是学校日程的重中之重,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长远需要。现代社会的现状是高度信息化、科技化、多元化,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传统的三百六十行其实早已被打破。据统计,全国现有一万多种职业,新职业仍在不断涌现。闭目塞听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的机会。中学阶段是学生吸收外在信息,定下生长基点的紧要时期,在新的形势下,非常紧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世界形势,开拓视野,这样学生才会有较高的人生起点和更高的人生标准。而对于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更是起着目标性的启示作用。
1994年9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颁布了《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之中,明确表示,职业指导是普通中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和专业;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兴趣、才能和体质等特点;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需要和个人志愿之间的关系;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符合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的职业或专业方向。
而且明确规定:职业指导的教学课时,在初中阶段不低于15课时(一般在初二设置为宜),在高中阶段不低于20课时(一般在高一设置为宜)。职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分初中和高中两阶段分别加以说明,并说明了职业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然而,职业指导在学校的现状如何呢?据我了解,类似的指导往往集中在学生毕业前填报志愿时进行。其实进行的指导只是升学指导中的一部分。一般教师也往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指导。重要依据即是高校历年招生的分数线,主要是注意学生的专业限制和录取可能。虽然减少了一些填报志愿的盲目性,但这显然比较忽视学生的兴趣,身心素质,学习潜能和个人理想,也忽视了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再则职业指导的内容并不是单纯的最后选择,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提高素质,发展潜质,使学生达到自我发现,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决策的高度。这些都需要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系统启蒙与引导,需要学生在平时就有一种对职业与专业信息较广泛的耳濡目染以及对自身的科学的观察与分析。显而易见,在现行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在仓促的时间里决定自己的命运,似乎可能违背问卷里显示的的人所支持的一个美好的少年愿望——“会努力使职业理想成为现实选择”!显然这样的指导已不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离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的目标更远。
中学生正值富于幻想,树立理想,建立人生基点的最佳时期,职业理想教育更成为当代中学生潜在的强烈需求。学校的职业理想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定任重道远,只有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和落实到位才能够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召唤。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来源
新时代,新潮流,新因素不断涌现,构成了我们的新生活,新时尚。我们愉快地接纳,勇敢地追寻。于是流行音乐应运而生,这是20至21世纪一个伟大的创举。而流行音乐作为当今音乐的主流,已经与中学生密不可分。特别是近几年,流行音乐充斥着电视、电影屏幕,专辑唱片屡见不鲜,音乐排行榜、歌友会对中学生来说已不陌生,像周杰伦、孙燕姿、阿杜等歌手更是耳熟能详。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幻想使中学生迅速成为追捧流行音乐的一员,但我们不仅要打上问号:“流行音乐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中学生如此喜爱?”
二、研究的目的与思路
1、通过研究调查,了解流行音乐风潮形成的原因,以及它为中学生带来的利与弊,寻求能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接纳高雅音乐,使流行音乐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多的帮助和鼓励的途径。
2、通过进行课题研究,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技巧,并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过程
第一阶段:拟订课题,通过网络读物寻找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第二阶段: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第三阶段:回收问卷,统计数据,制作统计表。
第四阶段:组员相互交流,分析总结,完成论文。
四、分析
表一: 中学生所喜欢的音乐类型比较
都说中学生是时代的先锋,这话果然不假。从上面的统计图中我们不难看出:绝大多数中学生(初中63%,高中87%)喜欢流行音乐胜过于其他类型的音乐,而对像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比较高雅的音乐则不大感兴趣。情况较好的初中生也仅有一小部分人喜欢而已。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是民族乐却收不到作为祖国新生一代的中学生的喜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仔细想想,也就不难得知:中学生总是向往着一种新的生活,即使它不是最好的,但它确是最前卫的。时尚的东西总能带来无限的创意与满足感,流行音乐既其名曰“流行”,必定有它引领时尚的一面。由此观之,中学生如此钟爱流行音乐也不足为奇。
表二: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比较
流行音乐之所以更容易被普遍接受,一方面在于表达方式的直接,旋律优美,琅琅上口,歌词浅显易懂,形式自由,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们很容易从听流行音乐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内心的郁闷孤独也可以在音乐中宣泄。通过观察上表可见,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更偏向于后者。我们都知道听轻快优美的流行音乐能舒缓人的心情,听节奏感快的重金属摇滚乐可以宣泄心中的烦恼。而学习压力大、郁闷、孤独?全在音乐中烟消云散。所以可以看出当代中学生追逐时尚的个性及他们易紧张、焦虑的内心世界。当然,也有许多中学生是因为流行音乐曲调优美,歌曲容易学而喜欢上的。这也是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三: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内容比较
初中生部分
高中生部分
在关于中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的内容这一栏,我们的统计图显示:大部分中学生更喜欢听关于爱情和励志类的歌曲。针对大多中学生喜欢听关于爱情的流行歌曲,一些心理学家做出了解答: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育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学生的性知识开始萌动,常常表现为对异性从开始的有意疏远到对异性充满好奇和渴望,进而对朦胧的爱情生活十分向往;而流行音乐绝大部分能涉及情感生活,比较能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求,所以许多中学生喜欢听有关爱情的流行歌曲。再就是他们为什么喜欢听励志类的歌曲这一问题。有人说,中国的孩子是最苦的。不管他们是自愿的还是被逼的,总是得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他们被寄予厚望,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会如此的劳累,不仅只是自身的问题,同时也和中国的教育体制、家长老师的教育方法有关。这个问题我们将会在下面点到。而人总是在逆境中盼望曙光。当我们由于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而灰心气情绪低落时,我们往往会选择听一些例如〈〈海阔天空〉〉、〈〈青春纪念册〉〉、〈〈阳光总丧在风雨后〉〉等励志类歌曲。这些歌曲教给中学生要勇于面对挫折,不要放弃,要坚强地站起来,靠自己去克服困难,所以这些励志类歌曲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帮助中学生重拾信心,勇敢克服困难的作用。 表四: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
经过上表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中学生都对流行音乐作出了客观的评价,认为听流行音乐对学习有帮助,只有极个别同学认为流行音乐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下降很多。我们都知道音乐的熏陶能令人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且美丽,培养出完整健康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以及观察、思考的能力等。欣赏音乐可以消除大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分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地出现,就会很好地调动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同时可以宣泄情感,使心理得到平衡。对于长期处于紧张学习状态的中学生来说,适当地欣赏音乐可以使精神饱满、活力旺盛,而且通过欣赏音乐可以培养人的气质和风度,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完美的人格。从这一点来说,适当地听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
表五:老师父母对流行音乐的看法
由上表可以看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家长开始接受流行音乐。孩子听流行音乐越来越受到老师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说明了当代的家长和老师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理解度的,这是新时代中学生的福音。
而站在大人的观点上反对孩子听流行音乐的原因无非有以下三点:
第一:流行音乐影响孩子学习怎么办?
可以适当地与孩子谈心,让他们将爱好与学业分清。而且经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每天听流行音乐的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而且只有很少的学生选择在学习时听音乐。这是对学习影响不大的; 第二:在流行音乐方面花太多的钱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中学生经常接触流行音乐的渠道最多的是歌手的唱片。所以,我们建议父母可以采取在这方面限制他们的零用钱的方法或者让他与爱音乐的同学借磁带、CD来听也不错。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还发现了现代中学生具有较好理财观念,大部分受调查者每月在流行音乐方面花销不超过20元。这是一个可喜的成果;
第三:流行音乐都是关于情呀爱呀等,对成长不利。
流行音乐的歌曲内容虽然有很多以爱情为主题,不过不要把流行歌曲的内容全部归结到爱情主题上去,因为当中也有许多歌曲是励志的。上文表三中就显示: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们都非常喜欢听励志类的歌曲的。这些歌曲内容健康,向上,会成为我们的精神动力! 而且现在的中学生都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所以只要有健康良好的引导作用,偶像是谁,听什么歌都无妨。过分的压制反而让中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适得其反。所以作为新生命的流行音乐,我们不应过分扼杀干,我们不是常说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吗,流行音乐也是一样,适应社会的保存,不适应的就要被社会淘汰,家长们就不要过分担心了。
表六:中学生是否希望流行音乐进入课堂
通过采访还发现很多的中学生认为音乐教材上的内容已经典已经满足不了富有朝气的现代中学生,对于追求新鲜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不愿接受50年前的歌、听100年前的音乐。这样,另一个关于中学生是否希望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的调查中,为什么会有远超过半数的人选择希望流行音乐进入课堂也就不难解释了。而且我们现在不是提倡“综合性”、“全面性”的素质教育吗?这正好告诉了我们的老师,不要视流行音乐为洪水猛兽,也不要一味地排斥流行音乐,这样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其墨守成规地赞颂古典音乐的高雅和批判流行音乐的低俗不堪,不如适当地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将流行音乐与教学结合起来,循循善诱,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流行音乐,如何分辨音乐的优劣,如何从流行音乐中吸取营养成分,从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流行音乐成为我们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五、结论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作出结论:当代中学生钟爱流行音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流行音乐以它跳动的节奏进入了中学生的成长记忆中。中学生作为新生的一代,富有朝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追求时尚,追赶潮流。而流行音乐作为当下音乐的主流,能够引领潮流,反映了时下的流行趋势,自然就受到中学生的追捧。中学生生活的这个时代,不仅耳目渲染着流行音乐的气息,而且青春年少的中学生身上流动的沸腾血也使中学生欣然地接受了这股音乐的冲刷和洗礼。正是因为流行音乐富于动感、超时代的旋律,打动了中学生的心,使中学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遐思。
虽然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是高雅音乐,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比流行音乐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但掌握它毕竟需要较高的音乐素养。贝多芬、莫扎特等等古典音乐作曲家的优秀毋庸质疑,可他们能够代表20世纪么?最多是20世纪上半叶吧。相比之下,流行音乐就显的更大众化,它代表了这50年来的纷繁变化,而这是任何古典音乐所无法替代的。此外,音乐是最能营造气氛的:流行音乐营造了商业气氛,古典音乐营造了学术气氛,现代音乐营造了创新气氛,这都是我们所需的。而如今,流行音乐越来越受欢迎,音像店也越来越红火,MP3、MD的畅销都表明流行音乐以及与流行音乐有关的相关产业都有着巨大的商品市场潜力。同时流行音乐也由于它的“流行”推动了音乐的发展以及流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各种文化以及潮流的交流, 也使得中学生更加宽泛地了解音乐,享受音乐。
为了掌握全区贫困学生的情况,xx区妇联深入22个乡镇中、小学和4所区属中学对贫困学生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摸底调查,调查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困学生的基本情况
xx区XX年在校学生58110人,其中1-9年级50945人,高中7165人。1-9年级贫困学生4107人,占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的8.1%。其中小学生36323人,贫困学生2407人,占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的6.6%;初中生14622人,贫困学生1700人,占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的11.6%;高中7165人(普高5364人,职高1801人),贫困学生1903人,占高中在校学生的26.6%。
二、贫困学生的现状
XX年下学期以来,国家对九年制义务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即:免书籍费、免学杂费,给予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9年级学生属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免书籍费和学杂费。贫困家庭寄宿生的小学生每年补助生活费700元,中学生每年补助生活费1000元。高中学杂费和寄宿费(以XX年上期为例):高一每学期学杂费1664元,高二每学期学杂费1369元;高三每学期学杂费982元。寄宿费女生每学期200元(公寓楼),男生每学期120元,生活费每月300-500元之间。高中学生平均每学期的学习、生活费用约4000元,加上其他费用,每年约10000元。
家庭贫困不只是交不起学费的问题,还有很多学费之外
的费用,如吃饭、穿衣、治病、学习资料等。由于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存在,导致有的贫困家庭学生辍学。从调查的情况看,小学辍学现象少,只是极个别的学生因身体、智力等原因辍学。初中辍学生(XX年9月至今)473人,占在校初中生的3.1%;高中辍学生333人,占高中在校学生的6.2%。
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下,大多数贫困学生对待家庭贫困能持乐观态度,能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是也有少部分贫困学生因家庭贫困胆小、自卑、不合群,怕别人嘲笑、看不起,进而自我封闭,自暴自弃,成绩一落千丈。
三、贫困学生的贫困原因分析
我区贫困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少部分来自区城下岗失业和无固定工作家庭。从全区摸底的情况看,贫困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地处偏远山区,经济状况差,收入低。这部分贫困学生3334人,占在校学生的5.7%。这类贫困学生有3种情况。
1.自然条件差,无经济来源。如湘江乡初二学生赵琴,家住庙子源村香草组,距乡政府20公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信息阻塞。近年来,由于林区封山育林,限制砍伐,返贫现象严重,加上父母没文化,缺乏经营头脑,家里无其他经济收入,生活非常困难。
2.田地少、人口多,读书子女多。如:界牌乡大林江村(沱江镇五小就读)李恒,家里4口人一亩田,父母文化程度低,
外出打工挣不了钱,生活艰难。大锡乡中心校六年级学生刘晓艳,家里三姐妹,大姐是株洲中医学院大二学生,二姐是三中高三学生(因家庭贫困,现已辍学外出打工)。加上爷爷、奶奶、父母,一家七口人,靠父母微薄的打工收入支撑全家。
3.父(母)下岗失业。如:一中高一学生黎斯洁,父母都是国有林场下岗职工,爷爷奶奶年迈且常年有病,家里靠吃低保和父亲打零工维持生活,家里贫困让她有辍学的念头。
(二)本人或家人因重大疾病、事故、灾害导致贫困。这类情况的贫困学生1481人,占在校学生的2.6%。这类贫困学生有3种情况。
1.本人或家人患重大疾病,入不敷出。如白芒营镇中心校五年级学生徐千红,家住石角岭5组,家里6口人,本人两年前查出患有白血病,现在每天需吃药,每季度需到长沙湘雅医院化疗、输血。其父母智力低下,每天外出卖苦力。河路口中心校一年级学生廖丽姿,父亲XX年患尿毒症,药费花了30多万元,爷爷将自己的肾捐了一个给父亲,现在每月还要吃6000多元的药才能维持生命,一家六口人全靠爷爷一人的退休金生活。小圩镇中心校钟土兰、钟水旺两姐弟,家住绣球村钟家组,上面还有两姐姐,其母亲智商低下,父亲患肝癌已到晚期,依靠社会救助才得以生存。
2.因祸致残。如:小圩镇练江村小学一年级学生陈颖,父亲因车祸变成植物人,家中欠下巨额债务。东田镇中学七年级学生徐珍珍,母亲去世,父亲因车祸丧失了劳动力。
3.重大灾害给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如:沱江镇一小学生
郑建华,家住富江路,今年因火灾房子被烧,现在租房住。务江乡中心校六年级学生李光耀,家住胡青村苟仔坪组,去年因山洪,住房被泥石流冲垮,建房非常困难。
(三)父母离异、单亲和失去双亲家庭。这部分贫困学生有1105人,占在校学生的1.9%。这类贫困学生有4种情况:
1.父母离异。如:务江中心校三年级学生盘鑫,父母离异后没人管,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大锡乡中心校二年级学生赵丽婷,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父亲上要赡养爷爷奶奶,下要抚养一双儿女,生活压力非常大。
2.父(母)一方死亡。如:二中高二学生林付妹,年幼时父亲去世,姐弟二人上学全靠母亲。母亲现在精神恍惚,做不了事,尽管自己学习成绩好,但即将面临辍学。xx职业中专七年级学生杨琳珍,几个月时,母亲去世,父亲将其交给外公外婆后再也未联系和抚养过,外公已去世,现在与70多岁的外婆相依为命。
3.孤儿。无父母,跟随祖父母生活或由其伯、叔、姑抚养。如:白芒营中学七年级学生胡建,家住神仙洞十二组,父母去世后跟随爷爷生活。三中高二学生奉秀繁,家住涛圩汉冲村,父母去世后,跟随伯伯生活。
4.遗弃儿。自小被亲生父母遗弃,被他人收养。如:大圩镇中心校五年级学生钟遇辉,自幼被父母抛弃,被单身养父收养后,由奶奶带养。岩口铺完小六年级学生唐捡爱,遭父母遗弃后,被现在的养父母捡养,养父母已年迈,外出打工不可能,种田也力不从心。
贫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是贫困学生本身的过错,但是贫困却使他们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和梦想,承担不该承担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社会压力。贫困学生应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政府的关爱。
四、解决贫困学生问题的建议
1.增加贫困学生家庭成员的就业机会。我区下岗失业现状较为突出,夫妻双双下岗或一方下岗另一方收入较低,很容易导致家庭贫困。有的虽然解决了低保,但低保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对于一个有子女在校读书的家庭来说,光靠低保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使其就业。因此,劳动就业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拥有更大的就业空间。同时,优先考虑贫困家庭成员就业,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机会。
2.整合资源,加大投入。
首先,政府要加大助学投入。将品学兼优贫困学生(特别是高中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费用纳入救助统筹范畴,使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能安心学习,出好成绩、出好人才。
第二,发挥部门(如民政、人社局、工会)作用,加大对低保户、下岗失业、困难职工家庭学生的救助,对这些家庭考上大学的子女给予资助,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第三,设立爱心助困基金会。组织爱心助学捐款活动,将社会各界、慈善机构捐助的资金由教育局集中管理,集中使用,帮助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
3.给予贫困学生更多的关爱。
首先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要密切关注贫困学生家庭动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其次学校老师要定期走访贫困学生,加强与贫困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精神鼓励和智力支持,让贫困学生正视贫困,战胜困难,从而奋发图强,学有所成。
第三,开展结对帮扶。妇联、团委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爱心结对”、“爱心帮扶”、“爱心救助”等活动,使贫困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不因家庭贫困而放弃学习。去年,我们争取同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龙春明的支持,帮助5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同时,我们还争取了北京儿童慈善基金会的“童缘”项目(此项目落户沱江镇二小),在沱江镇二小成立贫困山区少儿艺术团,挑选60名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进行书法、美术、舞蹈等方面的培训,并搭建平台,让他们有机会走出瑶山,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通过我们牵线搭桥和其他部门的支持、配合,“爱心结对”、“爱心帮困”、“爱心救助”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贫困学生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靠一个人、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共同关注。把帮助贫困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贯之下去。
一、调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发问卷等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小学的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其中学生问卷195份,家长问卷176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
二、调查目的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调查步骤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
1、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
2、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
3、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
4、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
通过回收调查表,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
四、调查对象
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个体户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6.3%;中专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83.8%;收入较好的只占2.5%;经济困难的占12.5%;特别困难的占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时看书看报的占17.5%;指导孩子学习的约占23.75%。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有桌椅、灯具、必须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
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五、调查结果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 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他们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二是粗暴 。很多父母都将自己摆在家庭的绝对权威地位。孩子一不小心弄坏了家里的一件小东西,家长会大发雷霆;一次考试失误,家长会毫不留情,痛骂斥责;如果在外闯了祸,那可更不得了,一顿臭骂自然少不了,拳脚相加也会接踵而至。从调查中显示,有30%的家长都会凭借自己的家长“权威”,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如不准到同学家去玩等。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平等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许多孩子由于家长的粗暴无知,有的放弃了心爱的体育活动而埋头于书山题海,被迫“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很爱好画画,却被家长逼着告别了自己的兴趣……这些家长把严格要求理解为不断地批评、训斥和逼迫孩子。这不能不说是家长的过错。为此,国家总督学柳斌曾痛心疾首地指出:孩子为了观察蚯蚓而换来家长一巴掌,我觉得这一巴掌可能就打掉了一个未来的科学家。
三是放任。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生自主发展的洪流中,部分家长片面地认为:自主发展就是让孩子自己发展、随意发展,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往往对孩子的品行、爱好、兴趣以及社会交流不闻不问,缺乏必要的辅导和教育。有的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感到十分失望,从而丧失了对孩子的信心,于是索性就放任自然,随他去了。
四是望子成龙 。这种类型的家长往往对孩子期望度过高,要求过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做人中人,就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人生的价值,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有太多太多的孩子只想当科学家、董事长、总经理、博士……那么,可以想像,他们美好的梦想在现实面前将会形成怎样的一种落差。
五是严他宽己。 从调查中显示,有80%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对自己要求放松,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从来做不到。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教孩子尊重父母,一边自己却不尽赡养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自己却从不摸书本,经常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甚至破口漫骂……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学习、生活懒散,多半没有上进心和求知欲望。
六是重智轻能。 作为一个社会人,既要懂得知识,也要掌握技能。授人以鱼,仅够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得益。从本次调查中得知,至少有80%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搞好学习就行了。他们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孩子的生活技能、学习技能、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少得可怜。这样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很难有大的发展。
六、对策
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水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是全社会的事,其中与教育部门联系尤为密切。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承担起协调校内外教育力量的重任。当前可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开办家长学校,定时定人办好家长培训班,让家长接受当前的先进教育意识、教育动态,这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是学校开设家长接待日,每月定时专门接待来访家长,与家长们在某些教育问题上进行交流、沟通,达成共识。 三是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从而因材施教。 四是设“家长联系卡”,定期或不定期地送到家长手中,并请家长反馈信息,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为祖国培养全能型的一代新人。
一、我校学生消费分析情况
我校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⒉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⒊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对企业而言,中国移动做的较好,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错的业绩。
总之,大学生群体消费市场在逐渐扩大,人们对其关注也逐渐提上日程。因此,大学生消费市场定将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各企业、商家应深度拓展其消费市场,抢得先机。
二、调查过程
这次国庆期间和几个同学到大部份寝室去做了一次大学生消费调查,主要从他(她)们的衣、食、住、行等相关方面去调查的。
①吃饭仍是大头
4-601这是男生寝室,住的是800元/年的学生,走进去有四个人在,先做了介绍,然后问道:“请问你们在学校的消费最大的地方在哪里?”其中一个回答到“一般我们平时不出门的,最大的就是有时同学叫请吃饭(如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我这个人比较爱面子,就请一些朋友去吃饭。大概一个月一两次吧?一次就100元左右。”
5-513这里面住的是1200元/年的学生,请问:“你们平时吃饭是到食堂吃还是外面吃呢?”,回答到:“忙的时候就在食堂,不过一般在外面,外面可以吃好的呀?”,请问:“你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家里提供多少呢?”答到:“这可不一定,没定数,有事需要还要超过一千多的一个月,节约点就700元左右”。
这是从男生中取出的两种不同类的同学,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些回答,从调查中了解到男生78.2%都要抽烟,说是什么为的消出心中的烦恼,有的是打发时间,有的是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大家都要散发香烟,有朋友叫请吃饭,为了面子,只好请了,哪怕是全身家当就这么几十块,不吃饭也得忍。这就是大学生饮食消费调查出的结果。
调查显示,除了学费、住宿费外,大学生64%的钱消费在饮食方面。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而且大一、大二学生校外就餐花费明显高于大三、大四学生,据分析这可能与大一、大二学生独自面对大学生活不久,消费与大三、大四学生相比稍欠理性有关。在校外就餐消费,大学生每天一般将消费金额控制在50元以下,其中以20元以下及20-40元最多。
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年都要参加6-10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年需要150-600元之间。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意思。
②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许多大学生告诉我们,如今的爱情不再有免费的午餐,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
对问题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500-20__元不等。
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条价值7800元的铂金钻石项链);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全由男方埋单的局面已经完全打破,出现三种情形,即:男方全部负责、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三种情况,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于男方的情况。
③手机、电脑消费
半数学生持有手机通过调查显示,30%同学拥有电脑,手机电脑消费是在校大学生除了饮食之外的第二大消费项目,占整个消费支出的12.5%,有的学生此项支出达到每月消费总额的30%-40%。
大学生持有的手机品牌种类繁多,在52部手机中品牌多达24个(还有部分未注明),价格一般在800元左右。
从手机话费的统计看,大学生手机每月平均费用基本控制在10-100元这个范围,占被调查人数的54.5%,手机月消费超过50元的为21.5%,而超过100元的为5.5%。
④乐为时尚埋单
在饮食消费情况调查中还可以看出,零食是女大学生的偏爱,女生每个月的零食消费大都在5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00元。
在回答“如果除去生活费还有剩余的钱你会干什么?”这个问题时,女大学生选择的多是“买衣服和化装品”,可见大学生还是将追求美丽放在了消费的重要位置上。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一件商品的第三大因素。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从这两个方面不难体现大学生在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等方面的追新思想。
在问道:“你们平时消费大部份消费在哪里?”。其中一个烫了发型的同学回答:“我呢?应该都花在了我的装饰和衣服上了,因为我对吃不感兴趣,每个月吃就200元都行了,但是其它要用五六百,没办法,就像我这头烫成300多”。
在问道:“你们买衣服一般是到专买店买还是到商场去买的呢?”。一个同学回答到:“哪样看什么商场了,有些商场质量很差,穿不出该有的效果。”
从消费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
许多大学生特别是女生非常注重形象打扮。成套的品牌化妆品成为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女生的最爱,而做头发则成为女生美丽消费的另一重要方面,染发、烫发、拉直、做营养……只要是能美一回,许多女生愿意付出一大笔代价。调查结果显示,大二学生做头发的人数还较少,大约占其总人数的47.37%,而随着年级的增长,做头发的人数逐渐增加,其中又以染头发的人数居多。
三、从汇总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的两点:
(一)、大学生消费水平明显偏高;
(二)、大学生理财意识淡薄,还没有相应的理财观念和水平。每学年除了学费、住宿费以外,一个大学生还要花多少钱?调查结果是:一个大学生年消费在3000元以下的仅5人,占5.3%;5000-8000元的28人,占40%;3000-5000元的21人,占30%;8000以上的达到了18人,占25.7%,其它有的达到2万元。
在回答“你有记帐的习惯吗”的问题时,仅有17.2%的大学生回答“有”,82.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而一小部分大学生给出的答案是“不太爱记、大体总数记一下”、“大部分钱不知花到什么地方去了”。显著的数字对比可以看出大学生理财意识还比较淡薄,很多学生每月消费超支。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75.16%,只有不足5%的学生亲友资助、勤工俭学及和奖(助)学金。在回答“本月超支了你会怎么办?”的问题时,47.47%的学生选择“先花下个月的”,20.22%的学生选择“向父母要钱”,也有选择“打工勤工俭学”的,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非常强。
在大学生方面还存在着假日旅游,在调查中,有5.6%的学生利用家里提供的生活费去旅游。而旅游所花的金费在100-1000元左右。
感情,多么完美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完美的感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一样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感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并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经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构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我的恋爱状况,树立进取、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资料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资料,力图经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西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调查时光为20xx年10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景
大一学生理解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以往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仅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简便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感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景
大二学生理解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1、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自我有梦想恋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仅有110,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男生比较实际,而女生比较倾向于梦想化。
2、在对待异地恋和感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在恋爱时光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光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爱欲望比女生要强,并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景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仅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6、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我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感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感情而对自我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梦想的感情,而不相信感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学生恋爱观调查情景
大三学生理解调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60%是男生。这可能跟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在理解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我的恋人不是原先所梦想的类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较浪漫,认为自我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感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21人有17人表示没有网恋经历。对于异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
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一样,做了比较的记录。70%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仅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感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光上,女生把恋爱时光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0%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在大学校园,经常能看到男生手捧玫瑰,在女生宿舍楼下痴痴等待,望眼欲穿,也经常能看到一对对情侣在学校食堂共同进餐,卿卿我我
维持感情需要浪漫,但是,制造浪漫也需要玫瑰和钻石。进入90后大学生时代,谈一场恋爱需要多少成本?是谁在为他们的恋爱买单?身处热恋之中的学子们又是怎么看待他们无法回避的恋爱成本问题呢?
part 1 算算账浪漫需要多少成本
贾同学高同学 刘同学 小飞 小胡
生活费 500元 800元 1500元 1300元 1000元
恋爱开支 200元左右 400元左右 600元-800元 600元左右 400元-500元
恋爱开支五大项礼品开支最可怕
当然,恋爱谈的是爱,而不是钱。把风花雪月抛在一旁,只把世俗之物摆在台面上,岂不是太煞浪漫的风景?可是,谈恋爱不能只是乌托邦式的空谈,必然要考虑到现实的因素。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恋爱成本主要花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起吃饭、逛街、游玩时所花的钱;通讯费;送礼品的开支等等。
吃饭、逛街、游玩等所花的钱是大学生恋人的基本恋爱开支。小刘是南京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女朋友和他就读于同一个院系。他们基本上每周去学校外面吃两次饭,有时去比较低档的小餐馆吃一些炒菜,有的时候为了改善伙食,就去一些中档次的餐厅;他们每个月逛一次街,买衣服、喝奶茶等也要花一些钱。记者发现,南京一些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比如中山陵,一些比较繁华的购物中心,比如夫子庙和新街口的时尚莱迪,也是年轻的大学生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而在学校周围,学生情侣也成为了一些餐馆、水果摊等店铺的主要客户群。
通讯费也是大学生恋人的主要开支之一。对于恋人在外地的同学来说,电话费,上网视频,相互看望时的车票、飞机票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程波是西南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而他的重庆女友已经毕业出来工作了。虽然同在重庆,程波的学校距离女友租居的地方仍有2个小时的车程,每逢周末程波都去女友那边,每周的往返车费就得花费程波二十元。刚开始时每晚的通话时间至少在一个半小时,现在也有半个小时左右。程波每月冗长的话费单已成为他的不能承受之重,尽管如此,每晚的电话拉锯战仍旧持续着。而南京理工大学的栗同学为了看望身在重庆的女友,每个学期要花上20xx-3000元钱来支付飞机票的费用。
一.选择自主创业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现实,大学生就业现状: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方面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及企业的对其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篇报道:
麦当劳前掌门人吉姆·坎塔卢波说:“美国任何一个乡村老太太都会做汉堡,但她们做的汉堡只能自己吃,而我做的汉堡能卖遍全球!”在河南XX市,也有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她不仅把中国家庭主妇都会做的馄饨,做成了像麦当劳的“汉堡”卖遍全市、全省、全国,还要到联合国介绍卖馄饨的经验。
她,就是XX市巧味馄饨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33岁的徐晓恩。
这不是在调查这个成功的下岗女工,也不是在鼓励大家都去卖馄饨。是建议大学生自主创业,包括开餐馆之类的普通职业。我做的问卷调查,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大多大学生不愿意自主创业?答案主要有下面几点:
(一).大学生刚毕业,那里来资本自主创业?
(二).要是自主创业,那我们学那么多知识干嘛,不用读书也可以去开个私营企业什么的,现在身边不是很多小老板什么书都没读吗?
(三).自主创业的风险太大,父母投入的教育资本何时能收回?
(四).特别是一些女生会有这样的问题,只想安安稳稳的找份工作。
等等。
其实这样的答案很现实,也是蛮符合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的。
二.选择开餐馆
再来看下面的材料:据统计xx年至xx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xx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高达410万,xx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是5年前的三倍,而从我们调查的企业xx年招聘大学生的人数来看,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同步,在调查的企业中,只有35.39%的企业表示xx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而且还有28.03%的企业表示xx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所以从用人单位来看,xx年招聘大学生人数只是有小幅增长,远远落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
其实大学生就业苦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看看网上关于大学生的热门职业,可以看到:
(一)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还没调整好,都一味的往外企、国企、政府机关挤,就象是大热天里挤火车,结果是可想而知了。
(二)对工作的要求过高,以为自己是天之娇子,瞧不起一些看似低微的职业。
我所调查的一些在校大学生,包括和自己一起的同学,结果显示:
1.40人当中有35人都表示既然读了大学,就要选择有利于自己前途的工作,即那些看来风光的职业,读会计学的就去企业当会计,学工程管理的就想去城市管理局工作。
2.33人没有明示瞧不起某些职业,自己没有摆大学生架子,但也不想将来就从事餐饮之类的职业。
3.有10 人表示自己以后可能考虑开酒店,但没人选择从开小餐馆开始。
接下来再看下面的材料:
赵明晨,一个23岁的青年,当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时,他的身份还只是个大学生,他现在的身份是“八零年代”主题餐厅的总经理。xx年6月26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对一家校园餐厅的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即将毕业的该校学生赵明晨和他的7名同窗一起联合参加竞标,在和另外两名来自校外的个体经营者的角逐中,凭借文化理念的优势,赵明晨最终夺得了餐厅的经营权。他的创业举动,在当时和他一同走出校门的280万大学毕业生中,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大亮点。
三.用管理学开餐馆
理论要联系实践,要服务于实践的。我相信这是真理的。所以大学生也要下乡,要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即使当时的情况和现在不同,下乡的做法到现在几乎是反面的了。但是这个想法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的。方式是可以改的。到现在还有大学生同志说开餐馆是浪费自己的才学吗?
如果说真的讲才学,开餐馆,你这点学识也是不够的。麦当劳,肯德基,这些跨国公司,说到底就是餐馆。别人可是有大学问,有自己的文化。当你想开第二家餐馆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我想翻翻大学里的那本管理学。继续,到后来,你会觉得自己太浅,会找个专业的mba(夸张了)。
现在有很多用餐饮化语言来写管理学的书,象《麻辣三国》,《水煮三国》等,难道我们不能用管理学来开餐馆吗?
所以我们大学生包括大部分中国人的思维里还是固化的,以为大学生读过书的就一定是文职,上班族。也许是高等教育的成本过高,也许是时代进步太快,我们还没有接受教育普及化的浪潮。
但是如何自主创业,如何来开一个拥有大学生智慧的餐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也是调查那40个同学,问题是这样的:假如你开餐馆,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几乎90%以上回答是要专业的厨师,然后就是资金问题。但是资金问题解决了,好象厨师也好找了。
我们再来看看上面那个成功的青年,据了解,从新闻传播系毕业的赵明晨曾经以出色的广告创意在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了一份月薪6000元的工作,但他却选择了自主经营餐厅。
这个倒是没必要,并不是人人都有他的好运气的,但是我觉得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应该是心理上能够承担风险、具有开拓意识和创造力,不过我很佩服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这种敢闯敢干的精神是社会应该提倡的。大学生思维是很独特的,要发挥自己的所长,开餐馆也是要创新的。
我也做了一个不太正式的调查,就我平时观察学校周边的小餐馆的情况。我归纳出几点:
(一).餐馆有相对集中于某地段和特殊选址,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区位优势来。选择在学生流量大,离学校距离近。这样方便学生,一般同学选择到食堂吃饭就是为了方便,所以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餐馆良好的就餐环境,相信会吸引不少学生的。我就亲眼目睹了金宴湖餐馆的开张与倒闭,本来是条旁街,学生来往不多,还盲目开张……
(二).目标人群要明确,在学校周围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要迎合学生的趣味。记得一个餐馆(现在没了),没名字(这点就宣布它的最终灭亡),开在学校周围,但因为少数的民工就把自己定位为“低级饭馆”,布局差,饭菜品位差,至少要一个文雅的名字。那个大学生愿意到那样的地方,即使是虚荣(这里不讨论)。
(三).要有创新,要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同学酒家,目标定位明确,服务到位,最主要的它懂得创新。学生最容易接受新事物,同学酒家办同学聚会,办生日party,开大长今情侣套餐……可谓是用尽点子,但效果出来了,同学酒家办的就是火(不是广告)。
这些是我亲身体验,可惜是没进去大一点的酒楼,酒店调查情况,但不用怀疑那些大型餐馆对管理知识的需求。
结语:开餐馆将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择业选项。现在教育部官员称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我们也应该接受这个现实,从“开餐馆”做起。
一、摘要
暑假已经到来,许多的学生放假在家。他们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参加各种补习班,或外出旅游等等。假期本就是一个放松的时间,可以随性所欲。
二、问题的提出
轻松愉快的暑假是每一个中小学生所向往的。那么,在暑假期间学生们又在做些什么呢?他们是在家复习功课,和父母出门旅游,还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培养自己的特长等等。中小学生的暑假还存在哪些问题?学生们的暑假究竟该怎样度过?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对当地的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进行了调查。
三、正文
现在多数的家庭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时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可到了暑假,学生常常是自己在家。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看管,这些未成年人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吗?处在这样一种无组织、无规律的生活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最大的隐患。
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超过6成的学生在暑假期间是独自在家,没有父母或其他大人的照看。他们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看电视,什么时候出去玩,什么时候参加课外的补习班尽管每个学生的暑假生活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内容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网吧是多数学生打发假期时间最常去的地方,另外,暑假天气炎热,很多学生为了避暑去野浴,这都是很危险的行为。据调查,本市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学生,整天泡在网吧或是游戏厅里,给孩子们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也给家长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家住本市湘北市场姓王的同学,今年14岁,暑假的第一天进游戏厅玩耍,另一个姓杨的同学上前找王要游戏币,王不肯,杨便操起椅子向王猛砸,尔后又用木棒打其后背,将王打得鲜血直流,晕倒在地,终因抢救不及时,流血过多而死亡。又如一姓胡的孩子暑假在家无所事事,便和几个同学去附近农村的坝里游泳,胡本来还会游几下,但由于水草缠身,一时慌张,弄不清方向,他拼命地往深水处挣扎,终因体力不济而活活淹死。其年近七十的奶奶突闻噩耗,一时支持不住,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而死亡。
如果这些学生有大人的照看,有人来管理他们的生活,这些惨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但既然已经发生,我么就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时间的再次发生。
暑假的时间很长,很多家长并不放心把孩子单独放在家里。于是,家长为孩子报学习班,既希望能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又能让学生的生活有些规律,毕竟学习班里有老师看着学生,情况会好些。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32%的中小学生在暑期中参加了课外辅导班,但喜欢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孩子数只占6%。数据显示,家长在孩子学费上的支出占所有支出的65%,学习科目主要集中在英语、计算机、数学、文艺等方面。其中,28%的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参加暑期活动来提高学习成绩,26%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提高学习兴趣。
所以在暑假期间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学生背着书包坐公交车到各各学习班上课。商家也看准这个时机,开设各类的补习班招揽生意。
作为假日经济的一种延伸,长达两个月的暑期成为不少商家获得经济效益的黄金时期。这对有些孩子而言,假期却十分难过,他们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又会给他们报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特长班,对此,家长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通过对所的数据的频数分析可以看出,大一学生的课外时间最多,平均达到每天六小时,而大三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较少,平均每天两小时。如图课外时间柱状分析图。
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课外生活自我安排的态度可以看出,50%同学都是稍微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余下的部分,约有10%是仔细安排,而大多数都是无所谓或者不安排,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的课外生活都是没有自主安排得,由此窥视出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质量出于一个不理想的水平之上,亟待解决。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类型以娱乐主导为主。
根据某种活动在课余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为标准,可简单地将大学生课余生活分为学习主导型、活动主导型、运动主导型、娱乐主导型等类型。在学生课余活动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上网,占89%,而睡觉、玩手机、体育运动等也分别占55%、445和35%,这说明大学生课余生活类型是以娱乐主导为主。
对课余生活的利用情况
大学生课余生活脱离了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 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做兼职、义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很少,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个方面能力与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做准备。
以上的种种数据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课余生活的状况,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变得开放起来,中学生早恋成为了普遍的话题,早恋以一种朦胧的盛情一般都伴随着从少年到青年心理转变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而产生的,是一种以喜欢、敬佩等感情因素为基础的感情。它幼稚、纯结、充满了天真的向往和理想化的成份;就因这种幼稚和天真,让一些同学觉得只有和早恋的朋友在一起才有快乐,结果越陷越深,最终荒废了学业,遗恨终生,甚至想到轻生。但谁也抵挡不了早恋的到来,俗话说:哪有少女不怀春,哪有不少男不动情,对于这个观点我们不能轻看,也不能太投入。只有通过亲人的理性才能善化。对此,我们根据我们的能力范围,开一次“关于早恋的研究”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1、探究中学生早恋状况,分析早恋现象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早恋危害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
2、警示学生不要以天真的看法去看待恋爱。
3、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精神,让我们心得体会活动计划。
一、任务分工
访问家长,老师
与在校的初高中学生交流
查找网上资料
分析归纳资料
总结
二、活动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寻找辅导老师。
设计相关话题以访谈形成进行分工实践调查,并完成调查工作与分析工作、查找相关资料,请教指导老师以获取更多相关信息,整理所有资料写研究报告。
早恋难道只有坏处吗?
说起早恋,我相信每个在青春期的同学都逃不过,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不是暗恋就是明恋,就看他怎样去处理,我认为早恋并不是全没有好处,为了在对方面前表现得更好,从而不断寻找不足,加以改善,对个人而言,是不断进步的过程。但在家长们的眼中,早恋无非是大逆不道的事,其实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只要恰当得体的处理好自己的感情,多一些在公众面前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平和的对待身边每一位同学不要只对某一同学好,我相信一定会多交朋友,共同进步的!
早恋到底是好是坏呢?
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产生“恋”的感觉是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现象,无可厚非。其实,每个人都曾经“恋”过,只不过有的是“明恋”,有的是“暗恋”有的是“单相恋”,有的是“互相恋”。假如没有过“早恋”的感觉,就少了一次朦胧情感的经历,那才是遗憾,所以对所谓的“早恋”绝对不应当给予“棒喝”。有的孩子遇到早恋问题很迷茫,甚至出现情感危机,大多是由于对青春期的这种生理,心理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缺少理解和及时正确的引导,采取的方法不得当,结果适得其反。
现实中有不少这样的事例,初中时有过“早恋”倾向的孩子,度过这个阶段后,到了高中就极少再遇有恋爱问题。而初中时的乖乖仔,到了高中反倒爱得“稀里哗啦”,细细分析,就是这个道理。
中学生早恋是好是坏呢?我们也不了解,对此我们发出问卷调查和访问老师、家长了解中学生早恋是否会影响我们的学习。
以下是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
调查问卷:
初中、高中共调查150人。
1、对早恋你怕父母知道吗?
a、怕。b、不怕。
2、你觉得中学生可以早恋吗?
a、可以。b、不可以。
3、你认为我们应不应该注重早恋呢?
a、应该。b、不应该。
4、你理解早恋吗?
a、理解。b、一点。c、不理解。
5、学校制止早恋,你认同不认同学校的做法?
a、认同。b、不太认同。c、不认同
6、做为中学生的你支持早恋吗?
a、支持。b、不太支持。c、不支持。
7、早恋对于我们中学生有没有好处?
a、有。b、没有。
8、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去看待早恋的问题?
学生1:早恋是好是坏,要人我们怎样面对,早恋可以让两个人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但不能沉迷在当中,否则不会后悔的。
学生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幕”。
学生3:早恋对我们来讲没有一点好处,不仅影响学习,又对自己身心健康造成有利。
9、如果你已经处于早恋之中,你应该怎样看待早恋?
学生1:权衡利弊,侧重学习,让爱情充当润滑剂。
学生2:应该认清我们现在来学校的目的,要正确对待,不能完全陷于早恋之中。
学生3:爱情与学生在天平上应处于平衡的,应该共同发展。
10、如果你早恋了,你该如何面对父母?
学生1:坦然面对,会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希望父母能理解。
学生2:面对面跟父母说清楚,请求父母的原谅,而且保证学习要好。
学生3:和父母谈一谈,征求父母的意见。
首先,让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都知道早恋有利也有弊,但弊大于利的概念,早恋是一种青春所产生的心理理解。
老师的观点:
一、谈谈您是如何看待学生早恋的问题?
老师1:首先正确的看待,学生正属于青春期,有这种感情是难免,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早恋不如早练”把眼光看远一点,理智对待。
老师2:现在学生早恋有利也有弊。到是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弊是学生毕竟还小,容易分心影响学习,现在最主要的是学习。
二、做为老师,您的学生早恋了,您会如何去引导学生呢?
老师1:加以引导,跟学生敞开心怀的交谈。
老师2:举大量例子来告诉学生早恋的危害。
家长的观点:
一、您如何看待孩子早恋的问题?
家长1:早恋是不好的,来学校不要谈恋爱,做为学生主要是学习。
家长2:这是受社会的影响。反对孩子早恋,孩子主要是学习,不要影响学习,不要负老师,家长的希望,应该把心放在学习上。
家长3:反对孩子早恋,孩子还小会给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二、如果您的孩子早恋,您会怎样解决?
家长1:批评孩子,跟孩子讲道理,多做一些思想工作。
家长2、以一些名人的名言来指导孩子,指出早恋对他们的害处,让他们知道父母都是为他们好。
家长3:跟孩子讲道理,要他们先读书,不要给他们实加压力,不要责骂和打孩子,应与他们好好谈谈自己犯错的时候也不想被人骂啊!孩子跟我们也是一样的,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
1、好奇心
早恋往往是满足好奇心的一种方式,随着媒体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和互联网,手机的普及,使性知识爱情故事的传播已经无孔不入,作为性生趋于成熟的学生,往往跃跃试演绎自己的“爱情故事”。
2、成人感
由于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成熟,使学生产生“成人感”自认为已经成熟。为了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证明自己的能力,就会模仿大人的行为,追求异性,恋爱甚至发生性行为。
3、关爱的需要
如果中学生跟父母沟通少,往往产生孤独感,很需要关爱。很多学生动机很单纯,恋爱后自己就有了一个关系亲密可以依赖的人,就会得到对方的关爱,在自己有烦恼时向他倾诉,得到帮助和支持,早恋可能只是一种纯朴的紧密的伙伴关系。
对策建议:
两个人如果比较有好感,可以做好朋友,在学业上相互帮助,谁说两个只能恋人呢?所以可以商量做好朋友,等长大了成熟了再谈恋爱也不迟。
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在社会中访问不同的家长,关于怎样看待早恋的问题。虽然我们在采访的过程中屡次遭到拒绝,但是我们在采访中得到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也更深的了解到早恋的利与弊。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我们在采访家长的时候,都遭到了拒绝,可是我们不灰心,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让我们了解了“早恋”,早恋有利也有弊就看我们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
经过这次的实践研究,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都要靠我们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及配合我们工作的师生和家长,在此谢谢他们的合作,关于早恋这个问题,是我们中学生一直都难以理解的谜,在这次的研究中,终于算是解开了早恋的问题了,这使我亲身体会到恋爱是我们的第二次脱胎换骨,我们要把握好这次的机会走向更好的挫折之路。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使我们做学生懂得很多关于早恋的问题,本来我们不懂什么是早恋,所以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才知道,这也是靠小组成员一起配合工作,我自己一个人也不能做,我们在访问中也有很多家长拒绝,但也有家长接受采访,在采访中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也更深的了解到早恋,这次我就懂什么是恋爱什么是早恋应该怎样去理解怎样去看待。
通过这次实践调查,让我知道对于中学生早恋是有利也有弊的,早恋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能让学生荒废学习,我们要认真地看待早恋,我认为中学生不该过早的早恋,因为我们都在学习阶段,都要面对着中考与高考,不要因为早恋而耽误学习,在学习中我们才能正确的认识早恋。
对每一个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来讲,大学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是我们从校园生活踏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学到了很多对于未来工作的理论知识,为以后奠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初步的接触到社会,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此刻正在经历着大学生活的我们,我们发现自由的时间很多,尤其是双休日,对依然在中学奋斗的那些孩子们而言,那简直就是一种奢求,让我们领悟到了什么是绝对的空间。那么在这个绝对的空间中同为大学生的你现在都在做些什么呢?正好借助这次老师给我们布置的这份作业的机会,我和我的组员们来进行了一个有关于双休日大学生生活安排的调查!
一、调查概述
调查时间:5月12日
调查地点:上海建桥学院校园内
调查内容:双休日大学生在干什么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双休日的生活,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调查人数:50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性别比例构成
2、周末活动比例
3、周末安排主要考虑因素
由此上面两项看出很大一部分同学周末都选择了做些与学习无关或关联较小的事情,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当然还有40%的同学对自身还是存在一定要求的,不断考虑着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充实大学生活,其中有16%的同学选择了做兼职,更早的接触社会,在不用完全直面社会残酷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抗击打能力,使得自己得到了不少的锻炼。
4、安排在学习上的时间
这张图很直接的反应了现在大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相较以往的略显不足
5、自我对周末安排是否合理的评价
这张图反映出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周末安排表示出不是很满意,大学中那自由低约束的氛围让很多同学迷失了方向。
摘要:本文主要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尤其是招生比例的扩大,勤工助学必然如改革开放的钟声一样长鸣不息。高校相继推出勤工助学的策略,旨在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相应的劳动报酬,维持在校所需部分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保障大学教育的完成。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同学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品尝了劳动的成果。勤工助学活动,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不仅锻炼人的毅力,磨炼人的意志,更能激发起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但是,校内为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有限,许多高校勤工助学体系有待完善,社会上一些岗位的需求不能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这将成为制约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一大瓶颈。因此,中国人民大学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对北京各大高校展开实地调研,以更好地了解当今大学生勤工助学情况,以及帮助各大高校完善勤工助学制度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勤工助学环境,让商家提供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勤工岗位,以帮助更多的大学生
关键字:大学生 勤工助学 自强自立 瓶颈
一、调查背景介绍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尤其是招生比例的扩大,高校相继推出勤工助学的策略。旨在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相应的劳动报酬,维持在校所需部分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保障大学教育的完成。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同学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品尝了劳动的成果。开展勤工助学从长远意义讲对提高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勤工助学活动是一项经历时间长,内容比较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使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劳动。直接为各项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在服务中得到提高,得到锻炼,并在经济上得到一定的收益。勤工助学活动,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不仅锻炼人的毅力,磨炼人的意志,更能激发起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
大学生的可支配时间较充足,学业压力不是很大,但是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日益提升,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同时大学期间繁重的花销给有些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部分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了一些勤工助学的实践活动,同时也丰富了课余生活,减轻了家庭负担,提升了自身的能力。但是,校内为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有限,许多高校勤工助学体系有待完善,社会上一些岗位的需求不能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会成为制约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一大瓶颈。
二、调查概况:
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引导大学生以平衡的心态和正确的途径进行勤工俭学;更多的了解社会,认知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促进学校和社会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我们以北京各大高校大学生,分别采取随机抽样法和分群抽样法进行两方面不同的调查。对大学生有意从事勤工俭学的比例;
勤工俭学工种的构成比例;勤工俭学的目的;对工作报酬的期望值等;商户使用大学生兼职的优缺点等进行详细的了解,以便日后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通过调查问卷主观题的调查,勤工俭学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更加清醒的认知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交到更多朋友,充实自己的生活;培养艰苦奋斗的意识;自己培养独立意识和自力更生能力,补助日常生活费用等。同学们对日薪报酬的期望值大多在30-50元/天,少部分同学的日薪期望在30元以下和50元以上。同学们最希望做的工作非常广泛,包括营销、家教、临时促销、校园代理,学校各类助理、幼师、网吧管理员等。虽然同学们期望工作的面非常宽泛,但是大多数同学勤工俭学中最想做的工作主要分布在销售方面和家教这两大领域。
三、主要观点及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和商户的调查,我们可以直观的对统计数据和结果进行方向性的了解和判断。
大学生中有过勤工俭学经历的同学占到68%,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勤工俭学的积极性非常之高,另外通过和没有过勤工俭学经历的同学交谈得知,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未来从事勤工俭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只是现在还没有抓住过一些机会。
问卷分析结果
在勤工俭学从事的工种调查中,促销和家教分别占到了总数的67.5%和31.36%,从事过校园代理和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均占到了总数的10%,从事过其他的占22.5%。日常在校内,周末和节假日的商家临时促销岗位成为最普及的工作,经常在临促招聘预选的过程中竞争激烈,参聘人员和招收人员的比例悬殊非常之大。我们看到了大学生对勤工助学火热的积极性,也清醒的认识到了学校和社会在这个问题上工作的欠缺。家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大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知识方面的优势进行勤工俭学,工作强度小报酬高成为了家教最大的优势。校园代理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这就决定了要有较高的能力才能从事这方面的实践,所以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从事过校内勤工助学的比例不大,但不是同学们不愿去参与学校提供的岗位,反之学生的积极性非常之高,比例不大主要是学校提供的岗位有限,不能充分的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对勤工俭学工作时限的调查中,短期工占到了92.5%的绝对大的比例,长期工仅占到了总数的7.5%。这说明了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连续性相当不好,大学生只能把握很少的机会来进行勤工俭学,缺乏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对勤工助学日薪报酬的调查中,我们通过数据可以清楚的看到20-40元每天这一区间所占到的比例超过了70%以上。这一区间上下之外的高工资和低工资都不构成工资报酬分类的主流。
对勤工助学目的的调查中,增加生活费,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所占比例为60.6%,提升自身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积累经验所占比例为77%,打发课余时间,使大学生活更充实所占比例为30.7%。积累经验成为进行勤工俭学的首要目标,另外增加生活费,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也是重要目的之一。
在对是否有必要进行勤工俭学进行调查时,86.3%的大学生认为进行勤工俭学很有必要,13.7%的同学持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同学认为进行勤工俭学没有必要。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勤工助学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发展前进过程中,已露出一些拌脚石。毕竟,勤工助学是一条正在探索的路子,只能边走边瞧,出现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如何引导勤工助学活动的健康发展是重中之重。目前,勤工助学范围偏窄,岗位较少,稳定性差。勤工助学活动局限于家教、直销、做点小生意,学校提供的岗位如图书馆管理、卫生区清洁、助管教室等,从整体状况上存在范围窄、岗位少、稳定性差等特点。扩大勤工助学活动范围,尤其是得到企业界的帮助,有待急需解决。我校在将勤工助学推向校外之际,团委也可组织这样的“人才招聘会”,大多数同学希望学校组织。勤工助学活动使得少数同学被盈利冲昏头脑,学习与打工主次不分,更有甚者弃学从商,防患于未然也该做。当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及时发现解决。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主要是,旧体制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勤工助学,学校、学生、社会尚 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做法;我国现在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许多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劳动技能的欠缺,在某种程度上参与社会竞争尚感力不从心;社会 还没有形成大量使用钟点工的习惯。 勤工助学活动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有些大学虽已成立了勤工助学指导委员会,但尚处于起步之初, 真正面向社会,在企业和学生之间担任中介角色组织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寥若晨星。这样使学生与企业之 间联系不够,信息不畅,直接导致大学生找工作难,报酬高低不便协调。这是造成大学生不愿参加勤工助学的 一个比较突出的直接原因。
五、发展方向
推进高校勤工助学的改革和发展是整个教育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近十年勤工助学的发展进程及教改形势,可以肯定地说勤工助学活动实现健康、稳步发展,基本解决大学生顾虑有望实现。但是,作为一项新兴事业,针对在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问题,想“脱困”就得有新的思路:
(一)、正确理解勤工助学。
“助学”是“勤工”的直接目地,通过“勤工”所得劳动报酬帮助完成学业。二者相互影响,过份强调任一方面都不能达到目地。因此,正确理解勤工助学是走好这条路的关键。理解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涉及勤工助学活动的领导及参予这一活动的同学的正确理解。前者是基石。领导注意勤工助学活动发展的新动向,确定正确的方向,制定适时的政策,在他们的指引与策划下,勤工助学活动及其同学才能踏实地迈出每一步。同时,后者更不可忽视,他们是直接受益者,是主体,有了他们的正确理解才可达到勤工助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地,不然只能是前功尽弃。另外,还包括社会人士对勤工助学活动的理解。勤工助学活动的拓宽、健康稳步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以保障大学生心灵没有创伤,利益不受损害。加强宣传,转变观念,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不仅仅是一个组织问题,更是一 个大学生通过服务于社会、增长才干,培养自主意识的过程。因此,学校、社会要加强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 教育使学生转变观念,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使更多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勇敢地走向社会,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二)、国家、社会、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庞大的大学生人群,解决他们所需的,我认为在所付出的代价是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能够承受的情况下为大学生多提供勤工助学机会。只要鼓励与约束适度,其实带来的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对学生不言而喻,对企业聘用学生比正式职工的成本低,从而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国家或社会多创造多少打工机会能减少多少可能的人才夭折,以较低的代价为未来投下巨资。国家应该与企业界配合,创造良好的打工环境;同时国家还应该制定学生勤工助学相应的政策,以约束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想打工的心里坑害、欺骗这些同学。社会及学校需依照法律积极规范勤工助学“人才市场”,规定学生打工最低小时工资。学校应加快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例如积极推行实际意义的学分制,改革教学行政管理方式和学籍管理制度。以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大大有利于勤工助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处理学习与勤工助学关系上将有更大的自由度,也会吸引 更多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从而使勤工助学的资助学业、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的作用得以充分、全面发挥 。提倡学生免修部分课程。应尽快设立勤工助学指导组织,完善有关制度,在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起到沟通信息、协调二者之间 利益关系的作用,使勤工助学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创造条件,扩大范围,面向社会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为了扩大勤工助学的影响及得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学校也可做一些宣传工作,让学生“打工”的重要性在学生、学校、社会各界之间达到共识,联合起来寻求发展、构筑人才大厦。
(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在世界发达国家充满争一流意识和站在发展前列的精神之际,我国也迈着改革的步伐跑步向前,转换教育体制。大学贫困生人群庞大,捐资助学、贷款已不能满足其求学所需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为解开这道难题,只有凭借教改的东风,在国家、社会、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勤工助学。当然,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包括前面提到的已暴露的问题。尤其是引导学生避开学习与打工的歧途。
总之,勤工助学已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有发展和提高的问题。只有在有组织、有纪律的领导下,社会各界与贫困生密切配合,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才能把这项有意义、有基础、有特色的工作坚持做好;只有在有引导、有规范的布署下,勤工助学才能真正成为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才能健康稳步地发展。发展勤工助学意义深远,全社会应联合起来,密切配合,促进勤工助学的成长壮大,使其真正成为一种新的育人途径,推进教育模式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主编:祖立厂 范应仁 《市场营销学》,科学出版社20xx.9
2、主编:高金章 《市场调查与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 20xx.8
客观题调查结果如下统计:
一.调查方法
基于以上提出的问题,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小组6位成员于20xx年3月开始在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内展开了调查。本次调查以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的学生为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抽样方法,我们将抽样数量定为120人,其中60份为实地调查、60份为网上问卷。小组成员选择了多种时间段和不同校园区域发放问卷。本次社会调查中,我组主要运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自填问卷法,这个方法比较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具有很好的匿名性,可以避免某些人为误差。但在实施过程中,因为自填问卷法问卷的回收率较低等问题。我们也使用了结构访问法以获得一些质量较好的资料。而自填问卷法中我们选用了网络调查法,结构访问法则采用当面访问法。最后,由于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这个调查题目涉及的变量较多,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因此分析方法上我们选择了双变量分析,以保证统计分析的误差降至最小。
二.大学生基本情况
1、课余时间较为充足
大学生拥有大量、充裕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大更好的自我发展空间,提升自我整理能力,但这与部分同学长期习惯于被动学习和自控力
较差这一现实也成为了如何科学、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较大矛盾。由此可见,合理安排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2、学习,娱乐和休息是课余活动的主要形式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花费在学习和娱乐上。周一至周五课余时间同学们的课余时间主要用来学习和休息,上网。在娱乐方面的活动主要是以逛街,购物,聚会,和同学沟通联络感情为主。同时社交在娱乐中占得比重较大,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对于那些课余生活比较单调的同学,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3、大学生课余生活安排不合理
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迷茫期,没有大体的方向性.处于一种盲目,自发的状态。生活的无目标性,永远只会让自己生活中多添加些空虚无聊。大学生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不能盲目地把时间用在娱乐方面,不能过度沉迷于网络。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对自己在近期
内的活动有一个理智的分析,看看自己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是什么,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又有多大等等。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
4、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上网也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形式。大多数同学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健康的。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者有其他不健康的目的,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关注学生上网的内容。面对空虚,大部分学生把时间花在上网,聊天,深夜看电影,玩游戏的占大多数,对时事政治了解很少,甚至不感兴趣。从中表现出大学生很比较消沉,对社会漠不关心。网络资源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但是如何正确利用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三.调查中的大学生基本状况
整体状况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上存在欠合理,不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和浪费课余时间的现象。从调查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时间安排存在着不明确性,评价课余生活安排丰富的仅有8.3%.可见合理安排大学生课余时间成为了当前大学生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花费在学习和娱乐上。同时网络与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密切联系,不少学生在娱乐或者空虚时选择上网聊天或者玩游戏。我们希望那些至今仍然让时间悄悄溜走的同学们,珍惜自己的青春,以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待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好好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珍惜大学时光,充分有效的运用大学时光,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要让自己的大学时代虚度。当我们蓦然回首时,没有悔恨和遗憾。
一、引言
近视,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文明病,成为一个社会病,一个社会问题。不仅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制约着社会工业、高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发展。大量的医学研究证实,随着近视度数加深,各种眼病的发生率将显著增加,像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特别是高度近视更容易引起上述并发症,严重的可以致盲。
我国是近视眼的患病大国,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据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而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至60%,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
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及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7—12岁小学生为40.89%(其中城市为48.81%,农村为32.98%),比xx年增加9.22个百分点;13—15岁初中生为67.33%(其中城市为75.94%,农村为58.74%),比xx年增加9.26个百分点;16—18岁高中生为79.20%(其中城市为83.84%,农村为74.59%),比xx年增加3.18个百分点;19—22岁大学生为84.72%(其中城市为84.14%,农村为85.30%),比xx年增加2.04个百分点。
可见大学生的近视患病率最高,其视力状况令人堪忧。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还对大学生今后的择业、就业以及后代带来不良的影响。为探讨大学生近视发生的原因,增强大学生对近视的重视度和保护度,并为今后在校大学生视力保健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我们开展了以下关于在校大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
二、项目简介
1、调查目的及意义
1)通过发放问卷,了解杭电学生近视情况,挖掘引起近视的相关影响因素。
2)积极向大学生宣传护眼理念,使更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提倡广大大学生保护视力,爱护眼睛。
3)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就杭电学生的视力保健针对杭电学生、杭电、杭州市政府分别提出不同对策参考。
4)通过参与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全过程,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小组成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小组成员在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合作与分工能力、交际能力、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写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2、主要概念界定
根据“e”字形国际标准,裸眼视力≥5.0为正常,<5.0为视力不良,其中4.8~4.9为轻度,4.6~4.7为中度,≤4.5为重度。因此,本次调查所采纳的标准是裸眼视力在5.0以下即患有近视。
3、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发放采取在线投放问卷、寝室楼发放两种形式,共发放问卷122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
今年5月31日,是第28个世界无烟日,本次的主题是“制止烟草制品非法贸易”。南充在20xx年7月时,就已经开始施行关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相关规定。日前,有记者走访了南充市内几所高校。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尽管吸烟的费用占了生活费的近五成,但烟还是必不可少的。
每年的5月31日是全国禁烟日,南充市政府常务会在20xx年7月通过了《南充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并开始施行。禁烟令规定:公民在禁烟场所内有权要求停止吸烟行为,有权举报违规个人和违规单位。同时对违反禁烟令者进行教育,并可处20元的罚款。这也是南充市首次发布的公共场所禁烟令。牌。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看书的同学,少数同学表示:在图书馆内抽过烟,但通常会在过道的角落里悄悄抽。“知道图书馆不能抽,但有时看书看累了就想抽一根提提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xx级学生张铭表示,他高二时学会了抽烟,现在每天差不多要抽1包半。以前也下定决心戒过烟,但是都失败了。“寝室室友也有抽烟,看别人抽自己心里慌。”
既然有明令禁止,图书馆保卫人员为何视而不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平时他们会让保卫人员不定时在图书馆巡逻,一旦发现有人抽烟要立刻上前制止。“但也不排除有同学‘钻空’吸烟。”该负责人称,尽管在图书馆“钻空”抽烟的只是少数,但只要发现会立刻进行处理。
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不吸烟的大学生是少数,而吸烟的大学生几乎每天一包,烟的价格也在10-30元不等。如果按一包烟15元来算,一天一包烟一个月就要450元。而大学生月生活费大月在1000元左右,除去吸烟的,钱够用吗?“不够的时候就节约点。”张铭说,他的生活费大半是用来买烟,其他的就是偶尔跟女朋友逛街花了,自己用的其实并不多。
据张铭称,同寝室的几个室友也跟他情况差不多。没钱买烟的时候,就大家互相拿着烟。记者在朝阳楼和学生食堂转了一圈,吸烟的学生并不罕见,走几步就能见到一个。在学校教学楼、食堂人多的地方吸烟,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吗?学校对此有没有明文规定?对此,学生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解释表示,近年来大学都实行开放式办学,对学生吸烟的现象并没有强制规定。“大学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且能够自己承担责任,学校确实也不好管理。”
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吸烟现象,你怎么看?你所在的学校或你曾经所在的大学,大学生吸烟现象严重吗?吸烟有害健康,是尽人皆知的。然而仍有不少人仍在吸烟,且并无戒烟的想法。这不仅危害到自己的健康,还影响到他人的健康。
一、调查对象 集美大学在校大学生125名,分别是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轮机学院、政法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各随机选取25名同学。
二、调查方式 我们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轮机学院、政法学院以及工程技术学院发放问卷,当天发放,当天收回,发放125份,收回125份,有效率为100%。
三、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13日
四、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针对大学生的减肥意向、减肥原因、减肥方式、对减肥和健康关系的认识等方面,问卷共向大学生提出了15个问题
五、调查结果
1、大学生普遍存在减肥事实
我们此次的调查中,其中有男生58名,女生67名。接受调查的人群还是较为普遍的存在减肥行为(参见图1)。有减肥意向或减肥行为的同学占了56.8%,这就意味着超过了半数的同学投身于减肥事业之中。另外,有66%的同学周围有人正在减肥,正好说明了大学生对于减肥还是热衷的。
2、大学生减肥原因
大学生减肥的原因,因为审美追求而减肥的占据了69.01%,成为了减肥的最大原因。其实这部分人减肥并不是因为身体肥胖给他们带来了健康上的困扰,主要是出于个人对美的追求。
同时,另一个方面也是社会上“以瘦为美”的风气,尤其是在明星大肆宣扬骨感美的好处,造成了这部分人虽然不胖,但仍觉得自己胖,刻意要减肥。这些人对肥胖的关注,主要是从美学观点出发,关注的是身体局部的感官美和形体美。因此当他们在减肥的时候,就不太关注甚至是忽略体重对健康的影响。大部分主动减肥的人都是为了美,而事实上,肥胖的真实身份是疾病:第一,它有明确的诊断标准,那么减肥就不是“想不想”,而是“该不该”;第二,它对健康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对外表的影响,那么减肥的方式就应当恰当、健康、有效。
3、运动和节食是减肥的热门方式
关于选择哪种方式减肥(参见图3.1),54.93%的人会选择运动减肥,26.76%则倾向于选择节食减肥,也有11.27%选择了其他,比如瑜伽。另外的中医针灸和药物减肥两种方式只占了小部分的比例,运动和节食成为了大学生最主要的减肥方式。我们针对这两种减肥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减肥过程中有存在不当,影响着自身健康。
根据我们的统计(参见图3.2) ,大部分人的运动时间集中在1小时内和1-2小时这两个时间段,二者分别占了51%和46%。专业人员的研究表明,运动减肥因人而异,运动时间要在一定范围内才能起到减肥的作用。青年人普遍的能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个别可以尝试高等强度的运动。减肥每次的运动持续时间最好在30分钟-1小时之间,不然很难起到减肥的作用。减肥做运动最忌讳是,每次运动5分钟或是更短时间之后,就中途停止或是休息,然后再运动,这样运动多长时间都不会有效果,每次运动至少要在30分钟以上。如果是有心脏病等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做剧烈运动。建议和医生沟通过,再决定是否做运动,做何运动,否则损害了身体健康,得不偿失。
针对大学生节食减肥程度的调查(参见图3.3),有64%的学生选择了将食物摄入量控制在平时的50%-70%,而其他的各种程度都有学生选择。出于对健康的考虑,建议减肥时减少的食量,最多不能超过原来未减肥时食量的一半,最后形成以减肥时期的食量为正常食量,并长期坚持。超过这个正常的比例,就属于在危害自身的健康,会打乱身体的代谢过程,造成内分泌紊乱。
值得一提的是,减肥人群在减肥期间坚持吃早餐,这种行为是理性、养生、健康的。
4、大学生有减肥必要的在于少数
参照国家身高体重健康标准,我们对有过减肥经历或有减肥想法的人进行了身体健康状态的对照,其中大部分都属于正常或者是较低,甚至出现了营养不良的人。换言之,大部分的减肥人士并没有减肥需要。由此我们可知现在的大学生将肥胖等同于体重大,过分的把注意力放在体重上,这其实就是认知错误。他们往往通过称体重来判断自己是否肥胖,而忽略了自身身体的成分构成以及体型特点,例如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体内的脂肪含量等等。正因如此,许多大学生减肥的目的并非是以自身的健康为出发点,而是为了“苗条美”,为了审美追求跟着减肥这股风。其中,尤以女大学生更为严重。
不难发现,女生比男生更有减肥的想法和欲望。肥胖固然会对给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但过于消瘦也会对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为了减肥而拼命节食更是不可取的,容易造成身体的衰竭,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根据我们的调查,减肥过的女生比例大大超过了男生,并且所有参加调查的女生中并未出现较重或者是超重的情况,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减肥。
六、调查总结
1、减肥在大学校园中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大学生对于减肥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误区,在减肥过程中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方式。例如过量运动,节食过度,或是追求快速减肥。
2、多数人不以健康为出发点进行减肥,对于减肥认识盲目性很强,存在着胖或不胖都要减肥。
3、减肥人群则集中为女大学生,她们容易受到减肥广告或者是媒体鼓吹的骨感美女的影响,认为自己的身材已经到了胖的程度而加入了减肥行列。
一、摘要
随着近几年来互联网与通讯行业的飞速发展,网络和手机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一部分。人们对它们的依赖程度也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随着依赖程度的增强,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微信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也是移动端的一大入口,正在演变成为一大商业交易平台,其对营销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开始显现。微店的开发也随之兴起,微信商城网店是基于微信而研发的一款社会化电子商务系统。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新鲜血液的团体,他们的生活与时俱进,同时也开拓创新。这次社会调查,我针对了大学生这个走在前沿的群体,调查他们开设微店的的情况,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对于微店的看法和对开设微店的经验做一个调查分析。
二、调查概况
1.调查背景
微店是全球第一个云推广电子商务平台,微店网的上线,标识着个人网商群体的真正崛起。微店是基于微信而研发的一款社会化电子商务系统,消费者只要通过微信平台,就可以实现商品查询、选购、体验、互动、订购与支付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其中,微网网络研发的微信商城网店系统,同时又是一款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微信、易信四网一体化的企业购物系统。开微店无需资金成本,是最适合大学生、白领、上班族的兼职创业平台。那作为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开设微店的情况如何?微店的收益如何?对于位点又有什么看法,成为了我这次调查行动的动机。
2.调查目的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群体,思想先进,是一个创意出新、敢想敢做的群体。这次的调查目的就是针对大学生开设微店的情况以及大学生对微店的使用情况,以便了解大学生对微店的了解程度。
3.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主题是针对大学生开设微店的情况。一方面了解大学生开设微店的情况如何以及微店对于大学生创业是否有帮助,另一方面了解大学生对于微店的态度。
三、调查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调查,我将大学生分为两种群体,一是微店店主也就是卖家,二是微店使用者也就是买家和潜在买家。对于这两个群体我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调查方式。
对于卖家,我采用了个别调查法。我分别访问了四个正在开设微店的大学生卖家。对于买家以及潜在买家,我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在问卷星这个网络平台上发放问卷,让大学生填写问卷,最后回收问卷。
四、调查及数据分析
(一)对卖家的调查
对卖家的调查采用的个案调查法。我对四个买家分别进行访问,以下是访问记录。 1. 访问记录 问题一 你的性别是? 卖家一 女 卖家二 女 卖家三 女 卖家四 女
问题二 你的年龄? 卖家一 19 卖家二 20 卖家三 21 卖家四 20
问题三 你的所在地? 卖家一 成都 卖家二 韩国 卖家三 成都 卖家四 德阳
问题四 你所学习的专业? 卖家一 播音主持 卖家二 韩语 卖家三 声乐 卖家四 音乐舞蹈
问题五 你开微店的时间? 卖家一 三个月 卖家二 一个月 卖家三 九个月 卖家四 一年
问题六 你所开的微店的买家群体 卖家一 同学、亲戚
卖家二 同学、朋友推荐 卖家三 同学、朋友 卖家四 同学、朋友
问题七 你选择的产品以及选择原因?
卖家一:手工烘焙;因为爱好甜点这类食物,所以选择开手工烘焙这家微店。 在微店上售卖一些中国实体店里没有的化妆品。
卖家三:纯手工制作的首饰;因为爱好。
卖家四:代购女装;第一因为爱好,第二因为想要自己赚钱,为父母减轻负担。
问题八 你所销售的产品来源渠道?
卖家一:制作材料在市场上买,然后自己手工制作成品。
卖家二:在韩国市场上购买。 卖家三:手工制作。
卖家四:从广州深圳等地区发货。
问题九 现在微店的生意状况?
卖家一:不怎么好,因为手工烘焙成本很高所以价格会相对贵一点。
卖家二:一般,客源比较少。
卖家三:生意稳定。 卖家四:一般。
问题十 你在开微店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卖家一:心累。
卖家二:快递太远了,把货物搬到快递那边去很不方便。 卖家三:基本无大问题。 卖家四:存在退货换货的问题。
问题十一 毕业后还会继续开微店吗? 卖家一:会 卖家二:会 卖家三:会 卖家四:会
卖家二:韩国代购化妆品;第一是因为爱好,第二是因为利用自己在韩国留学的优势,
2.访问记录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得出,在网上开微店的大学生大多以女生居多。微店产品以代购、食品以及服装为主。微店中所销售的产品主要是以店主的喜好为由,与他们所学习的专业并无相关。大学生经营微店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微店的买家一般老顾客居多,都是80、90后。虽然大学生开微店的收入不高,但无门槛、无店铺成本便可开店的优势仍然可以使大学生赚取一定的生活费或者零用钱。大学生在开店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问题,但是他们也没有想要放弃,对于毕业后还是否会继续经营微店这个问题,他们都给予的肯定答案。
(二)对买家的调查
1.调查问卷 第1题你的性别是
第2题你对微店有所了解么?
选项
小计 比例
很了解 了解一般 听说过、但不了解 完全不了解、没听说过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第3题你以前浏览过微店网页么
1 7 9 1
18
5.56% 38.89% 50% 5.56%
大学选修课是大学生扩充自己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普通高校基本上无一例外地都开设有选修课,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自由全面发展的广阔空间。但是,目前选修课出现了很多问题.违背了开课的真正目的,是高校教育中一个普遍而又严峻的问题。开设大学选修课的必要性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学术氛围自由,多种思想学说在学校交流并存.多元化的课程能够扩充大学生自身知识面,引导学生用新视角看问题,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存在选修课开设不合理、学生对选修课"选而不修、修而不学"、选修课人数过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选修课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等现象。
为了了解我校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情况,同时更好地服务同学,提升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并优化选修课的有关制度,在司林胜院长的指导下,08级统计学系师生于20xx年4月下旬对新校区同学进行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此报告。
第一部分 调查概况
(一)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主要了解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情况,对选修课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并协助学校开设选修课,以提升学校资源利用,为学校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建议,以便真正的使学生能力和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调查内容包括: 1.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
(1)学生关于选修课的选修的目的
(2)是否选了自己所喜欢的科目 (3)在选修课上能否学到真正的知识 (4)学生的课堂表现
(5)学生对教学和考核方式的看法 2.选修课开设的不足之处
(1)学校选修课的开设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2)学生注重哪方面能力的培养 (3)什么形式的课程更适合学生 (三)调查对象和单位
1、调查对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新校区的大二、大三在校生。 2、调查单位:被选中宿舍的成员。 (四)组织形式、调查方法以及数据分析方法 1、调查组织形式
本次调查样本数760,共计380个宿舍。对象是新区大二大三的全体同学,本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样过程分两步:首先按院系进行分层,根据大二大三宿舍总数比*各层样本总数得到每层各年级需抽样本数,再根据我校男女宿舍总体比例对每层各年级的男女宿舍进行抽样得到每层每个年级男女生应抽样本数。其次,在层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来确定访问对象,考虑到拒访等因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调查员在指定宿舍范围内任意选择访问对象2名。
2、调查方法:入户面访 3、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
(1)审核问卷:检查回收的调查问卷是否齐全,有无遗漏。保证记录的一致性和通一性;
(2)统计分析:对于整理的信息,计算相应的频数和百分比,做出所需的表格和分析图。 (五)调查时间
20xx年4月28日晚上21:00—22:30。 (六)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760份,回收问卷76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760份,有效率100%。
(七)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1、性别分布
如下图1-1:样本中男性被访者及女性被访者比例分别为35.8%和64.2%
2、年级分布
如下图1-2所示,各年级被访者比重分别为:大二45%,大三55%。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校本科大一的学生无法参与选课,大四不在新校区,无法进行调查,因此本次样本中出现的只是居住在新校区的大二、大三本科学生。
图1-1男女比例
图1-1 男女生比例
图1-2 年纪分布
3、院系分布
表1-1被访者院系分布
第二部分 调查结果分析
小学生的升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父母与学校最关注的问题。虽然它不及中考,高考那样正式,那么受社会关注。但由于现如今几乎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固然会对孩子未来走的每一步路都会非常重视。而家长往往认为小学升初中就是孩子要走的第一步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给学校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家长对这一形势的认知也比较清楚。大部分家长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清楚的了解到作为小学生自己对这一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我做了如下这一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小学升学这一情况。
二、调查对象:
六年级三班全体学生
三、调查时间:
20xx年4月17日
四、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五、调查项目与结果:
1、你认为自己是:
A优等生B中上等生C中下等生D差等生
选A人数:占
选B人数:占
选C人数:占
选D人数:占
2、小学升初中你会选择:
A重点中学B普通中学C无所谓
选A人数:占选B人数:占
选C人数:占
3、如果你选择重点中学,是因为:
A师资深厚B学习环境好C给别人说起来有面子
选A人数:占选B人数:占
选C人数:占
4、你觉得上一个好中学重要吗?
A重要B不重要
选A人数:占选B人数:占
5、父母对你上什么样的中学很在意吗?
A是B不是
选A人数:占选B人数:占
6、你觉得奥数,奥语对升学有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A有B没有
选A人数:占选B人数:占
7、即使你学习不是很好,父母也愿意为你交很多钱,让你上一所重点中学吗?
A是B不是
选A人数:占选B人数:占
经调查表明:大部分的中等生都认为上一所好中学是很重要的。而无论是否考得上重点中学,大部分的家长也都会选择用金钱让孩子上一所重点中学。对于现如今中学都会选用奥数,奥语,甚至初中知识的英语来考核小学生这一问题,小学生也大都持默认态度。
我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却不同于学生与父母。因为作为小学生来说他们只不过是幼小的孩子,本应是好好享受童年的时候,但却要让这些可爱又天真的孩子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对于一般孩子的思维,其实是无法承受如奥数这般思维抽象的知识。但现如今社会已形成这种不合理的趋势。纵然有学生,有家长不想跟随这样的趋势。最后的结果便只会是孩子受到伤害。但我觉得无论怎样,家长都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择校。如果孩子的水平不够上重点中学,就应该给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或许在普通中学的孩子最后的成绩却不亚于在重点中学的孩子。因为普通中学的孩子都处在同一种环境下。这样,那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才不会受到伤害,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成绩。
所以,我觉得要想使家长合理的为孩子选择中学,国家首先要使用一些方法把社会上这一不好的现象制止住,如不再设有重点与普通学校之分,不要让孩子学习他们无法承受的知识。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才更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在前不久举行的一场毕业生双选会上,某单位的招聘台前一下子挤来了个人,但其中只有人是求职者,另外人都是“参谋”——求职者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对于类似现象,有社会学家指出,中国的第一批独生子女正大规模地步入社会,他们的就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应该引起高校和社会的重视。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心理较脆弱,承受职场挫折与失败压力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初次步入职场时,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
杨强是南宁某高校届毕业生,是家中的独苗。从今年月开始,为了帮助杨强找工作,他的父亲特地从江西赶到南宁,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下,准备打一场“就业持久战”。对于这样做的理由,杨强父亲的解释是“儿子还小,面对五花八门的招聘单位,不懂如何辨别真伪”。
月下旬,广西人才市场专门举办了一场南博人才交流会。笔者看到,杨强的父亲边看边讲,俨然一位解说员,每走到一个招聘单位前,他都要先对该单位的岗位、薪金水平和发展前景进行一番深入的分析,再决定是否同意杨强投递简历。当看到杨强递过简历后老半天支支吾吾、不善言辞时,杨强的父亲连忙“挺身而出”,协助儿子……
在今年广西全区首届人才交流会上,笔者看到这样“动人”的一幕:一名女生的父母分开在房地产公司的招聘台前同时排队,而女儿却悠闲地坐在后面一条长凳上无所事事,待快轮到递送简历时,女儿才有些不耐烦地将其父母替换下来,嘴里还嘟哝着“真麻烦!”。
当笔者询问“为什么不让女儿自己排队?”时,女孩的母亲不以为然:“女儿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书,毕业找工作还要饱受折磨之苦,做父母的理所应当替她分担。”
这样的现象在招聘会场上并不鲜见。一家长对记者说,之所以要跟着孩子来招聘会,是因为怕孩子“稀里糊涂,一不小心就明珠暗投”,父母亲自上阵“心里会踏实许多”。对于要选择哪一家单位,一般会全家人反复推敲,他们讨论的内容包括单位的工作地点、工作的稳定性、工资待遇及发展空间等等。
心态:对未来雾里看花
那么,独生子女的就业心态如何呢?请看广西大学学生会的一项调查:多名独生子女中,有近七成的人对前途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普遍认为用人单位对于工作经验、学历的要求过于苛刻,并且薪水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设想;相当一部分学生希望找一个离家近、工作相对稳定的单位;在调查中,几乎没有独生子女有自己独立创业的想法。
调查显示,独生子女普遍不能准确客观地为自己定位,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以及职业能力并不了解,自我评价偏高。另外,他们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存在很大局限性和片面性,把就业前景想象得过于美好或过于艰难,直接导致期望过高或畏缩不前。而且,他们比较注重经济利益,择业时往往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首位。
调查还反映出独生子女就业的一些矛盾心理。许多学生对自我缺乏正确的分析,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而是盲目攀比,还有的同学想找一份“比较好听的工作”。不少独生子女寄希望于父母长辈的社会关系,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还有的独生子女因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不扎实等种种原因,没有信心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即将踏入社会的独生子女普遍有一种危机感,他们认为社会竞争太激烈,人际关系太复杂,自己难以适应。许多人选择读研或出国留学以争取一个缓冲期,有的甚至不愿意卷入激烈的竞争中,宁可选择成为一族。
针对独生子女群体的职业心态,广西大学招生就业办负责人说,作为大学生的独生子女,一直囿于校园生活,经历简单,没有经受过挫折考验,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一旦遭遇挫折,则感到失落、悲观、失望,对未来失去信心。近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就业指导,从信息来源、联系工作、出面调节到心理辅导等等,方方面面都做了周到细致的工作,以便独生子女在毕业找工作时即使遇到挫折也一样可以充满自信,甚至越挫越勇。但是面临择业就业,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有极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茫然、不自信以及很强的依赖性。
我从四岁开始就戴上了眼镜,因为我的眼睛患了弱视和散光,从此,电视、电脑就与我划清了界限。即便如此,我在七岁时还是患上了近视。我的周围,患近视的同学很多,因此我很想弄明白他们又是为何患上近视的。于是,我对小学生近视原因进行了调查。
六、调查方法
1、我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一般人是怎样患近视的。
2、我打电话给患近视的同学和朋友,问他们是怎样近视的。
3、我到绵阳市眼科医院咨询赵定中院长,小学生患近视的原因。
七、分析
我在调查中发现,近视在12~18岁为高速发展期。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每年,患近视的人数呈递增趋势,而且近视度数大增,上千度的近视眼都不是少数。学龄前儿童用眼不多,但患近视的比例也大为增加。
八、结论
1、学龄前儿童患近视主要是因为先天性眼球发育不健康导致,如弱视、斜视、散光等眼部疾病都很容易导致近视产生。
2、小学生近视主要是因为看电视和电脑时间过长;读书、写字时不注意距离与姿势,不注意光线与照明;不认真做眼保健操等因素导致眼部疲劳,而导致近视产生或加重。
3、中学生近视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为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功课多,户外活动少,导致用眼过度,加重近视。
4、遗传因素、环境污染和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也是患近视的重要原因。
5、患近视后未及时治疗或不戴眼镜,加重近视程度。
九、建议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
1、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不偏食,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2、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坚持做眼保健操。
3、要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不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4、要定期到眼科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眼病,及时治疗,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