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调查报告(9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该页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理的旅游调查报告(9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篇1

Part 1: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目的:通过这次旅游资源调查,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和管理有一个实际而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的理解。可以提高观察、研究、分析、评价、策划设计、归纳写作等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思考和训练,可以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和范围,为论文的开题做准备;可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专业性,开阔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业的需求,为以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查要求:

(1)要求学生认识各种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说明其在区域空间中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征、特性、类型组合匹配、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并进行评价。

⑵以花溪公园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和景区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线路,有效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地貌向四面八方绽放。

⑶收集、熟悉和理解《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 18972-2019)。

(4)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保证结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定量。

1.花溪公园概述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南郊花溪区。华西区北邻南明区、乌当区,东邻龙里县,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接清镇市、平坝县。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总土地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海拔1100米,气候温暖凉爽,夏天不热,冬天不冷。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以南17公里的花溪区,建于1937年,占地800多亩。它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是贵州三大“高原明珠”之一,集真山真水、田园风光、民族风情于一体。公园内形成具有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区。它不仅是附近居民的绝佳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2.花溪公园周边环境概况

花溪取其意,花开花落,溪水潺潺。花溪河沿岸有几座参差不齐的山丘,突兀孤立或蜿蜒曲折。那里山环水秀,水清山绿,池塘叠翠,形成了方圆十几公里的风景区。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湖”、“高坡民族风情与自然风光”、“青岩古镇”、“贵州陶幽景”等八大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来自贵阳海拔最高的高坡乡,居民是苗族同胞。高坡乡有许多苗族传统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拍”、“正月跳洞”、“七月放牛场”最吸引人,游人络绎不绝,观赏参与。在那里,古代苗族的悬棺和崖洞也留下了一个谜。

青岩镇位于花溪以南12公里处,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建于明初。城镇周围最初有城墙,分为内城和外城。它们是用方石、敌楼、破口和堡垒建造的,因年久失修而成为废墟。修复后的丁广门塔巍峨壮观,与古道、石坊、寺庙相互辉映。西镇的三块古代石碑宏伟壮观。古镇的古建筑,九庙八庙五亭二庙四洞,保存完好。

坐落在群山之中的贵州——桃游径,以飞越一座天然石桥——两峰之间的鬼桥而闻名。鬼桥长约11米,宽约60厘米,由岩石和树根自然形成。从桥面到谷底,有十几层楼高。站在墙上往下看很吓人。许多游客最初有“但这座桥不是英雄”的决心,但当他们到达桥上时,他们停下来了。从华西到陶谦,一路环境安静,山风凛冽,林波起伏,喧嚣无边。鬼桥后面还有一个直径几十米的仙池。每年雨季,瀑布灌池,轰鸣灌耳,蔚为壮观。

其中,花溪天河湖景区、青岩古镇景区为国家AAAA级国家旅游区,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已成功申请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并对外开放。这些景点共同构成了花溪独特的景区网络,为花溪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3.花溪公园主要景点

经过多年的变迁,花溪公园依然保留着原有的自然风貌,山川自然融合,形成了位于市中心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主要景点有音乐广场、马安桥、百步桥、东社、西社、坝上桥、牡丹园、碧桃园、水杉路、红枫园、葫芦坡、白松花园、南湖、佘山、灵山、龟山、儿童乐园等。它是一幅以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花溪水流为主的动态山水画。在公园里,你可以体验自然风光和现代城市的气息。在灵山山顶上,还可以俯瞰华西的全貌。

南通旅游资源考察报告长江一路蜿蜒,在河口两岸打造两座美丽的城市,南临上海,北靠南通。我们说南通不如上海繁华,但上海不如南通美丽。

1.调查区域的旅游环境

南通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临黄海,与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相望,背靠广阔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现辖四市两县三区,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人口785万。

南通风景优美。这样的城市,注定了它的旅游资源被各种色彩所覆盖。关于数数,濠河绕城三十里,形似葫芦珠链,被誉为南通市的“翡翠项链”。位于城市南郊的狼山风景区是江苏省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国家4A级旅游区。该地区有广角寺、鉴真杜东海遗址、罗宾国王皇冠墓、康熙御书馆、桂竹山楼等文物古迹。海安青墩新石器文化遗址;如皋毛笔江、董小万故居、水墨画园、定慧寺;如东海的士高;石岗,通州戏剧古镇;海门牡蛎蚜虫山;启东圆托角。人文、休闲、生态都包括在内。

南通地处江浙沪旅游发达地区,可以被上海等大城市的旅游市场辐射,所以旅游市场腹地广阔。但是由于区域旅游形象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交通条件还没有完全改善,旅游项目少而又少,这种市场效应还很难充分体现出来。

南通入境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少,比例低;入境旅游市场主要是东南亚、欧美。海外游客主要是商务客人,在南通停留时间较长,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国内旅游是南通旅游业的主体,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浙江等周边省市。游客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观光、度假游客、探亲访友。目前,南通国内旅游发展不成熟,市场开发不足,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潜力仍然很大。

2.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优势:南通江海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一定优势,现代、自然、宗教、长寿等文化独具特色;地处中国最大的客源地长江三角洲,市场优势非常明显;狼山、濠河、海上迪厅等。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相对发达的区域经济和良好的旅游发展社会环境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缺点:海滨自然景观审美度低,适游期短,观赏价值差;沿江旅游发展受工业和港口项目影响较大,且较为分散;长寿现象、名人文化等许多资源载体不足,难以转化为物质旅游产品;景点景点知名度低,拳头产品少,产品包装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占有率低;城市旅游的带动作用不突出,认可度低;产业结构相对简单,购物娱乐收入占比低;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旅游体制改革滞后。机遇:南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上海都市圈的建设和世博会的举办,世界都市带论坛项目的启动,将使南通旅游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不断优化的交通环境将大大提高南通旅游业的可达性;建设旅游强省的宏观环境和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导向,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威胁:与长三角接轨后,将直接面临周边旅游目的地的激烈竞争,成为南通旅游业最大的威胁;城市中一些旅游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影响了整体形象和综合效益;旅游产业结构不完善,旅游体制和机制不顺畅,影响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3.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它可以分为六类:

3.1历史性

徜徉在南通,以清末状元张謇为代表的近代南通人创造性地进行了城市建设,使南通成为中国人按照先进理念规划建设的第一个城市典范,15个国家一等奖创造了“近代中国第一城”的美称。这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它丰富的文化底蕴让你品味无穷。

南通博物馆位于南通市东南部的濠河畔,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博物馆。19219年由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它集中国古代园林与现代博物馆于一体,是一座“园林博物馆合一”的城市园林式综合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意义。交通便利,风景宜人,历史建筑独特,文物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人们游览、学习、游览、放松的理想场所。

南通博物苑位于濠河畔,犹如历史在水中蹭蹭,历史悠久。

南通的历史在博物馆重现。博物馆包括南通风筝博物馆、纺织博物馆、蓝印花布艺术博物馆、供水技术博物馆、张謇纪念馆、南通民间艺术博物馆、南通建筑博物馆、海安博物馆和葛艺美术馆,展示了南通旅游历史的丰富性。

3.2江海

追河抓海。南通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个驿站。绵长的江海海岸线使南通具有滨江海滨城市的迷人魅力。南通有珍稀淡水鱼127种,是长江水系鳗鱼、甲鱼、蟹苗的天然产地;近海鱼类130余种,贝类资源8万余吨。“世界上最新鲜”的蛤蜊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露西渔场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盛产带鱼、鲳鱼、大黄鱼、小黄鱼、梭子蟹等水产品。

元沱角风景区位于河口北端,是中国第一个太阳升起的地方。南通的沙滩平坦开阔,一望无际,潮水已经退去。你可以开车去海边,赤脚踩在柔软的滩涂上。新鲜的蛤蜊从你的脚边出来,捡起来,很刺激。这是一个著名的旅游项目——海上迪斯科。

另外不得不说,南通的伟大代表之一的濠河,本来就是南通的护城河。它有1000多年的历史。几千年来,她肩负着国防、排水、交通、饮酒的重任,被称为“个人血脉”。宽阔有序的水面,清澈的水流,迂回的涟漪,还有海鸥和飞鱼的自然美,也被誉为城市的“翡翠项链”,环绕着城市流动,景观丰富,森林茂密。南通市民向来有谈恋爱的传统,历代都有修缮,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游艇荡漾,更增添了濠河的迷人风情。当你乘船游览濠河时,你可以在一个绘画世界中享受坐在水中的城市和旅行中的人的美妙意境。特别是濠河的夜晚,异彩纷呈,两岸灯火辉煌,树木摇曳,水面上的桨闪着光,音乐爆棚,划船的场景深邃如梦,处处充满浪漫的气息,会让你陶醉。

3.3法性

刚来南通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民俗似乎更注重礼佛。所以拜佛求神成了游客来南通的一定目的,狼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南通狼山是第一座从大海回到河流的名山,被称为江海第一山。南通的山不高,一百多米而已。但山不高,仙名。狼山是菩萨道场,是西方佛教三圣之一。这座山也是献给唯一一位披着龙袍的大菩萨的。一年四季都是香火和游客。因此,狼山在佛教八大名山中名列第一。爬狼山,看不回的河,过巨桥,比拼,水天一色,胸怀高远,仙山圣地之旅,一定会让你的愿望成真。

也许人们是虔诚的,南通还是长寿之乡,是全国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百岁老人比例超过国际标准两倍以上。这座城市有600多名百岁老人,长寿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参观东方大寿星园,体会健康的奥秘,也是南通的一大旅游资源。

3.4文化

南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根据古文化遗址的考证,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的繁盛。南通人文底蕴深厚,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众多名人都曾在南通留下传世之作和佳话。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的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师恭、晚清名士李、、张謇等“扬州八怪”为南通历史增添了光彩。南通传统民间艺术品包括铜排风筝、铜排盆景、沈绣、剪纸、扎染、蓝印花布、红木雕刻、启东版画等。

明末四子之一的毛笔江和秦淮八大美女之一的董小宛故居水会园,是徽派特有园林的代名词,他们在此演绎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名为《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在南通看水会园,感受才子佳人的美丽故事,品味徽州文化,品味董小万创作的董唐,一定会让你无限思考。

南通是著名的教育之乡,在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南通是一个著名的体育城镇。目前,14名世界冠军和奥运会冠军为祖国赢得了50枚金牌,在中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南通是著名的建筑之乡,建筑铁军共获得38个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项,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3.5生态学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南通是一个自然景观丰富的城市。所以南通旅游特别悠闲,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此外,南通还致力于休闲度假的发展,因此南通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生态特色。

比如李崖山岛的生态旅游,东枣港李崖山岛是海门市东枣港东北4海里黄海的一个天然两栖岛屿。是涨潮落潮的岛屿,平均海拔4.5米。该岛资源丰富,以牡蛎闻名,因此被称为李亚山岛。李崖山岛生态旅游线路已开通,首批旅游项目包括:渔港风光游、海上休闲、牡蛎山观景、海上日出观景、沙滩聚会、捕捉海洋生物、骑骡马花车等。

还有快乐森林山庄,是以“聚拢沙文化,展示乡村风情”为发展主题,集旅游休闲、生态宝石展示、农业科学教育、国防科技教育、宗教知识普及为一体的江海之一。它的南面是一个沿河的风景公园,北面是一个沿河的渔村。园区内有20多个以“生态旅游,趣味互动”为主题的项目,将学术文化与绿色世界相结合,观赏性强,参与性强,人气高,趣味性强。现在越来越成为依山傍水回归自然的生态公园。

3.6娱乐

当然,任何地方都逃不出娱乐圈,南通也不例外。南通世外桃源休闲农场总体规划面积3000多亩,已开发870亩。有休闲度假区、现代农业科技园、上水游憩区、森林公园。其中,休闲度假酒店已于2019年开业。主要有餐饮、钓鱼、会议、休闲等项目。餐饮以江鲜、野味、农家菜为主;有3个鱼塘可以钓鱼,包括鲫鱼、鲈鱼、草鱼、鲱鱼和虹鳟鱼。休闲区主要有4个茅草屋、5个竹楼和5个木屋,可同时容纳40人娱乐。

南通海底世界是集海洋生物展示、科普教育、旅游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大型海洋水族馆,也是现代海洋主题公园。整个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设有热带雨林区、两栖爬行动物区、极地区、珊瑚礁和鱼类区、鲨鱼观赏区和海底隧道区等10个主题区。它展示了800多种海洋动物,有10000多条尾巴。它是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南通主要的旅游聚集地和标志性名片。

4.旅游资源评价

南通旅游资源数量多,组合好;文化旅游资源是主要资源,创业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功能相对较弱、碎片化,潜在的休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潜力巨大;旅游资源呈带状分布,开发利用水平低,产品化程度低。

5.关于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5.1旅游形象定位

围绕“江海福地,休闲港湾”的区域形象定位,积极利用世博会余热,持续打造“近代中国第一城”、“追江赶海南通”等一系列形象宣传口号

5.2节日活动

做好各类旅游节,重点推出中国南通国际江海旅游节、世界都市带论坛、中国如皋长寿文化节、中国启东海鲜节、中国东南黄海风情旅游节、中国舞龙旅游节等一系列旅游节。

5.3市场开发手段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全市每年将筹集不少于500万元的旅游公共推广资金,用于旅游营销活动。

通过打造休闲南通品牌,可以打造南通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差异化营销策略,突出长寿品牌推广,组织长寿探险游,利用特殊宗教活动扩大旅游市场影响力。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篇2

前言

(一)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24日

(二)调查地点

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区扎达盖公园

(三)调查人员

(四)旅行资源调查目的

1、通过本次的调查,详细的了解旅行资源的调查手段和注意事项。并通过此次调查,掌握旅行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达到学以致用。

2、详细学习和运用旅行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旅行资源进行评分从而进行判定。

(五) 旅行资源调查要求

1、从指导老师手里拿到旅行资源分类表,粗略了解表中种类和填写事项。

2、实地游览并根据实地情况填写旅行资源分类表。进行整理。

3、根据实地的考察进行讨论,找出有点并加以规划和利用,找出缺点来进行改善。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4、完成旅行资源调查报告。

第一章、调查区旅行环境

(一)调查区位置、行政区划与归属

扎达盖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通道北路与北二环路交汇北路东,区域与厂汉板镇,攸攸板镇相接。属回民区管理。

(二)交通状况

扎达盖公园临近交通网健全。北有呼包高速路,外地游客到达便利。南有通道北路直达市中心。且附近与北二环路交汇,方便抵达市区内任意位置。

(三)自然资源

扎达盖公园自然资源丰富,园内有扎达盖河穿过,也形成了扎达盖湖,河湖边芦苇丛生,造就了丰富的观光游憩旅行资源。同时,园内有可观的动植物资源,草地和以松树为主的林地面积大。并有喜鹊栖息地供游人观赏。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200mm到400mm之间,四季景观不同。地处城市边缘,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良好。

(四)人文资源

扎达盖公园以扎达盖河穿过得名,而该河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扎达盖,蒙古语意为宽阔,扎达盖河即宽阔的河。它的本身就是一部呼和浩特市的通史。另外,园内有设有广场,凉亭,阁楼,塔式建筑等人文建筑,游览价值高。其次,扎达盖公会在设计伊始就设有老年活动中心等公众文化设施,还在发展中规划了钓鱼点等游览设施。人文旅行资源数量极多。

第二章、旅行资源开发和历史现状

(一) 旅行资源开发历史

扎达盖公园中流趟着的扎达盖河原来并不是现在这个模样,它有三个源头:一个是公主府东边的大水泉,一个是公主府西边的小水泉,还有一个是新、旧两城中间姑子板申村(现巴彦塔拉饭店一带)的水泉。公主府东边的水泉较大,人们叫它大府河槽水公主府西的水泉较小,人们叫它小府河槽水姑子板申的泉水东西流向,穿过从前清时期归化营的营坊(现回民区营坊道)门前,经礼拜寺巷到小教场、牛桥东河沿、城隍庙的霸王桥,而后与大府河槽水主流相汇,人们叫营坊门前水。其余的水和营坊门前水小府河槽水在天主堂和北茶坊关帝庙南边合流,汇集成了扎达盖河。

道光、咸丰、同治(1821年至1874年)统治的半个世纪中,扎达盖河两岸成了南迎里府客和北接外藩财的商业闹市区。道台衙门两面临河,衙署四周密植杨柳。乾隆至道光时,即已长成合抱之木。每天拂晓,庆凯桥附近非常幽静。早起的人们,漫步桥上,凭着石头桥栏,耳听淙淙的流水声,远眺道台衙门树梢上的弯月,别具一番风光。朋苏召和乃莫齐召则被绿树环绕,清风掠过。树枝忽高忽低,召庙忽隐忽现,使人仿佛看到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仙境。于是,石桥晓月和六桥溪柳,便把扎达盖河两岸描绘成一幅色彩淡雅赏心悦目的图画。

民国18年,绥远建省遇到特大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成群的饥民,跑进城里抢食。民国19年,阎、冯联合反蒋,挑起中原大战,归化城失业青年被补征入伍。民国20年,傅作义将军出任绥远省主席后,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归化城的商务中心,已由扎达盖河两岸,移到了小南街一带。那里烟土店林立,绥远省的军政机关,都指望

税款开支,归化城的各行各业,亦全靠周转维持,加之皮毛牲畜来源由蒙古国、新疆缩小到乌、伊两盟和阿拉善旗,整个扎达盖河沿岸店铺房院,都成了外强中干的空架子。

1949年9月19日,归绥和平解放,各族人民重见天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蒙、汉、回等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医治战争的创伤,文明代替了恶俗,扎达盖河露出了灿烂的笑脸。1959年,蜈蚣坝山洪暴发水流湍急,汹涌的洪水不仅冲毁了曾经重修了几次的庆凯桥,而且淹没了庆凯、太平两条大街及河东岸的营坊道、通道街。灾后,党和政府给受灾居民都盖了新宿舍,又将坝沟的水完全引入孔家营以西的五里沙河。在扎达盖河中、上游修建了好多桥梁,方便了人们来往行走和车辆运输;沿河则砌筑了石堤,加固了原来的土堤,以防山水再次泛滥

呼和浩特市成立之后,扎达盖公园所处位置被规划为呼和浩特市公路管理局苗圃,占地600亩,后在20xx年9月正式归于园林局。改建为公园,原苗圃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良好,但是植物种类不够丰富。公园因东临扎达盖河,扎达盖公园因此得名。改建后的扎达盖公园是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保健、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

(二) 旅行资源开发现状

20xx年呼和浩特市发布的《20xx年到2020年总体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三轴、四核、六带的城市规划理念,将扎达盖河规划到六带中。从此之后,扎达盖公园开始了飞速发展。20xx年呼和浩特市提出了归森和新亮美绿净畅的发展口号。扎达盖公园迎来了多次建设。建设之后,扎达盖公园设计主要以生态园林为指导,突出时尚性、生态性、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力求塑造令人耳目一新的集现代化与传统、艺术与自然、优雅与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式生态型休闲公园,使城市社会与自然体系间建立美好的依从关系,为游客创造享受自然、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态空间。公园依据不同功能,将公园划分为四大景区:人工湖景区、健身娱乐区、生态景观区、采摘区。主要的景点有很多,包括:木亭、芳草亭、果园、人工小岛、主入口广场、次入口广场、林荫广场、庭院广场,其中还有一些特色的商店。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篇3

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

⑴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4)标准。

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

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2、花溪公园周围环境概况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锦、溪水长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那里山环水绕,水清山绿,堰塘层迭,形成方圆十多公里的名胜风景区域。它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潭”、“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青岩古镇”、“黔陶幽境”等8个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出自于景区的高坡乡,那里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乡的苗族有不少传统的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场”最富魅力,观看、参与的游人络绎不绝。那里,古代苗族的悬棺葬和崖洞葬,也给人留下难解之谜。

花溪以南12公里处的青岩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始建于明初。镇四周原建有城墙,分内城、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筑有敌楼、垛口、炮台,因年久失修,成为残垣。现修复的定广门城楼,巍然耸立,气势恢宏,与古道、石坊、寺庙交相辉映。西镇的3架古石牌宏伟壮观。古镇的古建筑栉比鳞次,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四溶洞”,保存完好。

“黔陶幽境”位于崇山峻岭中,因两座山峰间凌空飞跨着一座天然石桥——鬼架桥而出名。鬼架桥桥长约11米,宽约60厘米,系石岩与树根相伴天然生成。从桥面到谷底足有10多层楼高。站在墙上往下看,令人心惊胆颤。不少游人最初抱有“不过此桥非好汉”的决心,但到了桥头都却步不前了。从花溪到黔陶,一路环境幽静,山风吹来,林涛起伏,响声不绝。在鬼架桥的山后,还有一个直径数十米的仙人池。每年雨季,飞瀑灌池,吼声灌耳,十分壮观。

其中花溪天河潭风景区、青岩古镇景区为国家AAAA级国家旅游区,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已经成功申报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并对外开放。这些景点共同组成了花溪独特的风景网络,给花溪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3、花溪公园主要景点

花溪公园经过多年的改变之后,仍旧保存其原始的自然风貌,山水自然融合形成了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秀丽风景。目前其主要景点包括音乐广场、马鞍桥、百步桥、东舍、西舍、坝上桥、牡丹园、碧桃园、水杉路、红枫园、葫芦坡、松柏园、南湖、蛇山、麟山、龟山、儿童乐园等。主要以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为主配合花溪河水的流动,形成的一副动态的山水画。在公园内你能体会到自然的风光,也能看到现代城市的气息。在麟山顶,还可以俯瞰花溪的全貌。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篇4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把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深挖乡村旅游资源潜力,精心包装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亮点和重要渠道。

一、即墨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即墨素有“青岛后花园”之称,区位优势明显,乡村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即墨市积极与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和旅游规划相对接,立足山、海、岛、泉、滩等乡村特色资源,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促进了以休闲度假、海岛观光、农家食宿、民俗节庆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即墨建成开放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7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青岛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3家,星级酒店8家,星级餐馆3家,旅行社6家,山东省旅游强镇2家,其中,59个村庄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直接就业人数5600人,间接就业人数15113人,季节就业人数5500人。在东部各镇发展农(渔)家宴200多家,解决直接从业人员1300余人。200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02亿元。

(一)接待初具规模,特色日趋明显。我市积极引导和培育利用农业、渔业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吸引旅游者,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的乡村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在东部沿海乡镇积极培育“渔家宴”、“农家宴”等特色旅游项目,制定 “渔家宴”、“农家宴”特色旅游项目评定标准,包括“接待设施”和“服务质量”两大类60项评分标准,发展了农(渔)家宴接待户200余家,今年又新评12家,即墨市、镇两级挂牌特色饭店80余家。

(二)乡村旅游内容丰富,旅游接待持续增长。为充分挖潜乡村游内涵,精心串联我市乡村旅游线路,编制出了4条一日游线路和3条二日游线路。每年“五一”、“十一”,青岛蔬菜科技示范园都推出采摘、收获等体验式旅游项目,游客可以观赏和亲手采摘从国内外引进的各种优质瓜果蔬菜,亲自参与挖花生、挖地瓜等农事收获活动。田横祭海节和鹤山柿子节等乡村旅游节庆蓬勃发展,田横祭海节采取“一年一祭,三年一节”的办节方式,祭海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原则上每三年由政府组织举办一次,其他由民间自发组织,2009年市政府主办的田横祭海节共接待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元。田横祭海节被誉为中国渔文化中最富特色,原始祭海仪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俗盛会,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鹤山柿子节为一年一届,年均接待游客约5万人,旅游收入80万元,带动了鳌山卫镇周边地区以“渔家宴”、“农家宴”为主的乡村旅游特色项目发展,当地土特产品销售和餐饮接待大幅度增长。

(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后劲十足。树立“环境是旅游先导”的理念,不断加强对旅游环境的基础配套,全线贯通鹤山路,新建泉海路、观光路、汤泉一路等道路,形成了以三大旅游观光圈为主体、与滨海公路相衔接的路网布局。配套完善东部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实施大规模绿化,完成温泉主题公园等景观建设,东部区域服务功能和项目承载力明显增强。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硬件设施,在全市主干道路设置31处旅游景区点道路指向牌;在人流集中公共区域设置6处大型旅游交通地图广告牌。2009年制定了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信息指示系统和从青岛市区、机场进入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城道路指向牌设置方案。以温泉为中心,投资100多万元在温泉度假区设置625面道路灯杆耳旗、13处指示牌、4处旅游地图、12处户外高炮。开展旅游厕所升级改造工程,在田横岛度假村、青岛蔬菜科技示范园、鹤山等主要景区投资40万元,改造设置标识规范醒目、配套齐全、管理规范的旅游厕所。还扩建了鹤山停车场,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

二、主要措施和经验做法

(一)政府主导,完善机制。我市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情和浓郁的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业基础雄厚。我市将乡村旅游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先后成立了由市级主要领导挂帅的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旅游开发指挥部等综合协调机构和一个政府主导的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细化了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扶助措施等方面内容,全力保障旅游业发展。

(二)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我市将乡村旅游发展定位为:依托丰富的山、海、岛、泉、滩等旅游资源,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滨海文化为底蕴、民俗文化为特色、生态文化为时尚、乡村风情体验为亮点,统筹布局、点线结合,把即墨打造成集乡村度假、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胜地。着重突出“两大主题”,塑造个性化乡村旅游品牌。一是突出山水风情,“登山游海吃渔家宴”。依托东部的`便利交通和优势资源,借助田横祭海节、鹤山柿子节、东京山山会等特色鲜明的节会活动,开发温泉旅游、海岛游、登山游、民俗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使其成为东部高端旅游的有益补充。二是突出农家风情,“体验观光吃健康菜”。依托无公害农业资源优势,发挥骨干企业龙头带动作用,紧紧围绕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开发乡土气息浓郁的特色产品,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田园乐趣,得到教育和休闲。目前于家沟渔家宴、鳌角石有机茶园、院上花卉生态园等乡村景点已成为都市人的向往。

(三)优化环境,规范服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5年间累计投入23.5亿元,完成了93项水、电、路、气、暖、通讯等基础配套工程。积极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一是加强烹饪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在保持地方风味的基础上,增加菜式品种,适应游客口味。二是加强旅游管理和服务知识培训。去年,在青岛农业大学对全市农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进行乡村旅游知识培训,并到城阳、崂山等地参观考察。今年6月还计划邀请专家对全市农家乐进行专门服务技能培训,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三是加强诚信意识培训。引导农民诚信经营,自觉抵制制假售假、欺客宰客、恶性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共同维护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加大宣传,强化促销。坚持“整体策划、分步宣传、重点推介”的原则,综合运用VI形象标识识别系统等科学手段,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倾力打造“即墨——寻山水神韵、品乡村风情”整体旅游品牌。一是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专门在即墨电视台开设旅游专栏,播发旅游宣传专题片和形象片;在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内参等各级媒体发表宣传稿件170余篇、形象广告50多版次,形成了强烈的宣传攻势。二是发布大型户外广告进行宣传。在青岛市区、机场、车站及即墨城区、东部重点镇等37处重要路段设置了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大型户外旅游广告牌。在全市218辆出租车、60余处公交站点候车亭张贴旅游形象宣传标语。在商贸繁华地段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户外LED即墨旅游电视屏。三是组织参加大型对外促销活动。积极参加上海旅游精品推广大会、青岛亚太国际旅游博览会、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大型旅游交易会,先后邀请台湾、韩国、俄罗斯等多个旅行商及媒体考察团等到即墨实地考察洽谈。四是多渠道、多形式展开促销。拍摄制作10多个旅游风光片、形象宣传短片,在中央、省、市电视台和楼宇电视联播网播出,策划发行了《风情鳌山湾》、《即墨旅游》等旅游精品文化图册;设计制作了台历、挂历、明信片、宣传折页、形象邮册等旅游宣传品;创意设计的“即墨之法化”齐国刀币被评为“青岛市十大特色旅游纪念品”,另有两件产品入选“青岛市十大旅游特色商品”。成功举办旅游知识电视大赛、旅游讲解员大赛、旅游风光摄影大赛等主题赛事和“喜迎奥运、牵手旅游”大型广场活动。每到周末,即墨东部的度假宾馆、酒店、农家宴游客盈门,客房入住率100%。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高,乡村旅游发展的大氛围尚未形成。总的看来,全市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要性的认识还需提高,乡村旅游投入不足,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工作措施需要强化。农民对乡村旅游缺乏认识,已经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户满足于眼前经营,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不强。

(二)缺乏整体规划控制,资源整合及产品开发不够。目前我市还没有乡村旅游专项规划,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和挖掘开发的力度远远不够,产品少而单一,规模小而分布散,没有形成旅游品牌和整体合力,乡村游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旅游产品的特色、创新和深度开发做得不够,“住、游、购、娱、导”等旅游要素的开发还相差甚远。乡村旅游的对外推介工作需要加强,还没有树立起乡村旅游品牌。

(三)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基础设施不尽完善。对已发展起来的农(渔)家乐等乡村游项目的服务、引导、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大多数农家乐经营者管理方式比较粗放,规范化经营意识不强,服务质量和水平普遍不高。农家乐项目布局混乱、环境保护意识不到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我市乡村旅游的住宿、消防、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滞后,饮食卫生安全需要加强,农村环境有待整治,特别是西北部道路等基础设施亟待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今后乡村旅游发展重点

(一)温泉休闲度假旅游

依托海水溴盐温泉特色,做足做好洗浴休闲疗养健身旅游。

1、做大做强一批:充分利用好已建成的金麒玉麟温泉山庄、青岛阳光酒店、芭东小镇等温泉度假项目,不断挖掘温泉理疗的内涵,经营各式各样的理疗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2、推进建设一批:加快港中旅青岛海泉湾、青岛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熙景温泉等在建项目建设步伐,提升温泉旅游档次和规模。2010年港中旅项目完成风情商业街内部装修,五星级酒店9层主体完毕并进行装修,温泉海洋中心、海鲜大世界三层主体完工进行精装修,整个项目计划于2011年建成运营,年可接待游客280万人次;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2010年完成五星级酒店主体工程、博览中心主体及装修工程,将整个温泉区域打造成为以商务会议、节庆会展、休闲养生、大型演艺为主的滨海温泉旅游度假目的地。

3、招商引进一批:借鉴日本香根温泉模式,积极发展花园式、个性化单体度假酒店,引进开发仿日式的奥特莱斯温泉度假旅游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奥特莱斯主题公园、温泉度假村、温泉主题会所等,在温泉度假村内建设相对独立的一家一户式或两家一户式单体温泉度假单元,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体现差异化温泉旅游,满足不同游客需求,丰富温泉旅游内涵。

(二)山林休闲旅游

以鹤山为核心,整合豹山、天柱山等周边资源,积极发展山林休闲旅游。

1、山体氧吧。依托优越的自然、区位优势,科学有序开发鹤山、天柱山、豹山等山林自然风光,建设集山林休闲、生态观光、民俗体验、攀岩健身、道教文化于一体的鳌山湾国家森林公园。

2、山体健身。以鹤山、豹山、天柱山为载体,完善登山路径及相关设施,吸引青岛及周边市民登山健身。

3、山林生态。搞好山体绿化,选择适宜鹤山栽植的四季花,营造“春有杜鹃、迎春,秋有枫叶、柿子”的自然景观。

4、休闲农业。搞好鹤山与周边旅游的互动,以旅游景观为节点,以交通线路为线索,搞好旅游线路设计开发,整体促动景区旅游、沿海渔家宴、院上花卉、土特产品销售等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利用鹤山千亩柿子园,继续举办好鹤山柿子节,提供观赏、采摘、休闲、品尝、体验等休闲农业活动。

(三)乡村生态旅游

1、建设即墨滨海樱花主题大道:在滨海大道鳌山路段(自莱青路口至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城道路)两旁启动樱花种植工程,品种以樱花为主,背景种植雪松,单侧长6.5公里,每侧种植樱花树宽20米,面积400亩,种植樱花1.6万株,花期一个月,建成国内规模较大的樱花集中种植片区,每年4月底樱花绽放时,这条“樱花大道”将成为滨海大道的标志性景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开发两大生态观光旅游种植区:在大任河南岸、大任村南种植千亩薰衣草;在鳌角石村以东、大任河南岸种植蓝莓,在原有40亩的基础上,扩大到300亩。以两大园区为基础,与温泉度假等旅游串点成线,吸引青岛婚庆旅游市场和乡村旅游市场,并引进金王集团制作婚庆蜡像,打造浪漫乡村旅游胜地。

(四)乡村民俗旅游

突出民俗文化特色,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努力打造“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艺”品牌。重点发展:

1、民俗节会。继续策划举办田横祭海节、马山山会、金口天后宫庙会等一系列民俗节庆,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民俗节会,丰富乡村民俗旅游内涵。

2、生态农(渔)家乐。继续培育做强七沟、于家沟等村庄渔家宴,重点对鳌山七沟村进行统一规划,招商引资,建设高档次的舟山模式大排档渔家宴旅游项目。大力发展“农(渔)家乐”,充分发挥好田横“喜行渔舍”、鳌山“欢乐海湾”等渔家乐品牌优势,规范现有农(渔)家乐市场,挖掘包装沿海民俗文化、渔文化等,让游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乐在农家。

3、山乡花村。依托鳌山卫院上村花卉,扶持发展花卉产业,打造山乡花村。

4、生态茶园。依托鳌角石村2000亩生态茶园,发展采摘、炒茶、品茶等生态旅游。

5、海岛旅游。依托田横岛等良好的海岛生态环境、古朴的渔家风情和渔业特色产业,以海岛观光、历史文化为主题,提供特色餐饮、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等服务,打造兼具海岛观光、历史遗迹、渔家乐的渔乡海岛度假旅游。

(五)历史文化旅游

挖掘即墨古县衙、雄崖故所、李秉和庄园、凤凰古村、王吉墓群等历史文化内涵,整合周浩然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精心设计,招商开发,打造体现即墨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游览区。

(六)大沽河生态旅游

以移风大沽河沿岸为核心,以生态观光、农家乐为主要功能,开发建设以下内容:

1、生态林吧。以大沽河沿线森林资源为依托,以千亩槐花树为载体,以生态观光为发展方向,发展杨树、柳树、槐树等沿河风景林带。

2、休闲农家乐。以“乡下有我一分田”为主题,利用农家生产、生活的传统用具,发展一批以无公害蔬菜、农耕体验为特色的农家乐村庄,让城市人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耕生活。设置采摘区,游客可以享受亲手采摘新鲜蔬菜、水果;设置“参与体验区”,加入推磨、垂钓、摸鱼、自助烧烤、蔬菜种植等游客参与体验活动。

五、今后对策建议

下步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平台,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以建设旅游小城镇、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农家旅馆为重点,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进一步整合财政、文化、公路、旅游、林业、农业、城建、水利等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建立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大盘中考虑,加大财政投入,对道路、水、通讯、旅游购物商店、游客中心、旅游信息指示系统、景点、路线等进行开发建设,形成有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同时出台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激励和引导。

(二)抓好规划编制工作和落实产业标准。按照高起点、上档次、有规模、有特色的要求,尽快编制完成《即墨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加强对乡村旅游规划的监督、指导和引导,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按照全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重点指导乡村旅游示范点规划设计工作,彰显个性,突出重点,严防资源破坏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按照旅游强镇和旅游特色村标准,逐步建立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完善设施配套,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卫生间、信息指示系统、游客服务咨询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

(三)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鼓励和支持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组成专业旅游公司,积极探索和创新实施公司+农户、公司+旅游点、公司+乡村旅游协会+旅行社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逐步挖掘、整合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提高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和投资实力。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引导大集团、大公司投资开发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宣传推介品牌包装。制定完善的乡村旅游促销方案,对乡村旅游分市场、分目标、分手段、分时间地统一形象、统一口号、统一定位进行市场促销。邀请青岛市等主要客源市场媒体、旅行社参观考察即墨乡村旅游,将即墨特色旅游产品纳入区域旅游捆绑促销。新闻媒体开辟专刊、专版、专栏,集中时段和版面强化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在市区主要游客集散地、景区景点设立乡村旅游宣传广告牌。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研发与设计,打造知名乡村旅游品牌。借助青岛旅游知名度,主动将即墨乡村旅游与青岛旅游进行对接和合作,实行捆绑式促销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有、互动发展。加强电子商务建设,通过互联网,介绍景点、节庆活动、往返交通、服务设施和客房、餐厅预订等信息。

(五)完善乡村旅游的管理、培训机制与配套服务。以“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为抓手,强化对导游、讲解员、经营管理、服务等乡村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批具备现代经营、管理、服务和营销知识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此外,重点加强对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的专业培训,组织外出考察,着力转变他们的发展观念,提高他们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能力。

旅游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篇5

发展旅游,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定位是发展旅游的方向。镇处在与雄关之间,发展旅游的基础让人感到振奋,乃至震撼,它的旅游市场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料。和老观、妙高、河溪、河楼、桥楼、水观这些有发展旅游基础的乡镇都应该纳入我们的旅游统计、布局中。现结合镇的情况,谈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它是指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也就是说可供投资地区是否在某些方面较国内优势,投资区位的选择要受到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生产要素和运输成本、投资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镇的区位优势是非常明确的。

(一)区位优势体现之处于三大景区的中心带

镇在雄关的中心地带,这三大客源市场缔结处。现在,已成为的三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更是独占鳌头,而位居三者之间的镇可谓是左右逢源了。

去年创5A、开国际文化旅游节,在起步非常大的基础上,旅游市场就发展起来了;今年创5A,六月份要开国际文化旅游节,同样,的旅游市场也会很快热起来的。目前和,在做旅游产品、线路的时候,特别是针对外省和海外市场这部分,一直联系紧密,相互追赶。夹在这个中间地带,这个区位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二)区位优势体现之——抓好两大优势,扎实夯实根基

虽说比、要次一点。但它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旅游的方向与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比着它、顺着它来做。就的渔家平台来说,它们的档次太低,环境也很差,并且它有个最大的弱点——钓台不临水。我们湖岸线那么长,可设钓台的地点很多,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们的优势之一。的规划起点本来就不高,现在要想重新来做很难。我们已经认识到它的不足或欠缺的地方,现在来做规划就能扬长避短,肯定做的比好,这是我们的优势之二。抓住这两大优势,打下扎实的根基,为发展镇旅游做好准备。

(三)区位优势体现之交通——立足交通便利,依靠群众推动

302线马上升级为国道,它的道路会有一定的改善,在5年之内,会有很大变化,所以它的可进入性也会增强。从到飞凤镇,或者从飞凤镇到再到思依,是现成的成型旅游线路,所以说这个区位优势也已经具备了。目前,镇党委确定的这个发展旅游的基础理论是成立的。

发展旅游仅有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靠群众来推动。要想发动群众一起做旅游,必须先统一思想。我们要开党委会统一班子成员的思想,开村上干部、群众会统一思想。我们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区位优势、旅游的前景给他们讲懂、讲够、讲透,只有他们的思想通了才会理解你、支持你。

二、资源提升

所有的休闲旅游一定要以观光旅游作为基础。我们要把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相结合,在观光的基础上做休闲旅游。

观光旅游,首先要养眼。而养眼要靠什么?靠色彩,靠奇观。奇观从哪里来?从我们已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中体现。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

1、湖的利用

一个地区要成为旅游目的地,要想游客来,你一定要有核心的吸引物。实质上,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客源市场,有了市场效应。那么我们的核心吸引物在哪里?水,观水。

说到观水就联想到船。目前湖上的船很有实用性,但不美观。而旅游需要的是什么?是情调。情调就要有一定的装饰,要美观。所以船的形状、装饰、功能都要改进。另外,湖面上景观没什么特色,不丰富、色彩不鲜艳,我们要打造出“水”的特色,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我们可以种花。据了解,有一种花,它的花朵儿很大,花开时,有一股香味,沁人心脾,她就是当地的七里香。种植七里香不仅丰富了河岸的'色彩,还具有当地特色,很有代表性。除了种花,我们还可以种其他的。根据镇的地理地貌,我们可以种植芦苇。就拿一个区域,浅水区种上芦苇。一片的芦苇,一望无际的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几只水鸭穿梭其中,亦真亦幻,这不是很诗情画意嘛!

2、山地的利用

镇地形地貌很有特点,它和思依完全不一样。镇一眼望去,全是地,地势平坦,视野很开阔。我们可在路旁设观景台,供游客下车观光田园风光,拍照留影。头年底种油菜花,第二年的3月它就开花了。春天的时候,黄橙橙的一片,很有春的气息。

我们现在从山上做起。今年麦子收割后,全种上高粱。据了解,目前高粱的产量、收入比红薯、小麦都高。而且高粱收割了,可酿酒。酿出的酒我们给它贴个标签—“烧酒”或是“女儿红”。这个酒的由来很简单,就是因为是女将,她亲手酿酒犒赏将士,自己也喜欢喝酒。本来20元/斤,标签一贴就是50元/斤。高粱杆呢,可做扫帚,也能编织出工艺品。秋天,满山遍野是火红的高粱,很漂亮。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讲,一张照片带来的宣传效果是不可估量的。高粱一收,地就空起了,它种上油菜。种油菜、榨油是我们当地的传统,一动员群众就能接受,油菜花便宜、好种,刚抽苔可做菜待客,结籽又可榨油,一栽就有效果。自然资源对于山地来讲就是高粱和油菜花这两种农作物。

另一个就是花,花这个必须要有的。花耐旱,不喜水。高段山和湖岸边上都要有花,沿水几十公里全是照眼的鲜花,它就是一个奇观。摄影爱好者就络绎不绝地赶过来了,他们赶过来想摄影,必定要坐船,那么,我们就要求必须配一个导游。这样湖上面是美女,下面是花。水上行舟,人面鲜化相映红,非常漂亮。所以说,花的种植一定要集中,面积不用太大。十几二十亩就很具气势了。旅游是做出来的,沿着这条路做,就一定会做出来的。

(二)、文化资源的利用

旅游景区、景点必须要有文化来充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它的核心,是它最大的特色。

1、举“孝”

镇要发展旅游,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蜀中花韩娥不就在我们这儿么?这是多好的品牌啊!我们就以孝女为核心,打造“孝”文化。在目前中国传统文化遗失的很严重的背景下,孝文化是一个永远也不会褪色的主题。古时候早上起来要请安,晚上睡觉要问好,给父母端洗脚水等等,这都是我们当地的传统。怎么突出这个孝文化?就要抓住“孝”字。在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领域里面,我们就弘扬一个字—“孝”。针对目前“孝”字的丧失或遗失,我们就打“孝”文化这张牌,扛起中华民族“孝”字的这杆大旗来。把这个孝文化放到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大的背景下考虑问题,它的定位就高了;这就不仅仅是在镇提出的,而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上提出的。

那么怎么把“孝”文化凸显出来?在不同的区域,它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它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孝对父母、长辈。尊长敬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我们要打造这个文化,就一定要把这个文化做到极致。我们现在就从党委班子开始宣传下去。如:我不能回家,就给爸妈打个电话,每周回去给父母煮一顿饭。先从我们这个班子开始做下去,然后村干部、党员带头做起,谁也不能,也不会反对。而且,要做到什么程度?要给它规定几个仪式、几个议程,就像开会一样: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当大家都这样做了,养成了习惯,这个孝文化就完成了,形成了。

别人来看什么?看我们怎么尽孝。比如,农家乐。再忙到时间你给说客人说,对不起,你们先等一下,我给老祖宗上个香。这是上香时间,菜等下上。”他绝对不会因为你菜端迟了而感到不高兴。他会来看你怎么给老祖宗上香,他会觉得这个东西太可贵了。“孝”文化要从老百姓身上得到体现。

2、拜“孝”

镇有庙和祠,这是孝文化的载体,也是见证。庙,从庙建筑的特色来讲,很一般。我们也没有经费去重修,先不管它。但你还是要把清洁卫生打扫干净,里面的布置要庄严肃穆一些。用香火钱买一些绸带挂上去,塑像、观音像这些都没有关系。但有一条,要让老百姓拜,让他们记住:拜干什么?拜是拜她的孝。到这个地方做什么?拜孝!拜她就是教育大家要孝顺,上行下效,儿孙们也会跟着受教益的。

另外,祠也不要去动它。把它墓前的墙撤除,把墓碑亮出来就行了。我们要庙上拜像,坟前拜墓。这也是拜孝,是拜传统文化。我们老百姓给游客宣传时,要讲清楚:我们拜拜什么?就是要拜孝,拜传统文化。如果有人举报,我们要也可以解释清楚:就是老百姓现在已经把化身成神,而我们要把他们心中已成神的还原成人,还原传统文化;引导他们走正道,不要走邪路。同时要考证韩娥生于哪一天,死于哪一天,生前有哪些行孝事迹。

3、品“孝”

我们在田野里种植花,把它做成中国最大的“孝”字。面积不够可以把这两块地结合起来看,就是一个“孝”字。这都是可以创造的。全世界的人来这里干什么?就是来拍“孝”。这个完全可以做出来。还有大家前面提到的福、禄、寿这些和孝有关的也能做。

三、依托的平台

第一,依托这个平台。游客今年目标已经突破600万,黄金周每天容纳了10万人次,但购票人数只占旅游人数的三分之一,分流的空间很大。如果的百分之一或者说是千分之一的客源分散到镇,也会让你们忙不过来,效果是很明显的。而你们的设施设备也只能接纳那么多人,多了就会把镇弄得乱糟糟的。

第二,依托这个平台。是最大、最切合实际、最见效益的平台。在钓鱼节到来时,我们可以在它的各个出入口立个广告牌,把湖的产品推出去,就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三,依托这个平台。目前我们所针对的平台,以钓鱼为基础,是首先,次之。那么我们长远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把的这个核心特点—“孝”真正做到位,把“孝”做到民族文化的高度上去了,它就不仅仅是镇的特色,他就是我们这整个景区的另外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景区,平台也就借上了。

四、产品的规划

1、水产品

我们的水资源,关联的就是水产品了;水产品就是鱼。我们现在卖鱼,要抓住国际钓鱼节这个契机,以“花木鲶”为主去他那里卖。“花木鲶”是我们的一个特色。市政府可先设计包装,在食品药品监制局批个许可证。鱼腌制后包装一打,湖花木鲶就出来了。有了花木鲶,可以做花木鲫鱼、花木草鱼等系列产品。游客钓的鱼吃不完怎么办?我们可以帮他腌制,要么带走,要么速递。服务周到,回头客也就多了。这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2、山货特产

剑阁、青川、秦岭一带的山货,老百姓都自己去卖,就随便摆个地摊,没有包装,没标识,这就是三流产品。我们这也是山区,可以把野猪、野鸡、野兔、豆腐干制作出来,注册上品牌,设计个包装,就又是一个产品出来了。只要形成了产业链,很快就会有市场效应。还可以把核桃拿来做个产品,打个包装,就叫核桃。核桃不够可以去周边收购,把周边的老百姓也带动起来了。

产品的规划重点要抓住我们的山、水、农产品的特点来做文章,把各产品的包装设计的精美、精致一些。当然,我们必须先把产品规划思路做好。产品规划思路这就需要把老同志、支部书记召集起来开座谈会,把他们的建议、意见一条一条的记录出来,产品也就跟着出来了。规划好了的产品除了可以在镇销售,还可以进入旅游市场乃至进超市。

五、活动策划

1、“节”

任何一个地方的旅游,他都离不开活动。一个精彩的活动,对一个品牌的设计,对客人的吸引力,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可以把“三八”节,“女生”节,“女儿”节和节或孝女节联系起来。广元有“女儿节”,镇可以做“节”,先从本镇做起,再到去做这个活动,祭祀。的一个特点和现代网络流行的“女汉子”结合起来。有了网络,可以面对世界。只要抓住网络,很快就宣传出去了。活动在先做起来,党委没钱,像房地产、企业等,多拉赞助。先把活动做起来,节的时候,可以找几个老外来做宣传广告。现在中国崇洋媚外之风盛行,他们看到外国人都来了,自然而然也就来了。

2、渔家乐

渔家乐,我们做渔家乐。渔家风情一条街,渔家风情小镇院,沿湖岸可打造渔家风情小院。我们川东民居的特色就是土墙的打造。游客平常没有看到的东西感兴趣,有新奇感。我建议,把麦秆子扶在墙上。做下一步规划的时候,把这个作为特色来规划。我们在设计这个建筑的时候,要有远见。它的每个细节都是一种艺术,一种独具魅力的风格。渔家乐风情这条街所有的建筑都要有特色,有情调。目前的风情,要看的有情趣,有格调。

3、“烤鱼节”

九月开国际钓鱼节,此时距中秋很近,我们就顺势弄个烤鱼节。选块场地,举办烤鱼节。皓月当空,一堆篝火,一场剧,加上我们的渔家风情,游客唱歌跳舞,与姑娘共舞,就会促使他们想起人。剧就找当地老百姓来演,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白天在钓鱼,晚上就到镇烤鱼、看剧、吃鱼。这样,看剧可以收钱,烤鱼、吃鱼都可以收钱,进餐馆又可以收钱,从而大大促进了镇的经济繁荣。

我们就这样扭着钓鱼节做旅游,把这个副产业做起来。目前按着这个思路,这两个节一做,人气就有了,乡村旅游业就火了,这个节能做多大我们就做多大。他们有钓鱼节,我们有烤鱼节;他们有,我们有湖。我们要打文化这张牌,先要从这个湖开始,全叫湖,不叫,湖,多么有文化内涵的一个名字!你说我叫错了,来找我打官司。这样没关系,越炒作越好。可能以后就不晓得它叫,而只知道它叫湖。在营销上一定要秉承一个理念:我们一定要将品牌做大。比如说:创5A。借力丽江,把这张牌打出去。现在,我们湖就借力。出名的是谁?这个东西要抓紧。在那边做,我们就在这边做。你们钓鱼,我就烤鱼。你说,我偏说是湖。不能与湖比文化,几下就把推出去了。所有的钓鱼人就都知道这边还有个烤鱼节,有个湖,达到一夜成名的效果。

六、阶段筹备

目前我对的理解,镇旅游的开发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工程,做起来事情非常多。要做一个节,一个活动,说是一句话的事,但要做下去很辛苦。目前,有这几方面要着手实施;

1、红高粱马上要做规划。

2、烤鱼节做出策划。

3、规划方案。概念规划,具体的东西由镇充实。

4、统一思想,开党委会的统一思想,开乡干部统一思想,开群众会统一思想。利用群众的力量,把前景推广好了,老百姓才会跟着做事,才能配合推动旅游的发展。

5、旅游定位。旅游定位是发展旅游的整体思想,先在党委班子统一思想,然后村镇干部统一思想,共产党员统一思想,全村全镇老百姓统一思想。思路决定出路,思想统一了,就好做事了。你只要把这个思想的前景推好了,老百姓再来跟你做事就方便的多了。而且,这个思想天天要讲,大小会都要讲,把我们的想法灌输给群众,引导群众统一口径。把山上的老百姓带下来看,一年的收入只有10几万,你不能给他说实话,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说多点;说个20、30万。把老百姓笼络过来,他们眼界一开,心里一动;我们党委政府就好做事了。

七、宣传渠道

1、新型宣传渠道

新型宣传渠道即网络宣传。一是广电网,二是电信网。目前看来,广电还是不错的,它还能满足上传视频、图片等信息。可以和广电探讨、磋商一下。电信网,通过电信拉个网,把每一个渔家乐都链接起来,让你24小时都能看到美景。日出,每天日出时,我就对着那个初升的太阳照。日落的时候也对着晚霞照。把渔人打鱼、游人赏花拍下来,传到网上去,很方便,效果也不错。

网络宣传一定要跟上去。可以炒作一个鲶。可以炒作一个新闻:“镇湖发现一个新奇品种—花木鲶。”花木鲶是什么?它是韩娥从小养过的一种鱼,叫花木鲶。有的人搞怪,请个专家来确认,结果一验证,就是一条鲶鱼。都是鲶鱼,我们非要叫它花木鲶,是湖特有的一种鲶鱼,这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习俗。建立这个渠道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

2、传统的宣传渠道

一是在高速路出入口靠宣传画宣传;二是通过旅游局的各个宣传渠道做宣传。我局免费做一系列的宣传画,通过微信推出几期镇的特写;在局举办的各个活动上把镇放上去宣传;在免费扫一扫赢大奖的活动中,设置一栏免费到镇品尝花木鲶的奖项;各个有LED的景点、酒店播放歌等。

八、资金整合

发展旅游,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首先我们必须做好调研,总结、南部在旅游方面的盈亏,归纳总结其经验。其次利用群众,招引大企业来投资,做好宣传、营销等工作。资金整合有以下几个渠道:

1、老百姓融资。现在老百姓手头上都有些资金,能否与老百姓沟通让他们融资。

2、风险投资。有个风险投资栏目,各企业家、大学生、创业人谈他们做的规划。通过这个平台去操纵。我们也可以去大胆的尝试。一方面融合资金,另一方面也是对镇的一种宣传。

3、招商引资。我们有了前期的规划,构想,尝试,宣传,影响;现在招商就容易的多了。有了名气,资金来的就快了。另外,招商引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益。怎么让他看到利益,先要让他看到市场的前景,看到目前市场的基础。当他看到人满为患的时候,他就会投资。这是市场化的作用。

九、服务规范

1、环境要洁净。在旅游方面,卫生是很讲究的。当然要把卫生做好,作为一个农村能做到这样就是极致,让人感到这家人特别爱干净,这就是特点,就是亮点。这个服务流程的细节要做好,给人留下优质的服务印象。农家乐它是一种自己给自己服务的模式。他不像宾馆,要规定餐具怎么摆。要利用“孝”文化,弄个特有的服务程序、服务特点,但必须统一的服装,基本的要求一定要做到。

2、菜味要纯正。农家菜主要是做鱼。针对做鱼进行专业培训,另外一定要菜品多样,味道鲜美。配菜就弄些甜菜,野菜有特色的乡村菜。

十、交通

立单行道标示牌。在来的这条大路上立个单行道标示牌,驾驶员一看,主要是外来车辆的驾驶员一看单行道,他就过来了,走这里下去,从那儿上来。就可以解决错车的这个问题了。

十一、定位标识

定位标识即口号。这个口号要针对“孝”文化来做。孝在哪里,孝在;钓鱼,鱼在哪里?鱼在。比如“万亩高粱,千倾鱼塘。”口号怎么喊,喊出去要与众不同,喊出去要有特点。而且这个思路要贯穿整个旅游发展区。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篇6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价值高

崀山是资源依托型旅游目的地,对于这一类型的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成为拉动旅游的决定性因素。崀山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相融交汇,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品位多样,素有“北有张家界,南有崀山”之称,是湖南山水的佼佼者。崀山风景名胜区属丹霞喀斯特混合地貌,以丹霞地貌为特色,是继广东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之后又一新发现的全国最大乃至世界稀有的大面积丹霞地貌景区,是中国丹霞地貌风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之一。景区内丹霞地貌,造型多姿多彩,瑰奇险秀,有形神兼备的将军石、惟妙惟肖的骆驼峰、鬼斧神工的“天下第一巷”、气势磅礴堪称亚洲第一的天生桥、高耸入云而又十分逼真的辣椒峰,还有方圆40多平方公里的常年云雾缭绕在日光照射下犹如“鲸鱼闹海”的丹霞峰林,是一座罕见的大型"丹霞地貌博物馆",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5]。崀山景区也有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如溶洞、地下河、石芽、溶峰等。在所辖的五大景区,18个风景小区,100多个重要景点里可谓是山、水、林、洞,要素齐全。崀山风景区不但集雄、奇、险、秀、幽、旷为一体,而且有10万年前的猕猴头骨化石,史前新石器文化遗址和文物,唐代的古窑和陶瓷,清代农民起义的寨堡,晚清重臣刘坤一、刘长佑、江忠源等的宗祠、墓葬以及七十二佛教圣地之一的玉泉寺等人文景观。此外,在崀山景区还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瑶山风情。

2.气候条件优越

崀山风景名胜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7℃,古有“五岭皆炎热,宜人独崀山”之说。崀山多年平均降雪日18天,积雪日平均10天,年均无霜期287天,四季可游。崀山植被保护完好,森林覆盖率达56.16%,加之无环境污染源,富有最佳自然生态环境。

3.区位优势

从大的空间区位看,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湘西南与广西交界处,主要腹地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最密集、消费能力较高的“9+2”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带。崀山南与桂林相距142公里,东距南岳250公里,北与韶山、武陵源相呼应。这些旅游目的地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如能因势利导,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劣势(Weakne)分析

1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旅游投入不足

邵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近5年GDP的增长速度全省排倒数二、三位,人均GDP仅400多美元,人均财政收入全省倒数第一。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服务行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因此除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要建设与旅游活动的相关配套设施。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导致投入不足,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很不完善,也给崀山旅游开发带来较大的压力。

2、交通制约

崀山位于湖南省西南边缘,处于交通网的末梢,仅娄邵铁路“盲肠”一根,东、西、南无铁路入境,往来于京广、湘黔,枝柳线上的游客不能越邵阳一步[3]。洛湛铁路的建成通车,将加强与广东的联系。潭邵高速已经建成,邵怀高速的在建,邵永高速、邵常高速、邵衡高速也将陆续动工开通,以及配套的竹市—城步高等级公路,白仓—塔子寨、新宁—武冈等二级公路的修建,今后景区的可进入性会有所改善。但由于山多地偏,经济落后,交通线的修筑有较大困难,交通状况仍不容乐观。 3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有待提高

由于旅游投入不够,崀山风景区对外宣传显得薄弱,现在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影响远不及其他同类或同级别的风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相当低。与湖南省内其他景区的宣传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没有体现其旅游资源的价值。

三.机会(Opportunity)分析

《湖南省加速西线开发1995至2010年总体规划》中把搞好新宁崀山的旅游配套建设作为西线开发的一个重点。2002年,邵阳市就确立了“以崀山为龙头、整合旅游资源、联合打造崀山品牌、创建旅游大市、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的`战略。崀山继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后,2006年又成功地申报了世界自然遗产,这将大大提高崀山的知名度。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国内客源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出游率不断提高,给崀山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机。

四.挑战(Threat)分析

崀山属于典型的以丹霞地貌为特征的山岳型旅游地。在丹霞地貌的名山中,崀山就其级别而言要逊于以这种景观命名的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武夷山,而在通达性上又要差于同类级别江西龙虎山和安徽齐云山,故在争夺跨国、跨省的大尺度客源上没有优势。有数据表明开发几年来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60%为本市区内游客,近20%为长、潭、株游客,10%为周边县市游客,5%左右为省外游客,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境外游客[5]。崀山的旅游功能主要是游览观光,一般来讲以观光为主要特点的名山游客重游率比较低[4],因此不同于以宗教旅游见长的衡山有一个较为稳定的重游率高的香客市场。

崀山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议:

1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交通是制约崀山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应当利用当前开发西部的有利时机争取国家的拨款资助,加大与景区与外界的交通线建设,包括与省内永洲、衡阳、冷水江、怀化等周边地市及省内经济核心长株潭的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加强与广西、广东等周边省份的交通通道建设;还要加大对宾馆、饭店、游乐设施的建设。为弥补地方财政的不足应鼓励投资多元化,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外来资金,也要鼓励当地企业、居民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2准确定位客源市场,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

目前崀山风景区以邵阳市和省内客源为主,近距离市场仍是崀山旅游的主要战场。因此在邵阳市内及下属各县要设立旅游网点,开通专门的旅游班车,对永洲、衡阳、冷水江、怀化等周边县市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客源潜力。同时要充分利用好《桂邵旅游合作协议》这一契机,精心打造“长沙—崀山—南山—桂林”黄金旅游线。在长沙和桂林两地可设立专门的机构,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及广告牌等宣传媒介提高崀山景区的知名度,共筑旅游绿色通道,以两市为依托,充分利用其信息和客源优势把崀山推出去。

3大力开发崀山的多种旅游功能,提高旅游竞争力

充分利用崀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多种旅游功能,以提高崀山旅游的竞争力。其一,扶夷江水绕崀山而流,丹崖、奇峰、怪石、碧水配之以桃林桔园,稻土梯田,农舍竹篱等田园美景适合游览观光和度假休闲;其二,“色若渥丹,灿若明霞”,丹崖赤壁的红色象征着庄重、富贵、吉祥,是宗教崇尚的主色调,因而许多丹霞风景名山常是宗教派系禅宗名刹创立的首选风水宝地,宗教旅游功能很发达,如丹霞山、武夷山、齐云山等都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龙虎山是道教名山,而崀山亦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因此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发其佛教旅游资源;其三,崀山风景区的丹霞地貌从青(幼)年期、壮年期至老年期的遗迹均有发育,丹霞地貌类型多,且丹霞地貌的"身陡、麓缓、顶平"的基本特征及典型结构(如“一线天”、天生桥)在此表现相当突出,规模大,群体明显,出现频率高,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此外崀山风景区丹霞—喀斯特混生的奇特性、典型性亦已引起地学界的普遍关注,因此很适合在这里开展各个层次的科学旅游。

4全面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优越的气候及地理环境使崀山盛产许多名优土特产,如灵芝、胶股蓝、冬虫夏草、蕨粑粉、万峰云雾茶等;北鹿南养也在崀山黄金牧场获得成功,这里开发的梅花鹿茸酒享有盛誉;新宁县还是我国四大脐橙出口基地之一。但至今这些特产的开发与本地旅游业相结合明显不足,在景区没有针对旅游者的营销网点,旅游者知之甚少。将旅游业与当地名优特产的开发结合起来,刺激旅游者的购物消费,亦对带动地方经济有着积极的意义。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篇7

一、调查目的

在调查与分析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与制约因素,指出目前发展旅游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淮安市的实际,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淮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淮安经济的发展。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资料

2、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

(一)、淮安旅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淮安旅游资源既有历史积淀深厚、孕育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有风景秀丽、山川迷人的自然旅游资源,这些都给淮安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其中最为突出的要数淮安红色旅游。

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是淮安红色旅游的品牌,是淮安开展“红色旅游”的核心。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创建的唯一民主联合政府而在原址上建成的;刘老庄烈士陵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淮海区刘老庄牺牲的82位烈士而设立的陵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是为纪念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重大牺牲的新四军战士而建立的;淮安的红色旅游景点还有新安旅行团革命历史陈列馆、盱眙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等。

淮安已形成以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为核心的扇形旅游分布格局。

(二)优势

1.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淮河之交,淮安曾是著名的交通枢纽,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公路方面,淮安北接连云港,东临盐城,南连扬州,西邻宿迁,处于104、205国道和宁连一级公路的交汇点;铁路方面,淮安火车早已站建成并投入运营,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航空方面,目前淮安机场已经修建完成。此项建设对打通淮安的空中对外通道,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旅游资源丰富、品牌特色鲜明

(1)红色旅游景点。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八十二烈士陵园等景点,证实了淮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2)名人故乡。“周总理的故乡”几乎是淮安市对外打出的最响亮的旅游名片,市内留有周总理的童年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等景点,是重要的引人眼球的旅游资源。

3.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淮安市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据统计,全市已拥有星级宾馆53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22家,二星级27家),旅行社78家;可供游览的旅游区(点)43个,其中国家3a级旅游区(点)1个, 2a级旅游区(点)4个,年接待20万人次以上旅游区(点)11个,拥有持证导游1400多人,旅游产业规模逐步壮大,“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大型购物中心如沃尔玛、快捷酒店如莫泰168连锁酒店等逐批落户淮安,满足了大批旅游者购物和住宿的需求。

4.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全方面予以支持。

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把开发大旅游作为淮安经济社会发展“五大建设”战略之一。XX年,淮安市旅游投资总量11亿元,XX—XX年,28个项目计划投资84亿元。

(三)劣势

1.旅游模式单一,旅游商品开发不足

旅游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篇8

1.义江缘景区的旅游环境

1.1自然环境

义江缘景区位于桂林西北旅游线世界著名景观“龙脊梯田”景区的必经之路临桂县五通镇,距市区32公里(321国道临桂五通镇段),是一个按国家aaaa景区标准规划,景区于XX年9月开工,规划面积300公顷,建筑面积56689平方米,同年11月28日竣工,XX年元月开业。义江缘景区是一个以临桂文化为背景,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为主题的大型景区,农家风貌、农耕文化和田园风光、建筑景观。景区内雄浑的大山中原始森林、高山瀑布、峡谷激流、梯田壮景,形成桂林独特亮丽的旅游景观。

1.2社会环境

桂林—义江—龙胜—融水是桂林旅游西线的重要黄金通道,其中有进50公里的路程在临桂县的义江区域。义江缘旅游项目借鉴国际旅游度假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经营理念,全面构建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历史遗存、桂北风情“四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义江缘景区位于素有风情长廊的桂林西北旅游线上,以清澈的义江为依托,整个古朴的村庄为基调,配上苗、瑶、侗、壮等多个少数民族特有风情的完美演绎,极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走廊,还有美味的“风情百家宴”,游览面积达一千余亩的大型民族风情主题景区,形成桂林独特亮丽的旅游景观,被誉为“桂林风情第一村”。

1.3经济环境

旅游业是临桂县又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通过多年发展,县内的红溪景区、刘三姐茶园、十二滩漂流等景点已初具规模,义江缘景区的打造,使这个县旅游业的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临桂县旅游局局长李福乐:“通过a级景区的建设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我们这条线路上来,同时通过游客的消费,将会拉动我们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老百姓的收入。”景区自20xx年9月开业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5万多人,成为桂林西线游新亮点。20xx年,义江缘景区接待游客19.3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00万元。

1.4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有生命的自然资源的总汇,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内容广泛的概念,是景区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性的反映,体现了景区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发展阶段、稳定程度和生存环境差异等,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义江缘景区的生态环境调查过程中从以下方面的考虑:

(1)制止景区生态环境的退化是必须的;

(2)景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必然的,旅游活动一定会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但需要将生态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由于旅游活动的动态性,景区环境变化应得到动态的监控,在环境变化超过可接受范围时,对旅游活动应及时进行干预。

义江缘景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各个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景区的生存质量,而且对景区文化的建设与繁荣产生了巨大影响。义江缘景区的生态环境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重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理性地处理好面对生态环境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保持和延续景区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态环境对景区文化建设的启示:

(1)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总是要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展开,离不开特定的生态环境。但是,生态环境并非人类历史发展与倒退的决定因素,人类也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生态环境,在新创造的生态环境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

(2)人类在利用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获得对生态环境的新认识,呈现出了理性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恩格斯一方面批评自然主义历史观的片面性,指出:“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又反对无限制地强调这种反作用,提醒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1.5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和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承载力

旅游环境容量是用于表示旅游区所容纳的旅游者数量,它是作为衡量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个分量指标,一般用数值表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以旅游环境容量为基础,旅游环境对旅游活动提供的最大支持必须是建立在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旅游者数量即旅游环境容量基础之上,它是一种稀缺性非实物资源,作为一种纲量,用于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系统对人类旅游活动的最大承载量(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随着生态旅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在环境科学的承载力理论和旅游学科的旅游环境容量以及旅游环境承载力两者的理论基础上强调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即旅游活动强度不仅仅不损害当代人及未来人的利益,更强调旅游活动强度在人类代际间的持续性和公平性,且在进行生态旅游活动的同时,生态环境能够维持自身系统内部的运转。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相互关系如下:

2.旅游资源的开发历史和现状

桂林义江缘景区位于桂林西北旅游线世界著名景观“龙脊梯田”景区的必经之路临桂县五通镇,素有风情长廊的桂林西北旅游线聚集了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整个景区依江而建,清澈的江水与秀丽的江畔风景、美丽的田园风光,少数民族建筑融为一体,使整个景区形成一幅美丽和谐的自然图画,并可乘船游览自然景观与风俗风情为一体的义江风情。桂林义江地理位置在临桂县二江机场国道公路旁边,是一个古老而保留原有古民族文化的村镇。临桂县位于广西东北部,紧邻桂林市,距桂林市区仅有5公里。全县总面积2202平方公里,47.3万人,共有11个乡镇167个村(居)委会。县内聚居着壮、瑶、回、侗、苗等少数民族。

临桂县历史悠久,建县于汉代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今已有XX多年的历史。从三国到清末,始安(临桂)县城一直是郡、州、路、府治所在,故有“桂郡首邑”之称。临桂与桂林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较多,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9.1℃,年均降雨量1889毫米,无霜期302天。

临桂县物产丰富,年种植罗汉果达3万多亩,是“中国罗汉果之乡”;水稻复种面积64.9万亩,是全国商品粮种植基地;年产毛竹130万根,是国家毛竹基地之一。此外,还盛产甘蔗、马蹄、茶叶、香菇、木耳、灵香草等。

临桂区位优势明显,是广西少有的集航空、铁路、公路运输网络于一体的县份。境内有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湘桂铁路、桂(桂林)海(北海)高速公路、机场专用公路、广州至成都321国道、桂林至浮石20171省道和筹建中的桂(桂林)梧(梧州)高速公路,形成东通广东,北上湖南,西达四川,南至北海、湛江的交通网络,是桂林市的西大门。县城内有27路、86路、88路、89路公交车直达市中。穿越境内的湘桂铁路在县城内设有货运站,货物可运往全国各地。

县城内的水、电供应充足,邮电、通讯、金融、医疗、卫生保健、教育、宾馆、娱乐等服务机构齐全。

临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有名的“状元之乡”、“将军之乡”、“冠军之乡”。在封建科举时代,广西共出过9名状元,其中有5个出在临桂,曾有“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之说,科举时代最后一个“三元及第”者的陈继昌,就是清代名臣陈宏谋的玄孙。从民国至今,共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天佑上将、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小诸葛”白崇禧等50多位将军。在1996年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临桂健儿唐灵生和肖建刚分获59公斤和64公斤级举重金牌和铜牌,在XX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上,临桂运动员李婷与队友夺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体育健儿共在各种国际比赛中获金牌57枚。

临桂是紧邻桂林市中心的一个城市副中心,为加快实施“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决定,临桂新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54.1平方公里,10年基本建成后要聚集40万人口,形成山水文化、历史传承、生态环保和国际化元素突出,产业发达、文明和谐、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实现老城与新区的共同发展。义江是中国极富传奇的一条河流,短短数十公里的河流,不仅风光秀丽,水质清澈,有临桂八景之首的美誉,义江被称为风水旺地,福寿之地,五行相合之地。

义江缘景区于20xx年9月18日正式对外开发。

在义江缘我们可以近距离领略桂西北特有的农家风貌、农耕文化和田园风光,也可以领略到临桂八景之首的“义江风光”;义江风情演艺水道,可以和我们的壮族歌仙对歌,聆听“侗族大歌”的天籁之音、感受瑶族长发的奇特风俗,又可游览义江两岸少数民族的各种风情、建筑景区。除此,义江缘包含民艺长廊、长街宴等等。

目前义江缘景区开发为一期工程,由于自身开发状况以及地理位置,目前的游客接待量以团队形式为主。义江缘景区二期规划:景区将通过两岸大量的木楼群、风雨桥、水车群、谷仓群等等与义江呼应,营造出浓郁的桂西北少数民族水乡风情景观。白裤瑶寨门、博物馆、瑶王殿、盘王殿、白裤瑶山寨构成一个完整的白裤瑶原生态生活、文化、宗教崇拜,风情风俗展示区。高空溜索将是一个惊险刺激的娱乐项目。改造后的景区接待量设计从XX人每天提升为8000-10000人每天,适合接待大量团队游客。

3.旅游资源基本分类

4.旅游资源定性和定量评价

4.1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4.1.1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1)资源丰富,数量多,分布集中。

义江缘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优美秀丽的自然旅游资源,又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了旅游资源规范中的多种基本类型。从格局上看,旅游资源呈较集中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江一带,既有利于开发,同时有利于人们观赏。

(2)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紧密结合。

义江缘旅游区不仅有秀丽的自然资源,清澈宁静的义江和江边起伏的山体相结合;同时义江缘也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有各种各样的历史传说和深厚的苗、瑶、侗、壮文化。如旅游景点表演的壮家山歌和“侗族大歌”的天籁之音和瑶族长发的奇特风俗文化。这些文化和工艺承载着地方民间文化的魅力,融入到青山绿水的自然美景和参与活动中,增加了游览的情趣和文化含量。

(3)自然水体众多,水域风光资源丰富。

义江缘旅游区水域风光资源丰富,宽阔的义江水流尽收眼底。她同样有漓江的秀丽,水域壮美,在早晨雾气的渲染中,亲临其境,如置身于仙境,水质纯美,清澈,纯净,无污染。一年四季湖水总是那么恬静,安分。水色秀美,湖水颜色碧绿,景色奇美。

(4)资源开发程度低,环境质量高,且容量大。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篇9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

⑴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XX)标准。

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

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个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2、花溪公园周围环境概况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锦、溪水长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那里山环水绕,水清山绿,堰塘层迭,形成方圆十多公里的名胜风景区域。它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潭”、“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青岩古镇”、“黔陶幽境”等8个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出自于景区的高坡乡,那里是贵阳市海拔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乡的苗族有不少传统的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场”最富魅力,观看、参与的游人络绎不绝。那里,古代苗族的悬棺葬和崖洞葬,也给人留下难解之谜。

花溪以南12公里处的青岩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始建于明初。镇四周原建有城墙,分内城、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筑有敌楼、垛口、炮台,因年久失修,成为残垣。现修复的定广门城楼,巍然耸立,气势恢宏,与古道、石坊、寺庙交相辉映。西镇的3架古石牌宏伟壮观。古镇的古建筑栉比鳞次,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四溶洞”,保存完好。

“黔陶幽境”位于崇山峻岭中,因两座山峰间凌空飞跨着一座天然石桥——鬼架桥而出名。鬼架桥桥长约11米,宽约60厘米,系石岩与树根相伴天然生成。从桥面到谷底足有10多层楼高。站在墙上往下看,令人心惊胆颤。不少游人最初抱有“不过此桥非好汉”的决心,但到了桥头都却步不前了。从花溪到黔陶,一路环境幽静,山风吹来,林涛起伏,响声不绝。在鬼架桥的'山后,还有一个直径数十米的仙人池。每年雨季,飞瀑灌池,吼声灌耳,十分壮观。

其中花溪天河潭风景区、青岩古镇景区为国家aaaa级国家旅游区,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已经成功申报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并对外开放。这些景点共同组成了花溪独特的风景网络,给花溪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3、花溪公园主要景点

花溪公园经过多年的改变之后,仍旧保存其原始的自然风貌,山水自然融合形成了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秀丽风景。目前其主要景点包括音乐广场、马鞍桥、百步桥、东舍、西舍、坝上桥、牡丹园、碧桃园、水杉路、红枫园、葫芦坡、松柏园、南湖、蛇山、麟山、龟山、儿童乐园等。主要以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为主配合花溪河水的流动,形成的一副动态的山水画。在公园内你能体会到自然的风光,也能看到现代城市的气息。在麟山顶,还可以俯瞰花溪的全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