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读抗战书籍心得体会(汇总四篇)

党员读抗战书籍心得体会(精选4篇)

党员读抗战书籍心得体会 篇1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由于党的领导人在总体上缺乏对苏联模式根本弊端的深刻认识,缺乏对马克思等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一些重要设想的全面理解,加上机械搬用了革命战争年代的部分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了重要迷误。

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30年的积极探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抓住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根本问题,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又一次将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中国化,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0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30年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

同样地,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也向世人昭示: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经久不息的活力

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从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让《共产党宣言》在当代中国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党员读抗战书籍心得体会 篇2

我是市委老干部局的一名干部,最近由于要开展纪念抗战71周年的宣传报道工作,我与记者小唐一起探望和采访了自己所熟悉的服务和工作对象——抗战离休干部。老战士的抗战的经历虽然各有不同,有的参加游击队拿起武器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有的则参加地下工作与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然而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老战士对抗战的回忆和感受却是那样的惊人的相似,是那样的不约而同。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深刻而又不约而同的历史回忆,给我和小唐这些没有经历过残酷战争的后辈们以极大的震撼。

当老战士回忆起抗战的经历时,他们首先不约而同地谈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那是一种刻骨铭心、无法忘怀的痛苦记忆。每个老战士身上都有一段国仇家恨,正如曾发同志所讲述的那样:日寇铁蹄踏过之处,山河破碎,家园尽毁,妻离子散。从一段段血泪控诉中,我们认清日本侵略的罪恶面目,了解我们国家和民族曾经的苦难。我想,这不是延续中日的仇恨,而是要牢记我们的历史,牢记我们的所受的苦难,更加激励我们发愤图强,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绝不能够让过去的苦难在我们和下一代的身上重现。

当老战士谈起抗战胜利感受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取得抗战胜利的一条重要原因,那就是共产党和游击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是黄友同志的虎口脱险,还是曾发同志的机智转移,还是陆瑛的巧妙隐藏,都离不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的全力相助。老战士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没有人民群众的无私帮助,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老战士的肺腑之言,深深地感动了我、教育了我。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时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支持和拥护我们,我们党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当老战士向青年一代提出寄望的时候,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和共产党员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确保我们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就是老一辈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老战士的革命精神感召着我们,老前辈殷切期望激励着我们,使我倍感肩上责任的重大,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确实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确实需要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不懈的奋斗。

老战士所讲述的抗战历史给予我许多教育和启迪,同时,历史也赋予我们当代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党员读抗战书籍心得体会 篇3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一句句熟悉的词语再次印入我的眼帘,在我的心中再次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还隐约记得1988年初参加大学举办的非党积极分子党校时对这些词句的理解,但现在看来似乎是一种非常肤浅的、教条式的理解。20xx年后的今天,也就是改革开放30周年后的今天,重新读《共产党宣言》却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和理解:

161年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161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

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浓缩了161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88年奋斗发展的辉煌。

88年旗帜高扬,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强民富,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88年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

《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161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161年风风雨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之火,之所以能穿越161年的时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其原因就在于: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写的序言中强调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数十年间,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注意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在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阐明了不断革命、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发展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从而使自己的理论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严整的科学体系。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胜利的设想,探索出了一条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推到新的阶段。

从16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开始,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0xx年的浴血奋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一切从本本出发、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0xx年的时间,“共产主义的幽灵”在这个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东方大国化作喷薄而出的红日,蒸蒸日上。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党员读抗战书籍心得体会 篇4

“九·一八”始,中国人民被迫踏上了20xx年的抗战征程。20xx年浴血奋战、20xx年流血牺牲、20xx年图存救亡,艰难地赢得了抗战胜利。20xx年间,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国仇家恨永世难忘。然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今天对于抗战我们仅仅只是仇恨,则远远失去了铭记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前世不忘,后事之师,铭记抗战,更应穿过仇恨透视历史的清醒,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日本为什么侵华?

日本觊觎中国由来已久。早在16世纪末,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就说:“不屑国家之隔,山海之远,直入大明国,使四百州化我俗,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此乃吾之宿愿。”明治维新的先驱者吉田松阴提出“北割满洲之地,南收中国台湾、吕宋诸岛”。此后,从《征讨清国方略》到《田中奏折》等,日本都把劫掠甚至统治中国作为对外扩张的首要目标。

日本为什么选择侵略中国?一方面,中国是块“肥肉”且一衣带水便于用兵,使国土狭窄、资源贫乏的岛国日本垂涎欲滴,占领中国又可震慑其它小国,为其征服世界提供足够的物质和精神准备。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内部出了问题。自鸦片战争始,清政府腐败积弱,逢战必败,丧权辱国的条约签了一个又一个,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岂肯坐失良机!“九·一八”,是历史的必然!

抗战苦难始于日本侵略,源于国力凋敝落后,实力才是硬道理。直至今天,并非没有野心国家对我虎视眈眈,然终究不敢逾越红线,根本原因是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铭记抗战,就是警醒我们时刻牢记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关键在于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彻底剔除域外虎狼之贼心、贼胆。抗战阅兵,就是庄严宣示。

胜利为何如此悲壮?

经过20xx年艰苦卓绝的抗争和战斗,在盟国支持下,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胜利固然伟大,但却来之不易。1000多座城市沦陷、伤亡3500万人、损失6000亿美元……积累这些冰冷冷数字的是一寸寸遭蹂躏的土地、一个个被戕害的生命,岂非悲壮?

作为军人,保家卫国、血染沙场什么时候都不需要理由,但回首抗日战争,又有多少军人却没能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倒下,牺牲巨大但极其窝囊。多少年后人们仍无法想像57100余人一次性被屠杀是怎样的一种场景……精神投降的极致则是演绎出中国特有的“汉奸文化”,高至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究其根源,也是对抵抗日本侵略者严重信心不足和精神萎缩,可悲、可叹!

总结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之所以成为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首先在于从精神上鼓舞和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和必胜信念。精神一变天地宽,精神强则中华强。

今天更应记住什么?

列宁说:“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铭记抗战,我们更应牢记历史的真相。不如此,则历史还会翻版,仇恨将无穷尽期。

近年来,我国民间对日索赔的呼声与日俱增。可人们有所不知的是,直到抗战胜利43年后的1988年,才由中国军事科学院重点研究、调查得出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伤亡3500万人的结论,至于财产损失,6000亿美元充其量只是一个底线。历史不是一笔糊涂帐,我们至少应该为后人留下记忆的明细。还有,就是为了革命牺牲的先烈们。目前统计的20xx万烈士中有1800万没有姓名,有百万抗战烈士下落成谜。从某种意义上讲,铭记英雄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人们都知道他们的存在。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今天竟有人一边享受着英雄牺牲所创造的幸福生活,一边却对英雄戏说、抹黑、扭曲无所不用其极。铭记英雄,就是洗涤我们的灵魂;漠视历史,终将为历史所吞没!

历史是一本教科书,铭记抗战,勿忘国耻,中华民族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无往而不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