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党建会议讲话材料(通用3篇)
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围绕加强乡村组织体系建设,坚持“系统抓、抓系统”的党建工作理念,以提升农村社区党组织区域组织力为重点,以激发组织活力、唤醒党员意识、培育群众主人翁精神为主线,构建起以农村社区党委为“一核”、以区域党群组织、乡村综治组织、文明实践组织、便民服务组织、产业促进组织和人才选培组织为“六维”的“一核统领、六维共振”农村区域化党建共同体,实现了“组织一呼,群众百应;群众一呼,组织必应”,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构建“一核六维”组织体系。坚持以农村社区党委为核心统领,以六维组织为支撑,着力构建开放、包容、竞合的组织体系,为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奠定组织基础。一是强化“一核”。 全市106个农村社区全部成立党委,明确区域领导核心地位,辖区内所有的村庄、群团、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学校等基层单位党组织,全部划归农村社区党委直接管理或双重管理。细化抓党建、促发展、优服务、强治理和扬正气等5项基本职责,建立工作例会、巡查指导、审查监督、民主生活会、述职评议等5项基本制度,各镇(街道)财政每年拨付1200余万元资金,每月给予每个社区2—3万元专项工作经费,为社区党委规范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二是健全“六维”。在农村社区党委统领下,按六个维度将各类组织予以统筹整合,划分为区域党群组织、乡村综治组织、文明实践组织、便民服务组织、产业促进组织和人才选培组织,每类组织都建立党组织加强对该领域工作的领导,并形成与辖区内村庄、“两新”组织、学校等基层单位相应组织的上下联动,并将不同类型的群体吸引到不同的组织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协同开展工作,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
锻造“一懂双爱”工作团队。统筹区域干部资源,分层次、分类别培养输送人才,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社区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一是打造专职化社区党委书记队伍。每个农村社区党委成员均设7—11职,由机关党员干部、社区民警、综合执法人员和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组成。在发展前景上,打破行政、事业身份界限,对在编在职担任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年以上,经考察考核优秀的选任为正股级党委组织员;对素质过硬、业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并优先推荐为各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和“两代表一委员”等人选。在身份待遇上,专门拿出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岗位,面向农村社区党委书记实行定向招聘,并享受正股级党委组织员待遇,工资待遇人均增长2倍,切实解决农村社区干部的后顾之忧。二是打造职业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支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所在农村社区党委成员,并予以明确分工,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领导能力提升。探索建立村支部书记交流任职、跨村任职等制度,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为村级组织注入了新动力。打破村庄地域限制,实行村党组织书记选任区域统筹,村党组织书记既可以从本村党员中选任,又可以从区域内其他村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中选任,有效打通了村党组织书记选任渠道。三是打造专业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坚持力量下沉,采取镇街选派、公开考录等方式,向社区一线充实专职工作人员856名,各社区常驻人员达到8人,有效解决了农村社区“空心化”问题。以农村社区为单位,成立乡村振兴人才联谊会并同步成立党支部,培养推树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实施“乡村好青年”选培计划,从各村选拔确定一批优秀青年成立好青年先锋队,纳入乡村振兴人才联谊会党支部予以重点培养,对经教育培养、表现优秀的,由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发展入党,并安排到农村社区和村庄挂职锻炼,培养成熟后,将党组织关系转入户籍所在支部或农村社区所辖其他支部,具备条件的适时委任为村党组织书记。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建立由老党员、老干部、“返乡走亲”机关干部、道德模范等人员组成的新乡贤参事会,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健全“三治融合”治理机制。统筹整合区域社会治理资源,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实现治理有效目标。一是夯实自治基础。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建立以议事组织(党群议事会)、决策组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执行组织(村民委员会)和监督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为“四翼”,以联系群众机制、民意征询机制、为民服务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文明引导机制和党员教育机制、党员管理机制、党员监督机制“八制”为运行保障的“四翼八制”工作体系,推动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村庄和谐安定。建立农村社区党群议事会,由优秀党员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驻区单位代表组成,建立双月协商制度,汇集民意民智。通过入户走访、党员和村民代表提案等方式,社区党委围绕村民最不满意和最需解决事项,列出每年实事项目,指导各村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进行决策实施,推动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二是强化法治保障。建立社区乡村综治中心,分设社区治保委员会和调解委员会,牵头抓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双违”防控和矛盾纠纷化解等社会治理工作。按照“一格多员、一员专责”原则,每个村庄实名配置民生服务网格员、治安安全网格员、环卫监督网格员等网格员,依托党建服务网实现了民生诉求、社情动态第一时间报告、办理、反馈。依托各村联村律师全面建立联村律师工作室,充分运用结对帮扶、流动法律服务站和专项法律服务活动等途径,有效解决群众寻求法律服务难的问题。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村级小宪法”作用,指导各村围绕村风村训、公共秩序、行为准则等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树正价值取向、规范自身行为。三是坚持德治引领。建立农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乡村文明讲师团,采取乡村故事会、身边人讲身边事、文艺演出等方式,每月举办1次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培育文明乡风。建立乡村道德评议会、新乡贤联谊会等组织,坚持每年组织开展“最美村民”、“文明家庭”、“感动乡村年度人物”等评选活动,建立村民“善行义举榜”,引领村庄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胶北街道律家庄村先后成立义务巡逻队、爱心大姐义工团、小水滴义工团、“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女婿”等5支义务服务队,目前全村有112人加入各类义工队,占全村总人口的13.5%,老少齐动员,为乡村振兴夯实了群众基础。
建立“三级联动”服务平台。以农村社区为依托,推动服务关口前移,搭建起镇、社区、村庄三级联动的服务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服务民生需求。各镇(街道)为每个农村社区建立1处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部热线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次分类办理”,对各类民需事项予以直办、代办、协办,使办事层级由原来的“镇街—社区—村”三级压缩为社区一级,形成“一站受理、分类办理、一次办好”的工作格局。胶西镇双马社区党委依托“胶西微服万家”服务平台,建立了“双马一家亲微信群”,实现线上线下“双融合”,先后办理民生事项250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6%。二是服务产业发展。着眼强化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在市级层面组建了林业、农业、辣椒、乡村旅游等6大产业联合党委,打破了行业产业壁垒,推动了资源要素、生产要素集聚,形成了发展合力。在农村社区层面,整合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成立社区产业振兴促进会,推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发展联动,打造乡村振兴“智囊团”。洋河镇大相家社区党委依托九顶莲花山产业工程,整合山相家村、北王家庄村等4个村庄流转土地10000多亩,创新“联合社+支部+农户”发展模式,打造了集“吃住行娱购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
在全党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开创各方面工作新局面的时候,全国党建研究会、宁波市委共同举办“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讨会,很有意义。非常感谢宁波市和北仑区的同志们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今天上午,看了北仑区的几个先进典型;浙江省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同志介绍了最近几年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宁波市委、北仑区委书记陈利幸同志介绍了北仑区推进区域化党建和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情况,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刚才,又听了几位专家的点评,很受启发。
宁波和北仑的实践探索从区域化党建和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的角度来解决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非常有启示意义。从北仑区“三位一体”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来看,我感到,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一是服务为本。北仑区“三位一体”模式,核心是突出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最终要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党员服务、为发展服务、为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从根本上说,服务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服务为本,党才有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党在群众中才有威信,群众才愿意跟党走。二是统筹融合。“三位一体”模式真正做到了多方面的统筹,包括资源、工作、力量的统筹和人心的融合,特别是把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统筹结合得非常好。做到这种统筹融合,我们的工作才有实效,才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三是共建共治。“三位一体”模式强调“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各个单位、各个组织既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又做到优势互补,把政府担负的职能和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共同进行社会治理,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四是共享共荣。“三位一体”模式确保了整个发展成果共同享用、共促发展、共享繁荣,切实提高全体居民的幸福感。总之,北仑区“三位一体”的探索实践,走出一条以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子,为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北仑的经验可贵之处在于:通过推进区域化党建,进一步扩大了党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使“党委领导”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建设公共服务中心,更大范围内地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政府负责”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建立和谐共建理事会,完善民主协商议事机制,积极引导基层群众和其他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社会协同”有了运作平台,“公众参与”得到可靠保障。我认为,这些经验非常实在,很管用,是中央精神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正像很多同志讲的那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下面,我从北仑的经验出发,围绕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深刻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推进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他还明确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准确把握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实际,所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群众,关键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推进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紧密相联、息息相关,内在地统一于推动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之中。
首先,结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区域化党建,是适应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重要特征,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出发,进一步强调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同时鲜明提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了全党面前。能不
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密结合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区域化党建,对于解决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设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提供了科学思路和实践途径。紧紧抓住这个重点,就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基层党组织引领、组织、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广大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本领,进一步提高我们党经受考验、应对风险的能力。
第二,结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区域化党建,是按照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他还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意义和各项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适应城镇化不断推进的新环境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切实搞好区域化党建,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基础性作用,意义重大。通过推进区域化党建,运用科学的理论、制度和方法,解决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必将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夯实基层基础,以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
第三,结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区域化党建,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需要。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前进道路上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归根到底,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结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区域化党建,既是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规划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通过推进区域化党建,把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把党的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整合好组织资源、社会资源、服务资源,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优势,为推进实施“”规划,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深入总结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经验,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推进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形成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实践证明,加强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基层党建和组织工作的一种新探索新实践,运用整合资源、统筹兼顾的方法,突破了过去那种单纯的单位制党建模式的束缚,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了基层政权组织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从各地特别是宁波的探索实践来看,以下几方面经验值得重视。
第一,以区域化党建为龙头,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和工作领导体制,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近年来,各地按照党的xx大提出的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的要求,适应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社会结构和空间形态的新变化,通过调整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初步构建起了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这不仅实现了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统筹协调能力。在基层组织设置形式上,按照区域化理念,针对不同地域、行业和人员的特点,在一定区域内全面推行新的组织设置方式,统筹推进区域内党组织设置、党建阵地建设、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等工作。在工作领导体制上,按照“扁平化”管理的要求,积极构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组织领导体制,在城市基层探索形成了以街道党委(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条块结合、资源共享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可以更好地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积极创新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联系和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也是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各地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受到了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普遍欢迎。在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通过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有效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工作力量,主动将服务资源、项目和设施向区域内所有党组织、社区单位、党员和群众开放,打造了党组织关怀党员、服务群众和调处矛盾、促进和谐的新阵地。在服务队伍建设方面,按组织关系、活动关系、区域关系、行业关系等多种形式,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党员服务群众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在服务方式方面,探索形成了“一线工作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一站式”服务、全程代理等做法,推进实施“四议两公开”、民主恳谈、党员议事会等制度,进一步拓宽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服务群众的内容,把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这些好的方式方法,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上更好地发挥作用,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第三,以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为重点,积极创新民主协商平台和机制,进一步增强基层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会管理的合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是要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近年来,各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取得较好效果。比如,通过建立区域性和谐共建理事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了解各方利益诉求,积极吸引各类群体和组织参与社会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做好社会管理工作。通过健全协商议事机制,定期召开协商会议,运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区域内公共事务,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及时发现处理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这些平台和机制,有利于及时把握和有效协调基层社会各种利益诉求,形成“党建共抓、发展共谋、和谐共促、矛盾共处”的良好工作格局,使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各方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引导组织作用。
第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创新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效能。近年来,各地适应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在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面,通过开发党员动态管理系统,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运用党员基本信息智能卡管理模式,采取建立党员干部网上学院、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形式,积极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在畅通党群沟通交流方面,充分运用党建网站、公开电子邮箱、在线访谈、官方微博等各种信息网络平台,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在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方面,注重研究网络舆论规律和特点,加强社会舆情监测,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和处置机制,扩大党组织在虚拟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增强信息化条件下管理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以上这些经验值得借鉴,也需要深入探索研究,因为实践在不断发展,各地情况又千差万别。总之,我们要坚持探索、实践、研究,再探索、再实践、再研究,不断提高这项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深化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进一步增强党建研究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从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目标任务,保证正确的研究方向。要积极借鉴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借鉴国外社会管理的有益成果,不断
拓宽研究视野和思路。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敢于直面问题、触及矛盾、独立思考,形成务实管用的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推动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基层社会管理实践中去化解纠纷、解决问题、检验成效。当前,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再作深入研究。
第一,如何深化区域化党建,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要研究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寻求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区域化党建的适用范围、工作机制等问题,科学界定区域范围,积极构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综合平台。研究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领导体系和运行机制问题,积极探索“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纵横贯通”的领导体制,建立完善沟通协商、共驻共建、双向服务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和管理服务能力。
第二,如何充分发挥区域性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要研究如何科学界定区域性党组织的功能和定位。研究区域性党组织如何创新方法、提高效能,统筹和引领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有效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研究区域性党组织如何加强对基层群众团体和自治组织的领导和协调,如何畅通公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对区域性党组织负责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要研究基层群众诉求的新变化、基层社会矛盾的新特点,不断提高区域性党组织负责人的应急处变能力。研究基层各类组织形态功能的多样性、利益群体的差异性、思想观念的复杂性及其对社会管理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不断提高区域性党组织负责人沟通协调能力。研究社会管理中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问题,不断提高区域性党组织负责人依法公道办事的能力,切实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
最后,衷心希望宁波市和北仑区在加强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进一步开拓进取,大胆探索,继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鲜经验,各项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全市区域化党建推进大会暨XX街道区域党建共建联合总会和社区等22个分会成立大会在我街道召开,我代表XX街道党工委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根据杭州市、富阳市委组织部区域化党建工作要求和部署,按照‚区域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XX街道党工委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争先领先、和谐富春‛总目标,以‚建‘六力’团队、树‘三区’形象、保一方平安‛为抓手,努力打造‚富阳城市的中心区、融入杭州的先行区、‘浙江光谷’的核心区‛。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街道党工委作以下表态发言:
一、搭框架、筑平台,完善工作格局。为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我街道将落实专门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服务设施,多渠道筹集经费,确保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有钱办事。同时,将以社区等基层党组织为龙头,采用共建、联席、分类等方式,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努力做到优势互补,结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制度规范社区大党建管理网络,形成党建阵地多元化、活动阵地全覆盖,不断完善资源共享、工作共推、服务共担、群团共带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强服务、求实效,实现互利共赢。从党建工作与辖区单位关心的事务出发,从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主动深入基层,加强走访、联络和沟通,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了解需求、知晓诉求,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双向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区域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将社区的单位和个体全部纳入社区管理、服务范围,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使社区等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努力打造服务型、和谐型街道,确保街道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三、重协调、抓保障,健全长效机制。为确保XX街道区域党建共建联合总会、XX街道区域党建共建工作委员会顺利建成,有序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扎实开展,街道党工委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抓好此项工作,建立工作例会、建议办理、信息互通、互评激励、经费保障等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丰富活动载体,积极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工作站、农村、园区等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互助机制,不断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街道将认真学习领会本次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并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扎扎实实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一流的工作业绩,推动街道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