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思政工作实效(通用四篇)

探索创新思政工作实效(精选4篇)

探索创新思政工作实效 篇1

20xx年6月,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全省高校“五个思政”建设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观摩了华中科技大学“深度中国”课程教学。课堂采取主持加两人同台辩论的教学形式,同时运用了微助教、Hi现场等教辅软件,得到师生一致好评。

两年来,湖北省不断创新思政工作推进机制,建立省委常委和副省长联系高校制度,领导干部与学生同上思政课,开展“五级五类”大调研大督查,不断丰富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五个思政”的内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王艳玲认为,面对新形势,湖北不断创新教育系统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将“五个思政”作为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具体工作抓手,重点突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探索拓展思政工作途径

十九大以来,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开展“三个一百”试点工作,即百名辅导员到市州高校“校园巡讲”“网络巡礼”,百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者专家到县市和企业“理论宣讲”“入户宣讲”,百所高校对口联系百县面对面宣讲。广大师生通过深入一线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的面对面宣讲交流,“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不断增强。

“学生是辅导员最好的名片,激励我一路向前。”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辅导员靳敏回忆,20xx年11月,作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她先后前往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参加“校园巡讲”“网络巡礼”。在拉萨,早年毕业的学生闻讯赶来,在他驻守的布达拉宫脚下的武警总队前,和她留下了珍贵的合影。从事一线辅导员工作20xx年的靳敏,曾把处于退学边缘的藏族学生培养成为屡建战功的武警战士,引导性格自闭的学生成为“学生最喜爱的思政课教师”。

湖北高校专家学者,将宣讲报告从会议室搬到了庭院里、操作间、打谷场,说百姓话、议百姓事,解困惑、出主意,实现理论宣讲、科技服务、协同育人的有机结合。宜昌市西陵区四方堰社区党员童显模说:“专家进社区,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大伙干事的劲头更足了。”

创新实施思政工作责任

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陶宏强调,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各方面、全过程。

“湖北教育系统强调履行履实‘一岗三责’,即党的建设、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安全稳定。”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方向荣介绍,湖北省建立并实施高校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测评体系,率先在全国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测评。20xx年,湖北省委约谈了排名靠后的7所高校党委书记。

为了形成思政工作的力量,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成立安全稳定工作、深化改革、宣传信息工作等领导小组和综合调研专班,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据了解,17个厅级领导联系省内128所高校。

此外,湖北建立了从高校党委到基层支部的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体系。特别是推进高校选配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双带头人”和大学生党支部书记思想政治引领、成长成才引领“双引领人”,很好地发挥了“头雁效应”。目前,“双带头人”实现全覆盖,“双引领人”覆盖率超过90%。

湖北坚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融合,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建了“知行合一”的实践育人体系,通过实践教学、主题教育活动、组建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等途径,让思想政治教育下课不下线。武汉大学《思政慕课》“六院士同上一门课”等已形成示范效应。

探索创新思政工作实效 篇2

学习新思想,必须做到维护核心、不忘初心、提振信心、凝聚人心……”不久前,辽宁大连中山区社会组织党组织通过微信公号推送的系列“初心”党课,吸引了辖区广大党员群众的关注收听。这是中山区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中山区委针对社会组织形态差异大、成员多元化,党组织组建难、党员发展难等实际情况,对辖区内社会组织逐一研判,因势利导,推进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目前已组建党总支、党支部20家。同时,创新构建区非公党工委、街道非公综合党委、社会组织主管部门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多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协同推进机制,通过“三支撑四同步”模式,有效整合红色资源,夯实党建基础。

“三支撑”即:项目支撑,对有利于党建服务和社会服务的项目给予经费支持;阵地支撑,为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人才支撑,为规模较大的社会组织选派组织委员、党建指导员,抓好党建工作。“四同步”即:社会组织入驻与发展党员同步;孵化服务与党建指导同步;社会组织服务与党组织成熟同步;社会组织评选与社会组织党组织评定同步。

工作推进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努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推动力,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区民政局党委积极构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智慧化枢纽型平台,为辖区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党员服务管理、汇集资源服务居民群众和助力行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过程”保障。各级党组织还积极引导多元力量参与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先后打造义仓手工坊、社会组织训练营、社会组织微党校等19项党建特色品牌;量身定制案例分享、书记讲坛、现场教学、团队体验等基层党建培训,辖区160多家社会组织参加学习;对接社区需求开展服务活动400余次。全区多次组织召开社区公益项目对接会,促成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对接52个社区300多个公益项目,惠及全区10万居民群众,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

探索创新思政工作实效 篇3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立足事业发展需求和科级领导班子实际,通过“三个着力”切实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为全县科级领导干部队伍注入了更多生机和活力。

以群众公认为导向,着力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发挥干部群众公认度在发现和储备年轻干部、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中的作用,切实走好选人用人“群众路线”。定期开展后备干部推荐,建立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后备干部队伍,20xx年共推荐科级后备干部453名,其中公务员359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94人。通过领导班子定期分析、干部考察考核、工作调研督查、脱贫攻坚等多渠道、立体式地考察和发现优秀年轻干部,将干部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大学生村官、村(社区)干部纳入组织视野。实行优秀年轻干部推荐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负责任地向组织推荐优秀年轻干部。

以提升质量为手段,着力加强干部培养锻炼。注重教育培训提素质,扎实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实现了全县年轻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覆盖;制定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涵盖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等方方面面;积极争取省州干部调训,组织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内外学习培训、考察交流,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注重实践锻炼提能力,把年轻干部安排到项目建设、征地拆迁、脱贫攻坚、综治维稳等重点难点工作中接受考验,通过“压担子”帮助他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让年轻干部到生产和基层一线学习锻炼,通过直接接触实际工作、接触群众,不断提高工作本领,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注重加强管理改作风,定期与年轻干部所在单位联系沟通,掌握其各方表现情况,通过“优备劣汰”的方式加强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动态管理,压实单位的年轻干部培养主体责任。

以德才兼备为标准,着力加大干部选拔力度。采取“备”与“用”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着力疏通领导干部“下”的通道,让能力平庸、无心干事创业的干部“腾出位子”,为年轻干部提供更多担当干事的空间和展示能力的舞台。细心求证与大胆使用相结合,利用领导班子换届和领导职数空缺等时机,将经过组织细致考察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地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20xx年至今全县共提拔干部242人次,其中,提拔时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干部有140人,占提拔人数的57.85%。在现有470人的科级实职领导干部队伍中,35岁以下干部有93人,约占总数的19.8%。

探索创新思政工作实效 篇4

江苏句容市推动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句容市出台农村党建活动阵地建设规范,统一建筑外观、党旗党徽等4大类20项形象内容;梳理整合咨询、调解等6大类30项为民服务事项,形成清单并明确办事流程;编制村干部队伍建设5年规划,建立公开招考和调整退出两项机制;分级开展村干部集中培训,利用“葡萄夜校”“田间课堂”等载体,每年轮训村党支部书记不低于10天,轮训其他干部不低于5天;出台《村干部激励保障实施办法》,让村干部劳有所得、退有所养、干有所盼。

句容市建立5大类77项党建任务清单,编制《标准化操作规范手册》,采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市镇村三级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即时管理系统,形成“任务统一发布、活动据实管理、结果实时监测、自动考核评分”闭环工作流程。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基层治理、富民增收等5个重点方面,句容市推动开展“标准化+”品牌创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并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