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实用12篇)

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通用12篇)

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 篇1

辖区面积占南京市近四分之一的江宁区,从打造周末休闲的“盆景”到统筹全域旅游的大景区,从建设美丽宜居田园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江宁区以“两山理论”为内核,以“四变五新”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让农村展现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面貌。

改造提升:扮靓乡村容颜

距离南京市区30公里的江宁街道牌坊社区黄龙岘村是知名美丽乡村,每逢周末,游客络绎不绝。

五六年前,这里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由于交通不便,出产的茶叶要托人找关系才能卖掉。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外面的人很少到村里来。

20xx年,黄龙岘区、街、村三级联动,对村庄环境、基础设施进行了整体改造提升,民房焕然一新,道路、排水、垃圾收运等设施完备了。年轻人纷纷回乡开饭店、搞农家乐,游客越来越多。

孟墓社区七坊村也是江宁区打造的美丽乡村之一。村里有东汉藏龙寺、青龙桥等历史遗迹,还有豆腐坊、油坊、茶坊等传统手工艺作坊,但因环境脏乱、设施薄弱,旅游资源无法发挥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中,政府投入4000多万元整修道路、改水改厕,还把七坊的广告牌从沪宁高速一路挂到村头。从此,七坊成为许多南京人乃至外地游客休闲旅游的首选。

建设美丽乡村后,七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倍,达5.54万元,集体经营性收入、大学生和本地农户创业人数迅速增长,古村落焕发出蓬勃活力。

“集群效应”:绵延乡村之美

江宁农村点多面广,再美也只是零星的盆景。为把盆景变成百花园,江宁区从20xx年开始,扩大乡村整治范围。从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到推进“四变”工程:盆景变百花园、农村变大景区、大学生变创业者、农民变富裕户。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升级。

“农村美先要基础好,我们努力像打造园区一样建设农村设施。”江宁区农工委副书记刘权说,重视农村规划发展,就要把农村像产业园区一样精心打造。

集群效应“放大”了江宁乡村之美。如今,从南京市中心出发,10多公里外就是江宁的美丽乡村大花园,一直绵延到江苏与安徽交界处。

据统计,到20xx年底,江宁区已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116个,覆盖率达70%。形成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旅游收入近50亿元的乡村旅游规模。美丽乡村与农业发展相得益彰,带动农业现代化水平跃居至全省第三位。

党建引领:实现“五新强村”

走进七坊村,可以看到一个矗立的颇具现代感的标志——一个缀着五角星和党徽的红色字母“e”,立在“为人民服务”石碑上。这是七坊发展的写照:党员带领群众通过电商共同致富。

七坊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被村民们称为“党群微家”。党群微家维系了一个“党支部+合作社+党员+乡贤+农户+经营户+志愿者”的“7+”党建模式,引领七坊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现“五新强村”。

刘权说,“五新”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四变”,目标包括:加快培育新主体、打造新田园、发展新业态、营造新风尚、促进新融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 篇2

8月20日,雨后的豫东平原一片碧绿。一大早,记者来到河南省杞县邢口镇杨屯村,刚进村便被广场上的热闹情景所吸引:村民们有的唱歌跳舞,有的敲打盘鼓,有的围着体育器材健身,有的绕着环形广场散步。离广场不远的农家书屋里,还有不少村民正在认真地看书学习。

“杨屯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近几年通过文化扶贫,志智双扶,村民的家庭收入有了提高、文化素养有了提升、精神面貌明显变化,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去年年底顺利实现脱贫。”邢口镇干部聂俊兴介绍。

杞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经济基础差,农村底子薄,有贫困村83个,贫困人口23000多户61000多人。为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杞县紧紧围绕全县脱贫工作目标,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优势,创新工作形式,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用思想文化力量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有力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反正有扶贫政策兜底,再穷我们贫困户也能吃饱穿暖。”在贫困村,有这种思想的贫困户不在少数。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思想,杞县宣传部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挖掘当地“乡村名嘴”、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组建30多支“扶贫政策宣讲小分队”,把讲堂设在田间地头、百姓家中,用群众听得懂的方言土语宣传贫困户最关心的国家扶贫政策,使听讲的群众更随意、不拘束、有效果。同时,县文化部门组织剧团和文艺团体,创作新编快板《扶贫先扶志和智》、老曲新唱《村里来了帮扶队》、戏曲小品《扶贫政策暖民心》等一批形式多样、内容积极,既接地气、又有特色的节目,开展以“舞台艺术送基层、文化扶贫到农家”为主题的“文化扶贫百场演出活动”,在全县贫困村巡回演出,让扶贫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为彻底转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杞县组织部门还派出4000余名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深入贫困户家中,一对一宣讲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梳理脱贫思路、寻找脱贫门路、激发脱贫动力、增强脱贫信心,鼓舞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志气。通过思想扶贫,大多数贫困户懂得了“靠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知道了“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贫困有理”到“脱贫光荣”,贫困户的思想上有了质的转变。

“这次俺得了个‘脱贫能手奖’,奖品是台电磁炉,还有一本荣誉证……”前不久,在杞县西寨乡举办的扶贫工作表彰会上,受到奖励的贫困户老田抑制不住一脸的兴奋。

在强力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战役中,杞县县委县政府清醒认识到,只有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不断增强其脱贫致富的能力,才能真正让贫困户“拔穷根”“摘穷帽”,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为此,该县以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脱贫能手”“致富标兵”为抓手,深入挖掘身边脱贫致富典型,引导更多的贫困户向身边的文明农户、脱贫典型、致富能手看齐,用典型示范引领,根除贫困群众的“庸懒散”陋习。20xx年,全县20个乡镇的300多名脱贫能手、致富标兵受到县乡两级政府表彰。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仅去年一年,全县就有万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走进阳堌镇小岗村,在长约2公里的村内道路上,沿途都能看到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语,通俗易懂,生动直观。这是小岗村打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长廊,成为村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小岗村也是贫困村。近年来,杞县在贫困村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和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对19个乡镇38个贫困村进行乡村绿化和村庄亮化。通过绿化亮化文明乡村创建,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良好氛围,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村画卷初现轮廓。

同时,该县还充分利用手机报、广播电视、新闻网络等媒体,开设“聚力脱贫攻坚,建设幸福杞县”八个系列主题宣传栏目,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扶贫方针政策。从20xx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3257户61211人,到如今的12059户27101人,几年时间内,45个贫困村、11198户3411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根据规划,20xx年年底,全县将会有20个贫困村9000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杞县文化扶贫、志智双扶,在贫困村中树立起了脱贫光荣的导向,在贫困户中激发出了争相脱贫的内生动力,在社会上汇聚起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文化扶贫的“软实力”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硬支撑”。

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 篇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四川省洪雅县采用系统化抓学习、主题化抓讨论、问题化抓调研、项目化抓落实等“四化四抓”举措,迅速组织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干部学深、悟透、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系统化”抓学习,全面学悟会议精神。县委常委会组织专题学习,集体研究洪雅贯彻落实意见。组织部门主题学,紧扣“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主题,采用务虚会“大课”集中学、分股室“小课”深入学、随机查“测试”过关学等方式,组织全体组工干部学懂弄通、人人过关。全县20个基层党(工)委分层学,采用集中传达学、网络实时学、一线实地学等方式,引导全县1.6万余名党员深学实悟会议精神。

“主题化”抓讨论,分类研究贯彻意见。开展“落实组织工作7大部署”主题讨论,划分城市、农村、机关、国企、景区(园区)、“两新”等9大领域,安排组工干部、党建骨干等全程指导,采用分层分类研讨、典型代表座谈、网络专区讨论等方式,征集全县20个基层党(工)委、661个基层党组织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招才引智、年轻后备干部培养等7个方面的意见建议62条。

“问题化”抓调研,专题调研对症下药。将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作为组织部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重要课题,组织部班子成员领办课题,通过集中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走访、蹲点调研等方式,专题研究干部激情干事、党员教育管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青年党支部引领创业就业、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等方面问题,形成调研报告,纳入组织工作计划安排。

“项目化”抓落实,加强管理推进工作。坚持“项目化”思维抓组织工作,对照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求,开展组织工作半年“回头看”,盘点“政治引领”“时代先锋”“洪州英才”“战斗堡垒”“魅力组工”等5大工程26项重点任务,建立“一、二线项目”台账,实行“红黄灯”管理机制,开展周总结、月通报、季考核,约谈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确保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抓到支部、落到实处。

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 篇4

为鼓励、支持广大干部勇挑重担、开拓进取,湖北省委办公厅近日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既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松劲,又理直气壮地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

意见要求,湖北各级党委(党组)以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探索建立分析研判机制,妥善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原则,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情况,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深入核实、综合分析、客观认定。

对在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先行先试等工作中,因情况复杂、风险难以把控而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和损失,但不违反法律法规,并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主动检查整改、未谋取私利、未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可不追究或从轻、减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对失误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干部吸取教训、改进提高,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意见明确,给予干部容错后,不影响其评先表优和选拔任用。意见中还要求,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

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 篇5

党员活跃社区一线提供贴心服务

这几天,一队红色身影出现在海沧北师大附小的门口,原来他们是厦门港引航站党总支的党员志愿者。他们利用休息时间,为小学生平安回家保驾护航。

去年以来,在“党员进村居”活动中,引航站党总支的全体党员到嵩屿街道北附小社区“报到”。在座谈会中,党总支了解了社区的需求与困难,并按需提供了清单式的志愿服务。

他们组织社区党员群众参观引航站,并作专题讲座,拉近居民与引航的距离;投入10万元完成云樽小区架空层改造,改善小区环境;在争创“平安先锋”的行动中,党员志愿者加入大排查的队伍,陪同社区工作人员走街入户。

乐群社工服务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社会服务机构,党支部成立后,与海沧市政建设管理中心党支部结成对子,两个支部每月联合开展“环保、文明、关爱”等主题党日活动,由支部党员轮流组织、策划,整合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为居民提供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提升基层服务水平的愿望日益强烈。”海沧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建立大党委联席制破解民生难题

走进兴旺社区,小区道路旁是一片绿意盎然的小园地,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初心农场”。

“社区是个开放式的老旧小区,乱停车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居民正常通行。”兴旺社区党委书记许敏芳说,通过打造初心农场,邀请居民种绿植,既美观又解决了乱停乱放问题。

事实上,这个“金点子”出自社区大党委联席会。在一场由社区、小区物业、居民代表及交管部门等共同参加的联席会上,大家群策群力,破解难题。

许敏芳介绍,社区通过把辖区6家驻区单位、36家“两新”组织等统筹起来,建立起大党委联席会制度,每月召开会议,成功推动平安企业联盟、社区公交等8个项目建设,逐步形成“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破解了一道道民生难题。

“目前,我们探索出‘四化一提升’即以提升党领导城市工作水平为目标,实施组织体系系统化、共建融合区域化、先锋引领常态化、基础保障一体化四项工程为载体,引导社区共治、居民自治,切实提高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海沧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海沧区4个街道均建立大党工委,10个社区均建立大党委,建立50多个小区党支部、150多个楼栋党小组。

成立园区“党建联盟”助力企业发展

不久前,在海沧区委组织部指导下,海沧自贸园区内的保税港区综合党委、海沧街道创新社区服务中心、驻区单位、企业及群团组织共30家,联合成立园区“党建联盟”,推行“轮值制”,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协商党建工作及园区重大事项,并安排7名党建工作指导员驻园包片开展工作。

“党建联盟”成立以来,先后12次集中摸排企业,园区内基层党组织由18个发展到53个,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园区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

企业发展遇到难事,如果“党建联盟”解决不了,怎么办?海沧区还有一招:“部长会客厅”制度,即定期由区委组织部部长、“党建联盟”轮值单位邀请园区企业党支部书记、党员代表和出资人“做客”,带动群团组织和涉企单位部门组团上门服务,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

据了解,园区还成立了由党员、社工、企业员工等组成的“红领志愿联盟”,目前已面向园区开展精细化志愿服务5000多人次。

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 篇6

近年来,四川眉山市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城市建设和基层治理的主线,以实施“战斗堡垒”“眉州先锋”“清风扬眉”三大党建工程为抓手,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治理活力、党建资源转化为治理资源,为激活城市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提供组织保证。

该市坚持扩大党组织覆盖范围,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确保形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探索采取联建、挂靠、派驻等方式,在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和网络媒体等新兴领域建立基层党组织407个,结合地缘、业缘、趣缘、网缘等特点,基层党组织建立功能党小组1020个,通过横向联合、纵向连通,将党组织嵌入城市基层最活跃的经络,全面激活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制定《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分街道、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9个类别细化612项标准,通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基本制度,把党组织组织力“软指标”转化为“硬杠杠”,助力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开展“学报告、读党章、守初心、谋发展”系列活动,通过整合师资力量、培训资源、宣传方式和目标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

构建“一张网”工作格局,推动治理力量实现“抱团行动”。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和大局意识,坚持用组织纽带把条块和点面的治理力量串联起来,构建形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良好格局。注重以上带下、上下联动,紧扣“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工作重点,制定《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通过完善述职评议考核、监督检查通报、跟踪问效问责等制度机制,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内容和工作要求压实到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责任主体,增强上下联动、系统推进的战斗力。注重以内带外,内外互动,深化完善全市53个街道“大工委”和311个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基本构建形成以社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委员会、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社区居民等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格局,通过开展组织结对共建、治理项目认领、志愿服务组团等8大行动,提升内外互动、区域协同的聚合力。注重以点带面,点面拉动,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出新,围绕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现代化治理体系、优化城市基层党组织设置、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内容开展试点,探索从政策、机制、方法等方面全域破题,探索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一核五化”“1314”等社区工作模式,形成点面拉动、整体提质的创新力。

该市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抓手,推动精兵强将服务基层、真金白银投向基层、真招实招用于基层,集聚形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洼地效应”。为了让党员干部服务有力下沉,全市建立308个“一中心多站点”社区党群综合服务平台,实行服务群众事项进中心“一站式”“一窗口”办理,结合“双报到”“走基层”等行动,发动2.8万名社区直管党员走进居民家中、走入市场商铺,收集群众问题需求近20万个,采取“面对面”点单服务、“一对一”结对帮扶等形式及时解决,打通服务广大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推动党建重点资源有效参与,建立社区干部基本报酬、社区服务群众和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定期增长机制,统筹整合部门党建项目资金,采取公益创投、购买服务等形式,打造“五彩唐坝”“金域蓝湾”等30个“党建+”项目品牌,推动党建资源有效参与到城市基层治理中去。为推动党建智慧信息有机衔接,该市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类资源,开发形成眉山“智慧党建”平台,按照“对内教育党员、对外服务群众”的功能定位,确保做到情况动态掌握、诉求及时回应、问题快速处理、服务精准有效,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插上信息化“翅膀”。目前,“智慧党建”终端已在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服务城市社区党员群众100万余人次。

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 篇7

甘肃省静宁县聚焦市委“担当、创新、突破、提升”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强化“四个意识”和政治担当,推进组织创先、机制创新、作风创优),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稳步有序落实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为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和建设“五个静宁”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学习新思想,在履责尽责中强化政治担当。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推行党委统领牵总抓、书记负责率先抓、班子成员齐心抓、党务干部全员抓、完善机制统筹抓、宣传推介引导抓“六抓”模式,实施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思路、重点、轨迹、成效“晒网”行动,在乡镇、部门建立党(工)委书记、党建办主任、支部书记抓党建“五个一”责任清单,以问题、任务和责任清单倒逼压力传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运用新理念,在抓实支部中推进组织创先。巩固深化“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用好用活基层党建平台,搭建设立“空中课堂”,恢复建立乡镇党校,建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创设“三坛”(党委书记讲坛、村支书学坛、第一书记论坛)教育平台,开发上线智慧党建平台。推行产业党建“四链”模式(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品牌树在产业链),建立产业型党组织224个。大力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着力在建强组织、育活队伍、抓实支部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平台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和“10+X”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开发制作《韩牛娃入党记》《党建统领的“蝶变”效应》《党建讲堂》等优质“三微”(微课件、微动漫、微电影)教材,持续深化“成纪先锋1+7”党建品牌体系。

采取新举措,在强基达标中推进机制创新。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党建联系点制度,推行抓党建“温馨提示”和定题破题、集中督查、评比通报、考核评估机制,确定40名党员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包抓109个党建联系点,从抓落实的人员范围上实现了全覆盖,在强服务的机制保障上实现了全程化。分行业领域实施“党建百点示范综合创建”工程,采取“一支部一对策”措施转化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面推行村级事务“五议两公开一监督”民主决策法、“村级议事周例会”和“双议双评”制度,建立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全力实施农村“三个带头人”扶持培育补助项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补助项目 、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补助项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补助项目“四大项目”,持续用力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

聚焦新要求,在一线攻坚中推进作风创优。紧盯整县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六个一线”(精准扶贫一线、产业发展一线、项目建设一线、棚户改造一线、信访维稳一线、服务群众一线)和“五个一批”(选拔重用一批、后备培养一批、挂职锻炼一批、轮岗交流一批、表彰奖励一批)的方式,发现培养、考察识别和选拔任用干部。择优选派党员后备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制定管理办法,督促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党员致富带头人、群众致富带头人“三个带头人”队伍建设,做到贫困群众户户有人帮、帮扶干部人人有责任。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静宁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平凉市苹果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和静宁苹果产学研联盟基地“三大基地”,成立甘肃静宁苹果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全县如期实现脱贫提供人才支撑。

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 篇8

季夏时节,撒拉之乡一片郁郁葱葱,到处呈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麻尕村就坐落在有“天然氧吧”美誉的青海循化县尕楞乡。

“今天是‘固定党日’,全村17名党员和8名群众代表参加了活动,我们主要商量确定了几户生活困难党员和群众慰问对象,决定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他们心上。”麻尕村党支部书记下午东科说,“通过大家推荐,最终确定了3名慰问对象,其中党员德尕是一名退伍军人,生活比较困难,今天刚好是八一建军节,建军节慰问退伍军人,也符合节日氛围。”

近年来,麻尕村党支部坚持实行“固定党日”制度,通过会议形式集 中全村党员和群众代表共同协商村级事务。

去年11月底,下午东科在村级组织换届中当选支部书记。他上任后坚持推行每月1日的“固定党日”制度,并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和内容,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通过“固定党日”协商村级事务的功能。村“两委”班子坚持将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支部和党员为群众办实事的切入点,把为党员群众排忧解难作为村“两委”班子尽职尽责的标准。

20xx年麻尕村被列入乡村旅游扶贫开发项目中,全村人既高兴又困惑。按照乡党委前期制定的尕楞乡旅游规划,麻尕村800多亩梯田在油菜花海规划中。但对于一直以种植胡麻油、青稞和小麦为生的村民来说有很多担心,谁也不敢迈“第一步”。

下午东科很是着急,政府免费提供种子又有一定的补贴,这无疑是一件有利于群众的好事。于是,他首先做了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之后在“固定党日”活动上又做全体党员的思想工作,党员户“接受”后,由每个党员认定十多户逐户做思想工作。经过半月的努力,村民最终接受了全村种植油菜的决定。

7月,看着满山金色的花海,村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预计,今年麻尕村油菜产量达2.5万斤,经济收益达20余万元,亩产收益近1000元。

麻尕村有一名外来户叫常福,是低保兜底户,家中房屋破旧,每到雨季就到处漏雨。可是,常福本人担忧修房资金缺口大,迟迟不肯动工。村“两委”了解情况后,借助5月份的“固定党日”活动,党员群众共同商议了此事,并达成通过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等方式帮助常福维修住房事宜。5月底,常福就住上了“新房子”,他的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心里感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重新拾起了生活的信心。

老党员拉结说:“之前村上确定如何使用精准扶贫产业资金时,也是通过‘固定党日’活动上开会商量通过的。按照大家的意见,最终村‘两委’购买奶牛作为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的途径,并根据贫困户人口每户分配了4到6头奶牛。现在,村里的7户低保兜底户靠卖小牛犊、牛奶以及加工酥油等方式成功脱贫,生活条件一年比一年好。”

麻尕村党支部的“固定党日”活动是全县154个农村党支部的缩影。“固定党日”制度是循化县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xx年推行以来,已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凸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群众对支部班子的拥护和信任度也持续提升。

“自从‘固定党日’活动开展以来,除却常规的学习、缴纳党费等事宜,我们始终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作为活动重点。这种做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对支部班子也越来越满意、越来越信任,我们村干部办起事来就轻松多了。”下午东科说。

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 篇9

河北黄骅市南排河镇是渤海湾边的一个渔业镇。自去年以来,许多渔民反映,他们远离家乡、漂流海上,由于大家来自不同村,管理松散,遇到生产、安全等困难问题时求助难、协调难,心里缺少“主心骨”,盼望上级管一管;一些渔民党员也反映,他们一出海就是大半年,村党支部过组织生活常常赶不上,总感觉自己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希望能建一个海上党组织。

为切实解决渔业村“岸上找不到党员、海上找不到组织”的问题。黄骅市委和南排河镇党委经过研究,于去年9月,在山东石岛成立了南排河镇驻石岛临时党支部,推选驻石岛生产基地指挥部负责人任建生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临时支部成立后很快得到渔民党员群众认可和拥护。不久,临时支部的3名主要成员任建生、高振林、辛景明主动将自己的党组织关系从所住村党支部转移到石岛,筹建正式党支部。

今年2月22日,“南排河镇远洋渔业共产党支部”成立,黄骅市历史上第一个“海上党支部”正式诞生了。目前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3人、流动党员11人,党员多为各村渔船的船长。这些流动党员在出海作业期间归属“海上党支部”管理,休渔期回村后,照常参加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这样,渔民党员终于实现了“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党支部成立后的第一次组织生活,是在石岛渔港码头的冀黄渔6886号渔船上进行的,当时所有党员都来了。在甲板上,党员面对党旗,举起右手,紧握拳头,重温入党誓词,很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大家都说,党支部成立了,感觉就像找到了娘的孩子,真正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心里就踏实了。

针对开展组织生活难问题,建立“双学习”制度。休渔期,由镇党委牵头组织渔民党员开展集中学习,石岛渔港上建立陆上党员活动室,党员进港后随时能到活动室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捕捞作业知识、海上救援知识等。海上作业期间,在渔船上建立海上党员活动室,安排专人负责搜集运送学习资料,并适时开展党建专家、党建教材、党课“三上船”活动。同时,借助卫星通讯系统,及时将活动安排告知各条渔船,确保党员按时参加组织生活,做到了“船行千里有组织,生产活动两不误”。

党支部安排专人负责船只的后勤服务工作,从购买网具、添置油料,到船只管理、组织生产,再到与政府部门协调沟通,党支部全管起来,真正成了渔民的“大管家”和“主心骨”。渔民任振刚今年出海前,家里正准备盖新房,当出海半年多的他回到家里,党支部已经帮他筹钱、找人,把房子盖好了。支部搭建宣传平台,组织党员上船给渔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授渔业知识、播放红色影片,用红色题材装点“甲板文化”。

今年4月2日,冀黄渔6895号渔船的螺旋桨被钢丝绳缠住,失去了动力,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冀黄渔1879号渔船接到求救后,在党员船长高长发的带领下立即停止作业,开展救援行动,“当时,也就一个念头儿的事,我又是党员,其他的没想这么多。一次救援舍下的也许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生产收益,但大家都毫无怨言。”事后,高长发说。

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 篇10

5月25日、26日,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社工委钟南社区,党员王明亮、居民董煜明的两条建议先后在“SIP红色管家”微信公众号上出现:“能否与隔壁的交警队等机构再协调下”“非工作时间开放园区警务中心的停车场所给附近居民”。

诉求提交了,但他们仍不抱太大希望。原因是协调的难度太大——社区和公交警务中心并不相互隶属,平时没有业务往来;公交警务中心对于开放车位也有着自己的担心。

转机发生在6月4日,东沙湖社区党工委找上了园区交警大队党组织,由此拉开了沟通协商的序幕。

事情的发展节节向好。6月30日,在钟南社区庆祝建党97周年文艺晚会上,举办了公交警务中心与钟南居民共享车位启动仪式。经过7月1日至4日的线上申请,社区于7月6日前完成线上线下审核,确定首批开放人员名单。

“红色管家”是什么?原本属于物业的停车位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党组织缘何参与?记者走进苏州工业园区,一探究竟。

移民城市,民意通道咋建构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是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有着强烈的人口虹吸效应,园区的居民70%是新苏州人。

“园区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移民城区,也是一个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中‘有问题找熟人’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居民遇到问题怎么办?”“红色管家”项目组成员、社会事业局副调研员田太促说,“我们做的,就是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既可以寻求帮助,也可以作为志愿者帮助别人。”

田太促口中的平台就是“红色管家”,这是一个由园区党工委组织部牵头发起、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协助推进、街道(社工委)党工委统筹协调、社区党组织书记负责主抓、社区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具体实施的基层党建项目,承担着整合区域资源服务社区、配合物业提升服务水平、培育社区正能量文化的职能。

良好的秩序是建立在契约之上的。“红色管家”项目作用的发挥也需要建立一些“契约”。

5月17日,“红色管家”项目三方协议集中签约仪式在园区管委会举行,协议以推动“红色管家”项目在社区落地实施为抓手,对社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在项目推进中的权责和义务进行了细化和明确,明确其为社区治理核心主力。

社区中大部分问题,由社区党组织协同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等各方力量协调解决。涉及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常规问题由街道、社工委以邮件形式向相关职能部门反馈,抄送组织部;复杂问题由街道、社工委填写《民意诉求承办单》,每周五报送组织部,由组织部转发至承办党组织,督促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回复,并将回复内容反馈给街道、社工委。

“我们所需要的‘契约精神’,就是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支持物业、业委会遵守三方协议、对居民诉求进行合理流转。同时,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社区党工委书记杨美芳说。

三方协议带来了什么

“自从签了三方协议,曾经的对手成了亲密的战友。”玲珑湾社区党委委员周立人说。以前,许多小区的业委会与物业是对立的,业主有利益需求总会先告到业委会那,然后由业委会与物业进行交涉。

曾有一件事让玲珑湾花园物业经理孔俊华很苦恼,5区有一户人家在天台种绿植,周边居民多次投诉,因物业没有执法权,业主并不买账。“自从有了‘红色管家’,社区党组织参与进来了,统筹物业、业委会、业主坐在一起协商,天台上的绿植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她说。

“三方协议的签订,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玲珑湾社区党委副书记、“红色管家”项目负责人黄晶介绍,“以前,社区党委对物业和业委会有监督指导的责任,但难以落实。三方协议签订后,既强化了对物业和业委会的指导,又对社区党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距离玲珑湾社区不远处的荣域花园小区,许多居民多次反映,小区缺少充电桩,电动车充电问题让业主“头大”。

要解决增设充电桩问题,资金与安装位置是两个关键要素。荣域社区党组织针对诉求,即时组织业委会、物业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协商。通过实地考察,选定在7幢架空层安装充电桩,动用一部分业委会的公共收益,以小利获大利。从提议到安装好,30天没到,一个宽敞便利的充电桩区在小区里成功“诞生”了。

每周2次,太阳星辰花园一区业委会主任王运领都会自发带领业委会成员把小区走遍,及时发现汇总问题报给“红色管家”。“第一次听说三方协议,感觉我们被收编了。”他说,“其实不然,通过这段时间项目的实施,我深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好处。”

打造属于园区人的“心灵社区”

社区中的年轻人和老年人是“红色管家”项目的两个主要参与群体,由此引发两个问题:年轻人有技能没时间,老年人有时间没技能。

从实名注册“SIP红色管家”微信公众号起,老党员就忙碌起来了。老党员杨建民是老年人娱乐活动的带头人,他利用自身号召力,让“老年义工队、广场舞群、围棋群等娱乐群的成员都要关注红管”。老党员吴晓庆,则充分发挥干过保险业务的优势,开展扫楼工作,挨家挨户地“请”居民注册,敲门声都力求规范,让居民乐呵呵地同意。

年轻人懂微信、会用微信,可老年人怎么办?为此,杨建明开了个微信学习班,主要培训打字、调整字体大小等课程,学生学得认真,老师教得耐心,三五十个老大爷、老奶奶齐聚一堂,研究得热火朝天。

一位老大娘坐轮椅,不方便出门理发,于是在“红色管家”上发了一条信息,被吴晓庆捕捉到了,带上工具就上门服务。买一送二,另外两位串门的老大娘,也享受到了服务,顺便还给他“五星好评”。

“城市居民以前接触居委会、业委会较多,对党组织了解不多。”湖东社区党工委书记江晓春介绍,这些老党员在一线冲锋陷阵、服务居民,就是党的移动宣传堡垒。

退休干部许亚兰,是玲珑湾社区党委委员,也是“红色管家”队伍的一员,她带领一支“红色管家”志愿者队伍经常巡视商业街,哪里不整洁他们就上手收拾。

“经验无法复制,理念却可以借鉴。我们的理念就是,在党组织的带领下,走具有园区特色的社区治理之路,打造属于园区人的心灵社区。”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长林小明说,“党员的作用发挥了,群众就会更加爱党、信党、跟党走。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扩充‘红色管家’队伍,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更加大张旗鼓地做党建,在实干中切实提升基层组织的组织力。”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真正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 篇11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7月26日,在新建成的阿勒泰党建图书馆,新疆阿勒泰地委书记张岩带领四套班子一同举起右拳,在鲜红的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铿锵的誓言响彻党建图书馆。这也标志着,阿勒泰党建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

阿勒泰党建图书馆于今年2月开始谋划建设,总面积900平方米,是一座集党史展示、图书阅览、党性教育、主题党日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图书馆,拥有图书2万余册、报刊杂志23种,开发党建数字图书馆1个,配有图书查询机、电子书借阅机,能够满足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需求。

“各位同志请跟我移步,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党建图书馆的‘数字党建区’,它分为‘指尖体验’和‘数字共享’两个功能区……”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对党建图书馆整体设计、运行模式、具体细节、学用方式等进行了全面了解。“经过一个月的岗前培训,我终于正式上岗了,这里党建图书资源丰富、学习阅读环境好,一定能够吸引很多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前来学习阅读。”阿勒泰党建图书馆管理员卓雅说。

为确保图书资源的多样性和实用性,该地区专门制定《党建图书馆图书目录》,内容涉及重要文献及领导人著作、党史国史,党内政策法规等12类书籍,委托地区图书馆统一采购配送。配备5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图书馆日常管理、运行和维护工作,通过岗前培训、赴先进省市观摩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图书管理员业务水平。

“图书馆建好了,更要把它用好!为增强党建图书馆学用实效,我们制定了党员日常阅读、辅导交流、干部领学等相关制度,通过开设党性教育课程、规定党员阅读量、开展学用活动等方式,加强党员学习、强化党员党性锻炼。同时,将党员阅读情况融入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之中,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阿勒泰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彭康如是说。

进一步激发党员学习阅读热情,阿勒泰地区以党建图书馆为平台,结合党支部“三会一课”“5+X”计划等组织生活,组织开展党史学习、“对党绝对忠诚”专项教育等7项主题活动,确保“书香支部”创建、“党员读书月”“党员读书日”顺利开展,营造浓厚的党建知识学习氛围,让党建图书馆成为党务工作者、党员干部爱去、爱读、爱学、爱交流的场所。

该地区制定了地直各部门(单位)赴党建图书馆读书活动时间表,统筹分配各党支部学习阅读和开展活动时间。同时,将党员阅读学习情况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内容,开展“读书达人”评选活动,规定党务工作者每月到党建图书馆阅读书籍不少于4次,普通党员不少于2次,阅读学习后,均要撰写读书心得交由支部书记批阅打分,推动党员干部阅读学习常态化。

据了解,阿勒泰地区正在同步建设辐射地县乡村四级、覆盖3025个基层党组织和4万余名农牧党员的党建图书馆体系。其中,县市层面建设能够提供自动化借阅服务、舒适就读环境的党建图书馆分馆;乡镇(街道)在现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具有单独阅览区域、配备专用桌椅的党建图书室;村(社区)依托农家书屋(图书室),设置党建图书专架。

“我们立足党员干部读书学习需要和党性教育需求,建成地区党建图书馆,构建起增强党性、坚定信仰的精神家园,形成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重视读书、崇尚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格局,不断激发和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建设美丽幸福新阿勒泰的内生动力。”阿勒泰地委委员、组织部长朱新说。

推进全域党建精选范文 篇12

广东梅州市依托全域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优势,全力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目前,全市12个“红色村”示范点建设已全面铺开,第一批5个村示范点建设初见成效。

推动党建全面过硬,打造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健全和落实党组织议事决策、发展党员、管理监督、村干部值班和坐班等制度,从市县直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各村担任第一书记。全面规范开展“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支部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党组织服务群众事项清单,把服务党员群众工作做实做细。

挖掘提升红色文化,打造党员党性教育教学点。注重保护修复革命遗迹遗址,目前,第一批5个示范点已修复22处革命遗迹遗址。邀请高校志愿者,组织老党员、老干部、专家学者、热心人士等组成文史收集团队,收集、整理和编写好红色教材,把红色故事讲好讲活。七一前后,市、县各级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村开展主题活动。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发展特色村。把“红色村”建设纳入区域发展总体规划,整合各方资源连片建设,规划集参观、学习、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革命传统体验、红色精神传承、绿色休闲观光等功能的红色主题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红色民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