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到了,左邻右舍都开始忙碌起来了。买对联、买鞭炮烟花、买甘蔗、买香……大家都是大包小袋地往家里搬,买这么多东西,要做什么呢?不急,一会你就知道了。
我的家乡有一种习俗,过年时要把两根连根带叶的甘蔗立在大门后,预示着新的一年,美好的生活像甘蔗一样“节节高”。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燃放鞭炮烟花、贴春联窗花辞旧迎新。节日里,还有祭拜祖先的习俗,每次我都会站在外婆身后,听外婆虔诚地许愿,然后外婆会搂着我,一起向祖先鞠躬致礼。现在我知道了,人们是想感谢祖先,感谢老天爷的关照呀!对了,祭拜时还要供上丰盛的祭品,有鱼有肉,有干果水果,摆满一大桌呢。
春节时,挨家挨户去拜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了,不仅能得到大大的红包,还能吃到各种各样的小零食,这可是平时家长三申五令不许多吃的东西,可在过年里,就可以敞开肚皮吃个痛快了。怪不得一想到拜年,我的嘴巴都咧到脑袋瓜上去了。
我们家乡过年的习俗真是丰富多彩啊,盼望着春节快点到来吧!
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提,小贩们也挂出了红红的春联和福字。
过年前夕,许多人都十分忙。许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向家走去。
大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就在厨房做着香喷喷的年夜饭。而我却守候着电视机前,等待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
我喜爱的春晚终于开始了,妈妈的饭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哇!这一天终于来了!我们立刻开始吃饭了。我先夹了一个白菜馅的饺子,特别好吃,接着妈妈给我夹了一个海鲜味的,我摇摇头:“妈妈,我不喜欢这个味道!”妈妈非让我吃,还笑着说:“这个饺子最甜!”我咬了一口,见一块水果糖在口中,酸甜可口,好吃极了!原来如果吃到了带糖的饺子,这一年都会幸福甜蜜的。在不知不觉中新年到了,我们欢呼起来。
初一的一大早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鞭炮四响,礼花冲天,大家的欢声笑语增添了过年的气氛,本是热闹的街道变得冷清,传统的春节就这样年复一年,一代人传一代人的延续着……
最值得我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家人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灯火通明的居民区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请来了门神和财神以求全家人幸福安康,也寄予了新年的希望。
家乡的春节在我的家乡西宁,过春节也是挺有意思的。从腊八起,人们就开始忙碌了,忙着采购许多的年货,如:春联、年画、饮料、鞭炮、鸡、鸭、鱼等,在三十这天下午,人们也就把许多的东西都买好了。
除夕晚上,人人都守岁,吃完饺子。在八点钟左右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欣赏着惊心动魄的杂技,观看着有趣的小品,然后靠在沙发上,吃瓜子,春节联欢晚会一放完,到凌晨12点时,家家开始放炮。放完炮在把没有吃完的饺子吃完。
初一早上就忙着贴春联、年画、拜年等。初一至初五不动刀,就把试先切好的菜拿出来。到了中午吃饭时,家家又开始放炮。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真是其乐融融。下午,大人们坐在一起谈话,唠起家常。我们小孩子则到外面放炮,此后几天,天天如此。
正月十五那天,灯火通宵。家家又围坐在电视机旁看电视,看完了电视,大家出去赏月,那时,天很冷,可大伙儿一点感觉不到,仍然镇定自如,若无其事。观了一会儿月亮,大家又都感觉到累了,又回家吃起元宵,一大家坐在一起,仍是那么无休止讲话,笑声又开始在每一家里传开了。
正月十六,人们又进入了工作之中,小孩去上学了,大人去上班,人们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
“过年啰!”“过大年啰”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迎来了兔年,处处是一片喜气洋洋。我和老爸老妈一起贴春联,爷爷和奶奶在厨房里切菜、剁肉,家中充满了节日的欢乐!
除夕之夜,我们全家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桌上的菜可丰盛啦:金黄色的烧鸡,雪白的汤圆,米黄色的油炸虾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我们家的“大厨师”——老爸烹调的醋熘墨鱼。你看,那用刀切成的一片片墨鱼片,炒熟了,浇上香气扑鼻的醋熘汁,又香又好吃,吃上一口,让人感到舍不得吞下去。桌上那瓶鲜橙汁,紧紧地吸引着我的双眼。我叫老爸给我倒上一杯,可老爸却给我出了一道难题——“请你至少说出五个含有‘马’字的成语,说完我就给你倒鲜橙汁。”我说:“先让我措措辞。”我想了想,说:“好!一马当先、马不停蹄、马失前蹄……”可是我只说出了三个,接着就抓着头皮。我用眼睛看着老妈、姐姐,姐姐轻声地说:“马到成功。”老妈眯着眼睛,说:“还有人仰马翻。”于是,我就大声地一口气又说了这两个。老爸乐呵呵地点头说:“不错,不错,说出了五个,有奖!”老爸给我倒了满满一杯鲜橙汁。我站起来,高高地举起杯子:“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在祝老爸老妈兔年大吉大利,挣更多的钱……”我话还没说完,长辈们就已笑翻了天。
欢呼声、话语声、碰杯声、欢笑声,声声悦耳,声声动听,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在除夕的夜空中荡漾着。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过春节就往往少不了一些习俗:走亲戚了收发压岁钱了,其实这往往也不是一件什么坏事,反而使一些工作在外一年里也回不料几次人的,趁这次机会回家看看,即便帮不了家里多大忙,但父母心里也是开心的。最少不了的就是发压岁钱了,在孩子的心目中,这是最关键的一项,当孩子手中拿到亲人所发的压岁钱时,嘴乐得都笑开了花。
春节,团年饭是必不可少的。你只要耐心等待,美味佳肴就在你眼前!当大人们喊出“开饭了”三字时,你不要冲上前抢的位置坐下,而应该极有礼貌的对长辈说“请”,待会最美味的菜他们才回一个劲地为你夹,压岁钱也会收的多。当菜都上齐时,要挑精华享受。
对于咱孩童一族,过年乐趣莫过于收红包。“恭喜发财”、“万事如意”、“身体健康”等吉祥语是百说不厌,只要到关键时刻拍拍马*,这到手的钱是逃不掉的。再者,根据鄙人的研究,有百分之五十的大人给了压岁钱都会反悔,千方百计想“敲诈”你手中所有的钱,必然会故作语重心长地说:“我的孩子啊,你父母含辛茹苦把你抚养大,你现在翅膀硬了,腰包鼓了,该回报回报我们了吧!”这时,你应该迅速叉开话题。切记,大人个个不是省油的灯! 过新年,喜洋洋,家庭大团圆,每个人都春风满面,每个人都嘴角流油。
2月10日,一个大太阳,把晚冬的天气晒得热呼呼的。我与外公外婆一起去城市广场农副产品展销会买东西。外公外婆告诉我,这个展销会相当于“老底子”的庙会,农副产品就等于过去的年货。所以,我们是去赶“庙会”,“办”年货。
一到城市广场,那真叫一个“热”!广场上车海人潮,人往广场进,只能挤,人潮像浪一样向你涌过来,话讲得轻得一点,声音都淹没在人群中。广场上搭着白色巨型帐蓬,里面铺子一个挨着一个。各种各样的农副产品,应有尽有,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办”年货的人们,那个个都是大包小包,热得敞开了怀,头上直冒汗,还使劲地在铺子前钻进钻出,脸上还都喜气洋洋!好像不是花钱买的,是“白拣”来的,想来还是生活条件好了,舍得花钱不心疼。当然,要过年了,家里总有三亲四眷要走动走动,得备好各种吃货,那才叫一个“热情”与“年年有余”!
我们也挤来挤去采购了不少年货,实在拿不动了,才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真是一个有趣的日子。
我的家乡在华州,在这里,人们最注重的还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人们把欢乐、希望都寄于春节,寄于过年。
每年一到腊月,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都在为过年的吃穿做准备。腊月下旬,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去集市上买年货。繁华热闹的大街上,人山人海,浩浩荡荡,就像一条大长龙,只见龙头,不见龙尾。走在人流中,真的是摩肩接踵,别提有多挤了。这时候,我们只想速“战”速“决”,赶快回家,离开这个闹腾腾的“大蜂窝”。
终于,到了大年三十。这个晚上,也就是所谓的除夕,除了一些小小孩子,大人们都会去熬夜守岁。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后,我和爸爸、奶奶来到了楼下,准备放炮。那时候,远近的鞭炮声连绵不绝,噼里啪啦地响着。我拿着心爱的的小炮和烟花,用打火机点燃时,心里害怕极了,生怕那溅起的火花把我伤了。我小心翼翼,连点了几次都没点着,心里越发紧张。终于,在第五次时,点着了,我吓得赶紧就跑。随着鞭炮发出的清脆响声,我的心里也如释重负,脸上露出了愉悦的笑容,我高兴得如同一只刚出笼的小鸟,边跑边叫。
除夕之后,人们期待已久的春节高 潮就来到了。家家门前已经贴上了鲜红的对联,挂上了耀眼的红灯笼。春节一早,鞭炮声又开始席地而“唱”。每个人都换上了新衣服,个个精神抖擞。在春节这一天,人们开始吃年前买的各种年货,每家每户的餐桌上几乎都摆上了大鱼大肉,还有酒。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说着家常话,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灿烂满足的笑容。这样的日子,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初五左右。
可是,因为今年疫情严重,所以春节也过得没有往年那么热闹了,之后的元宵节,街上也是冷冷清清。多么希望疫情能被快速控制,恢复平常的热闹和自由。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总是那么绚丽,那么热闹,那么特别,那么让人回味无穷。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可以让大伙团圆,可以吃年饭,还可以放鞭炮、讨红包。
我们除夕回到了湖北,由于湖北有一个习俗,就是嫁出去的女儿除夕晚上不可以回娘家住。所以当天,我和妈妈去宾馆住了一天。虽然我认为这种习俗不好,刚回来又不可以回娘家住,还不可以和亲朋好友团聚。但是入乡随俗,我们还是在妈妈同学开的五酒店里住了一晚,也是很不错的。
年初一,我们坐舅舅的车来到了乡下。我特别开心,因为我可以见到外公外婆了。到了外公家,只见外公外婆正在厨房里忙着,忙得不可开交。我挤过去一看,呀!是珍珠丸子、红薯丸子,还有可乐姜,都是我的最爱。珍珠丸子是用猪肉剁成碎,做成一个个小丸子,外面裹上一层晶莹剔透的糯米,如同小孩子穿上了一件白棉衣,之后放入蒸笼里蒸熟。红薯丸子是把熟红薯弄成红薯泥,加入糯米粉揉均匀,然后搓成丸子的模样放入油锅里炸。这时一股香味飘了过来,把我肚子里的馋虫叫醒了,我忍不住拿起一个刚炸好的红薯丸,不顾脏手、不顾烫嘴,直接向嘴里塞。妈妈笑着说:“真是个小馋猫。”
年初三,我跟着妈妈来到了姑奶奶家拜年,表哥表姐带着我到处玩,我还讨到了几个红包,我打开一看“全是整百的。”我开心地大叫。我还想:这过春节会让我发财的。
春节那几天,我们几个小孩叫父母帮买鞭炮回来放。弟弟买了一大盒摔炮,哥哥买了两排大鱼雷,我买了五盒蜘蛛炮。弟弟把所有的摔炮都拆开,一包一包地扔。弟弟和哥哥开战了,弟弟扔了一包在哥哥身边,“砰”的一声把哥哥吓一跳,哥哥火了,点燃一个大鱼雷到弟弟身旁,一声巨大的“砰”把弟弟吓得团团转。我点燃两个蜘蛛炮,扔到他们各自的脚边。“砰”地一声,把他们吓进了房子里,最后的赢家是我。
那几天我特别开心,我多么希望每天都是春节。
20__年春节,我有幸回到了相别8年的家乡──湖北,与爷爷奶奶一起度过了盼望已久的春节,这一次的团聚我似乎更了解了家乡的民风民俗,同时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绍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为三节,以过年最为隆重,从腊月初八起,一直准备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东西为最多,如晒“冻米儿”。烫豆糕儿、打“糯米粑”等等,丰富极了!特以冻米、豆糕、糯米粑吃。准备过年食物,女性负主要责任,男的以清理债务为重点。应收的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财纳福,过一个快乐春节。可贫穷人家是:“三十的躲猫儿,初一的大摆手”。意思是:过年怕债主逼债,到处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为从三十夜到元宵节。债主决不能向债务人讨钱,能放心大胆了。年夜饭这个名词,在湖北称“年饭”或“团年饭”,时间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说的话要吉祥如意,为了防止儿童口不择言,特在厅堂上张贴“不禁童言”或“百无禁忌”的红纸条儿。饭毕,长辈发红包、晚辈收压岁钱,晚间禁例大开,合家同乐。灯火齐明,通宵达旦、谓之守岁;东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开大门,迎接大年初一。
看到了湖北的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春节,家里来了许多亲戚,在团圆饭时,大家都忙于敬酒,说些祝贺的话语,坐在旁边的我,总觉得很不自在,吃过年夜饭,他们都忙于应付着发来的手机短信,直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又坐在沙发上享受着晚会的节目,时不时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后时间不早所以就上 床睡觉了,想到这里,我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从来没思考过的问题:除夕夜我们能做的最温暖的事情是什么?是啊,传统的年俗的确非常吸引我们,但是现在看来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乐仿佛都被现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顿团圆饭,发发红包,看晚会,每年春节都是同样的程序,每次我都等着盼着春节的到来,但是等它过去了,却又觉得平淡无奇,没有多少值得回味。虽然这也很温馨,但我总觉得少了些更朴实的东西。
春节的基本意义,就是,在一年中只有这个时段很多人才有机会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团聚,所以我希望春节能够在中国逐渐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原有朴实,美好,温暖的样子。
春节,是我最期盼的节日,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在春节里,我无比开心、无比幸福、无比轻松、无比自由,我喜欢过春节。
春节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卫生,贴春联,买年货……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时间过得飞快,马上迎来了大年三十这一天。
傍晚时分,就能听到放鞭炮的声音,“噼里啪啦——”。又过了好一会儿,一阵阵香味从每家每户传出来我们家也不例外。一大张圆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美食,有鸡、鸭、鱼、藕、年糕、西施豆腐……等,令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吃一顿。很快,人都到齐了,我一坐下就开始夹菜,吃菜,吃得津津有味。长辈们都互相敬酒, 喝得满脸通红。团圆饭后,舅妈娴熟地包起饺子,有大的,也有小的,却错落有致。
晚上十二点整,我们放起了“开门红”,那震耳欲聋的声音让我有些害怕,但是看着那些美丽的烟花在夜空绽放又使我兴奋不已。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烟花绽放,鞭炮声此起彼伏。绚丽多彩的烟花照亮了夜空,有的像美丽的花朵,有的像燃烧的火焰,还有的像飞流的瀑布……美不胜收。当我和表哥表妹沉浸在放烟花的快乐中时,屋里的舅妈伴着鞭炮声下起了饺子。回来的时候,就闻到了饺子的香味。我们都拿起了碗筷,纷纷去抢桌子上的那一大锅饺子。我们吃得不亦乐乎,香喷喷的饺子马上吃掉了一半。这时,舅妈嘀咕了一句:“都吃了一半了,怎么还没吃到呢!”我一听,心里充满了疑问:到底是什么东西没吃到呢?
“舅妈,是什么东西没有吃到啊?”我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哦,是这样的,我在饺子里面包了3个硬币,到现在你们都还没有吃到呢!”舅妈一说完,大家又开始抢剩下的饺子,我也不例外。就这样,大家一直抢,抢到碗里装不下饺子才开始吃,而且都是大饺子,因为我们认为硬币包在饺子里肯定很大。到最后,没抢到大饺子的都是小饺子。一个个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第一个吃到硬币的是哥哥,第二个吃到的是外婆,第三个吃到的是我。个个乐开了花,笑声充满了外婆家那幸福的小屋,好一幅温馨甜美的画面。
时间是短暂的,但和亲朋好友度过了这么美好的时光,真是令我难忘。我的宝箱里又多了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风味。
春节前几天,家家都很忙,这几天要买很多的东西。大人们买吃的,穿的,喝的,用的。老人们齐收灌香肠、卤鸡蒸鱼准备年菜……这样一直要忙到腊月二十七八,小孩子就只需要静静地等待春节的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盼啊,盼啊,终于把春节盼来了。春节真热闹。大家都要穿新衣,还要贴红的对联和吉祥的年画。贴上红红的对联,年味就看得见了。妈妈和奶奶则早早钻进厨房忙碌,准备一年里最重要的一顿饭——团圆饭。那天除了万不得已,家人都要赶回家一起吃这顿饭。
正月初一的早上都要吃饺子,街道也不是像以前那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了,不时从门缝里飘出来的菜香就是人们欢声笑语地诉说着幸福美满。
正月初二要给自己的长辈和亲戚拜年,去时一般会带上点礼品,来表达自己的诚意与祝福之意。走亲访友之间,最快乐的也许就是我们小孩子了,我们可以拿到很多的压岁钱,还能自由自在地玩耍。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完元宵表示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正月十六,上学的上学,下地的下地,外出的外出,年味这才渐渐散去。
家乡的春节是快乐的,我爱家乡的春节。
在我的家乡过春节也挺有意思的,从腊八起,人们就开始张罗了,忙着采购各种年货。如:春联,鞭炮,灯笼,烟花。但是有一样是人们无需准备的,那就是海鲜,因为我的老家就是吕四,它面临东海,那里海鲜可是特产哦。听说“吕四”这个地名可是有典故的呢,那可是八仙过海里吕洞宾的故乡哦,呵呵。这只是传说而已啦!所以每年假期我都要跟爸爸,妈妈去乡下,赶上潮汛的时候还能吃上好多特新鲜的海鲜呢,特别是夏天还能光着脚丫踩着沙子在海滩边玩耍,抓抓石头缝里的小螃蟹,踩踩脚下沙泥里的黄泥螺,能跟大海这样的亲近这种感觉真的好好,我爱家乡的大海!
老家的春节有着很浓的中国传统。除夕的晚上人人都在家守岁,一家人围坐着一边磕瓜子,一边看着春晚的精彩节目享受着天伦之乐。随着时间滴答滴答的过去,只听到噼里啪啦一阵阵的鞭炮声,原来是12点了,只见漆黑的夜晚舜时变得明亮了起来,天空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光,五颜六色的花朵在星空开放,此时真是美极了!第二天清晨打开门空气中依然飘着浓郁的火 药味,农村的过年可传统了,就这样每天放着喜庆的鞭炮一直到年初五迎完财神呢,家家都是如此的。整个过年都是串门跑亲戚,大人们聊家常,我们小孩们这时候可是最开心的哦,因为可以收好多的红包呢,哈哈。我的储蓄罐又有营养了!
时间过的真快,初五一过我也该离开外公外婆家要回上海读书了,真希望下一个假期可以快点到来啊!
新年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
除夕那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欢天喜地地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新年晚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妈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爷爷奶奶他们都起了。妈妈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会,天亮了,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显得更英俊潇洒,妈妈变得更年轻美丽!“噼里啪啦”,阵阵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见老奶奶就想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快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们终于给各家各户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新年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上海,一座繁华的城市,在本应该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节日——春节,却显得些许冷清,有点安静。但是,在以前,上海的景象跟现在却是截然不同。
在曾经,路上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各种各样的叫卖声不断。家家门口贴上了红色的对联和“福”字,唤作“贴门红”。走进屋子时,只见里面焕然一新,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在桌子旁,大口大口地吃着桌子上饭菜,那叫作“团圆饭”。还有,还有,在过年,小孩子们顶喜欢的莫过于收压岁钱了,“压岁”谐音为“压祟”,压住一年的晦气,怎能叫人不开心呢?自然是心里乐开了花。那烟花,也是必不可少,各式各样,五光十色,令人欣喜,兴奋,入神……
回到现在,虽然没有了令人兴奋不已的烟火,但其它程序依旧没有变化。在屋内外,我和爸爸贴上了那鲜红色的对联,将“福”字倒过来贴,谐音“福到了”,以求吉祥;桌子已经拆开,变得更大。上面的佳肴令人垂涎三尺:有清蒸鲈鱼,是“年年有余”,有红烧肉,是“鸿运当头”,还有糕点,是“步步高升”等等,香气扑鼻,五花八门,有什么事比一家人团团圆圆吃顿饭更美好呢?自然没有。收压岁钱则是让我兴高采烈,看着自己小金库里的钱越来越多,我心里来不及偷着乐呢!虽然没有了烟花,但是当听到炮竹响起,还是会立刻冲到窗前观看,虽然每次都没有看到天空的大幕里出现色彩,心中未免失落,但是每次心中都会积蓄更多的期盼与兴奋。
现在的家乡的春节,虽外表冷清,但心中却是热烈!我爱家乡的春节!
奶奶在准备年夜饭,有香甜可口的宫爆鸡丁和糖醋鱼、香喷喷的辣子鸡、粘粘的年糕,以及我们福州有名的小吃“芋泥”、“肉燕”等好吃的,真是“满汉全席”!馋得我口水都流下来了。
妈妈带我去买新衣服,我太开心了。在去得路上,我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街边的人都被我的舞姿吸引了,感觉自己就像个小明星。到了超市卖儿童服装的地方,各式各样的服装绚丽多彩,看得我眼花缭乱,有的唐装上面绣有龙,有的上面有各种卡通图案如喜羊羊、米老鼠、迪比狗等,我最喜欢唐装因为上面的龙,栩栩如生,非常漂亮!
买完衣服回家了,看见家家户户都贴春联,我家也不例外,我家贴的是我爸写的“爆竹四起接五福,梅花一支报三春。”说起春联它可跟“桃符”有关系哦,下面我就来说说吧,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后蜀主章逊题桃木板,“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红纸,叫“春联纸”和“春联”。现在知道了吗?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
在大家都在忙活的环境中,下午到了。从下午开始,我就期待着敲门声。亲戚来了,开门之后的第一句话必然是“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之类的。渐渐地,亲戚都到齐了,他们一边帮爸爸奶奶忙年夜饭,一边围着圆桌一起聊天。平常日子里大家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暇互相联系,现在,他们都趁这个机会畅所欲言。谈谈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诉一诉生活上的苦衷和感慨,彼此之间没有半点隔膜,心与心之间贴得格外的近。
我和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又遇到了一起,而且现在正是如鱼得水。大人们有他们自己的范围,没空管我们,我们也就有些“为所欲为”:躲进一个房间,一起挤坐大床上。交流交流学校里的趣事,时不时有人会被逗得差点从床上翻下去。搞笑的哥哥拿手节目便是魔术,不时得到阵阵掌声。
夜幕徐徐降临,人间万家灯火通明。“开饭了……”随着爸爸奶奶的一声招呼,小弟弟连忙蹦蹦跳跳跑到桌前,看着一桌好菜眼红得不得了。这时,大人们不约而同地说:“差点忘了这件重要的事。”我们也才反应过来压岁钱还没拿呢。虽说这传统我们也经历了不少年,可要接过红包,不知怎么的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一大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在桌旁一同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看着电视里的春节晚会,有什么比这个还要幸福呢?
吃完20xx年的最后一顿饭,紧接着的就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目-----放烟花迎接崭新的一年的到来。我们走出家门,室外似乎也被渲染上了春节喜庆的气氛,变得不那么寒冷了。一朵又一朵绚丽的烟花在夜空中开放,我们头仰着,沉醉在这美丽的天幕中。“5、4、3、2、1、0!噢!”随着我们一起倒计时,新年终于在我们的欢呼声中到来。喜悦、欢欣溢于言表,大家都互相微笑凝视着,别提多开心了!
过年了,在我的家乡过春节时,冰糖葫芦、年糕、火炮、这些小玩意儿都成了春节的专属“特产”。
除夕那天早上,我和妈妈都快忙炸了。但仍然是乐在其中,妈妈在大门上贴着春联,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
胶水都已经抹好了,刚要贴门上时,妈妈急忙阻止我,并且说:贴反了,贴反了,福到了!“福”就应该倒着贴嘛!这样就表示福气临门,听妈妈这么一说,我便马上将“福”字倒过来,仿佛一刻都不想怠慢了“福大人”。
晚上,该是吃年饭的时候了。客人们都到齐了。桌子上弥漫着各种菜的香味。外公也不惜拿出了自己最宝贝的酒,看样子是准备大干一场呀!菜都上齐了!大家都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前,津津有味儿地品尝着年夜饭,一大家子都其乐融融,有说有笑的。
最让我激动的时刻到来了。自小我就有两大梦想:一是睡觉睡到自然醒;二是数钱数到手抽筋了。只要我面带着微笑向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说几句吉祥话,财源就滚滚而来。真可谓是:“钱来了,挡都挡不住哇。呵呵!”
有句歌词唱得好:“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过年了回家看看吧!
春节,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节日,位于农历的一月一号,一年的起点。每当快到这个节日时,人们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与自己的亲朋好友们聚一聚。与此同时,还会上演高速公路堵车,车票一票难求等大片。
每到春节前,大街小巷里洋溢着喜气洋洋的味道,大大小小的店铺有卖窗花的,有卖 春联的,有卖鞭炮的。一片红红绿绿的光景,充满了了节日的喜庆。
春节最让小孩开心的的是无非就是收红包和放鞭炮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放鞭炮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这个节日的由来呢,因为在传说中,有个为“年”的怪物,而放鞭炮,就是为了驱赶“年兽”。但是这毕竟是古代的说法,而现在是为了辞旧迎新,迎接更好的'未来。
我也十分喜欢放鞭炮,玩的最多的是摔炮,而最喜欢的是冲天炮,伴随着一声巨响,一个光点冲出,划破天空,飞上点,突然炸开,伴随着巨响,分成星星点点的光辉,向四周散开,好似一朵花,在空中绽放,成为夜晚的一幅靓丽的风景画。
收红包也是一个习俗,从大人们的手中拿到象征着吉祥的压岁钱。因为“岁”与“祟”同音,“压岁”也就是“压祟”的意思,而给压岁钱呢,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年。只可惜,大多数的家庭的孩子,压岁钱都会被爸爸妈妈收走,我是其中之一。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今年就是20__年了,在这新的一年中,我要面对人生的转折之一————中考。新的一年,新气象,这一年好好努力,争取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也希望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和“福”字,这不算什么,我捕捉到的镜头才是新春真正的热闹。
每逢过年,最热闹的地方非超市莫属了。不管天气怎样,依旧是人山人海。你看,人们提着购物篮在各商品前挑拣,饮料,小吃什么的,都被大家抢购一空。收银柜前,自然排起了巨龙般的长队,收银员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大家放物品的放物品,付钱的付钱,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大家可都在抢年货哦!
第二个热闹的地方是广场。过年了,各个地方都放小长假,于是,大家都聚在一起,放轻松,玩着乐。一些外地人拿着更是添着光彩:他们在广场上摆设了套圈、打枪、抓娃娃等等,小孩子们手里拿着圈,议论着套什么玩具;大人们手里拿着玩具枪,随一声“砰”,气球炸开,正在领相应的物品。这使大家的“年”又添了一份喜悦。
除夕晚上,各种烟花形成一个大聚会,每一种烟花都有自己的颜色,或多或少,五彩缤纷,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绿的……烟花划过夜空,耀眼夺目,使我赞不绝口。《春节联欢晚会》也是除夕之夜不可缺少的一项,晚上八点,家家户户都准时聚在电视机前收看节目,一个个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一幅幅对联又引起我们的思考。在这个时候配上一杯醇香的奶茶,那会是多么惬意!发压岁钱了,这是我最期待的。数来数去,今年得到了500元,我小心把它们放好,等有朝一日需要它们是,我再拿出来。
朋友们,这个春节,你的“年”你过得怎么样?
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的来历吗?哈哈!让我白婧彤神探来告诉你们吧!故事要开始喽,准备好了吗?
从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它在每年的最后跑来吃人。为此,大家很焦急。一个个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有个人知道年怕红红的和声响大的东西。于是,他让大家贴春联,放爆竹。这样就把年吓跑了。这个时候定为“春节”。
春节习俗有很多。比如放炮,看春晚,贴春联与倒贴“福”字。我呢,最喜欢放炮了呢!我欢蹦乱跳地拿着刚买的炮向楼下奔去。“嘭”“啪”各种炮。瞧啊,那炮像一朵朵美丽的水花,迎着光飞奔而去,背着光慢慢落下。好美哦!那火花直冲我奔来。我吓得拔腿就跑,夺路而逃。等火花熄灭了,我也跑得气喘吁吁了。
除了习俗,最令人垂涎三尺的非美食莫属了。年糕年糕年年高升,汤圆汤圆团团圆圆,饺子饺子吉祥如意。在众多的`食俗里,我最爱吃的就是美味的家家团圆的汤圆了。光看起来美,闻起来香,吃起来甜就能说明一切。咬开一口软软黏黏的皮呀,芝麻流露出来。再咬一口芝麻,哇哦!好美味哦!正是“此味只应地上有,天上能有几回闻”啊!
过春节是我最喜欢的。有年的故事,有好吃的汤圆,还有美丽的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你给我们了多少快乐,我喜欢你!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到我们河南的春节春俗,那可真多呀!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我们这里的春节,大多都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这一天,晚上要吃饺子。大人们都忙着发面,割肉,到了晚上好大吃一顿。由于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所以这一天也会有些过年的气氛。
“二十八,贴花花。”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都要贴春联,而且,还要蒸百十个镆。好吃个一半个月。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都早早吃了饭,并且还要吃饺子,吃完饭还要放鞭炮。外出打工的或家居城市的,都要回老家聚一聚。这一天,一般人都会熬夜,或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晚会,或打牌通宵。
正月初一,家里的老人留在家里接客,年轻人领着小孩子去亲戚家串门,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这一天还要吃饺子,不过初五还不许吃面条哩!从初二开始走亲戚。
正月十五,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街市上都摆着许多汤圆。而且到处都是卖灯笼的,有喜羊羊的、奥特曼的、福娃的……应有尽有。这一天,小孩子们都会买许多烟花爆竹。天一擦黑,天空中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五结束。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复到了平常。
按照老家的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都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鹅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蒸大馍、蒸枣山、爆米花、炸鱼、炸鸡、炸丸子……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啊!家家户户赶做年夜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换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还有的人家在门口挂上大红灯笼。每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看“央视春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 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讲吉利话祝贺,老人给小孩压岁钱,小孩给老人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男人们带着儿孙去给祖先上坟、拜年。吃完饭,全家人在一起打牌娱乐,直到中午。当然还有的人走“干亲”,吃喝一直到晚上。
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因为这天是“财神爷”的生日,所以人们很早就起来放鞭炮,说是“抢财”。正月初七是做生意开门大吉的好日子,到了上午,各家店铺都放起了鞭炮,燃放烟花,预示着开门大吉、生意兴隆。正月十五逛庙会,这天晚上,人们放烟花,放孔明灯,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
我的家乡在广西南宁,每当到春节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
除夕前几天,浓浓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为了能更好的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忙得不亦乐乎,都在仔仔细细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东西统统拒之门外,为的就是在春节前把所有的霉运统统赶出家门,引来欢悦的喜气。我们家也是一样,家里全民动员,各有各的责任———我负责把地板扫干净,拖干净,还要把茶几里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一遍;爸爸负责把整个房间收拾得有条有理,还要再把纱窗拆出来冲洗一下;而妈妈负责把厨房和厕所擦干净。
过春节,年货是不可少的。那不是,除夕前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高高兴兴地赶在人多之前的时候挑年货,但争先恐后的情景还是发生了,南城百货里挤满了人群,每个人的购物车里都装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货。我也是一样,进了超市拿到车后,就迅速地仔细挑选,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几下就把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的。
除夕当晚,吃团圆饭后,我从商铺里买来了不可计数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过个瘾,左点一个,右扔一个,突然间就劈劈啪啪的响。12点一到,新年的钟声刚一敲响,整个南宁像是活了过来一样,家外面到处都是威力十足的长炮的响声,天空上都是五颜六色的烟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红的烟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会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朵。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春节,怎么样,热闹吧!
我的家乡在海南乐东,每当到新年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
除夕前几天,浓浓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为了能更好的过一个愉快的新年忙得不亦乐乎,都在仔仔细细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东西统统拒之门外,为的就是在新年前把所有的霉运统统赶出家门,引来欢悦的喜气。我们家也是一样,家里全民动员,各有各的责任-——我负责把地板扫干净,拖干净,还要把茶几里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一遍;爸爸负责把整个房间收拾得有条有理,还要再把纱窗拆出来冲洗一下;而妈妈负责把厨房和厕所擦干净。
过新年,年货是不可少的。可不是,除夕前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高高兴兴地赶在人多之前的时候挑年货,但争先恐后的情景还是发生了,超市里挤满了人群,每个人的购物车里都装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货。我也是一样,进了超市拿到车后,就迅速地仔细挑选,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几下就把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的。
除夕当晚,吃团圆饭后,我从商铺里买来了不可计数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过个瘾,左点一个,右扔一个,突然间就劈劈啪啪的响。12点一到,新年的钟声刚一敲响,整个乐东像是活了过来一样,家外面到处都是威力十足的长炮的响声,天空上都是五颜六色的烟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红的烟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会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朵。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新年,怎么样,热闹吧!
古往今来,贴春联是春节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之一,今年春节即将来临,我们一家也买好了一幅春联,准备贴春联了。
中午十二点整,我和哥哥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春联开始贴了。妈妈教给了我们俩如何正确地区分开上联和下联。我们先贴上联,把双面胶先贴在了上联的边缘,把它固定在墙上,我又觉得不大牢固,又用大透明胶把边缘固定了一圈。看着稳固的上联,我很开心。之后,我们又用这种方法把下联和横批都贴好了。看着大门的两边和上方贴好的春联,我和哥哥心里乐滋滋的。我们叫嚷着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出来看,妈妈说:“门上少了个‘福’吧!”我叫着说:“不着急哟,我们还没有贴好呢?”
哥哥从里屋拿出“福”字,哥哥告诉我要倒着贴。我茫然地看着哥哥,不明白为什么要倒着而不正着。哥哥解释道“因为正着贴没有什么喻意,而倒着贴不就是‘福到了’吗?”“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明白为什么要倒着贴“福”字后,我们又按着贴春联的方法很快地把“福”字也给贴好了。
看着我和哥哥亲自贴好的春联和“福”字,大人们也连连夸赞,我们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一幅新的春联,一个新的一年。春联虽然便宜,但却承载了我们对新年的浓浓爱意。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瞧!大街小巷里有贴春联的,有放鞭炮的,有挂灯笼的——人们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面貌,大街上一副张灯结彩的模样。春节,这个并不陌生的词语,有了春联,年味更浓了。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全国各地一片欢腾,都不约而同的庆祝这一美好的节日。如今,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家乡的春节也就更加热闹,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春节将近时,家乡的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为街道两旁挂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在广场堆起了漂亮的雪雕,还展示了许多创意非凡的冰景。除此之外,人们还为过春节准备了丰盛的食品:打年糕、炸果子、炸肉丸子、包冻饺子……
春节那天,是市场上最热闹,最繁华的时候。人们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兴高采烈地购买着春节的礼物,然后走街串巷把幸福、美满送到家家户户。到了春节的夜晚,全家人欢聚一堂,聚在一起聊天,看春节联欢晚会,做美味的食品,家里总是笑声不断,喜气洋洋。春节的钟声敲响了,外面的鞭炮声连续不断,响彻半空,缤纷的礼花四处绽放。人们欢呼,庆祝春节的到来,这时热腾腾、香喷喷的年夜饺也都端上饭桌,人们品尝着,体会着这一年的幸福,祝福着新一年的开始。
看,听,家乡的春节,是不是很有一番风趣,我真诚的邀请大家来我的家乡,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一大早就能闻到鸡鸭鱼肉的香味。客人们纷至沓来的来到我家,大人们就会给我们小孩压岁钱,我们小孩在新年里最开心,因为就要放鞭炮了。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大人们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把一个个的圆形鞭炮也放在门口。大人们拿着打火机把一个个的鞭炮全点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得响,圆形鞭炮“嗖”飞上天,再“轰”得一声爆炸。我们小孩子开心极了。
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围着一张桌子吃团圆饭,还有吃饺子,吃饺子最有趣了,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
我的老家在民勤县西渠镇,腊月二十日我就跟随爸爸妈妈来到爷爷家准避过春节。
到爷爷家吃过饭后,就陪同爷爷奶奶做油果子、馓儿、麻花等应时点心。腊月二十三日,我们祭过灶君,就等待着除夕了。到了除夕,大年正式开始了,这一天活动多、讲究也多。清早起来,打扫完庭院,爷爷给骡马等牲口拴上红布条。中午,我们吃过黄米饭,贴好对联和年画,将列祖列宗的牌位摆放整齐,献上供品。待一切就绪后,我们全家一起上坟烧纸。烧纸回来后,首先要鞭炮,然后到各位祖先的牌位前磕头致礼。到晚上,我们通宵不眠,有着‘熬寿’的意思,还要点三柱香,向神灵和祖先祈福。正月初一天还没亮,爷爷就把我们一家叫醒,就去迎接喜神,我们把这叫做“燎天蓬”。出门之后,找一块宽阔的地方,点燃一大堆火,爷爷、大爹、二爹等长辈领头,从火上跳跃而过。爷爷让我跟着他,他便说起了祝词:“东去东成了,西去西赢了,骡马成群了,牛羊满圈了,粮食满仓了,好人相逢了,百病消散了,空怀出门了,满怀进门了。”每念一句,我们绕火堆绕一圈,从火上跳跃而过。祝词说完后,磕头礼拜,恭迎喜神进家。天亮后,我们又找人唱小曲。正月初二走亲访友,祝贺新年。正月初三打醋炭——用勺子盛醋,醋中到一点香油,将烧红的石头放在铁勺里,把每个角落蒸熏一遍,表示驱邪降魔。到正月十五,民勤小曲在集市上演出,有《下四川》、《小姑贤》等传统曲目,人人耳熟能详,就连孩子们也非常喜欢。晚上观灯会,大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家乡的春节真热闹啊!
记忆中,家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风俗习惯,好像只是春节时的“黄道吉日”比往常多吧,所以过节时常常能看到迎亲的队伍。
那还是前几年的时候了,当时在家乡还都是中式婚礼,是穿着大红色喜服的,新娘子还戴着红盖头,从头到脚都喜庆的很。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感觉参加了一场婚礼,以往都只是喝个喜酒罢了。当时没有已成年又未婚的女子,只剩下我与另一个同我等大的女孩。就因为我们都长得挺高,于是我们就成为了“挥旗子”的。至于这到底是干什么的,有什么意义,我也不大清楚,只记得母亲那天笑得像一朵花儿,我想这应该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吧。
可那天彩排时,我兴许是兴奋过了头,被一个墩子绊倒了,摔到了膝盖,裤子也破了一个洞,我当时觉得羞愧万分,听到一声“怎么这么大了还会摔跤啊。”时,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脸像猴子的*一样红彤彤的,回到家后,我躲在被子里不肯出来,母亲则在一旁劝我……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眼看着就要到日子了,可我偏偏“关键时候掉链子”,我发了烧,38。5度,这对我来说好像晴天霹雳,母亲一直嘱咐我多喝热水,我就一大杯一大杯的猛灌,我的脸烧得像熟透了的红苹果,脑子里像被谁用棍子搅了似的,晕乎乎的,母亲脸上写满了遗憾,嘴上却还似不经意的说:“算了,没关系,你身体好就行。”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吃了药,喝了水,悄悄的出了家门,我顶着晕乎乎的脑袋,举起一面鲜红的大旗,在空中挥舞着,红旗随风飘扬。我就这么盯着看,看着广阔的蓝天,看着像棉花似的白云飘来飘去,看着大雁从天空飞过,摆出一个“人”字。伴着喧天的锣鼓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震耳欲聋的声音,整齐的迎亲队伍向目的地前进着,所有的物品都用红色点缀,是春节的象征,是喜庆的象征。这时,天空飘下了小雪,慢慢的越下越大。“红色”的队伍,白色的雪,交汇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迎亲结束了,回家后母亲便对我一通骂,大致是说其他东西怎么会比身体还重要。但是,我又看到了母亲像花儿一样的笑容,我想,再怎么样也值得了。
家乡的春节热热闹闹的,母亲的话也在我这边变得模糊,孩子们的嬉闹声,大人们的聊天声,鸡鸣声,狗吠声,爆竹声,烟花声,虽然如此聒噪,但它们在我脑海中汇成了一首沁人心脾的乐曲,伴我进入梦乡……
家乡的春节,真美啊。
我的家乡在苏北。一年中的传统节日不少,比如农历正月半的元宵节。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六月半七月半吃饺子,八月半的团圆节·过冬和春节。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因为春节是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
说起家乡的春节,那真叫人神往。小朋友天天盼望着春节早点到来。刚进入腊月,大人就开始忙蒸饼·蒸糕·蒸团。杀猪·宰羊,购买年货,添置新衣服,好忙碌啊!腊月二十四,家家送灶,听大人们说这是送灶神老爷上天,好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这个时候,小学生小学生也放假了,到处可见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玩起了游戏。最难忘的是大年三十,这一天要算最忙,贴对联、贴喜钱,打扫除,接灶神,做年夜饭。小朋友穿上新衣服,帮大人接接拿拿。傍晚放鞭炮时,我们既喜欢又害怕,只敢放小鞭炮,大爆竹响声震耳欲聋,看着烟花飞上天空,简直眼花缭乱,此刻整个世界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夜幕降临,整个乡村灯火一片,如同白昼。吃年夜饭更让人感到幸福,一家人围着桌子,桌上的菜肴应有尽有。大家相互敬酒、相互祝福,尽享天伦之乐。饭后,一家人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有些小品看了让人忍俊不住捧腹大笑。晚上,家人给了我压岁钱。爷爷告诉我,今天我们能过上这幸福美满的生活,全是党的领导好。
大年初一到初五,我们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收了很多红包,有的一百元,有的贰佰元不等,一个春节总有上千元吧。春节对我来说真是收获不小啊。
家乡的春节啊,你真是让人难忘,更让人盼望,我多么希望下一个春节早点来到啊!
在家乡—石首,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中旬就开始了。家家户户开始腌肉、鱼、鸡等。过七八天,把它们用温水洗一遍,然后晾晒起来,除此之外,人们用拌好的猪肉,猪肠,做成香肠,香肠也晾晒起来,越晒越香,金色的油珠儿欲往下滴,让人看着就流口水。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家家户户忙着打扫屋子,洗床单窗帘,大人们忙完了,带着小孩逛超市。大人们买新鲜的牛肉、鳜鱼、蔬菜等食品,小孩们忙着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儿:“无穷”的鸡大腿、“喜之郎”的果冻;“牙痒痒”的香干子……。在这一天,结婚的车队像一条长龙,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贴上了对联和年画,到处是鞭炮声,到处是饭菜香。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到了中午,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回来吃团圆饭,一个也不能少。瞧,一桌子菜,都是奶奶和妈妈精心做的,美味极了。晚上,家家灯火通明,一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边嗑瓜子边看春晚,我们小孩喜欢放鞭炮。放冲天炮啦!把它点燃后,固定在斜斜的架子上,用手扶着,随着一声巨响,你会发现,它喷出的竟是一个可爱的笑脸,非常漂亮!烟花也是孩子们的最爱,点燃之后用手握住,它会射出许多五颜六色的“鲜花”一朵接一朵地绽放,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烟花放着放着,就到了十多点,孩子们带着倦意去睡了,大人们还在看春晚。
正月初一,我们要同大人们一起去走亲戚、送礼物。我们小孩要给大人拜年:“爷爷、奶奶祝您身体健康!”“爸爸、妈妈祝您万事如意!”说完便收到了红包,真是开心!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是元宵节,家家吃元宵,到处弥漫着一股元宵特有的香味,晚上可以放花灯、放花炮,还可以看元宵晚会!
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是亲人团聚的节日,是热闹喜庆的节日。
一年又过去了,转眼间,我们迎来了春节。家乡的春节会跟这里不一样,接下来由我为你们介绍一下我们在家乡是如何度过春节那一天的吧!
在凌晨时分,轰隆——轰隆——。我们小孩子一听到这个声音都纷纷起床去看烟花了,在黑漆漆的夜里烟花的火光特别显眼非常美丽,如同绚丽多彩的鲜花在空中开放。
早晨到了,村庄里一片安静,难道大家都没起床?不,原来大家是早早就去买菜了。不一会,人们都陆续回来了,家家户户就都开始飘起了袅袅炊烟。
香喷喷的中午到来,人们都在自己家里热火朝天的'忙着,我很好奇每家在弄什么菜我决定去侦查侦查。我东瞅瞅,西瞅瞅,看得我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回到家发现家里也炒了不少好吃的菜。嘿嘿,我中午一定要大开吃戒喽。
好玩的夜晚来临了。这时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间因为可以放爆竹了,还记得有一年我点完小小的爆竹要扔过去时,啪的一声在自己手里炸了,还有些疼呢。幸好是小小的,如果是大的我的手都玩完了,之后不敢碰了。只能站在一旁看着哥哥长辈们放,其他大但的孩子早已玩的不亦乐乎。直到星星月亮出来催促着大家回家睡觉,孩子们恋恋不舍的被家长赶回去了。
我们家乡的春节跟这里是不一样的吧!我感觉在家乡过春节自在些,不会有拘束的感觉。我爱那里的春节,因为那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江西。
我的家乡在一个美丽的海岛上,这里的人朴实、敦厚。
时间过得真快,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到了,这预示着海岛人民辛勤耕作了一年到头了,也该歇歇了。
年三十晚,我吃完丰盛的年夜饭,跟着爸爸妈妈去买了些烟 花 爆 竹,开开心心地燃放起来,引来了许多跟我同龄的孩子驻足观看,拍手的、尖叫的,好不热闹。
除了我家的烟花,别人家的烟花也兴致正浓,“天女散花”、“龙飞凤舞”、“百花争艳”、“繁星点点”……把整片夜空装扮得五彩缤纷,人们说着笑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已经很晚了,听着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我又被爆竹声叫醒了。穿好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迫不及待地跟着妈妈给亲戚们拜年去了。
来到亲戚住的这个村子,奇怪: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贴着一幅春联,好喜气呀!
进入亲戚家中,他们特别热情好客,马上搬凳子递茶水。我正好有点口渴,喝了一口,怎么甜甜的,我很好奇,问:“这水里放了白糖吗?”“是的,我们这里过春节不管人事部人事尽到家里来,都得到一杯糖白开水。”原来如此。
第三天年初二,我趁爸妈不在身边,去到一户小朋友家玩。这时,小朋友的妈妈看见了,叫我过去,递给我一杯白糖水,热情难却,喝下了甜甜的水,我浑身觉得暖洋洋的,这里的人们多热情,多善良啊!
几天来的走亲访友,把我的小肚肚撑得满满的,顿顿餐桌上都是丰盛的佳肴,耳边都是西人的话语,见面都是热情的问候。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欢迎远方的朋友来这里过一把春节瘾吧!
北京今年春节可以燃放鞭炮了,我老早就盼望着春节快快来到。终于到了年三十晚上,刚吃过晚饭,青山叔叔就约我们出去放鞭炮。我们也带了几个烟花炮竹,有“芭蕉扇”、“金太子”、“金球”和“大地红”等,高高兴兴地去了。
一下楼我就远远地看见青山叔叔在向我们招手,我急忙跑了过去。一看,呀!青山叔叔拎了一大袋子鞭炮,我心想:这下可以放个够喽!于是我们就去马路对面放炮。路过张兵家楼下时,爸爸问我:“要不要喊张兵下来一块放?”我高兴地说:“当然要!”过了一会,张兵和她妈妈也拿着鞭炮出来了。到那里以后,青山叔叔拿出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小炮,他拿火点着了以后,只听“嘭”的一声,一个黄色的星点飞到了二十米高的空中,真像一颗闪闪发亮的流星,可爱极了!又听“嗵”的一声巨响,那个星星不见了,变成一个耀眼的闪光。因为声音太响了,把后面五六辆车的报警器都震响了。我问爸爸:“这是什么炮,这么响?”爸爸说这叫二踢脚,我们从小就放。
接着,我拿出了“金太子”,它是圆锥型的,爸爸点燃它之后,就喷出了许多黄色的亮点,然后是红的、绿的、蓝的和紫色的亮点,真漂亮!我又把带着绳子的金球栓在一根木棍上,点燃了以后它就开始旋转了,并向四周喷出美丽的焰火,金球转动的速度可真快,就像陀螺一样。然后我和张兵拿出了六枝礼花,一人一个共放了三次,只见朵朵礼花在空中绽放,美丽极了!每一朵礼花绽放时,我们都会发出惊喜的欢呼声。最后把剩下的烟花都燃放了,我们围着五彩的焰火又蹦又跳,高兴的心情也像焰火一样热烈而多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题记
随着耳边一阵又一阵熟悉的爆竹声,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都是满满的喜庆。
春节来了,我们非常高兴,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还有“福”字,“倒福”是“福到了”的意思。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所以春节一定要放烟花
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花花绿绿的,“礼花”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天空顿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七彩花一样绽放着。可好戏不长,“礼花”从天空中慢慢变淡,变淡,直至烟消云散;那边,一股冲击般的银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喷着,喷着。落下的便义无反顾跳出了银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万从空中掉落,给人极美的感觉;“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定是鞭炮!那热闹的的声音,也足以给20xx增添许许多多的喜庆了。
那边暖烘烘的,旺火烧了起来,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滚,好像在呼唤着什么,也好像在喜悦地跳舞。人,物,中国,将春节愈演愈烈,带来了20xx的新气象!
富有年味儿的春节,富有人情味儿的人。
这就是家乡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