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东西的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每年过年的时候,我都会去乡下姥姥家拜年。姥姥的院子里有鸡圈、鱼塘和一个老式的厨房。在我很小的时候,这个厨房还是在用的,厨房的门槛有点高,小时候我的扶着门框才能进去,里面虽有电灯,但始终无法亮透四壁早已被熏的乌黑的墙壁,显得很昏暗,最里面还有大摞大摞跟墙一般高的木柴——没错,这就是要烧柴才能煮饭的姥姥家的厨房。
而在去年过年,妈妈将早已对烧柴毫无兴趣的我推进了这个早已不用了的厨房,并嘱咐我一定要把火烧起来,大家的团圆饭,要在这里烧。
虽说我也不是没见过怎么烧柴,但让我自己生火还是头一回。毫无头绪的我只能在那似乎永远不会用完的柴火堆里抽出一根较小的,用打火机烧着它的末端,试图先把小柴火烧起来。
然而我实在是太天真了,原以为这么易燃的木头,还真不是说烧就能烧的。爸爸前来观看进展,见我在烧这木柴,取笑着,“你怎么啥都不干就烧木头啊,你先把小木柴放一些进去,然后找张报纸点起来放进去啊!你这样烧明天都吃不上饭!”哦!我恍然大悟,我记得在书上好像也有过这种方法。我赶紧扔下这个烧黑了也挤不出一点火星的木条,从柴堆里抓了一大把放到灶里边去,找了一张报纸点燃后扔进去。
眼看着火越烧越旺,我自认为是时候加点“大家伙”了。接着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把一大摞大木柴搬过来,用火钳不停地往里送,本是满心期待着能弄出点“大仗式”来,未曾想火越来越小,从火焰到火苗,后来只有微弱的火星了。
奇了怪了,怎么就没了呢?我就不信了,“星星之火可以撩远”,我又不停地往里面送报纸,一着急连什么纸巾、湿报纸都一起扔进去了,结果啥火也没有,全是浓烟,整个小小的老式厨房全是浓烟,呛的我鼻涕眼泪是哗啦啦的流啊!我逃命似的冲了出去,大口的喘着气,看着这厨房不停的往外冒烟,似乎也刚刚经历了什么磨难似的。
等烟慢慢的消散,我打算进去重振旗鼓,正准备从头开始时。可这时,一直热衷于追赶鸡鸭的哥哥把一群被赶的无路可逃的鸡赶进了厨房,它们扑打着翅膀,飞到灶台上,飞到柴堆里,吓得我只能抱着头大叫“救命啊、救命啊!”,真是祸不单行。
我有点崩溃了,单枪匹马突破重围后就再也不打算回去烧柴了,而最后这柴还是在大伯的摆弄下就一下子光景就烧的旺旺的。
果然,老是学习看书也不是万能的,许多生活经验只有亲身经历了才有真实的感悟,就好像这次生火,似乎在书上看很容易,但着手去做时却远没有看到的那么简单。
对别人而言,家乡,就是他们的老家。对我而言,部队,就是我的故乡,我的第二个家。因为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兵娃娃,爸爸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大年三十儿,我和妈妈早早地坐着高铁,来到了部队大院。一进大门,哇!好一副喜气的景象,只见部队里每个排、连、营的大门上都挂上了象征着喜庆的大红灯笼,贴上了对联和窗花。这是一个充满着浓浓节日气息的部队!
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小孩子和士兵,干部,家属们围在一起吃饭,组成了一个大团圆,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看着满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不禁脱口而出:“人多吃饭就是香!”说完,大家都笑了,我也不明所以然的笑了起来。吃完饭,大人们都在谈笑风生,小孩子们可是坐不住了,我拉着几个小朋友的手,夺门而出去放鞭炮。我们放了一个叫“金鸡下蛋”的炮,点着印子之后,炮会自己先吹起一个大气球,然后“砰”的一声爆炸,可好玩了。就是这个声音有点大,吓得一个胆小的妹妹哇哇大哭,其他人都笑了,我也笑了,小妹妹也擦干眼泪,笑了。这是一个热闹而有趣的部队!
春晚开始了,炊事班的叔叔们围在餐厅的后面包饺子,我们坐在前面看春晚。看了一会我就去陪爸爸站哨了。这是每年三十儿晚上我必做的一件事。一个小时,说它短,也很长。因为在这一个小时里,我们不能玩手机,不能看春晚,不能干自己想干的任何事,就是一名卫士,守卫着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和平。这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正是军人默默的辛苦付出,才换来了大家的团圆。这是一个令人敬畏的部队!
初一到初七,大家都在访亲拜友,海吃海喝的时候,部队已经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常规训练。他们辛苦的训练,增强自己的体质,练好保家卫国的本领,创造和平,守卫和平,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这是一个让人自豪的部队!
我,是一个兵娃娃,我的童年注定跟别人不一样,我家乡的春节也注定与众不同!
春节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喜庆的节日。各个地方过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特色。温州也有自己别具一格的过年文化。
在农历的十二月初,家家户户开始晒酱油肉。站在街上,抬头望去,每户人家的阳台上都是红彤彤的一片。这个时候,就有了过年的味道。到了冬至这一天,人们都会预先准备好汤圆或麻糍,汤圆均为芝麻或猪肉馅。在冬至这一天吃汤圆或麻糍,寓意着团圆和喜庆。在民间还有“吃了冬至丸,就可长一岁”的有趣说法。农历十二月中旬,大人们都跑到市场上去抢购年货,有芙蓉糖、花生、中国结等。这个时候开始,亲戚朋友们轮流设酒席、摆酒宴。听长辈们说,年前的酒席叫分岁酒。而过了年之后摆的酒宴叫做新年酒。
除夕终于到了,这天晚上,一家人欢聚一堂,一起吃年夜饭,观看《春节联观晚会》、打鞭炮、守岁。在年夜饭中年糕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因为这年糕寓意着看看高升。让全家在新一年里都万事如意。第二天正月初一早上,街上都是大年夜留下来的烟 花爆竹碎末,几乎没有行人。大约到了9点钟左右,大伙儿都起来了,穿上了新衣,戴上了新帽,喜气洋洋地去长辈家里拜年。在拜年的同时,长辈们会给小孩子们发红包,祝愿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而此时,便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
到了正月初八,大多店铺都开张了,大人们都去上班了,小孩子们也要慢慢地把心思收回来了,但是,你可不要着急,春节还有一个高 潮。那就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在元宵节的夜晚,街上有舞龙灯的、踩高跷的、骑马灯的,这各式各样的玩乐形式,组成了一只游 行队伍,大街小巷都走遍,可热闹了。
正月十五过后,小孩子们都去上学了,虽然在学校里有那么多伙伴和自己一起玩,但大家却无法忘记过年时欢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