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党性修养(通用5篇)
在党的xx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要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永葆先进性,讲党性是核心和根本,重品行是前提和基础,作表率是目标和要求。所以,组工干部要作“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忠实实践者,首要必须讲党性。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性,也是阶级性的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区别于其他政党,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阶级性和政治性。当前,组织系统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大举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讲党性是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是全党现阶段的重要历史任务。而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核心、巩固党的执
政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工作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建设总体部署,关键就是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组织工作的总要求,统一思想,深化理解,形成共识,主动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进一步拓宽新视野、激发新思维、树立新观念、落实新方法、健全新机制、增强新本领。只有这样,组织工作才能与时俱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才能沿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方向不断创新发展,以应对新情况、解决新矛盾、破解新难题、迎接新挑战,真正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讲党性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组织部门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其整体形象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可以说,讲党性既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综合体现,又是组织部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组织部门要以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思想教育,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的先进理论成果,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言行;强化政治素养,坚决摒弃“大好人”现象,善于用政治的眼光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秉公办事、公平待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政治立场坚定,敢于旗帜鲜明的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提高工作能力,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钻研,不断增强组工干部的理论素养、业务本领以及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使组工干部成为工作中的“活字典”和“业务通”,打造“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组工干部新团队,最终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的模范部门。
讲党性是组工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组工干部既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又是组织工作的具体承担者,讲党性既是组工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个人修养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党组织检验的标杆,党性观念坚定不坚定、在党意识强不强,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健康成长。作为组工干部来讲,要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健康成长,应具备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牢固树立“组织工作无小事”“受命之日,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责任感,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具备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以广阔的胸怀、坦荡的胸襟面对干部提拔任用、个人升迁等问题,甘为人梯、讲求大局,当好党员、干部、人才的“铺路石”和“发射架”;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的思想,始终保持在思维上、理念上、机制上、工作方式方法上与时代同步,用超前的思维和创新的举措不断拓展组织工作新领域。
20xx年5月18日上午9时,党校支部举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讨论会,会议的主题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党校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
专题讨论会由支部书记刘忠存主持。徐锦云、温海龙作重点发言。大家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言。支部党员围绕学党章,守党规,对标党员入党条件和权利义务,以合格党员的标准是什么开展讨论,进一步明晰合格党员的标线。通过思考分析,大家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深化。
会议指出,增强党性修养是“两学一做”的核心,坚定理想信念是“两学一做”的根本,这两项内容是“两学一做”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把牢思想和行动“总开关”的关键内容。为此,我们要在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这两个方面加强磨砺和锤炼,练好“内功”。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严格要求部下。领导干部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无论是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还是坚决反对“四风”,同志都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都是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表率作用;要坚持以“常”字为功,是一种内在的追求、自觉的行动,我们要把“两学一做”作为永不结业的人生必修课,形成为一种习惯和常态,做到思想上重视、认识上领会、行动上自觉。
支部书记刘忠存希望全体党员合理安排好时间,继续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规定书目,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查找差距不足,边学边查边改,推动问题整改落到实处。进一步研究好推进落实党校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各项具体措施,确保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党性是领导干部的灵魂,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政治修养、理论修养和作风修养,不断提高律己律人、干事创业的能力,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一、把加强政治修养作为第一任务,坚定政治信念、提升思想境界
政治修养是共产党员修养的核心。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和建设,必须有自己鲜明的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我们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主张,展示了共产党人政治修养的最高境界。实现党的纲领,坚定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主张不动摇,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正确的政治理想信念。因此党员干部要把加强政治修养、坚定政治方向作为第一任务,努力提高自身思想境界,自觉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在各种风浪和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自觉把满腔政治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做到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
二、把加强理论修养作为第一需要,强化理论武装、指导发展实践
党员干部提高理论修养重在加强理论学习,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自觉把理论学习与自身思想实际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自身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提高理论素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紧密联系形势任务、工作职责和思想实际,切实把创新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思想方法、抓工作搞建设的能力素质,推进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要牢固树立实践观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把党的科学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着力提高理论思维、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把学习的成效转化成谋划发展的科学思路、推动工作的措施办法。
三、把加强作风修养作为第一任务,强化廉洁自律、树立良好形象
作风修养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外在表现,它直接决定着领导干部个人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高低。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要求》,大兴解放思想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亲民为民之风,大兴廉洁从政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树立高尚道德,提高作风修养水平,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工作中,要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谋划工作、服务人民、服务发展上,始终按照相应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公平正直,不徇私情,相互协作、主动作为,切实做到补台不拆台、到位不越位、作为不乱为。思想上,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生活上,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保持廉洁情操,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虚心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按照党性原则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使自己的党性得到增强和完善。加强党性修养,要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既干事,又干净,要干成事,干实事。在为人民服务的任何时候,应该认认真真,全心全意的付出,还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经常性的自我批评、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我要在不断地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水平,在提升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全心全意为锡惠公交驾驶员服务。但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高党性修养,除了在工作中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自己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强理论修养,提高理论素质,关键是提高我们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我们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重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用党的基本理论的精神实质,指导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同时不能放松或忽视了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
共产党员的党性,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它的基本点是确定不变的;同时,它又是不断运动着的客观实在,随着客观环境及党自身认识及经验的积累,党性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其具体内容和重点又在不断变动、充实和提高。新时期加强党性修养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共产党员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正确揭示和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必要条件,也是理解、掌握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须的思维方式。因此,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自觉性。通过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可以增强共产党人辨别理论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及工作中的原则性和创造性。这也是党性修养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必需的条件。
二、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和世界眼光
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肩负着历史重任,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和世界眼光,开阔的视野,学会敏锐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一定要重视对重大实际问题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研究,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三、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改造,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共产党员的思想改造,就是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其目的是使共产党员逐步抛弃非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它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提高党性修养与时俱进的一条重要措施。我应该时刻用这种理想信念来激励自己,自觉按照 三个代表 要求磨炼升华自己,用党性原则对照自己,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违法之事不干,做到清清白白从政、堂堂正正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经受住考验,抗得住侵蚀,守得住灵魂。
四、开拓创新,当好先锋
开拓创新,是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完全一致的,是对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党性要因素。作为思想观念,开拓创新是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精神动力;作为行为方式,开拓创新是实现改革开放带来的必要环节。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乃至全社会的先进分子,应当在开拓创新方面走在社会的前列,要从党性的高度,切实担负起 创新 的倡导者、策划者、组织实施者的作用,即当好先锋,起领导作用。
五、坚持求真务实的实践原则
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践品格,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实践中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坚持实践原则,要注意对客观实际的正确把握,最基本的方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实,克服忙于应酬、工作精力不集中的浮躁心态和 情况不明决心大 的官僚主义倾向;要注意日常工作和生活养成,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点点滴滴做起,遵守共产党人行为规范,提高审美意识和鉴赏水平,不断升华人生追求,使之 习惯成自然 ;要注意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身掌握的科学思维方法,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路和对策,转化为抓落实的实践过程。做好转化工作,避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尤其是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言与行的关系。不要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干的是非马克思主义,对他人严格要求,对自己随心所欲,公开宣传和实际遵循的价值准则不一致。增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就必须在 建设 上做文章,少说多做,说到做到,表里如一,上下一致,真正坚持求真务实的实践原则,以适应党性修养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这次参加市局和清华大学共同举办的“依法行政、提升领导力高级研修班”,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自己感觉受益颇深,特别是各位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对在当前新形势下质量技术监督如何才能更好地依法行政,助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深层次上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依法行政”和“助推经济发展”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和形势下,容易给人造成看似矛盾的误解,其实不然,只有坚持严格的依法行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助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做到依法行政,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只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素质,才能确保质监事业的蒸蒸日上。
一、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尤为重要。
首先具备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坚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加强纪律修养,增强纪律观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加强作风修养,做到执政为民有新举措、求真务实有新要求、廉洁从政有新成效。
其次要提高领导干部助推经济发展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努力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一要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处理问题,既统揽全局、统筹规划,又在重点突破中推动工作协调发展。二要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善于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要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善于发现人才,正确识别人才,科学评价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汇聚到质监事业中来。四要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善于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
科学预判和超前准备,增强临机处置能力,化风险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五要提高维护稳定的能力,善于见微知著,增强维护稳定的果断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各类事件。六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二、领导干部要增强“三种意识”,提高执政能力
当前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三种意识”, 告诫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表明了我们党担当历史重任的强烈责任感,也为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改进作风、提高素质指明了方向。也是衡量领导干部素质的新标杆。
第一,增强忧患意识是推动质监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忧患意识,没有危机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就会使人骄傲自满、盲目乐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甚至在颓废享乐中丧失斗志。正确的忧患意识可以激发人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居安思危,预见和正视社会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到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因此,忧患意识是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动能,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了忧患意识,就会警钟长鸣、加强锻炼、提高能力,完成好所担当的历史任务。
第二, 强化公仆意识,才能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观念影响行为,意识指导行动,有什么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意识才有什么样的行动。只有树立公仆意识,才有执政为民的行动。公仆意识事关“官民”关系、干群关系、党群关系,事关执政者、执政党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加强领导者的公仆意识修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信念和一贯要求。它昭示的是共产党人树公心、体民情、顺民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有没有公仆意识,能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要问题。有公仆意识,才能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主动服务企业和社会;才能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
第三,坚持节俭原则,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成由勤俭败由奢”,什么时候艰苦奋斗的传统都不能丢。坚持节俭原则、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是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是塑造党的良好形象,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是端正党风、廉洁奉公、拒腐防变,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有力武器。在革命和战争年代,我党靠艰苦奋斗成长壮大起来,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今天,我党率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同样离不开艰苦奋斗。
三、提高领导者能力素质的思考
领导者的能力素质水平是影响单位或部门工作成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领导者能否发挥其指导、指挥、组织的作用,取决于领导者的能力素质如何。领导者具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就可以形成凝聚力强的组织核心,在组织内部实行团结与协调,保证组织工作高效的进行。邓小平同志指出:“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见在领导者的各项素质中,能力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领导者能力素质要求
在领导活动中,主观意图是否能够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现实,领导者的能力大小是一个关键性因素。我们的领导干部有许多人知识丰富,心理条件很好,但不是都具有领导能力。可见,能力素质是领导者与其他类型人才相区别的本质方面之一。这就意味着领导者要有多方面的能力,主要归纳为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1、领导者必须具有创新能力
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取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新形势、新任务向领导干部提出的迫切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大胆探索、开拓创新,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创新是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领导者的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洞察力。是对现实关系的一种直觉力。这是一种敏锐地、迅速地、准确地抓住问题要害的能力。大量的关于创造问题的研究告诉我们,创造始于问题。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许多人尝试按照经典作家的结论和十月革命的经验在城市发动斗争,而毛泽东同志最先察觉到中国问题的全部特殊性在于农村,于是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生动表明,正确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成功解决问题的一半。许多人因为不能看出问题或看错了问题而无所作为,甚至犯错误。所以,必须勤于思索、勤于实践,才能帮助我们锻炼出这种能力。
(2)预见力。它是对未来关系的想象力。这是超前地把握事态发展趋势的能力。如果我们不能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任何创新都是无从谈起的。因为我们的所谓创新,并不是一种主观任意的行为,而是在客观存在的所有可能中,准确地把握住最有可能发展为现实的那种可能。预见力是洞察力的向前延伸。凡不能大胆想象和正确现象的人,都是缺乏创造力的人。
(3)决断力。它就是一种意志力。这是迅速做出选择、下定决心、形成方案的能力,也就是实际决策能力。决策者必须要有当机立断的魄力与胆识。避免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举棋不定等等。
(4)推动力。这里指的是善于激励下级以实现创新意图的能力。一个领导者无论如何高明,也不能单靠个人的力量来实现组织行为的目标。所以,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形成政策方案以后,领导者要有推动整个组织行动起来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以及个人魅力。领导者应该是整个组织机器中的主动轮,他要能够激发起组织成员对于追求组织目标的热情,要能够说服他们放弃暂时放弃的东西,能够在困难与挫折面前鼓舞他们增强信心。
(5)应变力。这是一种在事物发展的偶然性面前善于随机处理的能力。客观事物是复杂的,领导者的认识能力和预见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完全预见事物发展变化的所有可能性。偶然性总是存在的,突发事件也常常是难免的。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具备处变不惊、临危不惧、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最大限度地将突发的偶然因素变成实现创新意图的有利因素。
(6)辩才力。这是指善于识别和起用人才的眼力。质监事业需要有大批人才,领导者能否做到知人善任,发挥出每一个人的才能与智慧,这同样是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2、领导者必须具备综合能力
领导者要能够将各个组织、机构、系统以及各种利益与力量整合成为统一体。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能力是领导者的又一个最基本的能力要素。综合能力不仅仅是指组织能力,它还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信息获取能力。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组织行为的复杂化,领导者在决策时所面对的选择变量也日益带有多元、多维、多层的特点。特别是对全局性的重要决策来说,领导者更加需要具备广泛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加工的能力。要广开信息源,充分利用信息载体获取信息,并能够善于辨别真伪、摈弃过时的陈旧信息和挖掘为“我”所用的信息。
(2)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者的重要工作,是要保证系统内的各个要素处于良好的配合状态,以获取高一层次的整合力。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指挥有方、层次分明。要善于团结各方,消除障碍,化解矛盾。这种组织协调能力,本质上就是将各种积极性综合在一起的能力。
(3)利益整合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利益的多元化是值得注意的趋势。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是要把分散的,甚至有冲突的利益要求整合为利益共识,并据此制定政策。利益共识不是各种利益的简单相加,是必须顾及到各种利益的要求。所以,领导者要具有利益整合能力,善于进行利益综合。
(4)知识综合能力。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领导者要具有科学的头脑和较高的知识素质,就不能不掌握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要对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深刻认识,还要能够综合运用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于具体的实践之中。
(二)现实中能力素质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缺乏组织指挥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从空间上,不能照顾各方面,缺乏整体观念;从时间上看,不能顾及到工作的整个过程各个发展阶段。表现为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出现丢西瓜拣芝麻的局面,最终导致领导无效的结果。
2、领导者的果断决策能力差。办事优柔寡断、拖泥带水、婆婆妈妈、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在决策过程中没有当机立断的魄力和胆识。
3、组织协调和通权达变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够。领导者自以为是、高傲自居、听不进意见,与上级和兄弟单位、同事和下属缺乏交往;忽略群众的力量和智慧。
4、创新能力不够。现在最突出的不少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创新胆识、创新能力仍不适应迅猛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这是领导工作中存在的影响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重要障碍之一。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唯书”、“唯上”、“不唯实”。“唯书”,就是按本本主义,书中没有的就不敢想、不敢说、更不敢做;“唯上”,主要是消极地按照上级的规定办或等待上级的安排,习惯于从上级意图和指示中找依据。这两种倾向的共同特点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想问题、办事情不顾客观实际,不考虑实际效果,消极地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是,贯彻上级精神照本宣科,不从实际出发研究贯彻落实具体办法和措施;安排部署工作照抄照转,当“传声筒”,不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细化的思路和举措。
(2)跟风跑、“随大流”。从众心理突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能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套用人家的做法,踏着别人的脚步走:或不顾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拿被人的做法来推广。
(3)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少数干部,存在着精神不振,缺乏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习惯于看摊守业,甚至是混事、误事和坏事。
(4)凭经验主义想事办事。新形势下,有的领导想问题、办事情仍沿用旧的思想模式和工作方式,或坐井观天,满足于一孔之见;或头脑僵化,思路狭窄,习惯于按老套路、老招法解决问题;或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主观盲目。夸大个人感性经验的作用,是经验主义在领导工作中的表现。
(三) 提高领导者素质的基本途径
领导者的素质包括相当广的内容。但就素质的培养或修养来说,始终不外乎是两个基本的途径,即理论学习和亲身实践。
1、理论学习是提高领导者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学无止境”。领导者只有不断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手中权利,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只有不断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相关业务知识和新知识,才能不断更新知识,解放思想,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学习领导科学,才能提高自己的领导艺术。靠常规的经验积累常常很难应付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它要求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有一种跳跃式的提高,这就需要经过理论学习来完成。在现代条件下,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已经高度复杂化了,它极大地突破了人们在传统条件下所习惯的社会活动的规模与水平。要解决复杂的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需要一整套专门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是不能够从个体的日常经验和意识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如果不预先经过某种规范的训练以获得必要的知识,一个人将很难“进入”实践,更说不上对他进行领导了。所以,在领导者的培养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将是必不可少的一条途径。领导者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参加理论学习,不断充电。
2、亲身实践是提高领导者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亲身参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是素质培养和提高的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有第一位的意义。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所以,领导者要勇于实践,善于实践,通过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在实际调查研究中,掌握工作中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利用所学知识,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领导方法。从而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总之,领导者只有既重视理论学习又重视亲身实践,才能在实践中把握理论知识,经受住实践的考验。领导者既要在学中干,又要在干中学,在实践中坚持唯物辨证法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增强才干,塑造领导能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