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的繁荣,户外广告这种古老的广告形式因其独特的艺术、文化和技术魅力,在竞争激烈的广告媒体中逐渐脱颖而出。现代户外广告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景观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但站立在树立品牌形象和传递信息的前沿,而且它也成为了反映城市形象和风貌的重要窗口。
它拉近了广告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体现着人性的关怀和心灵的慰藉。目前户外广告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重利轻益,粗制滥造的户外广告,吞噬和破坏着城市的各种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引起了受众的抵触心理,极大的影响着户外广告行业的未来发展。
本文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实践调查、个案研究和综合研究的研究方法,在现有的户外广告设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调查取例,对当今我国城市户外广告的设计现状进行客观的探析,提出了户外广告在空间形态设计上的迫切需求;通过对户外广告空间形态的分析,结合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探索了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的可行性及其对城市形象的优化作用。本文研究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以空间和形态的特性作为切入点,从空间组合、造型变化、材料媒介、感官审美等方面对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创新设计理念进行探索。
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成功的设计实例,提出了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动静相宜、互动交融和非常规设计理念,切实改善户外广告的整体形象,并展望了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的发展空间,使户外广告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够成为美化城市环境的新景观。
摘要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10-17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0-11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12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11-12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1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12-15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5-17
第二章 城市户外广告的概述17-33
2.1 城市户外广告的概况17-21
2.1.1 户外广告的概念17-18
2.1.2 户外广告的分类18-19
2.1.3 户外广告的特性19-21
2.2 城市户外广告的发展历程21-27
2.2.1 形成期21-25
2.2.2 发展期25-26
2.2.3 繁荣期26-27
2.3 我国城市户外广告的现状27-33
2.3.1 粗放型发展27-29
2.3.2 束缚型模式29-31
2.3.3 局限性技术31-33
第三章 城市户外广告的空间形态概述33-57
3.1 城市户外广告空间形态的界定33-37
3.1.1 户外广告本身的空间形态33-35
3.1.2 外部环境和载体的空间形态35-37
3.2 城市户外广告的空间形态尺度与个性37-45
3.2.1 户外广告的空间形态尺度37-39
3.2.2 户外广告的空间形态个性39-45
3.3 城市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的可行性45-50
3.3.1 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45-46
3.3.2 城市环境优化的要求46-47
3.3.3 设计观念的更新与新媒介材料的运用47-48
3.3.4 国外先进理念的引入与成功经验的借鉴48-50
3.4 户外广告空间形态对城市形象第二轮廓的塑造50-57
3.4.1 对城市轮廓的优化50-53
3.4.2 与城市环境景观的映衬53-55
3.4.3 对城市文化商业信息传播的提升55-57
第四章 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理念探索57-86
4.1 因地制宜的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57-67
4.1.1 区域差异化设计57-61
4.1.2 功能差异化设计61-65
4.1.3 载体特质化设计65-67
4.2 因时而动的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67-74
4.2.1 周期规律设计67-68
4.2.2 时段交替设计68-72
4.2.3 季节交替设计72-74
4.3 动静相宜的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74-79
4.3.1 静态户外广告设计的优劣势74-76
4.3.2 动态户外广告设计的优劣势76-77
4.3.3 动态、静态户外广告优势互补的设计探索77-79
4.4 非常规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79-81
4.4.1 分解和组合设计79-80
4.4.2 挖空和堆积设计80-81
4.4.3 同构和置换设计81
4.5 互动型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81-86
4.5.1 指引型设计82-83
4.5.2 参与型设计83-84
4.5.3 体验型设计84-86
第五章 城市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的个性魅力及发展展望86-90
5.1 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的个性魅力86-88
5.1.1 户外广告与文化精神空间的连通86-87
5.1.2 艺术个性的体现和审美价值的引导87-88
5.1.3 感官交互、情感释放和心灵感怀88
5.2 城市户外广告空间形态设计的发展展望88-90
5.2.1 实现户外广告与城市环境景观的和谐发展89
5.2.2 实现户外广告与人们生活需求的紧密结合89
5.2.3 符合低碳环保的绿色设计理念89-90
结语90-92
参考文献92-96
致谢96-97
附录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