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梦”的概念相比,对其内容的广泛包容性却几乎是大众的共识,即“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世界人民的梦。历史昭示我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永远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朝气、最能创新、最擅开拓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重要力量。“中国梦”是伟大的梦,其壮丽画卷的绘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奋斗,这当中就离不开青年群体的奉献。因为有青年群体的奋斗,“中国梦”才能离现实更近,才能绽放出更为绚丽的光彩。正因如此,求解“中国梦”的青年篇章与实现路径,就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中国梦”深深扎根于社会实践和人民创造之中,内涵深远而又博大。在2017年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参观国家博物馆时就曾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他更是对“中国梦”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根据总书记对“中国梦”的定义,许多专家学者对其内涵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解读,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笔者认为,“中国梦”包罗万象,既有综合国力的跃升,又有社会和谐的增强;既有中华文明的发展,又有人类的全面进步,并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中国梦”贯穿历史,联接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是如此。从发展的纵轴来看,“中国梦”贯穿历史,立足现实而又联接未来,全景展现了中华民族近现代的历史发展变迁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自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辉煌不再,尊严扫地。随后,中华民族开始了百年“中国梦”辛苦求索、艰难追寻的历程。这当中,有过短暂的胜利,也有过沉痛的失败;有过深刻的教训,也有丰实的收获。直到1921年,伴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梦”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数十年的奋斗,相继取得了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伟大胜利,“中国梦”的理想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在党的十八大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具体勾勒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这成为了实现“中国梦”里程碑式的标志,为现在和将来追寻与实现“中国梦”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可以说,“中国梦”联接着过去与现在,贯穿了历史与未来,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尊重,更是对未来中国走向的庄重而又神圣的申明。
“中国梦”依托个体,惠及大众。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一贯强调个体与集体的统一,与之一脉相承的是,“中国梦”也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基础上的,其核心是强调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中国梦”如同“单复同形的复合名词,既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民主群体梦,也包含中国人的个体梦”。①在“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它强调集体梦是个体梦的凝练,同时又充分尊重和保护差异,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来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自己的发展,建设自己的社会,进而实现集体或整体的价值,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说,“中国梦”既是个体梦,又是国家梦,在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最终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后辈子孙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②梦想凝聚共识,在共同的愿景下,带领着广大人民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中国梦”扎根国内,走向世界。“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世界人民的梦。不仅中国人需要“中国梦”,放眼全球,世界也需要“中国梦”。在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都在寻找各自梦想的世界意义。从发展的横轴来看,“中国梦”不简单地是一个民族狭隘的“强国梦”、“称霸梦”,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国身上。相反,“中国梦”基于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珍惜和平及维护和平的优良传统,突出以和平发展、科学发展为基本路径”,最终实现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一道发展、共享繁荣”。③换言之,复兴的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化,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这也正是“中国梦”的光荣与辉煌所在,并为世界人民所理解和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