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主题标语(精选句子优秀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标语吧,标语是在宣传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一个意思从而达到某种宣传目的口号。那什么样的标语才具有启发意义呢?

重阳节标语 1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一活动时间:9月9日

活动内容:歌曲《好娃娃》(重阳节)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知道要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献爱心。

3、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谈论自己如何关心帮助爷爷奶奶的。提高孩子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

活动准备:

一个茶杯、一张凳子。点心蛋糕。

活动过程:

一、说说关于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吃重阳糕。

3、发表感言,老师提问: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

我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二、学唱歌曲《好娃娃》

今天老师把小朋友说的心里话编成好听的歌曲,和大家一起唱。

(1)老师范唱,吐字要清楚,让幼儿听清歌词。

(2)幼儿跟随老师按节奏念歌词。

(3)幼儿跟随老师轻声学唱。

三、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进行情境表演。

老师鼓励幼儿根据歌词自己想动作,并能边唱边做动作。让幼儿大胆表演。

老师扮演奶奶,让幼儿边唱边表演,让幼儿感受尊敬老人,关心长辈的快乐之情。

活动延伸:

1、老师以谈话的方式启发幼儿:你们除了帮爷爷、奶奶倒茶、端凳子,还会帮他们做哪些事?幼儿谈论后,教师进行总结。

2、教幼儿用替换词的方法,将倒茶、端凳子换成新词。如:拿鞋子、拿毛巾、穿针线、捶捶背等。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二活动时间:20xx.10.30

活动内容:敬老爱老从我做起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知道要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献爱心。

3、通过社区活动,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

活动准备:

折纸作品(亲子作品)、宣传标语“敬老爱老从我做起”、规划好场地

活动过程:

活动一重阳节的来历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吃重阳糕。

3、参观大班制作重阳糕。

4、发表感言: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活动二社区活动“敬老爱老从我做起”

1、活动前:

(1)提醒在社区活动时注意安全,不四散乱跑。

(2)注意文明礼仪:不随地乱扔垃圾、吐痰,对人和气。

(3)讨论:怎样和社区的老人打招呼,为老人服务?

2、实践活动:

(1)按照规划的场地就座,开展热心服务活动。

(2)大胆地与周围的老人打招呼,并会主动邀请老人。

(3)为老人服务:敲背、按摩、给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礼物等。

3、活动后:

(1)鼓励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为爷爷奶奶服务的?

(2)交流:对今天的活动的感受?

(3)讨论:以后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三一、活动目的:1、知道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懂得关爱爷爷、奶奶们。2、让爷爷、奶奶们感受到节日的温馨,使孩子们体验到了尊老爱老的美好情感。

二、活动时间:20xx年10月22日下午

三、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四、预先准备:邀请各中班幼儿的爷爷或奶奶们。

五、参加对象:中班年级组全体幼儿、老师

六、活动准备:

1、各班打印好《家长签到表》

2、园里预先订购若干桔子

3、班里安排好桌椅的摆放

七、活动过程安排:

1、主持人致辞

主持人讲话,幼儿向班里的爷爷或奶奶们问好并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2、幼儿献歌给老人

幼儿为爷爷、奶奶们唱歌曲,如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各班老师而定。

3、观看爷爷、奶奶们的精彩表演

1、事先邀请好个别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

2、请爷爷、奶奶们与孩子一起表演节目。

4、桔子真好吃

1、每人一个桔子,开展剥桔子比赛。

2、幼儿亲手喂爷爷、奶奶们吃。

3、爷爷、奶奶们喂孩子吃。

5、开展游戏“击鼓传花”

围成一个圆圈,事先说好游戏规则,幼儿与爷爷、奶奶们进行击鼓传花。

重阳节标语 2

1. 敬老传统,代代相传

2. 把老年人的事情办好

3. 落实老年优待政策

4. 依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5. 给老年人温暖和亲情

6. 养老敬老爱老助老

7. 树敬老之,促社会文明

8. 老人当自强,生活更美好

9. 你对老人好,老人对你亲

10. 老人当自强,生活更美好

11. 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自己

12. 让老人幸福,促社会和谐

13. 密切代际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14.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5. 热烈庆祝九九重阳老年人节

16. 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社会环境

17. 关心老人关爱老人关怀老人

18. 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19. 老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

20. 重视老龄问题,提高社会意识

21. 关心老年人生活,发挥老年人作用

22. 做好老龄工作,构建和谐美好新姜堰

23. 扬尊老中华之风,护老人合法权益

24. 关心老人,关爱老人,关怀老人

25. 落实老年优待政策,保障老人合法权益

26. 完善老年服务功能,优化社区生活环境

27. 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28. 代际和谐,邻里和睦,老少共融

29. 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共同创造和谐湖城

30. 关心帮助老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31. 营造尊老敬老爱老浓厚社会氛围

32. 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33. 祝老年人节日愉快健康长寿

34. 热烈庆祝第个敬老日(重阳节)

35. 孝亲敬老是人高尚品德的体现

36. 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

37. 重视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38. 扎实做好老龄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39. 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40. 老年人的经验和知识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41.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42. 落实老年优待政策保障老人合法权益

43. 用我们的爱心托起老年人幸福的晚年

44. 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发挥老年人的作用

45. 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共同创造和谐沈河

46. 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

47. 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48. “官大”不变子女身份,“位高”不忘尽孝之心

49. 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50. 九九重阳欢欢乐乐互贺添福寿,年年相逢健健康康共赏夕阳红

51. 老龄事业快速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52. 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促进社会稳定

53. 深发动,广宣传,努力营造爱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54. 当官不敬老,不是好领导;当官又敬老,人人都说好

55. 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 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

56. 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时;我今不敬老,老了谁敬我?

57.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58. 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

重阳节标语 3

活动时间:2006.10.30

活动内容:敬老爱老从我做起

活动目标:

1、 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 知道要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献爱心。

3、 通过社区活动,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

活动准备:

折纸作品(亲子作品)、宣传标语“敬老爱老从我做起”、规划好场地

活动过程:

活动一 重阳节的来历

1、 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2、 知道重阳节的风俗:吃重阳糕。

3、 参观大班制作重阳糕。

4、 发表感言: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活动二 社区活动 “敬老爱老 从我做起”

1、 活动前:

(1)提醒在社区活动时注意安全,不四散乱跑。

(2)注意文明礼仪:不随地乱扔垃圾、吐痰,对人和气。

(3)讨论:怎样和社区的老人打招呼,为老人服务?

2、 实践活动:

(1)按照规划的场地就座,开展热心服务活动。

(2)大胆地与周围的老人打招呼,并会主动邀请老人。

(3)为老人服务:敲背、按摩、给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礼物等。

3、 活动后:

(1)鼓励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为爷爷奶奶服务的?

重阳节标语 4

【关键词】重阳节;起源;文化内涵

按照文化语言学的理论,人类独有的历史感和历史意识,是靠历史记载建立起来的。正如我们平时所说语言是固化思维的成果,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的认识才逐步向前,后继的每一代人不仅懂得当代的语言和前一代人的语言,而且也懂得生活在很久以前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人们的语言。这就是知识的积累。而没有知识的积累,人类就只能孤零零的现在,一切有连续性的发展就不可能了。所以,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成果,大都凝聚在语言中。语言信息是文化发展的先决条件。这种诉诸语言符号系统的能力,就是巴甫洛夫的第二信号系统。人具备第二信号系统,人也就有了文化,所以,我们可以把语言理解为文化现象,更可以从中挖掘人类历史积累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意蕴。本文就是从重阳节起源的有关文献记载初步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

一、“重阳”二字的来历――阴阳学说

重阳二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籍《易经》当中:“ ”根据古代最早的哲学思想“阴阳说”,阴阳在这里指化生万物的两类。《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阴阳不和,五谷踊贵。”《红楼梦》第三一回:“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数字也因此分为两类:奇数和偶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汉代班固《白虎通・嫁娶》:“七岁之阳也,八岁之阴也,七八十五,阴阳之数备。”

据目前考证,最早出现“重阳”二字的文献见于《楚辞》中,有云:“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而句中的重阳并非指的节日,旧注家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清气为阳,上亦为阳,充溢着清气的天空则为重阳;一种解释是,天是阳气构成的,天有九层,故曰重阳。这两种解释无本质区别,总之,在这里重阳指天,并未成为一种节日。然而,从阴阳学的角度来讲,阳气的叠合、聚集,可以说是“重阳”,阳数的叠合也可以说是“重阳”。上面讲到,奇数为阳,其中九就成为了老阳之数或阳数之极。东汉王逸《楚辞。九辩》注云:“九者,阳之数。”唐五臣注云:“九者,阳数之极。”《素问》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由此看来,九月九日被作为重阳之日,是符合当时的数字和哲学逻辑的。至于重阳之� 不难发现,“重阳”之名与中国的阴阳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重阳节的起源――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这些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其文化内涵与重阳节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源于避灾、消厄

关于重阳节俗的最初原型之一,是远古时代祭祀大火的仪式。从原始时代开始,人类就产生了崇拜火和火神的观念。先秦时期,先民将一颗很亮的恒星――心宿二作为火神的化身,是苍龙星座的标志星,我国古称“大火”,又称“大辰”或“心”。古人重视星象的时间标志意义,以苍龙七宿在天区的运动,进而以大火星的出没和晨昏在天空中的位置,确定季节时令。暮秋九月,大火在天空中开始隐退,《夏小正》称之为“九月内火”。内,是“入”的意思,“内火”意思是火神休眠或暂时地死亡了。大火星的隐没,使得视大火星为季节生产和生活标志、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了莫名的惊慌,因而,在这一天,人们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加上文献的失载,我们无法完整复现这个仪式,但是,从汉代及其以后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人们在这一天采取的各种避邪、消厄的方法,从中能感受到一丝丝古老仪式的氛围。晋人葛洪《西京杂记》记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人们聚集在水边,洗净不洁之物驱除病害。从时间的角度,葛洪抄录的是西汉刘歆未完的书稿,多所假托而成,史实多反映南北朝的习俗,因此,不能据此以为西汉已经形成重阳节。

重阳节标语 5

重阳节这天人们要做的事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节吃的东西1、重阳饮菊花酒

菊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并且由于菊之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独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因此,赏菊与饮菊花酒成为重阳的主要节俗。

菊花酒用菊花杂和黍米酿成,“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九日所酿的菊花酒在古代被视为延年益寿的长命酒。”菊花酒虽然达不到“令人不老”的奇效,但它的确有清热解毒、明日祛风、平肝疏肺、益阴滋肾的药用价值。九月九日是传统的赏酒节,直到宋时,重九时节的民俗活动依然是“饮新酒,泛英替菊”,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认为借此二物,“以消阳九之厄”。重阳酿酒、赏酒之俗在民间持续传承,山东滕县、临沂、日照等地,在近现代仍多于重阳造菊花酒,当地谣谚有:“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

2、重阳吃重阳糕

九月食糕的习俗起源很早,“糕”之名,虽然起于六朝之末,但糕类食品在汉朝时即已出现,当时称为“饵”。饵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与黍米粉两种,黍米有粘性,二者和合,“合蒸曰饵”。黍为五谷之长,黍在古代是待客与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重阳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荐神祭祖的秋祭习俗渊源。

六朝时期登高古俗得到光大,重阳节俗形成,糕类自然成为节令食品。到宋朝已习称“重阳糕”,由于糕面有多种装饰,重阳糕在明清以后又多称为“花糕”。重阳花糕成为都市、乡村的应节食品。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糙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糕在汉语中谐音“高”,糕是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宋代民俗,在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重阳糕上的诸种饰物也都有着各自的寓意。糕上的枣、栗、狮子之类饰品,都是中国传统的祈子象征物,它们明白地表示着人们在秋收时节祈求子嗣的愿望。重阳还是出嫁的女儿回家的日子,接出嫁女儿回家吃重阳糕,是重阳的另一节俗,所以重阳如端午一样,被称为“女儿节”。

3、重阳吃牛肉

全国各地重阳节也有吃牛肉的习俗。作为温性食品老年人在秋季食用正当时。营养师告诉大家,新鲜的牛羊肉为温性食品,在秋季食用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满足人们“贴秋膘”过寒冬的愿望。

4、重阳吃蟹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重阳节有吃蟹的习俗。中秋刚过,北方的蟹正是肥硕之时。

各地人们重阳节做的事【河北省】: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河南省】河南民间过重阳节,主要以改善生活、联络亲友感情为主,并不重视“桓景避难”的传说。过节时,人们多炸油条,做绿豆面、煎饼,或磨栗粉和糯米粉拌蜜蒸糕,辅以枣泥(俗称重阳糕),标以彩旗,问候亲友。信阳一带,人们还喜欢在这一天吃汤圆。在豫北有“九月九,卸石榴”的谚语,有石榴树的人家,习惯在此日采摘石榴吃。南阳等地,民间还认为九月九是老君的生日。传说老君小名为哨,所以在九月九日游乐时,忌吹哨子,尤其是以老君为祖师爷的行业更为谨慎,以示对老君的尊重。

【山东省】: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 “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省】在陕西的北部,重阳节正值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有的人家过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互馈赠,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